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的本真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中庸哲学的现代教育价值
中庸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思想之一,认为“中庸”是一种人生最高的境界,能够让人达到最大的幸福。
在现代教育中,中庸哲学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中庸哲学强调人生的平衡。
它认为,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应当保持平衡,如果偏重或过度拓展某一方面,就会导致人生的失衡。
这个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娱乐方面保持平衡,避免过度疲劳或过度放纵。
其次,中庸哲学强调人生的中道。
它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中道,即既不高不低,既不偏左也不偏右,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个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再者,中庸哲学强调人生的自然和平静。
它认为,人应当学会接受自然的变化,并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够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个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外界的变化,并通过内心的平静来应对各种挑战。
总的来说,中庸哲学的现代教育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人生平衡、中道和自然平静的理念,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论文: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现代启示
论文: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现代启示引言儒家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中国社会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庸被认为是一种兼容并蓄、平衡和谐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探讨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并展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 中庸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庸思想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于孔子及其后学的思考与实践。
《中庸》是一篇短小精炼的文章,集中体现了儒家关于人与道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观点。
其主要内容包括道的认识与追求、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方面。
1.1 道的认识与追求中庸将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强调人的修养应当与其追求道理相统一。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追求道德的完美,秉持善良、诚实和公正的原则。
1.2 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人际关系体系,从个人修身到家庭和社会治理,再到国家和天下的治理,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社会的平衡和谐。
人们应当注重品德修养,做到心地纯良、言行一致,以及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 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传统儒家中庸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社会治理和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1 社会和谐与稳定中庸思想倡导平衡发展和和谐相处的原则,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平衡,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
这种思想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2.2 个人道德规范的塑造中庸思想要求每个人追求道德的完美,并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
这种思想促使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行反思,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从而使人们更加注重道德修养。
2.3 政府治理和道德教化中庸思想对政府的治理及道德教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应当秉持公正、诚实和公正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和社会,同时应当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来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3. 中庸思想的现代启示传统儒家中庸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浅谈“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
文化长廊浅谈“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李若仪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摘 要:“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其精神内涵在于平衡通达,至真至简,中正包容,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和”。
“中庸”思想对当代社会仍具有启示意义,体现在修身、处世、治道三个方面。
从“中庸”出发,我们能获得宝贵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中庸;平衡;包容;和谐[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193-01中国文化是有其基本精神的,“贵和尚中”就是其中典型的一条。
“贵和”即讲求和谐,“尚中”即崇尚中道。
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一文中说:“中国哲学为最近人情之哲学,中国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理想。
”由此可以看出,“中道”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种普遍精神。
对于“庸”,最常见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将“庸”解释为动词“用”,“中庸”即“用中”,二是将“庸”解释为“平常”。
如果仅把“中庸”解释为“用中”,实际上只解释了“中”,而把“庸”作为一种虚词概念。
本文认为,“中”与“庸”都有其各自的涵义。
首先是“中”。
“中”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在于左右平衡,二是在于上下通达。
左右平衡是指事物两极之间的平衡,也就是度的把握。
孔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也就是说君子遵从中庸之道,日常行为总处在恰如其分的位置,而小人违背中庸之道,日常行为任性没有顾忌。
因此,中庸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适度原则,也就是“过犹不及”。
上下通达是指人居于世界的姿态。
“天地”、“天下”,是在中国典籍中频繁出现的两个词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身存在环境的认识。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可见,在老子眼中,人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存在,与天地道同大。
人立于世,必然与周围发生关系,这就需要构建一个通达的环境,也需要人有“允执厥中”的思维态度。
中庸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庸思想的当代价值儒家中庸思想的现实价值(一)中庸思想能够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在人格塑造上孔子也提倡以中庸之道来提高人的道德境界。
中庸之道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把自己完善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要求君子的言行不能偏于极端,而应“叩其两端”“允执其中”;要求君子既不粗野,又不轻浮,而应“文质彬彬”;又要求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还要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庸要求人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修养好自身的秉性,和顺自己的家庭,进行自我完善。
(二)中庸之道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庸所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这就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稳定和谐的奠基石。
然而,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
在改革开放以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与激烈碰撞。
而儒家强调“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倡导仁爱、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非常有益。
因此,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
中庸之道强调中和,主张协调各种矛盾,把矛盾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去激化矛盾而使之破坏现有的稳定发展,也不去试图同化各种不同类型的矛盾而使之变的统一乏味,中庸之道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适度中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根据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等待适当的时机去缓解矛盾,促进更大的发展。
这一古往今来备受推崇的中庸之道为我们当代社会的稳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庸之道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借鉴尺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要遵循中庸之道,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把握“适度”的原则。
探索中庸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探索中庸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
在全球化时代,中庸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方面,还能为全球社会提供一种平衡和和谐的价值观。
本文将从中庸的内涵、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以及中庸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探索中庸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一、中庸的内涵中庸思想源于《论语·中庸篇》,强调“中”即“中正之道”,旨在追求平衡和和谐。
中庸主张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平衡,使人的行为和心态达到适度的状态。
中庸不同于极端的偏向,而是追求一种中间立场,既不偏激,也不过于妥协。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诚”,即真实、诚实和坦率。
中庸认为,只有诚实待人,才能建立起真诚的人际关系,实现和谐的社会。
二、全球化时代的背景全球化时代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球互联互通和相互依存的时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文化冲突、价值观碰撞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庸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庸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1. 促进文化多元性中庸思想强调平衡和和谐,可以为全球社会提供一种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中庸的理念,我们可以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寻求共同点,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
中庸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超越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2. 建立和谐社会全球化时代,社会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而中庸的思想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建立和谐的价值观。
中庸主张平衡和调和,通过追求平衡,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的激化,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中庸的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追求平衡和公正,避免极端的偏向和对立。
3. 培养个人修养在全球化时代,个人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而中庸的思想可以为个人提供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中庸主张诚实待人,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坦率,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中庸的思想可以引导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态,使个人在全球化时代中保持稳定和平衡。
浅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
浅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浅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儒家中庸哲学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哲学范式,本文来谈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
摘要:中庸哲学作为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种适度精神与人文关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逐渐暴露出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
儒家中庸哲学或许能够为解决现代性之隐忧提供另一种思路。
关键词:中庸哲学;意义;现代性一、儒家中庸哲学的哲学内涵(一)中庸哲学的内涵《中庸》一书着重梳理了孔子中庸哲学的哲学,其内涵可用其中一句原文加以概述,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①儒家思想诞生之前,天命便已存在并在人类社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的诞生为人类摆脱天命的束缚开辟了道路。
孔子找到了从天命到人性的连接点,“天命之谓性”即是对这一连接点的高度概括。
在孔子看来,天命与人性是相通的,天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之物而是能由人掌握的人性。
这就将人类从被动接受天命安排的蒙昧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人自身掌握命运的历史进程,人的理性自觉及主体性开始显现。
但仅打通天命与人性的桥梁是不够的,孔子接着提出了“率性之谓道”。
这里的道即是人道。
人性的彰显是需要通过人道的贯彻来实现的,在这里孔子主张“率性而为”,根据人性的本真面目进行人道的贯彻。
孔子的人道也可称其为仁道,这是孔子一生推崇的。
但是孔子也敏锐地发现,人性是有等差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②因此他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等并指出道德教化的作用就是引导“中人”向更好地方向发展,也即“修道之谓教”。
这里虽然表现出孔子思想一定的封建性,但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中庸哲学的教化意味,这对社会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庸哲学的内在要求儒家中庸哲学除了本体论之外,还涉及另一重要议题:践行中庸哲学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功夫论。
由中庸哲学的本体论可知,每个人都是有本真之性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往往被金钱、物欲遮蔽了双眼,在利益、权势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迷失了自我。
《中庸》及其现实意义
《中庸》及其现实意义中庸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是人生的理想境界。
实践中庸贵在坚持,以诚信为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必要好好再读读《中庸》。
其实国人对于中庸的误解由来已久,其大体的三个误解:其一,中庸就是庸俗,就是平庸。
其二,中庸是一种柔软,一种软弱的德性。
其三,中庸就是中国的文化弱点。
这都是由于我们根本不知道中庸到底是什么。
我们总被灌输的一种观念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加之我们对个性的疯狂近乎畸形的追求,让我们对什么都是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了再说,至于是否批得有理,是否批得有用,就另当别论。
好像不对一切批判就没有自己的见解,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这好像还不够,于是有了谩骂,一种更加彻底也更加有个性的批判形式。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是,作为旁人,先不说作为被批判的人,会怎么看?凑凑热闹,或者对骂开来。
还是先来看看究竟中庸讲了些什么吧!什么是“中庸”?程子说:“中不偏,庸不易!”《中庸》有言:“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又言:“戒慎不睹,恐惧不闻。
”又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来自天命,来自超越一切的实体的指令(或者说一种倾向,主要的我想是爱,比如婴孩对被爱的需求),遵循这种指令就是道,修道就是要将这些抽象的,玄之又玄的道规范到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细节,再把这些细节分享给别人就是教。
所以君子首先要遵循天命,而且他的一生都不外乎遵循天命。
但谁能遵循天命?怎样才能遵循天命?首先要敬畏。
只有有敬畏的人,才能将自我放低,天命在他身上才能体现。
曾经有西方哲学家说,中国文化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信仰。
诚然,我们没有深入骨髓的基督观念,也没有真正信奉的神灵,但却不能说我们没有敬畏的东西。
虽然畏好像与我们崇尚的勇冲突,但畏却从来没被鄙弃。
孔子讲的更多是患。
(不过中国究竟有没有畏,还真是一个问题,暂且放下。
中庸思想对文化自信的现代解读
中庸思想对文化自信的现代解读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的研究心得是,中庸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庸思想的内涵中庸思想最早见于《论语·中庸篇》,后来被孔子的学生及后世儒家发扬光大。
中庸强调“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即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体的行为上,也体现在社会、国家的治理中。
中庸思想强调“中道”,既不偏激、极端,也不追求绝对的平庸。
它主张在不同的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使人们在思想、行为上都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二、中庸思想对文化自信的启示中庸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启示。
首先,中庸思想告诉我们,文化自信不是排他性的,而是要在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庸思想主张“和而不同”,强调包容性和多样性,这与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对自己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之上,通过对话和交流,实现文化的共融和共生。
其次,中庸思想提醒我们,文化自信不是停滞不前的自满,而是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
中庸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和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的自信中不断进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最后,中庸思想告诉我们,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之上。
中庸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坚守这些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自信,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庸思想的当代意义中庸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中庸思想告诉我们,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自卑退缩,而是要在自信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中庸思想与现代社会
中庸思想与现代社会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中庸思想强调“中”与“和”的价值观。
中庸思想主张追求适度、平衡和谐的境界,避免过分的极端和偏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冲突,往往陷入极端的两极分化之中。
而中庸思想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避免情绪和偏见的干扰,寻求平衡和谐的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中庸的思考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其次,中庸思想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修养。
中庸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只有通过内在的修炼和道德的塑造,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和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外在的成功,忽视了内心的培养和道德的追求。
而中庸思想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的修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三,中庸思想强调“诚”与“信”的重要性。
中庸认为,诚实和信任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石,只有通过诚实和信任,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虚伪和欺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逐渐降低。
而中庸思想提醒我们,要坚守诚实和信任的原则,建立起互信和互助的社会网络。
只有通过诚实和信任,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四,中庸思想强调“节制”与“克己”的道德要求。
中庸认为,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追求节制和自律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陷入物欲横流和享乐主义的泥沼,缺乏自我约束和自律。
而中庸思想提醒我们,要学会克己奉公,追求节制和自律的生活方式。
只有通过节制和克己,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中庸思想强调“守正”与“变通”的思维方式。
中庸认为,人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但同时也要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固执己见,不愿意妥协和变通。
中庸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中庸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1、中庸思想强调整体性思维方式及把事物当做互相约制互相作用的整体来认识
2、在处事态度上中庸虽然承认事物的变化但力图把事物变化纳入一定范围内尽可能维持现状
3、价值观念上中庸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个体价值和利益服从社会整体价值和利益
4、中庸中重视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强调在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中遵循天地归寻而实现中正平衡有序适度和谐一部偏不倚中正平和的思维方式辩证的方法抵制对情感欲望的放纵和对事物的认识和偏执三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始终是否有中庸之德是判断君子和小人的标准
五、孔子的天命观
1、一体(体会)认(认识)天命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天命与否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标准)
(2)孔子说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距
这是孔子的人生写照也就是一个人通过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人格和心灵得到培养的过程这是一个要经常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并遵循渐进的过程(学习的重要性)
2、敬畏天命
(1)敬天事鬼神
未能事人焉能是鬼孔子强调对天要有敬畏之心但是最重要的是解决现实问题
(2)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德高望重的人) 畏圣人之言
孔子强调大人圣人均是体现了天命之辈的人在他们面前我们要谦虚要谨言慎行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3、持守天命
孟子说尽其心善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如家强调持守天命的原则就是把天性中的善和德发扬光大)。
中庸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试论中庸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我国的四书五经中,《中庸》为其中之一,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可谓中国人的灵魂。
胡适以为“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
戴逸先生也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概念中,“首先是儒家的中庸”。
毛泽东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亚里士多德说:“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由此可见,中庸思想在我历朝历代中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一、中庸思想释义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
《中庸》首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首句三句话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这三句话是要人知道性、道、教都是“本于天而备于人”的。
本于天是指根源于天,来源于天,备于人是指具备于人身之内。
用当代新儒家的话说就是超越而内在。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这样就把道与性密切联系出来,天命一性一道,自然而然的推出,逻辑性很强。
通过中庸之道把天道与人道联系起来,三者本是同一个道。
从而把中道提高到宇宙的根本法则的高度。
二、中庸思想的主要内涵(一)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极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中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浅议中庸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浅议中庸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摘要: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其中,中庸之道作为其核心,从古至今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但在当代中庸时常被视为无所作为、消极保守的代名词。
本文通过从中国哲学史角度探寻中庸的本意,思考当下社会当代人对中庸的错误理解与运用,理解中庸之道的重要意义,对于素质的培养、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儒家中庸之道现代意义一、儒家中庸之美(一)中庸思想的形成发展1、中庸的释义关于“中”,《说文解字》认为:“中,内也”,即里面、中心的意思。
唐兰认为“中”是一面旗帜[1],代表的是具有抽象、标志性或是模范作用的人或物,能够把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从而引申出“中央”、“中间”的意思。
而雷庆翼认为“中”的本义是事物的中点或中部[2],有平衡和中央的意思从而引申出“正”,即不偏不倚的意思。
后来“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引为遵守、符合某项要求或规则标准。
而关于“庸”,王夫之《读四书大全》卷二[3]:“若夫庸之为义,在《说文》则云:庸,用也。
《尚书》之言庸者,无不与用义同。
”在这里“用”通“庸”,用就是能够做,可以做,因此可以把“庸”视为使用、施行、平易可行的意思。
2、中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庸”是儒家的基本思想观念之一,《中庸》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并为后世儒家编入《礼记》成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
但在中唐之前,《中庸》并未受到充分地的重视,直到宋代才有儒家和佛家的大力推崇,至朱熹把《礼记》编定为《四书》之一,才确立了其在儒家经典中的特殊地位。
唐宋时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个阶段,表现为佛教与道教势力日渐增强,形成了儒家与道家斗争激烈且愈演愈烈的局面。
从小被儒学熏陶韩愈极力推崇孔孟之道,为了弘扬儒学对道教和佛教进行过猛烈的批判,并在吸收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道统,开创道统观先河,主张仁义道德应一脉相传,以求恢复儒家的统治地位[4]。
解读中庸之道及其现代意义
解读中庸之道及其现代意义《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3月29日作者:许龙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学观念和践行标准。
《中庸》史论结合,纵横交错,通过开掘个体身心修为之维,将外在事物和天地人道相合相生,显示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性和践行性。
《中庸》的文化精神内核仍有相当的合理性。
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而作为个体心性修为的儒学,和重视返身而诚精神生态平衡的儒学,可能具有更宽更大的国际意义。
一、中庸的内涵“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虽然“中庸”一词在《论语》中仅出现了一次,中庸之道却彰显于《论语》的字里行间。
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而:执两用中。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称赞舜能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而用中庸之适去引导人们,这也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
“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能不偏不倚,不杠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
“不及”固然是不好的,但是“过”亦不足取。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这都不是中庸之道,双方面都不可实行,坚持中庸,就不能偏激,而要居中考虑。
《论语》中中庸之道随处可见,又如子夏请教孔子,“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处理事情不能过急过躁,不拖拉亦不求快,就需要“中庸之道“,快不慢,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目标。
再如:“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质”和“文”是为两个方向,朴素超过文采就略鄙陋,文采超过朴素就略浮夸,文采和朴素相得益彰,这才是“中庸之道。
和而不同。
孔子从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出发,结合了晏婴的“和与同异,否可相济”的观点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的观点。
谈中庸之道的现代价值
谈中庸之道的现代价值“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在此。
孔子把“中庸”理解为人及自然之“德”的最高标准。
此后由其及其再传弟子加以发展,并著《中庸》,基本上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
宋代朱熹先生对《中庸》极为推崇,并对其加以注释、编辑与整理。
中庸思想对传统中国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与为人处世之道及对中国的民众性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就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就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与,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这才就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就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就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与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内涵就是什么?“过犹不及”就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就是“与稀泥”、折中主义,这就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就是缺乏原则性。
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与,孔子就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与,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
这才就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凡事过犹不及,超过了某一个度都会使得其反。
孔子把中庸作为至善至美的道德规范。
采用正确的方法,达到理想的结果。
中庸之道依旧有其非凡的现代价值,无论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为人处世之道等诸多方面都有其不可思议的作用与影响。
王岳川《中庸》思想内涵与当代意义3
《中庸》的思想内涵与当代意义——王岳川《中庸》讲演录之三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学观念和践行标准。
在古代中国,“中庸”被誉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至德”“中和”。
而在近现代中国则被看作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等而备受质疑批评。
当代学者以更为平和的学术态度和全球化中的东方文化身份重建的新视野,重新检视《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正是基于这种辨证统一、多元开放的学术研究态度,使当代中国学界对《中庸》的研究更为学理化,中庸思想的各个维度和被掩盖不彰的深意,也逐渐得到中国学术界和国际汉学界重视。
[2]应该说,《中庸》是《四书》中难度最大的一部著作,其三十三章各有精彩。
史论结合,纵横交错,通过开掘个体身心修为之维,将外在事物和天地大道相合相生,显示了中国哲学思辨性和践行性。
对此朱熹总结道:“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3]叶秀山认为:“以中庸为道路,从你自己(身、中)入手,要诚于己,坚持住(庸)自已的性、而这个天命的性,已经有了相对于他者的关系在内,没有他者,你的性就会成了空洞的,中和就意味着有一个他者在。
自己是从他者得到的,所以才有中的间题。
中者,当中、中间也,也才有中(去声)不中(去声)的问题。
”[4]这些看法,无疑有相当的合法性。
中庸之道与中国思想史上的其它重要范畴组成一种话语系统,诸如“执中”、[5]“中行”、[6]“中节”、[7]“中用”、[8]“中立”[9]等,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哲学话语,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个体修为和中国文化和合精神的延伸。
可以说,中庸是以人为本的儒家哲学,而不是以神为本的宗教信仰。
中庸本于《易经》,强调在天地的发展化育中以人为本的中庸之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扩而大之,中庸重视万事万物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强调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遵循天地万物规律而生生不息,在中正、平衡、有序、适度、合律、和谐中获得生命的延伸和文化的拓展。
中庸哲学思想的新时代表达
中庸哲学思想的新时代表达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庸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和表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中庸的内涵、实践和当代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庸哲学思想的新时代表达进行分析。
一、中庸的内涵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不偏不倚”,即在各种矛盾对立的事物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调和的境界。
中庸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伦理层面的中庸,二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中庸。
道德伦理层面的中庸,强调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个体修身方面,中庸主张“诚意正心”,追求心灵的平和与纯洁。
在家庭伦理方面,中庸主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注重家庭的和谐稳定。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中庸主张君主应当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使国家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中庸,强调“中正”和“平衡”。
中庸主张君主应当以中正之道治理国家,避免极端偏执和专断行为。
同时,中庸也强调社会的平衡,主张各个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避免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二、中庸的实践中庸的实践是指将中庸的理念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中庸的精神。
中庸的实践可以从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个体层面,中庸的实践要求个人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纯洁。
个人应当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
同时,个人还应当注重家庭和睦,与家人保持良好的亲情关系。
在工作和社交方面,个人应当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与他人和谐相处,避免过分竞争和利己主义。
在社会层面,中庸的实践要求社会各界关注社会公益和社会公平。
政府应当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推行公正合理的政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企业和组织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的原则,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中庸》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庸》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庸”的思想,起源于上古时代。
《论语·尧曰》记载,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唯一告诫的话是,一定要做到“允执其中”,“允”是信的意思。
传位者说:如不真诚地实践“中”道,四海的百姓穷困,你的禄位就会永绝。
使用、奉行中道,是圣王相授受的经国大道。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庸”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与庸及孔子的“中庸”思想(一)中与庸什么是“中”?什么“庸”?什么是“中庸”?“中”字的本义,有几种说法:像射箭中靶的形状;立木表测日影的正昃;像旗子,氏族首领立旗于中,以聚四方之人等。
《说文》:“中,内也。
从口、∣,上下通。
”这“中”字,相对于“外”来说是“内”,里面;在方位上,相对于四周来说是等距离的“中心”;在程度上,是相对于上等与下等的中等;在过程中,是相对于全程来说的“一半”;而相对于“偏”来说,那就是“正”,不偏不倚。
我们今天讲的“中庸”之“中”,即是指适中,正当,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
“庸”字的本义,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大钟,通“镛”;有人说是城,通“墉”;有人说是劳义,通“佣”;有人说是功义,以钟记功等。
“中庸”之“庸”有三个意思:第一,何晏讲是“常”,程子讲“不易之谓庸”,即恒常而不易之理,变中不改变的道理;第二,朱子讲是“平常”,即平凡、平常之德,徐复观讲是每个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行为;第三,《说文》:“庸,用也。
”就是运用。
郑玄讲,《中庸》这篇文章,是记中和之用的。
(二)孔子论“中庸”在孔子那里,“中庸”既是道德修养的境界,又是一般的思维方法论。
首先,我们看修养的境界。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
孔子称赞“中行”之士。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一意向前,是豪迈慷慨之士,心地坦然。
狷者毫不苟取,不要不义之财,个性独立又有修养。
中庸思想详解
中庸思想详解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道”,即不偏不倚、不极端、不偏执,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下面将从中庸思想的起源、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孟子提出的,他在《孟子》一书中提出了“中庸”、“中和”等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孟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处世的准则,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孟子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中庸思想的内涵。
中庸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道”,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2. “中和”,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3. “不偏不倚”,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偏不倚”,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4. “不极端”,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极端”,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庸思想的心得,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一、中庸的内涵与特点中庸,即“处于两极之间的正常状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各种境遇下保持平衡、稳定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偏不倚”的原则,既不偏向极端,也不偏向过于保守。
它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和处理关系时,要坚持中庸之道,追求和谐与平衡。
中庸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人的内外修养: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举止,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
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2. 强调道德伦理:中庸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伦理修养,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要坚持道德的准则和原则。
3. 强调和谐与平衡:中庸思想认为,和谐与平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只有保持和谐与平衡,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二、1.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和谐与平衡,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处理社会问题时,人们应该以中庸之道为指导,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避免极端和偏激的行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培养良好的道德伦理观念中庸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伦理修养,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要坚持道德的准则和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伦理的缺失和道德沦丧问题日益突出。
中庸思想的倡导者应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伦理观念,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
3.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庸思想强调人的内外修养,要求人们在修养方面做到内外兼修。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修养,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表面的成功。
中庸思想提醒人们要注重自己的内心修炼,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庸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1“中庸”为孔子首创,他明确提出“中庸”概念是在《论语》中,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孔子还把“中庸”称之为中行,“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子思作《中庸》,把中庸理解为“中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孟子·尽心下》有言:“孔子岂不欲中道哉?”其中的“中道”说的也是“中庸”。
(一)那么,中庸的“中”到底是什么涵义呢?有人把“中庸”的“中”理解为“折中”,取事物的一半,是两个端点的“中点”,这似乎有道理。
因《中庸》第六章“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但细想一下,这里的两端若指“善”和“恶”,用“其中”即为用“善、恶”之“中”,舜怎会用不善不恶于民?这与“舜其大知也与!”相矛盾。
若“两端”指“言”,即:对问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用其中”就不会是“隐恶而扬善”,因为这两端必定有一端是“善”,另一端是“恶”,舜既然是扬善,这样就不是“中”了,而是用了一端,即“善言”。
因此,所谓的“其中”代指善言和恶言中的善言,“其中”乃两者中最适合的一个。
正因为舜扬善,所以才说舜“大知”“好察”。
“执其两端”仅是好察的结果。
如依《中庸》第六章的这段话把“中庸”的“中”释为“折中”,依此理解“中庸”,似有欠妥。
《中庸》第二十章末段“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这里有两个“中”,都是“适合”之意。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并列在一起,可见“中”与“得”在语法上相同,“中”乃“适中”、“适合”;“得”乃“得当”。
“从容中道”的“中”更是“适合”之意,是动词“适合”、“适合于”,“从容中道”就是轻松自如地适合于“天之道”与“人之道”。
可见,“中道”不是“中庸之道”的简称,但却告诉我们“中”并非“折中”之意。
宋代朱熹在《中庸章句》标题下作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者,平常也。
”又援引程颐的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不偏不倚”不正是“适合”、“适中”之意!何物为“平常,不易”?是天、地、人———整个世界的规律,之于社会,外在表现就是社会发展的常规。
因此,冯友兰说:“‘庸’是社会中现存的常规。
既是常规,就是定理”(《中国哲学史新编》/%#&)。
东汉郑玄认为:“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庸,常也。
用中为常道也。
”(《礼记·中庸注》)三国魏何晏也说:“庸;常也。
中和可常行之德”(《论语·雍也》)。
在《中庸》第三十章中:“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里讲到了天、地、人三才的和谐运行,浑然一体,正是整个世界的“适合”,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中庸。
《易》讲天、地、阴、阳就是探讨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规律。
即是说,孔子是主张宇宙是变化的,整个宇宙包括天、地、人都在易。
《易》中卦的“爻,就有一个是动爻,爻是引起事物变化的因素,阴阳五行之变化,皆由“动爻”发起,这足见孔子的思维是辩证的,而不是僵化的、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
那么程子为何把“庸”释为“不易”?其实,程子“不易”的深层内涵还是“常”。
事物有秩有序、和谐运行,仿佛不易,是受其内在规律的支配,所以,规律就是“常”,就是“庸”。
规律是恒常的、不变的,事物无论怎样变化,都受“不易”的支配。
因此,“庸”是指事物当下自然秩序中的本来面目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孔门讲天、地、人三才,这“三才”和谐有序而生生不息,岂不正是“平常”,这足见朱子“平常”二字的深刻微妙,更足见东汉郑玄、魏国何晏一个“常”字的博大精深!庞朴先生对“中庸”作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中’的要求,除行之于德,更行之于刑”,“公正地而不是徇私地听取对立两造的申诉,便能得‘中’。
那么,这样的‘中’,已经不是道德范畴,而属于认识领域了。
这就是说,‘中’不仅是善,而且也是真”(《儒家辩证法研究》$%",以下同)。
显然庞先生未把“中”理解为“折中”、“调和”。
“公正地而不是徇私地”就是求得事物真相的“中”(适合),庞先生把“中”不仅理解为道德范畴,而且还以为“属于认识领域”。
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庸的第一要义。
基于这种理解,因此,庞先生才说:“《论语》所载孔子的中庸,正是这一切中和观念的逻辑发展。
其最大的发展之处,是提出了一个‘庸’字,亦即提出了对待‘中’的看法和态度。
”在庞先生看来,对待“中”的看法和态度应是“庸”,“庸”是“中”的标准。
达到什么程度才是“中”(适合),这个程度就是“庸”。
做到“庸”就是“中”(适合)了。
庞朴先生综合了郑玄、二程、朱熹、庄子、何晏等人的观点,提出“庸”有三重含义:“用”;“常”;“平常”。
《说文解字》对“用”的解释是:“可施行也”,何谓“可施行也”符合事物的“常”(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便“可施行也”,可见“用,常,平常”意义相通。
因此庞先生讲:“从根本上说,绝对的‘常’既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也就成了平常的”。
事物的规律恒常不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支配事物和谐运行,看似“不易”,“成了平常”。
有学者说找不到“两端”之间的哪一个点是“中”,即:找不到不偏不倚以什么为标准,相对于什么参照物才是不偏不倚?其实它就是“庸”(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
还有的学者讲,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反辩证法的,孔子只讲矛盾同一体的同一,而不讲斗争,这些都是对中庸本义的误解。
诚然,“中庸”有教导我们勿走极端的一面,但不走极端绝不意味着搞“折中”,否则违背中庸的原旨。
《论语·子罕》中有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其两端”并不是为了找出一个折中的答案告诉农夫,孔子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怎会把一个折中的,不三不四的答案告诉农夫?圣人之为圣人,在于他所秉持的道德准则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后人把“叩其两端”和“中庸”的“中”联系起来,得出“中”是两端的“中点”,是“折中”;“庸”是静止不变,是形而上学。
这样理解中庸,似有牵强,并非孔子本意。
其实孔子最反对搞折中,他说:“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中庸》第一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是子思用“喜怒哀乐”打比方来解释什么是“中”、“和”。
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人的真性情,是正常状态下的人本性,而不是折中。
“未发”时正是对人本性的适合,是一种最为适宜,最符合人的真性情的状态,而不是喜怒哀乐的“折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喜怒哀乐”表露出来,只要适合“节”(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常理、法度),就叫“和”,其实子思的“和”就是“中”(适合,适中),“中”是相对静止状态下(未“发”)的“中”,“和”是在运动变化状态下(“发”)的“中”。
因此,子思接下去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这里,孔门的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态度,令人叹为观止。
怎么能说孔门之“中庸”是“折中”、“调和”,是机械静止的形而上学呢?的确,中庸乃孔门之心法,但却不是辩证法专著。
人所共知,儒家辩证法经典是《易》。
所谓孔门心法,是指中庸的这种唯物主义精神。
它教导人们,应该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即“常”),遵循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有学者问《中庸》全文为何没有讲“中”、“庸”的含义,两者关系,“两端”怎样“同一”⋯⋯等等?而为什么主要讲“诚”、“德”、“至圣”?哪是在讲“中庸之道”?倘若对“中庸”的理解不单是“折中”、“调和”,就不会有此等疑问。
既然“中庸”是适合于“常”,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运动规律,那么,就必须要求“慎独”、“率性”、“修道”(《中庸》第一章)、“忠恕”(第十三章)、“反求诸其身”(第十四章)、“修身以道”(第二十章)、“达道”(第二十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第二十章)、“至诚”、“尽性”(第二十二章)、“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温故而知新”(第二十七章)、“知天”、“知人”(第二十九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第三十章)。
理解了中庸的本质内涵,可知《中庸》全篇阐述以上这么多内容完全顺理成章,不是离题万里,而是紧扣主题。
所以,《中庸》开言便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学》讲格物致知,然后推及个人、家庭、国家。
“格物致知”是第一前提,“修身”是核心,“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目的。
《大学》侧重讲天道,是为讲人道服务。
《中庸》是天、地、人三才全讲,因为中庸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法则,故而《中庸》大讲特讲“诚”。
从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六章,全是讲“诚”。
《中庸》全书就是讲“诚”与“中”的全体大用,不“诚”就是不“中”,就无法符合客观的“庸”。
《中庸》甚至把“诚”提到了本体论的高度,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诚”。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第二十五章),“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第二十六章)。
由天地之道,推出人之道,即“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也就是:使“天之道”“诚”,是“人之道”,是人的本分和职责,是在“人”的本义之内。
所以接下去才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这也是儒家为何特别重视“德”的原因。
在儒家看来,做到“诚”就是做到了主客观的一致,人之行为不合(中)“常”(庸)就是行恶。
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明知此行违反“常”必有恶果,反而为之,岂不是行恶,不道德?非让一个男性去分娩生孩子,就是没做到“诚”,就是作恶,不道德,就是不适合(“中”)人性之“常”(庸)。
彻底做到“诚”就是圣人,“至圣”。
故而,儒家才主张圣人治天下,实现“贤人政治”。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以下几点:“诚”与“中”是同一个意义层次上的范畴,无“诚”则不“中”。
儒家认为,“诚”是世界的本体,“不诚无物”。
列宁把“客观实在性”(即物质)归结为世界的本体,世界是物质的。
“客观实在性”不正是“诚”吗?列宁“客观实在性”的含义与儒家在《大学》、《中庸》中论述的“诚”的含义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儒家提出“诚”的范畴却在公元前。
《中庸》大谈“诚”不足为怪,又大谈“至圣”也不足为奇。
是紧扣全文主题———中庸。
“中庸”是最高德性,是“善”。
正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这正是中庸的第二个本真内涵,也正是《中庸》用较大篇幅大谈“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