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学设计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第一篇: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危害。
(2)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
(3)掌握一些国内外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
二、教学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网络使用道德规范。
(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三、教学难点(1)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
(2)要求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倡议书。
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小组活动,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已经国家或地区联成了一个整体,同时也可以把“你”、“我”、“他”联系到一起,正可谓“天下被网罗”、“天下被网络”,形成了一种“网络社会”或“虚拟社会”,我们在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快乐的同时,但也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影响其易用性和安全性。
请同学们思考下:在信息活动中主要出现了哪些问题? <二>教授内容1、存在问题归纳总结:(1)不良信息毒化网络“空气”。
(2)网上犯罪。
(3)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
(4)信息垃圾泛滥。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应该采用哪些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2、解决方法:(1)计算机技术手段。
(2)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A、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他人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
B、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
C、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
D、不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E、不做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其他事。
(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查找我国和其它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精品
为了维护信息安全,我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要切实做到下面几点:
1、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他人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
2、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3、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计算机犯罪的种类及特征(PPT)
道德是自律的规范,法律是他律的规范。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对于一些已经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制裁。
1、国内立法情况
(1)法律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网络安全相关规定:《宪法》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网络安全法》将近年来一些成熟的好做法制度化,并为将来可能的制度创新做了原则性规定,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法律保障。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说课稿
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授课教师:山东烟台一中滕水平课型:新授课授课年级:高一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及各位老师回报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1.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2.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的第六章第二节,定为一课时。
本节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
本节课既是上一节《维护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内容上的延续,也是关于维护信息安全措施的进一步深入。
二、学情分析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作为未来信息活动的主体——中学生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
学生对于网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深入。
又因为中学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迷其中,受到危害。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知识分为:网络信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道德规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三个部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网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指导学生如何避免和消除这些危害,提升法律意识。
最后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我又以《中学生因网络游戏犯罪现状》作为拓展,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充分认识到网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能对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节,本节课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些不良⾏为以及这些⾏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教育引导学⽣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的问题,⾃觉遵守⽹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学对象分析⾼⼀年级学⽣通过将近⼀个学期对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定的信息技术使⽤经验,只是在使⽤信息技术进⾏活动的过程中,⼀些学⽣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良⾏为,⽹络道德观念不是很强烈。
因此,我们应该使学⽣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有⼀个⽐较深⼊的了解,理解⾃⾝良好的⾏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从⾝⼼两⽅⾯得到锻炼,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
三、教学⽬标(⼀)知识⽬标: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些问题及其危害。
2、了解⽹络使⽤过程中的道德规范。
3、了解国内外信息安全⽅⾯的⼀些法律法规。
(⼆)能⼒⽬标:1、能够利⽤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危害。
2、能够掌握有关⽹络道德规范的知识。
3、能够掌握⼀些国内外的法律法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让学⽣了解⽹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明⽩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健康会造成很⼤的影响,应该给与重视。
(2)通过前⾯的分析,让学⽣了解在使⽤⽹络的时候应该遵守⼀定的道德规范。
(3)通过让学⽣完成任务查找国内外在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使学⽣了解信息活动过程必须遵守哪些⽅⾯的法律法规。
2、难点:(1)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
(2)草拟⼀份“争做⽹络社会的好学⽣”倡议书。
五、教学策略与⽅法1、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提出任务→掌握知识→拓展视野”的线索组织内容,教师先创设场景、提出任务,要求学⽣通过交流或者⾃⼰亲⾝探索和实践,去了解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且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法。
高中信息技术 6.2 信息安全及法律法规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6.2 信息安全及法律法规教案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一、教材分析:之前通过对第六章《信息安全》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概念,了解一些信息安全产品,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治、计算机犯罪及防范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中起指导的作用。
但是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在各自的活动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限制,只能够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从长远角度和全面角度进行规范。
只有通过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普遍性、强制性,才能有效地保护信息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强打击处罚力度。
本节共设置了二部分的内容:“一、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主要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将近一个学期对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良行为,信息安全意识并不分强烈。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其中的方法和思想,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理解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从身心健康方面得到锻炼,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
三、教学目标分析: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结合了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2、过程与方法(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作者:————————————————————————————————日期:课题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授课人课时 1 时间地点课程标准1、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2、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过程与方法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能对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3、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网络使用道德规范。
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1、了解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2、如何辩证地看待网络犯罪。
教学策略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2、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或者基本上没有认识,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能感受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出示目标)导入:展示一组名人的ps恶搞照片,在开心一笑之余,问学生:“你同意上传自己被恶搞的照片吗?为什么?”答:侵犯名誉权、肖像权,造成心理伤害等。
“你知道上网时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吗?”网络世界良莠不齐,我们要学会辨是非,确实了解网络道德规范。
整合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名师精品资料
课题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授课人课时1时间地点课程标准1、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2、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能对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3、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网络使用道德规范。
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1、了解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2、如何辩证地看待网络犯罪。
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策略2、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或者基本上没有认识,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能感受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一组名人的ps恶搞照片,在开心一笑之余,问学生:“你同意上传自己被恶搞的照片吗?为什么?”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出示目标)答:侵犯名誉权、肖像权,造成心理伤害等。
“你知道上网时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吗?”网络世界良莠不齐,我们要学会辨是非,确实了解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上的“自由”不能滥用,不能通过网络做一些为法律所禁止或社会道德不容的行为。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1、教学气氛和谐,学生主动参与,学风良好。
5
4
3
2
2、师生融洽,交往积极,调控有效。
5
4
3
2
教学效果
(10分)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法上有一定收获
5
4
3
2
2、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5
4
3
2
班级
2班
3班
5班
6班
8班
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些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依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技术及网络道德规范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图表,对自己过去在网上的一些行为进行反思。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再一次强调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和遵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倡导做一个“网络社会”的好学生
6.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查找我国和其他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让每个活动小组将他们的活动成果在班里展示并进行交流,急哦爱上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
7.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破译密码窃取巨额邮政储蓄资金甘肃黑客被判无期徒刑”
8.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倡议书。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
教师:杜晓丹
课题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章节
广教版信息技术第六章第二节
课时数
1课时
上课地点
机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掌握一些国内外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知识。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说课稿
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重庆复旦中学周志鹏各位专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重庆复旦中学的周志鹏,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二节。
一、教材分析:本节共设置了二部分的内容:“一、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主要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良行为,信息安全意识并不十分强烈。
三、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教材分析和对学情分析,结合了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2、过程与方法(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依据上述所列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教学重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给予重视。
(2).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安全法律意识的养成;让学生了解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2、教学难点: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学生们平常对于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并不是很了解,本节课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法规知识和意识,做信息社会的守法公民。
五、教法(1)在教学中,我了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我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自己亲身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案例,去了解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及造成的危害。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参考教案
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参考教案课题:《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一个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二节“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本节课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教学对象分析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计算机病毒及计算机犯罪等严重危害信息安全的问题,高一年级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良行为,信息安全意识并不十分强烈。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其中的方法和思想,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理解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从身心健康方面得到锻炼,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了解各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过程与方法】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能对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
3.通过介绍一些黑客的案例,让学生学习网络法律法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给予重视。
2.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和案例过程中,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教学难点】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学生们平常对于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并不是很了解,有一些学生更是一无所知,本节课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法规知识和意识,做信息社会的守法公民。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优秀教案
[课题] 第六章信息平安
§信息平安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标准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网络道德标准的知识;
2、了解一些国内外的信息平安法律法规的知识;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在信息活动过程中,了解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危害,学会判断自己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2、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对侵犯自己信息平安的行为作出有效抵抗和防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负责任地参与维护信息平安的实践;能够识别并抵抗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平安意识;养成在网络上使用文明语言、不欺骗、不破坏的行为习惯。
[重点] 〔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网络使用道德标准。
〔3〕信息平安法律法规。
[难点] 对信息平安法律法规的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
§信息平安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标准
[课堂练习]活动册105-108页[教学反思]。
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
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掌握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3.认识道德规范与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培养信息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概念和内容。
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组织的约束和保护。
3.道德规范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教学难点: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案例分析。
2.道德规范在信息安全保护中的具体作用。
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信息安全保护话题,提问学生对信息安全的了解和认识。
2.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
二、讲授(30分钟)1.介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概念和分类。
2.讲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
3.分析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组织的约束和保护。
4.介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案例分析。
三、讨论和案例分析(3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四、道德规范与信息安全(20分钟)1.介绍道德规范在信息安全中的作用和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道德规范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3.讨论道德规范在信息安全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五、总结和答疑(10分钟)1.总结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疑惑。
教学资源: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材、PPT等。
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相关案例材料。
教学评价:1.课堂小组讨论情况。
2.学生的课堂笔记和问题反馈。
3.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成果展示。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信息安全相关机构或企业,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情况。
2.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或模拟法庭辩论活动,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说课稿
同学们早上好,请大家打开书,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六章的第二节,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犯罪,整理了许多破坏信息安全的案例。
实际上破坏信息安全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就时有发生。
举一个贴近咱们高中生实际生活的例子来说:
如今同学们经常在网上购物,虽然大家都知道在网上购物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但是可能不清楚犯罪分子种种高明的手段。
近日就有一篇报道,一位姓苏的同学用父母的工资卡在网上买书,最后卡里的一万多块钱居然不翼而飞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苏同学在淘宝网上发布了一条求购信息,不久就有一位卖家和他联系,称有这本书出售,并表示可以先发货,待苏同学收到书后再结账。
苏同学欣然接受了。
然后这位卖家又说因为是网上统一发货,需要苏同学到另一个网站下订单,支付一毛钱,然后就可以发货了。
这位苏同学也是处世不深啊,他还就真登陆了卖家指示的网站,并选择了支付方式,输入了自己银行卡号、密码。
但之后书却迟迟没有寄来。
苏同学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去查询工资卡里的现金余额,结果发现卡里的一万多块钱已经没有了。
他们立即报了警,在一个月后犯罪嫌疑人被成功烛火。
其实呢这位卖家所指示的网站根本就是伪造的,这是一件恶略的违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
从这个案例呢我们就可以看出了解网上道德规范标准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重要性,并且应该具备抵制和防范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为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
规范。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学设计2012-04-25 17:09:05| 分类:教学设计|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二节,本节课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将近一个学期对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良行为,网络道德观念不是很强烈。
因此,我们应该使学生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理解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从身心两方面得到锻炼,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了解网络使用过程中的道德规范。
3、了解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
(二)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危害。
2、能够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
3、能够掌握一些国内外的法律法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给与重视。
(2)通过前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3)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查找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信息活动过程必须遵守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规。
2、难点:(1)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
(2)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倡议书。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蔡楚雄 2005年5月25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
②学会辨析日常信息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③初步了解信息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有趣的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会学生认识信息安全问题与道德规范知识;
③通过网络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交流和探讨信息安全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
②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③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利用网络探讨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维护信息安全”的定义;
2.理解信息系统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3.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教学难点】
1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讨与学习信息安全问题的兴趣;
2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初步树立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3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定义。
【教学设备】
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各方面的问题和对计算机的操作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可以围绕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搜集相关资料,精选案例资源。
【教学过程】。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学设计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迅猛发展,人们的各种信息活动更多的通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安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安全,然而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有其本身的脆弱性,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所以制定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是维护信息安全的基础,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标准。
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做信息社会的和谐公民.之前通过对第六章《信息安全》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概念,了解一些信息安全产品,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治、计算机犯罪及防范等方面的内容,本节将从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两个方面介绍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会上网,能够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一方面的信息。
学生对网络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信息安全了解不多,信息安全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过病毒,但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部分学生使用公用计算机的习惯不是太好,会恶作剧般地将其他人的文件私自删除或是篡改,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
高中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候,教师的教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关注着信息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新鲜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准备1.根据教材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例,上网搜索需要的材料,以便进行分析与讨论;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3.查阅“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方面的书籍,找出有用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教学中,丰富课堂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迅猛发展,人们的各种信息活动更多的通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安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安全,然而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有其本身的脆弱性,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所以制定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是维护信息安全的基础,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标准。
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做信息社会的和谐公民。
之前通过对第六章《信息安全》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概念,了解一些信息安全产品,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治、计算机犯罪及防范等方面的内容,本节将从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两个方面介绍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会上网,能够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一方面的信息。
学生对网络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信息安全了解不多,信息安全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过病毒,但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部分学生使用公用计算机的习惯不是太好,会恶作剧般地将其他人的文件私自删除或是篡改,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
高中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候,教师的教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关注着信息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新鲜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1.根据教材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例,上网搜索需要的材料,以便进行分析与讨论;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3.查阅“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方面的书籍,找出有用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教学中,丰富课堂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了解网络使用过程中的道德规范。
(3)了解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
2.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危害。
(2)能够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
(3)能够掌握一些国内外的法律法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3)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给予重视。
2.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安全法律意识的养成。
3.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查找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信息活动过程必须遵守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
1.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讨与学习信息安全问题的兴趣;
2.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初步树立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
3.学会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4.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小组竞答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1.案例分析: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或者基本上没有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找一些这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向学生说明每个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将会受到什么处罚,让学生能具体地感受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行为起到监督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学生有针对性的讨论学习。
并且任务有基本任务与拓展任务之分,充分考虑到了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参差不同的水平。
3.自主探究:通过自主上网搜索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扩展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
4.交流讨论: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交流与讨论,去了解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且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5.小组竞答:引入竞争机制,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致得到更好的维持;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课时
1课时(45分钟)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环节时
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导入四
分
钟
情景1:假如你和同学发生了矛盾,
有人告诉你他可以帮你在网上公布他的
一些情况并且攻击他,你会同意吗?
情景2:高中女生小丽最近收到
网友要求见面的邀请,不知该如何办,
请你帮她出出主意。
学生思考
教师提出的情
景,有些同学小
声相互讨论
使学生
融入课堂气
氛,由和现实
息息相关的
情景来引发
学生对网络
信息活动中
的问题的思
考
教学过程两
分
钟
1、回顾第六章第一节讲述的计算机
病毒和计算机犯罪问题,比如:制造和
传播计算机病毒并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
属于计算机犯罪,由此引出在网络使用
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课
前(上节课的预
习任务)完成教
材中的任务,总
结出信息活动
过程中经常出
现的问题。
让学生
进一步了解
网络安全的
重要性
作业布置
两
分
钟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市民”倡议书。
每个小组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市民” 倡议书,并在班上展示交流 课后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道德与法律意识 教学拓展 1.一些黑客认为“是他们发现了漏洞,只有入侵才能揭示安全地缺陷。
他们知识利用了一下闲置资源而已,没有造成什么财产损失,没有伤害人,也没有改变什么,只不过是学习一下计算机系统而已”。
布置拓展思考: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说说黑客的危害和触犯的法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更为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信息活动,预防计算机病毒,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以确保信息安全。
不仅仅需要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及学会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还要了解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了解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情况。
布置拓展作业:小组合作,为学校的校园网制定规章守则。
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比较满意的是整个课堂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大胆的把自己设想成一名电脑黑客)。
我们觉得自己所选的案例应该比较适合学生,有助于学生接受。
本节知识内容相对容易,便于学生理解,重点是让学生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理解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从身心两方面得到锻炼,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小组竞答的线索组织内容,学生通过交流或者自己亲身探索和实践掌握知识、提升素养。
整堂课进行得很顺利,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学三维目标。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学生通过阅读、朗读、小组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自主学习方式,了解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懂得了加强网络道德和素养及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2.列举真实的事件来引发学生对网络信息活动中的问题的思考,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信息安全和我也有关系”的想法,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本节课的教学,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提高认识,使学生能辨证地看待信息技术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中学时代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师生互动较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活动都需要同学们积极参与思考,表达自己观点,主动与同学交流。
因此,评价过程会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来评价各组同学的参与程度。
2.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情况,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和教师的互动情况等,作为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依据。
3.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看能否学以致用。
教师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1.本节课理论知识较多,比较枯燥,但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比较大。
2.案例较多,学生也许不能完全理解消化
3.确定学生的最终表现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4.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教学的有效性,调整今后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