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首先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看看:你认识他们吗?(学生根据图片回答)这些名人、名家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他们却像见到了老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他们的?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因此,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言。
(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索环节一:读书名言1.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搜集的情况。
看看谁是“搜集小达人”。
2.老师这还有一组名言,邀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领悟。
(指名学生读)书是一扇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3.依照上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环节二:读书经验1.读书也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名人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的名人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一条来推荐给同学们。
(学生自由回答)2.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读书经验送给大家,希望与你们共勉。
(齐读)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
大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史学家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苏轼说:“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英国弗•奥斯本说:“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
”希望这些读书经验对你的读书会有所帮助。
环节三:读书故事这么多的经验不是他们在一朝一夕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是在孜孜不倦地读书中得来的,他们身后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其他成员谈感想。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七)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七)本卷共分为2 大题21 小题,作答时间为120 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1. 教师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列适合的是()。
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答案】B【解析】A 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主要表现了初恋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春日里,听闻情郎歌声时忐忑不安的微妙心情。
诗歌借意象“杨柳”“江水”即景起兴,展现少女眼前的春景之美,引出少女情思。
B 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卅I 词》(其一),诗人借羌笛吹奏暗含离愁的折柳曲,抒发了戍边将士远离家乡的愁思以及思念远人的情思,符合题干“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
C 项,诗句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主要借意象“杨柳”描绘了一幅二月春景图,展现了早春的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之状。
D 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取晚春绿柳满城之景与早春之景做对比,突出对早春的赞美与咏叹。
2. 教师要求学生挑选一篇文章,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
A.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B.朱自清《背影》C.鲁迅《阿长与(山海经)》D.泰戈尔《金色花》【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以“歌颂母亲”为主题的文章。
A 项,《再塑生命的人》主要表达了海伦·凯勒对自己的老师莎莉文的敬爱与感激之情;B 项,《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叙事写人的线索,表达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敬爱与怀念之情;C 项,《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对家里的女工长妈妈以及长妈妈为“我”所做的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切挂念;D 项,《金色花》以奇妙的想象与生动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而又顽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符合题干要求。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请谈谈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看法,并说明如何针对这些目标进行实际教学。
第二题结合你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并举例说明某一课堂活动中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第三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题题目:请谈谈您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五题请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题请谈谈你在教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
第八题情境:一位同学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对鲁滨逊的孤寂感和孤独感表达出了深深的同情,并问我:“老师,这种感觉非常难受,我如果一个人被困在荒岛上,一定也会感到非常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要求:请结合本情境,谈谈你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学习正能量。
第九题题目: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请简述你的理解和实践策略。
答案及解析:第十题题目:请描述一下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请设计一节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诗情雅韵——古诗词赏析》的课程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
第二题题目:请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为主题,设计一个教案片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
第三题题目:《长歌行》要求:请你帮助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准备上好这堂古诗。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请谈谈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看法,并说明如何针对这些目标进行实际教学。
【答案】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
第二题题目:请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第四题题目: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五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频繁分心,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第六题题目:请阐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七题题目:以下是一位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遇到了以下情况: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有学生提出了关于“背影”这一主题的理解问题,认为文章中的“背影”只是父亲的形象,而非文章的主题。
请问,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第八题题目:请你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
第十题题目:请你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要求,设计一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教学要求:1.教材内容:《背影》2.教学年级:初中八年级3.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题题目:请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一堂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主题的语文课。
这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及其对自然的热爱,并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描写手法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019年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语文》考题汇总
2019年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语文》考题汇总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山东济南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天净沙秋思》2.内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意;(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秋思”;(3)合理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你会怎样指导本课的朗读?2.对于新字讲授环节,你是如何设计的?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余光中曾经写到:“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仍不得不想到这篇作品《天净沙·秋思》。
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初读感知1.了解诗歌体裁和作者生平。
【明确】“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是元代的新诗体。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
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2.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音频,学生齐读,注意重音,读出感情,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学生配乐读,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三)深入研读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共同学习。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9年上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9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能够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词。
下列作品合适(江南博哥)的是______。
A.曹操《观沧海》B.李商隐《夜雨寄北》C.李白《行路难》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正确答案:D[解析] 《过零丁洋》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兵败被俘,次年途经零丁洋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作品将国家存亡与个人经历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A项,《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登临碣石山、眺望大海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作品重点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B项,《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言浅意深,表达了诗人对远在长安的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C项,《行路难》是盛唐诗人李白遭遇政治挫折后创作的组诗。
作品情感跌宕,气势高昂,表达了诗人因理想抱负无法实现而极度苦闷、愤懑与不平的心情。
D项,《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散曲。
作品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兴衰写到黎民百姓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思索及对当时人民境况的同情。
2. 教师围绕“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______。
A.老舍《骆驼祥子》B.傅雷《傅雷家书》C.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确答案:A[解析] A项,《骆驼祥子》通过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祥子这一“小人物”形象及其苦难经历的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畸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B项,《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
这些书信所传达出的情感纯真而质朴,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挚爱与期望。
C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并且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1.学习完《变色龙》,同学们对契诃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趁机向大家推荐了他的其他作品,让大家课后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装在套子里的人》B.《小公务员之死》C.《万尼亚舅舅》D.《羊脂球》2.初中生文体意识还不是很强烈,经常会在写作中乱了阵脚,为了使学生对各种文体能有所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需要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渗透文体知识,下列课文中属于小说的是()。
A.美国/勒曼《音乐之声》B.俄国/契诃夫《变色龙》C.丹麦/安徒生《丑小鸭》D.丹麦/勃兰兑斯《人生》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语文老师应该结合所学文本,对其文体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课件上出示的关于文体的有关常识,其中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C.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D.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4.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出示了坐在“天下第二泉”旁的阿炳塑像的图片,并介绍阿炳坎坷的一生,从而导人对课文的学习。
这位老师的课堂导入属于下列哪种导入方式?()A.解题导入法B.情境导入法C.介绍背景导入法D.案例导人法5.讲解小说语言时,老师为了让学生体味人物和语言的关系,让大家从小说中找一两句人物的代表语言,并注明出处。
下列是学生的作业,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九)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九)本卷共分为2 大题21 小题,作答时间为120 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1.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时,拟在此散文集中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人物导入作品阅读。
下列适合的是()。
A.祥林嫂B.藤野先生C.杨二嫂D.孔乙己【答案】B【解析】A 项,祥林嫂出自小说《祝福》,《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B 项,藤野先生出自散文《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C 项,杨二嫂出自小说《故乡》,《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D 项,孔乙己出自小说《孔乙己》,《孔乙己》同样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2.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教师推荐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比较不同作品中的车夫形象,下列不适合的是()。
A.老舍《骆驼祥子》B.鲁迅《一件小事》C.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D.契诃夫《苦恼——我拿我的苦恼向谁诉说》【答案】C【解析】A、B、D 三项的文学作品中都刻画了深刻鲜明的车夫形象,而c项《警察与赞美诗》所讲述的则是流浪汉苏比为了熬过寒冬,千方百计想被警察逮捕进监狱而不成,却在最终受赞美诗感召而准备改邪归正的时候被捕入狱的故事。
C 项小说中并没有刻画车夫形象。
3.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文言词语“孰”的用法。
下列句子中“孰”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D.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答案】B【解析】A、C、D 三项中的“孰”均意为“谁”;B 项中的“孰”为通假字,通“熟”,意为“仔细地”。
4.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一句所用的“拟人”修辞手法时,拟找出类似句子举一反三,下列适合的是()。
A.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B.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答案】D【解析】D 项诗句出自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面试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初中的语文老师,发现班上有同学在课后经常讨论网络小说和流行歌曲,而对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没有太高的兴趣,你该如何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学的兴趣?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你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第六题题目:请你谈谈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一教学目标的认识,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第七题题目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辅导技巧。
假设你在班级中发现一名学生成绩突然下降,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和抑郁情绪,你会如何处理这一情况?题目:请详细描述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这名学生,以及这些措施背后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标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这一目标。
第九题题目:请谈谈如何保持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背景: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春》是一篇经典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这篇文章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好材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
题目要求:请你根据《春》这篇课文,设计一份适合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案。
你的教学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2019(秋)教资《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科目代码:303)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学李白《行路难》,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雄心壮志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A.曹操《观沧海》B.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C.杜牧《泊秦准》D.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答案】A曹操《观沧海》【解析】题干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A项曹操《观沧海》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项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C项杜牧《泊秦淮》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D项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故本题选A.2.教学《中国石拱桥》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汪曾祺《昆明的雨》B.宗璞《紫藤萝瀑布》C.叶圣陶《苏州园林》D.梁启超《最苦与最乐》【答案】C叶圣陶《苏州园林》【解析】题干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汪曾祺《昆明的雨》,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本文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不符合题干中“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B项宗璞《紫藤萝瀑布》,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真题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真题第一批题目:赫耳莫斯和雕像者答辩题目:1.你是如何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的?2.你认为应该如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类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的文学宝库中,有一种幽默诙谐的文题——寓言。
对于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字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学习寓言的相关知识。
明确: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其他事物。
伊索及《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
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最终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集。
2.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字词读音、朗读节奏、语气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读后复述寓言故事内容,并总结寓意。
(明确: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三)深入研读1.找出课文中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语句。
明确: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2.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圈点勾画出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板书:一“笑”、二“想”、三“问”】(2)组织讨论:①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明确:“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二)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二)1.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和《学科专业知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共60道题,1~20题每题0.5分,21~60题每题1分,计50分,试题均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作答时请用28铅笔在《学科专业知识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四道大题,计50分,作答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学科专业知识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的非指定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
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将试卷和答题卡带出考场。
4.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客观题1.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
A.性灵派B.桐城派C.阳羡派D.阳湖派2.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江西出现的第一个大诗人是()。
A.欧阳修B.左思C.黄庭坚D.陶渊明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巴金,原名李尧棠,我国著名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雾》《雨》《电》为其“激流三部曲”B.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关汉卿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后期作品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D.五十年代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其作品带有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和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对当代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5.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别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019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试题及答案(卷一)1.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之前,某教师为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文作者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及作品集,以下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地坛》B.《病隙碎笔》C.《铁箫人语》D.《务虚笔记》2.教学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时,教师指出这是一篇以儿童眼光与心理来回忆老师并且表达对老师深切的热爱、崇敬与感激之情的文章。
下列作品中,适合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的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B.《在山的那边》C.《散步》D.《再塑生命的人》3.教师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讲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以”的用法,以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适合用于本课举例的是( )。
A.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B.徐喷以烟(《童趣》)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古代称谓,比较其意义异同。
以下是部分小组所整理的内容,其中有误的是( )。
A.“家父”用于说话者称呼自己的父亲,为谦称;“令尊”用于称呼对方的父亲,为敬称B.“舍”常用于谦称比自己位卑年幼的亲属,如舍儿、舍弟、舍侄等C.古代兄弟的排行称谓由大到小为:伯、仲、叔、季D.“黔首”意指平民5.教师执教文言文阅读课时指出《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皆出自《世说新语》,以下该教师关于《世说新语》的介绍,表述有误的是( )。
A.《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B.《世说新语》主要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C.《世说新语》按照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D.《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6.教学《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描写四季美景的诗句来巩固知识、增加积累。
以下回忆的诗句不合适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D.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7.学生收集整理罗曼·罗兰的相关信息并做笔记:罗曼·罗兰是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因痛感19 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腐败风气,而撰写了《名人传》,叙述了三位人物的坎坷一生。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行路难一、考题回顾1.题目:行路难2.内容: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此诗。
(2)学习本诗以乐写哀情得艺术特点。
(3)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1.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
2.你认为这首诗中你想和学生分享的闪光点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板书标题)(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3.教师解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三)深入研读1.学生自主探究,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八)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卷八)本卷共分为2 大题21 小题,作答时间为120 分钟,总分150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1. 教师告诉学生,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通过作品表现豁达的心境,建议学生搜集这类作品阅读。
下列不适合的是()。
A.柳宗元《小石潭记》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C.欧阳修《醉翁亭记》D.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A【解析】《小石潭记》描写的幽冷凄苦的景色反衬出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记承天寺夜游》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的生动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答谢中书书》通过描写山川的自然之美、勃勃生机,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2. 在古代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B【解析】A 项,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B 项,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C 项,出自贺铸的《芳心苦·杨柳回塘》;D 项,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
A、D 两项均为含有梅花意象的诗句,C 项为含有荷花意象的诗句,B项为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
3.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准备向学生推荐一部科幻小说,下面作品适合的是()。
A.刘慈欣《三体》B.叶圣陶《稻草人》C.大仲马《三个火枪手》D.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答案】A【解析】A 项,《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系列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B 项,叶圣陶的《稻草人》为童话集;C 项,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为浪漫主义小说,非科幻小说;D 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历险小说。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教学李白《行路难》,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雄心壮志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A.曹操《观沧海》B.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C.杜牧《泊秦淮》D.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题干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A项曹操《观沧海》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项张养浩<山坡羊i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表现了作者忧国优民的情怀。
C项杜牧《泊秦淮》借陈后主(陈权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哪些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D项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故本题选A。
2.教学《中国的拱桥》教师围绕“非凡只会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汪曾祺《昆明的面》B.宗璞《紫藤萝瀑布》C.叶圣陶《苏州园林》D.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汪曾祺《昆明的雨》,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本文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不符合题干中“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B项宗璞《紫藤萝瀑布》,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 -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不符合题干中“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C项叶圣陶《苏州园林》,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叹。
体现了“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D项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则是人生最大的乐,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不符合题干中“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2019年上半年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答案
2019年上半年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答案一、考题回顾初中语文《望岳》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1、欣赏《泰山》相关视频2、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
3、介绍文体。
(二)朗读指导,新课教学1、朗读课文,感受泰山磅礴的气势。
(1)配乐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歌的方法。
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作者向岳而望,都瞧到哪些景色?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这两句就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板书:远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的形象。
这就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板书:近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瞧才能瞧见。
这就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板书:凝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她却能“一览”,这显然就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板书:愿望)(四)进入研读,探究情感1、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了您怎样的启示?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五)研读赏析,品味语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与“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
(六)作业小结1、小结:学了这首诗歌最大的收获就是什么?2、作业:背诵并默写《望岳》并将《望岳》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100-200)字。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谈谈你对“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
第三题请以《背影》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及其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第七题题目:请你谈谈对“语文素养”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八题题目:请谈谈你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第九题题目:请谈谈你对“语文教育中的跨学科融合”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跨学科融合。
第十题题目:请你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且如何通过此类事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材内容,设计一节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教案。
教材内容:《背影》原文节选: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行路难一、考题回顾1.题目:行路难2.内容: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此诗。
(2)学习本诗以乐写哀情得艺术特点。
(3)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1.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
2.你认为这首诗中你想和学生分享的闪光点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板书标题)(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3.教师解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三)深入研读1.学生自主探究,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 (4)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面对现实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形象写出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的复杂心理。
)(5)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三)小结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 学生思考,探究,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后归纳。
3.巩固体验诗作感情,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四)作业课后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答案】对于《行路难》这一课,我将知识与能力目标设置为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了解李白生平和作品风格。
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会多次引导大家诵读本首诗歌。
《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领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诗人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学生便能够从中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矛盾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你认为这首诗中你想和学生分享的闪光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2.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脍炙人口的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去实现理想的佳句,意思是: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破”“挂”二字极富气势,传神地表达了作者不因一时之失意而气馁,而是极为乐观,对自己的仕途理想充满信心。
苏州园林一、考题回顾1.题目:苏州园林2.内容: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带领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根据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
答辩题目:1.概括下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2.在品读课文的提问式引导过渡环节,你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美景。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第4段。
2.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感觉。
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
后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
“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三)深入研读1.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
①明确: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②明确:引用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明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多媒体显示:“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四)拓展延伸将《苏州园林》中找到的说明方法与《中国石拱桥》作对比。
(五)小结作业小结: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
(学生探讨:“作者为何能写出如此的美景?”自主发言:喜爱之情。
)仿句训练:仿照本段,利用总分总的格式写一段话,要求分说部分用一组排比句。
下堂课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概括下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参考答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
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
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以上就是我全部答案,谢谢考官!2.在品读课文的提问式引导过渡环节,你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四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与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首先我设置了问题:为实现“图画美”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考虑的?学生通过认真读阅读课文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假山池沼的配合。
然后我便紧接着提问:他们的愿望达到了吗?文中哪句话是为此证明?学生再次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答案。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学生读了作者的文章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一部分之所以这样设计,是紧紧跟随上一“整体感知”环节,环环相扣,步步引导,答案都在课本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紧跟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本环节,从而更好的探究园林之美。
第二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1.欣赏《泰山》相关视频2.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
3.介绍文体。
(二)朗读指导,新课教学1.朗读课文,感受泰山磅礴的气势。
(1)配乐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歌的方法。
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板书:远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板书:近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