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归纳总结大全高考生物选修一学问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育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分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分,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肯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开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奇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返回名目选修一生物学问微生物的培育与应用1、培育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育基和液体培育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育基和自然培育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育基和鉴别培育基。

2、培育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143、微生物在固体培育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1页)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1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整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概念: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需加入凝固剂琼脂),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3、成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四类物质。

4、注意: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条件;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二)无菌技术消毒: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对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常用需要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用灼烧灭菌法灭菌;而对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则用酒精消毒二、实验操作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纯化大肠杆菌: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3、培养、观察: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12h和24h 后,分别观察并记录结果。

(菌落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基础知识(一)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小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小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小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细胞基本单位、遗传与变异、维持稳态和适应环境、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细胞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

细胞有基本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包裹细胞质,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其中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内进行的重要化学反应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分。

细胞在进化中出现多样性,有单细胞、多细胞和细胞的形态多样性。

二、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础,遗传物质是DNA。

DNA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种属、个体性状和生命活动方式等。

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遗传性差异,包括突变和性状的组合变异。

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为种群的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维持稳态和适应环境生命体在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才能正常生活,内环境的稳态维持受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的调节。

生物体对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可以通过控制体温、代谢过程和离子平衡等维持内部稳态。

环境适应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能力,它使生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四、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主要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

碳循环是指碳在生物圈和地球大气圈之间的循环,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氮循环是指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氮素的转化和循环,包括氮的固定、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

水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雨和地下水的补给等。

能量流动是生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通过摄食、呼吸和代谢等过程将能量传递的过程。

细胞基本单位、遗传与变异、维持稳态和适应环境、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在进化和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中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

高级中学生物选修一知识总结归纳.doc

高级中学生物选修一知识总结归纳.doc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总结归纳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总结篇一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髓鞘=神经纤维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 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 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总结篇二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和整理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和整理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和整理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和整理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到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起源、遗传与发育、细胞的生命活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生物选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体需要通过新陈代谢维持自身的生命,具有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的功能。

同时,生命体还需要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包括细胞的自我更新、生命体的自我繁殖、生物体对外界的响应和适应等。

此外,生命体还具有遗传信息的传承和变异的能力,遗传信息包括基因组、染色体、DNA等。

二、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亿年前的地球初期。

最初,地球上只有无氧菌和厌氧菌等简单生物存在。

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生命的进化,逐渐出现了复杂的生命形态,包括蓝藻、藻类、简单植物和动物等。

三、遗传与发育生物的遗传信息主要包括DNA和基因组。

DNA是生命体内最基本的遗传信息媒介,包括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基因组指的是整个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包括所有基因的总和。

生物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受精产生新的个体,受精的过程需要雌性生殖细胞卵子和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结合完成。

无性生殖则是单一个体在不经过受精的情况下产生后代。

四、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在细胞内完成。

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反应和水平传递等,其中新陈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

细胞的新陈代谢包含协同作用的酶促反应,如呼吸、产生蛋白质和细胞分裂等。

总的来说,生物选修一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的起源、遗传与发育、细胞的生命活动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命过程,为我们研究生命科学提供更多的有益启示。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其实高中生物的选修课本内容与必修课本的知识点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很多知识点都是互相关联的,那么选修一的生物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篇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纤维素,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1)土壤采集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2)刚果红染色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步骤倒平板操作、制备菌悬液、涂布平板(3)刚果红染色法种类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课题延伸: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后,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归纳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植物生殖:包括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指的是通过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的过程,涉及传粉、授粉、受精等过程;无性生殖则是指植物通过自体或外体的无性生殖器官繁殖后代,常见的方式有分株、扦插、走茎等。

2. 动物生殖:包括动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涉及交配、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无性生殖是指动物通过自体或外体的特殊细胞繁殖后代,常见的方式有二分裂、出芽、再生等。

3. 生物进化:包括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等。

进化理论是指生物种类和形态的改变是通过漫长的时间和逐渐的积累而产生的;自然选择则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传递有利基因给下一代;适应性进化则是指物种通过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的选择而逐渐改变。

4. 生态系统:包括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生物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层级;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群体和环境要素组成,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过程维持其稳定性。

以上为生物选修一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概述,具体内容可能还有其他细节和深入的内容需要学习和理解。

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知识点

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知识点

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知识点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命体的起源、组成和变化规律,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在生物选修1中,有一些知识点被认为是高考必背的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讨论,并给出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现代生物学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生物形式逐渐演化成复杂的生物。

这其中涉及到有机进化和有机适应的概念,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2.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此外,生物体还包括不同种类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它们相互协作,保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学习和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3. 遗传和变异遗传是生物界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遗传的本质是物质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其中涉及到基因的表达和控制。

变异是遗传的基础,通过变异,生物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和特征,进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对于进化和种群遗传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和转变,这些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涉及到细胞增殖、器官形成和功能的成熟等方面,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5. 生物体的代谢和调节代谢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涉及到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代谢主要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通过代谢,生物体能够获取能量和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此外,生物体还需要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和适应,以保持内稳态和生命的平衡。

以上是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要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多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高考选修1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考选修1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考选修1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是一门广泛而又深奥的学科。

在高中生物教育中,选修1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涵盖了许多关键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对选修1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逐一介绍其内容与重要性。

1. 普通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普通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装,起到选择性渗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的成分;细胞核则是细胞内最为重要的部分,存储着遗传信息以及控制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2. 生物膜与渗透调节生物膜是细胞的外膜,它由脂质双层组成,起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限作用。

生物膜的渗透调节是指细胞对物质的选择性摄入和排出的过程。

通过运用渗透压和渗透调节,细胞能够维持自身内外环境的平衡,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进行。

3. 细胞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与生长的基本方式。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分离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这一过程不仅使细胞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保证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与稳定。

4. 基因与遗传基因是确定性状的遗传物质,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决定了个体的种种特征。

遗传是基因在传代中的表现形式,它表现为性状的可变性以及后代之间的相似性。

5. 生殖与发育生殖是维持物种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方式。

生殖分为两种形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两个个体的遗传物质的互换与重组,在后代中产生了遗传多样性;无性生殖则是通过个体自身的分裂或增殖,产生与自己基本相同的后代。

发育指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整个生长过程。

总结:选修1知识点涵盖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膜与渗透调节、细胞分裂与有丝分裂、基因与遗传以及生殖与发育等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奥秘,同时也能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修一生物高考常考知识点

选修一生物高考常考知识点

选修一生物高考常考知识点生物学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生物学选修一中常考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1.细胞与分子基础知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包括细胞膜、细胞器、DNA等的组成和功能。

2.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对于解释物种的多样性和进化起着关键作用。

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等知识点,能够全面理解遗传与进化的机制。

3.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节机制有助于理解疫苗产生的免疫效果、药物的作用机理等。

4.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对生物体进行科学利用的领域,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

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能够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5.环境生态环境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理解环境生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生命活动调节与协调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调节和协调来保持相对稳定。

了解生物体的调节机制和协调机制,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7.人体解剖与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知识点只是选修一生物常考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重点关注这些知识,并在考前做好系统的复习计划。

同时,建议同学们多做题,培养解题的能力,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为高考生物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简介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涵盖了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些深入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生物选修一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是指人体内的一套自身抵抗病原体入侵和异物侵害的生物防御系统。

它由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能够识别和抵御外来的病原体,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健康。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骨髓:骨髓是人体产生造血干细胞的器官,同时也是免疫细胞的产生地。

骨髓中产生的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

2.脾脏: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

它能够清除老化和异常的红血球,同时也参与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存储。

3.淋巴结:淋巴结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是一种免疫细胞集聚的器官。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异物,同时也是免疫细胞的重要存储地。

4.扁桃体:扁桃体是咽喉部的一组淋巴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它能够识别入侵的病原体,激活免疫细胞,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5.腺体:腺体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等。

这些腺体能够分泌抗菌物质,起到对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6.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人体免疫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1.识别和辨别: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辨别体内外的病原体和异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攻击和清除:免疫系统能够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和分泌特异性抗体来攻击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3.记忆和适应: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和适应的功能,能够通过对病原体的记忆和适应,提高对同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4.平衡和调节:免疫系统能够维持体内的免疫平衡,并对免疫活动进行调节,避免过度反应或免疫耐受。

人体免疫系统的失调及相关疾病当人体免疫系统发生失调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疾病:1.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的先天或后天缺陷而导致的容易感染病原体的疾病,如严重综合免疫缺陷症(SCID)等。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到了生命的起源、细胞生命活动、遗传变异、进化与生态等众多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物选修一中的部分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选修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变化产生响应的能力。

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其中,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而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遗传变异也是生物选修一中的重要内容。

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遗传性状的不同。

而这种差异来源于基因的不同表达和基因型的不同组合。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变异,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逐步演化。

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有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的自由组合等。

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突然的变化,可以导致新的遗传特征的出现。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排和重组,通过交叉互换和独立分离等过程,使得基因的组合发生改变。

进化与生态也是生物选修一中的重要内容。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进化的驱动力主要有突变、选择和基因流等。

突变为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变异,使得物种可以通过选择适应不同的环境。

选择则是指环境对个体产生的不同适应性形成的压力,从而影响个体的繁殖和生存。

基因流则是指不同地区或不同种群之间基因的交换,通过基因的交流,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可以减小。

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学研究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强调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研究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选修一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和生态位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生存方式。

通过对生物选修一中的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起源、细胞生命活动、遗传变异、进化与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精品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精品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精品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生态学、遗传学和进化论三个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三个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

一、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及其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群落、种群、个体和非生物因素。

生态系统有营养链和能量流动两个基本特征,同时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基本过程。

2.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是同一种类个体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的总体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种群生态学关注的重点是种群的密度、生长规律和种群动态。

物种的存亡、繁殖和扩散等都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

种群的大小受到环境和资源的限制,其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和适应度等因素的影响。

3.群落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群体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的生物群落。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等是群落生态学关注的重点。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和共生等。

二、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遗传变异、遗传性状和遗传性状转移等方面的内容。

1.遗传变异2.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物种或个体的性状。

遗传性状可以是单因素性状,也可以是多因素性状。

单因素性状受到单个基因的控制,如血型、眼色等;多因素性状受到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如身高、体重等。

3.遗传性状转移遗传性状转移是指遗传性状在不同代之间的传递和变化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遗传性状通过基因的组合和分离来传递给下一代;在无性生殖中,遗传性状的传递是通过基因复制和分配来实现的。

遗传性状的转移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生物选修一高考的知识点

生物选修一高考的知识点

生物选修一高考的知识点生物作为高中科学课程的一部分,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而对于学习生物的学生来说,选修一是他们所接触到的其中一门高级课程。

在高考中,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生物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1. 遗传学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学科,是生物选修一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工程等。

学生需要熟悉DNA的双螺旋结构,了解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同时,也要掌握孟德尔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等。

2. 分子生物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选修一中,学生需要了解PCR扩增技术、DNA测序技术、基因克隆等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操作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3.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生物选修一中的一部分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例如,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了解氮循环和碳循环的原理和影响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响应机制,如趋向性、视觉反射等。

4.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生物选修一中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其重要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同时,还需要具备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5. 细胞分裂与生殖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与生殖是生物选修一中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还要了解生殖的原理和方式,如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以及其在生物界中的应用。

总结:生物选修一是高考生物中的重要内容,涉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细胞分裂与生殖等知识。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材知识点(2017考纲)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材知识点(2017考纲)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材知识点(2017考纲)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其发酵条件。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3、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代谢类型?4、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5、葡萄先冲洗还是先去梗?为什么?6、榨汁装瓶的时候,为什么要留1/3的空间?7、如图,发酵装置,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发酵果酒和果醋的时候,需要如何设置该装置?8、果酒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变酸?1.2 腐乳的制作1、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什么?发酵原理是什么?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2、腐乳的制作流程。

3、含水量多少的豆腐适合做腐乳,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有什么影响?4、腐乳外面一层致密的“皮”是怎样形成的?作用是什么?5、加盐腌制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用量?加盐的作用是什么?过多或者过少会有什么影响?6、卤汤中酒精含量为多少,作用是什么?过多或者过少会有什么影响?7、封瓶时,为什么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1、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代谢类型是什么?2、为什么不能用加入抗生素的牛奶制作酸奶?3、制作泡菜的流程。

4、亚硝酸盐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该致癌物是什么?5、泡菜制作过程中,盐水比例是多少?为什么要将盐水煮沸?6、向泡菜坛边沿加水的作用是什么?7、测定亚硝酸盐的原理是什么?8、泡菜腌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哪些条件?亚硝酸盐在腌制多久后开始下降?9、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白膜是如形成的?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什么是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成分和用途划分,培养基有哪些种类?2、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的营养物质有哪些?3、用培养基培养乳酸菌、霉菌和细菌时,要注意什么?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5、什么是消毒和灭菌?常见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是什么?液体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6、使用后的培养基扔掉之前,要怎么处理?为什么?7、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8、为什么要等到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才能倒平板?9、倒平板的时候,锥形瓶的瓶口为什么要通过酒精灯火焰?10、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倒置?1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有哪些?12、什么是(单)菌落?13、为什么每次划线之前要灼烧接种环?为什么要等接种环冷却之后再进行划线?14、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15、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哪些过程?梯度稀释的目的是什么?16、接种过程要在哪里进行?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尿素能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微生物为什么能利用尿素?2、什么是选择培养基?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一般选菌落数为多少的平板进计数?4、寻找目的菌的依据是什么?5、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值偏低还是偏高?为什么?6、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的关键是什么?7、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8、土壤中的微生物大多数是什么?适宜细菌生活的环境条件是怎样的?9、分离不同的微生物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10、菌落的特征主要有哪些方面?11、研究未知微生物,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地球上最丰富的糖类是什么?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是什么?2、纤维素酶有哪些组成成分?作用是什么?3、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优点?4、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是什么?5、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哪些过程可以省略?选择培养的目的是什么?6、选择培养为什么能“浓缩”所需的微生物?7、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8、如何确定分离的是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纤维素酶?6.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1、芳香油的性质有哪些?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3、水蒸汽的原理?方法?不足之处?蒸馏装置如何安装?4、玫瑰精油的性质?采集什么时期的玫瑰花?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5、提取玫瑰精油流程?花瓣和水的比例是多少?加入NaCl和无水Na2SO4的作用是什么?6、为了保证品质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7、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8、橘皮精油的提取方法?为什么不用水蒸气蒸馏法?9、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10、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浸泡多久?11、压榨法的原理是什么?12、为了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应该如何操作?13、压榨液为什么要过滤?为什么要低温静置?14、如何计算出油率?6.2 胡萝卜素的提取1、胡萝卜素的分类依据?哪一类多?β-胡萝卜素在身体内如何转化?维生素A的作用?2、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3、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有哪些方法?4、试验中提取胡萝卜素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5、提取胡萝卜素的试验流程?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应该有什么特点?6、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什么?萃取过程中,如何加热?为什么?7、萃取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冷凝回流装置?8、萃取液的浓缩,可以用什么装置?浓缩之前,需要如何处理?9、将胡萝卜粉碎的目的是什么?在干燥时需要注意什么?干燥的速度和效果与什么有关?10、胡萝卜素的鉴定方法是什么?卷成桶状时,两边能不能互相接触?为什么?。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点DNA和蛋白质技术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2、DNA溶解性:①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②DNA不溶于酒精。

3、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因为酶有专一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对DNA没有影响。

DNA比较能耐高温。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无影响。

4、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5、提取DNA的材料一般用鸡血而不用猪血,因为哺乳动物(猪)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DNA。

6、破碎鸡血细胞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7、为了纯化提取的DNA,需要将滤液进一步处理。

在滤液中加入NaCL,使其浓度为2mol/L,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再加入蒸馏水,使NaCL浓度为0、14mol/L,析出DNA,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杂质。

8、向溶解了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的酒精溶液,目的是提取含杂质更少的DNA。

9、PCR原理:DNA体外复制10、PCR的条件:①一定的缓冲溶液;②DNA模板;③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④四种脱氧核苷酸;⑤耐热的DNA聚合酶;⑥控制温度的仪器设备。

11、为什么要引物?因为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12、PCR三步骤:变性、复性和延伸。

在PCR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

高考生物选修一重要知识点

高考生物选修一重要知识点

高考生物选修一重要知识点高考生物选修一重要知识点对于高科理科生而言,应该如何去备战高考生物呢?高考生物考察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所以我们除了要复习必修课本的内容,选修一的知识点也要深入了解。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生物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选修一生物知识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全国卷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课题2 腐乳的制作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4、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的主要作用:1.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

2.使毛酶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通过各种辅料与酶的缓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5、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水分测定方法如下: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5~10g(精确到0.02mg),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5℃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m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烘干前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后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前样品质量·毛霉的生长:条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来源:1.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2. 直接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时间:5天·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天左右。

·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酥烂 3.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 4.浸提毛酶菌丝上的蛋白酶。

·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

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酒的作用:1.防止杂菌污染以防腐2.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赋予腐乳风味 3.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香辛料的作用:1.调味作用2.杀菌防腐作用3.参与并促进发酵过程·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疑难解答(1)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

用含水量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

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课题3 制作泡菜·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在无氧条件下,降糖分解为乳酸。

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反应式为:C6H12O6−→−酶2C3H6O3+能量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 、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一般在腌制 10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亚硝酸盐发酵时间(d )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