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

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
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

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

教材内容解读

要点1植物的花药培养的育种意义

育种工作者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使花粉粒发育为单倍体植株,再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这样的植株不仅能够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产生性状分离。单倍体育种不仅缩短了育种周期,也为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途径。

要点2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1)被子植物的雄蕊通常包含花丝、花药两部分。花药为囊状结构,内部含有许多花粉。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

(2)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①在四分体时期,4个单倍体细胞连在一起。

②进入单核期时,四分体的4个单倍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个具有单细胞核的花粉粒。这时的细胞含浓厚的原生质,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单核居中期)。随着细胞不断长大,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单核靠边期)。

③进入双核期时,靠近细胞一侧的细胞核,分裂成1个生殖细胞核和1个花粉管细胞核,进而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一个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将再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精子。

要点3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分化发育成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将其诱导再分化成植株。

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要点4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很不相同。

(2)就同一植物来说,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对诱导成功率也有直接影响。

(3)花期早期时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3-2月季花药培养习题.doc

选修1专题3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券 1.在月季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应选择哪个时期最易成活() A.单核期前的花药 B.单核期后的花药 C.单核期花药 D.双核期 2.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 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 D.材料的低温处理与接种密度 3.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经历的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A.小抱子四分体时期一双核期一单核居中期一单核靠边期一花粉粒 B.小犯子母细胞一单核靠边期一单核居中期-双核期一花粉期 C.小泡子母细胞一小泡子四分体时期一单核居中期一>单核靠边期一花粉粒 D.小抱子四分体时期一小抱子母细胞一双核期一单核期一花粉期 4.某高等植物体细胞内假设有6条染色体,它们是AaBbDd,那么,一个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A. ABD 和abd B. AbD 和abd C. AaB 和Bbd D. Abd 和Abd 5.用兰花茎尖细胞可快速培养兰花苗,这种生殖方式不能叫() A.无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植物克隆 D.有性生殖 6.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中,得到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是通过下列选项中过程的是() A.分化 B.脱分化 C.再分化 D.诱导 7.下列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影响花药培养的成功率 B.选择花蕾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C.选取材料时一定要进行消毒 D.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8.关于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用量决定途径 B.花粉经脱分化形成胚状体,再分化成丛芽,然后诱导生根 C.产生胚状体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 D.花粉先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植株 9.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一一倍矶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0.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10.接种和培养花药时应注意的事项,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损伤花药②彻底去除花丝③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④花药开裂释放出的幼小植株会分别发育成单倍 体,无需分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关于花药离体培养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花药培养成功与否与材料选择无关 B.花药培养成幼苗后,一定不能分瓶培养 C.花药培养成幼苗的过程中,除了适宜的温度、pH等,还要注意照光 D.一般地讲,材料选在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12.花药培养过程中,对实验材料的消毒主要有以下儿步,顺序正确的是() ①将花蕾在酒精中浸泡约30s②放入氯化汞溶液中2?4min③无菌水清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 ④用无菌水冲洗3?5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3.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技术难题,可发生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阶段,某同学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 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出现白色晕圈或有色菌落,下列关于此项分析错误的是 A.可能是锥形瓶口处理不当 B.组织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污染 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等物质来避免污染 D.先初培养,挑出无污染的物质再进行培养,可减少污染 14.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与月季花药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生物选修一植物组织培养花药离体培养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一.基本概念 1.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细胞的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3.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 4.脱分化:又叫去分化,由高度分化的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5.愈伤组织的细胞特点: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6.再分化: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的过程. 总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脱分化再分化 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等---→试管苗---→移栽--→-完整的植物体二.影响因素 1.植物材料的选择: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培养基的选择:MS培养基(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 注: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MS培养基则需要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3.植物激素的浓度,实用的先后顺序,用量比例,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使用的先后顺序 先使用生长素,后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但不分化 先试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分化频率提高 用量比例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4.其他影响因素:pH,温度和光照. 三.实验步骤(重点是无菌技术) (1)制备Ms固体培养基 ↓ (2)灭菌(将培养基与其它器械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 (3)外植体消毒(嫩枝→流水冲洗→无菌吸水纸吸干→70%酒精中摇晃2~3次→无菌↓水冲洗→无菌吸水纸吸干→0.1%的氯化汞溶液1~2min→无菌水洗 三次) (4)接种(a.70%的酒精擦工作台;b.操作在酒精灯附近进行;c.火焰灼烧灭菌) ↓ (5)培养(温度:18~22℃;pH:5.8左右;光照: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h) ↓ (6)移栽栽培 注: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月季的花药培养》典型例题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例 1.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性生殖特点。涉及知识点有:组织培养,体细胞,生殖细胞等。抓住无性生殖能够保持原物种特性这一特点组织培养就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它是由体细胞培养而来的,含有原物种的全部基因,而花粉粒是生殖细胞。该题易陷入思维定势,联想到花粉粒的离体培养。可见,植物组织培养若取自体细胞则为无性生殖;若取自生殖细胞则为有性生殖。 答案:D 例 2.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不正常 C.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此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精子细胞中。若此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 答案:D 例3.下图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人教版教学教案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预习学案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学习目标 1.识记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 2.通过学习花药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 2.花药离体培养过程 难点: 1.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 2.花药离体培养过程 自主学习 一.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 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中由经过分裂形成的。所以,花粉是 的生殖细胞。 2.结合教材内容填下列示意图: [思考1]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时期,期和期等阶段。 [思考2]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个精子;在一枚花药中可以产生个花粉。二.产生花粉植株的两条途径 1.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阶段发育为植株,二是通过阶段发育为植株。这两种途径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的种类及其的配比。 2.填写培育花粉植株的途径图解: 3.胚状体的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与种子相似,所以把胚状体到从芽的过程称为,而把从愈伤组织到从芽的过程称为。 4.植物体细胞发育而来的胚状体又叫,花粉发育而来的胚状体叫,可发育为植物,要使其成为纯合的正常植株,可用处理发育中的幼苗。 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影响花粉植株成功与否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和等。 2.材料的选择: ①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盛花期、晚花期)的花药; ②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四分体期、单核期、双核期、萌发期)的花粉,因为单核期以前的花 药,选择单核期以后的花药接种,。; ③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略微开放、完全盛开)的花蕾。 [思考3]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花粉诱导成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 植物的种类、亲本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处理、接种密度、培养基组成、培养的环境条件等。

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

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 教材内容解读 要点1植物的花药培养的育种意义 育种工作者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使花粉粒发育为单倍体植株,再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这样的植株不仅能够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产生性状分离。单倍体育种不仅缩短了育种周期,也为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途径。 要点2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1)被子植物的雄蕊通常包含花丝、花药两部分。花药为囊状结构,内部含有许多花粉。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 (2)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①在四分体时期,4个单倍体细胞连在一起。 ②进入单核期时,四分体的4个单倍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个具有单细胞核的花粉粒。这时的细胞含浓厚的原生质,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单核居中期)。随着细胞不断长大,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单核靠边期)。 ③进入双核期时,靠近细胞一侧的细胞核,分裂成1个生殖细胞核和1个花粉管细胞核,进而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一个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将再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精子。 要点3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分化发育成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将其诱导再分化成植株。 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要点4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很不相同。 (2)就同一植物来说,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对诱导成功率也有直接影响。 (3)花期早期时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高中生物 3.2《月季的花药培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教材内容解读 要点1 植物的花药培养的育种意义 育种工作者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使花粉粒发育为单倍体植株,再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这样的植株不仅能够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产生性状分离。单倍体育种不仅缩短了育种周期,也为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途径。 要点2 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1)被子植物的雄蕊通常包含花丝、花药两部分。花药为囊状结构,内部含有许多花粉。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 (2)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①在四分体时期,4个单倍体细胞连在一起。 ②进入单核期时,四分体的4个单倍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个具有单细胞核的花粉粒。这时的细胞含浓厚的原生质,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单核居中期)。随着细胞不断长大,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单核靠边期)。 ③进入双核期时,靠近细胞一侧的细胞核,分裂成1 个生殖细胞核和1个花粉管细胞核,进而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一个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将再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精子。 要点3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分化发育成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将其诱导再分化成植株。 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要点4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很不相同。 (2)就同一植物来说,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对诱导成功率也有直接影响。 (3)花期早期时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4)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以及接种密度等对诱导成功率都有一定影响。 要点5 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取 要通过镜检来确定花药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1)花药中的花粉 胚状体 丛芽 (2)花药中的花粉 愈伤组织 丛芽 脱分化 分化 脱分化 再分化 生根 移栽 诱导

实验六:草莓花药离体培养

实验六:草莓花药离体培养 一、实验目的 了解草莓花药离体培养的原理,初步掌握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和用具 材料:草莓花瓣 试剂:V/V为70%的酒精、无菌水、0.1%的氯化汞溶液、醋酸洋红试剂 器具:显微镜、胶头滴管、吸水纸、培养皿等 草莓花药培养基配方 1 刘浩,阮玉妹,陈丽君MS+6-BA 2mg/L+NAA 0.2mg/L+糖30g/L+琼脂8% 2 李丕海,蒋英军MS+2,4-D 2mg/L+6-BA 0.2mg/L +蔗糖30g/L+琼脂8% 3 廖璐莎,施洁燕MS+6-BA 1.0mg/L+NAA 0.1mg/L+蔗糖30g/L+琼脂8% 4 黄健,黄忠,梁幸MS+6-BA 0.5mg/L+NAA 0.2mg/L+糖30g/L+琼脂8% 5 谢蜜蜜,林珍珍MS+KT 1.5mg/L+6-BA 0.2mg/L+NAA 1.5mg/L+糖25g/L+琼脂8% 6 梁嘉麟梁新榜MS+6-BA 3.0mg/L+NAA 0.3mg/L +蔗糖30g/L+琼脂8% 7 覃佳,林秋萍,陈甘霖MS+6-BA1.5mg/L+NAA0.2mg/L+糖30g/L+琼脂8% 三、实验步骤 1、材料的选取 用醋酸洋红法确定花粉发育时期,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

于单核期。 注:花粉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醋酸洋红为碱性染色剂,色体容易被染色。通过染色,可以确定细胞核为单核期还是双核期,是单核居中期还是单核靠边期。一般单核靠边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材料的消毒 1、花蕾用V/V为70%的酒精浸泡30秒 2、无菌水清洗 3、无菌吸水纸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 4、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2~4分钟(也可质量分数为 1%的次氯酸钙溶液或饱和漂白粉溶液) 5、无菌水冲洗3~5次 用于培养花药,实际上多数未熟,由于它的外面有花萼、花瓣或颖片保护,通常处于无菌状态,所以只要将整个花蕾或幼穗消毒即。 3、接种和培养 灭菌后花蕾,要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萼片和花瓣,并立即将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二倍体的愈伤组织),同时还要彻底去除花丝,因为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通常每瓶接种花药7-10个,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需要光照。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要光照。一般经过20-30天培养后,会发现花药开裂,长出愈伤组织或释出胚状体。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以便进一步分化出再生植株。

“花药离体培养”知多少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

“花药离体培养”知多少 1、花药离体培养与单倍体育种是一回事吗? 花药离体培养是一种组织培养技术,其过程是:①把花粉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②花粉在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多次分裂,形成类似胚胎的构造(胚状体)或愈伤组织;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单倍体育种是一种育种方法,其过程是:在花药离体培养的基础上,用秋水仙素继续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为二倍数。因为它们的二倍数染色体是由单倍数染色体本身加倍而来的,所以都是纯系,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在育种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由此可知,花药离体培养与单倍体育种关系密切——花药离体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首要环节,但两者的步骤和结果是不同的。 2、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吗?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单倍体,其原因还得从花药的结构和培育过程谈起。花药是花的雄性器官,包括体细胞性质的药壁和药隔组织,以及雄性性细胞的花粉粒。按染色体的倍性来看,前者为二倍体细胞,后者为单倍体细胞。在离体培养过程中,由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多倍化、核融合、花药壁和花丝等二倍体体细胞参与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染色体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培养中有非单倍体植株出现。那些起源于花药壁、药隔或花丝细胞的植株,其染色体倍数应与提供花药的植株一样,完全可能是二倍体。 3、花药离体培养与花粉离体培养一样吗? 花药离体培养与花粉离体培养有较大差异。 一、从概念来看,花药离体培养是把花粉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来改变花药内花粉粒的发育程序,使其分裂形成细胞团,进而分化成胚状体,形成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花粉离体培养是指把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以单个花粉粒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由于花粉已是单倍体细胞,诱发它经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育而成的植株都是单倍体,且不受花药的药隔、药壁、花丝等体细胞的干扰。 二、从培养层次来看,花药离体培养属器官培养,花粉离体培养属细胞培养,但花药离体培养和花粉离体培养的目的一样,都是要诱导花粉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最后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三、从培养过程来看,花药离体培养相对较容易,技术比较成熟,但最后需要对培养成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倍数检测;花粉离体培养尽管不受花药壁、药隔等二倍体细胞的干扰,但这种特殊单倍体细胞的培养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只在少数植物上获得成功。

人教版选修一月季的花药培养教案

月季的花药培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 2、比较花药培养与组织培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花药培养的基本技术, 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动手实践、勇于探索的科学探究素质 2、通过讨论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帮助学生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 2、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二、教学难点植物花药培养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月季的花药培养引导学生复习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及过程: 组织培养: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 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长成植株的技术。 过程:植物组织或器官一愈伤组织一根和芽一植物体一移栽 利用植物的花药也可以培养出完整的植株, 它的培养技术和组织培养有相似的地方。本节我们将学习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讲授】月季的花药培养 (一)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1、简单回顾花的主要结构: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和花丝) 2、花粉的发育过程 花粉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单倍体的生殖细胞。花粉的发育要经历: 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双核期。

3、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P37图3-6,并讨论课件的填空。 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一个成熟的花粉粒为雄配子体,在成熟前, 生殖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 形成两个精子, 这样的花粉在成熟时, 含有一个营养核和两个精子。两个精子和一个营养核的基因型相同。 4、及时跟踪训练(课件展现习题) 思考: (1)假如一种生物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则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营养细胞、精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2)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 个小孢子, 由一个小孢子到形成两个精子, 其间经过的分裂次数及分裂方式为() A. 一、有丝分裂 B. 二、减数分裂 C. 二、有丝分裂 D. 三、有丝分裂 (3)基因型为AaBb 的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的一个花粉粒中的一个花粉管细胞核和两个精子, 其基因型分别是() A.AB、Ab、Ab B.AB 、AB、AB C.AB、aB、aB D.aB 、ab、ab (二)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 并让学生说出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分别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图3-7, 获取信息: 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的配比。 (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材料的选择: ①从花药来看, 应当选择初花期的花药。 学生阅读课本P39,回答侧边栏问题。为什么花瓣松动会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 答: 原因是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容易侵入到花药中。 ②从花粉来看, 应当选择单核期的花粉。 ③从花蕾来看, 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2、培养基的组成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3.2《月季的花药培养》教案设计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3.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一、【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 2、通过学习花药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花药培养与组织培养 2、选择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动手实践、勇于探索的科学探究素质 2、通过讨论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二、【课题重点】 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三、【课题难点】 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植物的茎可以经过组织培养得到新植株,但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繁殖出来的新植株往往无法获得一些新的性状。本节我们将学习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这是一种信的育种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2:阅读“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中由经过分裂形成的。 2.结合教材内容填下列示意图: 〖思考2〗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思考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 4 个精子;在一枚花药中可以产生

很多个花粉。 〖思考4〗营养细胞在花粉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控制花粉的萌发并提供营养。 活动3:阅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条途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二是通过愈伤组织阶段发育为植株。这两种途径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的配比。 2.填写培育花粉植株的途径图解: 3.胚状体的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与种子相似,所以把胚状体到从芽的过程称为分化,而把从愈伤组织到从芽的过程称为再分化。 活动4:阅读“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花粉植株的主要因素: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基的组成等。 2.材料的选择: ①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盛花期、晚花期)的花药; ②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四分体期、单核期、双核期、萌发期)的花粉; ③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略微开放、完全盛开)的花蕾。 〖思考5〗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花粉诱导成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 植物的种类、亲本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处理、接种密度、培养基组成、培养的环境条件等。 〖思考6〗为什么不选择使用单核期之前或之后的花粉? 单核期之前,花药质地幼嫩,容易破碎;单核期之后,花瓣开始松动,消毒困难。 〖思考7〗花瓣松动会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的原因是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容易侵入到花药中。 2.实验设计 活动5:阅读“材料的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剂是醋酸洋红溶液和焙花青-铬钒溶液,它们分别可以将细胞核染成红色和蓝黑色。 2.在使用焙花青-铬钒溶液时,需要首先将花药用卡诺氏固定液处理20min。该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将无水酒精和冰醋酸按体积比为 3:1 的比例混合均匀。 活动6:阅读“材料的消毒”,填写下列流程图: 在酒精消毒前,花药不需要预先用流水冲洗、洗衣粉洗涤和软刷刷洗。 活动7:阅读“接种和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剥取花药:消毒后的花蕾,要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花萼、花瓣。 〖思考9〗剥取花药时,一是注意不要损伤花药,原因是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二是要彻底除去花丝,原因是花丝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2.接种花药:剥取的花药要立刻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瓶接种 7~10 个花药。 3.培养:花药培养利用的培养基是 MS 培养基,pH为 5.8 ,温度为 25 ℃,幼苗形成之前(需要、不需要)光照。 〖思考10〗在花药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IAA ;在诱导丛芽或胚状体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BA ;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IAA 。 4.培养20-30d后,花药开裂,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前者还要转移到分化

月季的花药培养教学设计

月季的花药培养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 2、通过学习花药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花药培养与组织培养 2、选择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动手实践、勇于探索的科学探究素质 2)通过讨论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1、课题重点: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2、课题难点: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3、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教材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植物的茎可以经过组织培养得到新植株但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繁殖出来的新植株往往无法获得一些新的性状。本节我们将学习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1:阅读“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花粉管中由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2)结合教材内容填下列示意图 〖思考2〗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 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思考3〗在正常情况下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在一枚花药中可以产生很多个花粉。 〖思考4〗营养细胞在花粉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控制花粉的萌发并提供营养。 活动2:阅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条途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二是通过愈伤组织阶段发育为植株。这两种途径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

其浓度的配比。 2)填写培育花粉植株的途径图解 3)胚状体的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与种子相似,所以把胚状体到从芽的过程称为分化,而把从愈伤组织到从芽的过程称为再分化 活动3:阅读“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花粉植株的主要因素: 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基的组成等。 2)材料的选择 ①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盛花期、晚花期)的花药 ②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四分体期、单核期、双核期、萌发期)的花粉 ③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开放、略微开放、完全盛开)的花蕾。 〖思考5〗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花粉诱导成功的因素还有哪些? 植物的种类、亲本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处理、接种密度、培养基组成、培养的环境条件等。 〖思考6〗为什么不选择使用单核期之前或之后的花粉? 单核期之前,花药质地幼嫩,容易破碎;单核期之后,花瓣开始松动,消毒困难。 〖思考7〗花瓣松动会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的原因是: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容易侵入到花药中 2.实验设计 活动4:阅读“材料的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剂是醋酸洋红溶液和焙花青一铬钒溶液,它们分别可以将细胞核染成红色和蓝黑色。 2)在使用焙花青-铬钒溶液时,需要首先将花药用卡诺氏固定液处理20min。该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将无水酒精和冰醋酸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均匀。 活动5:阅读“材料的消毒”,填写下列流程图: 〖思考8〗月季花蕾的消毒与菊花外植体的消毒相比较,二者有何不同? 在酒精消毒前,花药不需要预先用流水冲洗洗衣粉洗涤和软刷刷洗。 活动6:阅读“接种和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剥取花药:消毒后的花蕾,要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花萼、花瓣。 〖思考9〗剥取花药时,一是注意不要损伤花药原因是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线是要彻底除去花丝,原因是花丝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2)接种花药:剥取的花药要立刻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瓶接种7-10个花药 3)培养:花药培养利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pH为58,温度为25℃,幼苗形成之前(需要、不需要)光照。 〖思考10〗在花药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IAA;在诱导丛芽或胚状体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BA;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I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