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脾—长夏—阴中之至阴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用于诊断2.用于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四气: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一五行相生:如肝生心,木生火,即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等。
二五行相克:如肾制约心,水克火。
即肾水可以上济心阴,以防止心火之亢盛等。
三五行的制化和胜复:五脏之间的自我调节,以保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和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木 水
克 侮
火
金
土
所不胜一方太弱 (3)形成条件: 所胜一方太过 上述二者兼而有之
(4)举例:
木
10
克
土
10
木
10
侮 侮 侮
土
20
木
5
土
10
木
5
土
20
五行乘侮关系图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
• •
• •
最初涵义:日光的向背 《吕氏春秋》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 阳”。 朝向日光:阳-光明,温暖 背向日光:阴-黑暗,寒冷 《周易》 “一阴一阳之谓道” 《类经》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
(二)认识深化阶段
1、相互关系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 废一不可。” 2、原始元素概念 《国语·郑语》:“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 成百物。” 3、抽象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如孙武的五行毋常胜、邹衍的五行常胜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 可胜竭。”
医学领域 阳: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 阴:具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
阴阳属性归类表
方 位
时 季 温 亮 湿 间 节 度 度 度
运 动
机 能
阳 上 外 天 昼 春 温 明 干 升动 兴 夏 暖 亮 燥 奋
阴 下 内 地 夜 秋 寒 晦 湿1、阴阳偏胜
中医的五大理论基础
中医的五大理论基础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了五大理论,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这些理论构建了中医学的基石,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涉及到我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
阴阳的平衡与失衡是导致人体健康或疾病的重要原因。
中医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通过药物的寒热、滋补与泻疏等特性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将自然界的事物分为五个相互关联的元素,即木、火、土、金、水。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也可以用五行来解释,通过分析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确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中医治疗常常运用五行学说的原则,例如选择适合患者体质和疾病特征的草药,以达到平衡五行,调理人体的效果。
三、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中医独特的生理学观念,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气和血两种基本物质,它们在人体的营养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气血的运行和质量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中医治疗疾病时经常注重调节气血的平衡。
例如,根据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师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刺激人体经络,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恢复人体的健康。
四、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器官的一种分类和理解方式。
中医将脏腑视为人体内部重要的生理器官,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联系。
通过观察脏腑的功能以及脏腑间的相互作用,中医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常根据脏腑学说来选用相应的草药和疗法,以调节脏腑的功能,恢复人体的平衡。
五、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它认为人体体表和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络脉系统,贯穿全身,并连接脏腑和组织器官。
经络的通畅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疗常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理经络,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归纳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
五行的方位
金西方、木东方、水北方、火南方、土中 央。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 金。
五行的颜色
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
五行的特性
金主收敛、沉降;木主生长、升发;水主 滋润、下行;火主温热、上炎;土主运化 、中庸。
阴阳对立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 对立、相互排斥。例如 ,天为阳,地为阴;昼 为阳,夜为阴;男为阳 ,女为阴等。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 ,没有阴就没有阳,没 有阳就没有阴;阴中有 阳,阳中有阴;无阳不 生,无阴不长等。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 ,四季的更替,春夏为 阳,秋冬为阴;一天之 中昼夜的交替等。
中医学的医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归 纳
contents
目录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 中医学中阴阳五行学说的现代研究
01
CATALOGUE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定义
阴阳学说
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
阴阳转化
阴阳消长
阴阳学说是一种中国古 代哲学思想,认为万物 皆有阴阳两面,相互对 立、相互依存、相互作 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 源。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存在 的两个方面的数量、程 度等可以互相增减、此 消彼长。例如,人体的 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等 都存在着阴阳消长的过 程。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指导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 统一的关系,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 也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 ,心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主神志 ;肝为阴中之阳脏,主疏泄、主藏血 等。
中医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二章 阴阳五行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 个方面。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用于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
(二)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土的特性:“土曰稼穑”。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归类
(三)五行的归类
自然界
五味
五色
发展 过程
五气
时令
五方
五行
脏
酸青生风春东木肝
人体 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胆目筋怒
苦 赤 长 暑 夏 南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一般来说,凡是温暖的,明亮的,向上的,外向的 ,运动的,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凡是寒冷的,晦 暗的,向下的,内守的,静止的,功能减退的,都属 于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三)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和相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1)转化性 (2)可分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 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 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 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所谓: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抑强扶弱
中医基础知识阴阳五行(ppt)
三、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 防护结合 恒动观念 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 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 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津精等生理物质的作用,来完 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2.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天人相通、天人相类 四时季节气候 昼夜晨昏 地方区域
治疯狗咬伤。 3.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 著 4。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专科护 理
“葱管导尿术”比橡皮管导尿术早1200年。 5.唐·王涛《外治秘药》:传染病护理
三、宋,金,元时期(丰富与发展) 医学界百家争鸣,涌现许多流派,中医的理论体系产生突破 性进展。
• 代表作: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证。
吴鞠通:《温病条辩》,创立三焦辨
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随着西医的流入,逐步走上中西医结合
和多学科研究中医的道路。
医学基础 生产、生活实践中偶然发现的医学知识
形成基础
医疗实践中医学知识的积累
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中 医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 阳 的 起 源
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 水(阴) • 火(阳)
要点:相关 对立 属性
• 阴阳的划分: •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 向外的、
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
•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 晦暗的、抑制的、虚弱的。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 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 的身心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主讲人: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
?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宇宙间一切事物或事物内部都普
遍存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 面。
(古人将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归类为阴阳两类)
返回目录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相关事物对立双方 )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热亮 阴-寒 暗) (三).阴阳的属性特点(普遍 相关相对可分) (四) .阴阳的相互关系
长 土 脾 胃 口 肉唇 思 涎 夏
秋 金 肺 大 鼻 皮毛 悲 涕 肠
冬 水 肾 膀 耳 骨发 恐 唾 胱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生理)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 资 生、促进 和助长 作用。 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火
血管
血液(阴血) -当归 推动力(阳气) -人参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平衡 失衡---患病 阴阳平衡者 --- 食参--阳盛鼻出血
清泻阳热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或阳,在一定条件下 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防风生姜
虚寒证畏寒 鹿茸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
阴阳失衡 患病
调整阴阳
药物(阴阳)
四诊(搜集病史)---八纲(阴阳辨证)--治则--方剂方药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
此长彼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此长彼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此长彼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③阴阳消长含有“量变” 含义。
生理上
机体 物质与物质、功效与功效、物质 与功效之间 消长, 是维持着相对平衡状 态 消长。
病理上
机体中 阴阳消长, 不能维持相对平衡 消长, 即出现阴阳 偏盛、偏衰 病理 改变
调整月经
血营胞宫-调整月经,妊育婴儿
疏泄精液
疏泄与封藏(肾)结合-精液排泄通畅、适度
养肾之道
(一)说明五脏 生理功效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 生理特点 说明五脏 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 生理特点
肝属木: 木曰曲直, 枝叶条达, 有升发之性 肝性条达, 恶抑郁, 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 火曰炎上, 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 有温煦之功
脾属土: 土性敦厚, 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 化生气血
肺属金: 金性清肃, 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 以降为顺
名称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特点 即不一样于五脏, 又不一样于 六腑
人体
五脏 五腑 五体 五官 五华 五志 五液 五脉 五神
五脏系统
心系统 肝系统 脾系统 肺系统 肾系统
心
肝
脾
肺
肾
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
脉
筋
肉
皮
骨
舌
目
口
鼻
耳
面
爪
唇
毛
发
喜
怒
思
忧
恐
汗
泪
涎
涕
唾
洪
弦
缓
浮
沉
神
魂
意
魄
志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1、阴阳无限可分性:昼和夜、上午和下午 2、阴阳相互转化性:条件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 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 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
四、阴阳转化
•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 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 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 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 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 产生。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 过”。 阴↑→阳↓,阴胜则阳病; 阳↑→阴↓,阳胜则阴病。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 不及”。 阴↓→阳↑,阴虚则阳亢(相对); 阳↓→阴↑,阳虚则阴盛(相对)。
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 脉微欲绝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确定治疗原则 (六) 归纳药物性能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 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 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全文】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源自向内、凝聚、闭合等《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实寒证(阴胜则寒)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伤阴
实热证(阳胜则热)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不制阳
阴虚
虚热证(阴虚则热)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阳不制阴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阳偏胜 阳偏衰
阴偏胜 阴偏衰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窍:
肾在体合骨。 肾——骨 肾其华在发。 肾——发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耳
4、液: 6、志:
肾在液为唾。 肾——唾 肾在志为恐。 肾——恐
7、通于冬气
五脏之间的关系
主血
心
生血
脾
生血
统血
血
血液生成 血液运行
血液 心—肝
神志
心主血—主持血液运行 肝藏血—储藏调节血量
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活动 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五脏 — 肺
生理功能:
主气 主宣降 主通调水道 朝百脉 主治节
位置:
生理功能
1、主气
(1) 肺主呼吸之气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自然清气 水谷精气
肺脏
宗气
元气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核心理论之一,为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阴阳五行学说不仅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更在中医实践中有着广泛而具体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中医阴阳五行的基础知识。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阴阳的概念,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例如,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等。
阴阳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比如,寒与热、水与火、动与静等,它们之间相互制约,以维持相对的平衡。
如果阴阳之间的制约关系失调,就会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的病理变化。
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例如,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热就无所谓寒。
同时,阴阳双方还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比如,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
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
这种消长变化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相对的平衡。
比如,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比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相互转化。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辨别阴阳的盛衰偏胜,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在治疗上,根据阴阳失调的情况,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阳经 手三阳经足三源自经五、病因(一、)概念
1.含义: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 2.分类:六淫
疠气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病理产物等
(一)风邪
(一)六淫
1.含义: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致病特点: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 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热、动、燥 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
(二)阴偏盛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 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寒、静、湿 病机趋向: “阴胜则阳病”
气机阻滞 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疼痛(胀、窜、攻痛) 气塞不行—胀闷(气行则舒)
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
表现
实有力等。
精气夺则虚 含义 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
特点
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气损害等。
(二)十二经脉
1.走向
头 手三阳经
胸
手三阴经
手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二)十二经脉
2.组成
手足阴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中医基础知识--阴阳五行
正常
阳偏盛 .
阴偏盛
•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 实寒证 痛经
正常
阳偏盛 .
阴偏盛
2、阴阳偏衰:
• 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 阴/阳一方不能制约对方,使对方相对亢盛
• 虚热证 肺结核 甲亢 • 虚寒证 夜尿频
消长平衡
.
• 1、阴阳的对立制约
•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彼此之间 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 制约 斗争 动态平衡
二个含义: (1)阴阳属性都是对应的矛盾的。
如上下、动静 (2)在属性对立的基础上相互制约。如寒热
.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 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下 (2)阴阳互用 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滋生。如气血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阴 阳 的 起 源
.
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 水(阴) • 火(阳)
要点:相关 对立 属性
.
• 阴阳的划分: •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 向外的、
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 •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
晦暗的、抑制的、虚弱的。
.
防护结合:预防与护理结合
1.未病先防 ①固护正气:顺因自然、调神情志、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锻炼身体 ②预防邪侵:慎避六淫、疫毒、预施药物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控制传变
中医基础理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阴阳五行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就是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受到破坏。 (1)阴阳偏盛: 阳胜则热:热象(体温、五心、二便) 阳胜则阴病:津液受损。 阴胜则寒:寒象(体温、手足、二便) 阴胜则阳病:阳气功能受损。 (2)阴阳偏虚: 阳虚则寒:寒象 阴虚则热:热象 (3)阴阳转化: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相互交感: 阴阳二气永恒运动 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使对立的事物或力量统一于一体 2、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统一,相反相成, 制约消长,动态平衡。 对立制约是事物协调平衡必须条件之一。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阴阳的互根互用: 相互依存,互根互用,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互根互用是事物生生不息和相互转化的源泉。 4、阴阳的消长平衡: 制约互根,彼此消长, 蕴涵生机, 动态平衡。 消长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平衡是事物协调 正常的保证。
5、阴阳的相互转化: 条件具备,阴阳转化 量变质变,变化观点。(自然规律、 人为)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以动态变化的 观点观 察分析事物,防患于未然,未雨 绸缪。
(二)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结构功能、形神、升清降浊,吸收排泄、 心跳、呼吸、气化成形、睡眠觉醒等等。
阴
阳
学
说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合称。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任 何事物均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相互作用 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 质世界最基本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 生、相互制约是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古人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 领域,借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 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深刻影响中 医的思维方式。虽然看似简单,机械, 但是充满智慧,也很解决问题,毕竟 看到并且捕捉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 律。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特性
• 1、普遍性 • 2、阴阳的相对性:
(如昼夜、上下午)
• 无限可分性 • 3、阴阳的相互转化性
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指定事物不同时,阴阳属性随之改变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阳交感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 实寒证 痛经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2、阴阳偏衰:
• 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 阴/阳一方不能制约对方,使对方相对亢盛
– 虚热证 肺结核 甲亢
– 虚寒证 夜尿频
正常
阴偏衰 阳偏衰
(虚热) (虚寒)
• 3.阴阳互损,阴阳两虚:属于阴或阳的任何 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另一方不足的 病理变化。
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 中求阴,则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
• 2、归纳药物性能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阳 温热 辛甘淡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
第二节 五行学说
•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 五行 —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及以之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 间的运动变化。 • “行”——①行列,次序;②运动变化 • ——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土爰稼穑——凡具有承载、受纳、 生化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土行
金曰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 收敛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金行
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 闭藏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水行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和推演
自然界
五五 五 五 五 五 味色 化 气 方 季 酸青 生 风 东 春 苦赤 长 暑 南 夏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石,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它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注重平衡和谐。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学说等。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两种相对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即阴与阳。
阴阳的关系是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与否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治疗侧重于调整阴阳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将宇宙万物的变化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
五行相互生成、相互克制,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中医中,五行学说被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五行的变化,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认为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
气是人体的精气之源,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津液是人体润滑和代谢废物的清除物。
中医注重调整气血津液的运行,保持它们的平衡和充足,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四、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理论描述。
脏器是指藏于体腔内的重要器官,腑器是指负责消化、排泄等功能的器官。
经络是人体内复杂的经络系统,负责气血的运行。
中医通过观察舌诊、脉诊等方法,判断脏腑经络的状况,从而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五、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外因和内因。
外因主要指环境、气候等外部因素,内因则是指体内的各种异常状态。
病因病机学说强调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整体状态和环境的适应性有着密切联系。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调整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以恢复机体的自愈能力。
总结起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学说等。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指导着临床实践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辨证:阴虚火旺 ➢ 治则:滋阴降火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 五行 —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以
之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运动 变化。 ➢ “行”——①行列,次序;②运动变化 ➢ ——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正常
阴偏衰 阳偏衰 (虚热) (虚寒)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3.阴阳互损,阴阳两虚:属于阴
或阳的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导致 另一方不足的病理变化。
➢ 阴虚
阳虚 阴阳两虚
➢ 阳虚
阴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常
阴阳两虚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4、阴阳转化
➢
阴证
阳证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四)指导疾病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要点:相关 对立 属性
➢ 阴阳的划分: ➢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 向外的、
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 ➢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
晦暗的、抑制的、虚弱的。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特性
➢ 1、普遍性 ➢ 2、阴阳的相对性:
(如昼夜、上下午) ➢ 无限可分性 ➢ 3、阴阳的相互转化性
➢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 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 制约 斗争 动态平衡 二个含义: (1)阴阳属性都是对应的矛盾的。 如上下、动静 (2)在属性对立的基础上相互制约。如寒热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3、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 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
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
实热证 急性肺炎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实寒证 痛经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2、阴阳偏衰:
➢ 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 化。
➢ 阴/阳一方不能制约对方,使对方相对亢盛 虚热证 肺结核 甲亢 虚寒证 夜尿频
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下 (2)阴阳互用 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滋生。如气血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属性相反(绝对的) 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
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绝对的) 互用——相互促进(相对的)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4、阴阳的消长平衡
➢ 阴阳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消——减少、消耗 长——增多、增长 消长——制约——动态平衡 (1)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彼此消长
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冬至春至夏) 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彼此消长
阴阳俱消、俱长(气血)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阳
阴
色泽
鲜明
晦暗
声息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症状
热、燥、动 寒、润、静
脉象
数、浮、大、 迟、沉、小、
洪、滑
细、 涩
病变部位
表、外、上 里、内、下
其它
……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 1、指导养生防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2、确定治疗原则
(1)阴阳偏盛——损其有余 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 生长、升发、舒畅、 条达
火:火曰炎上 温热、升腾、向上 土:土爰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金:金曰从革 清肃(清洁、肃杀)、
收敛 水:水曰润下 寒凉、滋润、向下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 舒畅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木行。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阳
阴
部位: 上 下 表 里(脏腑) 背胸
气血津液: 气 血、津液 脏腑: 六腑 五脏 心阳 心阴 经络: 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阳 行于四肢中内医基侧础阴的阳五行经学说脉—阴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阳)功能
物质(阴)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
(2)阴阳消长平衡:
平衡→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处于一定范围、限 度、时间内保持着动态平衡,总体相对稳定。
上限
下限
正常
异常
5、阴阳的相互转化
➢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 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证
阳证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一定条件:重、极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目的要求: ➢ 1、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2、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 3、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起源
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水(阴) 火(阳)
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指定事物不同时,阴阳属性随之改变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阳交感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交感
➢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发生相摩、相错、相 荡的相互作用、感应交合的过程。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 2、阴阳的对立制约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2、归纳药物性能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阳 温热 辛甘淡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案例一
➢ 患者,女,26岁。 ➢ 主诉:消瘦,乏力,多汗,善饥,手颤,
烦躁易怒1年余,加重半月。 ➢ 查体:舌边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 血液指标检查 ➢ 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 ➢ 中医如何用阴阳学说进行分析?
(2)阴阳偏衰——补其不足 虚者补之 : 滋阴 温阳
阴阳两虚——阴阳双补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阴中求阳 ➢ 阳中求阴 ➢ 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
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 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 则泉源不竭。”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等性质的 事物,归属于火行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土爰稼穑——凡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等 性质的事物,归属于土行
中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金曰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 性质的事物,归属于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