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语言的起源
语言的产生名词解释
![语言的产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b262b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2.png)
语言的产生名词解释语言,是人类思维交流的工具和载体,通过发声、书写或手势等形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图。
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演化并不断发展,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类型和形式。
本篇文章将探讨语言的产生,并对其进行名词解释。
一、语言的起源人类语言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疑团,有不同的学说提出各自的观点。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口语起源理论"和"手语起源理论"。
1. 口语起源理论口语起源理论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的语音能力。
人类发声器官的特殊构造,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喉咙、舌头、唇等器官发出丰富多样的声音。
这些声音通过不同的调音、节奏和音高等音律规则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符号。
初期的语言可能是通过模仿自然声音、表达基本需求和情绪来演化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提高,语言逐渐进化成人类思维交流的重要媒介。
2. 手语起源理论手语起源理论则认为,语言最初是由手势和肢体动作演化而来的。
人类祖先在语音表达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通过手势、点头、摇头等方式进行交流。
这种非口头的沟通方式慢慢发展成为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成为人类语言的雏形。
尽管手语在人类演化的进程中被口语所取代,但一些传统社群仍然沿用和发展着手语。
二、语言的演化语言的产生只是人类语言的起点,其后的演化过程使得语言逐渐发展成为丰富多样的形态。
1. 词汇与语法的形成语言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词汇的形成。
当人类通过观察和体验世界时,将感知的对象、经验和概念赋予符号,形成了词汇。
最初的词汇可能是指代具体物体或简单的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词汇量和种类逐渐扩展,不断涵盖新的概念。
与此同时,语法的发展也是人类语言演化的重要方面。
语法是一种表达意义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使得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更为复杂的概念。
语法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将词汇有机地组合成有逻辑性和可理解性的语句,使得思想交流更加清晰和精确。
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完整版
![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beac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3.png)
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完整版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起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交本能。
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演化至今。
本文将探讨语言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未来趋势。
起源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的原始沟通方式,最早可能是通过身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来传递信息。
随着人类大脑的发展,语言系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早期的语言可能是基于简单的声音通信的,后来逐渐发展出词汇和语法规则。
形成语言的形成是由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演化而来的。
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中,面临着需要更有效地交流和协作的挑战。
因此,语言的形成是适应这个需求的结果。
语言通过符号系统和规则来组织思想和交流信息,使社会成员能够更好地协作和合作。
发展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从最早的口头传承到书写文字的发明,再到现代的电子媒体和全球化的交流网络,语言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不断变化。
今天,全球有许多不同的语言存在,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特征。
重要性语言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使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分享知识和经验。
语言也反映出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认同,通过语言,人们能够传承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此外,语言还是思考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推动了文学、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对语言的交流和理解产生了全新的影响。
未来,语言可能更加多样化和融合,同时也有可能出现新的语言形式和交流方式。
语言的发展将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连。
结论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也反映着社会和个人的认同。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语言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我们应该重视语言的保护和发展,同时积极适应语言的变化与发展。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和演变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和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19dde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6.png)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和演变语言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基石。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了语言的起源和演变,探索了语言与人类思维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分类和语言的演变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语言的起源1.人类早期语言的模式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人类早期的语言模式可能是基于声音和手势的结合。
在语言学中,这种语言模式被称为口语暗示表达法。
人类初步使用声音和手势进行交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例如寻找食物和避免危险。
2.语言的符号化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语言逐渐从简单的声音和手势发展为符号化的语言。
符号化的语言使用有特定意义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使得人类能够表达更加复杂的思想和抽象概念。
这个过程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时代。
二、语言的分类根据语言学的研究,世界上的语言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语系分类、结构分类和地理分类等。
1.语系分类语系分类是按照语言的历史渊源和相似之处进行分类。
根据语系分类的标准,主要可以将世界语言划分为印欧语系、汉藏语系、日语琉球语系等。
语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2.结构分类结构分类是根据语言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的方法。
其中,最经典的结构分类是根据语言中的词序类型划分为主语-谓语-宾语(SVO)型、主谓宾(SOV)型和主宾谓(VSO)型等。
结构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语言中的基本结构规律以及不同结构类型的差异。
3.地理分类地理分类是按照语言的地理分布进行分类。
根据地理分类的标准,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划分为亚洲语言、欧洲语言、非洲语言等。
地理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特定地理环境下语言的演变和变异。
三、语言的演变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断地演变和变化。
语言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中的词汇不断增加和变化。
新的事物、观念和文化现象的出现,需要语言去表达和描述。
语言学概要
![语言学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5365ff761ed9ad51f01df261.png)
一章、导论一、什么是语言学(一)语言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科学。
1、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语言。
语言学的任务是从理论上阐释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查语言及其应用的现象,来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语言学的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语言和掌握语言,可以指导学者们进行语言方面的研究。
语言学研究必须以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为基础。
2、语言学的建立:语言学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所以,人们对语言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从很早就开始了。
(1)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学者就开始研究具体语言的某些语法问题了。
在古代的中国,先秦时代的学者关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已有了比较高的水平,荀子,孟子关于语言现象、语言本质的论述是相当精辟的。
但是,这个时期的语言研究或者是为了经典著作做注释而进行的,或者是在阐释哲学思想时涉及到语言问题的,就是说,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形成。
(2)此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以考释、研究字形、字义和字音为主的“小学”传统;小学有着世代相传的,独具特色的治学方法,在清代乾嘉年间发展到了顶峰。
在西方,18世纪之前的语言学研究主要也是围绕古代文献的研究展开的。
以上阶段的语言学研究,从对想到方法都不同于后来独立的了的科学的语言学,所以认为属于前语言学阶段,一般称为“语文学”。
(3)欧洲一些语言学家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学的来源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从而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
(4)后来,语言学的各个分支逐渐形成,理论体系逐渐建立,到了19世纪上半叶,语言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19世纪以来的语言学流派:(1)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探讨他们的联系与发展规律为特征,有不少语言学家醉心于构拟原始语言。
历史比较语言学把“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引入语言学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也暴露了许多局限,他过分偏重于历时的语言学研究,忽视了共时分析,使关于语言的结构描写和系统考察成为薄弱环节。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学的知识点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学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5844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c.png)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学的知识点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人类语言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通过语言的运用,人类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交流和文化传承。
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科学领域,对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语言的起源语言学家对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尚无定论,但有几种主要的学说被广泛讨论。
一种学说是“口头言说假说”,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口头传承。
另一种学说是“手势假说”,主张人类起初使用手势和非语言的身体交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为口头语言。
还有一种学说是“神经本能假说”,认为人类天生就具备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
二、语言的演化人类语言的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最早的语言是简单的非语言声音如咕咚声、尖响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使用单词和短句来表达意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抽象,人们开始使用语法规则和词汇来构建完整的语言系统。
语言的演化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语言的分类世界上有数千种不同的语言,根据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可以将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
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语音系统的差异将语言划分为不同的语族,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等。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言接触与变迁,有时候还会产生新的语言。
四、语言的功能语言不仅用于交流思想,还承载着社会和文化的信息。
语言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认知表达、社交互动、文化传承等。
语言的不同功能导致了语言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媒体、法律等。
五、语言的演变语言是一门活的文化现象,不断发展和变化。
语言的演变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变化。
在语音方面,语音的产生和消失、语音的发音规则变化等都是语言演变的方面。
词汇的演变主要包括新词的产生、词义的扩展和缩小等。
语法的演变则涉及到词序的变化、词类的演变等。
六、语言的变体在不同的地域和社会群体中,语言会出现一定的变体,如方言、口音、语系内的区别等。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1ce82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a.png)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完成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手段。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如何发展出语言,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语言的起源1.1 火的发现语言的起源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经研究后发现与火的发现有一定的关系。
在远古时代,人类发现了火,从而能够保证食物的煮熟,使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
由于火的便利,人们开始和家族成员共享食物,进而形成社交活动。
因此,人类首次使用语言,主要是为了交流食物的用途和烹饪方法。
1.2 脑容量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容量开始越来越大,这也激发了语言新技能的产生。
由于人类开始勇敢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同时还要面对危险,因此人类必须能够相互了解,这时语言开始成为了他们交流的工具。
1.3 模仿动物音由于缺少书写和语法规则,人类只能通过模仿动物和自然声音逐步建立语言。
这些声音逐渐转变成词汇和语法规则,形成了原始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语言也逐渐亿变得丰富和灵活。
这时,语言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语言的发展2.1 方言的出现随着人类逐渐开始聚居在一起,方言的出现也成为了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同的区域和文化背景使得人们在语言上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如中文中的方言、英语中的口音等。
它们反映了地域差异,在文化和习惯中形成了特有的口音和单词用法。
2.2 书写的发明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语言的表达也渐渐不够清晰和完整。
因此,书写的出现成为了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人们可以通过书写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解决交流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同时还能有效地传承和积累文化遗产。
2.3 国际语言的出现随着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造成了信息交流的困难,这时出现了国际语言,如英语,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一种或多种国际语言用于进行与国际交流的必要。
语言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语言的起源与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5ba6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c.png)
语言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是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早期历史,而语言的演变过程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演变过程以及语言的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语言的起源关于语言的起源,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理论。
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理论是“口头语言起源论”。
根据这一理论,语言起源于人类的口头交流需求。
早期的人类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等方式进行交流,逐渐形成了最初的语言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具有词汇、语法等组成要素。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手语起源论”等不同的理论。
他们认为,早期的人类可能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进行交流,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手语的交流系统。
这些理论虽然与口头语言起源论存在差异,但都反映了语言起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语言的演变过程语言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语言逐渐分化为不同的语言家族和语言类型。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和演变。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语言的接触和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会导致语言的借词、语音变化等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tea”一词就是从中国的“茶”一词借来的。
这种语言接触和借词现象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此外,语言的书写系统也是语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人类通过刻画符号、象形文字等方式记录语言信息,逐渐形成了文字系统。
随着文字系统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交流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三、语言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语言的未来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语言翻译、语音识别等技术将进一步普及和应用,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一些大语言如英语、汉语等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性的通用语言。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与语言变体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与语言变体](https://img.taocdn.com/s3/m/168bca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c.png)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与语言变体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它的起源和发展充满了丰富的历史和有趣的变迁。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角度出发,探讨语言学语言的起源和语言变体的形成。
一、语言的起源关于语言的起源,存在着多种学说和假说。
其中最为流行的学说是“口头语言起源学说”和“手势语言起源学说”,下面将对这两种学说进行简要介绍。
1. 口头语言起源学说口头语言起源学说认为,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语言起源于人类祖先的简单声音系统。
根据这一学说,语言起源于人类的社交互动和合作需求。
早期的人类利用声音模仿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动物叫声、自然灾害的声音等,并逐渐发展出用声音表达各种需求和情感的能力。
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语言逐渐演变成为复杂的交流工具。
2. 手势语言起源学说手势语言起源学说认为,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是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
根据这一学说,早期人类是以一种较为原始的、基于手势的交流方式来进行沟通的。
手势语言起源于人类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逐渐发展出一套具有一定规则和含义的手势系统。
随着人类大脑的发展,手势语言渐渐演变成为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而成为现代人类使用的语言工具。
二、语言变体的形成语言作为一种复杂的交流工具存在着丰富的变体。
语言变体是指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语言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群体之间产生差异和变化的现象。
以下将从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两个方面介绍语言变体的形成。
1. 地域变体地域变体是指由于地理和区域文化的差异导致的语言的差异。
在地理方面,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影响,他们的语言会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不同地区的口音、语调、发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区域文化方面,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惯等因素也会影响语言的变化。
例如,不同地区的俚语、方言、词汇和习惯用语等都会体现出地域变体的特点。
2. 社会变体社会变体是指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语言差异。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52959ec850ad02df8041cd.png)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一、语言的起源(一)语言产生的三个条件1、心理条件语言是由词和组词成句的规则构成的。
要掌握一种语言,首先必须掌握词,能掌握一个词的词义。
我们知道,词义具有概括性,因此要掌握语言,人就必须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例如“瓜”。
同时,要掌握语言,还必须具备记忆能力、计划能力、学习能力。
先看记忆能力。
要掌握词汇和语法,要具有超强的记忆力。
再看计划能力。
说话人必须持续不断地预先做出计划,决定说什么,并对想说的东西进行组织,才能把话说得前后连贯一致。
最后看学习能力。
人类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不仅表现在他能够学会复杂而难以掌握的事物上,还表现在学习的速度上。
与其他灵长目动物相比,人类通过模仿学会执行简单任务的速度要快得多。
举例来说,在日本鹿儿岛上的一小群短尾猴中,要使洗土豆和扔麦子这样的行为扩散开来,需要8年的时间。
与此相反,人类的婴儿出生不久就能进行模仿,而儿童通常到三岁时已经能说流利的母语了。
这是语言产生的心理条件。
2、生理条件要掌握一种语言,还应该能掌握一个词的音。
我们知道,词的音是由音位构成的。
一个词的音往往包含几个不同的音位。
而这些音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出来的。
因此要掌握语言,人就必须具备灵活发音的能力。
这是语言产生的生理条件。
3、社会条件要产生语言,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配合越来越频繁,相互之间产生了有什么非说不可的需求。
这是产生语言的社会条件。
在人类的祖先所生活的非洲东部大草原上,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强悍的食肉动物和它们的猎物如同军备竞赛般共同进化了数百万年。
早期的人类为了在那里生存下来,不得不依靠建立比有蹄类动物的种群更大、更有组织的社会性群体。
(二)语言起源的时间人类社会是在什么时间具备产生语言的三个条件从而产生语言的呢?据遗传学家、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大概是在距今五万年前的旧时器时代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
据古人类学家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这个时期,智人的脑容量已经与现代人的脑容量基本相同,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智人的口腔和牙齿的构造也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具备了灵活发音的能力。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7911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9.png)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祖先从原始社会开始,用简单的动作、声音来传递信息,这是最原始的一种语言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大脑的发展,语言逐渐进化为有意义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组合,成为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基石。
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手势和声音来传递信息。
原始人通过手势和声音来表达简单的意见,如指向食物的手势表示饥饿,发出警告声表示危险等。
这种形式的语言最初只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用语言来表达更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农业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逐渐进化为有声语言。
最早的有声语言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表达信息的。
人们根据动物的叫声来表示不同的含义,比如狼的嚎叫表示危险,鸟的鸣叫表示夜晚的结束等。
这种语言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词汇的语言,人们开始为不同的事物和概念创造独特的词汇。
在约5000年前,人类通过表意文字的出现,开启了文字语言的先河。
最早的文字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代文明中,如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等。
文字的出现使得记录和传播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和持久,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知识的积累。
文字的发展使得语言进一步丰富和复杂化,人们开始通过书写和阅读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方式的改变,语言的进化也没有停止。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新兴语言形式,如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等。
这些新的语言形式使得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迅速,促进了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和文化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共同创造和传承知识,也促进了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正因为语言的存在,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知识点
![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0222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2.png)
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知识点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语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致力于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结构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进化以及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起源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问题,对于人类语言起源的确切答案尚无人能够给出,但是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
1.自然语言起源论一部分学者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祖先的自然产物,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以及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等,逐渐发展出了复杂的交流方式。
这一理论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2.语言演化论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语言逐渐形成并演化至今。
他们通过对人脑结构、发音器官以及化石记录的研究,推测语言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假设。
不论哪种理论,都对我们理解语言的起源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但仍需更多的证据和研究来支持或证伪这些理论。
二、语言的进化语言的进化是指人类语言在过去几千年甚至几百年内的变化和发展。
语言的进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位演变语言的音位是指在一种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基本音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会发生变化,一些音素可能消失,一些新的音素可能出现,从而导致语言的发音方式发生变化。
2.词汇演变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概念会不断出现,同时一些旧的词汇可能会落伍,逐渐淘汰。
因此,词汇的演变是语言进化的重要方面。
3.语法演变语法是语言中组织词汇和句子的结构和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语法规则可能会变得简化或复杂化,一些语法现象可能会消失或增加。
以上只是语言进化的一部分方面,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方言、语言变体等来了解语言的进化过程,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三、语言学的知识点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了很多关于语言的知识点,其中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包括:1.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包括语音的音位、音律、音系等。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与演变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675262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9.png)
语言学语言的起源与演变在人类社会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仅是我们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式,也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起源与演变,探究语言的规律和变化。
一、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起源是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在人类通过进化从类人猿演化为智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语言交流的需求。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期人类的语言可能是通过简单的手势和声音发出来实现交流的。
这种原始语言主要是用来表示基本需求和传递简单的信息。
随着智人大脑的进化,人类开始使用更加复杂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表达思想和感情。
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语言系统。
二、语言的演变语言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语言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多样化的语言体系。
1.地理因素的影响语言的演变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也各有特点,进而影响到语言的发展。
比如,气候干燥的地区,人们在交流时常常使用喉音较为丰富的语言;而在潮湿的地区,语言则更加音节丰富。
这些地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语言的特点和形态。
2.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也是语言演变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会因为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语音规律。
例如,一些社会群体在交流时更加注重礼貌和尊重,语气柔和而委婉;而另一些社会群体则更加直接、直爽。
这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中,使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历史演变语言的演变也与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
历史事件的发生会对语言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大量的战争、迁徙、帝国扩张等都会导致不同文化群体的语言交流,进而促进语言的融合和演变。
历史事件对语言的影响可以是词汇的借用,也可以是语法结构的变化。
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通过研究语言的文字记录、声音记录和语言习惯等方式来推测和还原古代语言的形态和规律。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a618f25482fb4daa58d4b44.png)
第三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一、汉字起源一、关于仓颉造字说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关于它们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之一。
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多种,而汉字是最为古老的。
比起其他几种早已不用的古老文字,汉字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人们越是感到汉字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就越想了解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探讨汉字的起源不仅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且也可以给人们探讨其他文字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参考,对于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的起源也非常关注: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苍颉造文字。
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引《世本·作》)。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这种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在传世的战国晚期的古籍中却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
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从来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
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魏晋以后人则说仓颉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
《尚书正义》孔颖达疏说: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苍颉,黄帝之史官也。
……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
汉代人把仓颉跟史官联系起来,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史官在平时跟文字接触最多,所以才有此说。
魏晋人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过去多认为荒诞无稽。
其实,这个说法也不是魏晋人创造的,而有很早的根据。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有一篇《容成氏》,第一简有这样的文字:……尊膚(盧)是(氏)、茖(赫)疋(胥)是(氏)、乔结是(氏)、仓颉是(氏)、轩缓(辕)是(氏)、(神)戎(农)是(氏)、椲是(氏)、是(氏)之又(有)天下也,皆不受(授)亓(其)子而受(授)臤(贤)。
语言学导论理解语言的起源与演变
![语言学导论理解语言的起源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e92fea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4.png)
语言学导论理解语言的起源与演变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基石。
语言学导论涵盖了很多与语言相关的领域,包括语言的起源与演变。
本文将探讨语言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
一、语言的起源人类是唯一具备语言能力的物种,语言的起源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根据不同的学说,语言的起源有不同的解释。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观点:1. 神创说:相信语言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属于超自然现象。
2. 自然声音说:提出语言是自然声音的不断发展演变,人类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开始发展出语言能力。
3. 交换说: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的社交需求,通过模仿、交流和共享信息开始形成语言。
4. 语法说:主张语言起源于人类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的需求,是一种逻辑规则的应用。
以上观点中,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哪一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语言的起源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二、语言的演变语言的起源只是语言学导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研究语言的演变。
语言是一种动态的社会现象,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1. 声音演化语言最早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声音的产生和感知逐渐了解。
从简单的声音演变成了更复杂的音节和词汇,形成了语言中的基本元素。
2. 语法和句法发展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开始制定语法和句法规则,使语言更具结构和逻辑。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但都为有效地表达思想和信息提供了框架。
3. 词汇的演变语言的词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新的词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一些过时的词汇会逐渐被淘汰。
此外,语言也会通过借词、合成词和词义的扩展等方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4. 方言和语族的形成语言随着地理和历史的影响而分化成多个方言和语族,最终演化成不同的语言。
语言的分化和融合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交流的复杂性。
总结:语言学导论在理解语言的起源与演变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语言的起源仍然是未知的谜团,但不同的学说提供了各自的观点和解释。
与此同时,语言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涉及声音、语法、词汇和方言等多个方面。
语言的起源与意义
![语言的起源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356d1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a.png)
语言的起源与意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的起源和意义一直以来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的起源关于语言的起源,有许多理论和假设。
其中,最为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是“原始噪音”理论。
该理论认为,早期的人类在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刺激下,发出各种原始声音来表达情感和需求,这些声音逐渐演化成了语言。
随着进化和文化的发展,人类开始发明和运用语法和词汇,从而形成了复杂的语言系统。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语言可以反映一个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对待同样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差异正是因为语言的存在。
例如,中国文化中重视“关系”,通过称谓、礼仪等方式表达,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直接表达。
语言在塑造和传递文化价值观念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意义多方面体现。
首先,语言帮助我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传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需求。
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将无法顺利运行。
其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促使我们组织和表达思想,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没有语言,我们无法思考,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
此外,语言还是文化传承的媒介。
通过语言,我们能够了解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智慧和文化遗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守门人。
四、语言的发展与多样性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断发展和演变。
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语言。
据统计,全球上有约7000种语言。
这些语言以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语音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和社会的特点。
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宝库。
五、语言的保护与传承语言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文化,也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许多少数民族的母语正在面临灭绝的危险,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和通用语的影响。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语言,很多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开展语言教育、制定法规保护语言权益等。
语言学练习题
![语言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a03b7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c.png)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上)语言学概论练习题目录1 引言2语言的本质3语言的起源和发展4语音5语义6词汇7语法8语用9 文字10语言学的应用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每题1分)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索绪尔乔姆斯基:韩礼德: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二、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观点正确与否。
(每题2分)1. 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是领先学科和关键学科。
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结束了传统语言学的时代,从此,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就不再起任何作用。
3.应用语言学就是语言的应用学。
4.语言研究的历史比较法和静态描写法是互不相干的两种研究方法。
5.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是静态描写法,它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唯一的研究方法。
6.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区分的角度不同,研究的重点各异,所以可以也必须截然分开。
7.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使语言研究从语言系统过渡到语言使用,也就是现代语言学不再进行语言系统的研究。
8.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出现是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9.语文学阶段就是指语言学发展史上以语言和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阶段。
10.语言学只要有理论即可,不需要方法,更不需要方法的进步。
1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科的独立。
三、单项选择。
(每题0.5分,不答不给分,答错倒扣分)1.传统语言学时期主要是指语文学和()两个时期。
A.历史比较语言学B.结构主义语言学C.转换生成语言学D.现代语言学2.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在()。
A.19世纪中叶B.20世纪初C.19世纪初D.20世纪中叶3.()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A.洪堡特B.索绪尔C.吕叔湘D.马建忠4.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是以()为研究对象。
A.语言教学问题B.双语教学C.对外汉语教学D.计算语言学5.语言学的特殊研究方法是静态描写法和()。
A.统计法B.调查法C.历史比较法D.分布分析法6.宏观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
A.结构要素B.社会功能C.句法结构D.语法结构7.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一般地研究人类语言的语言学叫()A.历史语言学B.比较语言学C.描写语言学D.普通语言学8.语言学概论课属于()的入门课。
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完整版
![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4896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9.png)
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完整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和文化发展。
以下是对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详细探讨。
语言的起源是一个被广泛争议的话题。
有许多学说试图解释语言的起源,但尚无定论。
其中一个主流的观点是“单源”学说,即所有现存人类语言源自一种原始语言。
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考古学和语言学的支持,但仍然存在争议。
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最早的人类祖先可能使用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手势、表情和声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大脑的进化,语言逐渐形成并成为人类思维和社交的基础。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与人类社会的组织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语言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此期间,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和农业,并形成了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这些变化促进了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和记号系统记录信息,并逐渐发展出了更为复杂的语言结构。
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等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文化传统。
这些文明对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希腊人的音位文字和中国人的汉字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同的语言逐渐演变成无数种方言和口语。
地理因素、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都对语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语言也受到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影响。
例如,欧洲的语言多样性与历史上的各种战争、征服和迁移相关。
20世纪以来,全球化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从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导致语言的借用、混合和新词的产生。
同时,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也促进了语言的演变和变异,例如网络语言和新媒体的影响。
语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
它既受到生物进化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也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语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思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语言的起源是什么
![语言的起源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257e00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7.png)
语言的起源是什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那么,语言的起源是什么?人类语言起源的问题,本来是十八与十九世纪初期哲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不过后来语言学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而将之搁置下来。
此后,由于我们对脑部发育过程了解更多,语言学研究领域发展到心智现象,语言起源的问题又再度出现。
最初对语言起源的推论是根据人们的想象--想象当初语音是如何与事物、思想发生有意义的连接。
有一理论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其固有名字,而我们的祖先对他们的认识就如同对其他自然现象的了解一样多;这种说法被嘲笑为"叮咚"或"水桶"理论,且根本不足以说明人类语言的任意性与抽象性。
另一理论则认为人类语言最初是由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而来,此被称为"汪汪"理论,因为诸如此类的声音可用来代表"狗"。
还有一种理论推定最初的语言是表达,通常不是很愉悦的情绪反应,如一些感叹词;此种说法被诋毁者称为"呸呸"理论。
第四种理论则认为语言起源于有语音伴随的手势,举例来说,我们看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时,会作出抚摩肚皮和舔嘴唇等动作,口中同时发出"姆姆"的声音,显然,这种说法就是所谓的"姆姆"理论。
最后,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最初语音和意义是随意结合的,经过不断的重复使用,音义之间形成了固定的非随意联系,该说法称为"随意定型"理论。
除了第一个外,所有的理论都言之成理,因为他们与想象中的或实际上的语言或非语言人类行为相吻合,而且智慧较高的猿人也可能籍这些方法学习语言。
如果"个体发生学概述了种系发生史"(亦即个体的发展说明了物种的进化过程)这个理论,对语言和人类其它方面的发展而言亦可成立的话,那么,对一个孩童如何获得语言能力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对人类语言之起源提出更精确的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化石解剖学研究
• 理论依据:通过对古人类化石头骨底部形状的分 析,可以还原发音器官的构造,即依据颅骨底部 的曲度可以推断出人类祖先的发音功能。 • 研究实践:美国 尼安德特人(距今4.5万年)成 年男子的化石 • 解剖学家爱德蒙•克里林 • 语言学家菲力浦•利伯曼 • 研究结论:尼安德特人只是处于有声语言形成的 过渡时期。
2、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 理论依据:生物重演律 • 理论假设:通过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有 可能发现人类创造语言的过程。 • 研究结论: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不能提供有关语言 起源的直接证据。 • 原因分析: • (1)原始人没有语言环境; • (2)原始人与现代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存在 差异。
3、原始部落的语言研究
(一)关于语言起源的研究历史
• 3、繁荣期 • 时间:20世纪中期以后 • 1972年,加拿大多伦多,第一届语言起源和发 展北美会议 • 1975年10月,法国罗伊欧蒙人文科学中心,辩 论:乔姆斯基VS.皮亚杰 • 1976年,美国纽约州科学院,“语言与语音的 起源和演变”研讨会 • 1983年8月,加拿大温哥华,“语言起源学会” 成立
4、感叹说
• • • • • • • • • (1)主要观点 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声音演变而来的。 (2)代表人物 德漠克利特(古希腊科学家、思想家) 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 赫尔德(德国哲学家) 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教材第31-31页) 达尔文:《情感的表达》 孔狄亚克(法国哲学家):《人类知识起源论》
5、分子遗传学研究
5、分子遗传学研究 理论依据:夏娃理论 研究实践与结论: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研究组(威尔逊 ) 线粒体DNA • 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 的一个妇女,她的后代在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 扩展散布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原来生活在那里 的古人类,发展成现代的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群 。 • • • •
语言人类学
第三章 语言的起源
• 一、语言的起源
• (一)关于语言起源的研究历史
• (二)关于语言起源的主要假说
• (三)现代对语言起源的研究
• 二、语言起源与人类起源的关系
(一)关于语言起源的研究历史
• 1、假说期 • 时间:远古时期-19世纪中期 • 主要假说:神授说、手势说、模声说、感 叹说、社会契约说等
(一)关于语言起源的研究历史
• 2、禁忌期 • 时间: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 Firth(英国语言学家,1964): “这些理论 全是猜测或具有高度的臆想性……即使把它们全 部加在一起,也远远称不上是具有严谨社会性和 实际性的可接受的理论,只能将之搁置在一边。” • 法国巴黎语言学会会章(1866):“本会不接 受任何有关语言起源或发明普遍语言的文章。”
3、模声说
• (3)评价 • 价值:肯定了自然界的声音对人类语言的影响。 • 缺陷: • ①仅从自然的角度考虑语言的产生而忽视了 语言的社会性; • ②绝大部分的客观事物是无声可模的; • ③原始人的发音器官并不是灵活自如的,不 可能用模声来创造语言; • ④如果语言来源于模声,那么世界各语言中 的拟声词应该是相同的。
5、社会契约说
• (1)主要观点 • 原始人起初没有语言,后来大家彼此相约,规定了一些事 物的名称,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语言。 • (2)代表人物 • 孔狄亚克(法国哲学家)《人类知识起源论》(1746) • 卢梭(法国哲学家,18世纪)《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755),《论语言的起源》(1782) • 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莫白迪《论人类表达思想的不同手 段》(1754) • 先秦思想家荀子《荀子•正名篇》:“名无固宜,约之以 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三)现代对语言起源的研究
• • • • • 1、动物语言研究 2、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3、原始部落的语言研究 4、化石解剖学研究 5、分子遗传学研究
1、动物语言研究
• 理论依据:在远古时代,猿类与人类同宗。 • 理论假设:探索现代猿类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就能揭示原始人类的语言状态。 • 研究结论:现代猿类不可能掌握人类的有声语言 ,因此无法从它的学话过程中发现语言起源的奥 秘。 • 原因分析: • (1)猿类与人类的发音器官不同。 • (2)猿类与人类的大脑构造不同。 • (3)现生猿类能否等同于与人类祖先?
• (1)主要观点 • 人类最初使用的是手势语,而没有有声语 言,有声语言是在手势语的基础上发展而 来的。 • (2)代表人物 • 冯特(德国心理学家) • 尼古拉•马尔(前苏联语言学家)
2、手势说
• (3)评价 • 价值:让人们看到了手势在早期人类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 缺陷:未看到手势作为独立交际手段的局限性: • ①手势只适用于视角效果较好的地方,在黑暗场合、 距离较远或者障碍物遮挡视线的情况下,手势无法达到交 际的目的。 • ②手势语无法表达抽象、复杂的概念。 • ③劳动时无法用手进行交际。 • 总之,以手势为主要交际手段,只能说明人类语言形成过 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能说明人类有声语言是怎样产生的 。
二、语言起源与人类起源的关系
• (一)直立姿势的确立
• (二)发音器官的完善
• (三)大脑语言中枢的形成和发展
(一)直立姿势的确立
• 时间: • 约550万年前 • 1、发音器官 的变化 • 2、脑部位置 的变化
(二)发音器官的完善
• 时间:晚期智人时期(20/30万年-5万年前) • 类人猿:口腔和喉管基本呈直线状态,喉头直接突入口腔 ,很难通过改变舌头的形状来改变声道的形状,因为难以 发出清晰的声音。 • 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喉头和口腔的夹角大于90度 ,喉头人直接插入口腔。 • 婴儿:出生时为了适应吸奶和呼吸并举的需要,喉部位置 和哺乳动物一样较高,但在初生三个月之后开始下降,逐 渐达到成人的位置。 • 现代人:喉部较低,在声带之上还有一个较大的声腔—— 咽腔。
1、神授说
• ②学者观点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克拉底鲁篇》 • 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苏斯米希:《试证最早的 语言并非起源于人,而只能是上帝的发明》 • (3)评价 • 价值: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同出一源;命名是任意 的;社会集团可以因语言的分化而分化。 • 缺陷:上帝等神是不存在的。
2、手势说
6、劳动说
• (3)评价 • 价值:恩格斯的劳动说,以当时各门学科,尤其 是生物进化论所取得的成就为依据,以唯物主义 历史观和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指导,对语言 起源问题做了精辟论述,对后世影响深远。 • 缺陷: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的局限,恩格斯未 能明确说明语言产生的具体情况,只是提供了一 个比较概括的理论。
(二)关于语言起源的主要假说
• • • • • • 1、神授说 2、手势说 3、模声说 4、感叹说 5、社会契约说 6、劳动说
1、神授说
• (1)主要观点 •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及其语言都是某种神力的安排和创造 。 • (2)代表人物 • ①神话传说 • 日本:太阳女神 • 印度:梵天之妻、学习女神沙拉斯瓦提(Sarasvati) • 埃及:纳布神 • 澳大利亚:布鲁利 • 中国的苗族:山神,“央” • 古代欧洲和中东:耶和华,《圣经· 旧约· 创世纪》
4、感叹说
• (2)代表人物 • 王安石《字说》:“物生而有情,情发而为声, ……人声为言,述以为字。” • 刘师培:“盖有情然后有声,有声然后有言, ……有知而后有情,有情而后有意,情动于中, 则形于言。所以吐露其情感,发舒其意志,以表 示他人者也。此即语言之源。”
4、感叹说
• (3)评价 • 价值:感叹说肯定了情感触动之下的发声是语言 产生的条件之一,在说明语音的来源和语言中的 感叹词的来源方面有一定价值。 • 缺陷: • ①语言中感叹词的数量很少,所以语言不可能来 源于感叹; • ②感叹表示情感,却没有表示出情感的名称; • ③感叹说无法说明感叹词是怎样演化出其他词汇 的,也无法说明感叹词是如何发展为完整的语言 系统的。
(三)大脑语言中枢的形成和发展
• 时间:约10 万年前 • 语言中枢: 颞叶 • 相关部分: 顶叶、额叶 、枕叶
思考题
• 1.关于语言的起源,有哪些假说?每个假说的主 要观点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 • 2.现代对语言起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哪几个 方面? • 3.如何理解语言起源与人类起源的关系? • 4.人类能够发出音节语言的人体机制特征有哪些 ?
Hale Waihona Puke 3、模声说• (1)主要观点 • 语言是人类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逐步演化而成 的。 • (2)代表人物 • 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学者 • 德国哲学家布尼兹、德国生物学家赫德 • 德国语言学家施泰因塔尔 • 德国语言学家保罗
3、模声说
• (2)代表人物 • 中国学者刘师培《小学发微补》:“羊字之音近 于羊鸣,牛字之音近于牛鸣,雀字之音近于雀鸣 ,……可知古人创造字音,皆在观察事物之后, 故能效物音以制字音。” • 清代学者张行率:《字音每象物声》 • 近代民主革命家、古文经学家、思想家章太炎
5、社会契约说
• 价值:将语言看作是一种约定,一种社会制度, 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肯定了语言的社会性,可以 用于解释语言形成之后社会约定所起的作用。 • 缺陷:未能看到语言是约定社会契约的先决条件 。
6、劳动说
• • • • • • • • • • (1)主要观点 劳动创造了语言。 (2)代表人物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6)(教材P34): 劳动创造了语言所赖以产生的生理的、物质的、思维的和社会 的前提。 首先,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 其次,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可能。 ①劳动创造了产生语言的发音条件。 ②劳动创造了人们的听觉能力,锻炼和完善了人的听觉器官。 ③劳动锻炼了类人猿的思维能力,促进了抽象思维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