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程

合集下载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3章 苏格拉底、柏拉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3章  苏格拉底、柏拉

第1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1 复习笔记一、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1.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的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它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

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①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

他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

②沛西·能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

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

第22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改革22.1 复习笔记一、美国的教育改革1.《国防教育法》和60年代的教育改革(1)《国防教育法》二战以后,美国社会各界对美国的教育质量展开了激烈批评,特别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朝野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更加高涨。

在此背景下,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主要内容如下: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所谓“新三艺”)的教学;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③强调“天才教育”;④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国防教育法》是美国战后的教育基本法,它的颁布表明美国认识到了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教育与国家的安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2)60年代的教育改革①中小学的课程改革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汇集一起,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心理学家布鲁纳做了以《教育过程》为名的总结报告,报告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观为主导,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如下:a.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b.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c.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d.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

这次会议为60年代美国中小学校课程改革指出了方向。

但会后由科学家和部分教师编制的新教材难度太大,又缺少教学法经验,脱离了中小学实际,大多数教师不能使用,学生也不感兴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②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

法案肯定了自50年代末开始的教育改革,重申了黑人、白人学生合校教育的政策,制定了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措施:a.制定出中小学教育目标:小学目标是加强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中学目标是为培养未来的学者、专家打下基础,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生源作准备。

外国教育史教程-论述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论述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论述题及答案外国教育史教程论述题目录(及答案)1.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并作简要评价2.以英法两国的中学为例,论述近代双轨制教育体制的形成以及20世纪为消除双轨制所做的努力3.论述杜威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并解析其儿童观4.试比较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5.对蒙台梭利的幼儿观进行述评,并论述其对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6.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7.论述杜威教学论的主要观点8.试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实际活动与理论内涵?9.试述斯宾塞教育思想。

10.试论述近代(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教育思潮演变之主导特征。

11.试述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在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那里的发展。

12.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学前教育。

13.用自己对福禄倍尔的认识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并作简要评价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a德高尚,处事干练,并能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

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他曾反复强调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

卢梭之所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他认为,作为人的教育三种来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和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只有这样,儿童的开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人”。

自然教育还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卢梭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外国教育史教程客观题

外国教育史教程客观题

第一章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填空题1.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3.古代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希伯来。

4.外国早期原始人的化石发现于东非的坦桑尼亚。

5.中外学术界关于教育起源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需要起源说。

6.母系氏族时期出现的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称为青年之家。

二、选择题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 A 的宫廷学校。

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 D 。

A.文雅教育B.职官教育C.书吏教育D.科学教育3.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D 。

A.生动活泼B.直观有趣C.严肃认真D.简单粗暴4.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 A 等。

A.寺庙学校B.教区学校C.文法学校D.修辞学校5.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B .(2009)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一、填空题1.“三艺”是辩证法、文法、修辞学。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摔跤)。

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_要求身心和谐发展_。

4.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仆人。

6.“三艺”为“智者派”所创。

7.在荷马时代,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8.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9.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柏拉图提出的。

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学》。

11.苏格拉底以其“知识助产术”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

12._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

13.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三个里程碑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名词解释 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名词解释 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目录(及答案)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方法2、七艺3、骑士七技:4、要素教育5、导生制6、教育性教学7、恩物8、昆西教学法9、初级学院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11、国防教育法12、开放大学13、终身教育14.智者(诡辩家)15.产婆术16.知识即美德17.文雅教育18.快乐之家19.实科中学20.柏林大学21.费里法:22.恩物:23.四段教学法24.骑士教育25.公立教育运动26.教育性教学27.泛智28.爱弥儿29.教父学1、自然主义教育2、恩物3、“发现学习法”4、“一般发展”5、全面和谐发展6、智者7、自然主义教育8、经院哲学9、“劳作学校”10、改造主义教育11、宫廷学校12、骑士教育13、中世纪大学14、城市学校15、新教育运动1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7、实验教育学18、终身教育19、人本化教育20、“从做中学”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

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

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

外国教育史教程复习

外国教育史教程复习

名词解释1、学习即回忆:柏拉图给自己的认识论蒙上一层神秘主义的迷雾。

他认为从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

强调理性思维,追求共相、本质,这个本来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把思维、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

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

“认识就是回忆”“一切研究、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

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黑格尔认为,学习即回忆是在比喻和寓言的意义下说的,绝不可以像神学家那样去追问是否人在生前已经有了知识,它存在于什么地方。

回忆说是对苏格拉底追求“一般”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是由神职人员组成的教学机构,在里面给修士和修女上课。

修道院学校,在西元五世纪成立,最先是以教育僧侣和修女为目的,后来才扩展成也教育一般民众。

修道院学校教授七艺,或称三门普通学科(数学、辩证法、修辞学)和四门高级学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

他们为之后的教育机构培养了教师人材,也因此是中古世纪大学的前身。

3、《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

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

4、夸美纽斯直观性的原则:第一次从感觉论出发来论证直观教学。

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他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直观—教学工作的“金科玉律”。

论证直观原则的正确性:第一、直观是一切知识的起点;第二、直观能够提供知识真实性与准确性的可靠证明;第三、直观可以增强知识的巩固性。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重点笔记和课后题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重点笔记和课后题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重点笔记和课后题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
本资料是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试看部分内容
古代教育史
第1章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教育的起源
表1-1 关于教育起源的代表性观点及简要分析
考点二、史前教育概况
1史前各个时期的教育概况
表1-2 史前各个时期的教育概况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表1-3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是一本涵盖外国教育史的经典教程,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威廉·拉普曼(William L. Ruprecht)编写。

该教程从古代古希腊到当代,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西方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以及西方教育改革的全貌。

该书第三版分为七章,包括:第一章,古希腊教育史;第二章,拉丁美洲教育史;第三章,中世纪欧洲教育史;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史;第五章,英国和北欧教育史;第六章,美国教育史;第七章,当代教育史。

该书以清晰的叙述、完整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西方教育史,使读者对西方教育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发展变化,更好地掌握西方教育改革的全貌。

外国教育史教程复习题目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复习题目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经由赫尔巴特得到发展。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D)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A、哲学B、社会学C、文化学D、伦理学2、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C)。

A、毕达格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3、(D)一生著述颇丰,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进步教育与教育科学》、《经验与教育》等著作中。

A、爱伦凯B、罗杰斯C、马斯洛D、杜威4、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5、12世纪前,欧洲中世纪出现的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类型是教会学校和(D)。

A、商人学校B、骑士教育C、文法学校D、行会学校6、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D)。

A、直观性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7、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当是(B)。

A、军人B、哲学家C、手工业者D、农民8、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C)学校。

A、等级性B、贵族性C、世俗性D、民族性9、联邦德国各州拥有(D),主管各类学校教育。

A、地方主权B、经济主权C、文化主权D、教育主权10、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B)。

A、人文主义教育B、新教教育C、天主教教育D、耶稣会教育11、(A)是福禄培尔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A、游戏B、活动C、训练D、运动1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B)。

A、人文主义教育B、新教教育C、天主教教育D、耶稣会教育13、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B)哲学。

外国教育史教程重点

外国教育史教程重点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代表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认为教育是生物的本能、人与动物都存在,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教育的2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将教育的起归之为心理现象,认为在原始社会,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④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我国的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雅典教育(学校的情况)①文法学校(教授读写算等知识②弦琴学校(教授音乐唱歌朗诵等)2.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小亚细亚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2、文化和教育中心发生转移。

3、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4、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的境地。

5高等教育得到真正发展6教育机会组度夸大更多人更多社会集团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1.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特殊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优点)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不断诱导对方承认自己错误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他还认为健康在于锻炼。

2.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1.西塞罗《论雄辩家》,谈论一个演说家所必需的学问与品格。

雄辩家的内容和方法:1、要有广播的知识2、要有修辞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

3、要有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

方法是联系,最常用的模拟法实验所,最主要的练习是写作。

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世俗封建主教育的类型:①宫廷学校(培养贵族,学习科目:七艺,教学方法:问答法)②骑士教育(特殊教育形式,目标: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分为家庭教育阶段、礼文教育阶段、侍从教育阶段)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大学教育往往分文、法、神、医等四科来进行。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

第16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16.1 复习笔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对现代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当时欧美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文化等方面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综合反映;是欧美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是现代教育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一、新教育1.新教育的由来及发展(1)新教育运动始末“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德比郡开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此后,许多教育家进行实验并提出了重要的教育思想。

1899年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在日内瓦建立国际新学校局作为联络中心;1921年在费利耶尔的发起下,在法国的加来市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出版《新时期的教育》杂志,宣传新教育理论。

二战以后,新教育运动逐步走向衰落。

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2)新教育中的著名实验①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

学校以11~18岁男孩为对象,以把他们造就成新型的英国各种领导阶层人士为目的。

学校课程包括体力和手工活动、艺术和想像力的课程、文学和智力课程以及社会教育和宗教、道德教育。

②德国的利茨于1898年在德国哈尔茨山区的伊尔森堡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以后德国先后出现了以他的学校为模式的许多新学校,形成“乡村之家运动”。

③1899年,法国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德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

该校重视“小家庭”式的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开设各种正规课程的同时,还从事体力劳动和小组游戏,尤其重视体育运动,因此又有“运动学校”之称。

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目录(及答案)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方法2、七艺3、骑士七技:4、要素教育5、导生制6、教育性教学7、恩物8、昆西教学法9、初级学院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11、国防教育法12、开放大学13、终身教育14.智者(诡辩家)15.产婆术16.知识即美德17.文雅教育18.快乐之家19.实科中学20.柏林大学21.费里法:22.恩物:23.四段教学法24.骑士教育25.公立教育运动26.教育性教学27.泛智28.爱弥儿29.教父学1、自然主义教育2、恩物3、“发现学习法”4、“一般发展”5、全面和谐发展6、智者7、自然主义教育8、经院哲学9、“劳作学校”10、改造主义教育11、宫廷学校12、骑士教育13、中世纪大学14、城市学校15、新教育运动1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7、实验教育学18、终身教育19、人本化教育20、“从做中学”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

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

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吴式颖读书笔记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吴式颖读书笔记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吴式颖读书笔记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是一本权威的教材,通过对外国教育史的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展示了外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本文将以吴式颖的读书笔记为基础,客观地介绍该教材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材的第一部分主要涵盖了古代教育史,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开始,系统地阐述了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思想。

在这一部分中,教材强调了古代教育的特点,如强调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等。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古代教育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教育理念,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接下来,教材的第二部分重点关注了近代教育史,特别是欧洲与美洲的教育发展。

在这一部分中,教材详细介绍了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各国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教材还对近代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洛克的教育理论、康德的普遍教育理念等。

同时,教材也对教育制度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最后,教材的第三部分将目光转向了现代教育史。

教材全面介绍了20世纪以来的教育变革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如进步主义教育、社会重建主义教育等。

同时,教材还对当代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如教学方法改革、教育公平问题等。

教材通过对现代教育史的研究,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总的来说,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吴式颖读书笔记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教育史资料,全面介绍了外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材以客观的态度,深入地探讨了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思考的空间。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考点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及详解配套练习题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考点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及详解配套练习题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考点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及详解配套练习题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考点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及详解配套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这种教学发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认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57-58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主要学习内容为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重点是"骑士七技"。

118-1193、教育心理学化:即将教育工作置于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基础上:(1)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2) 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学习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4)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293-2984、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愚蠢的人不可能有德行,德育应把其他部分作为先决条件,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320-32110、导生制:是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喀斯特所创,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38015、《国防教育法》: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颁布《国防教育法》,该法的目的:加强国防,鼓励和支持教育计划的扩展与改进,以满足国防的重大需要,主要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16、终生教育:终身教育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创立者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课件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课件

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课件一、古代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巴比伦的教育――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1. 巴比伦的学校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

宫廷学校(培育高级官僚)、神庙学校(僧侣、寺庙接班人)、书吏学校(低级人才,例如书函文学创作)。

2. 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取;高等教育,除此之外,还研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祷告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学校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教学管理十分严格。

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1. 古代埃及的学校(1)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成立。

(2)职官学校(书吏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

(3)僧侣学校(寺庙学校),就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机构,主要设于寺庙。

(4)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2. 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普通文化课程,即读写、计算,尤重书写;(2)专门职业课程,即为书函、律令等;(3)高级科学知识,如天文、数学、建筑学、水力学、医学等。

教学方法:以机械教学居多。

灌输和体罚。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1. 婆罗门教育核心任务: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

“古儒学校”(12年)。

《吠陀经》(梵文学习内容)。

体罚。

教育对象:婆罗门、刹帝利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梵文《吠陀经》) 为主。

教学方法主要是背诵。

2. 佛教教育教育主张: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性平等”。

主要场所:寺院。

教育目的:培育僧侣。

自学内容:佛教经典。

教学语言:地方语言。

教学方法:初级阶段,以教师口授和学生熟读居多;高级阶段,争论和议论。

简评:优: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对印度乃至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中国书院、思辨哲学等);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

劣:悲观厌世。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首先,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和教育;其次,教育具备阶级性及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德、智、体及宗教教育;既有统治阶级的需要,也有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外国教育史教程知识点总结

外国教育史教程知识点总结

外国教育史教程知识点总结
外国教育史教程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从早期的自然主义教育到现代信息技术
和智能化教育的发展。

2. 国家教育体系: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课程和教学方法差异很大,如美国的开放式教育、英国的分组教学等。

3. 宗教和种族对教育的影响:宗教和种族差异在教育中的体现,如宗教学校、种族隔离学校等。

4. 教育改革:各国政府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5. 教育行政机构:各国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不同,如美国的教育委员会、英国的教育部等。

6. 教育法律和政策:各国的教育法律和政策对教育的发展起着
重要作用,如教育平等、禁止种族隔离等。

7. 教师培训和认证:各国教师培训和认证体系不同,如美国的E-師、英国教师资格证等。

8. 教育与科技融合:教育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如在线学习、虚拟现实等。

9.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10. 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各国逐渐
加强教育交流和合作。

这些知识点是外国教育史教程中的重要部分,涵盖了教育史的各
个领域和方面,也是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础。

外国教育史教程_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_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2、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4、要素教育: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

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

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6、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7、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

恩物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8、昆西教学法:主张因材施教;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

又称昆西制度。

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9、终身教育: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郎(Lengrand),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民主性,主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10.智者(诡辩家):又称诡辩家,产生于公元前5-前4世纪古希腊文化、经济和教育发展达到全面繁荣的古典时代,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指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代表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认为教育是生物的本能、人与动物都存在,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教育的2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将教育的起归之为心理现象,认为在原始社会,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④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我国的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雅典教育(学校的情况)①文法学校(教授读写算等知识②弦琴学校(教授音乐唱歌朗诵等)2.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小亚细亚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2、文化和教育中心发生转移。

3、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4、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的境地。

5高等教育得到真正发展6教育机会组度夸大更多人更多社会集团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1.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特殊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优点)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不断诱导对方承认自己错误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他还认为健康在于锻炼。

2.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1.西塞罗《论雄辩家》,谈论一个演说家所必需的学问与品格。

雄辩家的内容和方法:1、要有广播的知识2、要有修辞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

3、要有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

方法是联系,最常用的模拟法实验所,最主要的练习是写作。

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世俗封建主教育的类型:①宫廷学校(培养贵族,学习科目:七艺,教学方法:问答法)②骑士教育(特殊教育形式,目标: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分为家庭教育阶段、礼文教育阶段、侍从教育阶段)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大学教育往往分文、法、神、医等四科来进行。

从组织上,中世纪大学起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

特点:1、最初形成时表现出自治的特点。

2、学校内部事务基本由学校管理。

3、学校利用教会、世俗政权以及各地方的矛盾为自己争取特权。

1,对西塞罗《论雄辩术》颇有心得,热衷于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

①开办宫廷学校,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②主张通才教育,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中心③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养成2.拉伯雷,讽刺性文学作品《巨人传》(教育自由观、重视体育、要求认识所有事物,提出新的学习方法。

3.卡斯底格朗,意大利人,《宫廷人物》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①人本主义②古典主义③世俗性④宗教性⑤贵族性5.创建和完善新教中学方面成就突出(强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采用分级教学制度)1.夸美纽斯的2层意思: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应努力探索发现这些规律)2.夸美纽斯。

3.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量力性原则⑤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1.洛克,《教育漫话》。

世俗化功利性的特点但缺乏民主性。

2.法国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①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②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机会与权力,国家应给予保护,普及教育。

③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德国1694年建立哈勒大学,姆勒创办了数学机械经济学实科学校。

1937年建立的哥延根大学则进一步注重科学研究,上课多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方法。

此后、其他大学也以这两所大学为榜样,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为19世纪柏林大学的建立和德国大学成为欧洲最高学府,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核心是“归于自然”。

①在教育上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的能力。

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才能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②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与自然,每个人都是由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为教育三者培养起来,只有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

③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无须成人的强迫。

④自然的教育又主要是针对富人的,这样至少可以挽救和培养一些人成为人。

2.要素教育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出等学校的歌等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一边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3①设立了“裴斯泰洛奇式”的学校,甚至形成一种“裴斯泰洛奇运动”②在美国,学习推广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理论也一度蔚然成风③许多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都发展了他的教育思想。

4、在有选择的吸收卢梭康德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有明显的民主性和革新性。

反映了使其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是他对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1.幼儿园课程p345:①游戏与歌谣。

发表《母亲与儿歌》②福禄培尔恩物。

是其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就在于他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③作业。

体现福~关于创造的原则,实际上,作业时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④运动游戏⑤自然研究,满足儿童好奇心促进智力发展。

1.洪堡提出的“柯尼斯堡计划”和“立图尼安学校计划”,对德国中等教育改革产生重要影响2.费里颁布实施《费里法案》(2次颁布),确定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与世俗化三大原则,着力提高法国整体国民素质。

3.三大原则实施的具体化:6-13岁为法定义务教育年龄,接受家庭教育的儿童须自第三年起每年其每年到学校接受一次考试检查;对不送儿童入学的家长可以罚款;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与膳食、住宿费用;废除《法卢法案》中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学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等影响: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发展确立了方向。

其所确定的教育原则及实施方法,不但促进了法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为后来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文实中学,富兰克林1751在费城首创文实中学,扩大中等教育机会、促进中等教育由古典向现代发展。

②公立中学,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1821年在波士顿创立,开设的课程符合实际需要。

高等教育的发展:5日本高等教育:福泽谕吉于1858年创办“兰学塾”,在1868年改名为“庆应义塾”私立大学)1.蒙台梭利(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创办“儿童之家”,将最初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修改运用于正常儿童,《蒙台梭利方法》《教育人类学》。

1.杜威,美国,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我的教育信条》2.什么是教育?杜威的回答: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1.1902英国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内容:①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②地方教育当局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控制。

地位: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是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并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管理,结束了英国教育长期的混乱状态提供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

2.1918年,费舍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地位1、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

2、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又进了一步,英国初等教育得到普及和发展,但教育的双轨制问题实质上并未解决)内容: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利2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设幼儿教学,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一路实行免费,禁止雇用12岁以下儿童做童工。

3地方教育当局让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在各种学校的年轻人免费提供学习课程。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内容:1、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和现代汉语的教学2加强职业技术教育3加强“天才教育”4增拔大量教育经费《国防教育法》对教育的认识: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教育与国家的安危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3.初级学院运动的内容1解决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2、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王白率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2个阶段的这项,大一阶段的2年为初级学院第二个阶段的2年为高级学院。

同时也把大学课程分为2部分。

3、1901年、美国的乔利埃特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背景:119世纪后半期随着中学生毕业升学压力加大,也有与四年制大学年很长费用该不利于吸收更多的肄业生,人们开始从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自身结构方面提出改革的设想。

影响:美国初级学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忽然民主化进程的产物,适应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层次,二战后,初级学院得到更快发展。

1.70年代的教育改革:①生计教育(马兰提出,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教育,要求以职业教育为中心建立教育制度,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生计教育法》,其中中小学阶段是重点实施阶段)4返回基础2.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其所在委员会于1947年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不仅成了战后初期法国教育改革的依据,也在整个法国教育史上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1、社会公正原则1、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价值平等,任何学科的价值平的3、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4、在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5、各级教育实行免费6、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1947年3月31日,日本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农工学院的兴起:1820年美国的缅四州加釸内职业学校为美国第一所农业学校。

1862年林肯批括了《莫需小法》开成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点。

内容:1联邦政府按个州国会的会员人数拨括每位会员三网英镑的标准向各州波曾土地个州应将赠地收入开办或暂住农业或学校。

2、大多数州地都将赠地收入用来创办农工学校意义:弄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改变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说裴斯泰洛齐是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同时又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在他艰难与挫折的一生中,他深沉地热爱儿童和劳动人民,忘我地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贫苦儿童的教育事业。

他是第一个提出了初等教育的概念并确定了初等学校的目标地和教育意义他扩充了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他的教育改革精神及其理论在19世纪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各地纷纷以他的学校和著作为蓝本设立裴斯泰洛齐式的学校。

而他在学前教育方面的理论对福禄培尔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关于劳动教育的理念对教育实践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教育思想家预期教育实践: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教育改革和资产阶级明珠教育学的建立在理论和时间上都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