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抗肿瘤成分及其研究进展 药物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7抗肿瘤药【优质PPT】
pH>7发生水解,失活,故制成盐酸 盐,使pH在3.0~5.0
临床应用:主要治疗淋巴肉瘤和何杰金氏病
缺点:抗瘤谱窄,毒性大,不能口服,选择 性差。
2021/9/8
6
一、氮芥类
作用机制: 氮芥类化合物分子由两部分组成 ❖ 烷基化部分是抗肿瘤的功能基 ❖ 载体部分的改变可改善药物在体
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 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脂肪氮芥
2021/9/8
23
三、亚硝基脲类
5.氯脲霉素
链佐星的N位甲基取代成为β-氯乙基,
活性相似,毒副作用更小,尤其对骨髓的抑制
副作用更小
OH
HO
O
HO
Cl
HN OH
NN O
2021/9/8
O
24
四、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
❖ 非氮芥类烷化剂
❖ 特点:甲磺酸酯易离去,生成碳正离子
1.白消安(又名马利兰)*代表药
❖ 也称烷化剂,抗肿瘤药中使用最早的一类。 作用机理: ❖ 在体内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及其它有活泼亲电
基团的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DNA,RNA或酶) 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亲电共价结合,使大分子 失活,阻碍其正常生理功能。 缺点: ❖ 烷化剂属细胞毒作用,故而对其它增生较快的正常 细胞也产生抑制,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 易产生耐药性
物理性质:白色结晶,乙醇中易溶,水中溶解度 不大,且不稳定,遇热易分解
2021/9/8
13
一、氮芥类
设计原理:引入环状磷酰胺内酯,有两个考虑
1. 肿瘤细胞内的磷酰胺酶的活性高于正常细胞, 利用前体药物起到靶向作用。
2. 磷酰基吸电子作用,降低N 上电子云密度, 从而降低烷基化能力。
药物化学13-抗肿瘤药PPT课件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特征 ,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实现 个体化精准治疗。
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基因治疗
通过修改或调控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 ,抑制肿瘤生长、扩散或诱导细胞凋 亡。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激活剂或调节剂,增强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控制肿瘤生 长。
THANKS.
抗肿瘤药的疗效与副
04
作用
抗肿瘤药的疗效评估
01020304临床试验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抗 肿瘤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
差异。
生存率
评估患者接受抗肿瘤药治疗后 生存时间的延长情况。
肿瘤缩小率
观察抗肿瘤药对肿瘤的抑制作 用,以肿瘤体积缩小程度为指
标。
症状改善
评估抗肿瘤药对患者症状的改 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抗肿瘤药的制备工艺
化学合成法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原料转 化为目标药物。工艺流程长、技
术难度高,但成本较低。
生物工程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 在微生物或细胞中表达目标蛋白 或抗体,再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药 物。工艺相对简单,但成本较高。
天然产物提取法
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 性的化合物,再进行分离纯化和 结构修饰。成本低,但产量有限。
抗肿瘤药的质量控制
杂质控制
对抗肿瘤药物中的杂质 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药 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稳定性研究
研究药物的稳定性,确 保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 程中不会发生降解或变
质。
质量标准制定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对抗肿瘤药物的各项指
标进行检测和控制。
生产过程监控
对药物的生产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出 的药物符合质量要求。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特征 ,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实现 个体化精准治疗。
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基因治疗
通过修改或调控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 ,抑制肿瘤生长、扩散或诱导细胞凋 亡。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激活剂或调节剂,增强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控制肿瘤生 长。
THANKS.
抗肿瘤药的疗效与副
04
作用
抗肿瘤药的疗效评估
01020304临床试验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抗 肿瘤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
差异。
生存率
评估患者接受抗肿瘤药治疗后 生存时间的延长情况。
肿瘤缩小率
观察抗肿瘤药对肿瘤的抑制作 用,以肿瘤体积缩小程度为指
标。
症状改善
评估抗肿瘤药对患者症状的改 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抗肿瘤药的制备工艺
化学合成法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原料转 化为目标药物。工艺流程长、技
术难度高,但成本较低。
生物工程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 在微生物或细胞中表达目标蛋白 或抗体,再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药 物。工艺相对简单,但成本较高。
天然产物提取法
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 性的化合物,再进行分离纯化和 结构修饰。成本低,但产量有限。
抗肿瘤药的质量控制
杂质控制
对抗肿瘤药物中的杂质 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药 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稳定性研究
研究药物的稳定性,确 保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 程中不会发生降解或变
质。
质量标准制定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对抗肿瘤药物的各项指
标进行检测和控制。
生产过程监控
对药物的生产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出 的药物符合质量要求。
抗肿瘤植物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 抗肿瘤药 药物化学课件
第四节 抗肿瘤植物药有 效成分及其衍生物
一、喜树碱类
是从中国特有珙桐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 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I,对消化系统肿瘤有效等有效,
但副作用较大。
5
O976来自4NC
16 17
10
8
A 13
11 12
B
2
N
1
D
3
14 15
H3C
18
19
EO
21 20
O OH
一、喜树碱类
O
N
HO
O
二、长春花生物碱类
该类药物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分离出来 的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主要有长春碱和 长春新碱以及半合成衍生物长春地辛
——天然的抗肿瘤生物碱, 结构中含有吲哚环
二、长春花生物碱类
长春碱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长春新碱(VCR)用于急性 及慢性白血病等。
对长春碱进行结构改造,合成长春地辛(VDS)和长春瑞 滨(NRB)。
N H3C
O OH
10-羟基喜树碱
一、喜树碱类
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
伊立替康 Irinotecan,CPT-11
分子中引入碱性的哌嗪结构,可和盐酸成盐,增加了 药物的水溶性,对结肠癌、胸癌、小细胞肺癌和白血病 有显著疗效,但有使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副作用。 拓扑替康 Topotecan
分子中引入二甲氨甲基,水溶性增大,是半合成水 溶性喜树碱衍生物,主要用于转移性卵巢癌的治疗。
三、 鬼臼毒素类
鬼臼毒是美鬼臼和喜马拉雅鬼臼根茎中分离得到的 一种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由于毒性大不能用于临床。 但它的半合成衍生物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用于临床。
四、 紫杉烷类
一、喜树碱类
是从中国特有珙桐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 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I,对消化系统肿瘤有效等有效,
但副作用较大。
5
O976来自4NC
16 17
10
8
A 13
11 12
B
2
N
1
D
3
14 15
H3C
18
19
EO
21 20
O OH
一、喜树碱类
O
N
HO
O
二、长春花生物碱类
该类药物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分离出来 的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主要有长春碱和 长春新碱以及半合成衍生物长春地辛
——天然的抗肿瘤生物碱, 结构中含有吲哚环
二、长春花生物碱类
长春碱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长春新碱(VCR)用于急性 及慢性白血病等。
对长春碱进行结构改造,合成长春地辛(VDS)和长春瑞 滨(NRB)。
N H3C
O OH
10-羟基喜树碱
一、喜树碱类
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
伊立替康 Irinotecan,CPT-11
分子中引入碱性的哌嗪结构,可和盐酸成盐,增加了 药物的水溶性,对结肠癌、胸癌、小细胞肺癌和白血病 有显著疗效,但有使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副作用。 拓扑替康 Topotecan
分子中引入二甲氨甲基,水溶性增大,是半合成水 溶性喜树碱衍生物,主要用于转移性卵巢癌的治疗。
三、 鬼臼毒素类
鬼臼毒是美鬼臼和喜马拉雅鬼臼根茎中分离得到的 一种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由于毒性大不能用于临床。 但它的半合成衍生物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用于临床。
四、 紫杉烷类
药物化学第五章抗肿瘤药ppt课件
当前治疗手段 • 手术治疗 • 放射线治疗 • 化学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
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 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全身 3 性治疗手段。
肿瘤
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 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过度 增殖而生成的新生物。
良性肿瘤:包在荚膜内, 增殖慢,不侵入周围组织,
干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 –抗代谢药物
作用于有丝分裂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某些天然活性成分
针对肿瘤发生机制和特征的新型分子靶向抗肿瘤 药物
.
6
DNA分子结构和特点
1. DNA分子的结构层次: 分子结构:脱氧核苷酸聚合脱水形成多核苷酸链
n 脱氧核苷酸
DNA + n H2O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双齿配位体代替单齿 配位体可增加活性
平面正方形和八面体 构型的配合物活性高
取代的配位体的水解速率与药物活性有如下关系: NO3 > H2O > Cl- > Br- > I- > N3- > SCN- > NH3 > CN高毒性 活性 非活性 低毒性
.
39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Antimetabolic Agents
–对增殖较快的正常组织如骨髓、消化道黏膜等也
呈现一定的毒性。 .
❖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速率取决于烷化剂的浓度
❖ 抗肿瘤活性降低,毒性降低
.
21
代表性药物--氨基酸氮芥
设想:肿瘤细胞在增殖过程中需要蛋白质和氨基酸,那么氨 基酸氮芥可以使药物在肿瘤部位聚集,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 浓度和亲和性,提高药物疗效,从而降低毒副作用。
溶肉瘤素(美法仑)
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 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全身 3 性治疗手段。
肿瘤
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 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过度 增殖而生成的新生物。
良性肿瘤:包在荚膜内, 增殖慢,不侵入周围组织,
干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 –抗代谢药物
作用于有丝分裂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某些天然活性成分
针对肿瘤发生机制和特征的新型分子靶向抗肿瘤 药物
.
6
DNA分子结构和特点
1. DNA分子的结构层次: 分子结构:脱氧核苷酸聚合脱水形成多核苷酸链
n 脱氧核苷酸
DNA + n H2O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双齿配位体代替单齿 配位体可增加活性
平面正方形和八面体 构型的配合物活性高
取代的配位体的水解速率与药物活性有如下关系: NO3 > H2O > Cl- > Br- > I- > N3- > SCN- > NH3 > CN高毒性 活性 非活性 低毒性
.
39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Antimetabolic Agents
–对增殖较快的正常组织如骨髓、消化道黏膜等也
呈现一定的毒性。 .
❖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速率取决于烷化剂的浓度
❖ 抗肿瘤活性降低,毒性降低
.
21
代表性药物--氨基酸氮芥
设想:肿瘤细胞在增殖过程中需要蛋白质和氨基酸,那么氨 基酸氮芥可以使药物在肿瘤部位聚集,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 浓度和亲和性,提高药物疗效,从而降低毒副作用。
溶肉瘤素(美法仑)
《药物化学》抗肿瘤药 ppt课件
6
ppt课件
抗肿瘤药的分类
•生物烷化剂 •抗代谢抗肿瘤药 •抗肿瘤天然药及其衍生物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7
ppt课件
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
• 生物烷化剂也称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在体内能形成 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 而与生物大分子(如DNA、RNA或某些重要的酶类)中含有丰 富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发 生共价结合,使DNA分子丧失活性或发生断裂。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学习目标
• 掌握抗肿瘤药的分类、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环磷 酰胺、卡莫司汀、噻替哌、白消安、顺铂,氟尿嘧 啶、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米托蒽醌、甲 磺酸伊马替尼、吉非替尼、索拉菲尼、硼替佐米的 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和用途。
10
ppt课件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 化学名为N,N-双(2-氯乙基-2H-1,3,2-氧氮磷杂环己烷-2-胺2- 氧 化 物 一 水 合 物 (N,N-bis(2-chloroethyl)tetrahydro-2H1,3,2-oxazaphosphorin-2-amine 2-oxide monohydrate)
• 对光和空气不敏感,室温条件下可长期贮存。
27
ppt课件
顺铂—特点和应用
• 本品通常静脉注射给药,供药用的是含有甘露醇和氯化钠的 冷 冻 干 燥 粉 , 用 前 用 注 射 用 水 配 成 每 毫 升 含 1mg 的 顺 铂 、 9mg氯化钠和10mg甘露醇的溶液,pH在3.5~5.5之间。顺铂 在室温条件下,对光和空气稳定,在270℃分解成金属铂。
几种抗肿瘤成分及其研究进展药物化学课件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进行治疗,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对抗肿瘤,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联合治疗: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耐药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耐药性: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 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研究进展:新型紫 杉醇类似物、纳米 紫杉醇等研究进展
喜树碱
发现:1966年 首次从喜树中
分离出来
结构:属于喜 树碱类化合物
作用机制:抑 制DNA拓扑异
构酶I,导致 DNA损伤和细
胞凋亡
研究进展:在 多种肿瘤细胞 中显示出抗肿 瘤活性,如乳 腺癌、结肠癌
等
鬼臼毒素
发现:1962年,从鬼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结构: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包括多个环状结构 作用机制: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导致细胞分裂受阻 研究进展: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但尚未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如PD-1/PD-L1抑制剂 细胞治疗:通过改造或增强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如CAR-T细胞疗法 联合治疗:多种药物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
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阶段:I期、II期、III期、IV期 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等 临床试验结果: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等 临床试验挑战:招募患者、数据收集、伦理问题等
THANKS
汇报人:
原因:基因突变、药物代谢异 常、细胞信号通路改变等
解决方案:开发新型抗肿瘤药 物、联合用药、个性化治疗等
研究进展:新型抗肿瘤药物的 研发、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 个性化治疗的研究等
耐药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耐药性: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 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研究进展:新型紫 杉醇类似物、纳米 紫杉醇等研究进展
喜树碱
发现:1966年 首次从喜树中
分离出来
结构:属于喜 树碱类化合物
作用机制:抑 制DNA拓扑异
构酶I,导致 DNA损伤和细
胞凋亡
研究进展:在 多种肿瘤细胞 中显示出抗肿 瘤活性,如乳 腺癌、结肠癌
等
鬼臼毒素
发现:1962年,从鬼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结构: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包括多个环状结构 作用机制: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导致细胞分裂受阻 研究进展: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但尚未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如PD-1/PD-L1抑制剂 细胞治疗:通过改造或增强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如CAR-T细胞疗法 联合治疗:多种药物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
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阶段:I期、II期、III期、IV期 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等 临床试验结果: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等 临床试验挑战:招募患者、数据收集、伦理问题等
THANKS
汇报人:
原因:基因突变、药物代谢异 常、细胞信号通路改变等
解决方案:开发新型抗肿瘤药 物、联合用药、个性化治疗等
研究进展:新型抗肿瘤药物的 研发、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 个性化治疗的研究等
药物化学课件第七章抗肿瘤药PPT课件
常见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免 疫细胞治疗等。
免疫治疗药物的优点是疗效持 久、副作用较小,但价格较高, 且部分患者可能对免疫治疗不 敏感。
03
抗肿瘤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治疗
总结词
个体化治疗是一种根据患者的基因、分子特征和疾病状态,为其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相关基因和分子标记物被发现,这 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和分子特征,可以预测他们对不同药物 的反应,从而选择最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
骨髓抑制副作用
白细胞减少
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白细 胞减少,这可能导致感染 的风险增加。
血小板减少
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导致 血小板减少,这可能导致 出血的风险增加。
贫血
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导致 贫血,这可能导致疲劳和 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脏毒性副作用
心律失常
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导致心律失 常,这可能引起心悸、气短等症
状。
心力衰竭
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心力衰竭, 这可能导致疲劳、呼吸急促和水肿 等症状。
心肌病
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心肌病, 这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等 症状。
其他常见副作用
过敏反应
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这可能引起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神经系统副作用
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副作用,这可能引起头痛、失眠、嗜睡等症 状。
05
抗肿瘤药的合理使用与注 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如 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禁忌症
第十六章-抗肿瘤药ppt课件
第二节 抗代谢抗肿瘤药
常用抗代谢抗肿瘤药物可分为三类:
嘧啶拮抗物类:氟尿嘧啶,盐酸阿糖胞 苷
嘌呤拮抗物类:巯嘌呤、磺硫嘌呤钠
叶酸拮抗物类:甲氨蝶啶
氟尿嘧啶
(一)结构
O
HN
F
O
N H
(二)性质及应用
本品有酮式(16-11)和稀醇式(16-12)两种互变异 构体:
O
HN
F
O
N H
(16-11)
1.在脂肪氮芥的氮原子上引入供电子基,抑制肿瘤作用 增强;引入吸电子基,抑制肿瘤作用减弱。
2. 在芳香氮芥的芳环上引入供电子基如-CH3、-OCH3、NH2、-OH等,抑制肿瘤作用增强;引入吸电子基如X、-NO2、-C=O等,氯原子活性减弱,不利于碳正离 子化,抑制肿瘤作用减弱甚至无效。
3.在芳烷酸氮芥中,侧链的碳原子数目与抗肿瘤作用强 弱有关,侧链碳原子数为3时,作用最强。
其水溶液显硫酸盐的鉴别反应。 应用:鉴别。 (三)用途
本品本品为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急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对恶性淋巴瘤也有效。
(四)贮存 应遮光,密封,在冷处保存。
顺铂
(一)结构
H3N
Cl
Pt
H3N
Cl
(二)性质及应用
遇硫酸显灰绿色;遇硫脲及水,加热显 黄色。
应用:鉴别。 (三)用途
抗肿瘤药。对睾丸恶性肿瘤、乳腺癌、 卵巢癌、膀胱癌疗效好;对鼻咽癌、食 管癌、肺癌、恶性淋巴瘤也有效。与其 他抗癌药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OH
N
F
HO N
(16-12)
本品水溶液与溴试液作用,可使溴液颜色消失。与 氢氧化钡溶液作用,生成紫色沉淀。
(三)用途
为抗肿瘤药。本品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 性葡萄胎疗效显著;对消化道癌(胃癌 、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和 乳腺癌疗效较好,对卵巢癌、宫颈癌、 膀胱癌等也有一定疗效。是治疗实体肿 瘤的首选药。
抗肿瘤药—抗肿瘤抗生素(药物化学课件)
H
N
N
HO
O
OH
O
H O
H H HO H O O
N NH
OH
H CH3 S
OH H NH N
S
O O
OH
OH OH
O
NH2
R
O N
H N Bleomycin A2 R= H Bleomycin B2 R= N
H Bleomycin A5 R= N
Bleomycin
R=HBiblioteka NCH3S+ CH3 X NH
N HH
NH2
N
NH2
H
N CH3
博来霉素(弱碱性混合物)
主要用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宫颈癌和脑癌都有效,常与 放射治疗合并应用。
多柔比星: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卵巢癌等 柔红霉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表柔比星:白血病
H
N
OH O HN
OH
HCl
OH O HN
OH
N
H
米托蒽醌
是人工合成的蒽醌类衍生物,其抗癌活性是多柔比星的 5倍,心脏毒性较小;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成人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物质。 ①多肽类抗肿瘤抗生素: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 (更生霉素) ②蒽醌类抗肿瘤抗生素: 阿霉素(多柔比星) 柔红霉素、表柔比星 ③其他类别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C
L-Pro
Sar
D-Val
谢谢!
L- Meval L-Thr O
OO
N
L-Pro
D-Val
Sar
药物化学 抗肿瘤药 医学课件
精品PPT
31
二、乙撑亚胺类
氮芥类由于转变为乙撑 亚胺发挥作用,因此合成了 一系列乙撑亚胺衍生物。
精品PPT
32
N
N
N
NN
N
N
N
N
NN
N
三乙撑亚胺
六甲嘧胺
O N PN
N
替哌(主要用于治疗
白血病)
S N PN
N
噻替哌(认为是治疗实体
肿瘤的首选药物,如膀胱癌)
精品PPT
33
苯醌类化合物
O
R
N
N
R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 182021/5/182021/5/185/18/2021 5:46:22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82021/5/182021/5/18May -2118- 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82021/5/ 182021/5/18T uesday , May 18, 2021
OH
N 6 CH3
多潘
OH
N
N C H 2C H 2C l C H 2C H 2F
氟多潘
OH
N
CH3
精品PPT
23
OH
N
O
OH N
N (C H 2C H 2C l)2
嘧啶苯芥
OH N OH N
C H 2N (C H 2C H 2C l)2
胸腺嘧啶
精品PPT
胸嘧啶芥
24
运用潜效化设计化合物
环状的双-( β -氯乙基) 磷酰胺脂类药物
R NH2 OO S
O
NR
精品PPT
药物化学抗肿瘤PPT课件
叶酸在体内先还原为四氢叶酸, 作为辅酶参与核酸生物合成。叶酸缺乏, 白细胞减少,因此叶酸拮抗剂可用于缓 解急性白血病。
58
叶酸 O COOH
OH
N
N
N
H
H2N N N
N
COOH
H
谷氨酸
2-氨基-4-羟 基-6-甲基喋呤
对氨基 苯甲酸
蝶呤酸 59
叶酸
O COOH
OH
N
N
N
H
H2N N N
N
COOH
白消安(二甲磺酸丁酯)
Busulfan
OO
H3C S O OO
S O CH3
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3
五、金属铂类配合物
顺铂 Cisplatin
结构:
NH3
CI
Pt
NH3
CI
化学名 : (Z)-二氨二氯铂
34
发现 1969.顺铂(顺氯铂氨) ,开始了金属配合
物抗肿瘤的研究。
制备 原料: 六氯铂酸二钾(P233)。
抗肿瘤活性功能基。
• 载体部分(本品的载体为甲基)。
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
性质。
CH3 ·HCl
N
Cl
Cl
13
(三)作用机理
本类药物在体内能形成缺e活泼 中间体或其它活泼亲电性基团,再与 生物大分子(DNA、RNA或某些重要的 酶类)中含有丰富e的基团(-NH2,-SH, -OH,-COOH,-PO4)进行亲电反应共 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 断裂。
10
盐酸氮芥
Chlormethine
(脂肪氮芥)
(一)结构和命名
CH3 N Cl
·HCl
58
叶酸 O COOH
OH
N
N
N
H
H2N N N
N
COOH
H
谷氨酸
2-氨基-4-羟 基-6-甲基喋呤
对氨基 苯甲酸
蝶呤酸 59
叶酸
O COOH
OH
N
N
N
H
H2N N N
N
COOH
白消安(二甲磺酸丁酯)
Busulfan
OO
H3C S O OO
S O CH3
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3
五、金属铂类配合物
顺铂 Cisplatin
结构:
NH3
CI
Pt
NH3
CI
化学名 : (Z)-二氨二氯铂
34
发现 1969.顺铂(顺氯铂氨) ,开始了金属配合
物抗肿瘤的研究。
制备 原料: 六氯铂酸二钾(P233)。
抗肿瘤活性功能基。
• 载体部分(本品的载体为甲基)。
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
性质。
CH3 ·HCl
N
Cl
Cl
13
(三)作用机理
本类药物在体内能形成缺e活泼 中间体或其它活泼亲电性基团,再与 生物大分子(DNA、RNA或某些重要的 酶类)中含有丰富e的基团(-NH2,-SH, -OH,-COOH,-PO4)进行亲电反应共 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 断裂。
10
盐酸氮芥
Chlormethine
(脂肪氮芥)
(一)结构和命名
CH3 N Cl
·H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斛
石斛的主要活性成分为 多糖和生物碱,其他成分还 有菲类、联苄类等。现代药 理学研究表明,石斛具有抗 氧化、抗衰老、改善肝功能、 治疗白内障、增强人体免疫 力、降血糖、抗血栓、抗肿 瘤、抗菌和促消化等作用。
本品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石斛属是兰科最大的一个属,中国约有76种。现 代医药研究表明,铁皮石解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铁皮 石斛中含有毛兰素和鼓槌菲,这两个化合物对肝癌和 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其中毛兰素对小鼠肝癌 的抑制作用最强,抑瘤率可达到50.82%;鼓槌菲对艾 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瘤率可达到62.25%。
中药多糖的纳米化改造技术
中药多糖的生物活性一直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多糖化合物结构稳定,并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 降血糖等活性。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中药多糖被越来越 多地应用到食品与药品中。然而多糖类产物作为一种高聚 化合物,黏性较大,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些弊端。将中药 多糖结合到纳米技术中是多糖运用的一种新趋势。
紫杉醇的临床应用
本品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淋巴癌等
紫杉醇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安素泰
过敏反应 神经毒性 心血管毒性 胃肠道反应 肝脏毒性 脱发
蟾皮
蟾皮又称蛤蚆皮或癞蟆皮,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 眶蟾蜍等的皮。其味辛,性凉, 有小毒。主要功能:清热解毒, 利水消因素作用 长时间积累 多步骤发展 多基因参与
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生物学治疗
肿瘤化疗的历史
古埃及:砷化物油膏治疗皮肤癌 1865年Lissauer亚砷酸溶液治疗慢性白血病 1939年激素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的治疗
1942年Gilman和Philips用氮芥成功治疗淋巴肉瘤 ----开创了恶性肿瘤近代化疗的时代
几种抗肿瘤成分及其研究进展
概述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三种抗肿瘤成分及对应的药物 开发中的抗肿瘤药物 癌症的预防
概述
什么是肿瘤(Tumor\ Neoplasm)?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
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 控制,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和分化障碍而 形成的新生物。
开发中的抗肿瘤药物
三叶青
三叶青:中文学名为三叶崖 爬藤,为葡萄科崖爬藤属多年生 蔓生藤本植物,又名蛇附子、石 抱子、石猴子、石老鼠、金线吊 葫芦,药名为三叶青,主要产于 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三叶青有效成分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甾类化合物、还 原糖、氨基酸等。其中黄酮类物质还作用于拓扑异构酶,抑 制肿瘤生长、扩散,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的功效。在浙江中 医界用于抗肿瘤至少有15年以上,民间使用更为久远。“中 药三叶青抗肿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证明:三叶青乙酸乙 酯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产生阻滞,对白血病细胞株和 肝细胞株具有“促凋亡作用”,即缩短了这两种癌细胞的生 命周期。今年1月18日,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专家组对 “中药三叶青抗肿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行鉴定。专家 组成员认为,这项研究为三叶青用于肿瘤治疗奠定了理论基 础,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将多糖结合在纳米颗粒上可以大大增强免疫调节的特性。据 报道平菇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和抗肿瘤活性,Devi 等将平菇多 糖与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共轭结合,新型的多糖纳米颗粒复 合体表现出更强的免疫刺激性作用,经一系列试验后得出平菇多 糖与纳米颗粒共轭结合后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并表现一定的 抗肿瘤活性。所以在治疗荷瘤小鼠的效果上,多糖与四氧化三铁 纳米颗粒共轭的复合体治疗的小鼠存活时间比单纯多糖组更长, 由此可见:多糖与纳米颗粒结合后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也能表现 出更强的抗肿瘤的活性。
紫杉醇抗癌机理
微管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两条类似多肽构成的微管蛋白二聚 体组成,它涉及到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的运动、激素的分泌、细胞形 态的调整、颗粒转运、细胞的能动性和受体在细胞膜上的固定等方 面。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但是紫杉 醇具有打破这种动态平衡的作用,妨碍细胞纺锤体和纺锤丝的形成, 那么细胞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增殖分裂,而癌细胞就会停止有丝分裂, 直至癌细胞死亡来达到抗癌目的。
华蟾素
华蟾素是通过提取干蟾 皮中的脂溶性成分精制而成, 该口服液所含的蟾蜍甙元及 华蟾蜍精具有超乎寻常的抗 癌作用,华蟾素口服液对肝 癌,胃癌,肺癌,肠癌,食 道癌,胰腺癌及急性白血病 均有非常好的疗效。
华蟾素的临床应用
该口服液具有超乎 寻常的抗癌作用,该成 分的抗癌活性比目前临 床使用的紫杉醇,阿霉 素和喜树碱抗癌药强十 倍,甚至百倍。
三种抗肿瘤成分及对应的药物
曼地亚红豆杉
红豆杉又名赤柏松、紫杉, 为裸子植物亚门,松杉纲,紫 杉目,红豆杉科。曼地亚红豆 杉是天然红豆杉的一个杂交品 种,父本是欧洲红豆杉,母本 是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 已成为美国FAD批准作为提取 紫杉醇的首选红豆杉品种之一。
紫杉醇
紫杉醇属于三环二萜 类化合物,首次从红豆杉 植物中分离得到,作为阿 霉素和顺铂之后又一热点 抗癌新药。
4,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 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联苄 这两种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株和巢癌细胞株有出一定的抑制效果。
金叉石斛菲醌,是从 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的重 要的抗肿瘤物质。该化合 物的抗肿瘤活性已得到广 泛的研究和认可,有望成 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和来源
烷化剂:氮芥类、亚硝脲类等 抗代谢物: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等 抗生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等 植物药: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紫杉醇类等 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 杂类:铂类配合物和酶等
根据作用机制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 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烷化剂、丝裂霉素、顺铂等 嵌入DNA干扰转录RNA:放线菌素D和柔红霉素 干扰蛋白质合成:长春碱类、三尖杉酯碱等 影响激素平衡: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雄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