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 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答案和解析)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2013山东文综,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解析:本题考查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及其危害,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甲地的地形坡度较乙地大,水流较急,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乙地大。
第(2)题,图中丙地有河流、铁路经过,联系教材上关于泥石流危害的描述作答即可。
答案:(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2.(2013福建文综,15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
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3.(2012福建文综,15分)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_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测试题(一)_附答案
《自然灾难与防治》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5月7日中国教化报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
据此回答1—3题。
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缘由紧密相关的是()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峻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峻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面临灭亡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经国务院同意,教化部确定,从2019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缘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难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剧烈。
据此回答4-7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难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5.上述自然灾难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缘由是()A.受锋面雨带的限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限制D.受印度低压限制7.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剧烈海啸,表明地质灾难具有()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快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19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干脆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1~12题。
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题集
自然灾害与防治1.(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析唐山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1)崩塌、滑波或泥石流。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3.(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答案 (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2005~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8广东文基,54)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 B2.(2008山东基本能力,1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全国卷1 地理历年高考真题总结 选修5自然灾害
2015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答案】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
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
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
试题分析: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
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
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
考点:洪涝灾害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图7,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43.【自然灾害】(1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当它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或地面时,立即冻结成冰的降水。
它是初冬和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下图是我国冻雨多发地区。
请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冬春季节冻雨多发的主要原因及冻雨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答案】原因:海拔较高,冷空气受地形抬升,气温低;并且与南来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准静止锋,降水天气多。
主要危害:路面结冰,影响交通;电线结冰,易被压断,影响电力输送;冻坏越冬农作物,农业减产;压倒树木,破坏森林。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冻雨形成原因分析该地区冬春季节冻雨多发的原因。
该地区冬春季节阴雨天气多,且地面温度仍然较低,所以容易形成冻雨。
冻雨的主要危害有路面结冰,影响交通;电线结冰,易被压断,影响电力输送;冻坏越冬农作物,农业减产;压倒树木,破坏森林。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精品高考总复习地理教师用书: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含解析)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5考纲点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展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要点一 主要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干旱和寒潮。
对比如下:要点二 主要的地质灾害 1.地震灾害(1)成因: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能的集聚释放使地面发生震动。
(2)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密切相关。
(3)分布:主要发生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4)危害:造成建筑物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等。
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都与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强度有关。
滑坡多发生于地形陡的地区,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中。
要点三 主要的水文灾害 1.洪涝要点四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要点五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
(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
1.(2016·衡阳模拟)热带气旋是形成于水温在26 ℃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广阔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
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下图是该海域1981~2010年台风各月多年平均发生次数的统计情况。
概括该海域台风灾害月际分布特点,并说明8月份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原因。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地各月都可能受到台风影响,但7~10月份台风频率最高。
人教课标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导学案及习题汇编及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二节中国的自然灾害概况◆第三节防灾与减灾(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进度计划第一章自然灾害与防治【课标要求】1)复习我国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2)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熟悉自然灾害在高考试题的地位和命题方向。
【学习目标】1)复习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分布地区。
2)通过高考试题训练,案例探究,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以考题带出相关的考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提高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我国自然灾害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区分布、危害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数】:8课时第一课时(总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言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复杂,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和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因此,各种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时空分布广,已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因此,加强灾害意识和减灾意识,是地理学习中一大重要内容,也成为高中试题中热点问题。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专题复习试题汇编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原文]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4.防灾与减灾。
高考题组一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1.(·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析由文字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多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岩体松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内因;图中又显示多处地方等高线密集,山高坡陡,震后出现降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外因。
2.(·新课标全国文综Ⅱ)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
由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真题备选题库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人教版高三选修5地理试题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2014.某某高考)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解析:1.B 2.C 第1题,由图可知,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夏季降水多,滑坡频率大,故该地区滑坡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降水多。
第2题,水库建成后,水流速度比较稳定,但由于水库水位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涨落变化,库岸滑坡几率增大。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某某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
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某某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读图例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而多地质灾害,同时位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域的海岛而多台风灾害;另外要注意山地地形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
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
或地震—泥石流、滑坡。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山地降水丰富。
或台风—暴雨—洪涝(山洪)。
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
2.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解析滨湖地区涝灾可能发生时间分析如下: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势、水位高低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是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以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3.图1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
图2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先从整体上来描述,如分布广泛或分布不均等;再描述其变化趋势,如西多东少或从东向西增加等。
第(2)题,从图中看出每年的夏季都有滑坡、泥石流发生,总体上是7~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分析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时,首先要明确其形成机制的因素(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坡度大的沟谷、充足的碎屑物质或堆积物、充足的水分等),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形成机制。
答案(1)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7~8月份。
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7~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高三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三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说明:本试题分第一、第二两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请将答案填入第二卷答题表中。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4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5﹒近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A﹒寒潮 B﹒干旱 C﹒雷雨 D﹒洪涝6.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8.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9﹒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10.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C.春季和秋季D.秋季和冬季1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1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A B C D13.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15.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A.南美洲B.非洲C.大洋洲D.欧洲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综合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综合题1.(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2.(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3.(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
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2013高考题浙江自选模块卷)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⑵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4分)。
⑶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5.(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6.(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地理试题答案汇总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题答案1.答案:(1).C (2)B (3)狂风;暴雨;风暴潮。
2.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
3.【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分)。
(2)A地:风暴潮(分);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4.【答案】(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10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5.答案:(十七)本题(10分)(1).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分值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①②③④⑤1分⑥1分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印度洋(1分)、亚欧(1分)、美洲(1分);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2008年高考题答案1.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2.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
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
)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
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综合试卷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试卷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班级:______总分: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0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城》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
据此回答1—3题。
1.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20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
据此回答4-7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
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5.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7.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A.①② B.②③ C.③ D.②④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20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1~12题11.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海啸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1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B.5~8级地震相差60倍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4.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1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16.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A.水灾B.旱灾C.地震D.寒潮17.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18.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大陆架的开阔程度、海域的深浅、是否有岛屿阻隔等方面分析。
第(2) 题,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沿海防护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等是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1)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
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
(2)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等。
2.读“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
(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解析第(1)题,该气象灾害为热带气旋,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热带海域。
第(2)题,在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下向偏西方向移动。
第(3)题,据图可分析出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答案(1)热带海域,夏、秋季。
(2)该气象灾害生成后,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
(3)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性。
3.读“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解析第(1)题,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特点从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趋势两个角度分析。
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人口的增多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分析。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自然灾难与防治专项复习练习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台风___________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2024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__________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难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_______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楚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长C.径流季节改变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疆位于北回来线以南,港口数量少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________________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难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图中示意2024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5、6题。
5.“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该气旋A.标记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难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2024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________A.甲 B.乙 C.丙 D.丁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中心气象台2024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答案】A【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4分)【解析】(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1)C(2)B(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3.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知识。
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林地众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答案】C【考点透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产业部门的影响。
【思路点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由图示信息知该地林地分布广泛,因此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
4.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答案】:A【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图中河流以西公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雨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河流以西公路段,公路沿等高线延伸,因此B选项错。
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水流速较慢,因此C选项错。
图中河流两岸林地比重大,水土保持好,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少,并且公路桥梁地段面宽度较窄,沙洲出现在河面变宽的下游,因此D选项错。
5.(2012重庆卷文综)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A.①B.②C.③ D .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图①中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故不容易发生滑坡,故A项错误;图②为沉积岩,但岩层完整未受破坏,也不易发生滑坡,故B项错误;图③中为沉积岩,且岩层不完整,上层岩层倾向于公路面,若遇暴雨,岩层易滑落错位,发生滑坡,故C项正确;虽然图④岩层不完整,但上层岩层倾斜方向与公路面相反,不易发生滑坡,故D项错误。
【答案】:C(2012四川卷文综)表1: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6-7题6.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地区。
由表中气温数据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季气温偏低,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造成的。
【答案】:C7.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解析】此组题用表格给出气候的相关数据,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出地方,考查了气候中气温的影响因素,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
该题地为青藏高原地区,不会出现台风和暴雨洪涝灾害,图表中暴雨天数0.2天,暴雨少,不易出现泥石流,气温低,年降水量为561mm,年降水量较大,所以易出现雪灾,选A.【答案】:A8.(2012福建卷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9分)(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6分)【解析】(1)本题注意“红层地貌”、“外力作用”、“自然原因”,结合材料相关回答。
(2)注意“红层地貌区”、“简述”、“主要危害”,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考点2:中国的自然灾害(包括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中国的地质灾害;中国的水文灾害;中国的气象灾害;中国的生物灾害)(大纲全国卷10—11)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2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向。
根据图中比例尺,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24小时后甲地将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南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答案】B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灾害性天气现象。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受低压槽控制,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可知,可能经历冷锋天气,由于此时为夏初,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排除A、D项;连绵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造成的,排除B项。
【答案】C3.(2012上海卷地理)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1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⑴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解析】(1)考查提取图文数表有效信息能力。
由表格明显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的南北差异: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最严重。
发生频次: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不同:南水灾北旱灾。
(2)注意本题设问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旱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
气候抓住降水量大和时间长;地形抓住地势地平(3)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和丘陵地区(与上游类似: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考点定位】综合考查我国水旱灾害时空分布、原因和重点地区防治措施。
【答案】:⑴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⑵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⑶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任答两点即可)4.(2012山东卷文综)(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分)【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析】(1)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
(2)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考点定位】洪灾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5.(2012海南卷地理)(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
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解析】关键是从沿海海岸地质剖面图分析沿海地区可能的自然灾害种类,珊瑚礁碎屑被搬运到海岸陆地以上,与海洋珊瑚平台之间为平均高潮位,说明可能海啸、风暴潮等海洋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最大,这与太平洋西岸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多海洋地震、火山而引起海啸;西太平洋是世界热带气旋(台风)影响势力范围,从而引起海洋珊瑚碎屑随风暴潮搬运到沿海陆地。
【考点定位】考查西太平洋沿海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原因。
【答案】:(1):海啸灾害。
(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
(3分)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4分)(2):风暴潮(台风)灾害。
(3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
(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4分)(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
其中指出灾害种类得3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7分)考点3:防灾与减灾(包括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2012北京卷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2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解析】:B【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