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快乐新生活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快乐的人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快乐的人 |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快乐的含义,认知人物表情与情感的关系;2.学生能够识别不同人物表情,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表情;3.学生能够运用色彩表现人物情感,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4.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1.人物表情与情感的关系;2.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3.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快乐。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人物表情与情感的关系;2.学生能否运用色彩正确表现不同的情感;3.学生能否通过绘画正确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快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情境老师放映《疯狂动物城》的片段,引起学生对人物情感的反应。
第二步:讲解人物表情与情感的关系1.讲解人物表情与情感的关系,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快乐、悲伤、愤怒等情感的理解及对应的表情;2.通过展示教师精选的不同人物情感表情,讲解人物面部表情如何表现不同的情感;3.引导学生观察人物面部表情,感受情感状态,理解人物情感表达的含义。
第三步:学习色彩表现人物情感1.讲解三种颜色在情感表达中的基本含义:红色代表愉快、热情,黄色代表温暖、凝聚和活力,蓝色代表安静、平和和安定;2.显示“情感彩轮”,让学生理解每个情感对应的颜色;3.表示如何使用颜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解释如何通过互补色和相邻色来产生柔和或强烈的效果;4.学生通过实际画画活动,感受颜色的变化表现的不同情感,理解颜色的运用技巧。
第四步:绘画创作1.学生自由发挥,在纸上绘画出自己的快乐人物;2.学生尝试用色彩表达人物情感,注意颜色和表情的关系;3.老师在学生绘画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绘画作品;2.学生的情感表达;3.学生的识别和理解人物表情与情感的能力;4.对教学资料资料的理解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生动易懂,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人物表情与情感的关系,并掌握相关的能力和技能。
不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快乐的情感表达,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更多的实际演示和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自由创作中学习表现技巧。
二上道法纲要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二年级设计教师:课时: 48 课时制定时间:2022年9月【课程背景】(一)课标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本册教材中对本学段的要求:道德与法制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综合课程。
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生活的能力、学生爱祖国、关爱长辈和学习探究有明确要求。
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有收获》,第2课《周末巧安排》的编写是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和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依据“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12条“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
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依据“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2条明确规定: “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9条规定: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
”第二单元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的生活”中的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以及“负责任、有爱心生活”中的第9条“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5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活动”而设计。
第三单元第9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板块中“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的第12条“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板块中“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第5条“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等要求而编写。
初一生活二三事作文500字(精选10篇)
初一生活二三事作文500字(精选10篇)初一生活二三事作文500字篇1时间如流水,眨眼间就要开学了,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多彩的暑假。
上补习班假期四分之一的时间,我是在补习班里度过的。
在那里,我认识了两位新老师。
英语老师幽默风趣,课堂上时而讲个笑话,时而出个抢答题。
表现好的还能得个小奖品,大家兴致都很高;数学老师严谨认真,讲课时深入浅出,尤其善于题型发散。
我们学得简单、悟得透彻。
同学间虽然互不相识,但并不见外。
课间三三两两聚在一齐,或下棋、或看闲书,或海阔天空……热闹极了。
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在开Party呢!上补习班,让我巩固了知识,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此行不虚!做家务若空闲时间比较富余,我就主动做点家务。
我最喜欢的是拖地,以拖把当笔,以水为墨,在客厅中横一下、竖一下,不久就出现一幅山水画。
浓淡疏密错落有致,宛如烟雨江南,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米芾再生?当然最头疼的是遇上污渍,拖把轻易蹭不掉,我跪在地上,铲子与指甲并用,再用抹布使劲擦,俨然一个尽职尽责的家政员。
洗碗的活看似简单,其实学问不少。
洗洁精放少了,碗油腻腻的,洗不干净;放多了,尽是泡沫,很难清干净;有时碗洗完了,发现居然还有一个漏网之鱼。
我慢慢总结经验,终能游刃有余。
读书妈妈怕我在家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会影响视力,就给我买了很多书。
于是我渐渐的和书成为了亲密朋友。
家里随处可见它们的踪迹:床头边、沙发上、卫生间里……书的种类也很杂,杂志、名著、同龄人作文……我沉浸其中,时悲时乐、时笑时哭,经受了一次次情感的洗礼,学到了不少写作方法与技巧。
炎炎夏日,想想要没有这样充实多彩的生活,我岂不闷死?初一生活二三事作文500字篇2初中生活让我好忙碌,弄得我手忙脚乱的……当我进入红寺堡二中的中学时,我带着紧张的心情迎来新的学期,当我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时,顿时,我惊呆了,当我看着脸上带着严厉的表情时,我的心情是特别的害怕,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我的初中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初中生活意味着什么?开学已经有两周了,在这两周的学习中和进入新的环境中,我深有感触;政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样作业,认识全班的同学必须记住他的名字,这可让我们班难住了,全班呀,仅仅六十三名同学,这么多,让我们一两天能记得住么?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听起来也没有多么的困难,老师只是为了让我们熟悉新的环境,认识新的同学与老师我第一次进入初中,原来,初中没有我原来想得那么好,想得那么自由啊!“初中”这个词语,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作业多,功课多!一天回来,作业就要做到半夜的十二点多,十二点后才能正式休息,好累好困啊一点儿自由的空间都没有,不过,习惯就好!还有三年的时间就中考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被困难吓倒……本文“我的初中生活”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知识汇总内容预览: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n园分fn外妖娆ro成吉思汗h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 "汗' "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纳比方、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田圃pǔ 禁锢g 留滞zh 喑yīn哑斗笠l 襁褓qiǎng bǎo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雨说》的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一、重点字词朦胧mng lng 覆f盖冻僵jiāng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星星变奏曲》的是江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3课《我认识您了》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3课我认识您了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分析《我认识您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它包含了四个话题,分别是“我的老师”、“我还想认识”、“该请谁来帮帮我”和“这样做对吗”。
本课第一课时包含了“我的老师”和“我还想认识”这两个栏目。
这两个环节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生活的已有经验,并逐渐认识学校的其他老师和校工,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和情感。
教材P10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猜猜这是哪位老师”的游戏活动场景,三幅泡泡图呈现了学生根据同学的描述浮现在脑海里的自己熟悉的老师形象。
P11的插图依次呈现了少先队辅导员、校长、高年级老师以及门卫叔叔等形象,同时还有一处留白框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本校实际,发现自己眼中的其他老师和校工。
第二课时包含了“该请谁来帮帮我”和“这样做对吗”这两个栏目。
主题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情境并讨论该向谁寻求帮助,旨在使学生知道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向学校的教职工求助。
并通过呈现师生交往的行为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明白与师长交往的基本礼仪。
教材P12图片主要呈现了小女孩摔了一跤、小男孩帽子被抢了、羽毛球卡在树上这三个问题。
教材P13四幅图主要呈现了两个小男孩在办公室门口打闹打扰老师工作、小女孩摘花不听其他班级的老师劝阻、小女孩向校医表示感谢和学生主动向老师道别的景象。
(二)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新的校园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
孩子们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和同学、对课堂学习都充满了新鲜感,他们懵懵懂懂,因为环境的改变会带来一些紧张。
他们大多天真活泼,喜欢和老师打交道,但由于对小学里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老师缺乏全面了解,加上不少家长习惯借老师的形象来吓唬他们,不免对老师产生惧怕的心理,形成了距离感和陌生感。
特别是新入学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向任课老师以外的师长求助。
有些学生发现小学老师不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时,会感到害怕和无助。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 第三课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第1筐 新生活 新起点课件
6.我给自己确立的目标常常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
A是 B不是
7. 上课回答问题时,同学们都看着我紧张地说不出话来。
A是 B不是
8. 我与朋友处不好关系,常因一些小事与朋友发生争吵。
A是 B不是
9.功课突然增多,让我无法适应,成绩不理想,为此我
感到很苦恼。
A是 B不是
10.我很想和他(她)交朋友,却不好意思开口,害怕遭到拒绝。
生活上,要自理、自立。 学习上,要自主、主动。
结论三:要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自我管理—计划与行动
在生活上: 在学习上: 其他方面:
三、巩固拓展
A 1、面对全新的初中生活,我们应该采取的积极态度是( )
①珍惜初中生活新起点 ②先和老师搞好关系,当个班干部 ③
好好体验做一名初中生的快乐 ④我要大胆地结识新朋友,在新
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上小学时,王晓一直是班里的“明星”,老师的宠儿,进入
C 初中后,王晓成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她颇感失落,常常想念小学
的同学和老师。对此,你的认识是( )
A.王晓感情丰富,情绪多变
B.怀念过去,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C.王晓尚未适应新环境,应及时调整自己
2.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就特别想家想父母想老朋友。
A是 B不是
3. 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A是 B不是
4.上中学了,我的自制力仍很差,必须要有老师、家长的监
督,才能做好每件事情。
A是 B不是
5. 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哪怕换
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第1课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如何理解‘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 本力量’?”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二、以劳动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
回望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历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亿万 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苦干实干的精神,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从造出第一颗卫星到实现第一次载人航天,从“解锁”深层页岩气田到科学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从开通第一条高速公路到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正是千千万万在平 凡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晶莹的汗水在中华大地上创造 出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通过知识讲解、 视频欣赏、师生互 动等教学方式,让 学生了解劳动是社 会发展的引擎、勤 劳创造新生活和奋 斗创造幸福,促进 学生加深理解并体 悟劳动创造美好生 活
港珠澳大桥
当代大学生在和平的环境中接受优良的教育,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不 能忘记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要明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更要 自觉培养实干精神,向榜样学习,躬身行动,传承劳动精神。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大学生劳动教育理 论与实践》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课程内容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用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激荡思想
用劳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用工匠精神谱写时代华章 在家务劳动中学会自立自强 用绿色环保理念共建美丽校园
用劳动传递温暖 用行动筑牢工农业根基 用创新创业精神点亮青春 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 在志愿服务中弘扬社会正能量
经过全国人民的持续奋斗,截至 2021 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 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众多普通劳动者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 的美好生活,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3)熟悉自己关系。
(4)观察熟悉自己的回家路线,关注回家路上的安全问题,感谢和珍惜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重难点:
(1)让学生感知角色的转换,体验上学的快乐,接纳小学生的身份。
(2)认识国旗,学唱国歌,初步了解国旗、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3)全面熟悉校园环境,体验愉快的校园生活。
(4)熟悉回家路,树立安全意识,增进生活体验。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1)本单元的主题是“我是小学生啦”,共设计了四课内容,分别是《开开心心上学去》、《我向国旗敬个礼》、《这是我们的校园》、《平平安安回家来》。《开开心心上学去》帮助学生解决小学生身份认同的难点;《我向国旗敬个礼》在入学主题教育下融入国家意识教育;《这是我们的校园》进行校园探索活动;《平平安安回家来》在学生回家的路途中引导学生关注规则,同时引导学生多视角关注家人、同伴和社会。第一单元的四课以一天内学生活动的逻辑顺序展开,属并列关系。具体话题设置如下:第一课时,关注学生从家到学校的心路历程,让学生爱上学,第二个话题与“爱上学生用具”相互强化;第二课时以升国旗、唱国歌的入学主题教育为引领融入国家意志教育,强化政治认同;第三课时进行校园探索,注重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愉快体验,憧憬未来生活;第三课时让学生熟悉自己的回家路,了解不一样的回家方式,发展安全意识,培养感恩意识。
(二)单元教学依据
(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本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课程标准对于新入学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有明确要求。课程标准在本单元中的体现有以下几点:政治认同:“认识国旗、国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法治观念:“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责任意识:“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
新生命,新生活
新生命,新生活第一课 得救人生1.什么是“真正的福音”?2.讲者怎样面对财物失去?3.讲者怎样看死亡?4.讲者能如此面对财物和生命的失去,他心中的信念是什么?5.一个满足快乐的人生应具备那五个条件?⑴⑵⑶⑷⑸6.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丰盛的人生?1.得救的确据应该是建立在什么之上呢?请引经文佐证。
2.根据约翰福音一章12节,“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接待耶稣的人,需要做什么呢?⑴(约一9)⑵(启三20)3.有圣灵同在的信徒有何外在的表现?⑴⑵⑶4.什么东西是具有永恒价值的?⑴⑵5.有些人虽然感觉没有得救的确据,但他们确实是得救的。
对这些人来说,寻找得救的确据有些什么好处呢?⑴⑵⑶1.神是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虔诚呢?⑴⑵2.你认为那一种人对你行为的评价会较高呢?你的家人还是朋友呢?为什么?(自由分享∕讨论)3.为什么志明的母亲和妹妹会主动要求到他的教会呢?你有相同的经历吗?(自由分享经历)4.根据腓利门的记载,阿尼西母、腓利和保罗都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得救标志。
请分述之。
阿尼西母:腓利门:保罗:第四课 得胜人生1.为什么有些人成为基督徒后仍会感到忧虑和自卑?你有这个问题吗?2.神要约书亚为以色列人行割礼的属灵意义是什么?书五9记载神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
意思就是3.信徒要过得胜的生活,需要问自己那三个问题?1._________2._________3. _________4.这三个问题有何意义?我不是谁?我是谁?神是谁?第五课 水礼1.水礼与得救有何关系?水礼是否可洗去人的罪的功效?若果信而不受洗,是否不能得救呢?2.与耶稣同钉十架的一个犯人,没有经过洗礼,却有主亲口承诺会与他同在乐园里,他的得救基於什么?⑴ 他承认自己⑵ 他承认基督⑶ 他相信⑷ 他知道3.水礼真正的意义是什么?⑴ 信徒向神表明⑵ 信徒向人公开表明⑷ 信徒向其信徒认同4.水礼的形式有异,试述讲者认为可行的形式。
1.对於主餐的意义,不同宗派有不同的看法。
2024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教案-3.2 学习成就梦想(大单元教学设计)22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3.2学习成就梦想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新生活中的成长(二)主题概述:1.本单元以“新生活中的成长”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孕育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萌芽,是各单元内容设计的基础。
围绕“新生活中的成长”这一主题,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角色变化的意味,了解初中阶段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并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引导学生关注发展中的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激励自己,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
带领学生树立梦想,把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中国梦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走进学习新天地,建立学习新概念,拓展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激发生命成长的原动力,学会学习。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3.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在重点研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并结合生活价值提取出“热爱生活,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单元大概念。
在大概念的引领下,立足“新生活中的成长”主题,采用现实情境转化为问题或任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新生活—新自我—新梦想”为主线,构建筑梦篇、发现篇、学习篇的三个切入完整成长链条,构成了以生活逻辑为线索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了立足单元主题,统筹单元活动,实现了单元内容的整体性。
每课时都以议题的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力求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体现情境化、建构性、活动型的议题式教学特征。
(三)主题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所以他们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快乐的一天教案(15篇)
快乐的一天教案(15篇)欢乐的一天教案1一、活动目标:1、培育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身体的保证。
成人应让孩子从小养成作息有规律的好习惯,使孩子健康欢乐的成长。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半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进度表。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认识整点、半点。
难点是制作作息进度表。
三、活动预备:1、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钟和分针〕。
2、制作小时钟的材料〔人手一份〕:圆形硬纸板,长短针材料;图钉、彩笔、剪刀、橡皮泥等。
3、教室里挂一个时钟,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测,知道几点钟小伙伴应当做什么事情。
四、活动课时:1课时五、活动过程:1、导入游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爱好。
2、开展(1)、激发幼儿认识钟表的`愿望。
引导幼儿观测钟表上有时针和分针,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还有表示时间的数字。
(2)、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哪个数字就是几点整,分针指向6,时针指到两个数字之间,就是半点。
(3)、幼儿自制钟表。
(4)、请幼儿说说幼儿园的一天。
几点钟做什么事情,然后正确地拨钟表,看谁拨得又对又快,并启发幼儿要遵守作息时间。
(5)、幼儿制作“我的一天”〔休息日或幼儿园的一天〕作息进度表。
请幼儿用文字、图画及符号等形式表征活动,用画钟表表示详细时间。
3、结束幼儿间续画完,相互介绍“我的一天”作息进度表。
六、延伸布置幼儿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记录本周末某一天的作息时间。
欢乐的一天教案2【教材分析】《欢乐的—天开始了》是—首3/4节奏型的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表现了欢乐的幼儿园生活。
歌曲旋律精美且欢愉快泼,尤其是其中“啦啦啦”的衬词,生动地表达了幼儿在园的欢乐心情。
老师应重点指导幼儿唱出歌曲前半部分的活泼跳跃和后半部分衬词的连贯精美,引导幼儿制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激发幼儿演唱的爱好。
可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充分表达对幼儿园美妙生活的'憧憬,体验和老师、同伴在一起的欢乐时间。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主题:少年有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的主题为“少年有梦”O本单元包括第一课“天启初中生活"、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编织人生梦想,让自己成为“有梦少年”。
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认识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初中生活、认识自我两个角度,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小学认知,开启初中新的生活,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努力践行之。
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全新的初中生活,正确认识和完善自己,让学生学会创意生活,让学生的梦想始于当下。
--、课程标准分解(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标准分解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新身份新生活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做个追梦少年,努力学习,成就梦想。
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第4课新时代,新生活》说课稿1
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第4课新时代,新生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4课新时代,新生活》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如互联网、高铁、无人机等,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材还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人们面临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新时代的事物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新时代的特点。
但同时,他们对新时代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问题的理解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思考新时代,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特点,知道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新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新时代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新时代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新时代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新时代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分享交流: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
第3课 快乐的人(教案) 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3课快乐的人(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快乐的概念,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快乐瞬间,学会感恩和珍惜。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乐的概念及表现方式。
2. 绘画基本技巧:线条、色彩、构图。
3. 观察生活,发现快乐瞬间。
4. 团队合作,共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绘画表达快乐情感,提高审美素养。
2. 教学难点:观察生活,发现快乐瞬间,团队合作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快乐的人图片、绘画作品。
2. 绘画工具:画纸、彩笔、水粉等。
3. 其他:音乐、故事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音乐、故事等导入,让学生感受快乐的氛围,引发学生对快乐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快乐的概念,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瞬间,讨论如何用绘画表达快乐情感。
3. 技能训练(10分钟)讲解绘画基本技巧:线条、色彩、构图。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实践环节(2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生活,发现快乐瞬间,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快乐,学会感恩和珍惜。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快乐瞬间,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七、课后作业:1. 以“快乐的人”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第13课《快乐的课外生活》
下课了,我最喜欢做的游戏是 _____, 放学了,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 _____, 星期六,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 _____, 星期天,我最喜欢参加的活动是 _____, 以上都是课外时间做的,叫做课外生活
学 习
课外生活与学习的关系?
情景表演
(1)一味学习而不重视课余生活。 (2)一味贪玩而不重视学习。
课外生活我们应注意什么?
(1)安全第一。 (2)有趣味、有意义。 (3)不忘学习。
制定自己或全家的双休日课外活动 模式、计划、方法……
只有课外生活丰富了,快乐了, 我们才能更好调味品。
课外生活,我们可以做……
文艺:唱歌、跳舞、弹琴、画画、表演、朗读、演讲…… 体育:打篮球、跑步、跳绳、游泳、打乒乓球、排球…… 科技:做航模、机器人、做小实验、操作电脑…… 学习:写作文。看课外书、学作文、学英语…… 其他:养小动物、种花、钓鱼……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OL【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围绕“游戏、饮食、安全、作息时间”这四个家庭生活主题设计安排了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10课《吃饭有讲究》、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12课《早睡早起》四课内容,引导学生在“上学了”之后的新生活情境中反思家庭生活,帮助他们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文明健康、安全愉快、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
本单元的教育内容,是公共教育对学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引导。
教学意图在于提升学生家庭生活的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学生“上学后”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讲究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
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特别需要加强与家庭教育力量的合作与沟通。
由于家庭生活方式是个体化的,其生活领域也是相对隐私的,因而,作为公共力量的学校教育,在积极引导学生生活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学生的家庭生活。
三、学情分析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学”开始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相应地,其生活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随着学习生活的展开,家庭生活的方式也需要逐步转变,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是一年级学生生活引导中的重大主题。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不能有一个好的规划,如若家长和老师放任自流,对学生生命安全健康则存在重大隐患。
本单元重视家校生活的规划,帮助学生构建安全责任意识,并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四、素养落实点本单元四课对应的核心素养有“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和“法治观念二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道德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
第9课《玩得真开心》涉及道德修养中社会公德部分,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中“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主要内容的要求”,强调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活动。
【新教材】2024年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3《这是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校园真美丽
小草长出嫩叶,花朵换上新装,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校园。同学们灿烂的笑容、良好的言行,给我们创造了和谐美好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景美人也美。
【第四篇章留住校园的美景】
1、校园小智囊
校园真美丽啊,我们怎样才能留住校园的美景呢?如果选择一种方法留住校园美景,你会选择什么方法呢?
责任意识:发掘新鲜有趣的校园生活事件,使他们逐步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课时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访问、思考等实践方法,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3、激发热爱新学校的情感,树立校园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
(7)音乐教室里有好多乐器,音乐老师都会演奏。
【第三篇章夸夸我的校园】
1、夸一夸校园多美丽
我们的校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非常美丽,它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优美的环境。你能夸夸校园美丽的一角吗?
2、学生分享
(1)我们教室外面的走廊就很美丽,干净整洁,贴满了名人名言,还有许多同学优秀作品的展示。
(2)学校里的植物园很美丽,会开满各种各样的花。
思考与分享
观察与分享
观察校园,夸赞校园
讨论与分享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分享在学校的愉快时光,感受校园中的喜悦
通过校园小导游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引导学生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发现校园的美好。
激发热爱新学校的情感,树立校园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
重点
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环境、新生活,你是……
开心
失望
生气
恐惧
心灵预热
进入大学后的五个最
进入中职后,我最高兴的是: 进入中职后,我最关心的是: 进入中职后,我最想做的是: ; ; ;
进入中职后,我最困惑的是:
进入中职后,我最不习惯的是:
;
。
一位中职新生的独白: “当我刚刚步入中职的时候,面对食堂不可口的饭菜,吃 饭成了一种无奈;而对„教无定法‟的教学方式,我不知道应该怎 样„主动觅取‟;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我感到陌生而又孤独;我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连好几天失眠,我非常想念父母,如果 他们在我身边,我可以向他们求助。可现在,我该怎么办?”
学会做事
首先,学会接受。
对于那些你不满意却又无法改变的事物,与其去抱怨、 抵抗,倒不如试着去接受,学会主动适应。
其次,从“学会”到“会学”。
学会做事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 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第一,
尽快熟悉新的环境 。 校内环境 校外环境
第二,学会应对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 主理财。
2、勤工俭学
(2)重建平衡的过程
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适 应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重 新恢复平衡。
(3)内部机制
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 。
同化和顺应是互相补充、同时存在的,其结果产生了两者 的平衡。
同化: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 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 顺应: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 过程。 当儿童意识到这种鸟无羽毛且不能拍打翅膀,内心就体验 到冲突或不平衡,于是取新名字或问“这是什么”达到新的 平 衡
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
变化做出的反应。”
生活中几个适应的例子
• 刚进浴池,感到水热,坚持泡一段时间就不再感觉那样热 了,这就是皮肤感觉的适应。
• 刚入暗室,什么也看不见,等一会就看清了,这叫暗适应
适应的性质和特点
• 1)前提:环境变化。 • 2)过程:重建平衡。 • 3)内部机制:同化和顺应的平衡。
放学就马上回家。由于过分紧张,课堂上的听课效果不佳,他
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也出现了问题。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也 考“砸”了,他越想越害怕,不知该怎么办。
面对新的环境,有适当焦虑和紧张是在所难免的, 不必对此耿耿于怀,否则它会影响到你正常的学习和 生活。
案例二: 一位初中生的日记
“时光荏苒,恍惚间跨入了初一。处在一个全新的 环境里,难免有种怯怯的感觉。做事总是放不开,仿 佛受到了什么约束。所以刚开始时的学习生活不是很 快乐。 也许是彼此不认识的缘故吧,我有时候觉得还是 小学的同学好,相处比较融洽。有时,我会自言自语: “自己为何如此孤独呢?”有时,我又会陷入对往事 的追忆之中,每当回忆起那美好的一幕幕,嘴角都会 流露出满足来。但人总是要长大的,过去的也终究过 去了。回到现实之中,常有种无助的失落感。
假期回来,早起上课困难
积极想办法,自行设定闹钟
按时上课
良好的 适应
心理 健康
不良的 适应
心理 障碍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志, 是中职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人们都需要学会适应。
之后,他搬进了一幢楼房的底层,底层不安全, 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泼污水,丢垃圾。那人见他 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 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他说:“你不知道,一楼方便啊,进门就到家, 朋友来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种花、种菜什么的。”
(二)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
一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和好奇心消失,强烈的怀旧感开始出现。
案例1:
某女生考入大学后,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温暖、充满母 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她说:“洗 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为此, 她天天给家里打长途电话诉苦,电话里的哭声让在家的母亲 揪心,于是母亲只好请假租房陪女儿读书……
(三)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 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渴望能自己主 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成人意识、自由感和 独立感都大大增强。 但在学习、生活、经济和心理上对家长和老师 长期形成的依赖感还难以彻底摆脱。
(四)轻松感和空虚感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和激烈的竞争
中职应该是歇歇脚、喘口气、轻松轻松
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
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
案例一:
某同学说,开学第一天,老师让每个人介绍自己的情况,同
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轮到他时,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 来,两个手心都是汗,出尽了洋相。后来,那个场面不断地在 他脑海中浮现,他便认为同学们一定瞧不起自己了,老师对自 己也有成见了。于是他不敢跟同学在一起交往,有时恨不得一
中职生面临的四大变化
(一)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的变化
1、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依赖父母——独立自理;独居——群居。
现在该学会一个人走了 2、生活习惯的改变
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
3、文化环境的改变 如:口音、风俗习惯等。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1、学习内容的变化
中学 中职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 专业课、基础课(英语、计算机)、公共课、选修课。
进入到新的学习阶段,为什么会有些无所适从 呢? 1、学校环境的不适应 2、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3、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你有这些问题吗? 怎么办?
适应是终身的任务,是中职生活的起点!
适 应
• 源于“生物适应”(adaptation in biology)的概念,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的:“适应 是源于生物学的一个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
• 心理学上称之为"回归心理"。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 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它主要是由于对新生 活不适应,对新环境的陌生而造成。由于人地两生, 而特别留恋过去,想回到过去那个熟悉而亲切的环 境中去。对于新生来说是正常的心态,但是如果长 期处于一种怀旧、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会造成
学习上的不安心,甚至夜不成眠,形成阻碍学习的
适应的分类
• 适应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 根据适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动适应和被 动适应
被动适应
被动适应是指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来适应外部环 境的要求,这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适应过程。
假期回来,早起上课困难
迟到,老师惩罚后改进
按时上课
主动适应
主动适应是指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 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不相适应的行为,并尽最大可 能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 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方式。
学会发展
加入学生社团
担任学生干部
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
学会学习
1、调整心理期望值,要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合理的目标。
小故事——烧开一壶水
•
• • • • •
•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 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 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 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 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 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 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 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就烧 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 青年想了一会,摇了摇头。 智者说:“如果那样,就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 水壶装了太多水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 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 青年恍然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去掉了许多,只留下 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 本上都实现了。
(六)渴望友谊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亲朋好友,在新的环境也渴望与 人沟通和交流。 但在新环境中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勇气, 不愿向新同 学和新老师敞开心扉、吐露心里话。
我也想与你们做 朋友,但我 还是缺乏主 动的勇气。
四个学会
学会 做人
学会 做事
学会 发展
学会 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 把自己当作别人 把别人当作自己 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三分,心平气和。 克服自我中心倾向 小技巧: 善用微笑 善于语言 注意倾听 自我表露 换位思考
2、学习方式的变化
中学 教师为主导
中职
以自身为主导,强调自学,学习方法多样化。
(三)人际环境的变化
1、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
中学:家庭、班级。 中职:家庭、宿舍、班级、院系、社团等。
“独生子女”的问题 自我中心,过分地受人关注,这 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当孩子 受到家人过多的关怀时,他以为自己 永远是中心,他们会表现出缺乏爱心。
轻松后又觉得中职生活不充实,空虚感油然而生
(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进中职前,觉得中职是理想的天堂和充满诗情话意的乐园…… 进中职后,原来中职仍然要面对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和 以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的生活……
我理想中的 天堂
案例: 我是一名男生,今年17岁,来自沿海城市,我经常憧憬着 美好的中职生活。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决心在学校里大 显身手。 但入学后,我觉得现实中和我从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现 在,我整天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全身乏力,根本就没有心思 学习。我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