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判别式求解几何最值问题

合集下载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最值篇一如果能把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含有一个未知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解得要求未知量的范围,然后确定其最值。

例3:直线,椭圆C:。

求以椭圆C的焦点F1、F2为焦点,且与直线l有公共点M的椭圆中长轴最短的。

分析:因为直线l与所求椭圆有公共点,可以由方程组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判别式确定所求椭圆长轴的`最小值。

解:椭圆C的焦点。

说明:直线l与椭圆有公共点,可得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条件得,构造参变量的不等式,确定的最小值,这种解法思路清晰、自然。

圆锥曲线的八大解题方法:篇二1、定义法2、韦达定理法3、设而不求点差法4、弦长公式法5、数形结合法6、参数法(点参数、K参数、角参数)7、代入法中的顺序8、充分利用曲线系方程法圆锥曲线的解题方法:篇三一、求圆锥曲线方程(1)轨迹法:设点建立方程,化简证明求得。

例题:动点P(x,y)到定点A(3,0)的距离比它到定直线x=—5的距离少2。

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依题意可知,{C},由题设知{C},{C}{C}。

(2)定义法: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确定曲线的形状。

上述例题同样可以由定义法求出曲线方程:作直线x=—3,则点P到定点A与到定直线x=—3的距离相等,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A为焦点,以x=—3为准线的抛物线。

(3)待定系数法:通过题设条件构造关系式,待定参数即可。

例1:已知点(—2,3)与抛物线{C}的焦点的距离是5,则P=_____。

解析:抛物线{C}的焦点为{C},由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得P=4。

例2:设椭圆{C}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C},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

解析: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2,0),所以椭圆焦半径为2,故离心率{C}得m=4,而{C},所以椭圆方程为{C}。

一、化为二次函数,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依据条件求出用一个参数表示的二次函数解析式,而自变量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然后用配方法求出限制条件下函数的最值,就可得到问题的解。

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在平面几何问题中,当某几何元素在给定条件变动时,求某几何量(如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角的度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称为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有两种:(1)应用几何性质: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②两点间线段最短;③连结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④定圆中的所有弦中,直径最长。

⑵运用代数证法:①运用配方法求二次三项式的最值;②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例1、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在直线L上取一点P,使PA+PB最小。

变式1:A、B两点分别在直线L的两侧,在直线L上取一点P使P A-PB最大。

ALB例2、如图所示,△ABC中,AB=3,AC=2,以BC为边的△BCP是等边三角形,求AP的最大值、最小值。

A'例3、已知:如图⊙O1与⊙O2相交于C、D,A是⊙O1上一点,直线AD交⊙O2于点B。

⑴当点A在弧CAD上运动到A’点时,作直线A’D交⊙O2于点B’,连结A’C、B’C。

证明:△A’B’C ∽△ABC。

(2)问点A’在弧CAD上什么位置时,S△A’B’C最大,说明理由。

(3)当O1 O2=11,CD=9时,求S△A’B’C的最大值。

BB图1 图2例4、已知: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长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一个矩形零件,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设矩形的长QM=y mm ,宽MN=x mm(1)求证:y=120- x(2)当x与y分别取什么值时,矩形PQM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与最值问题09专题-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与最值问题09专题-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与最值问题专题9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应用呈现】1、 近年来,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9年投入6000万元,2011年投入8640万元.(1)求2009年至2011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2)该县预计2012年投入教育经费不低于9500万元,若继续保持前两年的平均增长率,该目标能否实现?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如图,要建造一个四边形花圃ABCD ,要求AD 边靠墙,CD ⊥AD ,AD ∥BC ,AB ∶CD =5∶4,且三边的总长为20 m .设AB 的长为5x m . (1)请求AD 的长;(用含字母x 的式子表示)(2)若该花圃的面积为50 m 2,且周长不大于30 m ,求AB 的长.【方法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解1、已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y m ++=5,xy ym mx ++=3,求实数m 最大值与最小值。

2、已知m ,n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tx +t 2﹣2t +4=0的两实数根,则(m +2)(n +2)的最小值是( ) A .7 B .11 C .12 D .16二、配方法求最值1、设a 、b 为实数,那么a ab b a b 222++--的最小值为_______。

2、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放置,点D 在AB 边上,△DEF 绕点D 旋转,腰DF 和底边DE 分别交△CAB 的两腰CA ,CB 于M ,N 两点,若CA =5,AB =6,AB =1:3,则MD +的最小值为 .三、 “夹逼法”求最值1、不等边三角形∆ABC 的两边上的高分别为4和12且第三边上的高为整数,那么此高的最大值可能为________。

1、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很多贫困人口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某地区2017年底有贫困人口1万人,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9年底该地区贫困人口减少到0.25万人,求该地区2017年底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年平均下降的百分率.2、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能售出20件,每件盈利50元.经调查发现:这种衬衫的售价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能多售出2件,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1)降价后,每件衬衫的利润为元,平均每天的销量为件;(用含x的式子表示)(2)为了扩大销售,尽快滅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降价措施,但需要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那么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3、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重庆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进程明显加快,作风治理和能力建设初见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助力我市脱贫攻坚,某村村委会在网上直播销售该村优质农产品礼包,该村在今年1月份销售256包,2、3月该礼包十分畅销,销售量持续走高,在售价不变的基础上,3月份的销售量达到400包.(1)若设2、3这两个月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a%,求a的值;(2)若农产品礼包每包进价25元,原售价为每包40元,该村在今年4月进行降价促销,经调查发现,若该农产品礼包每包降价1元,销售量可增加5袋,当农产品礼包每包降价多少元时,这种农产品在4月份可获利4620元?4、某商场第一年销售某品牌手机5000部,如果每年的销售量比上年增长相同的百分率x,且第三年比第二年多销售了1200部,求x的值.5、某通讯公司规定:一名客户如果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不超过A分钟,那么这个月这名客户只要交10元通话费;如果超过A分钟,那么这个月除了仍要交10元通话费外,超过部分还要按每分钟元交费.(Ⅰ)某名客户7月份通话90分钟,超过了规定的A分钟,则超过部分应交通话费元(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Ⅱ)下表表示某名客户8月份、9月份的通话情况和交费情况:月份通话时间/分钟通话费总数/元8月份80 259月份45 10根据上表的数据,求A的值.6、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墙DF足够长,墙DE长为9米,现用20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点C在墙DF上,点A在墙DE上,(篱笆只围AB,BC两边).(Ⅰ)根据题意填表;BC(m) 1 3 5 7矩形ABCD面积(m2)(Ⅱ)能够围成面积为100m2的矩形花园吗?如能说明围法,如不能,说明理由.专题9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 答案【应用呈现】2、 近年来,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9年投入6000万元,2011年投入8640万元.(1)求2009年至2011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2)该县预计2012年投入教育经费不低于9500万元,若继续保持前两年的平均增长率,该目标能否实现?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解析】(1)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 . 60002)1(x +=8640,2)1(x +=1.44,∵1+x >0, ∴1+x =1.2, x =20%.答: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20%;(2)2012年该县教育经费为8640×(1+20%)=10368(万元)>9500万元. 故能实现目标.2、如图,要建造一个四边形花圃ABCD ,要求AD 边靠墙,CD ⊥AD ,AD ∥BC ,AB ∶CD =5∶4,且三边的总长为20 m .设AB 的长为5x m . (1)请求AD 的长;(用含字母x 的式子表示)(2)若该花圃的面积为50 m 2,且周长不大于30 m ,求AB 的长.【解析】(1)作BH ⊥AD 于点H ,则AH =3x ,由BC =DH =20-9x 得AD =20-6x (2)由2(20-9x )+3x +9x ≤30得x ≥53,由12[(20-9x )+(20-6x )]×4x =50得3x 2-8x +5=0,∴x 1=53,x 2=1(舍去),∴5x =253.答:AB 的长为253米 【方法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解1、已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y m ++=5,xy ym mx ++=3,求实数m 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的求法

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的求法

=T t _A - X 3 + X 2 c s0 了 ) 当 0 - I 即(- ) 2 / 一 一 / 。 / 2 / o (+, f - x y \ 1 、

解 :设 与直 线 3- 3 1 = x 2, 6 O斜 率 相 同 且 与 椭 圆 7Z4 : 8 _ x+  ̄ 2
三 、 用 不 等 式 。 其 是 均 值 不 等 式 求最 值 利 尤
J  ̄AAMB的 面 积 的 最 小值 是 0 -  ̄ 4

≥ , 当x0 l = , P 普。 o・ = 时,AJ 即J J 一 . . P A
所 以 距 点 A 最 近 的 点 P的 坐 标 为 ( , )即最 短 距 离 为 。 00,
二、 利用 三 角 函数 , 其 是 正 、 弦 函数 的 有 界 性 。 最 值 尤 余 求
相切的直线z 的方程为3-y£ , x2 : 则由{ +o 7 x
得 l 6+ x
j 2 t 一 y+ =U
例3 知椭圆c 筝+ 1 曰 椭圆中 已 : 孚= , 是过 A 心的 任意弦, f
是 线 段 A 的 垂 直 平 分 线 . 是 与椭 圆 的 交 点 .求 △AMB 的 面 积 的最 小 值 解 : 设 线 段 AB所 在 直 线 的 斜 率 存 在 且 不 为 零 . A 所 假 设 B 在 的 直线 方 程 为 y k ( ≠0 , x ,A , =xk ) A( ^ ) Y
6 £ 2= , 缸十2 8 0 由判 别 式 △= 624 1 ( — 8 = . f± , 直线 3 t x 6t 2 )0 得 = 8 故 - 2 的方 程 为 3 一 忙 8 0 又 - 直 线 3 - y 6 0与 直 线 Z3 - ’ 2 =。 , - x 2 一1 - - :x 2, 一

椭圆上的点到直线距离最值问题

椭圆上的点到直线距离最值问题

椭圆上的点到直线距离最值问题作者:饶雄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版》2016年第03期在解析几何中,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长)距离或求动点到定直线的最短(长)距离,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要解决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归结为数形结合判别式法、参数方程法和柯西不等式法,以下我们举例说明.数形结合判别式法例1 求椭圆[x24+y212=1]上一点到直线l∶y=x-5的距离的最小值.分析作出直线[l]及椭圆(如图),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利用平行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可以求得相应的最小距离.[F1][F][O][x][y][y=x-5]解如图,虚线为与椭圆相切且与直线[y=x-5]平行的直线,而此直线与[y=x-5]之距即为所求.设虚线的直线方程为y=x+b,[∴x24+y212=1,y=x+b.]化简得[4x2+2bx+b2-12=0].∵相切,∴Δ=0.∴b=±4,由图可知b=-4,[∴]图中两直线之距为[d=-4+52=22].[∴dmin=22.]点拨数形结合判别式法用到了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即:联立椭圆方程与直线方程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等于0时,直线与椭圆相切,然后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即为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长)距离. 此方法的优点是用图形的直观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简洁明了的解题效果. 能提高数形结合的灵活性,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参数方程法]例2 已知定点Q(0,-4),P(6,0),动点C在椭圆[x29+y24=1]上运动,求[△QPC]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椭圆[x2a2+y2b2=1(a>b>0)]的参数方程是[x=acosθ,y=bsinθ](θ为参数,且0≤θ解依题设易求得PQ的方程为2x-3y-12=0,|PQ|=[213],已知椭圆的参数方程为[x=acosθ,y=bsinθ](θ为参数,且0≤θ则椭圆上点[C(3cosθ,2sinθ)]到直线PQ的距离[d=6cosθ-6sinθ-1213=62sin(π4-θ)-1213].显然,当[θ=34π]时,d最大,且[d最大值=62+1213],此时[SΔPQC]的最大值是[12×d最大值×|PQ|][=12×62+1213×213][=12+62],当[θ=74π]时,d最短,[d最小值=12-6213],此时[SΔPQC]的最小值为[12-62].点拨参数方程法将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求三角函数问题,通过辅助角公式求三角函数的最值. 方法的优点是把椭圆问题划归为我们所熟知的三角函数问题,进而避免了复杂的运算,并使解题过程得到优化.[柯西不等式法]例3 在已知椭圆[x24+y29=1]上求一点P,使得P到直线[3x+4y+20=0]的距离[d]取最大值.[x][P][D][y][O]分析像这种类型的题目用常规方法来解较为繁琐,假如巧用柯西不等式,问题会变得比较简单.二维柯西不等式:若[a,b,c,d]都是实数,则[(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解设[P(x0,y0),则d=3x0+4y0+205],由柯西不等式得:[∴(3x0+4y0)2=(6⋅x02+12⋅y03)2≤(62+122)(x204+y209)=180.][∴-65≤3x0+4y0≤65,][∴20-65≤3x0+4y0+20≤20+65.][∴20-655≤3x0+4y0+205≤20+655.][即20-655≤d≤20+655.]等号成立[⇔y0=3x0].联立[x204++y209=1,y0=3x0,][解得x0=255,y0=655或x0=-255,y0=-655.]验证可知,点[(255,655)]到直线的距离达到最大,[dmax=20+655].点拨柯西不等式法,另辟蹊径用不等式的方法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此方法的不足是柯西不等式属于选修内容,同学们掌握起来有一点的难度.总之,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值问题,既可以用代数方法,也可以用几何方法,当然也可以用到数形结合方法和不等式方法. 而要掌握这些方法,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直线和圆中的最值求解方法

直线和圆中的最值求解方法

直线和圆中的最值求解方法作者:赵建勋来源:《中学生理科应试》2014年第04期直线和圆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而最值问题是其重要题型,解这类题不仅要灵活用到直线和圆的有关知识,而且还要用到求最值的各种方法,解法相当灵活,现举例方法说明,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建立二次函数用顶点法例1在直线L∶y=2x上求一点P,使P点到两定点A(3,0)、B(0,4)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解设P(x,2x),则有|PA|2+|PB|2=(x-3)2+(2x)2+x2+(2x-4)2=10x2-22x+25∵a=10>0,∴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小值.∴当x=-b2a=--222×10=1110时,|PA|2+|PB|2取最小值,故P点坐标为(1110,115).点评二次函数求最值一般用配方法,本题只求x的值,所以用顶点法要简单.二、设角为自变量用三角法例2过点P(2,1)作直线l交x轴、y轴的正向于A、B两点,求|PA|·|PB|最小时的直线l 的方程.分析此直线过已知点,求出斜率即可,若直接设斜率为k,求|PA|·|PB|的最小值很繁.设角为自变量即可转化为三角函数求最值,易求斜率.图1解如图1,过P做PC⊥x轴于C,PD⊥y轴于D,设∠BAO=θ,则∠BPD=θ,则|PA|=1sinθ,|PB|=2cosθ,于是|PA|·|PB|=1sinθ·2cosθ=2sinθcosθ=42sinθcosθ=4sin2θ.要使|PA|·|PB|最小,只需sin2θ最大,即sin2θ=1,2θ=90°,∠BAO=θ=45°,∴kAB=kl=tan135°=-1.故直线l的方程为y-1=-(x-2),即x+y-3=0.三、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法例3已知直线l1∶y=4x,和点P(6,4),在直线l1上求一点Q,使过P、Q的直线与l1以及x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图2解如图2,设Q(x1,4x1),则直线PQ的方程y-44x1-4=x-6x1-6.令y=0,得x=5x1x1-1,故点A的坐标为(5x1x1-1,0).∴S=12·4x1·5x1x1-1=10x21x1-1.即10x21-Sx1+S=0(1)∵x1为实数,∴Δ=S2-40S≥0,∵S>0,∴S≥40,将S=40代入(1)得x21-4x1+4=0.解方程得x1=2,y1=4x1=4×2=8.故点Q(2,8).点评问题转化为函数后为分式函数,可考虑用判别式法求最值.四、注意变元为正,用均值不等式法例4过已知点P(1,4)引一条直线,要使它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为正,且它们的和为最小,求这条直线的方程.解设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则所求直线方程为xa+yb=1.(1)将P(1,4)代入方程(1)得1a+4b=1,解得a=bb-4,∵a>0,b>0,∴b>4.设截距之和为L,则L=a+b=bb-4+b=b-4+4b-4+b-4+4=1+4b-4+(b-4)+4=5+(b-4)+4b-4≥5+2(b-4)·4b-4=5+24=5+4=9.当且仅当b-4=4b-4时取等号,即b=6或b=2.此时a=3或a=-1.又a>0,b>0,∴a=-1舍去.故所求直线方程是x3+y6=1,即2x+y-6=0.点评构造变元积为定值,求和的最小值.关键是作b=b-4+4的技巧性的变形.五、注意转化,巧用函数的单调性图3例5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正半轴上(坐标原点除外)给定两点A、B,C点在x轴正半轴上移动,问C点在何处时∠ACB最大,并求最大值.分析要求角的最值,先取一个函数,求函数的最值,关键是用函数的单调性.解设A(0,a)、B(0,b),00.令∠ACB=α,于是tanα=kBC-kAC1+kBCkAC=-bx+ax1+abx2=a-bx+abx=a-bab(xab+abx)记y=xab+abx≥2,当且仅当x=ab时,y取最小值2.因此,当x=ab时,tanα取最大值a-b2ab.∵在(0,π2)内y=tanα是增函数,∴C点在(ab,0)时,α取最大值arctana-b2ab.即C点在(ab,0)时,∠ACB取最大值,这个最大值为arctana-b2ab.点评此题是求角的最大值,形式新颖,解法灵活、技巧性强,值得一学.六、注意数形结合,巧用对称法例6已知圆C:(x-3)2+(y-1)2=4和直线l:x-y-5=0,在C上求两点,使它们和l的距离分别是最近和最远.解已知圆的圆心为C(3,1),过C点作直线l′⊥l于D,且l′交圆C于A1、A2,又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A1、A2是与l的距离分别是最近和最远的点.离垂足近者为最近距离点,离垂足远者为最远距离点.∵直线l的方程为y=x-5,∴kl=1,则kl′=-1.故直线l′的方程为y-1=-(x-3),即y=-x+3+1,解方程组y=-x+3+1(x-3)2+(y-1)2=4①②把①代入②后,化简整理,得2(x-3)2=4,即(x-3)2=2,∴x-3=±2,x=3±2,代入①得y1=1-2,y2=1+2.故所求两点是(3+2,1-2),(3-2,1+2).七、注意转化,巧用公式a2+b2≥2ab法例7设满足:(1)截y轴所得弦长为2;(2)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在满足条件(1)、(2)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解设圆的圆心为P(a,b),半径为r,则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b|、|a|.由题设知圆P截x轴所得劣弧的圆心角为90°,知圆截x轴所得弦长为2r,故r2=2b2.又圆P截y轴所得长为2,所以有r2=a2+1.从而2b2-a2=1.又点P(a,b)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d=|a-2b|5.所以5d2=|a-2b|2=(a-2b)2=a2-4ab+4b2=a2+4b2-4ab≥a2+4b2-2(a2+b2)=a2+4b2-2a2-2b2=2b2-a2=1.当且仅当a=b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5d2=1,从而d有最小值.此时a=b2b2-a2=1,解方程组得a=1b=1,或a=-1b=-1.由于r2=2b2=2,∴r=2.于是所求圆的方程是(x-1)2+(y-1)2=2,或(x+1)2+(y+1)2=2.八、巧变形,用一次函数的单调性法例8在△ABC中,∠A、∠B、∠C的对边分 别为a、b、c,且c=10,cosAcosB=ba=43,P 为△ABC内切圆上的动点,求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由cosAcosB=ba,根据正弦定理,有cosAcosB=sinBsinA,sinAcosA=sinBcosB,sin2A=sin2B.∵A≠B,2A≠2B,∴A+B=π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由c=10,ba=43,a2+b2=102及a>0,b>0,得a=6,b=8.图4如图4,设△ABC内切圆的圆心为O′,切点为D、E、F,内切圆半径为r,则2r=a+b-c=6+8-10=4,∴r=2.建立如图4的直角坐标系,则内切圆方程为(x-2)2+(y-2)2=4.设圆上动点P的坐标为(x,y),则P点到A、B、C的距离的平方和为W=|PA|2+|PB|2+|PC|2=(x-8)2+y2+x2+(6-y)2+x2+y2=3[(x-2)2+(y-2)2]-4x+76=88-4x∵P点在内切圆上,故必有0≤x≤4.∴W最大值=88;W最小值=72.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证明△ABC为直角三角形,写出内切圆方程(x-2)2+(y-2)2=4,在建立函数式中凑出(x-2)2+(y-2)2=4,整体代入4,为用一次函数单调性创造条件,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值得一学.(收稿日期:2013-06-15)。

巧用判别式求解代数式的最值问题

巧用判别式求解代数式的最值问题

巧用判别式求解代数式的最值问题
代数式,即由数学运算符及相应的变量组成的表达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代数式的最值问题,也是代数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可以巧妙的使用判别式的方法来求解。

判别式法是一种运用多项式特性,按着统一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它要求我们
先把原式代入该函数的x值,求出其值,然后运用其定义式判断所求值的大小,从而求出代数式的最大值最小值。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原式展开、消去、化简等方法求出单变量多项式判别式,比如二次函数其判别式 D = b^2 - 4ac;如果判别式D>0,表明该函数具有有两
个不同的实根,最大值与最小值的非零值;如果判别式D=0,表明函数具有双重根,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值为 0 ;如果判别式D<0,表明函数没有实根,最大值与最小
值的值不存在。

其次,对单变量多项式最值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判别式法使用相似三角形比
较来进行求解。

比如,当我们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小值问题时,可以根据曲线图,设置两个相似三角形模型,令它们的边长比和内角比均为二次函数的系数,比较其高度之比,便可对比二次函数的极小值并进行求解。

最后,当解决了判别式的最值问题后,需要经过正确的运算手段,还原到原有
的函数中,才能最终确认函数的最值。

总之,判别式法是一种优秀的解决代数式最值问题的工具,在求解最值问题时,能有效的利用多项式特性,简化解题程序,提高解题效率。

平面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平面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平面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最值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有两种:1、应用几何性质: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垂线段最短;④定圆中,直径最长。

2、运用代数证法:①运用配方法②运用判别式。

例1、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在直线L上取一点P,使PA+PB最小。

例2、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在直线L上取一点P,使|PA-PB|最大。

已知AB是半圆的直径,AB=10,如果这个半圆是一块铁皮,ABDC是内接半圆的梯形,试问怎样剪这个梯形,才能使梯形ABDC的周长最大?2 .如图是半圆与矩形结合而成的窗户,如果窗户的周长为8米(m),怎样才能得出最大面积,使得窗户透光最好?几何的定值与最值基本方法是:分清定量和变量,运用特殊位置、极端位置,直接计算等方法,先探求出定值,再给出证明.求几何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有:1.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法;2.几何定理(公理)法;3.数形结合法等.【例1】 如图,已知AB=10,P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P 和PB 为边作等边△APC 和等边△BPD ,则CD 长度的最小值为 .思路点拨 如图,作CC ′⊥AB 于C ,DD ′⊥AB 于D ′,DQ ⊥CC ′,CD 2=DQ 2+CQ 2,DQ=21AB 一常数,当CQ 越小,CD 越小, 本例也可设AP=x ,则PB=x -10,从代数角度探求CD 的最小值.注:从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的研究中易得到启示,常能找到解题突破口,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是指:(1)中点处、垂直位置关系等;(2)端点处、临界位置等.【例3】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AB=a ,BC=b (a >b ),P 为AB 边上的一动点,直线DP 交CB 的延长线于Q ,求AP+BQ 的最小值.思路点拨 设AP=x ,把AP 、BQ 分别用x 的代数式表示,运用不等式ab b a 222≥+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来求最小值.【例4】 如图,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圆,在劣弧AB 上取异于A 、B 的点 ⌒M,设直线AC与BM相交于K,直线CB与AM相交于点N,证明:线段AK 和BN的乘积与M点的选择无关.思路点拨即要证AK·BN是一个定值,在图形中△ABC的边长是一个定值,说明AK·BN与AB有关,从图知AB为△ABM与△ANB的公共边,作一个大胆的猜想,AK·BN=AB2,从而我们的证明目标更加明确.注:只要探求出定值,那么解题目标明确,定值问题就转化为一般的几何证明问题.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为边BC上任意一点(可与B点或C点重合),分别过B、C、D作射线AP的垂线,垂足分别是B′、C′、D′,则BB′+CC′+DD′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2.如图,∠AOB=45°,角内有一点P,PO=10,在角的两边上有两点Q,R(均不同于点O),则△PQR的周长的最小值为.3.如图,两点A、B在直线MN外的同侧,A到MN的距离AC=8,B到MN的距离BD=5,CD=4,P在直线MN上运动,则PBPA 的最大值等于.。

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的九种解题策略

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的九种解题策略

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的九种解题策略(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 526500) 黎伟初解析几何中涉及最值问题常有求夹角、面积、距离最值或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求直线与圆锥曲线(圆)中几何元素的最值或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处理有九种解题策略。

一.代数策略 解析几何沟通了数学内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的关系。

是一门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及用几何意义直观反映代数关系的学科。

因此在处理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时,若目标与条件具有明确的互动函数关系时,不妨可考虑建立目标函数,通过函数的单调性、均值不等式、判别式、二次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来解决。

1.二次函数法 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要注意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及对称轴位置,当对称轴位置不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例1.若椭圆14922=+y x 上点P 到定 点A (a ,0)(0<a <3)的距离最短是1 ,则实数a 的值是 分析:设椭圆上一点P (3cos θ,2sin θ),()()220sin 2cos 3)(-+-==θθθa f PA ⎪⎭⎫ ⎝⎛-+⎪⎭⎫ ⎝⎛-=2254453cos 5a a θ① 当350≤<a 时,因为1530≤<a ,所以 当a 53cos =θ时, 有f (θ)= 1544)53(arccos 2=-=a a f ,得)(35215)(215舍或舍>=-=a a 。

② 当335<<a 时,因为59531<<a ,所以当cos θ=1时,)0()(min min f f =θ1544)531(522=-+-=a a ,得a =2 或a = 4(舍), 综上得a = 2. 2.单调性 若所构造的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具有单调性时,求最值可用单调性解决,但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圆C :(x + 4)2 + y 2= 4, 圆D 的圆心D 在y 轴上且与圆C 相外切,圆D 与y 轴交于A 、B 点,点P 为(–3,0),当点D 在y 轴上移动时,求∠APB 的最大值。

高中数学:几何最值问题求法

高中数学:几何最值问题求法

高中数学:几何最值问题求法最值问题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既典型又综合的问题.求最值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代数法和几何法.若题目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这就是几何法.若题目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某种函数关系,则可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函数的最值,这就是代数法.一、几何法利用平面几何性质求解最值问题,这种解法若运用得当,往往显得非常简洁明快.例1、已知P(x,y)是圆上的一点,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于是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在以A(2,0)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求点P,使它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最大或最小。

由示意图可知,当OP与此圆相切时,其斜率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由OA=2,AP1=AP2=,且AP1⊥OP1,AP2⊥OP2,OP1=OP2=1,且∠AOP1=∠AOP2=60°,得。

二、代数法用代数法求最值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判别式法求最值、利用此法求最值时,必须同时求得变量的范围,因为方程有解,Δ≥0所指的是在()范围内方程有解,这一点应切记.例2、(同例1)分析:设,将y=kx代入圆方程得。

x为实数,方程有解,,解得,故。

即。

2、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最值.用此法求最值时,必须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椭圆及点P(0,5),求点P到椭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析:以(0,5)为圆心,若内切于椭圆的圆半径为r1,则r1为点P到椭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若外切于椭圆的圆半径为r2,则r2为点P到椭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大值.因,故点P(0,5)在椭圆内部.设以(0,5)为圆心的圆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x2,得。

当时,,即;当y=7时,,即。

注:这里将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探求转化为半径r的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求得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值得注意的是因为r的定义域的限制,这里不适合利用判别式法.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注意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特别要注意等号的条件以及“和”(或“积”)是不是常数,若连续应用不等式,那么要特别注意同时取等号的条件是否存在.若存在,有最值;若不存在,无最值.例4、过点A(1,4)作一直线,它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为正数,且其和为最小,求这条直线的方程.分析:可用截距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2 2
的最值。 求: S = x − 2y 的最值。
解:
Y
由 S = x −2y 得
y= 1x− 1S 2 2
O
− 1 s 为直线在 轴上的截距。 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轴上的截距。 2 取最小时,S 取最大值。 当 − 1 s 取最小时 取最大值。 2
此时,直线与圆相切。 此时,直线与圆相切。 .
设右准线为 L , 则 L 的方程是 x =
又设 P 到 L 的距离为 PB ,则
4 3
L
B
PF =e PB
P
A
F
PF 2 即 PB = = PF e 3
B1 P1
2 ∴ PA + PF = PA + PB 3 当且仅当 A、P、B共线时, + PB 最小。 共线时, PA 最小。
X=
4 3
4 8 此 小 为 − = 最 值 4 3 3
小 结
代数方法讨论几何问题是解析几何的特点和手段 讨论几何问题是解析几何的特点和手段。 1 用代数方法讨论几何问题是解析几何的特点和手段。 对于解析几何中的极值问题的解决 首先应注意函数方法 参数法)的运用, 函数方法( 首先应注意函数方法(参数法)的运用, 将所求对象表示成某个变量的函数, 将所求对象表示成某个变量的函数, 利用代数方法来解决。 利用代数方法来解决。
X
圆心(1、-2)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5 圆心( 、 )
− 1s 2
1 + 2 − S 2 2 = 5 4
5

S最小值 = 0
S最大值 = 10
例4、已知:实数 x、y 满足 (x − 1) + (y + 2) = 5 。 、已知: 、

圆中最值问题10种求法(供参考)

圆中最值问题10种求法(供参考)

圆中最值的十种求法在圆中求最值是中考的常见题型,也是中考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学生对求最值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主要原因就是对求最值的方法了解不多,思路不够灵活.现对在圆中求最值的方法,归纳如下:一、利用对称求最值1.如图:⊙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求PA+PC的最小值.[分析]:延长AO交⊙O于D,连接CD交⊙O于P,即此时PA+PC最小,且PA+PC的最小值就等于弦CD的长.解:延长AO交⊙O于D,连接CD交OB于P连接PA,过O作OE⊥CD,垂足为E在△OCD中,因为∠AOC=60°所以∠D=∠C=30°在Rt△ODE中cos30°=即DE=2×cos30°= 所以CD=2DE=2即PA+PC的最小值为2.二、利用垂线段最短求最值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 -2),⊙A的半径为1,P为x轴上一动点,PQ切⊙A于点Q,则PQ长度的最小值为.[分析]:连接AQ、PA,可知AQ⊥PQ. 在Rt△PQA中,PQ=,求PQ的最小值转化为求PA的最小值,根据垂线段最短易求PA的最小值为2.解:连接PA、QA因为PQ切⊙A于点Q 所以PQ⊥AQ在Rt△APQ中,PQ2=PA2-AQ2即PQ=又因为A(-3,-2) ,根据垂线段最短。

所以PA的最小值为2所以PQ的最小值=三、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值3.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PB的长为6,D为PB的中点,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锥的侧面爬行到点D,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A.B.2C.3D.3[分析]:因为圆锥的侧面是曲面蚂蚁从A爬行到点D,不好求爬行的最小值,要把立体图形展开为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问题.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图2,连接AB根据题意得:弧AC的长为2πr=2π·2=4π,PA=6因为4π= 所以n=120°即∠APB=60°又因为PA=PB所以△PAB是等边三角形因为D为PB中点所以AD⊥PB PD=DB=3在Rt△PAD中,AD=,故选C.四、利用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求最值4.如图:半径为2.5的⊙O中,直径AB的两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CA=4:3,点P在劣弧AB上运动,过点C作CP的垂线,与PB的延长线交于点Q,(1)求∠P的正切值;(2)当CP⊥AB时,求CD和CQ的长;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CQ取得最大值,并求出此时CQ的长.[分析]:易证明△ACB∽△PCQ,所以,即CQ=PC. 当PC最大时,CQ最大,而PC是⊙O 的动弦,当PC是⊙O的直径时最大.五、利用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最大求最值5.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2,弦BC的长为2,点A为弦BC所对优弧上任意一点,(B、C两点除外),求△ABC面积的最大值.[分析]:设BC边上的高为h因为S△ABC=BC h=×2h=h当h最大时S△ABC最大,当点A在优弧的中点时h最大.解:当点A为优弧的中点时,作AD⊥BC于D连接BO 即BD=CD=在Rt△BDO中,OD2=OB2-BD2=22-()2=1所以OD=1 所以AD=2+1=3所以S△ABC=×BC·AD=×2×3=3即△ABC面积的最大值为3六、利用周长一定时,圆的面积最大求最值6.用48米长的篱笆材料,在空地上围成一个绿化场地,现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围成正方形的场地,另一种是围成圆形场地,试问选用哪一种方案,围成的场地面积较大?并说明理由.[分析]:周长一定的几何图形,圆的面积最大.解:围成圆形场地的面积较大设S1、S2分别表示围成的正方形场地、圆形场地的面积则S1=()2=144 S2=π·()2=因为π<4 所以>所以>=144 所以S2>S1 所以应选用围成圆形场地的方案面积较大七、利用判别式求最值7.如图:在半径为1的⊙O中,AB是弦,OM⊥AB,垂足为M,求OM+AB的最大值.[分析]:可设AM=x,把OM用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构造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利用判别式来求最值.解:设AM=x,在Rt△OAM中OM=所以OM+AB=+2x=a整理得:5x2-4ax+(a2-1)=0因为△=(-4a)2-4×5×(a2-1)≥0即a2≤5 所以a≤所以OM+AB的最大值为八、利用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大于圆外角求最值8.如图:海边立有两座灯塔A、B,暗礁分布在经过A、B两点的弓形(弓形的弧是⊙O的一部分)区域内,∠AOB=80°,为避免触礁,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值为.[分析]:连接AC,易知∠ACB=∠AOB=40°,又因为∠ACB≥∠P,所以∠P的最大值为40°.解:如图:连接AC,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ACB=∠AOB=×80°=40°又因为∠ACB≥∠P 即∠APB≤40°所以∠APB的最大值为40°九、利用经过⊙O内一定点P的所有弦中,与OP垂直的弦最短来求最值9.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为⊙O内一点,且OP=3cm,则过点P的弦AB长度的最小值为cm.[分析]:过P作AB⊥OP,交⊙O于A、B,则AB的长最小.解:在Rt△OAP中,AP=所以AB=2AP=2×4=8所以AB的最小值为8十、利用经过圆外一点与圆心的直线与⊙O的两个交点与点P的距离最大或最小求最值10.如图:点P为⊙O外一点,PQ切⊙O于点Q,⊙O的半径为3cm,切线PQ的长为4cm,则点P与⊙O上各点的连线长度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分析]:过P、O两点作直线交⊙O于A、B,则PA的长度最大,PB的长度最小.解:连接OQ 因为PQ切⊙O于Q所以OQ⊥PQ在Rt△PQO中PQ2+OQ2=OP2即42+32=OP2 所以OP=5所以PB=5-3=2 PA=6+2=8所以点P与⊙O上各点连线长度的最大为8cm,最小值为2cm.。

解三角形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解析版)

解三角形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解析版)

专题5解三角形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一、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处理方法1、利用基本不等式或常用不等式求最值:化角为边余弦定理公式里有“平方和”和“积”这样的整体,一般可先由余弦定理得到等式,再由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或范围,但是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尤其是取得最值的条件。

2、转为三角函数求最值:化边为角如果所求整体结构不对称,或者角度有更细致的要求,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难以解决,这时候可以转化为角的关系,消元后使得式子里只有一个角,变为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进行解决。

要注意三角形隐含角的范围、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二、边化角与角化边的变换原则在解三角形的问题中,若已知条件同时含有边和角,但不能直接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得到答案,要选择“边化角”或“角化边”,变换原则如下:(1)若式子中含有正弦的齐次式,优先考虑正弦定理“角化边”; (2)若式子中含有a 、b 、c 的齐次式,优先考虑正弦定理“边化角”; (3)若式子中含有余弦的齐次式,优先考虑余弦定理“角化边”; (4)代数式变形或者三角恒等变换前置;(5)含有面积公式的问题,要考虑结合余弦定理求解;(6)同时出现两个自由角(或三三个自由角)时,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析】设220CDBD m ==>,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22AC AB 后,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方法一]:余弦定理 设220CDBD m ==>, 则在ABD △中,2222cos 42AB BD AD BD AD ADB m m =+⋅∠=++,在ACD 中,22222cos 444AC CD AD CD AD ADC m m =+−⋅∠=+−, 所以()()()2222224421214441243424211m m m AC m m AB m m m mm m ++−++−===−+++++++44≥=−当且仅当311m m +=+即1m =−时,等号成立,所以当ACAB取最小值时,1m =−.1.[方法二]:建系法令 BD=t ,以D 为原点,OC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C (2t,0),A (1,B (-t,0)()()()2222222134441244324131111t AC t t AB t t t t t t BD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巧用判别式求最值

巧用判别式求最值
l+ ‘ l+
= c\/素卜佩 \/专卜
c悸 一
+专+寺 一
2( + +击) +雨1+击 )
Y+寺 ) [-2( x + 1
去 ( 1+x2+ +
+ + Z2)·
· · )I >0X ̄x∈R恒成立 ,所 以A≤0, . 即[一2( + )]z_4( +y).( + 旦)≤o , Y
技法点拨

巧 用判 别 式求最 值
■ 赵 杰
判别式A=b2—4ac是二次 函数 )=瓣 +bx+c(n≠ 0)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其 中的一条性质 : ̄fCx)=似2+
6 +c且a>0,则,( )≥0对 ∈R恒成立甘l△≤0,为我们 利用二次 函数解决数学 的最值 问题 提供 了突破 口。 本文利用这一性质 ,构造二次 函数 ,解决最值 问题 。
故斋 + +击 的最大值是
fit]6 求实数 ,y的值 ,使 得 (y-1) +( +,,一3)z+
( +y一3):达 到最小值 。 解 :构造二 次函数得 : )=It一(y一1)]:+[2抖( +
,,一3)] +[f一(2x+y一3)] ,所 以 £)=6 一2 +[(y-1) +( +

[ ̄11[-2(、/丽 +、/丽 +、/丽 )]f2__2(、/丽 + 、/ +、/ )t+3,
化简得 :、v/ +、/ +、/ ≤3、/ , 故、/ 一+、/ 丁+、/ 的最大值是3、/ 。 例 4 函数 =、/ +、/ — 的 值 域 是
...........一

所 以 △≤0, 即[一2(僦+6v+cz)]2-4(a2+6 +c )·( 2+ )≤O, 化简得 一6 ax+by+c ≤6,故ax+by+cz的取值 范 围是 [一6,6]。

求解最值问题的两种途径

求解最值问题的两种途径

思路探寻最值问题比较常见,其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求某个代数式的最值或值域;(2)求某个条件下,某条线段、角的最值;(3)由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值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侧重于考查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接下来,通过几道例题,介绍一下求解最值问题的两种途径.一、利用简单基本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最值问题经常要用到简单基本函数的单调性.这就要求我们熟知简单基本函数的单调性,如一次函数y =kx +b ,当k >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k <0时,函数单调递减;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在x >-b 2a 时单调递增,在x <-b 2a 时单调递减;指数函数y =a x 在0<a <1时单调递减,在a >1时单调递增.当x ∈[]a,b 时,若函数f ()x 为增函数,则f ()a 为函数的最小值,f ()b 为函数的最大值;若函数f ()x 为减函数,则f ()a 为函数的最大值,f ()b 为函数的最小值.例1.已知x,y,z 为非负数,x +3y +2z =3,3x +3y +z =4,求w =2x -3y +z 的最值.解:由题意得:{3y +2z =3-x,3y +z =4-3x,解方程组得:y =53(1-x ),z =2x -1,可得w =9x -6.又x,y,z 为非负数,所以ìíîïïx ≥0,53()1-x ≥0,2x -1≥0,解得12≤x ≤1,可将w =9x -6视为一次函数,该函数在[12,1]上单调递增,所以当x =12时,w min =-32;当x =1时,w max =3.根据已知关系式,用x 表示出y 、z 、w ,并求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将目标式转化为关于x 的一次函数w =9x -6,根据该函数的单调性就能快速求得w 的最值.当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闭区间时,函数的最值必定在端点处取得.例2.求函数y =x +1-x 的最大值.解:令t =1-x (t ≥0),x =1-t 2,于是原函数变为:y =-t 2+t +1=-æèöøt -122+54,当t ∈[12,+∞)时,函数单调递减;当t ∈[0,12)时,函数单调递增.所以当t =12,即x =34时,y 取最大值54.该函数式中含有根号,需先令t =1-x ,通过换元,将函数式转化为y =-t 2+t +1.该式为二次函数式,将函数式配方,即可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就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单调性顺利求得函数的最值.二、运用判别式法对于含参二次最值问题,通常需运用判别式来求解.首先需根据题意确定自变量,构造出二次方程;然后求得方程的判别式;再根据方程的根的情况,建立关于判别式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得最值.一般地,当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时,Δ>0;当方程有一个实数根时,Δ=0;当方程无根时,Δ<0.例3.设α,β是方程4x 2-4kx +k +2=0的两个实根,当k 取什么值时,α2+β2取得最小值?解:由于α,β是该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由韦达定理可知:α+β=k ,αβ=k +24,设y =α2+β2,则y =α2+β2=(α+β)2-2αβ=k 2-k +22=(k -14)2-1716,因为原方程有两个实根,所以Δ=16k 2-16()k +2=16(k 2-k -2)≥0,解得:k ≤-1或k ≥2.而二次函数y =k 2-k -2的顶点(14,-1716)不在该范围内,所以最值在区间端点处取得.而函数y 是以k =14为对称轴,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当k =-1时,y min =12,即α2+β2取得最小值.解答本题需抓住关键信息“α,β是该方程的两个实根”,即方程4x 2-4kx +k +2=0有两个不等或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判别式Δ≥0,据此建立不等式即可求得k 的取值范围.再讨论目标式取最值的情形,即可解题.虽然求解最值问题的途径很多,但是上述两种途径比较常用,是解答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利用简单基本函数的单调性还是运用判别式法,都要灵活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来辅助解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解题的效率.(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李金山48。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解: y 12 的几何意义
x6 是动点(x, y)与 定点(6,12)两点连 线的斜率
x y 36 (x 0)
2 2
y

P(6,12)
o
A(0,6)
x
解法小结:数形结合法
y 12 1 、 已知实数x, y满足 x 36 y 0, 则 3 x6 6 4 的最大值为 _______, 2 x y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
x
x y 例3.设实数x,y满足 1 16 9 12 2 , 则3x 4 y的最大值是 ______
12 2 . 最小值是 _______
2
2
y
O
x
解1 :换元法。 设x 4 cos , y 3 sin , 则
知识迁移
若将椭圆换成 双曲线、抛物线 又如何进行换元 呢?
3x 4 y 12(cos sin )
方法:数形结合法
Q1
| AF 1 | 16
7,
.
Y
.
F
O
. .
A
| QF | 。
X
F1
总结规律:延长线段AF1(F1为另一焦点)与 椭圆的交点Q就是所求的点。AQ过另一焦点F1!
Q
例3备
知识迁移
x2 y2 1的右焦点,P是其上一点,定点B(2,1). 变 F是 25 9 17 式 5 | PB | | PQ | 4 题 则 | PB | | PF | 的最小值 _______; 4 37 10 37 最大值 10 | PB | | PF | 的最小值 ________, _______
几何法、换元法
3 表示点P (cos , sin )与A( ,2)连线斜率的一半. 2 3 2 2 即圆x y 1上点与A( ,2)连线斜率的一半. 2 y A 3 设切线方程y 2 k ( x ), 2 圆心O(0,0)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 可解得 k 12 2 21 , k 12 2 21 O 5 5 x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的求解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的求解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的求解摘要: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以直线或圆锥曲线作为背景,以函数和不等式等知识作为工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类问题的解决没有固定的模式,其解法一般灵活多样,且对于解题者有着相当高的能力要求.因此,这类最值问题成为了数学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关键词:解析几何圆锥曲线函数不等式1 利用二次函数二函数法是我们探求解析几何最值问题的首选方法,其中所涉及到的函数最常见的有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但要特别注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如:已知P点在圆上移动,Q点在椭圆上移动,试求|PQ|的最大值。

本题中P、Q两个都是动点,不易看出P、Q在什么位置时|PQ|最大?所以先让Q点固定,当PQ通过圆心O时|PQ|此时最大,因此要求|PQ|的最大值,转化为先要求出的最大值.本题还可以应用椭圆的参数方程求解,设Q点坐标为,则可表示为θ的函数,即==,而,所以当且仅当时,的最大值27,即的最大值为,解法更简洁.2 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是比较常见的方法,深刻理解两个定义结合三角形相关结论进行线段间的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例如:已知椭圆, A(4,0),B(2,2)是椭圆内的两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求:(1)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2)求的最小值.本题中(1)设C为椭圆的左焦点,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知|PA|=2a-|PC|∴|PA|+|PB|=2a-|PC|+|PB|=10+(|PB| -|PC|)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两边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边,当P运动到与B、C成一条直线时,取得最大和最小值.即-|BC|≤|PB| -|PC|≤|BC|.当P到P′位置时,|PB| -|PC|=|BC|,|PA|+|PB|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0+|BC|=;当P到P”位置时,|PB| -|PC|=-|BC|,|PA|+|PB|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0-|BC|=.另外(2)中的最小值还可以利用椭圆的光学性质来解释:从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面反射后经过另一焦点,而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总是最短的(如图1)。

高考数学常见解析几何中的一些最值问题

高考数学常见解析几何中的一些最值问题

关于最值——常见解析几何中的一些最值问题摘要:有关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在中学数学中较为常见,相对高中数学的其他分科如代数、立体几何、三角中的最值问题,它亦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以下将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分析并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解题方法,找出一般的解题程序与技巧。

关键词:最值;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自变量;已知量引言:中学数学的最值问题遍及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及解析几何各学科中,在生产实践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也是历届各类考试的热点。

学习如何利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进一步为学习高等数学中的最值问题打下基础。

下面将针对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作出几种具体分类讨论:一、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最值关于二次函数: y=ax 2+bx+c (a≠0),x ∈R当x=-ab 2时,y=a b ac 442-为最值。

当a>0时,有y min当a<0时,有y max但通常二次函数有相应的定义域,自变量x 的具体取值X 围有所不同,讨论最值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主要有两种情况:1、x ∈R ,当a>0,则有y min =ab ac 442- 当a<0,则有y max =ab ac 442- 2、当x 定义在闭区间,即x ∈[a ,b](a,b 为常数),则应当看对称轴x=-ab 2 是否在此区间,如果x 在此区间,则函数同时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如果x 不在此区间,则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必定分别取在该区间两个端点上(具体由函数单调性决定)。

当x 定义在一个含参数的闭区间即∈x [t, t+a](t 为参数,a 为常数)时,需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例1.1 已知二次函数y=x 2-x 2sec α+αα2cos 22sin 2+(α为参数,cos α≠0) ①求证此抛物线系的顶点轨迹为双曲线。

②求抛物线y=x 2+2x+6到上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最短距离。

分析:由于该二次函数y 的定义域为R ,所以这道题应归结于上述类别1。

初中数学竞赛奥数培优资料第三辑专题25 平面几何的最值问题

初中数学竞赛奥数培优资料第三辑专题25 平面几何的最值问题

专题25平面几何的最值问题阅读与思考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平面几何图形中某个确定的量(如线段长度、角度大小、图形面积)等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求几何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有:1.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法:先考虑特殊位置或极端位置,确定最值的具体数据,再进行一般情形下的推证.2.几何定理(公理)法:应用几何中的不等量性质、定理.3.数形结合法等:揭示问题中变动元素的代数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例题与求解【例1】在Rt△ABC中,CB=3,CA=4,M为斜边AB上一动点.过点M作MD⊥AC于点D,过M 作ME⊥CB于点E,则线段DE的最小值为.(四川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四边形CDME为矩形,连结CM,则DE=CM,将问题转化为求CM的最小值.【例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0cm,BC=10cm.若在AC,AB上各取一点M,N,使BM+MN 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结B′M,B′A,则BM=B′M,从而BM+MN=B′M+MN.要使BM+MN的值最小,只需使B′M十MN的值最小,当B′,M,N三点共线且B′N⊥AB时,B′M+MN的值最小.a ),P为AB边上的一动点,直线DP交CB的延【例3】如图,已知□ABCD,AB=a,BC=b(b长线于Q.求AP+BQ的最小值.(永州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设AP =x ,把AP ,BQ 分别用x 的代数式表示,运用不等式以ab b a 222≥+或a +b ≥2ab(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来求最小值.【例4】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一圆柱的底面半径为5dm ,高AB 为5dm ,BC 是底面直径,求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C 点的最短路线.小明设计了两条路线:路线1:侧面展开图中的线段AC .如图2所示.设路线l 的长度为l 1,则l 12=AC 2=AB 2+BC 2=25+(5π)2=25+25π2.路线2:高线AB 十底面直径BC .如图1所示.设路线l 的长度为l 2,则l 22=(BC +AB )2=(5+10)2=225.∵l 12–l 22=25+25π2-225=25π2-200=25(π2-8),∴l 12>l 22,∴l 1>l 2.所以,应选择路线2.线才能使蚂蚁从点A 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C 点的路线最短.(衢州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平面展开一最短路径问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时比较两个数的平方比较简便.比较两个数的平方,通常让这两个数的平方相减.【例5】如图,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钢板,有一个角锈蚀,其中AF =2,BF =1.为了合理利用这块钢板,将在五边形EABCD 内截取一个矩形块MDNP ,使点P 在AB 上,且要求面积最大,求钢板的最大利用率.(中学生数学智能通讯赛试题)解题思路:设DN =x ,PN =y ,则S =xy .建立矩形MDNP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 S 的最大值,进而求钢板的最大利用率.【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DC =1,∠DAB =∠DCB =90°,BC ,AD 的延长线交于P ,求AB ·S △P AB 的最小值.(中学生数学智能通讯赛试题)解题思路:设PD =x (x >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C ,证Rt △PCD ∽Rt △PAB ,得到PCP A CD AB ,求出AB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y =AB ·S △P AB ,整理后得到y ≥4,即可求出答案.能力训练A 级1.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烟台市中考试题)2.D 是半径为5cm 的⊙O 内一点,且OD =3cm ,则过点O 的所有弦中,最短的弦AB =cm .(广州市中考试题)3.如图,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BC =4,宽AB =3,高BB 1=5.一只小虫由A 处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行到C 1,这时小虫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度是.(“希望杯”邀请赛试题)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4.如图,在△ABC 中,AB =10,AC =8,BC =6,经过点C 且与边AB 相切的动圆与CB ,CA 分别相交于点E ,F ,则线段EF 长度的最小值是()(兰州市中考试题)A .42B .4.75C .5D .4.85.如图,圆锥的母线长OA=6,底面圆的半径为2.一小虫在圆锥底面的点A处绕圆锥侧面一周又回到点A,则小虫所走的最短距离为()(河北省竞赛试题)A.12B.4πC.62D.636.如图,已知∠MON=40°,P是∠MON内的一定点,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移动,当△PAB周长最小时,∠APB的值为()(武汉市竞赛试题)A.80°B.100°C.120°D.140°7.如图,⌒AD是以等边三角形ABC一边AB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为AD上任意一点.若AC=5,则四边形ACBP周长的最大值是()(福州市中考试题)A.15B.20C.15+52D.15+55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E是AD边上一点(点E与点A,D不重合),B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M,交DC与N.(1)设AE=x,四边形ADNM的面积为S,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当AE为何值时,四边形ADNM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山东省中考试题)9.如图,六边形ABCDEF内接于半径为r的⊙O,其中AD为直径,且AB=CD=DE=FA.(1)当∠BAD=75°时,求⌒BC的长;(2)求证:BC∥AD∥FE;(3)设AB=x,求六边形ABCDEF的周长l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为何值时,l取得最大值.10.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2,BC=3,点P是AD边上的一动点(P异于A、D).Q是BC边上任意一点.连结AQ,DQ,过P作PE∥DQ交于AQ于E,作PF//AQ交DQ于F.(1)求证:△APE∽△ADQ;(2)设AP的长为x,试求△PEF的面积S△PEF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P在何处时,S△PEF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当Q在何处时,△ADQ的周长最小?(须给出确定Q在何处的过程或方法,不必证明)(无锡市中考试题)11.在等腰△ABC中,AB=AC=5,BC=6.动点M,N分别在两腰AB,AC上(M不与A,B重合,N不与A,C重合),且MN∥BC.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为P.(1)当MN为何值时,点P恰好落在BC上?(2)设MN=x,△MNP与等腰△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宁夏省中考试题)B级1.已知凸四边形ABCD中,AB+AC+CD=16,且S四边彤ABCD=32,那么当AC=,BD=时,四边形ABCD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华杯赛”试题)2.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A=60°,BC=23,则r的取值范围是.(江苏省竞赛试题)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3.如图⊙O 的半径为2,⊙O 内的一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1,过点P 的弦与劣弧⌒AB组成一个弓形,则此弓形面积的最小值为.4.如图,△ABC 的面积为1,点D ,G ,E 和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BD <DA ,DG ∥BC ,DE ∥AC ,GF ∥AB ,则梯形DEFG 面积的最大可能值为.(上海市竞赛试题)5.已知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两顶点A ,B 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C 在第一象限,连结OC ,则OC 的最大值是.(潍坊市中考试题)6.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2,BC =DC =5,点P 在BC 上移动,则当PA +PD 取最小值时,△APD 中边AP 上的高为()(鄂州市中考试题)A .17172B .17174C .17178D .3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点P 是BC 边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任意一点,连结AP ,过点P 作PQ ⊥AP 交DC 于点Q .设BP 的长为x cm ,CQ 的长为y cm .(1)求点P 在BC 上运动的过程中y 的最大值;(2)当y =41cm 时,求x 的值.(河南省中考试题)8.如图,y 轴正半轴上有两点A (0,a ),B (0,b ),其中a >b >0.在x 轴上取一点C ,使∠ACB 最大,求C 点坐标.(河北省竞赛试题)9.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M ,N 分别在BC ,CD 上,使得△CM N 的周长为2.求:(1)∠MAN 的大小;(2)△MAN 的面积的最小值.(“宇振杯”上海市竞赛试题)1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CD ,∠DAB =∠ACB =90°,过点D 作DE ⊥AC 于F ,DE 与AB 相交于点E .(1)求证:AB ·AF =CB ·CD ;(2)已知AB =15cm ,BC =9cm ,P 是射线DE 上的动点,设DP =x cm(x >0),四边形BCDP 的面积为y cm 2.①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②当x 为何值时,△PBC 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y 的值.(南通市中考试题)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11.如图,已知直线l :k kx y 42-+=(k 为实数).(1)求证:不论k 为任何实数,直线l 都过定点M ,并求点M 的坐标;(2)若直线l 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求△AOB 面积的最小值.(太原市竞赛试题)12.如图,在Rt△ABC中,∠C=90°,BC=2,AC=x,点F在边AB上,点G,H在边BC上,四边形EFGH是一个边长为y的正方形,且AE=AC.(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求出y的最大值.(上海市竞赛试题)专题25平面几何的最值问题例1125提示:当CM ⊥AB 时,CM 值最小,CM =125AC BC AB ⋅=例2如图,B ′M +MN 的最小值为点B ′到AB 的距离B ′F ,BE =45AB BC AC⋅=cm ,BB ′=85,AE ()222220455AB BE -=-.在△ABB ′中,由12BB ′•AE =12AB •B ′F ,得B ′F =16cm .故BM +MN 的最小值为16cm .例3由△APD ∽△BPQ ,得AP AD BP BQ=,即BQ =()b a x AD BP AP x -⋅=,∴AP +BQ =x +ab b x -.∵x +ab x ≥22ab x ab x ⋅=x =ab x即x ab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AP ab AP +BQ 最小,其最小值为ab b .例4⑴22125l π=+,22l =49,l 1<l 2,故要选择路线l 较短.⑵()2221l h r π=+,()2222l h r =+,()2221244l l r r h π⎡⎤-=--⎣⎦.当r =244h π-时,2212l l =,当r >244h π-时,2212l l >,当r <244h π-时,2212l l <.例5设DN =x ,PN =y ,则S =xy ,由△APQ ∽△ABF ,得()41242y x -=--即x =10-2y ,代入S =xy 得S =xy =y (10-2y ),即S =-2252522y ⎛⎫-+ ⎪⎝⎭,因3≤y ≤4,而y =52不在自变量y 的取值范围内,所以y =52不是极值点,当y =3时,S (3)=12,当y =4时,S (4)=8,故S max =12.此时,钢板的最大利用率21214212-⨯⨯=80%.例6设PD =x (x >1),则PC 21x -,由R t △PCD ∽△PAB ,得AB =21CD PA PC x ⋅=-,令y =AB •S △PAB ,则y =12AB ×PA ×AB =()()2121x x +-,求y 的最小值,有下列不同思路:①配方:y =21212242121x x x x --++=+--1221x x -=-x =3时,y 有最小值4.②运用基本不等式:y =122221x x -++≥-322=4,∴当12x -=21x -,即当x =3时,y 有最小值4.③借用判别式,去分母,得x 2+2(1-y )x +1+2y =0,由△=4(1-y )2-4(1+2y )=4y (y -4)≥0,得y ≥4,∴y 的最小值为4.A 级1.17提示:当两张纸条的对角重合时,菱形周长最大.2.83.4.D5.D6.B7.C 提示:当点P 与点D 重合时,四边形ACBP 的周长最大.8.(1)连结ME ,过N 作NF ⊥AB 于F ,可证明Rt △EB A ≌Rt △MNF ,得MF =AE =x.∵ME 2=AE 2+AM 2,故MB 2=x 2+AM 2,即(2-AM )2=x 2+AM 2,AM =1-14x 2,∴S =2AM DN +×AD =2AM AF +×2=AM +AM +MF =2AM +AE =2(1-14x 2)+x =-12x 2+x +2.(2)S =-12(x 2-2x +1)+52=-12(x -1)2+52.故当AE =x =1时,四边形ADNM 的面积最大,此时最大值为52.9.(1) BC 长为23r π.(2)提示:连结BD .(3)过点B 作BM ⊥AD 于M ,由(2)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从而BC =AD -2AM =2r -2AM .由△BAM ∽△DAB ,得AM =2AB AD =22x r ,∴BC =2r -2x r .同理,EF =2r -2x r .l =4x +2(2r -2x r )=-x r(x -r )2+6r(0<x <r )..当x =r 时,l 取得最大值6r .10.(1)∵∠APE =∠ADQ ,∠AEP =∠AQD ,∴△APE ∽△ADQ .(2)由△APE ∽△ADQ ,△PDF ∽△ADQ ,S △PEF =12S □PEQF ,得S △PEF =-13x 2+x =-13(x -32)2+34.故当x =32时,即P 是AD 的中点时,S △PEF 取得最大值,(3)作A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A′,连结DA′交BC 于Q ,则这个Q 点就是使△ADQ 周长最小的点,此时Q 是BC 的中点.11.(1)点P 恰好在BC 上时,由对称性知MN 是△ABC 的中位线,∴当MN =12BC =3时,点P 在BC 上.(2)由已知得△ABC 底边上的高h==4.①当0<x ≤3时,如图1,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AD 与MN 交于点O.由△AMN ∽△ABC ,得AO =23x ,y =S △PMN =S △AMN =12·x ·23x =13x 2即y =13x 2.当=3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3.②当3<x <6时,如图2,设△PMN 与BC 相交于点E ,F ,AP 与BC 相交于D .由①中知AO =23x ,∴AP =43x ,∴PD =AP -AD =43x -4,∵△PEF ∽△ABC .,∴PEF ABC S S ∆∆=(PD AD )2=(4434x -)2,即PEF ABC S S ∆∆=2-3)9x (.∵S △ABC =12,∴S △PEF =43(x -3)2.∴y =S △AMN -S △PEF =13x 2-43(x -3)2=-x 2+8x -12=-(x -4)2+4.故当x =4时,y 的最大值为4.综上,当x =4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4.B 级1.832提示:当∠CAB =∠ACD =90°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达到最大值.2.0<r ≤1提示:设BC =a ,CA =b ,AB =c ,b +c =r +1),又12bc sin60°=S △ABC =12(a +b +c )r ,即12bc·2=12[+2(r +1)]r ,.bc =4r (r +2).b ,c 为方程x 2-(r +1)x +4r (r +2)=0的两个根,由△≥0,得(r +1)≤22.因r >0,r +1>0,故r +1≤2,即0<r ≤1.3.249π提示:过P 作垂直于OP 的弦AB ,此时弓形面积最小.4.13提示:设AD AB =x ,则BD BA =1-x =CG CA ,ADG ABC S S ∆∆=x 2,BDE ABCS S ∆∆=(1-x )2=CFG ABC S S ∆∆,S 梯形DEFG =1―x 2―2(1-x )2=-3(x -23)2+13.5.12a 提示:当OA =OB 时,OC 的长最大. 6.C 7.(1)由Rt △ABP ∽Rt △PCQ ,得BP CQ =AB CP ,即x y =44x-,y =-14(x -2)2+1(0<x <4).当x =2时,y 最大值=1cm.(2)由14=-14(x -2)2+1,得x =(2)cm 或(2)cm.8.当过A ,B 两点的圆与x 轴正半轴相切时,切点C 为所求.作O′D ⊥A B 于D .,O′D 2=O′B 2-B D 2=2()2a b +-2()2a b -=ab ,O′DC0).9.(1)如图,延长CB 到L ,使BL =DN ,则Rt △ABL ≌Rt △ADN ,得AL =AN ,∠1=∠2,又∵N =2―CN ―CM =DN +BM =BL +BM =ML ,且AM =AM ,∠NAL =∠DAB =90°.∴△AMN ≌△AML ,故∠MAN =∠MAL =902=45°.(2)设CM =x ,CN =y ,MN =z ,则2222222,2,x y z x y z x y z x y z ++==--⎧⎧⇔⎨⎨+=+=⎩⎩,于是,(2―y ―z )2+y 2=z 2.整理得2y 2+(2z -4)y +(4-4z )=0.∵y >0,故△=4(z -2)2-32(1-z )≥0,即(z +2+)(z +2-)≥0.又∵z >0,故z ≥22-2,当且仅当x =y =2-2时等号成立.由于S △AMN =S △AML =12·ML ·AB =12MN ×1=2z ,因此,△AMN 2-1.10.(1)提示:证明△ADF ∽△BAC .(2)①AB =15,BC =9,∠ACB =90°,∴AC 22AB BC -2215912-=,∴CF =AF =6,∴()()19632702y x x x =+⨯=+>.②∵BC =9(定值),∴△PBC 的周长最小,就是PB +PC 最小,由(1)知,点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是点A ,所以PB +PC =PB +PA ,故只要求PB +PA 最小.显然当P 、A 、B 三点共线时PB +PA 最小,此时DP =DE ,PB +PA =AB .由(1),角∠ADF =∠FAE ,∠DFA =∠ACB =90°,得△DAF ∽△ABC .EF ∥BC ,得AE =BE =12AB =152,EF =92.∴AF ∶BC =AD ∶AB ,即6∶9=AD ∶15,∴AD =10.Rt △ADF 中,AD =10,AF =6,∴DF =8.∴DE =DF +FE =8+92=252.∴当x =252时,△PBC 的周长最小,此时y =1292.11.(1)令k =1,得y =x +2;令k =2,得y =2x +6,联立解得x =4,y =2,故定点(4,2).(2)取x =0,得OB =2-4k (k <0),取y =0,得OA =()420k k k-<.于是△ABO 的面积()()114224022k S OA OB k k k -==-< ,化简得()28820k S k +-+=.由()28640S ∆=--≥得2160S S -≥,故S ≥16.将S =16代入上述方程,得k =12-.故当k =12-,S 值最小.12.(1)如图,延长EF 交AC 于点D ,DF ∥BC ,Rt △ADF ∽Rt △ACB ,AE =AC =x ,()2222DE x x y xy y =--=-,22xy y y x y x -+-=,2x -2y -xy=,两边平方整理得(x 2+2x +2)y 2-(x 3+2x 2+4x )y +2x 2=0.解得2222x y x x =++(y =x 舍去).(2)由(1)2122y x x ==++.当且仅当2x x =,即x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x =时,y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求解几何最值问题 江苏省睢宁县双沟中学赵光朋(221212)通过恰当的途径,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在其有解的前提下,应用0≥∆或∆>0去探讨某些几何最值(或不等)问题,有时可收到条理清晰、简捷明快的解题效果.举例说明如下:例1.当斜边一定时,求直角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 分析:.当三角形的斜边c 一定时,两条直角边的和b a +与积ab 都可表示为周长l 与c 的代数式,由此想到以b a 、为实数根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再通过判别式∆求解.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b a 、,斜边为c ,周长为l .则l c b a =++,c l b a -=+ (1).所以22)()(c l b a -=+,即222222c cl l b ab a +-=++.又222c b a =+,所以222cl l ab -= (2).由(1)、(2)知b a 、是方程022)(22=-+--cl l x l c x 的两个实数根.所以0224)]([22≥-⨯---=∆cl l l c .整理,得0222≥--c cl l ,求得c l )(21+≤,所以周长l 的最大值是c )(21+. 点评:上述解法中,以三角形的斜边c 和周长l 表示两条直角边b a 和,并利用韦达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再巧用判别式“∆” 化“相等”为“不等”,为求得周长的最大值疏通了渠道.例2.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060,此角所对的边长为1,求证其余两边的和不大于2. 证明:如图1,ABC ∆中,060=∠B ,1=AC .过A 作BC AD ⊥于D ,设x BD =,通过ADC Rt ABD Rt ∆∆和,得x AB 2=,x AD 3=,231x DC -=.令2312x x x BC AB y -++=+=,整理,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61222=-+-y xy x .由)1(1243622-⨯-=∆y y 0≥,得048122≥+-y ,所以,22≤≤-y ,y 的最大值为2,即其余两边的和不大于2.点评:在此解法中,适时地引入变量y x 、,并将他们的关系用一个等式表达出来,为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明确了目标,为应用”“∆埋下了伏笔.更体现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转换思想. 例3.如图2,已知ABC ∆的面积为S ,作一条直线l ∥BC ,且与AC AB 、分别交于E D 、两点。

记BED ∆的面积为k ,证明:S k 41≤.1图l2图证明:因为DE ∥BC ,则可令ACAEAB AD x ==.又ABC ∆和ABE ∆是以B 为顶点的等高三角形,所以x ACAES S ABE ==∆,即Sx S ABE =∆.同理可证x AB AD AB AB BD S S ABE BDE -=-==∆∆1,所以,)1(Sx x k -=整理,得关于x 的方程02=+-k Sx Sx .因为x 是实数,所以042≥-=∆Sk S ,而0>S ,所以04≥-k S ,即S k 41≤. 点评:在上述解法中,以线段比为未知数x , 并用x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比,通过等式变形得一元二次方程,构思巧妙.再应用”“∆,所证的结论则一目了然. 例4.如图3,ABC ∆中,F E D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DE ∥ BC ,DF ∥AC .设S S ABC =∆,1S S DFCE =四边形,求证S S 211≤. 分析:设x DE =,由已知的平行线可得两对相似三角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找到各个三角形的面积与x 的关系,由此会萌生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再应用”“∆探讨证明思路的念头. 证明:设a BC =,x DE =,则x FC =,x a A BF --=.易证ADE ∆∽ABC ∆∽DBF ∆,所以2222a x BC DE S S ADE ==∆,22)(a x a S S DBF -=∆.即22a Sx S ADE=∆,22)(a x a S S DBF -=∆.易得+22a Sx S S ax a S =+-122)(,整理,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122=+-S a aSx Sx .因为x 是实数,所以024)2(122≥⨯--=∆S Sa aS .化简得021≥-S S ,所以S S 211≤. 例5.如图4,四边形ADPE 是一给定矩形m PD =,n PE =n m 、(均不为)0,BC 是过点P 的动直线,与AE AD 、的延长线交于C B 、.求ABC ∆面积的最小值.解:设θ=∠=∠EPC DBP ,则θtan mBD =,θtan n EC =.)tan )(tan (21θθn m n mS ABC ++=∆.即0tan )(2tan 222=+-+m S mn n θθ)0(≠m .因为θtan 为实数,所以3图θθ4图04)4222≥--=∆n m S mn (,得0)2(≥-mn S S .因为0>S ,所以mn S 2≥.即ABC ∆面积的最小值是mn 2.点评:以角度为变量,以正切函数为主元,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再应用”“∆,为这道题的快速求解增添了色彩.例6.如图5,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C 作一直线与AD AB 、的延长线交于F E 、,设a AB =,求AF AE +的最小值.解:设x AE =,y AF =,根据面积关系,有a a y a a x xy )(21)(21212-++-=,即)(y x a xy +=.设t y x =+,则at xy =,所以y x 、是方程02=+-at tu u 的两个实数根,所以042≥-=∆at t .因为0>t ,所以a t 4≥.当a y x 2==时a t 4=,故AF AE +的最小值是a 4.注:一般地,在解题过程中,如果能出现b xy a y x ==+,型的关系式,则可考虑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方程.例7.如图6,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AC 与相交于O ,若4=∆AOB S ,9=∆COD S ,则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 )21)A ( 25)(B 26)(C 36)(D分析:若设1S S AOD =∆,2S S BOC =∆,则问题就转化为求21S S +的最小值.设k S S =+21,再求出21S S ⋅的值,就可构造以21S S 、为两个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0≥∆,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出k 的最小值. 解:设1S S AOD =∆,2S S BOC =∆,k S S =+21(1). 因为OBDOS S ==2194,所以3621=⋅S S (2). 由(1)、(2)知21S S 、是方程0362=+-kt t 的两个实数根.所以0364)(2≥⨯--=∆k ,即1442≥k ,又0>k ,所以12≥k .因此,12949421++≥+++=S S S ABCD 四边形=25.即5图1S 2S 6图ABCD S 四边形的最小值是25.此时,621==S S .例8.如图7,ABC ∆与C B A '''∆是两个直角边都等于a 2,且叠在一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BC ∆固定,直角边BC AC 、的中点分别为N M 、,保持斜边B A ''在直线MN 上可使C B A '''∆位置左右移动.求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六边形面积的最大值.解析:直接求解,难以入手,而由N M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可知E D 、也为C B C A ''''、的中点.于是若记多边形MHDEKN 的面积为S ,则EKB AHD MABN S S S S ∆∆--=.再设x AH =,则x AD 2=,a DE 2=,)(2x a EB -=,所以x a EK -=.则有222(212123)x a x a S ---=,变形可得关于x 的方程022=-+-a S ax x .因为x 是实数,所以0)(4)(22≥---=∆a S a ,所以245a S ≤.故2max 45a S =,此时2a x =.由于],0[a x ∈,2ax =符合条件,所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面积的最大值是245a .例9.如图8,PT 切⊙O 于点T ,直线PN 交⊙O 于点N M 、,求证PN PM +>PT 2. 分析:“PN PM +”及2PT PN PM =⋅给出暗示,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也许可得巧证. 证明:由割线定理,得2PTPN PM =⋅,于是PN PM ,是方程0)(22=++-PT x PN PM x 的两个根.因为PN PM ≠,所以224)PT PN PM -+=∆(>0,由此可得PN PM +>PT 2.例10.当直角三角形ABC 的周长一定时,求其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解析:设直角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为c b a 、、(c 为斜边),其周长为p 2,内切圆半径为r ,则有⎪⎩⎪⎨⎧=-+=+=++)(32)2()1(2222 r c b a c b a p c b a ,由(1)、(3)得r p c -=,从而r p c r b a +=+=+2 (4).又=+-+=2)()(222b a b a ab pr r p r p 22)()(22=--+ (5).由(4)、(5)知b a 、是一元二次方程02)(2=++-pr x r p x 的两个根.要使此方程有实数根,必须7图8图024)(2≥⋅-+=∆pr r p ,即0622≥+-p pr r ,所以228)3(p p r ≥-.因为p r )223(+≥与0>-=r p c 矛盾,故取p r )223(-≤.所以当p r )223(-=时,内切圆半径最大,并推得b a =时内切圆有最大面积π22)223(p -平方单位.注:这一解法中,尽力寻找b a 、两数的和与积,是构造方程、应用""∆求得结果的关键. 例11.如图9,AB 是⊙O 的直径,过B A 、引圆的切线BC AD 、,又过上任意一点E 的切线与BC AD 、交于C D 、,求证CD OE 21≤. 证明:如图,连结OC OD 、,因为BC AD 、、CD 均为⊙O 的切线,且AD ∥BC ,所以,OC OD ⊥,又CD OE ⊥,易证ODE ∆∽COE ∆,可得2OE EC DE =⋅.又CD EC DE =+,可知EC DE 、是关于x 的方程022=+-OE CDx x 的两个根.由04)(22≥--=∆OE CD ,知CD OE 21≤. 例12.如图,半圆O 的半径为1,A AB AC 于⊥,B AB BD 于⊥,且1=AC ,3=BC ,P 是半圆上任意一点,求封闭图形ABDPC 面积的最大值.分析:先添辅助线,把封闭图形ABDPC 分割成规则图形.利用他们的面积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在应用”“∆将是一个可取的途径. 解:如图10,过P 作E AB AB PE 于交⊥,设x PE =,y AE =,封闭图形ABDPC 面积为S ,则)2(2y y x -=,)2(-=y y x ,)2)(3(21)1(21y x y x S -+++==3+-y x =322+--y y y ,223y y y S -=-+.两边平方、化简得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096)4(2222=+-+-+S S y S y .由0)96(84(422≥+---=∆S S S ),得0242≤+-S S ,解得2222+≤≤-S .故封闭图形ABDPC 面积的最大值是22+.例13.有一块圆心角为060,半径长为1米的扇形余料,打算利用此扇形余料锯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求这个最大面积.9图10图解:为了使矩形的面积尽可能大,此矩形应为扇形的内接矩形.为此,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如图11(1)、(2),先研究第一种情况,如图11(1),连结OD ,设x CD =米,y S ABCD =矩平方米,则260tan 1x x OB OC BC --=-==x x 3312--,所以(x y =)3312x x --,所以22133x x x y -=+,两边平方,整理得03)332(4224=+-+y x y x .由0344)332(22≥⨯⨯--=∆y y ,得630≤≤y 所以63=y 为最大. 再研究第二种情况,如图11(2). 作O ∠的平分线交F CD E AB 于、于,连结OC ,设x BE =米,y S ABCD =矩平方米,则0230tan 1xx OE OF EF BC --=-===x x 312--.所以(2x y =)312x x --.所以221232x x x y -=+,两边平方,整理得0)13(416224=+-+y x y x ,由0164)13(1622≥⨯--=∆y y ,得320-≤≤y 所以32-=y 为最大.由-63)(32-=0614414761237>-=-,知所锯矩形的最大面积是63平方米. 综上所述,形与数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当你潜心研究一道几何中最值或不等问题而又难以入手时,不妨到一元二次方程中去找一找,也许她的判别式∆会助你一臂之力,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境地.11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