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制备方法进展_周倩
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及研究进展瞿其曙 何友昭 淦五二 李 敏 林祥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 230026)摘 要 本文介绍了Sol 2Gel 法制备超细Si O 2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它的制备方法作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Sol 2Gel 超细SiO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超细颗粒,通常泛指10~104~之间的微小固体颗粒,广义上则包括原子或分子簇(Cluster)、颗粒(G ranular)膜及纳米(Nanometer)材料。
超细颗粒属于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因此具有一系列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遂道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这些效应为其新颖的应用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它已经在宇航技术、电子、冶金、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展露风采。
超细SiO 2作为超细材料中的重要一员,因其粘合力强、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而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高分子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橡胶、塑料、玻璃钢、粘结剂、高档填料、密封胶、涂料、光导纤维、精密铸造等诸多行业的产品中。
目前SiO 2的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一般指机械粉碎法。
利用超级气流粉碎机或高能球磨机将SiO 2的聚集体粉碎,可获得粒径1~5微米的超细产品。
该法工艺简单,但易带入杂质,粉料特性难以控制,制粉效率低且粒径分布较宽。
与物理法相比较,化学法可制得纯净且粒径分布均匀的超细SiO 2颗粒。
化学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 VD)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和溶胶2凝胶(Sol-G el)法等,但主要的生产方法还是以四氯化硅为原料的气相法,硅酸钠和无机酸为原料的沉淀法和以硅酸酯等为原料的溶胶2凝胶法。
气相法制得的SiO 2纯度非常高,分散度好,粒径小,但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大、成本高;沉淀法制备SiO 2的原材料广泛、价廉,但制得的SiO 2孔径分布宽,孔径形状难以控制,所得产品主要在工业上用做橡胶的补强剂;而Sol-Gel 技术由于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制备SiO 2材料的方法。
湿化学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湿化学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法三种湿化学方法在制备超细二氧化硅材料方面的运用,从反应机理、工艺控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a关键词:超细二氧化硅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法随着对二氧化硅制备技术及对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超细二氧化硅的应用领域日趋广阔,其主要应用于橡胶、塑料、粘合剂、涂料等领域。
至今为止,关于其制备方法已研究出很多,本文将以液相法为重心,分别对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法三种方法进行阐述。
一、化学沉淀法[1]其机理为硅酸钠和无机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纳米二氧化硅。
该法的关键是减少粒子之间的团聚,而获得比表面积较大的粒子。
团聚体的形成不仅与其沉淀生成条件有关,还与湿凝胶的洗涤、脱水、干燥、煅烧各工序的控制条件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PH值和温度。
该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廉价,能耗小,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但同时也存在产品粒径分布较宽的问题。
二、溶胶—凝胶法[2]该法是以四氯化硅和硅醇盐为原料,通过水解、聚合形成溶胶,再聚集成凝胶,最后再干燥、煅烧成产品。
使用该法时,对反应制得的弹性凝胶体的干燥方式有空气中自然干燥法、真干燥法、超临界干燥法、亚临界干燥法等。
而其普遍采用的是真空干燥法和超临界干燥法。
真空干燥法得到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孔隙率,但该方法设备简单,费用低,安全性好,当对产物的孔隙率没有过高要求时采用此种方法;超临界干燥法能避免凝胶体积大幅度收缩、开裂,保护凝胶纤细的网络结构,制品结构得以保持,但成本高。
[3]溶胶凝胶法以其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化学组分均匀等特点被用于制备超细SiO2。
但与此同时,溶胶-凝胶法也存在着缺点,如体积收缩太大、凝胶和干燥时间太长、原料费用过高等。
三、微乳法微乳法多采用W/O型微乳体系,该体系是热力学稳定、液滴半径处于纳米级、各向同性的分散体系。
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包围着水相连续分散于油相中,被包围的水核是一个“微型反应器”。
溶胶_沉淀法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硅橡胶中的应用
。目前
[ 3]
和水解沉淀法
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 产品在后处理和贮存过程中 易团聚,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用效果。溶胶 凝胶法 和 微乳液法
[ 4] [ 5]
在实验 室范围内 研究较
多, 所得产品的性能优于前两种方法, 但应用研究 不多 , 不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研究采用溶胶 沉淀法制备疏水纳米二氧 化硅, 考察其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MVQ) 的补强 效果 , 并与传统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对比。 1 实验 1. 1 原材料 正硅酸甲酯 ( T MOS) , 分析纯 , 天津市化学试 剂一厂产品。氨水( 催化剂) , 分析纯, 广州市东红 化工厂产品。六甲基二硅氮烷 ( H M DS) , 分析纯 ; 无水乙醇 , 分析纯; 甲苯, 分析纯; 石油醚 , 分析纯,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M VQ, 相对 分子质量为 560 000, 乙烯基质量分数为 0. 001 5, 广州市康明硅橡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硫化剂双
2 - 1
。综合考
虑, 确定 的优 化工 艺 条件 如 下: 恒 温 20 , 水、 HMDS、 氨水和 T MOS 的摩尔比为 3. 55 0. 65 0. 36 2. 2 1, 表面活性剂与絮凝剂适量, 搅拌反应时 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在 MVQ 中的应用 采用上述试验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疏水 间为 2 h, 陈化时间为 4 h。
纳米二氧化硅因具有小尺寸效应、 量子隧道 效应和特殊光电性等特点 , 在橡胶、 塑料、 涂料、 油 漆、 化妆品、 医药和造纸等领域应用广泛 国内外生产厂家主要以气相法
[ 2] [ 1]
25, 荷兰阿克苏公司产品。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甲 苯分散液 , 自制。 1. 2 试验设备和仪器 WXK 150 ! 500 型两辊开炼机 , 广州市驷嘉 橡胶机械有限公司产品 ; XL B D350 ! 350 型平板 硫化机 , 番禺橡胶机械厂产品 ; 101A 3B 型真空干 燥箱 , 上海实验仪 器有限公司产 品; 85 2 型恒温 磁力搅拌器 , 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JB200 D 型 强 力 电动 搅 拌 机, 上 海标 本 模 型厂 产 品; T DL 5 型离心机 ,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 品; SA3100 比表面积测试仪,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 产品 ; M alvern 激光粒度测试仪, M alver n Inst ru m ent s 有限公 司产 品; CM T 4304 拉 伸 性能 测试 仪, 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 邵氏 L X A 型橡胶硬度计 , 江都市 精诚测试仪器厂 产品; WGT S 透光率/ 雾度测定仪,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产品 ; DG 2000 型高功率超声分散仪, 无 锡德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1. 3 试样制备 ( 1) 疏水纳米二氧化硅 将 T M OS 溶于无水乙醇中, 加入适量表面活 性剂与絮凝剂磁力搅 拌一段时间使 体系混合均 匀, 然后迅速加入氨水和 H M DS, 体系很快由澄 清转为混浊, 且混浊度与白度逐渐增大。待磁力
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制备方法进展
要耗 费几 周 甚 至更 长 的 时 间 。
使 胶 体 颗 粒 到 达 自 由能 最 小 的 晶格 位 上 。这 种 方 法 的优 点 在 于 组 装 速 度 相 对 较 快 , 可 以严 格 的控 制 胶 体 晶体 的表 面形 貌和 层 数 。 g e E 且 Miu z 等 还 利 用对 流 、 毛细
管 力和 重 力 的 共 同 作 用 , 乙醇 悬浮 液 中的 SO 胶 体 微 颗 粒 在矩 形 的微 孔道 中成 使 i
S M 图 像 显 示 , 陷密 度 远 低 于使 用重 力 沉 降 法 所 得 到 的胶 体 晶体 的缺 陷 密度 , E 缺 且 这 些 结 构 的单 晶 范 围可 以从 l mm。 lm。 比用 重 力 沉 降法 所 得 到 的最 好 的 单 ~ c ,
晶 范 围大 Βιβλιοθήκη - 1 0倍 。 0- 0 - ,
质 可 以 使溶 剂 或 分 散 剂 通过 , 不会 让 胶 体 颗 粒通 过 。 c rv [ 等 指 出 , 而 Vi e a k 在过 滤 的过 程 中 , 果 对 胶 体 颗 粒 的堆 积 体 施 加 振 动 剪 切 的 话 , 可 以提 高 密 堆 积 结 构 如 还
的有 序性 。
1 3 过 滤 沉 降 自组 装 .
对 于较 大 尺 寸 的颗 粒 , 以采用 过 滤 的方 法 提高 其 沉 降速 度 。Vee [ 等 使 用 可 lv9 ] 孔 尺 寸 为 5 n 的聚 碳酸 酯 膜 作 为 过滤 基 质 来 进 行 SO: 体 颗 粒 的组 装 , 种基 0m i 胶 这
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的快速制备方法
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的快速制备方法
1.材料准备:
-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丙酯:作为硅源。
-正丙醇:作为溶剂。
-稀盐酸:用于调节pH值。
-水:作为溶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
2.溶胶制备:
在干燥的条件下,将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丙酯加入正丙醇中,并加入少量的盐酸。
搅拌混合至溶胶均匀。
3.凝胶制备:
将溶胶慢慢加入水中,并加入适量的PVP稳定剂。
继续搅拌混合,形成胶体凝胶。
4.微球制备:
-空心微球制备:将胶体凝胶加入一个球模具中,将模具放入一个离心机中,快速旋转离心机,在加速过程中,溶胶凝胶均匀地分散在模具壁上,形成空心微球。
根据旋转速度、时间和模具的形状可以调整空心微球的大小。
-实心微球制备:将胶体凝胶加入一个有孔的模具中,将模具放入一个离心机中,并用一个真空泵制造负压,使溶胶凝胶通过孔洞中心流出,形成实心微球。
5.干燥:
将制备好的微球放入干燥箱中,在低温下(例如60-80摄氏度)慢慢干燥,去除残留的溶剂。
6.表面修饰:
如果需要改变微球的表面特性,可以进行表面修饰。
例如,通过修饰剂和交联剂的反应,可以在微球表面引入功能基团。
7.表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所制备的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进行表征。
以上是制备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的一种快速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可以控制微球的形状和粒径,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的快速制备方法
第 47卷 第 1期 2018年 1月
人 工 晶 体 学 报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Vo1.47 No.1 January。2018
空心 和 实 心 SiO2胶 体 晶体 微 球 的快 速 制 备 方 法
胥 明 日,孙 伟 ,朱慧丽 ,魏 亚词 :空心与实心结 构 ;自组装 ;SiO:胶体晶体微球
中 图分 类 号 :TB3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985X(2018)01-0125-06
A Rapid and Sim ple M 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Hollow and Solid Silica Colloidal Crystal M icrospheres
and then emulsion droplets of silica sol were formed by ultrasonic emulsif ication. Finally, the silica nanoparticles were assembled into silica colloida l cr ystal microspheres. SEM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and Nano Measurer 1.2 software was used to count particle size distr ibu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nano silica particles assembling process in n—octanol would result in the for m ation of hollow silica colloida l cr ystal microspheres,while the assembling process in silicone oil would lead to solid colloidal cry stal microspheres.The mass fraction and size of primary silica particles in droplets,mass ratio of silica sol to solvent did not affect the mor p holog y but could affect size distr ibution of prepared colloidal cr ystal microspheres. Key words:hollow and solid structure;self-assembly;silica colloidal cry stal microsphere
胶体化学法制备半导体纳米晶方法研究进展
胶体化学法制备半导体纳米晶方法研究进展纳米技术是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光、电、磁、热、力学等性能,与其相应体相材料具有显著的差别。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集两者优秀的综合性能和协同效应,一直是物理、化学、材料学科等科学领域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研究者来自不同领域,而且材料应用目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也不同。
一、纳米晶的制备方法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并且每一类又有多种制备手段。
在固相法中,合成纳米微粒的方法主要是高能球磨法,球磨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提高固体材料的分散度及减小粒度。
而Matteazzi等利用球磨的方法用于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制备纳米硫化物。
高压压制法是根据脆性材料在高压下的压致晶粒碎化效应,通过压致碎化过程直接制备块状纳米晶体材料。
气相法分为物理气相法和化学气相法。
物理气相沉淀法在整个纳米材料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利用各种热源促使金属等块体材料蒸发气化,然后冷却沉积而得到纳米材料,主要用于制备金属纳米微粒。
化学气相反应法也叫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是利用挥发性的金属化合物或金属单质的蒸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所需要的纳米级化合物,在保护气体环境下快速冷凝,从而制备出各类物质的纳米粒子。
液相法也包括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其中液相化学方法应用比较多,包括溶胶-凝胶法(Sol-Gel)、化学沉淀法、模板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微乳法等方法。
二、半导体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到目前为止,采用胶体化学法几乎能成功合成所有的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
该方法常通过选用合适的前驱体(用于生成纳米晶的核心部分)和配体(也称稳定剂,用于防止纳米晶团聚),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等)获得具有不同尺寸、形状的纳米级团簇,从而形成较高质量的纳米晶材料。
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SiO2多孔材料
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SiO2多孔材料杨鹏;周浪;李俊;邓仕英;刘长生【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30)001【摘要】通过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了有序的SiO2多孔材料.首先采用两阶段加料的无皂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单分散的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然后将聚合合成的胶乳在一定温度下蒸发一段时间使单分散微球组装成大面积的有序胶体晶体,再以硅溶胶填充胶体晶体,经干燥后煅烧去掉PMMA胶体晶体模板等过程制备较大面积有序的SiO2多孔薄膜.粒径分析、紫外一可见光透过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为单分散且粒径为250 nm左右.扫描电镜、热失重、红外光谱等分析结果表明:SiO2多孔材料孔洞规则排列、相互连接、较好的复制了胶体晶体的有序结构,孔径分布在250 nm左右.【总页数】4页(P76-79)【作者】杨鹏;周浪;李俊;邓仕英;刘长生【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相关文献】1.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有序大孔SiO2材料 [J], 龙永福;许静;张学骜;谢凯;肖加余2.多孔PMMA/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J], 姜勇;胡朝晖;丁燕怀;尹久仁;许福;张平3.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排列的大孔SiO2材料 [J], 杨卫亚;郑经堂4.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TiO2/SiO2 [J], 刘国栋;王彤文;怒青梅;王艳鳞;顾怀章;刘玲5.三维多孔锂电池材料合成模板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的制备研究 [J], 华丽;谢厚鹏;戴伟;李颢蕻;邵玉娇;戴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快速制备SiO2气凝胶微球的方法
一种快速制备SiO2气凝胶微球的方法
佚名
【期刊名称】《无机盐工业》
【年(卷),期】2008(40)8
【摘要】一种快速制备SiO2气凝胶微球的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制备SiO2气凝胶微球的方法。
本发明以水玻璃为原料,经离子交换得到pH=2~3的硅酸,添加碱性催化剂后,将其加入到疏水性油中,同时加以搅拌。
硅酸被搅拌剪切成微小液滴,并因表面张力作用而呈球形在油中悬浮,直至凝胶生成凝胶微球后停止搅拌,
【总页数】1页(P18-18)
【关键词】气凝胶微球;SiO2;快速制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碱性催化剂;离子交换;微小液滴;水玻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27.2;TB383
【相关文献】
1.SiO2气凝胶微球的雾化制备及表征 [J], 何方;李荣春;熊先文;吴菊英;黄渝鸿;张瑞珠;邹文俊;彭进;马秋花;朱贺
2.水玻璃制备SiO2气凝胶微球的研究 [J], 杨海龙;倪文;陈德平;封金鹏;张世利;刘凤梅
3.新型纳米多孔SiO2气凝胶微球材料的制备 [J], 甘礼华;刘明贤;庞颖聪;徐子颉;郝志显;陈龙武
4.石墨烯/SiO2复合气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J], 吴鸣; 高跃; 王旺成; 孙红梅; 彭啸; 吴燕
5.SiO2气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何方;齐振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分散SiO2微球的合成及胶体晶体的生长
艺进 行 了改进 , 用“ 晶 生 长 法” 成 了单分 散 So 运 耔 合 i2
微球 , 法可 以准确地控 制微 球 尺寸 SO i:胶 体 晶 体 。同 时对 胶 体 晶 体 的结构性 质 和光学 性质进 行 了表 征 , 研究 了 SO 胶 iz
离子水 充分 清洗 , 自然 干燥 。合 成 时 , 首先 在磁 力搅 拌 下, 向烧 瓶 中依 次 加 入 8 . ml 水 乙醇 、 . ml 离 86 无 93 去 子水 和 1.ml 水 , 80 氨 同时 加 温 , 混 合液 的温度 升 至 待 3 ℃时 , 速加 入 4 1 E , 应 进行 3 8 快 . ml OS 反 T h后 便 合 成 了种子 SO 微 球 。在 进 一步 长大 微球 之前 , i。 需先 向
(≤ 1 ≤4 )
缩 聚反应 :
三 S— OR + OH— S 兰 i i
ROH
三 S — O — S 兰 + i i
( 脱醇 聚合 反应 , = 2 ) R=C H。 =
暑 S — OH + OH - S ' - ' S - O - S  ̄ + H 2 i i - i = i- O
关键 词 : SO 微 球 ; i: 胶体 晶体 ; 直沉 积 垂
So 胶 体微 球 的 合 成 在 磁 力 搅 拌 的三 口烧 瓶 中 i2
进行 。实验 前 , HF( ) 三 口烧瓶 浸 泡 , 用 去 用 2 将 再
中图分类号 : T 0 N2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19 3 ( 0 8 1 -9 60 1 0 -7 1 2 0 ) 1 2 -3 1
1 引 言
单 分散微 球是指 形状 、 寸和 组成 都相 同的颗 粒 , 尺 可用 于光子 晶体 的 自组装 、 色谱 柱填 充 、 子显 微镜 标 电
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的快速制备方法
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的快速制备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的快速制备方法,属于制备晶体微球的领域。
现有的制备SiO2微球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化法、
模板法等。
这些方法在制备SiO2微球方面具有一定优点,但需要较长时间,操作复杂,工艺流程繁琐,且易受到环境和杂质污染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
体微球的快速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SiO2纳米粒子水溶液,可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
相合成等方法制备,其中,SiO2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100 nm,浓度为
0.1~1 mg/mL;
(2)将SiO2纳米粒子水溶液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N,N-二甲
基甲酰胺等)混合,其中有机溶剂的体积分数为20%~80%;
(3)将混合后的溶液放入超声波均质器,使用超声波振荡器将溶液
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10~60分钟,处理功率为200~500W,超声波频率
为20~60kHz;
(4)将处理后的溶液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实心或空心的
胶体晶体微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超声波振荡器对SiO2纳米粒子水溶液和
有机溶剂混合体系进行超声波处理,使SiO2纳米粒子得到充分分散和均
匀分布,从而快速制备空心和实心SiO2胶体晶体微球,操作简单,时间短,且所得微球具有较为均一的粒径分布和规整的晶体结构。
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有色冶金》》
【年(卷),期】2005(034)002
【摘要】“纳米二氧化硅气相燃烧制备技术及设备研制”由上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等共同承担的产学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总页数】1页(P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27.2
【相关文献】
1.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强高模碳纤维国产化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J],
2.我国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技术获重大突破 [J], 谌立新;
3.上海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J],
4.攀钢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J],
5.氢化丁腈橡胶规模化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1CB6104)和国家面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6027)作者简介:周倩,女,1975年生,在读博士生,现从事胶体型三维光子晶体的制备研究。
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制备方法进展周 倩 董 鹏(石油大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摘 要 SiO 2胶体晶体制备过程的研究是许多新型功能材料发展的基础,对人们进一步了解物质在纳米、微米尺度的许多特殊性质也将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综述了SiO 2胶体晶体制备方法的进展。
关键词 SiO 2胶体晶体,三维自有序组装,重力沉降Advances in preparation of SiO 2colloidal crystalsZhou Qian Dong Pe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eavy Oil Processing,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Abstract T he SiO 2colloidal crystal of study on self-assembly processes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 f the developmentof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ut also significant in understanding the pr inciples in nano-scale and micro-scale process -es.T he recent developments o f SiO 2three-dimensio nally ordered self-assembly ar e descr ib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SiO 2colloidal crystals,three-dimensional self-assembly ,grav itat ional sedimentation二氧化硅(SiO 2)胶体颗粒在力场作用下的有序自组装得到的三维结构被称为胶体晶体。
该晶体具有折射率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因此成为制作许多功能材料和器件的潜在材料。
如各种传感器、过滤器、开关以及可以控制光子传播的/半导体0)光子晶体等[1]。
此外,如果把这样的胶体晶体作为可去除的模板,还可以制备各种有着更加广泛用途的大孔材料[2],如作为新型的催化剂材料[3],生物传感器等。
另外,还可以将SiO 2胶体颗粒的这种有序结构作为基础研究(如结晶、相转换、熔融和断裂力学等)中的可视化模型体系[4]。
目前,制备SiO 2胶体晶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纳米、微米尺度的自组装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却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1 二氧化硅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111 重力场下的自组装夏幼南[5]的研究组通过实验发现,在重力场下悬浮液中颗粒的沉降包括了许多复杂的过程,如重力沉降、扩散和晶化过程,其中重力沉降和扩散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熵力组装,其关键在于严格地控制胶体颗粒的尺寸、密度以及沉降速度等几个重要的参数。
对于粒径>550nm 的SiO 2颗粒来说,用重力沉降法很难在水中得到有序的排列。
因此Meseguer [6]等研究者以水/丙酮/丙三醇/乙二醇作为共溶剂来制备SiO 2胶体颗粒悬浮液,通过共溶剂的粘度来控制颗粒的沉降速度,用重力沉降法得到粒径>600nm 的SiO 2胶体颗粒的三维有序排列。
我们研究组采用水/丙三醇和水/乙醇等作为SiO 2胶体颗粒悬浮液的共溶剂,用重力沉降法得到粒径从700~1400nm SiO 2胶体颗粒的三维有序排列。
通过控制胶体颗粒悬浮液的粘度和沉降温度,可以使胶体晶体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沉降速度是决定胶体晶体质量的关键因素。
重力沉降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很难控制三维结晶排列下表面的形貌和层数[7]。
此外,如果SiO 2胶体第31卷第6期化工新型材料Vol 131No 162003年6月N EW CHEM ICAL M AT ERIAL SJun.2003颗粒尺寸过小(直径<150nm),它们还会以单个颗粒游离的状态存在,无法沉降。
要使亚微米尺寸的SiO2胶体颗粒完全沉降形成有序结构,需要耗费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112离心力场下的自组装对于粒径较小的SiO2胶体颗粒,可以通过引入离心力场加速其沉降,从而生长出尺寸范围较大的胶体晶体。
Jonson[8]等指出,在这种方法中,离心力的大小是决定胶体晶体质量的关键,如果离心力场过大就会导致SiO2颗粒的无序堆积。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可以显著的提高颗粒的沉降速度,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只需数小时就可以得到胶体颗粒的有序密堆积结构。
113过滤沉降自组装对于较大尺寸的颗粒,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提高其沉降速度。
Velev[9]等使用孔尺寸为50nm的聚碳酸酯膜作为过滤基质来进行SiO2胶体颗粒的组装,这种基质可以使溶剂或分散剂通过,而不会让胶体颗粒通过。
Vickreva[10]等指出,在过滤的过程中,如果对胶体颗粒的堆积体施加振动剪切的话,还可以提高密堆积结构的有序性。
114电场下的自组装针对过小或过大尺寸颗粒均不易组装的难题,除了上述采用共溶剂的方法来控制颗粒的沉降速率外,Holgado M[11]等还利用带电SiO2胶体颗粒在溶液中的电泳现象来控制其沉降速率。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场的大小和方向为带电的胶体颗粒加速(小颗粒)和减速(大颗粒)。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当颗粒的沉降速度约为0.4mm/h左右时,可以得到粒径<300nm和>550nm的SiO2胶体颗粒的三维有序排列。
同时还指出,对于其它材料,如包覆了一厚层T iO2的SiO2胶体微球,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组装。
115静电力自组装SiO2胶体颗粒其自组装过程虽然具有硬球体系熵力组装的特性,但是由于它在水溶液中表面通常带有负电荷,因此又具有静电力组装的特点。
但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使得组装后处于溶液中的有序结构颗粒彼此并非直接接触。
M asuda等[12]在自组装单层膜(SAMs)的基础上,对基质和SiO2胶体颗粒的表面进行修饰,使它们的表面分别带有硅烷醇基、羧基或是氨基,然后精确控制基质与颗粒间的作用力,进行逐层组装从而提高了三维有序排列的精度。
虽然目前这种方法还不能实现胶体颗粒在大范围内的周期性排列,但是这种技术对于未来电子和光子器件的组装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116在有物体限制下的自组装在有物体限制的条件下,单分散胶体颗粒通常会自发形成高度有序的三维密排结构[13~15]。
在这个过程中,连续的超声波振荡是关键。
因为这样的振荡有利于使胶体颗粒到达自由能最小的晶格位上。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组装速度相对较快,且可以严格的控制胶体晶体的表面形貌和层数。
M iguez[16]等还利用对流、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使乙醇悬浮液中的SiO2胶体微颗粒在矩形的微孔道中成核,并生长成为面心立方的三维有序结构。
117颗粒连续对流自组装颗粒连续对流自组装法,是利用垂直浸入单分散胶体颗粒悬浮液的基片上颗粒间弯液面的作用来进行胶体颗粒有序组装的。
而弯液面的形成主要是由溶剂蒸发造成的,它不同于水平放置基片的沉积自组装,故又被称为/垂直沉积法0,实际上是依赖于毛细管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
Denkov[17~19]等利用这种方法制备了胶体颗粒单层膜(二维胶体晶体),并探讨了单层膜的生长机理。
Jiang[20]等成功地将此法扩展于胶体颗粒多层膜的制备,并研究了胶体颗粒尺寸、溶液浓度对膜厚度的影响。
采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胶体晶体呈单晶结构,其表面平整,厚度可控。
对于粒径较大的SiO2胶体颗粒,使用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Vlasov[21]等利用组装容器顶部和底部的温度梯度,在SiO2胶体颗粒的乙醇悬浮液中产生一个连续的对流,从而获得了粒径为855nm 的SiO2胶体颗粒的三维有序排列。
其SEM图像显示,缺陷密度远低于使用重力沉降法所得到的胶体晶体的缺陷密度,且这些结构的单晶范围可以从1m m3~1cm3,比用重力沉降法所得到的最好的单晶范围大10~100倍。
2展望目前,人们为获得更大范围和更少缺陷的胶体晶体三维有序结构,正在不断地开发着更新、更便捷的方法。
但是存在于这些方法间的组装机理却是人们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和了解的,因此通过对这些自组装方法的研究,以及对SiO2胶体颗粒这类纳米、第6期周倩等: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制备方法进展#17#微米尺度物质自组装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现象的研究,将会形成许多新的科学研究领域,也将成为化学和化工研究领域内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1]Xia Y N,et al.Sel-f as sembl y approaches to three-dimensionalphotonic crystals[J].Adv M ater,2001,13(6):409~413 [2]Griber D G.From Dynamics to Devices:Directed Sel-f Assemblyof Colloidal M ateri als[J].M RS Bull.,1998,23(10):21~24 [3]Velev O D,Kaler E W.Structured porous material via colloidalcrystal templating:from i norganic oxides to metals[J].AdvM ater,2000,12(7):531~534[4]M urray C.Phases of thin col loidal layers cherry murray[J].M RS Bull.,1998,23(10):33~38[5]Xia Y,et al.M onodispersed colloidal spheres:old materials w ithnew appli cati ons[J].Adv M ater,2000,12(10):693~713 [6]M eseguer F,Blanco A,M iguez H,et al.Synthesis of inverseopals[J].Colloids and S urfaces A:Physicochem i cal an d Eng-ineering Aspects,2002,202:281~290[7]Salvarezza R C,Vazquez L,M iguez H,et al.Edw ard-wilkinsonbehavior of crystal surfaces grow n by sedimentation of SiO2nanospheres[J].Phys Rev Lett,1996,77(22):4572~4575 [8]Jonson N P,M cComb O W,Riche A,et al.S 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opal and inverse opal photonic crystals[J].Syn-thetic M etals,2001,116:469~473[9]Velev O D,Jede T A,Lobo R.F,et al.Porous silica vi a co-lloidal crystalli zation[J].Nature,1997,389:447~448 [10]Vickreva O,Kalinina O,et al.Colloid crystal grow th under osci-llatory shear[J].Adv.M ater.,2000,12(2):110~112[11]Holgado M,Santamari a F G,Blanco A,et al.Electrophoreticdeposition to control artificial opal grow th[J].Langmuir,1999,15:4701~4704[12]M asuda Y,Itoh M,et al.Low-dimensi onal arrangement of SiO2particles[J].Langmuir,2002,18(10):4155~4159[13]Pieranski P,Strzelecki L,Pans u B.Thin colloidal crys tals[J].Phys Rev L ett,1983,50(12):900~903[14]Neser S,et al.Fi nite-size effects on the closest packing of hardspheres[J].Phys Rev Lett,1997,79(12):2348~2351 [15]Park S,Xia Y.Assembly of mesoscale particles over large areasand its application in fabricating tunable optical filters[J].Lang-muir,1999,15(1):266~273[16]M iguez H,Yang S,T etreault,N.et al.Oriented free-standi ngthree-dimensional silicon inverted colloidal photonic crystal m-icrofi bers[J].Adv M ater,2002,14(24):1805~1808[17]Denkov N D,Velev O D,Kralchevsky P A,et al.Tw o-dimen-sional crystallization[J].Nature,1993,361:26[18]Dimitrov A S,Nagayama K.Continuous con vective as s embli ngof fine particles into two-di mensional arrays on Solid Surfaces[J].Langmuir,1996,12(5):1303~1311[19]Sumida T,Wada Y,Kitamura T,et al.Cons truction of stackedopaline fi lms and electroch emical deposition of ordered macrop-orous nickel[J].Langmuir,2002,18(10):3886~3894 [20]Jiang P,Bertone J F,et al.Single-crystal colloidal multilayers ofcontrolled thickness[J].Chem M ater,1999,11(8):2132~2140[21]Vlasov Y A,S turm J S,et al.On-chip natural assembly of siliconphotonic bandgap crystals[J].Nature2001,414(15):289~293收稿日期:2003-05-07(上接第8页)[20]W eiss A,et al.[J].Allgem.Chem,1963,320:183[21]W eiss A,et al.[J].Proc Intern Clay Conf,1966,1:277[22]Camazano M S,Garcia S G,An Edafol Agrobiol,1966,25:9[23]Frost R L,Kristof J,et al.[J].Thermochimica Acta,1999,327:155~166[24]Clifford T,et al.[J].J Phys Chem,1984,88:5959~5964[25]Frost R L,Kristof J,et al.[J].American mineralogist,2000,85:1735~1743[26]Frost R L,Kristof J,et al.[J].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2000,56:1681~1691[27]Frost R L,et al.[J].Phys Chem M inerals,1999,26:257~263[28]M ichaelian K H,Zhang S L,Yari v S,et al.[J].Applied ClayS cience,1998,13:233~243[29]T hempson J G,Cuff C.[J].Clays Clay M iner,1985,33(6):490~500[30]Hayash i S.[J].Clays Clay M iner,1997,45(5):724~732[31]M i chalkova A,T unega D,Ladislav T N.[J].J M olecaler Struc-ture(Theochem),2002,581:37~49[32]Chris B M.et al.[J].Chemical Delamination of kaolin[J].1999,57~59[33]Xie X,Hayashi S.[J].J Phys Chem B,1999,103:5949[34]Xie X,Hayashi S.[J].J Phys Chem B,1999,103:5956[35]Kri stof J,Horvath E,Frost R L,Kloprogge J T.[J].J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2001,63:299~289[36]Frost R L,et al.[J].Clays Clay M iner,1999,47(6):732~741[37]李学强,夏华.[J].非金属矿,2002,25(4):22~23[38]M aria Dolores R C,et al.[J].Clays Clay M iner,2000,48(1):63~67[39]Kri stof J,et al.[J].J Thermal Analysi s,1998,53:461~415[40]Heller-kallai L,Huard E,et al.[J].Clay M i n erals,1991,26:245~253[41]Enzel P.[J].Chem M ater,1992,4:819[42]Sugahara Y,et al.Clays Clay M inerals,1988,36(4):343~348[43]Frost R L,Kristof J,et al.[J].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02,246(1):164~174[44]Chri stopher J,Plummer G,Garamszegi L,et al.[J].ChemM ater,2002,14(2):486~488[45]Ahm et Gultek,Turgay Seckin.[J].Turk J Chem,2002(26):925~937[46]Franco F,et al.[J].Clays Clay M i nerals,2002,50(1):47~55[47]T akenawa R,Komori Y,et al.[J].Chem M ater,2001,13:3741~3746[48]Wang B X,等[J].J M ater Chem,2002,12:1865~1869收稿日期:2003-03-24#18#化工新型材料第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