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四支(二)资料讲解
声律启蒙四支其二原文和解释
![声律启蒙四支其二原文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47062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0.png)
声律启蒙四支其二原文和解释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声律启蒙》四支其二。
原文是这样的:“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龟。
”先来说说“戈对甲,鼓对旗”,这就是武器和装备相对啦,想象一下战场上的画面,是不是很有气势?“紫燕对黄鹂”,这两种鸟都特别美,紫燕轻盈,黄鹂叫声清脆,就像一对好伙伴。
“梅酸对李苦”,梅子酸,李子苦,就像生活里有甜也有酸。
“青眼对白眉”,青眼表示喜爱和重视,白眉呢,说的是有特别才华的人,是不是很有趣?“三弄笛,一围棋”,吹笛子和下围棋,都是很风雅的活动哟。
“雨打对风吹”,大自然的力量,风雨总是相伴的。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海棠花在春天早早睡去,杨柳在白天睡懒觉,哈哈,多形象呀!“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这里面有历史故事呢,张骏写了槐树赋,而杜甫不写海棠诗,各有各的缘由。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龟”,说的是晋代的士人独特奇妙,像只露出一点斑纹就能知道全貌的豹子;唐代的儒生知识渊博,就像能知道各种知识的神龟。
怎么样,这一段是不是很有意思呀?稿子二亲人们,咱们一起来瞧瞧《声律启蒙》四支其二哈!“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 你看,戈和甲是打仗用的,鼓和旗是指挥打仗的,紫燕和黄鹂都是可爱的小鸟儿,多妙呀!“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 梅子酸溜溜,李子苦兮兮,就像人生的滋味有不同。
青眼就是人家喜欢你,白眉呢,是说这人厉害哟!“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 吹笛子那叫一个悠扬,下围棋可得动脑筋。
雨打风吹,大自然可真会折腾。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 哎呀,海棠花春天爱睡懒觉,杨柳大白天还不着急起床,是不是很俏皮?“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 这里面故事可多啦,张骏写槐树赋,杜陵不写海棠诗,各有各的想法。
声律启蒙|四支(二)
![声律启蒙|四支(二)](https://img.taocdn.com/s3/m/680350f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a.png)
声律启蒙|四支(二)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声律启蒙》,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其中还包括大量诗词典故,是训练儿童应对,训练语音、词汇、修辞,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对于诗词初学者同样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
作品散见于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声律启蒙四支2 来自诗评万象 00:00 03:12声律启蒙四支(二)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④(pí)罴:一种野兽,俗称人熊。
⑤琉璃:天然形成的各种有光的宝石的统称。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汉书·王吉传》。
王吉,字子阳,西汉人,品行高洁。
东邻的枣树越过院墙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树上的枣子给王吉吃。
王吉知道枣子的来历后,认为妻子这是偷盗,便将其妻赶出了家门。
邻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这株枣树。
后经邻里再三劝阻,坚决请求,王吉才让妻子回来。
去:离开,此处是“让……离开”,即休弃的意思。
声律启蒙4四支 (2)
![声律启蒙4四支 (2)](https://img.taocdn.com/s3/m/d81de66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0.png)
四支· 二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 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四支· 二
行
止
速
迟
舞剑
围棋
花笺
草字
竹简
毛锥
汾水鼎
岘山碑
虎豹
pí
熊罴
花开红锦绣
妇
看图说话
课堂作业:复习卷(笔写)
家庭作业:
1、朗读本节内容,做到熟读自然成诵; 2、能够正确标注一首对韵古诗的韵脚; 3、完成课后练习题并讲解任一典故给家长;
后会有期
秦汉胡同
吾以外皆吾师,倾此生为斯事
平水韵
下卷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 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 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 覃、十四盐、十五咸
复习:三江 · 二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
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
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宝石知识:
琉璃,亦作“瑠璃”, 是以各种颜色(颜色由 各种金属元素产生)的 人造水晶(含24%的二 氧化铅)为原料,在 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 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 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 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 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 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 得的。
宝石、
钻石、
玉石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99f5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是清代儿童启蒙读物,由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
这本书以四支童谣的形式,通过儿童易懂的语言和韵律,传授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道德观念。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声律启蒙四支》的全文。
第一支《咏鹅》是一首描写鹅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鹅的形象,告诉孩子们要勤奋好学,不要懒惰。
鹅是一种勤劳的动物,它们不仅能吃草,还能吃虫子,对于农田的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第二支《咏菊》是一首描写菊花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坚强,告诉孩子们要有自信和坚强的意志。
菊花是秋天的花朵,它们在寒冷的秋天依然能够开放,给人们带来美丽和希望。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成功。
第三支《咏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梅花的坚强和纯洁,告诉孩子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追求。
梅花是冬天的花朵,它们在严寒的冬天依然能够开放,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环境如何,都要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德,追求真善美。
第四支《咏松》是一首描写松树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松树的坚强和永恒,告诉孩子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松树是一种长寿的树木,它们在风雨中依然屹立不倒,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希望。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
通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的全文,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主题是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智慧。
这四支童谣通过描绘自然界的事物,告诉孩子们要有勤奋、自信、高尚和坚定的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声律启蒙四支》是一本经典的儿童读物,它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和韵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和智慧。
这本书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年人回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品德和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https://img.taocdn.com/s3/m/7ff0282f0c22590103029dd8.png)
上:四支之吉白夕凡创作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①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②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③四目(jié)颉:四目颉:颉,仓颇,黄帝史臣,传说仓®5有四目,汉字为仓獅斤创。
一足(kuí)夔:舜的臣子,舜说过"一夔足矣",后人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
④(qú yù)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⑤(hàn dàn)菡萏:荷花。
(tú mí)荼縻:也写作酴釄、荼蘼,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原文】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
【译文】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
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
⑥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
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应候:与气候相应。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xiāng)襄子联合韩、魏诛杀。
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酬报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
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他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
羊公,对晋人羊(hù)祜的尊称。
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苍生皮子下敬爱,死后襄阳苍生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
后来,其手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笠翁对韵·四支2图文详解.doc
![笠翁对韵·四支2图文详解.doc](https://img.taocdn.com/s3/m/a9f0e44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1.png)
葅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
【明词义】葅:古代酷刑,将人剁成肉酱。
汉·李陵《重报苏武书》:“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错受戮,周魏见辜。
”《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彭羕传》:“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亦作菹醢。
”醢:肉酱。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如:《锄禾》点漆:乌黑光亮貌。
【知文化】诗通常所说的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五言就是五个字)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锄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唐·李绅——五言绝句唐·李白——七言绝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望唐·杜甫——五言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屈原和赋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所做的辞赋,后来统称为楚辞。
赋在汉代最为流行,是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成语故事】画龙点睛古时候,有个画家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
声律启蒙--四支知识讲解
![声律启蒙--四支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0f0db4fc281e53a5802fff1.png)
四目颉 jié
kuí
一足夔
qú yù
鸲 鹆 对
lù sī
鹭鸶
半池红菡hàn萏dàn
一 架 白 荼 tú 蘼 mí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国 伯士 恩吞 深变
形 之 炭
羊 邑 yì 公人 德竖 大 堕 duò
泪 之 碑 bēi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酒,赋(fù)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xù)对游丝。 四目颉(jié),一足夔(kuí),鸲(qú)鹆 (yù) 对鹭(lù)鸶 (sī)。 半池红菡(hàn)萏(dàn),一架白荼(tú)蘼(mí)。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yì)人竖堕(duò)泪之碑(bēi)。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 ),赋对( )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 ),落絮对( )。
声律启蒙--四支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茶对酒
fù 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种竹
栽花
xù
落絮 对
游丝
四目颉,( ),鸲鹆对( )。
半池红菡萏,(
)。
几阵秋风能应候,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https://img.taocdn.com/s3/m/dd630ca06529647d27285296.png)
精心整理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译文】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
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原文】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译文】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①。
三弄笛,一围棋②,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③。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④。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⑤。
【注释】①李苦:李子很苦。
《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卷二)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660614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4.png)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卷二)一先晴对雨,地对天。
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
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注释】赤壁:即苏子泛舟处。
青田: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田红树起乡愁。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武城:孔子弟子子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木笔:《群芳谱》:“辛夷曰木笔花。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金城:关中金城千里皆植柳。
玉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
鼠目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穴:《三国志·吕蒙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龙渊:古人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子·地形》:“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
”一说剑名。
击磬:孔子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子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鼠目:《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曰:獐头鼠目子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文本谓马周曰:火色鸢肩必速贵。
白羽:《三国志·诸葛亮传》云,武侯诸葛亮常摇白羽扇。
乌纱:《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常醉眠邻妇侧,乌纱帽半坠。
羊角:《庄子·逍遥游》:抟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回风也。
鸭头:绿波。
离对坎,震对乾。
一日对千年。
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苏武节,郑虔毡。
涧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注释】离坎震乾:八卦中的四种卦名。
苏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持节不降。
郑毡:见前。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cd2e0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b.png)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教育家、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套启蒙教育诗歌,一共有四支。
这些诗歌通俗易懂,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让儿童容易理解记忆,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下面对《声律启蒙》四支的具体内容进行解释。
第一支:《田忌赛马》这首诗讲述了田忌与王跖比赛马匹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阐述了策略与智慧的重要性。
田忌以稳定的策略战胜王跖的骄傲和轻敌心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马跑比赛,把智慧与谋略的重要性融入到了儿童教育中,提醒儿童在面对困难时要善于思考与应对。
这首诗也表达了袁枚对智慧与谋略的愿景,鼓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智慧和灵活的思维。
第二支:《水调歌头》这首诗通过描述家庭琐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幸福家庭的生活乐趣。
袁枚以深情婉丽的笔触,揭示了家庭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
诗中以细腻的描写勾勒出幸福家庭的画面,教育儿童懂得珍惜家庭、爱护家庭,同时也塑造了一个良好家风的形象,引导儿童模仿并建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第三支:《刘琨夜奔》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刘琨为了拯救被敌人围困的朋友而夜间奋勇行动的故事。
通过刘琨的勇敢行动,袁枚表现了勇气与胆识的重要性。
故事中,刘琨不顾危险,奋不顾身地去救援朋友,传达了儿童应勇敢面对困难、勇敢行动的教育思想。
这首诗也传递了袁枚欣赏勇气和忠诚的价值观,鼓励儿童培养勇敢面对挑战的品质。
第四支:《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与石头在风雨中的坚韧不拔形象,表达了追求进步和坚毅精神的教育观念。
袁枚以竹子与石头的形象,告诫儿童要坚守信念,面对挫折要坚强,努力奋斗。
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儿童不要轻易放弃,要有积极的心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总的来说,袁枚的《声律启蒙》四支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式,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形象,教育儿童培养智慧、家庭观念、勇气和坚韧精神。
这些故事充满了启发性和教育性,引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品质。
笠翁对韵四支(拼音+详解)
![笠翁对韵四支(拼音+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5fa073f1eb91a37f0115c0e.png)
《笠翁对韵 上卷》之“四支”(一)泉qu án 对du ì石sh í,干ɡàn 对du ì枝zh ī。
吹chu ī竹zh ú对du ì弹t án 丝s ī。
山sh ān 亭t ín ɡ对du ì水shu ǐ榭x i è,鹦y īn ɡ鹉w ǔ对du ì鸬l ú鹚c í。
五w ǔ色s è笔b ǐ,十sh í香xi ān ɡ词c í。
泼p ō墨m ò对du ì传chu án 卮zh ī。
神sh én 奇q í韩h án 幹g àn 画hu à,雄xi ón ɡ浑h ún 李l ǐ陵l ín ɡ诗sh ī。
几j ǐ处ch ù花hu ā街j i ē新x īn 夺du ó锦j ǐn ,有y ǒu 人r én 香xi ān ɡ径j ìn ɡ淡d àn 凝n ín ɡ脂zh ī。
万w àn 里l ǐ烽f ēn ɡ烟y ān ,战zh àn 士sh ì边bi ān 头t óu 争zh ēn ɡ保b ǎo 塞s ài ;一y ī犁l í膏ɡāo 雨y ǔ,农n ón ɡ夫f ū村c ūn 外w ài 尽j ìn 乘ch én ɡ时shí。
【注释】吹竹:吹奏竹管类乐器。
弹丝:弹奏四弦类乐器。
水榭(xi è):邻水的或建于水上的楼台。
鸬(l ú)鹚(c í):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可驯养。
亦称为摸鱼公、墨鸦、水老鸦、乌鬼、鱼鹰。
五色笔:相传南朝(梁)江淹,年青时梦晋代学者和诗人郭璞赠给他五色笔,于是才思大进,写了许多优秀诗文。
声律启蒙四支中原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四支中原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76723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c.png)
声律启蒙四支中原文及解释声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修辞技巧。
《声律启蒙》是清代作家龚自珍所著的一本辅助性读物,用来帮助初学者学习声律。
《声律启蒙》一共分为四支,分别是《青出于蓝》、《目送》、《竹石》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以下是这四支的原文及解释:1. 《青出于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释:这首诗通过描绘蓝色的葵花的美丽和生命力,以及对秋天的忧虑,表达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青春机会,努力奋斗,以免在日后后悔不已。
2. 《目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下渔舟唱晚的景象,以及迁徙的雁阵在衡阳一带断续的声音。
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3.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释:这首诗比喻人应该像竹子和石头一样坚韧不拔,经得起千磨万击,无论东西南北的困境。
并告诫人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留下一份真心真意的事迹,以便照亮后人的道路。
4.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释: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地的生长和消退,以及春风和草原的相互作用,表达了得失常人生的观点。
诗人借此向离别的友人表达了深深的别离之情。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https://img.taocdn.com/s3/m/7515018dd5bbfd0a78567327.png)
上:四支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①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②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③四目(jié)颉:四目颉:颉,仓颇,黄帝史臣,传说仓®5有四目,汉字为仓獅斤创。
一足(kuí)夔:舜的臣子,舜说过"一夔足矣",后人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
④(qú yù)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⑤(hàn dàn)菡萏:荷花。
(tú mí)荼縻:也写作酴釄、荼蘼,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原文】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
【译文】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
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
⑥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
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应候: 与气候相应。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xiāng)襄子联合韩、魏诛杀。
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
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
羊公,对晋人羊(hù)祜的尊称。
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皮子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
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四支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四支](https://img.taocdn.com/s3/m/ff2dc1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9.png)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四支《声律启蒙》是中国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一本散文集。
这本书由四支组成,每支都包含了若干的散文。
以下是对《声律启蒙》四支的注解与译文。
第一支《诗品》:这一支主要是对古代诗歌的品评和赏析。
袁枚在这里提出了他的诗歌观点,坚持“质朴自然”的诗歌风格,批评了那些过于华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诗作。
他还强调诗歌应该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反对虚假和夸张。
在这一支中,袁枚还提出了许多有关古代诗歌创作的原则和技巧。
第二支《骈文》:这一支主要是对“骈文”这种文体的介绍和研究。
袁枚认为,“骈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需要通过对音韵、格律和语言的巧妙运用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
在这一支中,袁枚提出了一些创作“骈文”的方法和技巧,例如使用讽刺和比喻来增加文章的幽默感和表现力。
第三支《实用》:这一支主要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袁枚认为,知识应该是实用的,而不只是空洞的理论。
因此,他在这一支中列举了一些关于农业、饮食、医疗和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技巧和知识,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益。
第四支《谐谑》:这一支主要是关于幽默和讽刺的文章。
袁枚认为幽默和讽刺是文学创作中重要的元素,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在这一支中,袁枚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讽刺了一些社会现象和人们的行为习惯。
总之,《声律启蒙》是一本包含了袁枚对文学创作和实用知识的研究和观点的散文集。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袁枚对古代诗歌和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关实用技能和幽默讽刺的知识。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陵:指唐代诗人杜甫。宋人王禹偁《诗话》说,杜甫的母亲名海棠, 杜甫为避讳而从不作吟咏海棠的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晋书;王羲之传》:晋朝「王羲之」有子名 「王献之」,小时看人玩樗蒲,便知胜负,其父门人称赞他为:『管中 窥豹,时见一斑』。
樗蒲 [chū pú]
五总之龟:据说龟每长二百年,就能生出两条尾巴,称一总:到千岁的时 候,共有五总。五总的龟无所不知。因此人们常用“五总之龟”来比喻 人的学识广博。
五总之龟:唐代殷践猷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号为五总龟。
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 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虎豹对熊罴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 品《七律·冬云》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作者在一副对联中连用两个典故,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为民,不 要占用本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当官,不可与民争夺利益!唯有如此,人 们才能各司其业,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社会才 能和谐,国家才能稳固。
金戈铁甲 解释: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李苦:李子很苦。《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 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小孩们 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树长在大路边, 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小孩们摘邻居种有枣树,枣树生长茂盛垂挂到王 吉的庭园,王吉之妻采了几个枣子吃,因此王吉欲休妻,邻居闻知后便 欲砍树。后经邻里调解夫妇重归于好。
《史记·.循吏列传》写道,春秋时期公仪休为鲁国相,有一天在家中吃 到美味的葵菜,又见妻子在纺纱织帛,说:“我已有俸禄,你还要与园 夫红女争利益吗?”为了让其不与园夫和织女争利,于是怒而拔去后园 葵菜,并休妻出门。
三弄笛:这是一个典故,见于《世说新语·任诞》。晋人王徽之(宇子 献,王羲之之子)曾听说桓伊(宇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 识。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驾车从岸上经过,别人告诉王徽 之:这个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 一奏。”当时桓伊已经担任过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闻王徽 之的名气,便下车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谈一句,使 各奔东西了。弄,本为双手把玩宝玉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双手持笛演奏, 有一支古笛曲名便为《梅花三弄》。
声律启蒙 四支(二)
声律启蒙 四支(二)
• 围棋:此处不是名词,而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 使用。
•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 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 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海棠睡:《太真外传》杨太真初睡起,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耶? 柳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名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海棠 杨柳 字面上对称,也同时引用典故暗喻两个人。
张骏曾为槐树赋
骏句:据《太平御览》卷 124《偏霸部·西梁》李暠所云,从前河右地 区(今甘肃酒泉一带)无楸树槐树,东晋后期割据于河右地区的前凉国 张骏曾从陕西一带弄来一些树种移栽,都死了。前凉于公元376年被前 秦灭掉之后,李暠逐渐占据河右,于公元400年建立西凉。有一天,忽 然在酒泉宫西北角上长出了一棵槐树,李暠认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 《槐树赋》。原注引自《凉录》说《槐树赋》为张骏所作,与原文所言 相合。疑原文及原注均误。
第五、六句毛主席又展早年英迈豪气。毛主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 一切“虎豹豺狼。这二句的“虎豹”、“熊罴”都指反动派邪恶势力, 同时在诗意上又与冬景相谐调。
熊罴:熊是陆上肉食类中体形最大的动物。它们是由一种类似犬一样的 祖先进化而成的,是犬科动物进化道路上的一个分支。熊科动物基本上 都已偏离了食肉的习性,而成为杂食性动物了。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宿醉未醒。明皇 叫侍女将杨贵妃扶至沉香亭,杨贵妃带醉补了一下妆,但不能下拜。唐 明皇笑着说:“岂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是海棠花 还没睡够呀!)后来宋朝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 烛照红妆”,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下联出自《三辅故事》,据说汉朝宫 苑中有株柳树,树形像人,称之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历鹗的 《台城路·蚕》词中写养蚕人“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 是这个典故。
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示重视对 方;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世说新 语·简傲》注引《晋书·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 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只有当时的名士嵇康去见他,阮 籍才青眼相对。
白眉: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 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马 氏五常,白眉最良”。(见于《三国志·蜀志》。)后世便称兄弟中才 干最突出者为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