关于中国歌剧发展与思考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通过回顾歌剧进入中国的历史,追溯中国歌剧艺术家们探索的足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可贵的启示,进而展望未来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之路。
一、坚持歌剧表演艺术的民族性追求从中国歌剧表演艺术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民族性追求对于中国歌剧表演艺术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民族性追求是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重心。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诞生在人民奋发图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年代,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民族性追求的深深烙印。
并担负着启迪民智、团结人民、引领文化前进的历史使命。
一方面,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自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到重庆上演的《秋子》,再到红色延安的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都带有浓郁的本土文化精神。
《白毛女》扎根于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作为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新篇章。
之后的《刘胡兰》、《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系列中国歌剧作品都从中国传统音乐中汲取养料而得以成长。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自成一体,光耀东方,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标准。
这种审美标准已经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成为中国人民民族品格的一部分。
任何艺术形式在中国想要发扬光大,必须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艺术的民族性追求没有固定的模式,其自身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民族性追求便会增加新的内涵,其主旨是民族精神的博大文化内涵在当前时代的投射。
因此,对于歌剧艺术家来说,在每一个新的时期,都面临着民族性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的要求。
坚持民族性追求,运用具有民族特征的语言,反映本民族的生活以及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才能使中国的歌剧艺术发展壮大,并被时代所认可。
民族性,是就文化本身的价值而言,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能够加以衡量,也不存在某种文化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绝对价值。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方向的回顾与思考
命根据地延 安掀起“ 文艺整风” 运动, 在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
谈 会 上 的讲 话 》 神 鼓 舞 下, 大 文 艺工 作 者 掀 起 了 “ 歌运 精 广 秧 动 ”具有 广 泛 群众 性和 强烈 时 代 气 息 的秧 歌 剧脱 颖 而 出,秧 , 。 歌 剧 是在 陕 北 秧 歌 小戏 的基 础 上 发展 而 成 的 , 歌 、 方戏 以民 地 曲和 民 间歌 舞 等 为 主 要表 现 手 段 ,以边 区 军 民 的新 生 活 为题
歌 ,(p r) 生于 1 世 纪 末 1 纪初 的欧 洲, 一 般  ̄ o ea产 l J 6 7世 它 意义 上 的概 念 是 :由音 乐 、 “ 戏剧 、 蹈 和 美术 等 相 结合 , 以 歌 舞 而 唱 为主 的 一种 综 合 艺 术 。结 构 原 则 和戏 剧 相 似 , 按 情 节 发 常 展 的 时 间 、 点划 分 成 幕 、 或 景 。 乐 写法 主 要 有 分 曲编 号 地 场 音
惯 把 传统 歌 剧 与地 方歌 剧 称 为 古 典戏 曲和地 方戏 曲, 把 而 五
・
了 “ 四” 后 中 国 的 社会 现 实 。它 “ 五 前 不仅 对 推 广 国 语和 改进 普 通 音 乐 教育 , 而且 对 后 来 我 国歌 舞 的创 作 , 具 有 开创 性 的 均 意 义 ” ’ O年代 , 着 全 国 抗 日救 亡 运 动 的 高涨 ,9 5 , 。 3 随 13 年 田
和 不 分 曲编 号 而 连 贯 发展 两 大 类 。声 乐 方 面 由宣 叙 调 、 咏叹
一
、
2 纪 中国民族歌剧 的形成与 发展 0世
2 世 纪初 的 “ 四运 动 ” 一 次伟 大 的 思想 解 放 运 动, O 五 是 在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中国民族歌剧起步发展仅百年时间,从早期儿童歌舞剧至成熟期的《白毛女》,最后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成功地将本土文化内涵与西方歌剧创作艺术有机融合,使得百年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民族歌剧作品。
为此,对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程的探究思考就显得尤有必要了。
一、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程(一)萌芽期。
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艺术逐步传人中国,歌剧艺术便是其中一种。
但当时的主流舞台表演形式仍旧以传统戏曲为主导。
至乾隆时期,意大利幕间插剧曾在宫廷内表演,影响力却不大。
19世纪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下也使得歌剧和美声唱法在中国正式传播开来。
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倡导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艺术家们在歌剧创作中便立足本土戏曲的创作经验,积极借鉴西方歌剧创作手法,有机融合中国民族文学、曲艺等艺术形式,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新格局,如《神仙妹妹》、《麻雀与小孩》等作品问世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二)成型期。
30-40年代,中日交战激烈彻底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情绪,歌剧中抗日题材屡见不鲜。
如40年代的四幕歌剧《木兰从军》塑造了“立志赴战场”的巾帼英雄木兰形象,唤起人民抗日救国的满腔热忱;又如1935年聂耳和田汉首创的“话剧加唱”形式的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反映遭受迫害的工人们思想觉醒并转变为反抗帝国主义的力量。
这些创作使得民族歌剧与西方歌剧艺术形式逐渐接轨。
1945年《白毛女》问世,该歌剧整体借鉴西方歌剧创作手法,并融合了我国戏曲中的板腔体、甩腔等元素、地方民歌中的河北梆子元素等,可谓是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巨作,是我国新歌剧正式成型的标志。
(三)解放后发展期。
1949新中国成立,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开始朝着歌颂英雄人物、反映革命斗争方向发展,时代感和民族性极为强烈。
歌剧创作表现手法主要以道白加唱、吟诵相结合为主,并逐步挖掘民族民间中优秀的音乐素材,以促使民族歌剧更被大众所接受。
国内民族歌剧现状分析报告
国内民族歌剧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民族歌剧作为一种融合了传统民族音乐和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文化艺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当前的文化市场中,民族歌剧在受众群体和创作质量等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国内民族歌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 国内民族歌剧市场的现状1.1 受众群体的局限民族歌剧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和学术界,年轻人相对较少。
一方面,这是因为年轻人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兴趣相对较低,更喜欢时尚流行文化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便利消费的流行趋势有关。
这种局限性导致了民族歌剧的市场受众数量较少,影响了其发展和传承。
1.2 创作质量的提升空间当代的国内民族歌剧在创作质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部分创作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继承,导致作品呈现出浅薄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从作曲、编剧到导演,团队协作和整体创作水平有待提高。
这些因素限制了民族歌剧作品的发展与创新。
2. 改进建议2.1 拓展受众群体为了拓展民族歌剧的受众群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推广,推出与时俱进的、具有现代元素的民族歌剧作品,以吸引年轻观众。
此外,可以在教育领域加大对民族歌剧的普及力度,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增加年轻人的接触和了解。
2.2 加强创作质量要提升民族歌剧的创作质量,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
创作团队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注重对传统元素的挖掘和创新运用。
此外,还应加强与国际先进的歌剧创作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经验和技巧,提高创作水平。
同时,要加大对创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更完善的创作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
2.3 增加政策支持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民族歌剧的发展。
可以加大对优秀民族歌剧作品的资金扶持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创作质量。
中国歌剧的诞生
中国歌剧的诞生引言歌剧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随着时代的变迁,歌剧也逐渐发展壮大。
那么,中国歌剧的诞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本文将围绕中国歌剧的诞生展开分析,探讨其特点、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背景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始终与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然而,在近代中国,音乐文化面临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音乐教育体系需要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歌剧的诞生与发展为中国音乐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
诞生及初期发展20世纪初,中国歌剧在西方文化的传播下开始萌芽。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将西方歌剧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可能性。
他们尝试着把传统的故事情节、音乐元素和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艺术形式。
中国歌剧的诞生,不仅为中国的音乐艺术领域增添了新的力量,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代表作品及特点随着中国歌剧的不断壮大与发展,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相继问世。
这些作品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白毛女》为例,这部歌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无辜少女在战争中饱受磨难,最终获得解放的故事。
在音乐方面,运用了大量的传统民间音乐元素,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
在表演上,歌剧演员的唱、念、做、打等技艺也为中国歌剧的表演形式增添了看点。
社会影响及未来展望中国歌剧的诞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
通过与西方歌剧的结合,中国传统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得以在新的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其次,中国歌剧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现实状况和精神追求。
许多歌剧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情感与信仰。
这使得中国歌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民族歌剧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歌剧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中国民族歌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种表演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话剧和西方歌剧的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吸引着广大观众。
中国民族歌剧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承载了中国人民对于自身文化认同和艺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中国民族歌剧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社会动荡和国家危机,人民怀揣着对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追求。
在这个背景下,一批文化人士开始积极倡导以民族题材为基础的艺术创作,并且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歌剧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民族歌剧的雏形。
194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当时,上海、重庆、成都等地相继成立了多家民族歌剧团体,并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作品。
这些作品以爱国主题为主线,以赞颂英雄人物和揭示社会问题为导向,使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找到了信仰和慰藉。
195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民族歌剧,开始走向全国舞台,更多的人民有机会欣赏到这一独特的音乐剧形式。
同时,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和英雄题材,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面临一系列艰难的考验。
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一些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特点的作品遭到了批判和抵制。
然而,民族歌剧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以音乐剧的形式,以人民为中心,表达人民的需求和愿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族歌剧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电视剧、电影的兴起为民族歌剧的创作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中国歌剧院等专业机构的成立和发展,也为歌剧创作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中国民族歌剧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它正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爱好者。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族歌剧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回顾与未来方向的思考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回顾与未来方向的思考中国民族歌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民族歌剧不仅是中国音乐剧艺术的代表之一,在国内外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旨在回顾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开拓期、发展壮大期和现代化进程。
1.开拓期20世纪初,中国的戏剧艺术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歌剧形式主要是受到西方歌剧和国内传统戏曲的影响,进一步开创了中国音乐剧的特色。
1919年,上海太白剧社演出了民族歌剧《战马嘶风》,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开创之始。
2.发展壮大期1929年,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秀玉洞戏剧团”演出了中国第一部以红色经典题材为主题的民族歌剧《黄河大合唱》,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
此后,民族歌剧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深入推广,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歌剧事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梅兰芳、谭富英、姜春亭等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为民族歌剧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3.现代化进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中国民族歌剧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音乐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民族歌剧在广大的音乐爱好者中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新生代演员不断涌现,歌剧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得到了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的创新。
二、未来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中国民族歌剧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品创作、国际化融合和多元化发展。
1.精品创作民族歌剧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创作。
未来,中国民族歌剧应积极出产精品,重点突破故事主题、音乐创作等方面,树立起更多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歌剧代表作。
同时,中国应不断加强剧作人才培养和创作环境创造。
2.国际化融合国际化融合是民族歌剧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民族歌剧应注重海外的传播,借助多元文化背景和创新表现形式的帮助,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民族歌剧的国际化进展。
浅谈中国歌剧发展
浅谈中国歌剧发展中国歌剧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方歌剧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歌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在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模仿西方歌剧到融合中西文化的转变,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艺术体系。
本文将从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中国歌剧的发展和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中国歌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区出现了西方歌剧的演出。
这些歌剧演出吸引了一大批中国观众,并给中国的音乐艺术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中国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模仿西方歌剧,并创作了一些模仿西方歌剧风格的作品,如《牙龙》、《贝加尔湖女神》等。
这些作品在中国当时艺术界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这些作品没有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
随着中国文化的兴盛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歌剧开始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中国歌剧的独特风格。
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戏曲形式与西方歌剧的相互融合,推动了中国歌剧的发展。
而且在现代中国,许多新的歌剧作品也开始涌现出来,如《茉莉花》、《白毛女》等,这些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和舞台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
二、中国歌剧的特点1. 融合中西文化。
中国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和音乐语言,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中国古典音乐、戏曲表演方式等。
这种融合使得中国歌剧在音乐、舞台表现、剧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一种兼具东西方特色的歌剧艺术形式。
2.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歌剧的表现形式多样,不仅有京剧、豫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形式,还有现代歌剧、民族歌剧、轻歌剧等多种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歌剧作品在音乐、舞台表现方式、剧情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歌剧艺术。
浅谈中国歌剧发展
浅谈中国歌剧发展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当时歌剧艺术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和音乐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歌剧历史中,经历了起伏跌宕,但却始终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歌剧源自欧洲歌剧,由来已久。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歌剧逐渐得以在中国发展。
最早的中国歌剧剧目为《高阳关》、《海瑞罢官》等,这些作品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为中国歌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那时开始,中国歌剧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形成独特的中国歌剧艺术。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初创期、探索期和现代期。
在初创期,中国歌剧受到西方歌剧的影响,创作中起初是较为模仿西方歌剧,缺乏独特的中国特色。
但随着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自觉的觉醒,中国歌剧逐渐追求寻找自己的艺术根基,在音乐、剧本和表演等方面不断进行实践和创新。
在探索期,中国歌剧作品开始涌现,音乐剧目文化和生活题材的歌剧剧目层出不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随着中国现代戏曲的发展和创新,现代期的中国歌剧作品更加注重创新与突破,试图为中国歌剧赋予更多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
在中国歌剧的发展中,一直受到文化传统和现代思潮的诱惑。
中国歌剧在表现形式上,结合了中国戏曲、音乐、戏剧、舞蹈等元素,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音乐上,中国歌剧融合了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歌剧音乐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旋律和和声结构。
在剧本和表演上,中国歌剧以中国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塑造了众多具有中国元素的戏剧形象,反映出中国人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歌剧成为了一种集中体现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和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应当注重传承和创新。
在传承方面,中国歌剧需要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充分发挥中国歌剧的优势和特色。
要加强对中国戏曲、音乐、文学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培养更多的歌剧创作人才,推出更多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摘要】歌剧是中国与世界文化宝库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融入了音乐、戏剧、舞台和舞蹈等艺术。
本文针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中国民族歌剧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中,有过低迷,有过鼎盛,是我国不可缺少的民族文化之一。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加大对民族歌剧的重视程度,积极找出民族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我国民族歌剧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著名歌剧家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剧打开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大门。
中国民族歌剧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迷到鼎盛,一步步走向繁荣和胜利。
中国民族歌剧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萌芽,40年代的延安迎来高潮,50年代中平稳健康发展,在60年代时又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动荡之后,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带领下开始慢慢复苏。
现阶段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方向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表现由著名歌剧家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到《小二黑结婚》等,是从民歌、戏曲、民间音乐中取材,发展历程是借鉴我国戏曲的形式、风格和结构展开创作。
第二个方面表现为黄源洛的《秋子》到《原野》,发展历程是借鉴西洋传统歌剧的发展形式展开创作。
内容上取材于民歌,形式上是借鉴西洋歌剧。
这种创作方式也为我国原创歌剧走向世界性歌剧艺术行业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也迎来了大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现代作曲手法和西洋歌剧的形式展开创作。
但是却流失了中国基层大多数喜欢歌剧的观众,已经很少有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歌剧。
因此导致中国民族歌剧丢失了很多市场,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民族歌剧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分析(一)经济因素中国民族歌剧也称得上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朵灿烂之花,经历过兴衰成败。
中国歌剧的发展范文
中国歌剧的发展范文中国歌剧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
当时,一批留学生在欧洲学习、观摩了各种西方歌剧后带回中国,开始了中国歌剧的初始探索。
1924年,北京音乐协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歌剧团体,也是中国第一部原创歌剧《黄蜂巢》的创作。
《黄蜂巢》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歌剧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歌剧以三幕歌剧为主要形式,受到欧洲古典歌剧的影响,注重剧情发展、人物塑造和音乐表达等方面。
其中,首先完成的原创歌剧《铁扇公主》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它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方向,歌剧不再只关注音乐表演,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反映社会现实和宣传革命精神上。
代表作品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这些歌剧在当时广受欢迎,成为中国歌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许多杰出的作曲家和歌剧家出现,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谭盾的《牡丹亭》,这部歌剧于1980年首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歌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逐渐开放向外界,西方歌剧进一步影响了中国歌剧的发展。
现代派歌剧和民族歌剧成为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现代派歌剧在音乐和剧情上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创新,代表作品有《德米特里和ien》、《渔光曲》等。
民族歌剧则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的创作,代表作品有《红色娘子军》的改编版《伍仙记》、《黄土地》等。
中国歌剧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创作上取得了突破,歌剧演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中国各地普遍设立了歌剧院团,歌剧院团在演出时经常邀请国内外一流的歌剧演员和指挥家参与,提升了演出的质量。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舞台美术、灯光效果等方面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歌剧演出的视听效果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以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中华文化意蕴
以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中华文化意蕴民族歌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
民族歌剧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将中国传统故事和历史事件进行再现和诠释,使得古老的中国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著名的民族歌剧《白毛女》就是通过对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真实描写,塑造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热爱的正面形象,展现了中国农民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后所经历的幸福生活。
这种表现方式既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又为当代观众提供了一种另类的文化体验。
民族歌剧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民族歌剧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化创新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其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歌剧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表现形式,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通过民族歌剧,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融入到现代社会中,表现出了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民族歌剧也不断吸取西方歌剧的创新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上的大胆尝试,使得中国歌剧文化在不断传承的也能够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影响力。
这种文化创新和建设既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发展,又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民族歌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文化创新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加强对民族歌剧的研究和保护,推动民族歌剧的传承和发展,使其继续在中国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歌剧发展对策思考
厚 。能 够 代 表 当前 本 艺 术 品 种 的最 高水 平 ;二 是 在 继 承 本 艺 术 品 种 的 特 色 和 传统 的基 础 上 ,作 品要 具 有 创 新 意 识 和 推 陈 出 新 意 义 ,有助 于推 动 本 艺 术 品 种 发 展 ;三 是 要 具 有 独 特 的 艺 术 表 现 力 和 感 染 力 , 有 较 高 的 艺术 价 值 和 生 命 力 ; 四是 作 品 要 雅 俗 共 赏 ,群 众 喜 闻 乐 见 ,在坚 持社 会 效 益 的 前 提 下 ,体 现 社 会 效 益 和经 济效 益 的统 一 。要 鼓 励 和 扶 持 剧 作 家 、作 曲 家 潜心 创 作 ,不 断 挖 掘 和 创 造 出符 合 我 国 人 民 大 众 审 美需 求 、弘扬 优 良 民族 传 统 、群 众 喜 闻 乐 见 的 好 剧 目 。给他 们 创 造 宽 松 的 环 境 、提 供 优 厚 的 待 遇 ,使 他 们 专 心 创 作 。 同时 ,作 者 必 须 要 树 立 精 品 意 识 ,不 断 推 出好 看 、好 听 、时 代 感 强 的 好 作 品 .找 回 市场 ,使 民族 歌 剧 重 振 雄 风 。 3要 解 决 好 具 体 创 作 过 程 中 的 实 际 问题 . 首 先 .要 处 理 好 继 承 与 发 展 之 间 的 关 系 。包 括 民 族 歌剧 题 材 、音 乐 等 问 题 。 民 族 歌 剧是 建 立在 中 华 民族 的 民族 哲 理 和 民族 传统 文 化 基础 上 的 ,在继 承 传 统 文 化 时 要 对其 进 行 深 人 研 究 ,并 要 和 戏 曲 、 民族 学 、历 史 学 、文 学 、语 音 学 、宗 教学 等各 种 人 文 艺 术 学 科 相 互 借 鉴 ,相 互 补 充 。 中华 民族 文化 博 大 精 深 ,如 果 脱 离 了 这 一 创作 土壤 ,也 就 无 所 谓 中 国 的 民 族 歌 剧 了 。在 与 民 族 音 乐 相 接 合 的 过 程 中 ,
传统是一条河流——通过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引发的思考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歌剧,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自从在中国安 家落户后,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将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与本国的 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相结合,进行大胆尝试,使其中国化。中国 歌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探索阶 段——秧歌剧,歌剧阶段。 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 由黎锦晖首创的儿童歌舞剧,是在中国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结 合西方歌剧舞剧的形式创作出来的。形式上既有独唱也有重唱, 还有舞蹈表演,音乐将剧中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深受小朋友们 的喜欢。代表作有《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等。黎锦晖创作 的儿童歌舞剧,是西方歌剧舞剧与中国民间音乐相结合的除初次 探索,这一具有启蒙意义的创作探索,为中国歌剧的诞生提供了 必要的准备。 探索阶段——秧歌剧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们根据文艺座谈 会的指示,深入民间,挖掘基层军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创 作。他们的视角敏锐的捕捉到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被称为“秧 歌”的民间歌舞形式,在“秧歌”的基础上将话剧、戏曲、民 歌因素融合在一起,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进行的歌舞短剧——秧歌 剧。秧歌剧,主题鲜明、内容简练、演出方便,深受广大抗日战 士、群众欢迎。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扩展到了抗日根据地,形成了 音乐工作者和群众创作表演秧歌剧的高潮,即新秧歌运动。代表 作有《兄妹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由集体创作,路由作词, 安波编曲)、《夫妻识字》(马可等)。 在秧歌剧的影响下,以马可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创造性的 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形式,在1945年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 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等编剧,马可、张鲁、瞿维等作 曲),使得秧歌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完成了从秧歌剧像新歌 剧的转变,并预示着中国歌剧时代的到来。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回顾与未来方向的思考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回顾与未来方向的思考中国民族歌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世纪初引进和发展以来,一直在中国音乐剧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为观众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音乐剧和歌剧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的音乐舞台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民族歌剧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上海和北京,当时的民族歌剧受到了欧洲歌剧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戏曲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民族歌剧不断发展壮大,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如黄自、叶廷、郑振铎、赵元任等的著名歌剧作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音乐舞台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族歌剧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随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中国民族歌剧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为中国的音乐舞台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此期间,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不断取得突破,涌现了一批经典的作品,如《白毛女》、《海港》、《红色娘子军》等,成为中国音乐舞台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民族歌剧也不断创新,吸取了西方音乐剧的元素,为中国的音乐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民族歌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一些大城市,音乐剧和歌剧的演出已经成为了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众对音乐剧和歌剧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一些企业和文化机构也开始加大对音乐剧和歌剧的投资和支持,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中国民族歌剧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民族歌剧的受众群体相对较窄,很多作品在市场上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由于缺乏原创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渠道,一些优秀的作品无法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由于中国的音乐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管理团队,对于民族歌剧的推广和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困境。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近代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现代歌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歌剧在借鉴西方歌剧精髓的同时,专注于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现实和革命斗争的艺术表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文化自觉使得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潮流,歌剧艺术在此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中国民族歌剧的兴起,既是对传统戏剧的与创新,也是对西方歌剧艺术的借鉴与吸收。
中国民族歌剧的先驱是黄梅调。
黄梅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是一种地方戏曲形式。
20世纪20年代,黄梅调开始融入新文化运动的理念,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剧目,被称为“新黄梅戏”。
这些剧目在剧情、演唱和编曲上都对传统黄梅调进行了与创新,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重要源泉。
193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鲁迅的《雷雨》、文化名人赵元任主编的《红色娘子军》、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作品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创新,更在内容上具有革命性和人民性,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象征。
中国民族歌剧在20世纪50年代迎来了较为繁荣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将歌剧艺术与革命政治相结合,提出“五反”、“三反”等运动,这些政治运动对歌剧行业进行了整顿和,并为民族歌剧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机遇。
大量的革命主题歌剧相继问世,比如张剡的《田世光》、郑晓龙的《沙家浜》等,这些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结和革命精神。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
市场经济的与开放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产品,歌剧市场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此外,因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人们对革命题材的热情有所降低,对现实生活题材与个人情感题材的需求逐渐上升。
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民族歌剧形式和革命主题艺术正面临着充满挑战的局面。
论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论中国歌剧之发展
论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摘要:中国歌剧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
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歌剧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其艺术魅力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人。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文艺形式不断涌现,人们开始选择多元化的精神生活,歌剧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甚至一步步跌入低谷。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歌剧应该如何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歌剧民族歌剧多元化复兴引言歌剧是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结合的综合艺术,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大型艺术体裁,具有巨大的审美魅力,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歌剧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音乐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歌剧从20世纪初诞生以来,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同欧洲歌剧艺术发展已有400多年的历程相比,中国的歌剧事业还很年轻。
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萌芽探索期,四十年代的诞生时期,五、六十年代的繁荣时期,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歌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歌剧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曲折与坎坷,甚至跌入了让发展的低谷。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歌剧正面临种种困惑,怎样去把握发展机遇和迎接挑战,让中国歌剧重新走向繁荣,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沿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轨迹,认真反思和总结,去探寻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一)中国歌剧的萌芽和探索时期(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在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文化界掀起了一场探求新思想、新知识的热潮。
各种文化事业的兴办,各式各样新的文化学术社团的建立以及各种报刊和出版物的大量发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这种新的社会风气对新文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黎锦晖(1891—1967)的儿童歌舞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儿童歌舞剧往往采用童话或者神话做题材编成剧本,有故事情节、有人物,以歌唱为主(用音乐贯穿全剧),并有表演和舞蹈,还有小型乐队伴奏。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回顾与未来方向的思考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回顾与未来方向的思考民族歌剧作为中国音乐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结合体。
它展现了中国人民优美的歌曲、戏剧和舞蹈表达的独特方式,同时也为深化中外文化交流和增强国家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回顾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歌剧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这一时期,一批杰出的作曲家如聂耳、黄自、刘炽、董抒等人相继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如《红色娘子军》、《烽火戏诸侯》、《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等。
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艺术表达手法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同时,这些作品也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歌剧的创作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作曲家、编剧和导演参与创作和演出。
他们运用现代化的音乐和表演技术将传统的戏曲元素和当代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些新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猫城记》、《阿凡提的故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活力,也为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
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元化、国际化和科技化。
多元化方面,应该拓展民族歌剧的话题和内容,包括传统神话、民间故事、名著改编、现实主题等。
国际化方面,应该开拓国际市场,将中国民族歌剧推向世界舞台。
同时,应该吸收外国文化元素,创作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的民族歌剧作品。
科技化方面,应该采用现代音乐和艺术表现手法,如电影、舞蹈、数字技术等,创造更具现代感、时尚感和观赏性的民族歌剧作品。
总之,中国民族歌剧是中国音乐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结合体。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保持创新精神,拓展话题和内容,开拓国际市场,引入现代科技,不断提升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音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歌剧发展与思考
摘要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和精神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族传统艺术以及民族音乐,尤其是中国民族歌剧受到来自流行等多元化音乐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民族歌剧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歌剧产生于20 世纪初,在新文化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不断吸收和借鉴西方歌剧艺术形式和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国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艰辛走来,最终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中国歌剧艺术——中国民族歌剧。
1 中国民族歌剧的兴起与发展
20 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它的启迪下,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为20 世纪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起点。
黎锦晖共创作了20 部儿童歌舞剧,如《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30年代,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田汉和聂耳在上海共同创作了反映码头工人抗日斗争的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开创了“话剧加唱”的表演形式。
此后《秋子》的出现堪称西洋歌剧在中国发展的代表之作。
秧歌剧是在陕北秧歌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以民歌、地方戏曲和民间歌舞等为要表现手段,区军民的新生活为题材真实感强风格轻快活泼。
《兄妹开荒》、《周子山》是具有代表性的秧歌剧作品。
1945 年
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的成功演出,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力求准确生动地反映当时的农村生活,在艺术形式上一方面继承我国传统戏曲中可以利用的表现手段,另一方面则运用更贴近生活的话剧的表现方法,同时也吸取西洋歌剧的艺术经验,这样才完成了最后在舞台上演出的《白毛女》。
继《白毛女》之后,1946~1949 年间先后出现了《全家光荣》、《赤叶河》、《刘胡兰》等歌剧作品;这些剧作在题材上更注重表现英雄形象,但是在创作手法上以及音乐构成上并没有太多的突破,仍以《白毛女》的模式为主。
主要表现为“话剧加唱”的创作手法贯穿其中,在音乐创作中加入民间歌曲或戏曲唱腔元素,以板腔体的音乐元素表现戏剧冲突的居多。
这种创作局面在建国后有所突破和改变。
2 中国民族歌剧的借鉴吸收和继承
中国民族歌剧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西方歌剧的影响。
如早期的《秋子》和20 世纪80 年代的《伤逝》、《原野》、90 年代的《苍原》等,都使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改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如在歌剧《原野》的创作中,作曲家金湘先生大量运用西方的调式调性,并加入了无调性音乐。
在无调性音乐的烘托下,突出了西方歌剧咏叹调的浓重的抒情性。
同时,他大胆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容多种风格技法于一体。
剧中用音乐来展现人物的矛盾冲突,让音乐揭示人物之间情感的对立和冲突,给观众的思维留有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民族歌剧在发展过程中,歌剧《江姐》以四川民歌为主要创作素材,大量吸收了川剧、越剧京剧等音调,表现和刻画了不同的
人物性格。
其他歌剧《刘胡兰》、《红珊瑚》、《党的女儿》等,其创作都吸收了有代表性的民歌和地方戏曲的音乐素材。
民族歌剧对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的吸收,成功地解决了一些中国歌剧创作上的难题,且赋予传统戏曲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方向。
3 对目前发展优势的分析
其一,中国歌剧在历史上曾掀起过两次高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在社会上仍有较大影响:当年的“歌剧迷”然深深地热爱着中国歌剧,而他们的后代,在“文革”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歌剧观众,同样也衷心期盼着中国歌剧在新形势下能够以崭新姿态走进每一个现代家庭的日常生活。
其二,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美术等独立艺术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形式。
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戏剧的音乐形式或音乐的戏剧形式。
对这门综合艺术的鉴赏并非易事,需要经过一个自身欣赏趣味提高的过程,它往往要大量地欣赏或通过教育方可达到。
中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使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成为中国歌剧艺术的“后备军”和忠实的观众,成为新一代的“歌剧迷”。
其三,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步步深入,中西歌剧交流也越加频繁。
新时期以后,金湘的《原野》先后出访美国和港台地区,作曲家刘振球为韩国创作的《安重根》在汉城演出,吕远为中日友好创作的《歌仙》分别在东京、北京两地演出。
瞿小松为瑞典国民歌
剧院创作的《俄狄浦斯》与郭文景创作的《狂人日记》同时在1994 年荷兰艺术节上演,足以说明中国当代歌剧创作已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4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方向的思考
纵观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实践,回顾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20世纪20 年代的上海萌芽,40 年代延安的第一个高潮,50年代的平稳发展,60 年代的第二个高潮,十年浩劫的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的复苏。
中国民族歌剧基本上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从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到《白毛女》《小儿黑结婚》《江姐》和《党的女儿》,取材于民歌、戏曲、民间音乐素材,走的是参照借鉴中国戏曲的形式、风格和结构的歌剧创作道路,首开中国民族歌剧的先河。
二是从黄源洛的《秋子》到20 世纪80 年代的《伤逝》、《原野》,90 年代的《苍原》,走的是参照借鉴西洋传统大歌剧样式的道路。
在内容上采用民族题材,形式上借鉴西洋传统歌剧,大量运用西洋传统歌剧的创作技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中国歌剧的发展走向问题上,既要放弃单一类型化和模式论,又要提倡多元化,中国歌剧完全可以有多种类型而并非一种类型。
哪条创作道路更适合中国国情、更适合中国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情趣,需要时间的检验,应由普通的民众来评定和认可。
我们希望中国民族歌剧既能在世界歌剧舞台占有重要位置,也能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和喜爱。
5 结语
中国歌剧既然能适应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也一定能适应现代文明的新时代。
我们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了新的市场,了解创新与发展的观念使之相融与共生,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创作出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中国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