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冰水汽)

合集下载

水的结构和性质

水的结构和性质

水的结构和性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多种化学反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的分子结构、物态和化学性质等方面来探讨水的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性。

一、水的分子结构水的分子结构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

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一个角度为104.5度的V形结构。

氧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较大,因此共用对于氢原子来说更有利。

这种分子结构决定了水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

二、水的物态水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且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在常温常压下,水为液态。

水的液态相对较稳定,有较强的相互吸引力。

当降至0℃以下,水会凝固为固态冰。

此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降低,与周围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导致形成有规律的晶格结构。

当水加热到100℃时,会转变成气体状态的水蒸气。

水的气态也具有高度的活性,可以快速扩散和渗透。

三、水的化学性质1. 溶剂特性:水是一种强大的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其与相似的极性溶质可以相互吸引,形成溶解体。

许多生物分子和许多无机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能够在水中溶解。

2. 水的熔化和沸腾点:水的熔化点是0℃,沸腾点是100℃。

这些特性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各种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水的高沸腾点使得有机物质在水中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3. 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所致。

这种现象称为表面张力,使得水能够在一些细的管道中上升。

4. 比热容和气候调节:水的比热容很高,即水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较大。

这意味着水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不显著改变温度,从而在地球上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

5. 极性和水的离子化: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可以与许多离子化合物发生反应并将其离子化。

这是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水的生物学意义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它参与了许多生命过程,如光合作用、物质运输、细胞结构和稳定性等。

由于其溶剂特性,水能够承载和传递许多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废物。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冰水汽)详解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冰水汽)详解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一. 水的物理性质(形态、冰点、沸点):常温下(0~100℃),水可以出现固、液、气三相变化,利用水的相热转换能量是很方便的。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

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1)在0℃以下为固体,0℃为水的冰点。

2)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液态)。

3)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4)水是无色、无臭、无味液体,在浅薄时是清澈透明,深厚时呈蓝绿色。

5)在1atm时,水的凝固点(f.p.)为0℃,沸点(b.p.)为100℃。

6)水在0℃的凝固热为5.99 kJ/mole(或80 cal/g)。

7)水在100℃的汽化热为40.6 kJ/mole(或540 cal/g)。

8)由於水分子间具有氢键,故沸点高、莫耳汽化热大,蒸气压小。

9)沸点:(1)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於液面上大气压之温度,此时液体各点均呈剧烈汽化现象,且液气相可共存若液面上为1 atm(76 mmHg)时,则该沸点称为「正常沸点」,水的正常沸点为100℃。

(2)若液面的气压加大,则液体需更高的蒸气压才可沸腾;而更高的温度使得更高的蒸气压,故液体的沸点会上升。

液面上蒸气压愈大,液体的沸点会愈高。

(3)反之,若液面上气压变小,则液面的沸点将会下降。

10)水在4℃(精确值为3.98℃)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D = 1g/mL。

11)三相点:指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共存的一个温度和压力的数值。

举例来说,水的三相点在0.01℃(273.16K)及611.73Pa 出现。

12)临界点(critical point):物理学中因为能量的不同而会有相的改变(例如:冰→水→水蒸气),相的改变代表界的不同,故当一事物到达相变前一刻时我们称它临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

之温度为临界温度,压力为临界压力。

13)临界温度:加压力使气体液化之最高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水的理化性质

水的理化性质

水的理化性质导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水的理化性质,包括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分子结构水的分子结构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组成。

氧原子通过共价键与两个氢原子相连,形成一个角度约为104.5度的V形分子结构。

这种分子结构使水分子具有独特的性质。

物理性质1. 聚集能力水分子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高,导致氢原子带正电,而氧原子带负电。

这种极性使得水分子具有良好的聚集能力,可以形成氢键。

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黏性,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上升。

2. 密度纯水的密度约为1 g/cm³,在温度达到4摄氏度时,密度达到最大值。

当温度低于4摄氏度时,密度开始下降。

这种非凡的性质使得冰的密度较低,能够浮在水面上,确保水中生物的存活。

3. 热容量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量,即吸收或释放相对较多的热量才能改变其温度。

这使得水能够作为温度调节器,在海洋中起到稳定温度的作用。

此外,水的高比热容量也使得水具有良好的热能储存特性。

化学性质1. 溶解性水是一种具有良好溶解性的溶剂,许多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

这是因为水分子具有极性,能够吸引和稳定离子和分子。

2. 中和性水具有中和酸碱的性质,可起到中和物质的作用。

水分子自我离解产生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可与酸或碱反应并中和。

3. 氧化性和还原性水具有一定程度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特别是在电解质溶液中。

这使得水能够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如电解反应和金属的腐蚀。

结论水的理化性质使其成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物质之一。

水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它的多样应用,包括生物体内的重要载体、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溶剂和环境调节器等。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水的性质对于保护和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至关重要。

小学科学易考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小学科学易考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小学科学易考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是小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水可以存在三种不同的形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关知识。

1. 固态(冰)水在低温下会凝固成冰,成为固态物质。

在零度以下,水分子的热运动减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晶体。

冰的性质是固体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形状。

2. 液态(水)水在常温常压下,以及温度在0℃到100℃之间时为液态。

在液态下,水分子的热运动比较剧烈,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但又能保持一定的接近程度。

这样的结构使得水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

3. 气态(水蒸气)水在高温下或者受热蒸发时会转变为气态,成为水蒸气。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自由运动的特性。

在大气压力下,100℃时水开始沸腾,液态水迅速转变为水蒸气。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态,水还有两种特殊的态:过冷态和超热态。

4. 过冷态当水的温度低于0℃,但尚未凝固为冰的时候,称为过冷态。

在过冷态下,水分子的热运动仍然存在,但没有凝聚成冰晶体。

过冷水一旦遇到一个凝固核,可以迅速凝固成冰。

5. 超热态当水的温度超过100℃,但尚未沸腾时,称为超热态。

在超热态下,水分子的热运动非常剧烈,但还没有形成水蒸气的气泡。

超热水容易发生爆炸性沸腾,需要小心处理。

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于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水分子的热运动的不同而引起的。

在升温过程中,水的状态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再转变为气态;在降温过程中,状态则相反。

这种变化被称为相变,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转变的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界有着重要影响。

冰具有浮力,可以使得在冬天结冰的湖泊和河流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水体过快蒸发。

液态水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蒸气则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蒸发和降水,维持着地球上的水平衡。

总之,水的三态变化是小学科学中的基础知识。

通过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孩子们能够对水的特性和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化学中的水

化学中的水

二.水的性质:
1.化学性质: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 氧,但蒸馏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气和氧气。具有很大的内聚力 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 吸附现象。纯水没有导电能力,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应用型电解模式: 主要电解标的物貭- “水”及“中性盐”(离子化合物);
在电极之间设置离子分离膜,采水流给水模式,
电解水之反应式:2H2O = 电解 > 2H2 (g) (负极) +O2 (g) (正极)
3.电解水生成过程:
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水被电解生成电解水。电流通过水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钠……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阳极生成。 添加在自来水里的氯也被排于阳极的酸性水中了。电解碱性水因为有前置过滤系统、内置抗菌载银活性炭的重重把关,碱性水中是几乎检测不到氯的踪迹。
1.化学反应
①H2O=H(+)+OH(-)
②H(+)+OH(-)=H2O
v①=v②
在直流电作用下,放出氢气与氧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断减少,打破平衡体系,使水不停地电离,且v①>v②,所以反应不断进行。
阳极反应:4OH(-)-4e(-)=2H2O+O2↑
水是一切生物生 活上所必需,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都是
水份。每天所需要的水份约为体重的百之三;其他的动物和植物其体
内所含的水份也都在有百分之五以上。水是国家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商业活动、工业、制造农业灌溉、水产养殖水力和航运的利用等,水都负著重要的地位。口和文化的发展都市的形成,都是在有丰富水源供应的地方。

水知识 你了解多少水的基本知识

水知识 你了解多少水的基本知识

水知识你了解多少水的基本知识1、水的物理特性1.1水的形态、冰点、沸点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透明液体。

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在0℃以下为固体(固态水),0℃为水的冰点。

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现液态),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1.2水的比热把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水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C)]1.3水的汽化热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完全变成同温度的汽态水(水蒸汽)所需要的热量,叫做水的汽化热。

(水从液态转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

1.4冰(固态水)的溶解热单位质量的冰在熔点时(0℃)完全熔解在同温度的水所需要的热量,叫做冰的熔解热。

1.5水的密度在1个大气压下(105Pa),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为最大,每立方厘米质量为1克,当温度低于或高于4℃时,其密度均小于1。

1.6水的压强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水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水压强增大;水的密度增大,水压强也增大。

1.7水的浮力水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差就是水对物体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8 水的表面潜力水的表面存在着一种力,使水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这种水表面的力叫做表面涨力。

1.9水的其它力学性质范德华引力对一个水分子来说,它的正电荷重心偏在两个氢原子的一方,而负电荷重心偏在氧原子一方,从而构成极性分子,所以当水分子相互接近时,异极间的引力大于相距较远的同极间的斥力,这种分子间的相互吸引的静电力称范德华引力。

2、水的化学特性水是由氢氧二种元素组成的(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其中氢和氧的质量比为1:8,水中氢占11.11%,氧占88.89%。

由于水分子间还生成较强的氢键,使液态水中有(H2O)2、(H2O)3等谛合水分子。

水的科学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水的科学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水的科学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生命的基础。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我们每天都接触到水,使用水,甚至离不开水。

但是你是否对水的种种奥秘感到好奇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首先,让我们从水的物理特性谈起。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一种非常普通但又非常奇妙的物质。

水的分子式为H2O,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这种简单的结构使得水分子在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变化自如。

相比于其他物质,水的密度最大是在4℃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冰比水轻的原因。

水的冰晶结构是六角形的,这种结构使得冰具有比水更大的体积,这也是为什么水在冻结时会膨胀的原因。

水的熔点和沸点分别是0℃和100℃,这是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比较特殊的一个。

水的高熔点和高沸点使得水成为了地球上很重要的液态物质,也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

另外,水的热容量很大,这意味着水可以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情况下,对温度的变化有缓冲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海洋的温度比陆地温度更加稳定。

接着,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水的化学特性。

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在水中溶解。

这也是为什么水被称为生命之源的原因之一。

水的分子中带有部分正电和负电,这使得水具有极好的极性。

水的极性使得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这也是水的高表面张力和黏性的原因。

此外,水的酸碱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特性。

水的PH值为7,为中性。

当水中的H+离子浓度增加时,水呈酸性;当OH-离子浓度增加时,水呈碱性。

水的酸碱性不仅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选择,也在许多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水是一种非常特殊和神奇的物质,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决定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和生命的存在。

对水的科学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好地利用水资源。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对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愿我们珍惜每一滴水,守护地球上的蓝色星球。

探索科学水的性质与用途

探索科学水的性质与用途

探索科学水的性质与用途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维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科学家们对水的性质进行的研究,并深入了解水在各种用途中的应用。

一、水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式为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水的独特性质主要归因于其分子结构和氢键的形成。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其中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由于这种极性,水分子能够形成氢键,使得水分子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吸引力。

二、水的物理性质1. 凝固与冰的浮力水在0摄氏度以下会凝固成为冰,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

这种特性使得冰浮在水面上,并且起到保护水中生物的作用。

2. 沸腾与水的气化热水在100摄氏度时沸腾,水分子在吸收足够热量后变为水蒸气。

水的气化热是很高的,说明水具有较大的蒸发潜热,这使得水蒸气成为了重要的能量传递媒介。

3. 表面张力与水滴形成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形成了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能够形成球形的水滴。

此外,表面张力还使得水能够在一些细小的孔洞中上升,如植物的毛细管作用。

三、水的生物学意义1. 构成细胞和体液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内外的各种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水中进行。

此外,水还是血液、淋巴液等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生物体提供运输和代谢所需的介质。

2. 水的溶解性和离子运输由于水的极性,它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其中包括许多生物体内的离子和分子。

这使得水成为一种重要的溶剂,参与到生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中。

3. 水的热调节作用水具有高比热和高潜热的特性,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而自身温度变化相对较小。

这使得水能够起到调节生物体温度的作用,使得生物体能够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存活。

四、水的工业与生活应用1. 农业用水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养殖、农药喷洒等。

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工业制造许多工业制造过程需要水作为原料、冷却剂或者溶剂,如钢铁制造、化工生产等。

水也是许多能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等。

水的基本性质

水的基本性质

水的基本性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物质之一。

它占据着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生命的基础,也是许多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水有着怎样的基本性质呢?本文将从物态、溶解性、导电性以及凝固和沸腾等方面来探讨水的基本性质。

首先,我们从水的物态谈起。

水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存在三种不同的物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常温常压下,水为液态,但当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成为固态的形式。

与许多物质不同的是,水在凝固时体积反而会膨胀,也就是说水的密度是有变化的。

这一特性使得水的固态相对于液态更为轻薄,所以冰能够浮在水面上。

而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而这时的水蒸气可以逸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其次,水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在生物和化学反应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它的氧原子带有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正电荷。

这种极性使得水能够与许多物质形成氢键,使它们溶解在水中。

这是因为水的极性分子能够与离子或极性分子周围形成一种称为水合作用的相互作用力。

许多物质的溶解度都受到温度、压力和溶质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无机盐类如氯化钠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而一些有机物如油脂则不溶于水。

这种溶解性的差异也造就了自然界中众多的现象,如海水中的盐度以及云雾的形成。

此外,水还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由于水的极性分子,它能够在溶液中形成离子,因此能够导电。

纯净水中的离子浓度极低,因此它的导电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当水中溶解了一些电解质时,如盐或酸,溶液中会产生大量的离子,进而增加了电流在其中的传导。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把水倒进电容中,电容会发生电解的现象。

同时,水中的电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的酸碱性。

当水中溶解了酸性物质时,会产生过多的氢离子(H+),使得水呈酸性;当溶解了碱性物质时,会产生过多的氢氧根离子(OH-),使得水呈碱性。

这种酸碱性的变化对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存在于三种不同的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三种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

一、固态水(冰)固态水即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形成的。

当水分子的热运动减缓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开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晶体结构。

冰的分子结构是由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的。

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因此冰会浮在液态水的表面。

冰的熔化是指固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冰的分子热运动增加,氢键逐渐断裂,水分子开始自由移动,形成液态水。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所有的冰完全熔化为止。

二、液态水液态水是水最常见的状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水的形态。

液态水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它们以高速运动并不断碰撞。

液态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因此液态水会下沉。

液态水的沸腾是指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当液态水受热升温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水分子逐渐脱离液体表面进入气相。

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液态水完全转化为气态水。

三、气态水(水蒸气)气态水即水蒸气,是水在高温下转化为气体的状态。

在气态水中,水分子的热运动非常剧烈,它们以高速运动并不断碰撞。

气态水的密度比液态水小,因此水蒸气会上升。

气态水的凝结是指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当水蒸气遇冷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水分子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液滴。

凝结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蒸气完全凝结为止。

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速率相等。

这个过程被称为水的相变。

总结起来,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是由水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固态水通过熔化转化为液态水,液态水通过沸腾转化为气态水,气态水通过凝结转化为液态水。

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也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物理性质1. 水的密度和相变水的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

当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发生相变,凝固成冰。

这是因为水分子在低温下减慢运动,形成规则的晶格结构。

与其他物质相比,水的密度在凝固时变得更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2. 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的物质。

这是因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具有正负电荷分布。

这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极性或离子性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例如,盐、糖、酸等物质都可以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

3. 水的热容量和热导率水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热导率。

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水的热容量较大,使得它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变化较小,这使得水成为调节气候和温度的重要因素。

同时,水的热导率也较高,使得热量能够迅速传导,这在热交换和散热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二、化学性质1. 水的化学反应水是一种化合物,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在适当的条件下,水分子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当水与金属钠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会燃烧并发出明亮的火焰。

2. 水的酸碱性水可以发生自离解反应,产生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纯净水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呈中性。

当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称为酸性溶液;当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称为碱性溶液。

水的酸碱性对生物体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水的电解性水具有良好的电解性,可以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电解反应。

当直流电通过水中时,水分子会发生电离,产生氢气和氧气。

这一特性使得水成为电解质溶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和电解过程。

化学学水 知识点总结

化学学水 知识点总结

化学学水知识点总结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它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特殊。

在化学学科中,水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下将对化学学水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水的物理性质1.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沸点是100摄氏度。

这两个温度是水的相变点,凝固点是液态水转变为固态的温度,沸点是液态水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2. 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这也是国际度量单位制中的标准密度。

3. 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的分子相互作用力引起的表面的张力,水的表面张力可以使一些小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也是造成水珠的形成的原因。

4. 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尤其是极性和离子化合物。

这种溶解性使水成为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许多化学反应发生的基础。

5. 水的热容量水的热容量非常大,这使得水可以在吸收或者释放热量时保持温度相对稳定,这也是为什么水可以作为温度调节剂的原因。

二、水的化学性质1. 水的电解水可以发生电解反应,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水的电解反应是2H₂O → 2H₂ + O₂。

2. 水的酸碱性水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它可以作为酸或者碱。

当水自离子平衡被打破时,它可以成为酸或者碱。

例如,在水中加入盐酸,则水会发生H⁺离子的增加,成为酸性溶液。

3. 水的氧化性水在一些反应中可以起到氧化剂的作用,例如与金属反应时会释放氢气。

4. 水的中和水可以用于中和酸和碱。

在中和反应中,水的H⁺离子和OH⁻离子会结合成水分子。

5. 水的溶解性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包括极性和离子类物质,这是因为水具有极性分子结构。

三、水的重要性1. 生命的存在水是生命的基础,生命的产生和存活都需要水的存在。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2. 工业生产水在许多工业生产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水是溶剂,可以用于溶解和稀释物质。

同时,许多生产过程也需要水作为辅助剂。

科学水的性质

科学水的性质

科学水的性质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它不仅构成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水的性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探讨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性质。

一、物理性质1. 密度和相变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g/cm³),这是它的特殊之处之一。

水有三种常见的相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常温下,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沸点是100摄氏度。

当水的温度达到0℃以下时,会形成冰晶体,密度较液态水小,这也是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 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的物质。

这归功于水分子的极性特性,它能够与带电荷的离子或极性分子相互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水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原因。

3. 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分子在表面聚集形成水滴。

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雨滴悬挂在树叶上、昆虫借助水的表面张力行走等等。

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导致的。

二、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性水在化学反应中可能起到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角色。

在氧化反应中,水可以失去电子,并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还原反应中,水可以接受电子,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这种氧化还原性是许多生物体的生存所必需的。

2. 中性物质水的pH值为7,属于中性物质。

这意味着水既不是酸性物质也不是碱性物质。

这是由于水分子中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浓度互相平衡,使得水的溶液呈现中性。

三、生物性质1. 生命的基础水在生物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细胞内液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几乎所有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水也有助于维持生物体的体温,保护和润滑器官,以及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 生物多样性水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许多生物体在水中繁衍生息,水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家。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孕育了众多的物种,构成了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水的性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八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而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关于自然界中水的知识点。

一、水的物理性质1. 水是一种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化学式为H2O。

2. 水的密度为1克/毫升,在常温下的密度为0.998克/毫升。

3. 水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在常温下的水可以漂浮在水冰上。

4. 水的沸点为100℃,结冰点为0℃。

5. 水在沸腾时会产生水蒸气,形成水的气态。

二、水的化学性质1. 水可以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水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气。

3. 水可以通过电解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三、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1. 淡水:河流、湖泊、地下水、雨水等。

2. 海水: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水体。

3. 冰雪:主要存在于南北极地区。

4. 大气中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是降水的来源。

四、水的循环自然界中,水会不断地循环,形成水循环。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渗漏和蒸散等活动。

1. 蒸发:太阳能使水体加热,水体中的水会变成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

2. 凝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会形成水滴或冰晶。

3. 降水:天空中的水滴或冰晶聚集成云,云的水滴增多时就会形成降雨或降雪。

4. 渗漏:地面上的降雨水通过渗漏进入地下,在地下沉积形成地下水。

5. 蒸散:植物通过蒸散作用会释放水汽,形成大气中的水蒸气。

五、水的重要性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人体约70%以上是由水构成,水在人体内扮演着输送养分、代谢新陈代谢产物、调节体温的重要作用。

而在自然界中,水也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总之,水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了解水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水的物理学和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学和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学和化学性质水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基本物质之一,无论是在人类生命中还是自然界中,都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水的物理学和化学性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本文将会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水的物理学性质水的物理学性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结构和物理性质。

从结构上看,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一个分子。

这个分子的形状呈V形,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角度为105度左右。

从物理性质上看,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其凝固点为0度,其沸点为100度。

水具有高热容和高比热的特性。

这意味着水具有很高的热惯性,并需要大量的热量来改变其温度。

此外,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可以溶解多种离子和分子。

水的表面张力也很高,这意味着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强。

2. 水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性质主要涉及它的电性质和酸碱性质。

从电性质上看,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可以将离子和分子溶解为带电带电荷的离子和分子。

当水分子被离子或分子溶解时,它们成为水中的离子或分子,水分子也会与离子或分子相互作用。

水分子的极性使得它们可以与其他极性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反应的发生。

从酸碱性质上看,水具有中性的性质。

但是,当一种酸或碱加入水中时,水就会呈现出酸性或碱性性质。

这是因为,酸和碱的加入改变了水分子中的氢离子浓度(H+)。

酸是一种可以放出H+的化合物,而碱是一种可以放出OH-的化合物。

当酸和碱加入水中时,它们会影响水分子中的H+和OH-离子的浓度。

这将导致水的酸性或碱性性质的变化。

3. 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水在自然界中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水是大部分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正如我们的身体中大部分都是水一样。

水还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化学反应所必需的介质。

此外,水也是地球上许多化学和地质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例如,水的循环通过气候变化、大气和海洋的化学反应以及岩石的侵蚀等过程,对自然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水的性质及其应用

水的性质及其应用

水的性质及其应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的性质和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探讨水的性质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水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现液态。

它的密度较小,具有流动性和易于蒸发的特点。

此外,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这也是水的重要性质之一。

2. 化学性质水是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H2O。

在化学反应中,水具有较强的极性和溶解性。

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与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水的中和反应;与金属反应时,可以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气等。

3. 生物性质水对于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构成了细胞的主要成分。

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代谢过程都离不开水的参与。

同时,水也是许多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所必需的,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二、水的应用1. 生活用水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人们每天需要用水饮用、洗涤、烹饪等。

此外,水还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清洁、农业灌溉和环境卫生等方面。

2. 工业用水水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行业,如制药、化工、电力等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水被用作原料、溶剂、冷却剂以及清洗和冲洗等。

一些工业过程也需要经过水的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农业灌溉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灌溉方面。

农田灌溉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对于干旱地区或缺水地区来说,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

4. 能源利用水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通过利用水的能量可以产生大量的电力,以满足工业和生活的需求。

水力发电是一种相对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对环境影响较小。

5. 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保护水源地、限制水污染,以及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水的再生利用也是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简介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简介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简介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水的独特性质使得它成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元素。

下面将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简单介绍。

1. 凝固和融化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其凝固点和融化点都非常接近0摄氏度。

当水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分子会形成有规律的晶体结构,即冰,凝固过程中会释放出少量的热量。

而当水温度回升到0摄氏度以上时,冰则会融化成液体,融化时会吸收热量。

2. 沸腾和凝结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当水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其中的水分子会迅速转变成水蒸气并脱离液体,即发生沸腾。

相反地,当水蒸气遇冷时,其分子会重新聚集并凝结成液体水。

3. 水的密度和比热容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寒冷的季节,湖泊和河流的表面会形成冰层的原因。

此外,水比较高的比热容使得它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在地球上调节气候。

4. 溶解性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许多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

这是因为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呈现极性分子的性质。

极性分子在水中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溶解在水中。

5. 表面张力和黏性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水表面上的分子间作用力,使得水有一定的弹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水滴可以在平坦的表面上滑动而不易散开。

此外,黏性是水的一项性质,使水具有粘附物体的能力。

6. 导热性和导电性水的导热性较高,这使得水能迅速传递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用温水洗手更快感觉到温暖的原因。

同时,纯净的水并不导电,但当其中溶解了一些电解质时,如盐或酸,水就成为了良好的电导体。

总结:水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且至关重要的物质,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凝固和融化、沸腾和凝结、密度和比热容、溶解性、表面张力和黏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对于理解水的性质以及它在生态系统和地球上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

它无色、无味、透明、流动,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探讨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物理性质1.1 密度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一立方厘米的水质量是1克。

当水温度改变时,其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从4度升高到100度时,水的密度减少约4%。

这是由于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1.2 比热容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在吸收单位热量时其温度上升的大小。

水的比热容很大,是所有常见的物质中最大的之一。

这是由于水分子中氢键的形成和破坏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使水分子的热容量增大。

这也是为什么水比其他物质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而不产生太大的温度变化。

1.3 熔点和沸点水的熔点是0度,沸点是100度。

这是因为水分子中的氢键相对比较强,当温度下降或升高时,氢键间的能量变化导致结构的改变。

在0度时,水分子开始结晶,形成了冰。

当温度升高到100度时,水分子间的氢键能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导致水分子热动能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足以阻止水分子脱离液面成为气体状态。

二、化学性质2.1 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如盐、糖、氧气等。

这是因为水分子中带有极性,可以与其他极性分子或离子形成氢键或电离作用力。

水的溶解性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水的溶解性会增强。

2.2 酸碱性水分子中存在着微弱的离子化趋势,也就是说,水中有少部分的氢离子(H+)和氢氧离子(OH-)。

当水中的氢离子的浓度高于氢氧离子时,水呈酸性;反之,当氢离子的浓度低于氢氧离子时,水呈碱性。

此时,水的pH值为7,是一种中性物质。

水的酸碱性对于生物体和环境都非常重要。

2.3 氧化还原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锌等。

同时,水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将其他元素的氧化物还原成原始的元素,如将氧化铁还原成纯铁。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水的时间和场景非常多,但是你是否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探讨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物理性质1. 凝聚态:水具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凝聚态。

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液体形态存在的。

而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水会转变为固态,形成冰。

当温度升高到100℃以上,水则会转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这种凝聚态的转变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2. 密度和比重: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比重是1。

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会减小。

水的密度与比重对于物体的浮沉和流体静力学的分析非常重要。

3. 热容量:水的热容量非常大,即吸热或放热时所需的热量。

这意味着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需要较多的热量或放出较多的热量。

这个特性使得水能够调节环境温度,影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蒸发和汽化:水具有蒸发和汽化的能力。

蒸发是指液体表面上一部分分子由液态变为气态,而蒸发的速率取决于温度、湿度和表面积等因素。

汽化是指液体全部转变为气态,汽化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如将水煮沸。

5. 溶解性:水是一种优秀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极性物质。

这是因为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具有正负电荷的极性结构。

这使得水能够溶解离子化合物,如盐和酸碱等,同时也使水成为生命体系中的溶剂。

二、化学性质1. 酸碱性:水具有中性,pH值为7。

然而,水也可以具有酸性或碱性,这取决于其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当H+离子浓度高于OH-离子浓度时,水呈酸性;相反,当OH-离子浓度高于H+离子浓度时,水呈碱性。

水的酸碱性对于环境监测和生物学过程非常重要。

2. 化学反应:水参与了许多化学反应,如水的电离、水的电解和水的水解。

水电离是指水分子自发地将离子化为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水的电解是指在适当条件下,电流通过水,使其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一. 水的物理性质(形态、冰点、沸点):常温下(0~100℃),水可以出现固、液、气三相变化,利用水的相热转换能量是很方便的。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

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1)在0℃以下为固体,0℃为水的冰点。

2)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液态)。

3)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4)水是无色、无臭、无味液体,在浅薄时是清澈透明,深厚时呈蓝绿色。

5)在1atm时,水的凝固点(f.p.)为0℃,沸点(b.p.)为100℃。

6)水在0℃的凝固热为 5.99 kJ/mole(或80 cal/g)。

7)水在100℃的汽化热为40.6 kJ/mole(或540 cal/g)。

8)由於水分子间具有氢键,故沸点高、莫耳汽化热大,蒸气压小。

9)沸点:(1)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於液面上大气压之温度,此时液体各点均呈剧烈汽化现象,且液气相可共存若液面上为 1 atm(76 mmHg)时,则该沸点称为「正常沸点」,水的正常沸点为100℃。

(2)若液面的气压加大,则液体需更高的蒸气压才可沸腾;而更高的温度使得更高的蒸气压,故液体的沸点会上升。

液面上蒸气压愈大,液体的沸点会愈高。

(3)反之,若液面上气压变小,则液面的沸点将会下降。

10)水在4℃(精确值为 3.98℃)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D = 1g/mL。

11)三相点:指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共存的一个温度和压力的数值。

举例来说,水的三相点在0.01℃(273.16K)及611.73Pa 出现。

12)临界点(critical point):物理学中因为能量的不同而会有相的改变(例如:冰→水→水蒸气),相的改变代表界的不同,故当一事物到达相变前一刻时我们称它临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

之温度为临界温度,压力为临界压力。

13)临界温度:加压力使气体液化之最高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如水之临界温度为374℃,若温度高於374℃,则不可能加压使水蒸气液化。

14)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加压力使气体液化的最小压力称之。

临界压力等於该液体在临界温度之饱和蒸气压。

二. 水的比热:把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水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水的比热为4.18xKJ/Kg.K。

在所有的液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因此水可作为优质的热交换介质,用于冷却、储热、传热等方面。

三. 水的汽化热: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完全变成同温度的气态水(水蒸气)所需的热量,叫做水的汽化热。

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水的汽化热为2257KJ/Kg。

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1℃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

四. 冰(固态水)的溶解热:溶解热指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通常是温度为298K,压力为100kPa的标准状态),单位质量的冰在熔点时(0℃)完全溶解为同温度的水所需的热量,叫做冰的溶解热。

在等压状态下,溶解热等同于焓值的变化,因此也被称为溶解焓。

冰的溶解热是334KJ/Kg冰的比热是 2.1x103KJ/Kg.K五. 水的密度:在一个大气压下(0.1MPa),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为最大(1g/cm3),当温度低于或高于4℃时,其密度均小于1g/cm3。

水在0~4℃范围内不是热胀冷缩,而是冷胀热缩,即温度升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六. 水的压强: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水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水压强增大;水的密度增大,水压强也增大。

七. 水的浮力:水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水对物体的浮力。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八. 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钙、镁、锰离子的数量(一般以碳酸钙来计算)。

硬度单位:mg/L(毫克/升),mmol/L(毫克当量/升),PPM(个/百万),GPG(格令/加仑)。

九. pH值: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表示水中H+和OH-的含量比例(范围为0-14)。

人体对pH值的反应非常敏感,身体内大部分物质的pH值为 6.8,血液和细胞水的pH值为7.2-7.3。

十. 固体溶解物含量(TDS):TDS是指水中溶解的所有固体物的含量,单位为mg/L或PPM。

TDS越低,表示水越纯净。

十一. 电导率(CND):水的电导率(CND)是指通过水的电流除以水两边的电压差,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其大小间接反应了水中溶解性盐类的总量,也反映了水中矿物质的总量。

十二. 范德华引力:对一个水分子来说,它的正电荷中心偏在两个氢原子的一方,而负电荷中心偏在氧原子一方,从而构成极性分子。

当水分子相互接近时,异极间的引力大于距离较远的同极间的斥力,这种分子间的相互吸引的静电力称为范德华引力。

十三. 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存在着一种力,使水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这种水表面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十四. 冷吨:制冷学单位,冷吨又名冷冻吨。

冷冻吨是指将一吨水冷冻为冰所需要的能量。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时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1吨0摄氏度的水,在24小时内转换成0摄氏度的冰的能力,冷冻吨表示冷冻机的制冷能力。

单位换算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1冷吨=[1000(kg)*80(k)*4.18(kJ/kg*k)]/[24(h)*3600(s/h)]=3.87kw1冷吨=[1000kg*334kJ/kg]/[24(h)*3600(s/h)]=3.87kw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摄氏温度℃=(华氏°F-32)5/91P=2.5KW=735.5W:注: 2.5kw对应的是制冷量,而735.5w对应的是电功率◎首先要搞清楚热量的单位,热能也是能量的一种,在国际上功和能的单位是焦耳,焦耳相当于一牛顿的力(N),其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米的距离所做的功.焦耳的符号为J.我国法定热量单位为J.在标准大气压下,将1g的水加热或冷却,其温度升高或降低1度时,所加进或放出的热量称为1卡,以cal表示.工程上常以卡的1000倍来表示热量,称为千卡或大卡,以kcal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将11b(磅)(11b=0.454kg)水加热或者冷却,其温度升高或者降低华氏温度1度时,所加进或者除去的热量称为一个英热单位,符号为Btu.常用换算公式1kJ(千焦耳)=0.239kcal(千卡)1kcal(千卡)=4.19kJ(千焦耳)1kcal=3.969Btu1Btu=0.252kcal1kcal=427kg.m1kw=860kcal/h1美国冷吨=3024kcal/h=3.51kw1日本冷吨=3320kcal/h=3.86kw例如一台40kw的空调,其制冷量为40*860=3.44万大卡民用空调喜欢以P为单位,1P=0.735kw,一般能效比为 3.2,及制冷量为2352w,算成大卡为2022大卡左右。

可以说,1P的空调制冷量为2000大卡水在不同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压力温度压力温度压力温度压力温度MPa℃MPa℃MPa℃MPa℃-0.099 6.5 -0.058 76.0 0.000 99.5 0.175 130.5 -0.098 17.0 -0.056 77.5 0.005 101.0 0.180 131.0 -0.097 23.5 -0.054 78.5 0.010 102.0 0.185 131.5 -0.096 28.5 -0.052 80.0 0.015 103.5 0.190 132.0 -0.095 32.5 -0.050 81.0 0.020 104.5 0.195 132.5 -0.094 35.5 -0.048 82.0 0.025 105.5 0.200 133.5 -0.093 39.0 -0.046 83.0 0.030 107.0 0.210 134.5 -0.092 41.5 -0.044 84.0 0.035 108.0 0.220 135.5 -0.091 43.5 -0.042 84.5 0.040 109.0 0.230 136.5 -0.090 45.5 -0.040 85.5 0.045 110.0 0.240 137.5 -0.089 47.0 -0.038 87.0 0.050 111.0 0.250 139.0 -0.088 48.5 -0.036 88.0 0.055 112.0 0.260 139.5 -0.087 50.0 -0.034 88.5 0.060 113.0 0.270 140.5 -0.086 52.0 -0.032 89.0 0.065 114.0 0.280 141.5 -0.085 53.5 -0.030 90.0 0.070 115.0 0.290 142.5 -0.084 55.0 -0.028 90.5 0.075 115.5 0.300 143.5 -0.083 56.0 -0.026 91.0 0.080 116.5 0.310 144.5 -0.082 57.5 -0.024 92.0 0.085 118.0 0.320 145.0 -0.081 59.0 -0.022 92.5 0.090 119.0 0.330 146.0 -0.080 60.0 -0.020 93.0 0.095 119.5 0.340 147.0 -0.078 62.0 -0.018 94.0 0.100 120.0 0.350 147.5 -0.076 63.0 -0.016 94.5 0.105 121.0 0.360 148.5 -0.074 64.0 -0.014 95.0 0.110 121.5 0.370 149.5 -0.072 65.0 -0.012 96.0 0.115 122.5 0.380 150.0 -0.070 66.5 -0.010 96.5 0.120 123.0 0.390 151.0 -0.068 68.0 -0.008 97.0 0.125 123.5 0.400 151.5 -0.066 70.0 -0.006 97.5 0.130 124.5 0.420 153.0 -0.064 71.5 -0.004 98.5 0.135 125.0 0.440 154.5 -0.062 73.5 -0.002 99.0 0.140 126.0 0.460 156.0 -0.060 75.0 0.000 99.5 0.145 126.5 0.480 157.50.150 127.0 0.500 158.5摘自:《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下册,1986年第一版0.155 128.0 0.520 160.0 0.160 128.5 0.540 161.0 0.165 129.0 0.560 162.5加热室温度差=壳层压力(真空度)相应温度-加热0.170 129.5 0.580 163.5 蒸汽过热度=蒸汽温度-饱和蒸汽压力相应温度0.600 164.5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温度→(绝对)压力80 →0.4679481 →0.4872282 →0.5071583 →0.5277684 →0.5490885 →0.571186 →0.5938687 →0.61738 88 →0.6416789 →0.6667590 →0.6926491 →0.7193792 →0.7469593 →0.775494 →0.8047595 →0.8350296 →0.8662397 →0.898498 →0.9315699 →0.96572100 → 1.0009101 → 1.0372102 → 1.0745103 → 1.1129104 → 1.1525105 → 1.1932106 → 1.2351107 → 1.2782108 → 1.3226109 → 1.3682110 → 1.415111 → 1.4632112 → 1.5128113 → 1.5637114 → 1.616115 → 1.6697116 → 1.7249117 → 1.7816118 → 1.8397119 → 1.8995120 → 1.9608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力饱和蒸汽压力和汽化热温度(c) →压力(atm)→汽化热(kj/kg) 100 → 1.0009 →2256.43105 → 1.1932 →2243.13110 → 1.4150 →2229.68115 → 1.6697 →2216.01120 → 1.9608 →2202.09125 → 2.2920 →2188.03130 → 2.6675 →2173.72135 → 3.0913 →2159.16140 → 3.5681 →2144.24145 → 4.1025 →2129.16150 → 4.6994 →2113.72155 → 5.3639 →2098.01160 → 6.1015 →2081.93165 → 6.9177 →2065.56170 →7.8183 →2048.82175 →8.8093 →2031.68180 →9.8970 →2014.15185 →11.088 →1996.21190 →12.388 →1977.87195 →13.805 →1959.01200 →15.346 →1939.73 压力与沸点的关系,可近似地由下式推导出:logP=A+(B/T)式中P为蒸汽压,T为绝对温度,A、B为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