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第一章 笔记
精神分析入门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入门读书笔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引论,用浅意思和抑制的学说分析了日常生活的失误动作,如口误、笔误,并探讨这些现象的心理根源,从中发觉了潜意思的存在,表明了“抑制”作用的功能,指出这些动作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是两种不同意向相互牵制的结果,失误动作无非就是两种冲突意向的一种调解。
通过对梦的分析指出梦不是躯体现象而是心理现象,梦是有意义的而且是潜意识的,梦是潜意思化装了的代替物,通过自由联想的方法可以分析和推知那隐伏在背后的原念。
梦的功用是保护睡眠,它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而引起,一是要睡眠,二是要满足某种心理刺激,梦的特性就是愿望满足和幻觉的经验,主要性质在于把思想变形为幻觉,以达到欲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通过对神经症症状的分析还指出,神经症症状的意义在于与病人生活的关系,这些症状都起源于潜意识的精神历程,精神分析的治疗在于把潜意识的病源都使之进入意识之内,人的意识系统有三个层次,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神经症的症状就是性的满足和代替。
性在精神分析学中有比通常更广泛的意义,泛指身体一切器官的快感,又称为里比多。
治疗神经症的工作在于解放里比多,使其摆脱其先前的迷恋物,而重复服务于自我,从而消除其症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给医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人文科学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尤其对心理学影响更深,它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我们自身的潜意识的存在和重要性以及性在精神分析学中的重大意义。
读书笔记20篇1.《老人与海》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
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
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丛中《精神分析治疗》听课笔记(上)
丛中《精神分析治疗》听课笔记(上)•声明:本文内容根据丛中老师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文章内容版权系丛中老师与相关辅导机构所有。
七十三整理成文字,仅供个人学习、欣赏之用。
任何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于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连带责任之类的。
开场白精神分析以前不被人们理解。
学员可能感觉被分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这是对精神分析的误解。
我们需要正确的对待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能够帮助我们面对自己、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成长。
对本课程要有良好的心态。
因为精神分析理论很多,人的心理更复杂。
学习心理学,需要一生的时间。
短短两三天课程,只是引路与引导。
此外,学会不失望,也是通过本课,通过学习精神分析应有之意。
本次培训的重点,将侧重于精神分析的实际运用,学习如何来会谈、如何来具体运用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章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理论••精神分析分为两部分:一是精神分析理论、一是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是在临床实践中提炼概括总结而成。
精神分析疗法是在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什么是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的含义——精神分析治疗是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功能原则和心理治疗技术为基础的心理治疗。
几个与精神分析治疗接近或相似的名词:探索性心理治疗、深层心理治疗、领悟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
第一,精神分析疗法比其它疗法更细腻、深刻。
精神分析强调来访者的领悟。
弗洛伊德《癔症研究》第四章中,强调:让病人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和唤起与事件相伴发的情感,并让病人尽最大可能用言语把事件的细节和伴随的情感描述出来,如果我们成功地这样做了,那么每个癔症症状就会立刻消失,而且是永远消失。
丛中老师的第一个咨询个案:症状表现:来访者不断呕吐。
症状产生的过程:来访者参加单位组织的舞会。
来访者的男友在舞会上负责敲架子鼓。
宣传科长是四五十岁的男性,请女孩一直不停地陪其跳舞。
女孩不好意思拒绝,但一边跳,一边在想自己男友的反应。
张松老师《精神分析》讲课笔记1-2课
张松老师《精神分析讲座》听课笔记(1~2课)第一讲什么是精神分析Ⅰ本讲课内容提要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二、精神分析的两大魅力1、精神分析的魅力之一是这把刀能深入到人的内心底层2、精神分析另外一个魅力是它的辩证性三、精分是什么?1、对精分的态度2、精神分析的本土化3、怎样学习精神分析?4、对精神分析学派治疗取向的简短评论四、精神分析的历史——驱力理论;客体;自体心理学Ⅱ具体授课内容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如果对这个词做自由联想会想到什么?头脑中的意象是什么?从学员反馈的情况来看,学员的理性反映比较多。
张老师的内容——中德培训、武汉中德医院、施其嘉的大烟斗、椅子、老外来培训的情景。
精神分析研究对象是潜意识。
潜意识对来访者来“内心深处”、“心劲”、“心理能量”可能比较容易被接受。
潜意识内容有:情结和症结。
它们的关系是:情结:一般是比较美好的。
女生喜欢一类男孩,是因为喜欢父亲的情结的体现。
症结:一般是压抑的内心冲突。
一般是一堆、一大束。
对症结的比喻:放在地下室的包、长了一个包刺。
神经症的症结特点是:被打碎的结,弥散性的。
如何来理解症结:第一,不被觉察、被意识排斥第二,痛苦的经历,不想被知道,被压抑在内心深处。
如何来识别症结:一般的来说,来访者在谈话时,咨询要仔细观察,一般不要打断。
当来访者诉说过程中,发生了:语速的改变、表情的改变、流眼泪、突改话题,这些都是识别创伤和症结的标志。
一个比喻:症结有了,冒出了,杀毒软件就开始运行,机器运行速度就会缓慢。
个案:一女生,2~4岁父母为了要第二个小孩子,把她送到姑姑家。
在咨询前5、6次,只要谈到父亲,就会流眼泪。
精神分析就是研究我们不能意识到潜意识。
给来访者做精神分析,就是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觉察自己所不知道的潜意识。
二、精神分析是什么?第一,从临床来看,精神分析是观察学。
所谓的观察学,即把我们所观察的东西告诉知病人。
这种观察看我们内心的感受来实现的。
《心理治疗学》第1章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解析
6
二.早期精神分析的开展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理论 1)潜意识理论(意识层次理论、地形学说) 2)驱力与儿童性欲理论 3)人格结构理论 临床 任务:潜意识欲望、冲突及其幻想的意识化,使 用更加现实、成熟的满足欲望 技术: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分析、阻抗分析
7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
1.自我心理学 1)安娜·弗洛伊德 强调自我的发展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创立 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 理论:关注、研究自我及其功能-心理防御 临床:关注潜意识中的自我和超我意识化的意 义,注意评估和平衡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我-自我超我-环境的关系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
5)雅各布森 :本能驱力的修正理论 本能驱力是在生物性上预设的先天潜能,它 们的独特性要在早期关系中获得 这种早期关系体验是主观的,并在6个月后 形成“自体意象” 和“客体意象” 这些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情感色彩)将成 为透镜不断过滤日后的体验
12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
6)自我心理学在临床观念上的进步 a)自我心理学家将治疗的焦点从本我转换到 自我,从被压抑的转换到心理过程的核心联结 b)自我心理学家发现了病人作为治疗盟友的 潜能 c)自我心理学家利用分析性治疗关系,重新 激活曾经存在于母婴之间的某些早期发展性 互惠关系,用这些关系让患者重新体验早年发 展性体验,弥补并修复患者早年发展性缺陷
13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
2.人际精神分析 1)沙利文是人际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 2)当代人际精神分析强调人际互动对心理发展和 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3)当代人际精神分析的两项进步 第一项发展是,关注点从过去变为现在,从彼 时彼地变为此时此地。沙利文非常关注早期人际 互动情境所造就的安全操作。而现代人际精神分 析更多地关注病人当前的生活方式如何受到早期 关系的影响。 第二项发展是,分析师的个体体验被更多地认 为是分析情境所激起的,同时也是深植于分析情 境之中。反移情也被认为是分析过程的一个关键 14 特征
《儿童精神分析》第一章 儿童分析的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儿童分析的心理学基础1精神分析学将儿童心理分析拓展至新的领域。
对儿童的精神分析观察帮助我们了解到,即便在儿童早年,也会经历性冲动与焦虑,并可能遭受严重的心理挫伤。
儿童并非是“无性”(asexuality)的,而所谓“无忧无虑的童年”其实也并不存在。
这是我们通过对成人的心理分析与对儿童的直接观察所获得的结论,而对幼童的心理分析实践也证实与补充了这一点。
就让我从我的小病人开始吧。
我将通过早期的心理分析,勾勒该病人的心理面貌,并辅之以案例说明。
这个病人叫做瑞塔,开始治疗时只有两岁零九个月。
她对母亲的偏好结束于一岁末。
随后,她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对父亲的偏爱,以及对母亲的强烈嫉妒。
例如,她十五个月大的时候,就常常一再表达与父亲同处一室的愿望,并喜欢坐在父亲膝上与他一同翻书看。
到十八个月的时候,她的偏好再次转变,母亲重新成为她的最爱。
与此同时,她开始出现夜惊与害怕动物的症状。
她变得越来越黏着母亲,憎恶父亲。
两岁伊始,她的行为变得更加矛盾、难以管教,最终在两岁九个月的时候,被带到我这里治疗。
那时,她有显著的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存在强迫性的仪式动作,她无法控制的淘气行为与带着悔意的乖巧表现交替出现。
她喜怒无常的情绪发作符合忧郁型抑郁症的所有表现。
除此之外,她还有严重焦虑,对自己的玩乐有着压抑的行为,她也无法忍受任何挫折,还存在过度悲伤的现象。
如此种种,使得此孩童几乎完全无法管教。
21该章为作者论文《早期心理分析的原则》(1926)的扩展版本。
引自《克莱茵作品集》第一册。
2瑞塔与父母同室而眠直至近两岁。
分析显示出她见过那些原始场景(父母性交)的结果。
两周岁时弟弟出生,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她神经症的全面爆发。
她的治疗总共持续了83期,最后由于她父母移居国外而被迫中断。
通过治疗,她各方面的情况都大为改观:焦虑减少,强迫性仪式动作消失,抑郁症状和无法容忍挫折的状况都大大缓解。
与此同时,治疗降低了她对母亲的矛盾心理,也改善了她和父亲与弟弟的关系,最终为她成长为正常儿童扫除了一些障碍。
精神分析笔记
精神分析初级班讲义曾奇峰1、治疗师在病人的勾引下上钩,犯错,增加了对病人的了解。
2、治疗师:为什么要对病人说很多话?3、心理治疗的效果:15%是安慰剂(如失眠,吃安眠药);15%来自学派的力量(不互相攻击),不同学派之间高手的差距很小,比中低层次人士相比很小;30%来自不同学派的共同因素:为了病人;40%来自治疗师与病人的关系,治疗师与病人的关系远大于对病人所使用的技术,关系好,则减轻40%。
4、你是否愿意寻求这么一个人:与之保持终生的滋养关系?(每个月固定地找某人深入地谈谈自己的内心)一个内心破碎严重的人,是需要终生与某人保持滋养关系的。
我们感恩这种滋养关系,它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营养。
5、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将是终生的,来自家族内部冲突的动力在维系着这种疾病的发生和代际传递。
6、人世间各种情感的存在:亲情、友情、爱情,它的破坏,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父母最不可能是故意伤害我们的人;而父母是最有可能在无意识之中伤害你的人。
7、佛陀:不自觉的。
精神分析:也是不自觉的。
佛陀:活在当下。
当下的力量。
8、理想化是一种防御机制,它携带着攻击的力量。
理想化的个体肯定不能符合、不能满足你的理想化目标,这是必定的。
9、懒惰的小孩或爱人:父母或爱人内心的懒惰投射在孩子或配偶身上,原本不懒惰的小孩或爱人也会变得真的很懒惰。
要知道:人性本勤,摄取能量之后必定是要消耗能量的,人是一个能量体。
○自我及其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与别人的关系,不想做又不得不做某种事情。
曾奇峰老师:自恋得不拍照不签名,不做道具。
痛经的痛是真实的,导致痛经的原因却是假的,因为它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
1、在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中,心理问题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精神分析: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人活着满足两种需要:其一,性驱力;其二,攻击驱力。
一切都与愉快、满足、快乐等有关。
无趣的人:性压抑这种性压抑是无性趣的结果,无性满足对象的压抑,不是性压抑。
核心人格的形成——曾奇峰j精神分析课程笔记1
核心人格的形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6岁时就已经形成了。
这个年龄,大脑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这是从生物角度来讲,6岁时中枢神经已经发育成熟。
克莱因和科胡特等人认为核心人格是在前语言(两岁以前)就已经确定了。
后来,克莱因认为一个人出生之后的第4-6个月已经完成某种重要的心理整合。
精神分析的四个轮子:●力比多●攻击性●关系●自恋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自闭状态:从初生到出生一个月。
婴儿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睡眠,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
这是一种原始的自恋状态,基本上没有客体指向。
如果个体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不曾和母亲或其它人形成共生圈,从而导致病理性的自闭,这就是临床上所见到的孤独症者患者。
早年良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形成健康的核心人格,以后得阶段中出现重大的心理创伤,会退行到早年。
客体关系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寻找”,即人际关系的发展。
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乐的寻求”。
精神分析师眼里世界上只有三种人:●精神病;●人格障碍;●神经症(正常人)。
神经症的冲突,俄狄浦斯冲突:●生与死;●男与女;●成功与惩罚。
俄狄浦斯冲突主要研究: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面对成功之后所可能受到惩罚的恐惧。
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的把力比多和攻击性象征和向外的过程。
安全感即攻击性,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
自卑-攻击性,自卑:把应该朝向别人的攻击,朝向了自己。
父母亲对孩子的唠叨,是他们力比多的表达还停留在口欲期。
他们跟世界的链接还通过嘴巴,他们的那种唠叨实际上是用语言对孩子进行心理强奸。
精神分析入门1-3章学习笔记
精神分析入门第一章两个基本假设精神分析理论既涉及正常心理,也涉及变态心理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变态的研究和治疗。
两个充分得到证实的基本的假设是:1、心理决定论原则或因果原则。
我们心理生活中的事件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好像与过去的事没有关系,其实不然。
每一个“偶然”的事件都能够找到当事人的愿望或意图。
2、意识是一种特殊的、非同寻常的心理过程。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及变态心理机能中均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存在有一种个人自己并不知道的心理历程或潜意识的存在或意义。
弗洛伊德通过实践产生精神分析技术,它实质上是病人在解除了意识的指向或稽查的束缚的情况下,向分析者全盘托出他心理的一切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想的和说的都是潜意识的思想和动机。
通过倾听病人的“自由”联想,弗洛伊德可以掌握病人思想中的所有潜意识过程。
这里的“自由”指从有意识的控制中自由出来的意识。
他发现许多正常的和病理的行为以及思维活动,也是内心潜意识表现的结果。
在研究中,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心理现象有两类:一类包括思维、记忆等,通过注意的努力,可以将它们转回到意识。
弗称这一类易于进入意识的心理成分为前意识。
任何思想在某种情况下是可能意识到的,那么不论在意识到之后或在没意识到之时,都是前意识。
另一类是潜意识现象,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使它们回到意识中来。
弗称之为严格意义的潜意识,他指出,这种潜意识过程对心理机能施加十分重要的影响。
正在做梦的时候,做梦者的心理正在进行潜意识的过程,从而产生梦的表象。
梦成为被意识到的经历。
通过精神分析技术,弗能证明在每一个梦的背后都有活跃的潜意识思想和愿望,因此他提出:梦的产生是由于做梦者潜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如果不采用精神分析技术,它们不可能被意识到。
第二章内驱力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能的内驱力是产生心理活动的能量。
内驱力是一种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在精神分析文献中常被称为本能,当它发生作用时就产生一种心理兴奋状态,或我们通常所谓的紧张。
《精神分析初级》笔记整理
《精神分析初级》笔记整理第一节:精神分析是什么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1.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的关系中怎样形成人格,以及早年关系中形成的人格对他成年后的影响。
2.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另一个人教会的。
我们可以利用跟他在一起时的感受,即反移情,来了解这个人的人际交往模式。
3.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都需要学会自我保护机制。
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一个人如何保护自己。
弗洛伊德的主要贡献,就是从生物学角度定义了人为什么活着(仅仅是生物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活着的两个驱力分别是力比多与攻击性的满足。
新精神分析,是在反对两个驱力的基础上出现的。
经典精神分析与现代精神分析的分水岭是克莱因,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
第二节:核心人格的形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6岁时就已经形成了。
在这个年龄,大脑基本发育成熟。
(6岁之前的孩子最好不吃皮蛋,因为皮蛋含铅,会影响中枢神经发育。
)科胡特认为核心人格在前语言期(两岁以前)就已经确定。
克莱因认为一个人出生之后的4-6个月,就已经完成某种重要的心理整合。
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婴儿在出生一个月内,绝大多数时间在睡觉,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自恋状态,基本没有客体指向。
如果个体下一阶段的发展受阻,不曾和母亲或其他人形成共生圈,就会导致病理性自闭,即临床上的孤独症。
人活着的四个基本驱动力:力比多,攻击性,关系,自恋。
在精神分析师眼中,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类人:神经病,人格障碍,神经症(正常人)。
俄狄浦斯冲突包括:生与死,男与女,成功与惩罚。
关于俄狄浦斯冲突,主要研究的是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对成功之后可能受到惩罚的恐惧。
成长就是把与生俱来的两个驱动力——力比多和攻击性象征化和向外投注的过程,象征化即不仅仅用原始方式满足快感。
让小孩学习好,就是让他们的攻击性更加象征化。
父母亲对孩子的唠叨,是他们的力比多表达还停留在口欲期。
所有艺术都是力比多的升华。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书摘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美】Nancy McWilliams 主编钟慧等译李鸣审校所谓书摘,即非连贯文字。
如对此书感兴趣,请看原书。
前言作为一名优秀的治疗师,他必须能从情感上感知个体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既脆弱,又强壮;既异常,又健康;既迷茫,又坚强,虽身处逆境却闪烁出惊人的理性和智慧。
评估患者的人格类型仅是影响治疗师决定如何展开治疗的因素之一。
我们还需了解什么刺激导致患者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向我们求助,他/她在无意识层面如何看待这些刺激,以及何种特定背景使他/她对这种应激具有易感性。
我们还要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性取向、民族、种族、国籍、教育背景、躯体病史、既往治疗史、社会经济状况、职业、生活环境、责任状况及宗教信仰与他们的求诊病况有何关联。
此外,我们要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性生活史、吸毒史、娱乐消遣方式、兴趣爱好及个人好恶。
最后,我们将上述信息按前后因果联系起来,帮助我们能够了解患者及其异常心理,而且从中得出适用于患者的建议及帮助我们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
导言关于主观性/投情性在经验主义科学家眼里,人类的主观性通常被视为精确观察之大敌。
而在临床治疗师的眼里,主观性却为深入了解人类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是研究其他学科的科学家所无可企及的。
许多当代精神分析作者非常精辟地将精神分析定位为主观性科学,而分析师的投情则是了解患者的首要工具。
关于做一名世纪之交的治疗时与心理治疗教师分析性心理治疗并非一套可以独立于治疗师的技术。
一个有着敏锐直觉及内省的人,尽管培训经历相对缺乏,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治疗师。
如果缺乏起码的同情心,即使受过良好的培训,也可能是最糟糕的治疗师。
临床治疗师的艺术很难教授,尤其难以传授给半信半疑者。
某些轻视心理治疗的人,天生与心理治疗所必备的敏感性无缘。
第一章案例分析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对于临床治疗师而言,要获得满意的疗效,了解患者远比掌握某种治疗技术更为重要。
只有了解了患者独特的个体主观性,你才可能推断何种治疗对她/他最为适宜。
精神分析部分学习笔记
精神分析部分学习笔记1、再现童年。
在一间心理治疗室里,高大威猛的来访者一言不发,突然他揪住医生把他按到窗口要把他扔下去,医生冷静地盯着他眼睛一字一字地说:我不是那个小时候打你的爸爸,我是医生。
男人停顿迟疑了,他慢慢放开医生,坐回到位置上……这是他童年时的挨打的关系模式。
现实的很多表现,大都是过去的重现,可以在童年找到根源。
2、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即深度心理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治疗体系。
精神分析学的核心理论就是: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
而他或者她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跟其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
也就是说,现在你是如何对待你的伴侣、朋友,乃至周围的人,就是童年时与你父母或养育者关系的重现。
3、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
这就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些机制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了解精神分析或者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使这些措施变得成熟与坚固。
4、【60分的妈妈才是好妈妈】一个孩子自己爬到桌上下不来,开始哭泣。
如果他哭到声嘶力竭妈妈还不来,这是“坏妈妈”。
如果哭到焦虑,但未到顶点,妈妈来了抱他下来,这是“60分妈妈”。
如果孩子一哭,妈妈就把他抱下来,那就是“完美妈妈”。
生活中有很多完美妈妈,她们会时刻监视着孩子,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高度控制。
完美妈妈无法忍受孩子把衣服弄脏或不小心摔跤,不允许孩子出错,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完美。
从深度心理学看,在完美妈妈的潜意识里,孩子的不完美会导致母亲的全能感受挫而感到焦虑。
这样的妈妈的控制行为会导致孩子的无能甚至心理、人格障碍。
【溺爱不是爱,是控制】父母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比如一个孩子往前爬着,要去拿一个玩具,母亲立刻就帮他拿过来递给他。
其实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是没有能力的,你只能依靠我,你永远离不开我。
从小就一直这样的教育,长大后,孩子的潜意识就会是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永远需要依靠他人。
精神分析是什么?——曾奇峰课程笔记
精神分析是什么?
自我防御机制
移情
反移情
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中间是怎么样形成他的人格,以及早年的关系形成的这个人格,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
——移情
在两个人的关系中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另外一个人教会的。
我们可通过与他在一起的感受,来了解这个人对我干了什么及他人际交往的模式是什么。
——反移情。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的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一个人活着的动力是什么?(生物学的角度)力比多的满足和攻击驱力的满足
力比多即性驱力
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
泛指创造、愉快、亲密、温暖……美好的感觉。
攻击驱力:即攻击性
是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
泛指竞争、追求卓越、自我攻击、毁坏他人、破坏社会……
克莱因-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
他们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
精神分析,让我们知道父母亲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可以让孩子能够更佳健康。
我们也知道在面对一个早年因为跟父母亲的关系有问题出现了各种心理疾病的人的治疗。
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学。
人格鉴赏学。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了解如何与孩子打交道。
精神分析的两个特点:
决定论的理论(移情、强迫性重复),佛家因果轮回。
精神分析早期的关系。
意识的不同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早期的关系)。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流派,对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有着深刻的洞察。
阅读《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潜意识深处的大门,让我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弗洛伊德就强调了潜意识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和想法看似是出于自觉的选择,实则受到潜意识的驱动。
潜意识就像是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巨大部分,虽然不为人所见,却对我们的决策和情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我们对某个人莫名的好感或者厌恶,可能并非仅仅基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潜意识中某些被压抑的情感在作祟。
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本能”理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这里的“性”并非狭义的生理性行为,而是一种广义的生命能量和欲望。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性本能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受到过度压抑或者挫折,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例如,儿童在口唇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口唇满足,可能在长大后出现过度吸烟、贪吃等行为。
在谈到梦的解析时,弗洛伊德指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一种伪装表达。
我们在梦中所经历的各种奇异景象和情节,往往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的象征性呈现。
通过对梦的解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内心深处隐藏的想法和情感。
比如,频繁梦见飞翔可能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而梦见考试失败可能反映出对现实中某种挑战的焦虑和不安。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这是我们在面对内心冲突和焦虑时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行等。
压抑是将不愉快的记忆或想法推到潜意识中,不让其进入意识层面;否认则是拒绝承认现实的存在;投射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归咎于他人;退行是在面对压力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行为。
这些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痛苦,但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
弗洛伊德还探讨了焦虑的来源和类型。
焦虑可以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是对现实中真实威胁的反应;神经性焦虑则与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本能冲动有关;道德性焦虑则源于对超我的恐惧和违反道德规范的担忧。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读书笔记(读后感)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读书笔记感悟800字:在访谈最后几分钟要做(1)让患者知道我在认真倾听,以及我能理解他的痛苦(2)评估患者听到我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后的反应(3)帮助患者建立希望(4)订立契约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很在乎她如何看待治疗关系,这样做能使一些潜藏的模糊的移情浮出水面。
患者有移情需要,咨询师有自恋需要,而治疗关系至少在私人执业的供求关系中本质上是平等互惠的。
给患者以希望你的问题是日积月累根深蒂固的,我想我能帮助你在这些方面有所好转,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PTSD周年反应:当我鼓励他们凭一己之力去理解自己时,他们有种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
大多数患者已经尝试过各种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从主观否认到凭意志克制,从自助书籍到偏方治疗都五一奏效。
求助心理治疗常常已是孤注一掷。
保障访谈日期的规律性很重要,如果感到患者轻视或剥削自己就很难或者真诚的愿望去帮助他。
我能理解为什么了解这些对你来说很重要,但是我的*对我来说是很私密的事情,回答这个问题让我很不舒服。
你是否担心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不能理解你?所有假设都只是推论,具有局限性,应与患者共同检验真实性,双方在不断理解患者的心理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假设。
是因为你经历了如此之多的丧失,却从未真正的去哀伤过。
一旦我们理解你的某些困惑所蕴含的意义,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奇怪。
通过探索存在于你我之间的情感,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些可能在其它场发生在你身上的情感事件,而这些体验,没有人会在社交场合谈论,你也许会发现对我的感觉其实就是你现在或曾经对他人的感觉,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应有助于你了解并改变自己。
意识到治疗师常常犯错对患者是极大的启迪,患者几乎可以原谅一切,只有傲慢不可宽恕。
患者前来,不是为了治疗师的博学所倾倒,而是想看看是否有人能了解他,这个人所受的专业训练是否可以帮助他。
附赠材料:五步写好读书笔记读后感第一步:对原文进行简概读后感、观后感,就是指读了一本书个故事、一则报道,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个节目后的感想。
精神分析疗法笔记
第一章精神分析概述(陈安涛,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的不同、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理解从经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的过渡与中介、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掌握精神分析的含义。
本章学习建议多结合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并要有《心理学史》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理解相应内容时可以查看后面部分的链接。
第一节精神分析及其思想基础一、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一)研究对象(二)研究主题(三)研究方法(四)学习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意义(一)研究对象成人精神病患者,主要是成人神经症(尤其是癔症与强迫症);儿童患者,除了神经症,还包括儿童期神经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病患;治疗者自己也是精神分析重要的分析对象、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1.潜意识。
潜意识不只是觉察不到、不在意识之中的意思,它还是心理的基础部分或底层,内容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
2.力比多。
力比多在弗洛伊德著作中常用以指心理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
(三)研究方法1.观察法。
2.个案法。
3.文献研究方法。
4.文化人类学方法。
(四)学习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意义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分析别人,更好地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人际环境。
理解周围病人,帮助其治疗,无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治疗技术。
更好地吸取、借鉴西方文化思想,。
有助于消化吸收普通心理学,更好地建设并发展所从事的心理学事业。
第一章精神分析概述第二节精神分析的建立与发展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在奥地利的创立与发展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共同发表《癔症研究》,一般认为本书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起点和精神分析运动的正式开始。
弗洛伊德由治疗癔症探索方法、探寻病因而开始其关于潜意识动机、压抑、抗拒、移情、焦虑及神经症病因学的研究。
所形成的概念都得自他对病人的治疗,使用了催眠暗示、宣泄疏导与自由联想的方法,这些概念与方法构成了精神分析的基础。
1900年,弗洛伊德继续了两年的自我分析之后,出版了《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的初步形成。
小小笔记.《精神分析导论》1.失误动作
小小笔记.《精神分析导论》1.失误动作一、绪论:学习精神分析所面临的困难。
<1> 精神分析的教学和训练问题。
在医学训练中,学习者习惯于看到事物,解剖的标本,化学反应的沉淀物,神经刺激导致的肌肉收缩等;再用感官来为病人诊断:他们患病的症状,病理过程的产物。
医学教师主要扮演指导者和说明者的角色,陪学习者一起参观博物馆,而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知觉和所展出的对象发生直接的接触,并使自己确信新事实的存在。
精神分析则全然不同。
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除了患者和治疗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之外,别无其他。
但是,我们根本无法听到对话。
精神分析治疗的对话是不许旁听的,它不能被证实。
你只能被告知,这种间接接受讲授的结果会使你感到形成自己的判断十分困难。
这显然主要依赖于你对提供资料的人多能给予的信任。
学习精神分析的可行方法:通过研究自己的人格来自学精神分析;在受过一些技术方面的指导之后,有很多日常和普遍熟悉的心理现象,可以成为自我分析的对象;在有实际经验的分析者指导下进行自我分析,体验自我分析的效果(只适合于单个人)。
通过这些方法,一个人会获得对精神分析所描述的真实过程以及精神分析观点的正确性所需的信任感。
<2> 学习者对精神分析的心理态度。
医学方面的学生所受的早期教育使得他们的思维产生了某种特殊的倾向,所受的训练在于为有机体的机能及其失调寻找解剖学的基础,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它们,并用生物学的眼光来看待它们,这使你们远离精神分析。
医学中的精神病学固然专门描述各种心理障碍并把它汇集成临床经验本体。
但对这些临床经验本体所包含的各种症状的起源、机制以及相互关系仍一无所知。
在大脑的解剖构造中没有可观察到的变化与它们相应,或者这些变化无法解释它们。
只有当这些心理失调被看做器质性疾病的间接结果时,才有治疗的可能。
这是精神分析所要填补的空缺。
精神分析试图给精神病学提供它所缺乏的心理学基础。
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放弃各种成见,无论是解剖学的、化学的或是生理学的,必须全部运用纯粹心理学的观念来操作。
2023年曾奇峰精神分析课笔记
曾奇峰精神分析课笔记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措施。
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种人,而是治疗一种家族链。
4.每一种孩子都是父母天然旳心理治疗师。
5.逆反心理是父母亲旳问题而非孩子。
6.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旳东西。
7.精神分析理论旳出现,使西方国家集体意识发作率减少。
8.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旳学问,研究旳对象是爱恨情仇,假如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9.精神分析可改为与育儿学。
10.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旳互相残杀旳关系。
11.一种人旳现实人际关系是他旳内心世界向外投射旳成果,而他旳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旳时候与其父母亲旳关系中形成旳。
12.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六岁之后旳经历是六岁前旳强迫性反复。
13.移情就是一种人把他早年与父母亲旳关系转移到与征询师旳关系上来。
14.弗洛伊德是把神经症变为移情神经症进行治疗,而自恋性人格障碍不能移情,因此不能用精神分析进行治疗。
15.享有自由旳代价是忍受孤单。
16.永远不分析他人,只说自己旳感觉。
17.越是本能旳越可靠。
18.女人让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旳,女人让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准备生孩子旳,女人让自己肥胖是对性旳拒绝。
19.我们对一种人旳态度、见解、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旳。
20.贫穷旳实质是受虐。
21.一种人早年旳时候被不喜欢,就在后来勾引他人不喜欢。
22.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23.移情是过去旳反复,是时间上旳错误。
24.高考焦急不是怕考不好而是怕考好,是胆怯成功。
25.胃溃疡是内心有孤单和依赖旳冲突,是“吃不消了”。
26.晕车船是由于控制性过高。
27.哮喘是内心孤单和依赖旳严重冲突。
28.鼻炎是家庭控制太强。
29.乳腺癌是由于与妈妈关系不好,是对妈妈旳报复。
30.在一切疾病旳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31.回避自己旳诸多想法,也许是成病旳原因。
32.精神化体现是从躯体-行动-图象-语言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笔记
第一章案例分析与精神治疗的关系
治疗师对案例进行心理动力学分析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提高心理治疗的疗效。
目的: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为之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动力学分析的宗旨:制定干预措施以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目标:异常心理症状消失或缓解,内省力发展,自主感增强,认同感稳固,以现实为基础的咨询心增强,认识并处理情绪的能力得到改善,自我力量及自我协调性增加,爱,工作及对他人的适度依赖的能力扩展,愉悦与平和的情感的体验增多。
缓解症状
很多患者多年来一直对治疗师讳莫如深,直到对治疗师产生了足够的信任,足以忍受伴随暴露内心深处的羞耻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或者在治疗中,在其他问题上获得帮助是他们期望自己的隐秘问题也能有所改观,他们才会坦诚相待。
控制某人的不良行为并不难,但要引导他摆脱这种对习惯性行为的诱惑,则必须耗费相当可观的时间与精力。
内省力
治疗双方都试图探知“从未想过的事实”。
治疗的双方需要共同谈论感兴趣的话题,而此时,非特异性的辊系因素则在悄然起着治愈作用。
自主感
很多患者是由于他们的主观自由感被蒙蔽来就诊,他们被忧郁,焦虑,分裂,恐惧或妄想所控制而丧失了自我控制感。
认同感
人们需要在主观体验上感到被理解,被映照,被接纳,被认可。
自尊心
提高患者自尊心的方法之一,治疗师愿意被患者看成一个有瑕疵的人。
为患者提供一个虽瑕尤荣的典范。
看到一个权威承认自己的瑕疵却仍保持着自尊,对患者而言往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这使他更有可能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而坦然自若。
另一种方法:要求患者对自己和治疗师完全坦诚。
认识并处理情绪
患者希望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改善的是对情绪的敏感性。
使患者能自如地运用利己利人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自我力量及自我协调性
以现实的,适宜的方式处理生活困境的能力。
治疗师希望患者能直面艰难的挑战,不沉溺于奔溃或者毁灭的内心体验,可以忍受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的退行和不稳定状态。
爱、工作及成熟的依赖
不仅能包容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真正的自我,而且能包容复杂的外部世界和他人的缺点。
回归工作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取代无助的哀恸。
愉悦及平和
案例分析更多是为了治疗而非研究
治疗师主要注意以下8个领域的问题,就可以对患者的人格及异常心理做出成功的初步分析:1气质及固定的归因模式,2成书过程,3 防御方式,4 中心情感,5 认同,6 关系图式,7 自尊调节,8 病态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