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张文燕

摘要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影响因素

1.引言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长期以来,传统的心理学以“消极”为主导的模式,专注“治疗”和修复损伤,而对幸福感的研究是从消极心理学模式走向及极心理学模式的一个标志,“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心理学理念的发展,研究人类的积极质量,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宗教都曾将幸福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eman博士称其为心理学研究范式由“不幸模式或疾病模式向幸福模式或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1]。Dier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幸福感早期研究假设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结构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认为幸福感是人口统计变量的“副产品”(by-products)。在第二阶段以Dierner(1984)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研究幸福感的心理形成机制。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幸福感测量技术完善与发展,在早期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幸福感测评显示出多方法、综合化的态势。

幸福感基于快乐论和现实论又分为主观幸福感(SWB,subji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y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也积极心理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而且是人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显现。近几十年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心理学的崛起,“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逐渐渗透到心理科学,幸福感研究温度骤升。目前幸福感研究显现出深入化、系统化、应用化的特点。

2.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

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国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大致经历了描述比较、理论建构和测量完善3个发展阶段。但对于最基本的内涵问题,心理学家们并未达成一致意见。究竟什么是幸福?它是一种感觉,一种状况,一种意向,还是一种态度?基于快乐论和实现论两大哲学传统,幸福感的研究一直存在两种模式:主观幸福感(subiective 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主观幸福感是从主观论或快乐论发展而来的,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而且是人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显现[2]。

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性特点的构念。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并且共同负荷于一个高阶因子。这表明,人们对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判断,是综合考虑了他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评价之后得出的[3]。从认知评价的角度界定主观幸福感,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评价;而从情感体验角度界定主观幸福感,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平衡的结果,如果个体体验到较少的负性情绪和较多的正性情绪,感觉就是幸福的[2]。

2.2主观幸福感的特征

许多心理学研究在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如吴明霞、何瑛、龚要先等都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①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针之一,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②主观性。指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行动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因此,测量主要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③相对稳定性。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当时情绪状态与情境的影响,但研究却证实主观幸福感具有相对稳定性。

3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

3.1期望值理论

个人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时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其实这一标准就是个人的期

望目标。若目标实现了,则主观幸福感的值高,反之则值低。但事实上,过高的期望值对个人生活的满意度是不利的。Wilson提出,高期望值对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23]。然而,在决定主观幸福感时,期望的内容比期望实现的可能性更重要。测量被试期望目标的信心时,对实现内在期望(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达到外部期望(名誉、金钱)的可能性估计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23],期望值并非最好的主观幸福感预测指标,而期望值、现实条件与个人外在资源(权力地位、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和内在资源(气质、外貌等)是否一致,可以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

3.2社会比较理论

早期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对比的结果,即个人与周围人比较,如果自己优于别人则感到幸福。在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格特质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由于优于别人而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感到不幸的人既作向上也作向下比较,因而处于一种比较矛盾的心理状态中,即中国人所讲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以此评价自己在某一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知足常乐”,悲观者则相反。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层次多样化,使得进行比较的信息呈现出多样性,加之人们运用信息的方式存在差异,因此社会比较理论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复杂化。

3.3目标理论

目标是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它影响情绪,影响主观愿望和快乐,检验它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都影响个人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我们用以达到目标的策略的成功与否,明显地影响着我们对自己和生活的满意程度。尽管有目标并不能保证快乐,但有明确目标并努力工作从而成功地达到目标的人,他们显示出的快乐超过了那些没有目标或达到目标时有困难的人。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自我接受、助人、亲和性等有关的内在价值目标,是自然需要和生长需要的表达,比美貌、名誉、金钱等外在目标,对主观幸福感意义更大。

4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多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追求客观、精确的结构化问卷测量是研究幸福的主流方法。各种量表涉及的指标主要有三个:生活满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