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课件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 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
2. 把握课文层层推理、结构严谨的论证过程,体会 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难点)
3. 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正道、经磨难对 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重点)
夫环而攻之(代词,它,指“三里之城”)

寡助之至( 动词,到 )
亲戚之所畔(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 子的独立性
天时不如地利( 形容词,有利 )

兵革非不坚利也( 形容词,锋利,锐利 )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有什 么作用? 第一句提出观点,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 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用顶真的修辞手 法突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里 的“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 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板书设计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 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需要人和

助,失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道寡助 类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仁 政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
合作探究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文作者是如 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不以兵革之利。 震慑天下不能靠
武器的锐利。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
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同“叛”,背叛。
到。 与自己有血缘或 婚姻关系的人。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 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文体知识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 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 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 作,九流并起”。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 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比较重要的 有儒、法、道、墨四家。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这类作品的代表有《老子》《论语》《墨子》《孟 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字词释义
通假字 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今义:委托。) (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一词多义
三里之城( 助词Leabharlann Baidu的 )
背景链接
本课三篇文章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 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生活 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 期。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
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 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 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 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 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
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
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
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其言论汇编在《孟子》一书中。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 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 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 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 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 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又 精练准确。《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 “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 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 必要条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
本文结尾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深化全文 主旨? 对比论证。将“失道者”与“得道者” 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 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作者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 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以进攻一方为 例,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规模来看,指的 是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 攻,被包围着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
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 “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 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 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 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因 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即“人和”的因素,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宜于做某事的 自然气候条件。
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
地理优势。
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外城。在城外加 筑的一道城墙。
围。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这。
城墙。
护城河。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
“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几句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举小城四面 被围,攻方又拥有“天时”这一有利条件,却 不能取胜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地利” 重于“天时”的论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有什么作用? 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 颠倒?
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 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坚,坚固。利,锋利。
弃城而逃。委,放 弃。去,离开。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 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巩固国防不能靠 山河的险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