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科研奖励办法
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

安徽⼯业⼤学科研奖励办法安徽⼯业⼤学科研奖励办法2011-10-01 00:00各院(部),⾏政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经反复研讨和征求意见,特制定《安徽⼯业⼤学科研奖励办法》,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安徽⼯业⼤学科研奖励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
特此通知⼆○○九年五⽉⼋⽇安徽⼯业⼤学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励教职⼯多出⾼⽔平的科研成果,实现建设⾼⽔平教学研究型⼤学的⽬标,特修订本办法。
第⼆章奖励原则、范围、类别第⼆条奖励原则。
注重重要成果,注重较⾼⽔平,加⼤奖励⼒度;依据成果(项⽬)类别、等级,按成果(项⽬)的获准时间(当年1⽉1⽇⾄当年12⽉31⽇)给予⼀次性现⾦奖励。
第三条奖励范围。
我校在编在职教职⼯取得的冠有我校校名的成果(项⽬)。
涉及著作的,按实施奖励时著作者是否为我校在编在职教职⼯确定。
第四条奖励类别。
按科研项⽬、科研项⽬鉴定、科学技术奖、专利授权、论⽂、著作等六⼤类实施奖励。
第三章奖励细则第五条科研项⽬奖励及实施奖励的相关事项,按我校《国家级、省部级项⽬科研奖励暂⾏办法》(安⼯⼤〔2006〕75号⽂)执⾏。
第六条科研项⽬鉴定,按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两类性质对项⽬负责⼈实施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1。
第七条科学技术奖(含⼈⽂社科奖),按国家级和省部级等5个层次对项⽬负责⼈实施奖励。
若我校为该项⽬的第⼀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全额奖励;若我校为第⼆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60%的额度奖励;若我校为第三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40%的额度奖励;若我校为第四及以后的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30%的额度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2。
第⼋条专利授权。
按发明专利和其他专利两类性质对项⽬负责⼈实施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3。
第九条论⽂奖励。
按《科学》(Science)、《⾃然》(Nature),《科学引⽂索引》(SCI)收录及《社会科学引⽂索引》(SSCI)收录,《⼯程索引》(EI)收录,《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国际学科顶尖学术期刊,国内学科顶尖学术期刊等6类期刊对论⽂作者实施奖励,奖⾦由第⼀作者分配。
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模板)

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调动和鼓励全校教职工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1.评奖原则及范围(1)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
奖励前两年的优秀科研成果。
(2)我校教学公开出版的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可参加评选。
2.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与评价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课题组应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
课题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应包括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研究工作报告及课题申请书复印件。
鉴定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计划及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问卷、成果统计分析、调查报告、阶段研讨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全部档案资料和必要的现场鉴定材料。
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应切实执行以下评估标准:(1)先进性。
成果反映的教育思想端正,符合教育方针;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结论具有突破性;研究水平在地区同类研究中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2)科学性。
能科学、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统计测量手段;立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研究过程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研究结论真实可靠。
成果形式符合教育科研基本规范;成果表达论点明确,资料翔实,依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3)价值。
能逼近或揭示某一方面的规律,在学术上有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教改方法和技术措施。
课题鉴定一般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课题组向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接受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
(2)准备好鉴定的必要文件;(3)聘请鉴定专家或接受批准立项的部门(受权管理的部门)指派的鉴定专家,并将文件送交专家手中;结题验收要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市区教育局确认,发放《教育科研课题结题证书》。
3.奖励等级及条件(1)基本条件申请奖励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圆满完成任务,成绩突出;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对教研教改和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价值。
大学科研奖励办法

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2011-10-01 00:00各院(部),行政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经反复研讨和征求意见,特制定《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二○○九年五月八日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鼓励教职工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章奖励原则、范围、类别第二条奖励原则。
注重重要成果,注重较高水平,加大奖励力度;依据成果(项目)类别、等级,按成果(项目)的获准时间(当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给予一次性现金奖励。
第三条奖励范围。
我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取得的冠有我校校名的成果(项目)。
涉及著作的,按实施奖励时著作者是否为我校在编在职教职工确定。
第四条奖励类别。
按科研项目、科研项目鉴定、科学技术奖、专利授权、论文、著作等六大类实施奖励。
第三章奖励细则第五条科研项目奖励及实施奖励的相关事项,按我校《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科研奖励暂行办法》(安工大〔2006〕75号文)执行。
第六条科研项目鉴定,按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两类性质对项目负责人实施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1。
第七条科学技术奖(含人文社科奖),按国家级和省部级等5个层次对项目负责人实施奖励。
若我校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全额奖励;若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60%的额度奖励;若我校为第三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40%的额度奖励;若我校为第四及以后的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30%的额度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2。
第八条专利授权。
按发明专利和其他专利两类性质对项目负责人实施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3。
第九条论文奖励。
按《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工程索引》(EI)收录,《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国际学科顶尖学术期刊,国内学科顶尖学术期刊等6类期刊对论文作者实施奖励,奖金由第一作者分配。
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

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2011-10-01 00:00各院(部),行政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经反复研讨和征求意见,特制定《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二○○九年五月八日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鼓励教职工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章奖励原则、范围、类别第二条奖励原则。
注重重要成果,注重较高水平,加大奖励力度;依据成果(项目)类别、等级,按成果(项目)的获准时间(当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给予一次性现金奖励。
第三条奖励范围。
我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取得的冠有我校校名的成果(项目)。
涉及著作的,按实施奖励时著作者是否为我校在编在职教职工确定。
第四条奖励类别。
按科研项目、科研项目鉴定、科学技术奖、专利授权、论文、著作等六大类实施奖励。
第三章奖励细则第五条科研项目奖励及实施奖励的相关事项,按我校《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科研奖励暂行办法》(安工大〔2006〕75号文)执行。
第六条科研项目鉴定,按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两类性质对项目负责人实施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1。
第七条科学技术奖(含人文社科奖),按国家级和省部级等5个层次对项目负责人实施奖励。
若我校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全额奖励;若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60%的额度奖励;若我校为第三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40%的额度奖励;若我校为第四及以后的完成单位,按获奖等级30%的额度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2。
第八条专利授权。
按发明专利和其他专利两类性质对项目负责人实施奖励。
奖励标准,见附表3。
第九条论文奖励。
按《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工程索引》(EI)收录,《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国际学科顶尖学术期刊,国内学科顶尖学术期刊等6类期刊对论文作者实施奖励,奖金由第一作者分配。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方案制定。
第二条遵循科学、公正、公开、激励的原则,对优秀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给予奖励。
第三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科研创新奖、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论文奖、授课质量奖。
第四条本奖励方案面向全体在职教职员工。
第五条本方案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具体执行。
第二章科研创新奖第六条科研创新奖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领域的创新成果给予的奖励。
第七条科研创新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对应不同级别的科研创新成果。
第八条科研创新奖评审委员会由学校教导处组织成立,委员由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和研究经验的教师组成。
第九条在申报科研创新奖时,教师需提交相关的科研成果材料,并进行口头陈述。
第十条根据创新成果的综合评价,评审委员会将确定获奖名单。
第三章教育教学成果奖第十一条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杰出表现给予的奖励。
第十二条教育教学成果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成果。
第十三条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由学校教导处组织成立,委员由具有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的教师组成。
第十四条在申报教育教学成果奖时,教师需提交相关的教育教学成果材料,并进行口头陈述。
第十五条根据教育教学成果的综合评价,评审委员会将确定获奖名单。
第四章优秀论文奖第十六条优秀论文奖是对教师在学术论文撰写方面的杰出表现给予的奖励。
第十七条优秀论文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对应不同水平的学术论文。
第十八条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由学校教导处组织成立,委员由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和发表论文经验的教师组成。
第十九条在申报优秀论文奖时,教师需提交相关的学术论文材料,并进行口头陈述。
第二十条根据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贡献度,评审委员会将确定获奖名单。
第五章授课质量奖第二十一条授课质量奖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授课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给予的奖励。
6、挑战杯相关激励政策(教师)

我校关于“挑战杯”竞赛指导教师的有关激励政策
学校现行的人事制度(教学效果认可)、科研制度(教学科研奖励)和教学制度都对指导挑战杯竞赛的指导老师有相关激励政策,具体如下:
1、进行校内表彰(见挑战杯文件)
2、工作量补贴
《安徽工业大学学科竞赛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二)竞赛指导工作量补贴。
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项目的指导教师除按学校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外,另按以下标准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1.校级竞赛:15学时/队;2.省级竞赛:30学时/队;3.国家级竞赛:50学时/队(各级竞赛为同一项目时不累计)。
3、教学效果认可
在教授副教授聘任和续聘中有对教学效果的要求,在要求的条件中,教学效果的认可与科研课题、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是并列的。
三类(省赛的二等以上)教学效果与三类以上科研课题(前3名)或二类科研奖励或国家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列,二类(国赛三等以上)教学效果与主持三类科研课题或一类科研奖励或国家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列。
4、教学科研奖励
《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安工大〔2003〕12号。
2023年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

2023年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为进一步激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本奖励方案,以推动学校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奖励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评选过程应公开、透明,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性。
2.鼓励方法多样性:奖励方式多样化,包括奖金、荣誉称号、晋升提拔等多种形式,旨在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奖励需求,提高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独立评审原则:评审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确保评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奖励范围1.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包括教材、教辅、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
2. 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奖:评选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论文,奖励论文质量高、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的论文。
3. 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奖:奖励在各类科研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鼓励教师深入开展科研项目,提高教研水平。
4. 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奖:奖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突出创新成果的教师,鼓励教师在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中做出重要贡献。
四、奖励等级和奖项设置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具体设置如下:1. 特等奖:每年评选1名,奖金30万元,颁发特等奖证书。
2. 一等奖:每年评选3名,奖金10万元,颁发一等奖证书。
3. 二等奖:每年评选5名,奖金5万元,颁发二等奖证书。
4. 三等奖:每年评选10名,奖金2万元,颁发三等奖证书。
注:同一教师一年内最多获得一项奖励。
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奖、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奖、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奖的等级和奖项设置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五、评审流程和标准1. 提名阶段:学校领导提名候选人,提交候选人的相关材料。
2. 评审阶段: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标准,审核候选人的材料,进行初步筛选。
3. 实地考察阶段:对初步筛选出的候选人进行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皖广院教字[2009]18号
![皖广院教字[2009]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642cca7ba26925c52cc5bf9c.png)
皖广院教字[2009]18号关于教科研成果奖励管理办法各教学部门:为推动我院教科研工作的发展,鼓励我院教职工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院整体教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的范围及条件(一)论文类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同时具备 ISSN 和 CN 刊号)或省级以上报纸(省委和中央部委机关报)理论版上公开发表。
国内公开出版刊号表示为:CN-XX——XXXX/XX的学术刊物。
2、论文为学术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且在2000字以上。
学术论文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研究性的文章,不包括诗歌、散文、传记、通讯报道、简介类文稿、访谈录、各类书籍的前言、序、跋、后记等。
3、有“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署名。
(二)专著、译著、编著、教材类本办法所指“著作”包括在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有ISBN号)的学术性质的“三著”(专著、编著、译著)和教材(包括学院内部教材),不包括各部门所编辑的规章制度汇编、知识手册、宣传手册等。
(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类(四)教科研项目立项类(五)教科研成果奖励类1、包括院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
2、我院教职工为第一创作者或主持者,或者我院为第一承担单位。
二、奖励标准(一)论文类奖励标准:1、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索引》(ISTP)、《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HCI)、《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LINE)收录的,被《新华文摘》全文录入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4000元。
2、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录入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的,每篇奖励2000元。
3、在教育部直属和国家“211”工程的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收录的,被《人大复印资料》摘录的论文,每篇奖励1500元。
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第一部分:背景介绍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和整体素质提升,学校制定了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第二部分:奖励目标与原则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的目标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
奖励办法的原则包括公正、公平、公开、鼓励优秀、激发动力。
第三部分:奖励内容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分为个人奖和团队奖两类。
个人奖主要奖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如教学方案、教学指导、研究论文等;团队奖主要奖励教师团队在教学科研中的卓越成绩,如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等。
第四部分:申报与评选教师可以通过学校指定的渠道进行奖励项目的申报,包括填写申报表、提交相关材料等。
学校将会组织专家评审团对申报材料进行评选,评选标准主要包括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影响力等。
第五部分:奖励等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按照奖励等级进行评定,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
不同奖项之间的评分标准和要求会有所差异,评选结果将根据评审团的综合评定确定。
第六部分:奖励措施教学科研成果奖励主要采取经费奖励、荣誉表彰、晋升或职称提升等措施,具体奖励内容和方式将根据教师取得的奖励等级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第七部分:奖励的影响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积极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使教师更加关注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奖励也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推动学校教学科研的深入发展。
第八部分:奖励的问题与挑战在实施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如何平衡个人奖和团队奖的比例等。
第九部分:改进措施与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则,建立科学的评审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第十部分:成果应用与推广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应该注重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各种形式将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分享给其他教师,促进教育教学的共同进步。
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1.教学奖励由学院教务处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选,各系部负责申报资格及材料初步审核工作,教务处负责组织申报、材料审核与评选事务工作。
2.教学奖励评选工作,一律采取公示制度,接受全院教职工监督。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拟获奖单位、个人的材料、成果持有异议,均可在公示期内提出异议,并提供佐证材料,逾期的及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3.在评奖过程中,任何单位或个人行贿、舞弊或剽窃他人成果,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已获奖者将撤销其奖励,追回一切获奖待遇,并予以通报批评,三年内不得申报任何教学奖励。
4. 奖金发放原则上按“就高不就低,奖金不复算”。
若低级评奖在先,在审报同样项目又获得高一级奖项时,奖金发放以最高级别计算,先前发放的奖金要予以抵除。
优秀指导教师奖金总额按竞赛项目所获奖项的最高级别予以奖励。
5. 参与教学奖励评审工作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经查实,将撤消其所有评审委员会委员或工作人员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三)教学奖励金额度表序号项目级别金额(元)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 教学竞赛奖(参赛单位奖)国家级3000 2000 1000省部级1000 700 500市院级500 300 1002 优秀指导教师奖国家级1000 700 500 省部级700 500 300 市院级300 200 1003 教学管理成果奖国家级3000 2000 1000 省部级1000 700 500 市院级500 300 1004 优秀教材奖国家级3000 2000 1000 省部级1000 700 500 市院级500 300 1005 优秀课件奖国家级1000 700 500 省部级700 500 300 市院级300 200 1006 精品课程建设奖国家级30000 省部级10000 市院级30007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奖国家级10000省部级5000市院级10008 优秀教学团队奖国家级10000 省部级5000 市院级1000二、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一)科研课题和成果奖各级科研课题,一经立项,学院除按照课题审批的经费预算有计划拨付相应科研资助经费外,若科研按期顺利开题、结项、获奖,学院对课题负责人进行适当奖励。
2023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

2023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为了激励教育教学科研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我校制定了2023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
该方案旨在鼓励教职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奖励的类别和内容(一)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奖:该奖项主要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
奖项设置不同级别,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级别各设若干名次,并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等奖励。
(二)科研论文奖:该奖项主要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该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级别有若干名次,并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等奖励。
(三)教材教辅著作奖:该奖项主要鼓励教师在编写教材和教辅著作方面的贡献。
推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级别设若干名次,并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等奖励。
(四)教学方法创新奖:该奖项主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
该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级别各设若干名次,并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等奖励。
二、申报和评审流程(一)申报要求:申报者需是本校教职工,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或创新成果。
申报内容需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核,必须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成果且在本校学术范围内还未公开发表。
(二)申报材料:申报者需要提交一份申报材料,包括成果介绍、研究报告、论文全文或教材教辅稿件等,同时需要提供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证明等。
(三)评审流程:由学校成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由学科专家和学校领导组成。
评审委员会按照固定流程进行评审,包括初审、评审、公示等环节。
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并报学校领导审定。
(四)公示和奖励:评审结果经学校领导审定后进行公示,并在学校官方渠道公布。
获奖者将获得相应奖励和表彰,并在学校以及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关成果的介绍和推广。
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奖励

一、指导思想为激发我校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水平,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奖励方案。
二、奖励范围1. 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教职工给予奖励。
2. 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显著成果的教职工给予奖励。
3. 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等荣誉的教职工给予奖励。
4. 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或担任会议组委会成员的教职工给予奖励。
5. 对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担任职务,为学校争取科研项目的教职工给予奖励。
6. 对在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给予奖励。
三、奖励标准1. 发表高水平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1篇论文,奖励1万元;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1篇论文,奖励5000元;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篇论文,奖励2000元。
2.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奖励2万元;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奖励1万元;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奖励5000元;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奖励3000元。
3.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等荣誉:一等奖奖励3万元,二等奖奖励2万元,三等奖奖励1万元。
4.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或担任会议组委会成员:作专题报告,奖励2000元;担任组委会成员,奖励1000元。
5. 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担任职务,为学校争取科研项目:担任国际学术团体理事及以上职务,奖励1万元;担任国内学术团体理事及以上职务,奖励5000元。
6. 在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1000-5000元的奖励。
四、奖励程序1. 教职工根据奖励范围和标准,向所在学院(部)提出申请。
2. 学院(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奖励建议。
3.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学院(部)的奖励建议进行审核,确定奖励名单。
4. 学校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并发放奖金。
五、其他1. 本奖励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安徽工业大学教学工作量酬金实施办法-人事处

安徽工业大学教学工作量酬金实施办法安工大〔2003〕11号根据我校《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安工大〔2003〕9号),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1.适应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以实际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为基础,进行教学工作量酬金一次分配;2.以考核为基础,由教学单位实施教学工作酬金二次分配;3.以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工作质量为依据,将教学工作量和质量与酬金分配直接挂钩。
二、一次分配1.教学课时总量(1)根据当学年“教学任务书”,教务处会同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学院核实各教学单位实际承担的教学及实验工作量(标时),以教学质量量化考核等级系数为1.2及以上的人数及平均工作量为基数,上浮25%至30%后核定“教学课时总量”(M),教务处会同学工处核实各教学单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学课时总量”(M)。
(2)教务处负责以各教学单位实有教师数及每人每学年280标时核算各教学单位“基本教学工作总量”(N),并计算各教学单位“超教学工作总量”(L)(L=M-N)。
2.分配总额(1)教学工作量1至280标时,每标时10元;281至600标时,每标时20元;601及以上标时,每标时10元。
(2)参考上一学年全校教学工作量酬金分配总额,教务处提出全校“课时酬金总额”(S),会同人事处审核后核算至各教学单位。
S=N×10(元)+L×20(元)3.酬金预支与兑现教学工作量酬金一次分配与教学单位的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在教学工作量酬金总额以内,学校于每学年结束前的一个月划拔工作量酬金50%,学年末根据各教学单位考核结果并考虑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情况,补齐预留的50%部分。
补齐预留酬金时,学校将根据各教学单位的考核结果及教师教学质量系数的确定情况,对单位考核优秀的,予以适当奖励,对单位考核不合格的,督促其限期提出整改措施。
三、二次分配1.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由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教师考核”、“实验人员考核”、“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考核”等办法,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标时)。
安徽工业大学奖励条例(新)

一、二、修改的主要内容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奖励条例(修改部分征求意见稿)第八条设立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对获得安徽省“双优生”、校优秀毕业生的,在毕业前给予200元的奖励(修改为安徽省双优生给予500元奖励、校优秀毕业生300元奖励)。
第十一条对获得全国或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等称号的个人或集体、学校按下列标准发放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分别奖励200元、300元、800元;(修改为分别奖励400元、500元、800元);国家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分别奖励400元、600元、1500元(修改为分别奖励800元、1000元、1500元)。
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修改部分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优秀学生奖学金的等级、比例和对象1、特等奖学金。
每人每学年2000元,占参评学生人数的2%,用于奖励各方面特别突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即学年平均绩达到或超过90分[学年平均学分绩计算公式为:学年平均学分绩=∑(课程学期成绩×课程学分)/∑课程学分(下同),学年德育学分≥8,且英语统考达到国家四级总分85%以上,英语专业达到专业四级总分80%分以上(一年级达到国家四级英语总分60%或英语成绩85分以上)。
(修改为:删除且英语统考达到国家四级总分85%以上,英语专业达到专业四级总分80%分以上(一年级达到国家四级英语总分60%或英语成绩85分以上))。
2、一等奖学金。
每人每学年1500元,占参评学生人数的5%,用于奖励各方面较突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即学年平均绩达到或超过85分,学年德育学分≥8,且英语统考达到国家四级总分70%以上,英语专业达到专业四级总分70%分以上(一年级达到国家四级英语总分60%或英语成绩75分以上).(修改为:删除且英语统考达到国家四级总分70%以上,英语专业达到专业四级总分70%分以上(一年级达到国家四级英语总分60%或英语成绩75分以上))3、二等奖学金。
安徽工业大学教师考核办法14年9月文件

安工大〔2014〕93号关于印发《安徽工业大学教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各院(部),行政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经学校研究同意,现将《安徽工业大学教师考核办法(试行)》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1.安徽工业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2.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量计算办法3.安徽工业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记分办法4.安徽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考核记分办法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8月12日安徽工业大学教师考核办法(试行)教师考核工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评价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师德、教风和工作实绩的重要手段。
为了激励教师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提高教学及科研工作质量,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一)全面考核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师德、教风和履行岗位职责的状况,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
(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力求评价准确、科学。
(四)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考核结果与职务评聘、绩效工资挂钩。
二、考核指标体系(一)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简称教学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简称教研型)、科研为主型(简称科研型)三种类型,教学型主要是长期从事基础课、公共课以及体育、艺术类(不含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工作的教师,科研型主要是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其他教师均为教研型。
正高级岗位分二、三、四级,副高级岗位分五、六、七级,中级及以下岗位不分级。
(二)教师考核由政治思想表现考核、教学科研工作考核、教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考核、管理工作考核几方面组成。
(三)教师考核实行分项积分和综合积分制。
分项积分包括思想政治表现积分、教学科研工作积分、教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积分、管理工作积分。
教学科研工作积分由教学积分和科研积分组成。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细则(2篇)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细则1.获奖内容指论文、教案、教育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评优课等。
2.获奖范围指教育有关部门和教育学会组织的教科研评比活动,凡民间团体组织的评比活动均不予以奖励。
3.成果由多人合作完成的,只对第一作者进行奖励。
课题获奖,奖给课题组。
4.同一教科研成果在不同级别获奖,按最高级别奖励一次。
5.教师获得成果的时间必须在本校工作时间内。
论文发表期刊日期或证书发放日期为准。
6.指导学生获奖或者在学生刊物上发表论文均不属于本方案的奖励范围。
7.凡在刊物以专辑形式发表的论文则降一级奖励。
8.同一成果已获得学校其他部门奖励的不再予以奖励。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细则(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激励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创新与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是对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的一项制度。
第三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的原则是公正、公平、有效。
第四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分为个人奖和团队奖两类。
第五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充分发挥教师工作部门和学科负责人的作用,形成集体评审的结果。
第六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评定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公开的原则进行。
第七条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的资金来自学校教育经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
第二章个人奖的评定第八条个人奖是对个人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的一项制度。
第九条个人奖评审的原则是公正、公平、有效。
第十条个人奖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成果:主要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包括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教学方法创新、获奖情况等。
(二)教育科研成果:主要评价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包括论文发表、科研项目、教材编写、课程研究等。
(三)教育改革创新:主要评价教师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成果。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目前,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多种多样,不同学校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的办法。
一、创新思维与研究导向学校应当明确教学科研与创新发展的必然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科研活动。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导向,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他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科研工作。
二、建立奖励制度学校要根据教学科研成果的不同层次和质量,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例如,可以设立科研项目经费,提供资金支持和教学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开展。
三、评价指标与标准学校应当明确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评价指标应该包括科研项目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创新贡献等,标准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学术界权威机构的要求。
四、组织培训与交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加他们的学术影响力。
五、引进外部资源学校可以引进外部资源,例如邀请业界专家和学者进行教学科研指导,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和指导。
外部资源的引进可以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和创新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建立奖项和荣誉学校可以设立教学科研成果的奖项和荣誉,表彰教师和学生取得的科研成果。
这些奖项和荣誉可以包括个人奖、团队奖和专利奖等,不仅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树立学校的科研品牌形象。
七、社会资源的整合学校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企业、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
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八、鼓励团队合作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加强科研能力和团队凝聚力,还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大学教育科研评价奖励制度

大学教育科研评价奖励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大学教育科研评价奖励制度,旨在激励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促进大学教育科研的发展。
2. 奖励制度2.1 目标设定制定奖励制度前需明确设定一系列科研评价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科研项目数量:鼓励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活动的覆盖面和深度。
- 科研成果质量:重视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创新性和影响力,鼓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出。
- 科研团队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的跨专业、跨领域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与融合。
2.2 奖励类别根据科研评价目标,可设立以下奖励类别:- 项目奖励:对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包括项目经费的支持和个人荣誉的认可。
- 论文奖励: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包括奖金、学术荣誉和评聘晋升等。
- 团队奖励:对团队间的合作创新进行奖励,强调集体协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3 评价标准制定科研评价奖励制度时,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以确保公正性和客观性。
评价标准可包括以下内容:- 学术影响力:考察科研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引用次数。
- 完整性和原创性:评估科研成果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理论贡献。
- 学术声誉:参考学术界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和认可。
- 团队合作:评估科研团队的合作效果和成果。
3. 实施方法3.1 宣传与培训为确保奖励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包括向教师和学生宣传奖励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好处,提供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培训,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升科研水平。
3.2 奖励申请和评审建立奖励申请和评审机制,确保奖励申请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设立专门的奖励评审委员会,由学术权威和专业人士组成,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作出评定。
3.3 奖励授予与激励根据评审结果,对符合奖励条件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授予,并及时公示。
奖励形式可以包括证书、奖金、荣誉称号等,以及给予晋升、评聘等激励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科研奖励办法
安工大〔2003〕12号
为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充分调动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精力投入,鼓励多出教学、科研成果,促进我校教学、科研上质量、上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
1.注重成果,注重水平,不搞平衡照顾,加大对上质量、上水平成果和项目的奖励力度。
2.依据成果、项目的类别、等级给予相应的一次性奖励。
二、范围
受奖项目须为本校在职教职工取得的冠有本校校名的成果。
三、教学成果及有关项目奖励细则
1.受奖教学成果须为国家级、省级、学校正式颁奖的成果(不含各类学会、协会评选成果,下同),奖励标准见附件1。
若我校为成果项目的唯一完成单位,则按获奖的相应等级,全额予以奖励;若我校为成果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则对我校获奖人员按获奖等级奖金额度的80%予以奖励;若我校为成果项目的非第一完成单位,则对我校获奖人员按获奖等级奖励额度的50%予以奖励。
2.受奖的教学类项目须为国家(省、学校)有关部门批准并确认的项目,奖励标准见附件2。
3.教学成果奖励由教务处依据成果颁奖文件或获奖证书,教学类项目奖励由有关管理部门依据批准文件等确认,提出受奖人员名单及奖励标准,经人事处审核,报校领导审批后实施。
4.教学成果奖金,由成果人(或成果项目负责人)领取。
若成果项目系集体完成,所得奖励由该项目负责人分配,其中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名单为准,下同)的奖金额度不少于奖金总额的70%。
5.教学类项目奖金,由项目负责人领取,并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分配。
四、科研成果、专利及有关项目奖励细则
1.受奖科研成果须为国家(省、部)正式颁奖的科学技术奖。
2.受奖科研成果、专利,若我校为项目唯一完成单位,则按获奖等级,全额予以奖励;若我校为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则对我校获奖人员按获奖等级奖金额度的80%予以奖励;若我校为项目的非第一完成单位,则对我校获奖人员按获奖等级奖励额度的50%给予奖励。
3.科研成果、专利及有关项目奖励由科研处依据颁奖文件、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或有关文件,提出受奖人员名单及奖励标准、奖励比例,经人事处审核,报校领导批准后实施。
科研项目立项奖励,属纵向科研项目的,须在经费到位后按合同额(不含学校配套费)及奖励比例予以奖励;属横向科研项目的,须在结题后按实际到位研究经费(不含设备费)及奖励比例予以奖励。
4.科研成果、专利及有关项目的奖金,由项目负责人领取。
若属集体成果、专利、项目,奖金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分配,其中主要完成人的奖金额度不少于奖金总额的70%。
5.科研成果、专利及有关项目奖励标准见附件3。
五、论文、专著奖励细则
1.受奖论文须是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在国外或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和刊登在国际或国内一级学会学术会议公开出版论文集上的论文,不含刊登在其它各类学术年会论文集或其它论文集上的论文。
2.国家级重点和国家级期刊,以安徽省教育厅2001年编制的《目录》为准。
其中国家级重点期刊,包括外文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出版的论文集。
3.著作须为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公开发行,并注明著作者单位为我校。
4.论文、著作奖励标准见附件4。
5.在其它正式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不含刊登在特刊、专刊、增刊上的论文),国家级期刊论文(含国内二级学会学术会议公开出版论文集)发给登记费100元;省级及以下期刊论文(含国内三级学会学术会议公开出版论文集)发给登记费50元。
6.论文、著作奖励和论文登记费由科研处核准登记后按其等级及标准发放。
若论文由多人合作撰写,奖金由第一作者自主分配。
六、兑现奖励时间
各业务相关主管部门于每年年末登记,经学校审核并经公示无疑义后奖励兑现。
七、有关规定
1.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
在此以前发生的,不予追溯。
此前有关奖励办法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2.多次获奖的同一项目,以最高奖励标准核发奖金,不重复享受(不含上级给予的奖励)。
同一项目重复评奖,并获更高奖励等级的,对于最高等级奖励标准与已发奖金的差额,予以补发。
八、本办法由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解释。
二ΟΟ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附件1:教学成果奖励标准
附件2:教学类项目奖励标准
〔注〕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单班通过率奖励,按本校当学年参加统考班级数20%掌握,按照通过率高低排定名次。
获奖班级单班的通过率必须超过全校的平均通过率。
附件3:科研成果、专利及有关项目奖励标准
附件4:论文、著作奖励标准
注:“收录”、“引用”,以检索机构的检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