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交换”教子法
【家庭教育】互换角色教育法

【家庭教育】互换角色教育法这两天颖妈咪的心情格外好,因为用了自创的互换角色教育法,让小雨哥洗澡时不再哭闹了。
也许每位妈妈都遇上过宝贝洗澡时经常不断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让他玩水的时候快乐无比,但是进入真正的主题后(洗澡),就开始有的哭、有的闹、有的不让洗头、有的不让碰脸,小雨哥也不例外。
为此,外婆、爸爸都非常不愿意给宝贝洗澡,真让人觉得头疼。
于是我想要,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他欢乐地泡澡呢?思来想去,同意用角色交换的方法试一试。
存有句话叫做“身教著重言教”嘛!我同意,使小雨哥帮忙我泡澡。
想要就要做到啊!赶紧行动起来。
我走到小雨哥面前,非常正式地跟他说:“小雨哥,给颖妈咪洗澡吧。
”话音未落,就听到小雨哥非常坚决的回答,我不洗,我不洗。
我又对他说一遍,今天小雨哥给妈妈洗澡,好不好?小雨哥用很诧异的眼神瞪着我说:“好,走!咱们快洗吧!”交换角色已经开始了。
小雨哥兴致勃勃地命令我:“妈,站著先洗脸!”我非常协调地站著享用儿子的理疗手法。
忽然他又说道:“妈,拎洗发水。
”嘿,这小子还晓得用洗发水,我也非常“调皮”地按照他说道的回去搞。
在洗头过程中,我和小雨哥聊天。
颖妈咪:“小雨哥,妈妈洗哭虚惊一场啊?”小雨哥:“没哭。
”颖妈咪:“妈妈调皮不调皮啊?”小雨哥:“妈妈真乖,喜欢妈妈,呵呵!”就在这时,小雨哥又说道:“妈,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洗头,洗脸后背除了腿。
”倾听,洗脸得还挺全系列。
在小雨哥的协助下,颖妈咪总算“洗脸整洁了”。
而后,我对小雨哥说道:“现在颖妈咪给小雨哥泡澡好不好?”正像我所想要,一点儿抵抗的意思都没,很爽快地就应允我:“不好,洗脸吧。
”我按照小雨哥给我洗脸的步骤给他洗脸。
忽然小雨哥反问:“妈,小雨哥洗脸大哭虚惊一场?”颖妈咪:“没哭啊。
”小雨哥:“那小雨哥乖不乖?”颖妈咪:“真乖呀,妈妈爱小雨。
”小雨哥:“那小雨听到不听话?”颖妈咪:“听话,因为小雨哥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所以洗澡的时候非常听话。
”就这样,给小雨哥的整个泡澡过程就在我们之间开心的聊天中顺利完成,宝贝的心情也非常不好。
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时间:2017-07-02 10:23:56 | 作者:谢章棋人们追求等价交换,而交换有时并不平等——题记从原始社会部落与部落之间产品的交换,到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贸易的往来;从生物界中不同物种的嫁接,到自然界中四季的更替;从人与人心灵的交流,再到国际间的对话。
“交换”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经济学家说:“商品间只有等价才能交换。
”在西周,五名奴隶=一匹马+一束丝。
而在葛朗台的眼里,拿女儿欧也妮的全部积蓄去换查理的金梳妆匣,这交易划的来!他们追求的是“等价”交换,而交换又常常不能等价。
当《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用一条价值3。
6万法郎的真项链,去偿还丢失的一条只值500法郎的假项链时,尽管两条项链的款式一模一样,可它们间价值整整相差71倍,那是玛蒂尔德用10年的辛酸和过早的衰老的结果换来的。
这一夜的风流是多么的昂贵啊!当《祝福》中的祥林嫂,用全部的积蓄,去捐一条为自己赎罪的门槛时,她只想换得点做“人”的资格。
然而,在鲁四老爷的一声吆喝声中,加速了这位“末路人”悲剧的到来。
当王昭君在打着和亲的旗号下,背景离乡到匈奴去时,这是用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去换取国家的安定,对一个国家来说,那是一种胜利:而对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来说,那又是一种失败!交换不能“等价”,但能让人看清交换对方的真面目。
正如道德家所言:“交换能使一些人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高尚,也能使一些人的心灵变得丑恶不堪。
”当杜十娘听到自己本想终身托付的对象李甲与孙富的一番肮脏交易的话后,要拿自己去换一千两银子时,她毅然地怒斥了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然后与百宝箱一同沉入江中,用生命捍卫一个女性的人格尊严。
她是那样的刚烈,李甲又是那样怯懦、卑鄙!交换没有“等价”,那是智慧的凝聚,合作的力量。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梁山好汉晁盖、吴用等人,用十担枣子换取杨志押送的生辰纲,那时一种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智慧的体现。
商品有了交换,才能推陈出新;思想有了交流,才能求同存异;感情有了沟通,才能理解万岁,当你追求“等价”交换时,更要善待不平等的“交换”!。
十种家庭教育方法

十种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是指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十种常见的家庭教育方法。
1.模范示范法模范示范法是通过家长自己的行为和言谈举止来影响孩子。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优秀行为激励孩子向上成长。
2.爱的教育法爱的教育法是通过充满爱心和关怀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家长要用爱心去关心、理解和支持孩子,给予他们温暖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情。
3.激励奖励法激励奖励法是通过给孩子设定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家长可以设立一些小的目标,当孩子达到或超越这些目标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
4.约束规范法约束规范法是通过制定家庭规矩和约束孩子的行为来进行教育。
家长需要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同时也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制约和纠正。
5.监督指导法监督指导法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和监督。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6.沟通倾听法沟通倾听法是通过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倾听来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想法,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困扰,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7.自主自律法自主自律法是培养孩子自主性和自律性的一种方法。
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和独立决策,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意愿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8.耐心陪伴法耐心陪伴法是指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和关注。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经常陪伴他们,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9.多元化教育法多元化教育法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要尽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欣赏、社会实践等,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
家庭教育原则与方法

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探讨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掌握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门科学的工具,掌握打开开教育科学之门的钥匙。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即是一个认知体系,也是一套行为规范。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小编说只有认识和掌握它,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它,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借鉴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中所推广应用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做好现代条件下的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北朝北齐时代著名教育家颜之推认为,“夫同言所信,所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意思是说,同样的一句话,人们总是相信最亲近的人所说的,同样一个命令,人们总是愿意听敬佩的人。
宋代教育家司马光说:“慈而不训,失遵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俱全,尊亲斯备”。
司马光在《家范》中提出:“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楚,不能不楚言也”同于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志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我国古代的家训、家书中,古人比较普遍地采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教育子女,这无形中对后世子孙起到了一种榜样的示范人选用。
因材施教是根据孩子性格和能力发展的不同特点实施教育。
宋代学者袁采在家庭教育中提出“性不可以强合”的思想,他认为家庭中父子兄弟之所以不合,重要原因所在是没有率分重视对方的个性和尊重对方的意愿,“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合之根源也”。
清代学者在处理家庭教育中宽与严的关系上,更强调“教子宜严”,这种“严”不仅包括对子女的严,也名手对父母施教行为的严谨、严肃、严格和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等。
古人除了重视选择优越的环境教育子女,还十分注重家庭传统及家风,颜之推强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在实践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关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家庭教育的几种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的几种方式方法家庭教育的几种正确方法家庭教育的几种正确方法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
只要方法运用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如果选用不当,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劳而无功。
下面向大家推荐几种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榜样示范法。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示范,榜样。
让他有可以模仿和学习的的对象。
首先要是注意身教,即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孩子;再者榜样引路,即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孩子身边的先进人物以及同伴中的佼佼者来教育孩子。
二、谈话疏导法。
即家长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和孩子交谈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应保持气氛轻松,这样才利于孩子畅所欲言,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或掌握知识的状况。
谈话疏导法一般同讨论法在结合在一起使用。
其具体方式有交谈、疏导、提问、讨论、说服等,重在一个“谈”字上。
三、表扬激励法。
就是家长应该运用一定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激发、鼓励其正确行为的方法。
其具体方法有:奖励,对孩子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赏;表,对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进步给予正面肯定;定目标,给孩子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四、潜移默化游戏法。
即运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增长孩子知识的方法。
游戏深受每个孩子的喜爱,在他们喜欢的活动中,才更会主动地乐意接受知识和教育。
五、惩罚警戒法。
就是家长要运用强制的手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法有批评、训斥、罚站、关紧闭等。
要让孩子为所犯的过错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知道什么不该做。
家庭教养方式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家庭教育方式分哪几种)1、专制型专制型父母希望操纵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监督和约束,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
父母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代替孩子思考,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严厉,有过高的期望,缺少宽容,他们很少考虑孩子自身的要求与意愿,对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巧妙的教子方法

巧妙的教子方法1、以身作则,少说多做。
做给孩子看,不是只说不做。
只有言教没有身教,等于无效,不但无效,而且还会起反作用!让孩子一起看到场面。
这就叫领导,带领和引导。
切记命令和控制。
……2、最好的教育是用第三方。
父母如果有什么话,尽量不要自己说给孩子,尽量请孩子佩服或尊重的人讲出来,或者请孩子的好朋友讲出来。
这样比父母自己讲出来要有效得的太多太多。
3、多鼓励少批评,给予正面能量。
不要打击,不要给孩子灌输负能量。
永远记住: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
废品源于时时打击,极品源于处处鼓励。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
在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只要交给孩子常识和伦常就可以了。
而今时代不同了,如果光教这些就不行了。
那么,今天教孩子什么才最简单最有用呢?教给孩子真理和智慧!所以,父母必须首先要开始学习真理和智慧。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父母平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交好朋友,建立好圈子。
自然树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同时带给孩子一个好圈子。
养成开口就说积极、正面的话的习惯,不抱怨社会国家,之反省自己,这就是不花钱、无形中、随时随地的积德行善。
5、父母帮孩子树立合适的理想,帮助孩子建立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
梦想就像一粒种子,它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就像苹果种子,他会自然慢慢的生根发芽变成成苹果。
6、多给孩子实践活动。
抓大放小,把握一个大原则,给孩子一个空间。
在动物世界就可以看出来,放养的动物与圈养的动物比较,放养的动物可爱活泼。
家养的动物与野生动物比较,同样是兔子,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智商也敏捷。
成功教子66法

成功教子66法》正向成功法第一章正向成功法不管我们教育孩子用的是什么手段,总的来说只有两种:一种叫正向手段,包括:表扬、赞美、鼓励、赏识、激励、等等。
另一种手段叫负向手段,包括:批评、抱怨、指责、惩罚、等等。
这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两手抓!由于正向手段具有向上的、肯定的、激励的特点,符合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容易接受的手段,也是容易产生效果的手段。
所以,正向手段要多用!由于负向手段具有限制的、否定的特点。
有许多副作用(后有详细阐述),所以负向手段要少用!正向成功策略要求:正向手段应当占到总量的80%,负向手段应该控制在20%。
正向成功法就是体现正向成功策略的具体方法。
1、关注优点假如你有一片空地,你要把它变成一处美丽的花园,你将如何去做?你会育苗,你也得除草。
除草当然是重要的,必要的,但工作的重点理应放在育苗上。
同理,家长成功教子,其实质就是要在孩子的精神世界建造美丽的“花园”。
如果把孩子的优点比作苗的话,缺点就是草。
关注优点,就是把成功教子的重心放在育苗上:发现优点,培养优点,扩大优点,记录优点,奖励优点……,总之,围绕优点做文章!有一次,我应邀在一所幼儿园举办家长讲座,课后咨询时碰到一位妈妈,谈到她的孩子,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但仔细一听,她说的全是孩子的缺点:说话不算数,不听话,粗心,……共有六点。
我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刚才你说的,全是孩子的缺点,可不可以谈一谈你孩子的优点呢?”她一听,眨巴眨巴眼睛,一边摇头一边说:“没有优点!”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不是你的孩子没有优点,而是你缺少发现!你已经习惯了关注孩子的缺点,所以你才看不到他的优点。
”我建议她专门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孩子的缺点放在一边,寻找孩子的优点,她答应试一试。
一周后,我们又见了一次面,她高兴地告诉我:“我找到了孩子的五大优点。
”我说:“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能这样改变自己,真不容易。
给我谈谈孩子有哪些优点,好吗?”她扳着指头数着孩子的优点,数到第四点,说第四大优点是细心。
(完整word版)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研究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研究摘要虽然建国60多年来中国女性地位在上述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也是飞速的发展,但中国的报刊杂志及文学作品反映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变化——妇女的人生价值取向改变了,由原来要求自我发展,变成从婚姻中寻找出路。
这一点在女性面对高物价、房价及2010年的《婚姻法》中对无效婚姻制度的建立、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以及过错赔偿制度的确立等问题的修改这些事的反应中体现的极为明显。
关键词:女性地位变迁市场经济一、绪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到:“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
”[1]这表明了女性地位变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与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
数千年来,中国妇女在封建道德的秩序下,长期处于附庸的地位,无独立人格,无主体意识,政治经济地位卑微,中国传统社会中两性的关系是失衡的。
自建国以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质的飞跃,从以往的遵从“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三纲五常”到现在的商界的女“白领”、男“蓝领”现象,政界的女上级、男下级现象、“半边天”“第三类性别——女博士”、“铁娘子”、“女强人”,从以往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现在的“爱情至上”“婚姻自由”,家庭里的女主外、男主内现象日渐其多……这些都表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女性妇女的参政议政意识、婚姻自主意识、支配财产意识已有了极大的提高,已经变得越来越自主独立,越来越远离男性的附庸之物之说。
然而面对近几年来吵得沸沸扬扬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某大学生网上公开“求包养”等事件,以及在泛滥成灾的相亲节目中那些所谓的成功女性对男嘉宾丝毫不避讳的犀利拜金言语……这一件件事件似乎表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女性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自我定位上的彷徨和迷茫。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总是会涌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就你夜空中闪亮的星星,放射出绚丽的光芒,照耀着人类。
其实,这些人的成功,与之所受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古今中外名人教子的法则,就像是一面面关于教子的镜子。
每位父母都可以用名人的教子思想来预防自己教子方法的陈腐和错误,使自己能够掌握优秀的教育模式。
相信下面的教子智慧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1.以身作则法——陶母拒礼责子2.环境影响法——“孟母三迁”3.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唐太宗重视教子4.从细节之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黄炎培的教子思想5.目标期望法——司马迁的成长历程6.重视早期教育——林则徐少年时代所受的家教7.启蒙培养法——孔母重视孔子音乐兴趣的培养8.开发孩子的智力——比尔·盖茨的成长9.对孩子抱有信心——破仑·希尔继母对他的教育10.赏识自己的孩子——父亲的赏识让“白痴”成为绘画大师11.让他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里根父亲教子12.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艾森豪·威尔母亲对孩子的教育13.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成长之路★★平等——教育的基础1.做孩子的知己——安徒生父亲对孩子的培养2.与子交友——刘墉教子3.谈心教子法——陈毅教子4.学会低头——邓小平的父亲教子5.学会尊重孩子——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育子法则6.和孩子来个“君子协定”——赵子岳教子7.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隋文帝依法惩子8.支持孩子——罗瑞卿教子9.慈父严师_吴铁秋教子10.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老舍教子★★教育的核心——爱1.爱子有道——梁启超的教子艺术2.体察孩子的心灵——陈景润教子3.情感教育法——董竹君教子4.包容谅解法——甘地所受教育5.行为影响法——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的教育6.真情教导——鲁迅的教子艺术7.寓教于乐——李大钊的教育故事8.给孩子热情和温暖——戴高乐对女儿安妮的关爱9.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对崔永元的影响10.“绝情”爸爸——盖达尔不给女儿留情面11.学会勇敢——贺龙教子故事★★教育孩子的技巧1.教子不虚荣——戚继光受教2.培养孩子朗读的习惯——布什家族的“祖传诀窍3.幽默教子法——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教子4.言传身教——李国豪的教子艺术5.宽严教育法——贝多芬父亲的张弛教育6.“顺其自然”法——叶圣陶的教子艺术7.寓教于乐法——歌德受教于父母8.习惯教育法——罗斯福的父母教子9.从小培养法——爱因斯坦的成长之路10.激励教育法——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1.榜样诱导法——朱自清教子12.因材施教法——项梁教项羽学兵法13.言传身教——梁启超教子14.父母的榜样——列宁父母的教育之道★★把握好关爱孩子的“度”1.适当惩罚——斯特娜夫人对女儿的教育2.引导孩子实践——戴尔父亲教子3.严爱结合法——李大钊爷爷教育孙子4.严格施教法——傅雷教子5.不特殊对待——“经营之神”王永庆教子6.严爱结合法——颜之推:爱子与教子结合7.夸奖孩子要有度——卡尔·威特父亲的教子方式★★给孩子自由的空间1.不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毕加索对女儿的培养2.不加施教法——漫画大师蔡志忠父亲的育子方式3.兴趣支持法——许海峰父亲教子4.鼓励孩子实现自己的志向——徐霞客母亲劝子远游5.支持教育法——爱迪生母亲教子6.重新开始——格林尼亚受教7.“因势利导”法——伽利略父亲教子8.让孩子自己发展——安妮教子9.成就梦想——宋嘉树教子10.尊重孩子的选择——丁玲母亲教子有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1.有志者事竟成——葛健豪逆境教育子女2.培养孩子的自信——撒切尔夫人父亲的“镜子”教育3.特长教育法——左思父亲教子4.挫折教育法——巴雷尼的故事5.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美国亿万富豪约翰·洛克菲勒的教育方式6.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范仲淹教子戒奢7.苦心人,天不负——汤飞凡的成才之路8.戒骄戒躁——谢觉哉教子★★注重能力的培养1.自强自立——陶铸教子2.自省能力培养法——胡适母亲教子3.培养孩子独立人格——李嘉诚的教子方法4.求知欲的培养——列夫·托尔斯泰教子5.自己的事自己做——郑板桥教子故事6.持之以恒——竺可桢所受的家庭教育7.挖掘潜能法——傅雷教子艺术8.天赋挖掘法——居里夫人的家教9.求真务实——苏轼教子法10.自立培养法——田汉教子自立★★为孩子播上品德的种子1.诚信教育法——曾子杀猪教子诚信2.教孩子做个勤俭节约的人——司马光教子3.教子坚持不懈——王羲之教子4.历尽艰难好做人叫玉祥教子5.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钱学森所受的爱国教育6.苦难教育——张闻天教子7.培养诚实的品德——华盛顿的故事8.画品与人品合一——廖承志所受的教育★★教育源于生活1.暗示教育——孟母断机2.托物言志——陈毅与孩子交流的方法3.立志教育法——岳母刺字4.以礼待人法——丰子恺教子5.实践教育法——李苦禅教子故事6.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斯特娜夫人教育理论7.遗嘱即宝贵遗产——陆游教子8.适度教育法——慈禧教子9.动之以情法——寇准撤宴。
教子36计之连环计:对女儿的双重回报训练

教子36计之连环计:对女儿的双重回报训练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身上具有霸气、自私、任性和缺乏责任感的不良习气。
父母对独生子女,除了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必须注重对他们人格和美好心灵的培养。
要让孩子明白,做人不能只一味地索取,应该懂得“回报”和“感恩”。
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很多现象和调查表明,多数的孩子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对来自父母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攀比心理强,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有一位高中生受助一年多,却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这让资助者寒心不已。
这些都说明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情怀。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作为监护人,父母必须给缺失的孩子补上这一课。
案例说话口述:浩雨琳,女,40 岁,某化工厂技术顾问(一)我的女儿是个自私、霸道、任性的孩子,女儿的自私不只在我和丈夫这儿表现得淋漓尽致,她连对爷爷奶奶和姑姑舅舅等亲人也不感恩,尽管他们经常满足她各种物质要求。
女儿对这些亲人给她礼物,毫不在乎,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
改变女儿只知索取不懂回报这一恶习,已迫在眉睫。
经过分析和思索,我决定对女儿进行人情世故的礼尚往来训练。
一个双休日的上午,我带读初中一年级的女儿来到较繁华的商贸城,女儿原以为我又像往常一样,会给她购买玩具和食品。
出乎意料的是,我此次直奔老年保健食品商店。
到了柜台前,我让售货员拿来两盒脑白金口服液。
女儿瞧见后,不解地问我:“妈妈,你不是带我来买东西的吗?”我直言不讳地对她说:“妈妈今天是专门带你来给爷爷奶奶买礼物的。
”女儿瞪大眼睛望着我,问:“爷爷奶奶又没有过生日,你为什么要给他们送礼物?”我故意询问她说:“爷爷奶奶每次带你出来玩,是不是给你买了许多东西?”女儿点点头。
我当即引导她说:“平时,你没过生日时,爷爷奶奶不也送你礼物吗?爷爷奶奶那么喜欢你,难道我们送他们一点礼物不应该吗?”女儿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
什么样的教子法百试百灵屡试不爽

什么样的教子法百试百灵屡试不爽不少父母都会把孩子非常渴望得到的东西作为自己手上的“筹码”,在教育孩子、训练孩子行为、希望孩子达到要求时当作奖励使用。
有教育专家把这样的教育方式称作“交换教育”。
父母们使用的“筹码”通常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三方面。
物质的,如孩子特别想吃的食品,特别想得到的玩具,某些父母还会使用钱作为奖励物;活动的,如带孩子去游乐园,允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等等;精神的,如通过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对,对了就能得到赞赏、表扬、爸爸妈妈就高兴等等。
不少3~4岁孩子的父母表示,很多时候使用“交换教育”的方式并不是有意识的,孩子的哭闹或不听话常常让父母无计可施,而这个时候拿一些孩子非常希望得到的东西作为他不哭闹、听话的条件交换,通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孩子在奖励的刺激下,会马上完成父母期望的事情;并且如果用作交换的奖励需要孩子持续做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的话,孩子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们却发现,“交换教育”时有“失灵”,甚至孩子还变得爱跟父母讨价还价、斤斤计较。
孩子学会了“讲条件”,父母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反而成了孩子手上的“筹码”。
我们不禁深思:是这种教育方法惹的祸,还是父母没有恰当地掌握使用方法和使用频率?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同一种教育方式在孩子3岁时奏效,不代表到了他6岁的时候还适用。
“交换教育”该怎么用,看来父母们还得好好揣摩揣摩。
专家视点转换成“语言”鼓励好儿童心理学博士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可以使用“奖励”方法,把它作为给孩子的一种条件交换,但是,不能把这种教育方法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方式,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这种教育方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使用这种方法一段时间以后就要转变为一种“语言”鼓励,或是让孩子通过参加一些比赛得到名次,让他感到有一种成功感,也就是说,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受到赞扬和奖赏,而不是通过物质奖励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奖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心里感到有成功感,让他们有兴趣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
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ppt

• 印光大师开示:“夫天下不治,由于家庭 无善教,致有天资者,习为狂妄;无天资 者,狎于愚顽,二者皆非国家社会之福。 是知教子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为切要。 以今日之贤女,异日即为人之贤妻贤母, 人能得贤母之教育,贤妻之辅助,岂有不 成贤人乎哉?故曰:教子女为天下太平之 根本也!”
三、家庭最要紧的事情 是“育子”还是“赚钱”?
◆《大学》:“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至要莫若教子,不是“至要莫若赚钱” ◆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是大问题
用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孩子才是我们永恒的财富。
四、家庭教育依靠 爸爸还是妈妈?
◆经济生活:赚钱养家、致富发家; 精神生活: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赡养老人等。
以交换为基础、
以父母为“老师” 以老师为“父母” 以老板为“老师”
的成人教育。
的成才教育。
的金钱教育。
主要任务 侧重孩子成人教育。 侧重学生成才教育。 侧重公民金钱教育。 成人教育:培养人格。 成才教育:培养技能。 金钱教育:等价交换
主要方法 一对一的言传身教
一对N个的课堂教学 N个对一的钱物交换
教材
◆一个好女人旺三代、一个坏女人败三代。
◆“三太教子”:
太姜:周文王奶奶 太妊:周文王母亲 太姒:周文王妻子、周武王和周公母亲。
口不出傲言、耳不听淫声、眼不视恶色
◆孩子是否成人最后成才,关键在母亲教育而
不在学校教育。
◆一个家齐不齐,就看这个家里的女人能不能
够善教儿女,助夫成德。
◆“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
江阴市长山中学 顾文伟
★中华文化是中华 民族的根。
★家庭教育使中华 文化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赡养纠纷的法律处理

女 ,显 然是 未 成年 的 继 子女 本案 中,杨 某哥 哥在 继母 与 父
此 外 。 《老年 人权 益保 障法 》 养教 育的 继子女 间的权利 和 义务 , 第 十四 条 、第 十八 奈 规 定:“赡 养 适 用本法对 父母 子女 关 系的有关规
人 应 当履行对 老年人 经济上供 养 、 定。 ” 具 备 继 子 女 受 继 父 或 者 继 母
一生照致活顾富上老天照年地料人
对继 父母有 赡养 义务 ,无 劳动能 力 或 者生活 困难的 继父母 ,有要 求继 子女付给 赡养 费的权利
的 ..同 时 , 法 律 规 定 子 女 对 父母 的
根 据 《婚 姻 法 》 第 二 十 七 条 第
赡 养 义 务 是 包括 出嫁 女 儿 的 。
二 款 规 定 : “继 父 或 继 母 和 受 其 抚
和精 神上慰 藉的
的.特法殊治需多要衬。 ”
义 务 ,
莹“ 家AN庭。n UN
抚
— 与
养 继
教 子
育 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 ,
形 而
的 需
就 要
是 抚
特 养
定 教
的 育
继 的
父 继
母 子
成 员应 当关心 老年人 的精神 需求 , 不 得 忽 视 、冷 落 老 年 人 。 与 老 年 人 分开 居住的 家庭成 员,应 当经常看 望或 者 问候 老 年 人 ”
益保 障法 》第十九 奈 第一款 规 定: 在我 国,法律规 定子女 对父母均 有
“赡养 人不得 以放弃 继承权 或者其 赡 养扶助 的 义务 。在 形成抚 养 关 系
他理 由 ,拒绝履行 赡养义务。”因此 . 的 继 父 母 与 继 子 女 关 系 中 , 继 子 女
等价交换的顺口溜

等价交换的顺口溜一、等价交换啥概念等价交换就像是你拿一个苹果换一个同样大小、同样新鲜的苹果。
比如说,在学校的小集市上,你用一本看过的小说去换别人的一个小玩偶,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等价交换。
你觉得自己的小说值这个小玩偶,对方也觉得他的小玩偶值你的小说,这就是最基础的等价交换概念啦。
二、生活中的等价交换1. 早上在食堂,你用3块钱买一个包子,那就是用货币和包子进行了等价交换。
包子铺老板觉得3块钱能体现这个包子的价值,你也觉得这个包子值3块钱,不然你也不会买呀。
2. 租房子的时候,你每个月给房东一定的租金,房东把房子的居住权给你。
这也是等价交换,你用金钱换取居住的地方,房东用房子换取金钱收益。
三、有趣的等价交换顺口溜1. 等价交换不简单,价值相等才来换。
你拿苹果我拿蛋,公平交易都喜欢。
2. 交换交换要等价,不然心里有疙瘩。
物品价值差不多,双方满意笑呵呵。
3. 钱物交换很常见,等价才是好伙伴。
你出劳力我出钱,公平合理乐无边。
4. 等价交换有门道,东西价值要知晓。
你给我来我给你,皆大欢喜没烦恼。
5. 交换就像跷跷板,等价才能平又坦。
你有书本我有笔,换了之后心满意。
6. 等价交换要算好,吃亏便宜都不好。
你有玩具我有糕,换换玩玩真美妙。
7. 生活处处有交换,等价才能把心安。
你拿衣服我拿伞,风雨同舟也划算。
8. 交换不是瞎胡闹,等价才能做得妙。
你有饰品我有帽,互相交换真热闹。
9. 等价交换有原则,价值对等才快乐。
你有文具我有盒,换来换去乐趣多。
10. 东西交换要等价,不然交换就白搭。
你有卡片我有画,交换之后顶呱呱。
11. 等价交换真奇妙,价值相同就成交。
你有糖果我有枣,换换尝尝味道好。
12. 交换讲究等价性,价值相符才可行。
你有手帕我有巾,换了感觉很温馨。
13. 等价交换很公平,多了少了都不行。
你有梳子我有镜,换了以后亮晶晶。
14. 生活需要等价换,价值相当才划算。
你有花瓶我有篮,交换之后美又灿。
15. 交换不能乱作价,等价才是好办法。
教子36计之偷梁换柱计:向儿子灌输逆境情商

教子36计之偷梁换柱计:向儿子灌输逆境情商逆境情商也叫挫折商,就是在面对逆境或挫折时所产生的不同反应。
逆境情商必须从小进行培养,这样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益处,促进其良好性格的养成。
现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家长过分关心,照顾备至。
孩子被惯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稍有不顺心就沮丧或发怒。
一切得来太容易,孩子就不懂得爱惜,不懂得奋斗,不懂得关心别人。
他们喜欢物质享受,听惯了表扬,只爱自己,不考虑别人……许多家长虽然意识到过度帮助孩子的危害,但当孩子遇到逆境时,却不知该如何适时加以教育——要么代劳,要么任由孩子哭闹。
逆境从 0 岁起伴随每个人,那么对孩子的 AQ 教育就应该从 0 岁开始。
学龄前孩子是否具有转化逆境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反应和教育。
案例说话口述:高笑河,男,36 岁,中学体育教师(一)我从大学体育系毕业后进入了一所中学教体育。
工作的第三年,我与商贸公司的颜雯结了婚,并于当年的 11 月 9 日生下了儿子辉辉。
在儿子的培养教育问题上,我与妻子早已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想把他培养成一名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
我知道如今一些西方国家的父母很重视对子女的 AQ(即逆境情商)教育,他们认为这种逆境情商的教育有益于帮助孩子在将来面对各种困难独立地处理问题,化不利局面为有利条件。
我从儿子会摆弄玩具开始,便对他进行逆境情商的训练。
一天,我给儿子买了电动小火车玩具,刚开始,三岁的儿子见小火车拉着汽笛在“铁轨”上速跑,高兴地叫起来。
在小火车跑完两圈停下来后,我教儿子怎么发动小火车,怎么把它放在轨道上,随后又怎么用遥控器控制它的运行。
聪明的儿子很快就掌握了玩小火车的不一会儿,他很兴奋地自己操作起来。
整整一个小时下来,儿子成了一名指挥若定的火车司机。
就在儿子为自己的高超技术得意的时候,我趁儿子去喝奶茶之际,有意把组合式轨道中间一段的衔接头错位分离。
过了片刻,儿子回来了,他兴致勃勃地想继续玩火车。
不料,当儿子再次拿遥控器操纵小火车时,小火车才开出半圈就脱轨了,整列火车翻倒在地。
等价交换的典故

《等价交换的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等价交换的典故。
等价交换呀,就是说你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就得拿出和它价值差不多的东西来换。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别想要一个新的玩具汽车。
可是他没有钱买。
这时候,他想到自己有一些很喜欢的漫画书。
于是,他就拿着漫画书去和小伙伴换玩具汽车。
小伙伴也很喜欢漫画书,就同意和他交换啦。
这就是等价交换。
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农民伯伯种了很多很多的苹果。
他想要一些大米,可是自己没有。
这时候,他就用自己的苹果去和种大米的叔叔交换,因为他们觉得苹果和大米的价值差不多。
小朋友们,能明白等价交换的意思了吗?
《说说等价交换》
小朋友们,咱们来说说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就像做游戏一样。
比如,小红有一个漂亮的发卡,但是她想要一个新的书包。
而小花有一个新书包,但是她想要一个漂亮的发卡。
于是,小红和小花就互相交换了,她们都很开心。
再比如,小弟弟有很多糖果,他想要一个小飞机玩具。
哥哥有小飞机玩具,但是想吃糖果。
他们一商量,就交换啦。
小朋友们,这样是不是很好玩呀?
《讲讲等价交换的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等价交换的典故。
等价交换很有趣哦。
有一次,小猫咪想要一条小鱼干,它就用自己抓到的老鼠去和主人换小鱼干。
还有呀,小兔子有很多胡萝卜,它想要一个温暖的小窝。
于是,它用胡萝卜和其他小兔子换了一个小窝。
小朋友们,等价交换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教子36计之远交近攻计:让儿子学会了新礼仪

教子36计之远交近攻计:让儿子学会了新礼仪青春期孩子的人情消费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这种支出呈上升趋势。
庆贺生日是中学生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人情消费。
日常人情消费的花样也非常繁多:考试得了第一名、某项比赛获奖都要请客。
这些请客花销数目都不菲。
多数学生还存在互相攀比的心理,今年你过生日是什么标准,下次他过生日一定要超过这一标准。
请客吃饭现在也成了青春期孩子的风气了,如果人家送礼物了,你不送就会受到同学歧视,社会这种坏风气影响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长。
面对青春期孩子日益繁多的人情消费,作为父母,你该如何应对?是无条件满足,还是引导孩子走出交际的怪圈?案例说话口述:卢劲冲,男,42 岁,某对台办副主任(一)我的儿子性格外向,从小就是个喜欢交朋结友的孩子。
他交际能力突出,在我的亲朋好友中是公认的。
对于儿子喜爱交际的性格,一般情况下,我是抱着赞赏的态度。
当然,作为长辈,我也没忘记自己的引导职责,时时提醒儿子要结交良师益友,远离“狐朋狗友”。
在恰当的时候,我还会像警察似的对他进行抽查和监督。
尽管我指导了儿子交友的大致方向,但毕竟一切行动还要靠他自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养成了一种“物化”的交际方式,他效仿成人间那种用“送礼”方式来维系与别人的友谊。
一天,儿子伸手向我要 60 块钱。
我问他做什么用,儿子理直气壮地说,有位要好的同学明天过生日,他准备送一份礼物。
对儿子的合理要求,我没有反对的理由,便给了他 60 块钱。
第二天傍晚,儿子参加了那位同学的生日晚会。
晚上回家时,我见儿子满脸红彤彤的,一盘问,这小子竟然喝了三杯红酒。
我历来反对未成年人喝酒,便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几句。
儿子却反驳我说:“这有什么,你没见我那些同学,他们斗起酒来,有的能喝半斤白酒。
你不知道,如果那种场合不喝酒,同学们就会说你对他感情不深。
”听了儿子的抢白,我啼笑皆非,这显然是一些成人的所为。
儿子 11 岁生日那天傍晚,在一家大酒店,我们为儿子举办了生日晚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价交换”教子法
自小,儿子对学习就不太感兴趣。
在学校里,老师的话成了催眠曲,一上课就睡觉;在家里,最爱与电视作伴,只有在我催逼下,他才十分不情愿地拿起笔纸做做样子,但待我转身人就已无踪影。
成绩可想而知,在班里名列倒数,成了名符其实的“后腿王”。
我是个文字工作者,自认在教育上比较开明,但常拿到几分的卷子也难免不大发雷霆。
有一天,儿子在语文测试中只得了二十三分,他拿着卷子让我签名。
看着,我揪起心中怒火,带着长期积蓄下的气愤,一股子全撒到儿子头上,对着他泼口大骂。
十几分钟后,我怒火稍息,长喘舒气。
这时,一向对我不太服气的儿子冒出一句:“谁叫你不给我那文具盒。
”
我一听,愣了,这才想起半月前儿子对我提的一个要求,他看中一个较高档的文具盒,同桌有了,所以他也想有。
当时,我怕养成儿子爱攀比的性格,没敢答应。
没想儿子一直铭记在心,还耿耿于怀。
而且,现在矛头直指我,没买文具盒反成了他推卸责任的一好借口。
思维忽转,我灵机一动。
为何不将文具盒与学习成绩等价交换,让文具盒成为儿子学习的动力。
想到这,我顿了顿,以平缓的语气说:“想买文具盒,也不是不行,除非……”儿子一听,有戏,高兴地接口:“除非什么?”“除非你下次语文测试,达到及格线。
”清楚了我的要求,儿子明显怔了一下,但迫于心爱的文具盒,还是狠狠地点头。
合约达成后,儿子好长一段时间里,都表现甚佳。
在学校里,他不再爱睡,特别是语文课,他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聆听,认真做笔记;在家里,电视也不开,玩也不去,只是拿起作业,努力思考,尽量做得更好。
当然,我也没有松懈,常尽我所能,帮他辅导功课,一点一滴地从基础教起,以便稳固他成绩的大厦。
偶尔时,儿子有些懈气,我更是利用言语的辞令,激起他十足的信心,遨游在努力的天堂。
渐渐地,儿子成绩有所起色,老师也有表扬。
一月后,在接下来的语文测试中,儿子终于突破及格大关,破天荒地高了62分,我高兴万分,爽快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当接过文具盒的那一刹那,我看到了儿子兴奋加上自信的眼神,他第一次品尝了成功的滋味。
接下来,我更是不懈余力,用书、钢笔、玩具、旅游等儿子的心爱,来激发儿子认真学习,交换他好的成绩。
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拨高,儿子成绩大有进步。
一年后,儿子竟然考出前五,拿着红彤的奖状,听到老师的赞扬,看到同学的羡慕,他对我的奖品有些不屑一顾。
我知道,他已不再是从前的他,对学习已不再是奖品的动力,而是兴趣使然。
果真,此后我不再设置奖品,儿子对学习也乐在其中,成绩稳步前进。
两年后,儿子拿到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成功靠近了未来彼岸的平坦道路。
看着,我高兴地笑了。
2008年10月17日投《家庭教育时报》9月4日投于《家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