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合集下载

条形码编号规则

条形码编号规则

条形码编号规则
一、编码长度
条形码的编码长度取决于所使用的码制和版本。

通常情况下,标准版商品条码所表示的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

其中,3位为前导码,用于标识条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后10位为物品代码,用于标识物品的唯一标识符。

二、码制
条形码的码制是指条形码的类型和编码规则。

常见的条形码码制包括EAN-13、UPC-A、Code 128等。

不同的码制具有不同的编码规则和标识符,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校验码
条形码中的校验码用于确保条形码的正确读取和解析。

校验码可以通过特定的算法对整个条形码进行校验,以检测其中的错误。

通常情况下,校验码可以是1位或2位数字,位于条形码的最后一位或最后两位。

四、版本
条形码的版本是指条形码的规格和尺寸。

不同版本的条形码具有不同的尺寸和规格,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通常情况下,版本的编号在条形码的特定位置进行标识。

五、起始符和终止符
条形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用于标识条形码的起始和终
止位置。

起始符通常为特定的固定字符或图案,用于指示条
形码识读器的开始扫描。

终止符通常为特定的固定字符或图案,用于指示条形码识读器的结束扫描。

六、间隔符
条形码的间隔符用于分隔不同的条形码元素。

间隔符可以是特定的字符或图案,用于将条形码的不同部分进行分隔,以便于识读器进行解析。

条码编码规则

条码编码规则

条码编码规则
常见的条码编码规则包括以下几种:
UPC:UP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北美零售业的条码编码规则。

它由12个数字组成,其中前面6位是厂商代码,后面6位是产品代码。

EAN:EAN是一种在欧洲广泛使用的条码编码规则。

它和UPC类似,也是由13个数字组成,前面3位是国家代码,接着是厂商代码,最后是产品代码。

Code 39:Code 39是一种常见的字母数字条码编码规则。

它可以编码数字0-9、大写字母A-Z和一些特殊字符,总共有43个字符。

Code 39条码通常用于库存管理和物流领域。

Code 128:Code 128是一种高密度、可变长度的条码编码规则。

它可以编码全部ASCII字符集,包括数字、字母、符号和控制字符。

Code 128条码广泛应用于物流和运输行业。

QR码:QR码是一种二维码编码规则。

它可以编码更多的信息,包括文本、URL、联系方式等。

QR码具有高容错性和快速读取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广告推广等领域。

这些条码编码规则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而设计,用于标识和追踪商品、管理库存、提供信息等。

不同的条码规则在编码方式、长度和所能表示的信息范围上有所差异,选择合适的规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

条形码编码规则

条形码编码规则

条形码编码规则唯一性:同种规格同种产品对应同一个产品代码,同种产品不同规格应对应不同的产品代码。

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质,如:重量、包装、规格、气味、颜色、形状等等,赋予不同的商品代码。

永久性:产品代码一经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

当此种产品不再生产时,其对应的产品代码只能搁置起来,不得重复起用再分配给其它的商品。

无含义:为了保证代码有足够的容量以适应产品频繁的更新换代的需要,最好采用无含义的顺序码。

条形码的码制区别UPC:(统一产品代码)只能表示数字有A、B、C、D、E四个版本版本A - 12 位数字版本E - 7 位数字最后一位为校验位大小是宽1.5" 高1 " ,而且背景要与清晰主要使用于美国和加W拿大地区,用于工业、医药、仓库等部门当UPC 作为十二位进行解码时,定义如下:第一位= 数字标识(已经由UCC(统一代码委员会)所建立). 第2-6位= 生产厂家的标识号(包括第一位) 第7-11 = 唯一的厂家产品代码第12位= 校验位(used for error detection)Code 3 of 9 : 能表示字母、数字和其它一些符号共43个字符:A -Z,0 - 9,-.$/+%,pace 条形码的长度是可变化的通常用“*”号作为起始、终止符校验码不用代码密度介于3 - 9.4个字符/每英寸空白区是窄条的10倍用于工业、图书、以及票证自动化管理上Code 128: 表示高密度数据, 字符串字符串可变长符号内含校验码有三种不同版本: A, B, and C 可用128个字符分别在A, B, or C 三个字符串集合中用于工业、仓库、零售批发Interleaved 2-of-5 (I2 of 5): 只能表示数字0 -9 可变长度连续性条形码,所有条与空都表示代码,第一个数字由条开始,第二个数字由空组成空白区比窄条宽10倍应用于商品批发、仓库、机场、生产/包装识别、工业中条形码的识读率高,可适用于固定扫描器可靠扫描在所有一维条形码中的密度最高Codabar(库德巴条形码): 可表示数字0 - 9,字符$、+、-、还有只能用作起始/终止符的a, b, c d四个字符可变长度没有校验位应用于物料管理、图书馆、血站和当前的机场包裹发送中空白区比窄条宽10倍非连续性条形码,每个字符表示为4条3空PDF417 (二维码): 多行组成的条形码不需要连接一个数据库,本身可存储大量数据应用于:医院、驾驶证、物料管理、货物运输当条形码受一定破坏时,错误纠正能使条形码能正确解码PDF417, 是S ymbol 科技公司于1990研制产品。

条码的编码规则与适用范围

条码的编码规则与适用范围

条码的编码规则与适用范围条码本身仅是作为一个产品的识别符号,并无其他特殊含义,它的特点如下:唯一性:同种规格同种产品对应同一个产品代码,同种产品不同规格应对应不同的产品代码。

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质,如:重量、包装、规格、气味、颜色、形状等等,赋予不同的商品代码。

永久性:产品代码一经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

当此种产品不再生产时,其对应的产品代码只能搁置起来,不得重复起用再分配给其它的商品。

无含义:为了保证代码有足够的容量以适应产品频繁的更新换代的需要,最好采用无含义的顺序码。

不同的条码通常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现将常用的条码码制的应用范围列举如下,以便在选用与制作条码时做为参考:UPC码:(统一产品代码)只能表示数字,有A、B、C、D、E四个版本,版本A-12位数字,版本E-7位数字,最后一位为校验位,大小是宽1.5英寸,高1英寸,而且背景要清晰,主要使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用于工业、医药、仓库等部门EAN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固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Code 39码和Code 128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的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它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领域、图书管理等,如表示产品序列号、图书、文档编号等;Code 93码:是一种类似于39码的条码,它的密度较高,同样适用于工业制造领域。

穿插25码:(也叫交叉25码)只能表示数字0-9,可变长度,连续性条码,所有条与空都表示代码,第一个数字由条开始,第二个数字由空组成,应用于商品批发、仓库、机场、生产/包装识别、工业中,条码的识读率高,可适用于固定扫描器可靠扫描,在所有一维条码中的密度最高。

Codabar(库德巴条码):也称“血库用码“:可表示数字0-9,字符$、+、-、还有只能用作起始和终止符的a、b、c、d四个字符,空白区比窄条宽10倍,非连续性条码,每个字符表示为4条3空,条码长度可变,没有校验位,主要应用于血站的献血员管理和血库管理,也可作物料管理、图书馆机场包裹发送中。

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条形码的编码规则1. 编码格式:条形码通常采用一组不同宽度的黑白条纹来表示数据。

常用的条形码有EAN-13(十三位欧洲商品条码)、UPC-A(美国商品条码)、Code39(字母数字条形码)等。

2. 字符集:条形码可以编码数字、字母、符号等字符。

不同的条形码规格支持不同的字符集,如EAN-13支持0-9的数字字符,UPC-A支持0-9的数字字符和-X的符号,Code39支持数字、大写字母和-,.+/%字符。

3.校验码: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条形码通常包含一个校验码。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对字符进行加权求和、取模运算等。

校验码可以用于验证条形码是否被正确扫描或打印。

4.编码结构:条形码的编码结构通常包括起始字符、数据字符、校验字符和终止字符。

起始字符用于标识条形码的格式和字符集,数据字符用于表示实际的数据,校验字符用于验证数据的准确性,终止字符则表示编码的结束。

5.编码密度:条形码编码密度指的是每个单位长度内可以编码的字符个数。

编码密度的选择取决于需要编码的数据长度和可用空间的限制。

一般来说,编码密度越高,则可以编码的字符越多,但相应地,扫描和打印的精度要求也越高。

6.打印要求:条形码的打印质量直接影响扫描的准确性。

打印条形码时需要注意保证条纹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避免模糊或重叠。

同时,打印设备需要满足一定的分辨率和精度要求,以确保条形码的可读性。

7.多格式支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往往受到标准和规范的约束,而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使用不同格式的条形码。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条形码格式,并确保条形码的编码规则与扫描设备的兼容性。

总之,条形码的编码规则涉及到编码格式、字符集、校验码、编码结构、编码密度、打印要求和多格式支持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条形码规格,并按照编码规则进行正确的编码和打印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条形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实现条形码在物流、零售、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条形码规范

条形码规范

条形码规范条形码规范是在商品管理和流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标识。

通过将商品信息编码成条形码,可以方便地进行自动识别和追溯,提高了商业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关于条形码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条码的编码规则、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等。

1. 条码编码规则条码编码规则指的是对商品信息进行编码的具体规则。

目前常见的条码编码规则包括EAN-13、EAN-8、UPC-A、UPC-E等。

这些规则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要求制定,保证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条码兼容性。

2. 条码结构一般来说,条码由条和空列表示,通常是以黑白相间的方式展示。

每个条码中包含了一定的编码信息,包括商品的国家/地区代码、制造商代码和产品代码等。

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解析,从而获取商品的相关信息。

3. 条码应用场景条码广泛应用于商品的管理和流通领域。

在商超零售中,条码可以用于商品的扫描和结算;在物流配送中,条码可以用于包裹的追踪和配送;在生产制造中,条码可以用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管理等。

可以说,条码已经成为现代化商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4. 条码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条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其技术要求也有一定的规定。

首先,在条码的打印过程中,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打印设备和耐久性好的材料,以确保条码的清晰度和耐久性。

其次,在条码的扫描过程中,扫描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解码能力和识别速度,以确保在高速情况下可以准确地读取条码信息。

5. 条码管理和维护条码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商品入库和出库时,需要对条码进行扫描和记录,以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长时间未售卖的商品,也需要定期检查条码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并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条码。

总之,条形码规范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标识,应用于商品管理和流通领域。

通过制定条码编码规则、推广条码应用和加强条码管理和维护,可以提高商业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条码编码规则范文

条码编码规则范文

条码编码规则范文
基本原则
1、每个字符必须以数字或字母开头,而且第一个字符往往是数字。

2、在编码中,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来确定物品的类型、品牌、厂商和国家码。

3、每个字符之间经常是一个加号(+),也有一些使用连字符(-)的编码标准。

4、符号和字母的编码长度有限,诸如UPC码只有12位,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可以有数百位。

5、数字编码与字母编码可能会交替出现,以提高编码的效率。

6、编码必须包含一个检查和反检查码,以确保根据编码准确地识别物品。

7、每个编码必须包含一个有效期,以便跟踪物品的保质期。

8、最后,编码的规则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例如GS1
GS1条码(GTIN)
GS1条码也称为全球贸易项目编码(GTIN)。

它由国际标准GS1组织制定,提供全球唯一的识别编码,用于描述物品的类别、品牌、厂商和国家码。

这些编码可以通过如UPC、EAN或JAN等多种标准显示,具有一定的规则。

通过GS1的编码,能够为更有效的贸易和供应链管理提供支持。

商品的国际条码的编码规则

商品的国际条码的编码规则

商品的国际条码的编码规则
商品的国际条码编码规则如下:
1、唯一性原则:相同的商品应分配相同的商品代码,基本特征相同的商品视为相同的商品;不同的商品必须分配不同的商品代码,基本特征不同的商品视为不同的商品。

2、稳定性原则:商品标识代码一旦分配,只要商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就应保持不变。

同一商品无论是长期连续生产还是间断式生产,都必须采用相同的商品代码。

即使该商品停止生产,其代码也应至少在4年之内不能用于其他商品上。

3、无含义性原则:商品代码中的每一位数字不表示任何与商品有关的特定信息。

有合义的代码通常会导致编码容量的损失。

厂商在编制商品代码时,最好使用无含义的流水号。

ean13码编码规则

ean13码编码规则

ean13码编码规则EAN-13(European Article Number 13)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条形码系统,由13个数字组成,用于商品的唯一标识和跟踪。

它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制定和管理,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行业。

EAN-13码编码规则如下:1.前三位数字代表国家或地区代码:EAN-13码的前三位数字被称为国家或地区代码,用来表示商品生产的国家或地区。

这些代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配的。

2.第四到第六位数字代表厂商代码:接下来的三位数字是厂商代码,用来表示商品的制造商或供应商。

3.第七到第十二位数字代表产品代码:这之后的六位数字是产品代码,用来标识具体的商品。

这个代码由商品的制造商自行分配,通常用于区分不同尺寸、颜色、重量等变体。

4.第十三位数字为校验码:EAN-13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是校验码,用于检测前面12位数字是否正确。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对前12位数字进行一定算法的计算,得出一个校验码。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如下:-将EAN-13码的前12位数字分别乘以1或3,与校验码之间的位置对应。

-将所得的结果相加。

-将相加后的结果除以10,并取余数。

-如果余数为0,则校验码为0,否则校验码等于10减去余数。

这个校验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数据输入错误或扫描错误导致的错误识别。

当扫描条形码时,扫描器会自动计算并验证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不符合,系统会提示错误。

EAN-13码的优点包括:标识信息丰富,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编码规则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国际通用,适用于全球各个市场;识别速度快,扫描设备高效。

总结:EAN-13码是一种用于商品唯一标识和跟踪的国际通用条形码系统。

它由13个数字组成,其中前三位表示国家或地区代码,接下来的三位表示厂商代码,再接下来的六位表示产品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能够检测前面12位数字的正确性。

EAN-13码具有丰富的信息内容、编码规则简单明了的优点。

条形码-EAN13码编码规则详细说明

条形码-EAN13码编码规则详细说明

条形码-E A N13码编码规则详细说明-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条形码-EAN13码编码规则详细说明(一) EAN13码的组成:EAN13条形码由13位数字构成,其中第一位为前置码,最后一位为校验码。

条码格式如下:按区域划分:以图片为例(举例条码随意生成):前三位211为国家代码。

紧接着的2345为厂商代码;再然后46102为产品代码;最后一位为校验码。

(二)编码解析1. 【左侧空白区】位于条码符号最左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条形模块宽。

2. 【前置码】前置码是不用条码符号表示的,即为国家代码的第1位数字,功能是做为左侧数据符的编码设定之用。

3. 【起始符】位于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条形模块组成,逻辑为101(1代表细黑,0代表细白)。

4. 【左侧数据符】位于起始符号右侧,中间分隔符左侧的一组条码字符。

表示6位数字信息,由42个条形模块组成,每个数字对应7个条形模块。

前置码编码方式前置码编码方式1?AAAAAA?6?ABBBAA? 2?AABABB?7?ABABAB? 3?AABBAB?8?ABABBA? 4?ABAABB?9?ABBABA? 5?ABBAAB注:1为细黑,0为细白条形模块5. 【国家代码】6. 【中间分隔符】位于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条形模块组成,逻辑方式为01010(1代表细黑,0代表细白)。

7. 【右侧数据符】位于中间分隔符右侧,校验符左侧的一组条码字符。

表示5位数字信息的一组条码字符,由35个条形模块组成,每个数字对应7个条形模块。

注:1为细黑,0为细白条形模块8. 【校验符】位于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条形模块组成。

13位条形码序号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C 校验计算步骤如下:计算C1 = N1 + N3 + N5 + N7 + N9 + N11 (奇数位的数值相加)(校验位本身除外);计算C2 = (N2 + N4 + N6 + N8 + N10 + N12)x 3(偶数位的数值相加,再乘以3);计算CC = (C1 + C2)取个位数;校验码C = 10 – CC。

中国条形码格式

中国条形码格式

中国条形码格式一、条形码的定义与作用条形码是一种用于商品、文档等实体信息的自动化识别技术。

它由一组纵向排列的条纹和间隔组成,用于存储商品信息、库存管理、销售跟踪等数据。

通过扫描仪或手机等设备读取,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采集,提高工作效率。

二、中国条形码的格式规范1.结构中国条形码分为两种:一种是国际通用的EAN-13条形码,另一种是中国自制的GB/T 12808-2004条形码。

它们都包括起始符、数据符、校验符和结束符。

2.编码规则中国条形码采用数字编码,一位数字对应一个条纹或间隔。

编码时,将商品信息转换为数字,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

例如,EAN-13码采用偶数位校验码,GB/T 12808-2004码采用奇数位校验码。

3.校验码校验码用于检测条形码在传输和扫描过程中的错误。

生成校验码的方法有多种,如Codabar码的校验码、Code 128码的校验码等。

校验码位于条形码的最后一位或几位,具有固定的长度。

三、条形码的生成与打印生成条形码的方法有多种,如使用条形码生成软件、在线生成平台等。

在生成条形码时,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码格式、尺寸和颜色。

打印时,可使用专门的条形码打印机或普通打印机搭配条形码打印纸。

四、条形码扫描与识别条形码扫描仪和手机扫描APP是读取条形码信息的常用工具。

扫描仪分为激光扫描器和红外扫描器等,可实现非接触式扫描。

手机扫描APP利用手机摄像头捕捉条形码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数据。

五、应用场景与优势条形码广泛应用于商品零售、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生产制造等领域。

它具有以下优势:1.快速识别:条形码扫描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

2.准确性高:条形码不易磨损、损坏,识别准确率高。

3.数据存储容量大:相较于其他一维码,条形码可存储更多数据。

4.成本低:条形码制作简单,打印成本低。

六、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条形码将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如二维码、RFID等融合,实现更高效、智能的信息管理。

产品条码编码规则

产品条码编码规则

产品条码编码规则一、GS1编码体系GS1是世界上最大的条码标准组织,制定了全球通用的条码标准,其编码体系由全球唯一的公司前缀码、产品编码和校验码组成。

1.公司前缀码:由GS1组织分配给各个企业,用于唯一标识不同的企业。

2.产品编码:由企业自行分配,用于唯一标识不同的产品。

3.校验码:用于验证条码的正确性,由编码系统自动生成。

二、编码规则根据GS1标准,企业在编码产品条码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则:1. 条码类型:GS1标准支持多种条码类型,常见的有EAN-13、UPC-A、Code 128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条码类型。

2.公司前缀码:企业需要向GS1组织申请一个唯一的公司前缀码,前缀码长度为3至8位数字,前缀码的长度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所需编码的产品数量。

3.产品编码:产品编码长度一般为4至12位,企业需要自行分配产品编码,确保每个产品的编码都是唯一的。

4.校验码:校验码为一个数字,用于验证条码的正确性,由编码系统自动生成。

校验码的计算依据是将前缀码和产品编码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加权求和后取模10的余数,以确保条码的准确性。

三、编码实践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制定详细的编码规则,以确保产品条码的唯一性和可读性。

1.产品分类编码:根据产品特性,可以将产品进行分类编码,例如食品类、家电类、日化类等。

这样可以方便企业管理和查询产品信息。

五、总结产品条码编码规则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能够确保产品条码的唯一性和可读性。

根据GS1标准,编码规则主要包括公司前缀码、产品编码和校验码,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详细的编码规则,如产品分类编码、批次编码、变体编码等,以方便产品管理和追溯。

企业在设计产品条码时需要仔细考虑编码长度和格式,确保每个产品的编码都是唯一的,以提高物流配送和库存管理效率。

产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产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产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一、条形码简介
条形码是国际上采用的一种标准的条码技术,也叫一维码,可以用来
表达一些产品的信息,例如产品的编号、发行商、日期等。

条形码是由一
系列的黑色窄线和宽线组成,这些线条代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由扫描仪
识别并读取。

条形码在现代技术应用中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被广泛应用
于各行各业,使技术的应用更加方便快捷。

1、开头位、结尾位
在条形码中,开头位和结尾位分别由两个标识符号“l”代表开始,“r”代表结束。

这些符号表明该条形码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在编码时必
须放在开头和结尾。

2、中间编码
在条形码中,其中间的编码采用类似于ASCII编码的编码规则,其中
用黑色色条表示数字和字母,黑色色条分为三段,每段均代表一个字符,
每一段代表的字符分别为:第一段代表0-9的数字,也可表示空格等特殊
字符;第二段代表A-Z的字母;第三段代表a-z的字母,特殊符号等其他
字符。

3、校验码
在条形码中,校验码是一种验证码,它可以用来验证该条码的正确性,是一种安全性措施,增加了条形码被错误识别的可能性,保证了条形码的
正确性。

4、单位元
在条形码中。

产品条形码编码规范

产品条形码编码规范

1目的为保证产品标识的唯一性,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适用于广州质拓针织品有限公司所经营的针织品、纺织品、日用百货。

3 职责3.1 负责产品条形码编制、制作、张贴等的具体实施;3.2 品质部负责监督条码使用的正确性。

4 程序4.1 产品分类4.1.1根据产品类型不同,本公司现有产品分为五大类:1:毛巾系列2:袜子系列3:内裤系列4:服装系列5:床上用品系列6:家居服系列(指睡衣)7:鞋类系列 8:婴幼儿系列4.2条形码分类4.2.1 商品条形码用于客户及相关人员对本公司销售之产品的识别使用。

4.2.2厂内识别条形码用于公司所经营的针织品、纺织品、日用百货的管控识别及质量跟踪使用。

4.3 条形码编码规则4.3.1 商品条形码编码规则:标准版商品条形码所表示的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样图如下:位码定义说明:ABC(第1-3位)码代码定义:本公司识别代码简写DE (第4-5位)码代码定义:供应商识别代码简写FG (第6-7位)码代码定义:产品系列区别代码H(第8位)码代码定义:产品材质区别码竹纤维表示6 天丝表示7 莫代尔表示8 竹炭表示9I(第9位)码代码定义:产品性别/款式区别码男表示1 女表示5 浴巾表示2 方巾表示5 毛巾表示8 *内裤、袜子、服装、家居服系列按性别区别;毛巾、床上用品、婴幼儿系列按款式区分。

JKL(第10-12位)码定义:为产品流水号,以产品新增时依序进行递增式编码M(第13位)码定义:为校验码 (此位码随机产生)第10-12位码产品流水码定义说明:依照附档《商品条形码管制-产品机型流水码对照表》进行编码,对于各产品类型中新增机型时,编码前先核对《商品条形码管制-产品机型流水码对照表》在现有产品编码之后按顺序进行递增式编码,并于《商品条形码管制-产品机型流水码对照表》中记录随机产生之校验码。

4.4 条码制作记录4.4.1条码使用电子档案记录(Excel),每周备档一次并进行核对及整理,备注订单号等相关信息,以方便相关部门查询。

国家商品条码编码有什么规定

国家商品条码编码有什么规定

国家商品条码编码有什么规定国家商品条码编码有什么规定商品条形码是指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识,用以表示一定的商品信息的符号。

其中条为深色、空为纳色,用于条形码识读设备的扫描识读。

其对应字符由一组阿拉伯数字组成,供人们直接识读或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人数据使用。

这一组条空和相应的字符所表示的信息是相同的。

条形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刷、识商品条形码有什么用呢?可以说是商品的“户口”或“身份证”。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尺寸和颜色有一定规定的“条”、“空”及对应数字字符“码”组成,表示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

“条”与“空”分别由深浅不同,而且满足一定光学对比度要求的两种颜色表示。

“条”为深色,“空”为浅色。

这种“条”“空”和相对应的字符“码”代表相同的信息,前者供扫描器读识,后者供人直接读识或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数据使用。

商店在进货后,将商品条形码数字与该商品的价格、企业名称等信息输入数据库。

在购买商品时,只要输入条形码的信息,计算机就可以一下子找到该商品了。

商品条形码有两大类:EAN条码和UPC条码,我国目前所用的多为EAN条码。

EAN条码的标准版有13位标识数字,而缩短版只有8位标识数字。

标准版的13位数字中,前几位是由前缀码和厂商代码组成,前缀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统一管理和分配。

我国的前缀码为690、691、692,美国和加拿大为00-13,日本为45、49,香港为489,台湾为471等等,这对辨识商品产地是有很大作用的。

同时,商品价格的差异是靠不同的代码识别的,不同价格的商品不能用同一代码。

因此,在设计编码时,一定要确保商品条码的唯一性。

商品使用条形码的好处不仅是防止假冒,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提高了购买商品后的结算速度和准确度,能够降低商品成本,增加效益。

如国家对商品条码印刷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发现印刷质量有问题,例如:印刷模糊粗糙、条空锯齿状抖动、条的颜色使用红色等,那么这个商品条码就有可能是冒用的,那这个商品也就有可能有问题了。

产品条形码标准

产品条形码标准

产品条形码标准一、编码规则产品条形码是一种用于标识商品的标准化编码方式,由一系列宽度不同的黑白条组成。

每种商品都有一个唯一的条形码,用于标识其制造商、商品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

条形码编码遵循一定的规则,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确定编码长度:根据商品信息的长度确定条形码的长度,通常为13位或14位数字。

确定编码字符集:采用数字字符集0-9和特殊字符集(包括连字符、空格等)进行编码。

确定编码方式:采用一定的算法将数字和特殊字符转换为黑白条的组合。

确定校验码:计算出一个校验码,用于验证条形码的正确性。

二、尺寸标准产品条形码的尺寸也有一定的标准,通常根据条形码的种类和用途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尺寸标准:EAN-13条形码:高度通常为57.2mm,总宽度为101.6mm,每个条的宽度为0.25mm,每个空的宽度为0.375mm。

Code 39条形码:高度通常为67.78mm,总宽度为190.5mm,每个条的宽度为0.25mm,每个空的宽度为0.75mm。

UPC-A条形码:高度通常为73.02mm,总宽度为128mm,每个条的宽度为0.2mm,每个空的宽度为0.381mm。

三、印刷质量印刷质量对条形码的可读性和识别率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关于印刷质量的一些要求:条形码颜色:黑白条应清晰可见,对比度适中。

通常使用黑色条和白色空作为基本颜色组合。

条形码位置:条形码应放置在商品包装上的显眼位置,便于扫描和读取。

条形码完整性:条形码不应有明显的缺损或剪切痕迹,每个字符和每条应清晰可辨。

打印分辨率:打印设备的分辨率应足够高,以确保打印的条形码清晰度和准确性。

四、读取精度条形码读取设备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条形码信息。

以下是关于读取精度的要求:扫描速度:读取设备应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快速扫描条形码,并捕获足够的信息进行识别。

识别精度:读取设备应能够识别不同宽度的条和空,并准确地还原原始编码信息。

误码率:读取设备应具有较低的误码率,以确保正确识别的条形码数量高。

中国条形码编码规则 -回复

中国条形码编码规则 -回复

中国条形码编码规则-回复中国条形码编码规则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商品管理与追溯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时的中国标准化领域决定引入条形码技术,并制定了中国的条形码编码规则。

中国条形码编码规则主要包括国家码、厂商码和产品码等几个重要部分,下面我将一步一步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国家码。

国家码是由国际条形码协会(GS1)分配给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组代码,用于表示商品的生产国家或地区。

中国国家码是"690"至"699"的范围,其中"690"代表中国大陆,"691"至"699"表示中国大陆的不同地区。

国家码在条形码中通常占据前三位,用于区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品。

接下来是厂商码。

厂商码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分配给生产厂商的代码,用于标识商品的生产者。

厂商码可以包含3位到8位不等的数字,不同长度的厂商码对应不同规模的生产厂商。

厂商码在条形码中紧随国家码之后,长度为6位,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厂商。

厂商码后面是产品码。

产品码是由厂商自行分配的,通常包含4位到8位不等的数字。

产品码用于标识一个厂商生产的不同商品。

每个商品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产品码,以确保不同商品的唯一识别。

产品码是厂商根据自身的生产和管理需要,进行规划和分配的。

产品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以满足不同商品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的条形码编码规则可以简化为:国家码+厂商码+产品码。

国家码用于标识商品的生产国家或地区,厂商码用于标识商品的生产者,产品码用于标识不同的商品。

这种编码规则既能够满足商品管理和追溯的需求,又能够在国际间实现互通互认。

在中国,条形码已经成为商品在流通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标识方式。

它不仅可以提高商品管理效率,减少人为错误,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的商品信息。

中国条形码编码规则的实施,为中国的商品追溯体系和质量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条形码编码规则

条形码编码规则

条形码编码规则条形码是一种用于商品和货物识别的编码系统,它可以通过一系列黑白条纹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信息。

条形码编码规则是指在生成和使用条形码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以确保条形码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识别和解码。

本文将介绍条形码编码规则的相关内容,包括条形码的结构、编码方式、规范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一、条形码的结构。

条形码通常由一组垂直的黑白条纹组成,每个条纹的宽度和颜色不同。

条形码的结构包括起始符、数据字符、校验字符和终止符等部分。

起始符和终止符用来标识条形码的起始和结束位置,数据字符用来表示实际的数据内容,校验字符用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二、条形码的编码方式。

条形码的编码方式通常包括EAN-13、UPC-A、Code 39、Code 128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编码规则和字符集。

不同的编码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EAN-13适用于商品零售行业,Code 39适用于物流和仓储行业等。

三、条形码的规范要求。

在生成和使用条形码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条形码能够被准确地识别和解码。

这些规范要求包括条形码的尺寸、颜色、打印质量、放置位置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条形码的环境光线、扫描速度、扫描角度等因素对条形码识别的影响。

四、条形码的应用。

条形码已经广泛应用于商品零售、物流仓储、图书管理、票务管理等各个领域。

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升信息准确性,成为现代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条形码的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条形码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化。

二维码、RFID等新型识别技术的出现,为条形码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条形码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商业活动提供更多便利和价值。

六、总结。

条形码编码规则是确保条形码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识别和解码的重要保障。

遵循条形码的结构、编码方式、规范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条形码的识别率和可靠性,为商业活动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upc-a编码规则

upc-a编码规则

UPC-A(Universal Product Code-A)是一种常见的条形码标准,用于商品标识和跟踪。

它通常在商品包装上用于标识产品的唯一性和相关信息。

UPC-A条形码由12位数字组成,其中包含商品的标识号、制造商代码和校验位。

以下是UPC-A条形码的编码规则:1. **制造商代码(6位):** UPC-A条形码的前六位数字是制造商代码,用于标识商品的制造商或供应商。

制造商代码需要向GS1组织申请获得,以确保其唯一性。

2. **商品标识号(5位):** 接在制造商代码之后的五位数字是商品标识号,用于标识具体的商品。

3. **校验位(1位):** UPC-A条形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是校验位,用于检查前面11位数字是否按照规则正确生成。

校验位的计算涉及对前11位数字的加权求和,然后将结果除以10取余数,最后得到一个数字。

校验位的计算步骤如下:- 将奇数位数字(从左边起数,第1、3、5、7、9、11位)求和,并乘以3。

- 将偶数位数字(从左边起数,第2、4、6、8、10位)求和。

- 将两个求和结果相加,然后对10取余数。

- 用10减去余数,得到的结果即为校验位。

例如,如果制造商代码为"123456",商品标识号为"78901",则校验位的计算如下:- 奇数位求和:1 + 3 + 5 + 7 + 9 + 1 = 27- 偶数位求和:2 + 4 + 6 + 8 + 0 = 20- 总和:27 + 20 = 47- 余数:47 % 10 = 7- 校验位:10 - 7 = 3因此,最终的UPC-A条形码为"123456789013",其中"3" 是校验位。

需要注意的是,UPC-A条形码的编码规则可能因地区和应用而略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内部产品条形码的编码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产品条形码编码。

2 产品条形码的编码
产品条形码统一规定为18位。

2.1 成品整机产品条形码编码规则 2.1.1 名称的组成
2.1.2 示例
NB1001-VX855000001
注:如没有使用屏幕显示的产品,后四位全部作为造型和功能代码使用。

1、产品类别代码 整机流水号
方案及功能代码
产品造型及功能代码 屏幕尺寸 产品类别代码
2、屏幕尺寸
注:如没有使用屏幕显示的产品,后四位全部作为造型和功能代码使用。

3、机芯代码
2.2 半成品命名规则 2.2.1 名称组成
2.2.2 示例
NBVX855-2000000001
版本信息 方案及功能代码 产品类别代码
机芯流水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