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及对策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311c3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5.png)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和数字化产业为核心,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创新,打造全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
作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之一,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和企业日益倚重数字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业务转型,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
据物联网与云计算联盟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在过去的五年里年均增长17.3%,预计到2020年数字经济总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2025年将达到68.8万亿元。
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广泛,经济社会各行业逐渐数字化、智能化。
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云计算可以为各领域提供灵活、安全、高效的计算资源,大数据则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更好的决策和服务能力。
随着各类上下游服务商的入驻,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开放平台成为数字经济生态圈的核心。
三、数字经济生态圈不断完善过去几年,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各地政府也紧跟着数字经济的浪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全国各地建设数字产业园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一批数字经济生态圈,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和区域协作网络。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生态圈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不再是单一的物理空间内的经济,而是全面涉及实体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和金融等领域。
数字经济的“新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支付方式、跨界合作与数据和资金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升了实体经济的产业链升级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机遇。
以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以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a0b7c6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8.png)
行业视角以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杨清茹(渤海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摘 要:迎接数字时代,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本文从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探讨,结合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从网络安全、数字鸿沟、以及创新人才缺失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等做出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921/ki.1009-2994.2021-08-0134-065新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我国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应运而生。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本文为梳理数字经济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尝试提出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一、数字经济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驱动力量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成为数字化技术产出的关键因素。
数字经济在经济社会中运用的高度契合性,使大数据迅猛增长,数据的快速增长为数字经济个性化的新型消费理念提供了针对性的生产服务,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生产浪费,符合新时代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而且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提升了服务质量,刺激市场需求,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通过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快速应用,信息化数据技术与传统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新技术效率提高促进传统动能加速,进一步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步伐。
数字经济以其特有的低成本特点,通过平台整合碎片化资源,促使资源高效流动配置,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数字经济的发展是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传统经济的生产要素大都以自然资源为主,其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宝贵的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展望与中国对策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展望与中国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36e5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a.png)
自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随着各国逐渐控制疫情并重启经济,人们开始思考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展望和应对策略。
本文将分析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趋势,并提出中国应对的对策。
一、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展望经济复苏势头增强:随着全球范围内疫苗接种的推进和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全球经济逐渐呈现复苏的势头。
各国政府实施刺激政策,促进消费和投资,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持。
新兴产业崛起: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5G、云计算、生物医药等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际贸易恢复正常:全球贸易因疫情受到冲击,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降低,国际贸易将逐渐恢复正常。
跨国合作与交流将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二、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不确定性,外部需求的变化可能对中国出口形成冲击。
中国应继续推动内需扩大,加快构建以国内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格局。
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新兴产业竞争激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挑战。
中国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并支持老旧产业的转型升级。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
中国应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劳动力参与度,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疫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应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全球合作与开放: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和开放更加重要。
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结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展望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也充满希望。
中国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提高自主可控能力。
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与开放,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策略探析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4d35b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b.png)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策略探析摘要:在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双重力量的推动下,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逐渐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而产生的数字经济,成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的重要引擎。
自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的增长受恶劣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但作为新兴经济形式的数字经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数字产业化推动了传统产业模式的变革,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人类社会逐渐迈入了高效互联的数字化新时代。
破除数字经济发展的障碍,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从而进一步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成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1.数字经济的相关概念及内涵(一)数字化的‘基本能力’和‘强化能力’数字化‘基本能力’包括基础设备能力、网路联通能力和获取基本服务的能力。
具体的讲,就是实现数字化运转所需要的计算机、手机等硬件设施及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网络设施还有借助数字化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交易和消费平台。
数字化‘强化能力’主要指数字化运用、数字化技能提升以及数字化环境建设能力等。
(二)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1]1.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数字经济规模庞大,经济体量逐年增长,占GDP的比重稳定提升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全球化产业升级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传统产业逐渐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加,以美国为例,美国凭借其技术创新和比较优势,数字经济的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早在2019年就达到13.1万亿美元。
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和电商发展趋势分析
![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和电商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63385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c.png)
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和电商发展趋势分析一、后疫情时代的特点1、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即新冠疫情后期,经济、文化、教育、人们的消费习惯等受新冠疫情影响而产生巨大变迁的时代,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而进入的新历史发展时期。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疫情的时起时伏、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全新的国际形势以及产业发展的变迁。
2、后疫情时代主要特征(1)疫情的时起时伏: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或者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20年上半年首次出现了GDP同比负增长,虽然新冠疫情已经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经济也逐渐复苏,但经济增速较往年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
(3)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大多数企业停工停产,许多人短期内失去了经济来源,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
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其消费观念变得更加趋于理性化。
(4)全新的国际形势: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原有的国际形势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国在此次疫情中的亮眼表现使得其国际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相应的,美国的霸主地位也由于新冠疫情被进一步削弱。
(5)产业发展的变迁:新冠疫情的爆发对部分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等部分新兴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后疫情时代,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仍将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部分产业将迎来爆发机会。
3、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发展(1)、后疫情时代企业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①经济逐渐复苏,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向好发展②数字化进程加快,新兴产业生命力旺盛③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新经济态势带来发展机遇2)挑战①疫情存在随时反复的风险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②海外疫情严重,国际贸易遭到一定限制③各行各业重新洗牌,产业格局迎来变革(2)、企业破局关键1)主动采取行动后疫情时代企业领导者应对自身有清楚的认知,迅速保证现金流的同时节降成本,此外,应制相应的预案,防范于未然。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https://img.taocdn.com/s3/m/03d767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2.png)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在经历了漫长的疫情冲击之后,全球经济正在逐渐恢复。
这个复苏的过程不仅仅涉及到经济领域,也涵盖了社会、政治、科技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分析影响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各国央行通过降息、扩大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刺激了经济复苏。
然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并不是万能的,需要与其他政策手段配合使用。
在疫情期间,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政府通过减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效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然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不仅仅依赖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整,还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方面,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化,这将有助于经济的复苏。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将带动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的出现,促进经济的复苏。
除此之外,企业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复苏带来的挑战。
首先,企业需要调整战略,重新审视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
在疫情期间,许多企业遭受了重创,但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机遇。
企业需要抓住这些机遇,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企业需要适应这一趋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也将带来一些变化。
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关注度将提高,这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线上消费的需求将增加,这将推动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领域的发展。
消费者也需要适应这些变化,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技能和消费观念。
总的来说,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但也需要与其他政策手段配合使用。
企业需要调整战略、加强数字化转型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策略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ffa258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f.png)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策略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控制,各国经济也正在逐步复苏。
然而,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深远,如何应对和恢复经济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家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策略,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减税和提供补贴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医疗、教育、交通、能源等领域,以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提供补贴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鼓励他们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为经济复苏提供资金支持。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工具,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疫情期间,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的恢复,央行可以逐步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以控制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过热。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贷款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疫情期间,许多企业面临着供应链中断、需求下降等问题,但也有许多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了自我调整和升级。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鼓励创新和研发,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增加研发投入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必要趋势。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提高数字化水平,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数字化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和个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五、国际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对于经济复苏同样至关重要。
浅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f5a44c90066f5335b81216d.png)
浅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美国抓住了数字革命的机遇,创造了10多年的经济繁荣。
欧洲、日本等地区通过积极推进数字革命,产生了巨大成效。
如今,在新的国际格局、时代背景下,对我国而言,数字革命是需要抓住的重大机遇,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数字经济领域所积聚的巨大优势,引领全球经济尽快复苏。
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一)主要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基本明确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圈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核心,这些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基本明确。
表1:主要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目标除此之外,福建、贵州等地也都基本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如,福建省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数字福建”重要战略,2019年成为六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
贵州大数据战略行动早已深入贵州肌理,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贵州模式”基本成型。
(二)数字经济规模稳步增长,占GDP比重逐年提升中国信通院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增加值2019年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
图1: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及占GDP比重来源:数据来自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国脉研究院制图。
图中数据表明,2005-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逐年稳步增长,年均增长2.4万亿元,2019年较2005年总体规模增长达13.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6%,而同期我国GDP仅增长了5.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8%。
(三)数字经济“四化”框架初步形成数据要素被列为新型生产要素,经济社会实现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系统变革,数字经济“四化”框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初步形成。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fb4b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c.png)
2023-11-11
目录
• “后疫情时代”概述 •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策略与建议 •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01
“后疫情时代”概述
定义与背景
“后疫情时代”是指全球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或消除后的时代,这个时代背景下的 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将逐渐恢复,但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巨大冲 击,这个恢复过程将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
“后疫情时代”的特征
经济恢复与结构调整
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将逐渐恢复, 但这个恢复过程也将伴随着结构调整。
数字化转型加速
由于疫情期间线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将 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05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经济增长潜力与发展空间
1 2 3
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
产业升级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 增长点。
疫情期间,中国在疫苗研发、药物筛选 、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技创新 成果。
VS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 度融合。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开放合作更加广泛
中国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 合作。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将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 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与中国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与中国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ab0da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8.png)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与中国对策一、本文概述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迅速蔓延至全球范围,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疫情对各国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以及各国政府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等。
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旨在揭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深刻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和成效。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已经对全球各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世界主要经济体。
这些影响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生产、消费、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
从生产角度看,疫情导致了全球供应链的严重中断。
许多工厂和企业被迫关闭,生产活动受到严重阻碍。
特别是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地位使得其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关键位置。
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生产活动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消费层面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疫情的蔓延,各国政府采取了封锁和隔离措施,人们的出行和消费行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消费市场低迷,企业销售额大幅下降,许多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再次,国际贸易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
全球贸易活动大幅下降,国际货物运输受阻,跨国公司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变革,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供应链,寻求更加多元化和安全的贸易伙伴。
金融市场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
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股市崩盘、债市动荡、汇率波动等现象频繁出现,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下,各国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1ef7cd05f0e7cd1852536c0.png)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态势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质量和规模稳步提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数字化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同时,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有待提升,数据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与传统产业融合不足,数字化人才短缺等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应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加快数据规则制定,加大数字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打造开放合作的生态圈,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引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数据价值应用潜能被激发与释放,数字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广泛渗透、深度融合。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国内复工复产任务艰巨,数字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助推器、放大器和辐射器的作用,持续影响着中国的复工复产、产业升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
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一直快速健康成长,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报告数据,2005年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6万亿扩张到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14.2%提升到36.2%。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率达到15.6%,与2005年相比,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了12.7倍。
2014年至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贡献率,2019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7.7%,显著高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我国各地区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经济发展好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也表现较好。
2019年,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12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贵州、福建等地的数字经济增速全国领先。
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b94dd6c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7.png)
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引言:2020年是全球疫情爆发的关键年份,各国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危机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疫情的冲击加速了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尤其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他们在后疫情时代立足并壮大的关键。
1. 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1)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的断裂,中小企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企业面临停工和倒闭的风险,失去了大量的订单和现金流。
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也受到了影响,员工离职率上升,复工后需要重新组建和培训团队。
(2)疫情带来的机遇疫情也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疫情期间,许多传统企业不得不关闭传统实体店面,转向线上销售。
这一转型过程中,企业逐渐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数字技术的应用。
疫情后,线上消费的趋势将继续增强,中小企业如果能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就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
2.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1)提升企业效率和灵活性通过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数字化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做出精准决策。
(2)优化业务流程和降低成本数字化转型可以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和繁琐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比如节约人力资源和物料成本等。
(3)适应消费升级和竞争压力随着消费者触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中小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高品质、高效率的需求。
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抵御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对手。
3. 数字化转型的途径和方法(1)建立自己的网站和电商平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和电商平台,将线下业务转向线上。
通过线上渠道,企业可以扩大销售范围,提高曝光率,并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互动。
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13d6dee4431b90d6d85c722.png)
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王超贤㊀张伟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北京100191)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数字化转型的巨大价值,创造了大量新的数字化需求和应用场景,推动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发展轨道㊂但短期机遇转化为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势面临不少挑战㊂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基于此,分析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㊂后疫情时代,在 强化建设 巩固升级 调整完善 3个方向下大力气,多措并举,促进我国数字化转型长期可持续发展㊂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1㊀引言受新冠疫情的催化,我国数字化转型迎来了难得的加速发展新机遇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㊁生产生活物资保障㊁复工复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的数字化新业态㊁新模式㊁新应用加速普及,为我国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1-5]㊂在疫情冲击下,我国数字化转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社会经济对数字化技术展示出更深㊁更广的需求㊂例如,疫情期间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新经济㊁新业态,传统超市㊁生鲜电商㊁社区便利店都加速了线上化和无人化进程,远程办公模式使企业管理更具弹性和韧性,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㊂但是也要看到,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的短期加速发展是否具有长期可持续性㊂有学者认为,疫情对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作用不仅体现在短期,还会通过产品服务创新㊁制度创新等对长期发展趋势产生影响;也有研究者认为,疫情只是短期催化,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6]㊂例如,肖鹏就认为,工业数字化不仅要解决沟通问题,更要解决协同问题:从办公协同到业务协同㊁由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向人与机器的协同发展㊁由内部协同向产业链协同发展[7]㊂总体来看,对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研究,还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㊂为弥补现有研究缺口,本文聚焦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把疫情对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从短期视角延伸到长期视角,深入研判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试图揭示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对策,从而为企业转型㊁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㊂2㊀后疫情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要解决的三大问题㊀㊀把短期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巩固升级为具有长期生命力的数字化新模式,是后疫情时代的关键任务之一㊂这既要立足短期解决紧迫的约束问题,也要面向长期解决创新的发展问题,还要从全局着手解决转型生态的培育问题,推动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㊂综合研判,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面临着短期现实约束趋紧㊁长期增长动能不足㊁全局层面生态支撑不完善3个方面的重大问题挑战㊂2.1㊀数字化转型的现实约束趋紧问题亟待缓解㊀㊀新冠疫情强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两方面的现实约束[6-8]㊂∗基金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大专项项目(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专项)资助一是资金方面,一些企业可能因资金约束趋紧而 不能转 ㊂疫情期间很多中小企业成为 重灾区 ,经营压力加大㊁现金流告急,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㊂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生存至上,数字化投资等关乎长期竞争力的支出可能会大幅减少㊂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将导致小机构(10人以下)和小企业(10~99人)在2020年度IT支出缩水,降幅将分别为4.9%和2.7%㊂二是能力方面,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我国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较为缺乏, 不会转 问题严重㊂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改进的系统过程,不仅需要有强大资金实力,还需要有强大的数字化吸收能力㊂例如,ERP㊁MES等数字化系统无法即插即用,需要数字化人才进行定制化开发和维护;数字化系统要想生效,需要企业内部适应性地组织变革,以与数字化系统更好地适配,这种能力的建立较为困难㊂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能力不足,数字化吸收能力也较为欠缺㊂高能力壁垒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难以逾越的壁垒, 不会转 的困境不会因疫情消失,还会长期存在,需要克服㊂在后疫情时代,要着力缓解疫情给数字化转型增加的现实约束,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保证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掉队㊂2.2㊀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驱动引擎亟待增强㊀㊀新冠疫情推动我国数字化转型步入加速发展轨道,但短期的暴发增长并不意味着具有长期可持续性㊂数字化转型是中长期产业变革,创新驱动是根本动力源泉㊂疫情短期冲击可以加速这一变革进程,但不会改变这一根本中长期规律㊂向创新驱动要增长动能是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㊂在服务领域[5],疫情时期数字化转型新需求爆发增长最为迅速,但后疫情时代的 退潮 压力也非常大㊂必须着眼长远,加快产品创新㊁内容创新㊁服务创新,通过解决行业中真正的问题和痛点,创造出真正的价值,来吸引和留住用户,保持生命力㊂在后疫情时代,原来暴发式增长的在线教育就面临着流量㊁收入等下降的压力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创新来解决教育中的痛点问题,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品牌沉淀,打动用户㊂在生产领域[9-10],在疫情期间被激发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大多数都是为企业的复工复产㊁稳定供应链等进行的数字化匹配㊁在线办公等浅层应用,而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已经迈向以全局优化㊁智能决策㊁敏捷柔性等为特点的新阶段㊂在疫情期间, 钉钉 一类的远程办公软件,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然而工业企业不仅要解决沟通问题,更要解决协同问题㊂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协同㊁人与机器的协同㊁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协同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才能真正将数字化转型推向深入㊁推向前沿㊂在后疫情时代,必须着眼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必须抓住机遇把数字化转型推向深入,把短期需求真正巩固升级为具有长期生命力的新业态㊂2.3㊀数字化转型的生态支撑体系亟待完善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有率先突破的产业应用来带动,也需要支撑产业㊁配套政策法规的适应性调整和完善来提供保障[3-6]㊂例如,2003年非典后中国电子商务的腾飞就离不开配套生态的支撑作用㊂2003年,突发的非典疫情助力中国电子商务快速起步,截止到2004年年底,中国网购人群规模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㊂疫情之后,中国电子商务进入发展快车道,并迅速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经济体㊂研究发现,在2003年非典之后,电子商务的加快发展离不开两类配套生态的支撑:一类是政策配套体系的完善,2004年㊁2005年出台的‘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就为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可信和支付两大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而2005年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从多个维度全面改善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另一类是产业支撑体系的完善,以 四通一达 为代表的物流体系的完善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流服务,解决了配送问题,而支付宝的创新则通过担保交易模式进一步解决了可信问题㊂正是因为在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商务的生态逐步完善,从而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和带动作用㊂在新冠疫情期间,各种数字化的产业应用蓬勃涌现,从新模式㊁新业态的单点应用到规模化㊁生态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有较大差距㊂在后疫情时代,必须充分调动政府㊁企业㊁学校㊁研究机构各方面力量,加快出台配套法规政策,共同打造数字化转型的配套生态,为产业应用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㊂3㊀推进我国数字化转型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㊀㊀在后疫情时代,须着眼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瞄准问题,在 强化建设 巩固升级 调整完善 3个方向下大力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㊂3.1㊀强化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面对疫情冲击,经济社会生活对网络㊁数据和计算的需求激增,对数字化服务的要求显著增加,信息基础设施严重承压,在数据要素价值和人才数字素养方面还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㊂因此,后疫情时代仍要持续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能力㊂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㊂要继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5G㊁数据中心㊁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头雁效应㊂使用好新型基础设施,不断拓展新模式㊁新业态和新产业,将基础设施持续领先优势转换为对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优势㊂二是着力提升产业链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㊂数字化转型要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链㊁供应链的竞争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补齐产业链短板和瓶颈,强化关键环节㊁关键领域㊁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筑牢数字化转型的基础㊂三是全面提升要素质量㊂在后疫情时代,我国要长期保持数字化转型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新型生产要素持续释放活力㊂一方面要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打造更多基于数据推动的创新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数字化人才,为数字化转型输出动力㊂3.2㊀巩固升级,深入推进业务领域应用创新疫情激发和点燃了数字化应用创新的热情,但持续释放融合应用带来的价值潜力,还需要真切地解决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痛点,找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实现点,激发企业主体主动转型的内在动力[1-3]㊂一是加快推动数字化业务的创新升级㊂推动服务业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创新,扶持疫情期间涌现的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持续创新业务模式㊂加快生产领域应用创新,将数字化转型助力复工复产的丰富经验转化为持续的经营手段和利润增长点㊂二是不断升级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能力㊂加快培育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有条件㊁有基础的供应商做大做强,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广泛征集数字化解决方案,开放数字化资源,提升中小企业二次开发能力㊂三是构建保障融合应用的转型生态㊂发挥骨干企业的竞争优势,树立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开发者群体;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建立完善多层次生态协同机制,构建推动融合应用的生态体系㊂3.3㊀调整完善,加快完善转型体制机制保障在后疫情时代,及时有效地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才能保证疫情期间暴发的各种创新应用健康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㊂一是完善政策法规㊂推出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性政策,并与工业互联网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做好协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加强相关政策创新,完善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体系;结合疫情期间暴露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配套管理规章,不断完善数字化转型的法律法规体系㊂二是创新行业监管㊂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夯实互联网基础管理能力;持续提升行业安全监管能力和综合保障服务水平,创新安全技术产品,构建安全防范体系,应对新型安全风险;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扎实落实平台责任,切实保障用户权益㊂三是加快示范应用㊂组织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撑地方出台政策举措,因地制宜开展先行先试,打造协同联动的示范网络;推进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㊁体验中心等示范性项目,以试点示范效应带动推广应用㊂4㊀结束语新冠疫情已将数字化转型推向了加速发展轨道㊂但疫情带来的短期加速机遇不会自动自发地引致长期可持续发展㊂疫情带给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有些是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结构性影响,如对数字化转型畅通性㊁敏捷性等价值的认识,一部分生活消费习惯的永久改变,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和改善等;但在疫情极端情况下创造出来的数字化需求很多是临时的㊁应急的㊁被迫的,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生产生活恢复正轨,面对面交流接触的价值会重新凸显出来,这些短期内暴增的需求会逐渐退潮,如在线教育㊁远程办公等㊂前者会是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后者则会减弱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的引擎,带来下坠压力㊂在后疫情时代,还需要迫切解决短期现实约束趋紧问题㊁打造中长期创新驱动引擎㊁完善数字化转型生态支撑体系3类问题,把疫情期间加速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机遇巩固好㊁升级好,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更好㊁更快地支撑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参考文献[1]李晓莉.新冠疫情给数字经济安全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信息安全,2020(5):78-81. [2]赵鹏.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机遇与建议[J].浙江经济,2020(5):32-35.[3]吴静,张凤,孙翊,等.抗疫情助推我国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306-311.[4]樊自甫,程姣姣,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与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91-101.[5]毕马威.新冠肺炎疫情的行业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EB/OL].(2020-03-01)[2020-08-10].https://assets.kpmg/content/dam/kpmg/cn/pdf/zh/2020/02/ how-novel-coronavirus-affects-various-industries-and-future-development-trends.pdf.[6]黄群慧.新冠肺炎疫情对供给侧的影响与应对:短期和长期视角[J].经济纵横,2020(5):46-57. [7]肖鹏.疫情过后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的深度思考[EB/OL].(2020-06-08)[2020-08-10].https://www./a/400454750_411876.[8]徐玉德.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财会月刊,2020(12):114-118.[9]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R],2020.[10]余晓晖.工业互联网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J].互联网天地,2020(4):17-21.作者简介:王超贤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数字经济㊁数字化转型等研究工作张伟东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数字经济㊁数字化转型等研究工作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in the post-epidemic eraWANG Chaoxian,ZHANG Weidong(Policy and 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Beijing100191,China)Abstract:The COVID-19epidemic highlights the valu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creates a large number of new digital needs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and push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to a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track.However, whether short-term opportunities can be consolidated and upgraded into a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vantage faces many challenges.In the post-epidemic era,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and take multiple measures on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consolidating and upgrading,adjusting and improving,so as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Key words:post-epidemic era;digital transform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20-08-20)。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660a23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2.png)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索,形成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在遏制疫情的同时,也促进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革。
虽然疫情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人们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已经做出了初步的思考和预测。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必然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首先,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物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导致许多企业无法按时生产和交付产品,同时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行为。
其次,疫情的爆发和管控措施对各国的贸易和旅游业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对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和障碍。
但是,疫情也为一些行业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机遇: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疫情期间,各类线上平台和应用迎来了爆发性增长,人们的消费、工作、学习和交流等活动更加倚重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手段。
这种情况将促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各业务的数字化进程,同时也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越来越大,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给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机遇:政府政策和投资推动经济重建和创新发展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保障就业和稳定社会的政策措施,例如减税、补贴、贷款等。
此外,政府也加大了对关键领域的投资支持,例如卫生、教育、数字化、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以促进经济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这些政策和投资将带来经济重建的机会以及新型产业的发展机会,推动全球经济向更加机遇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挑战:全球产业转移与去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疫情的爆发让各国对全球化的依赖程度加深,同时也加速了一些国家的产业转移计划和去全球化政策。
各国开始审视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布局,加速本土化和本土产业的发展,这种趋势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深刻的影响,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后疫情时代在线消费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对策
![后疫情时代在线消费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20e3ff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f.png)
1后疫情时代在线消费深度普及疫情改变了消费习惯,在线消费规模扩大。
数据表明,疫情导致中国“宅经济”崛起和“非接触式消费”全面爆发。
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指出2020年春节期间,居家防疫不出门导致了人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模式的变化。
数据表明,美团外卖中烘焙类商品的搜索量增长了100倍,蔬菜、肉、海鲜等食材类商品平均销量环比增幅达200%。
据苏宁大数据显示,2020年2月3日至13日期间,婚戒等常规商品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50%以上,娱乐游戏机和母婴类产品订单量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19%和283%(潘晔,2020)。
我国疫情于2020年上半年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全球疫情反而变得异常严峻,各国进出口和人员往来受到严重的影响。
疫情警报远未解除,国内也因疫情防控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员流动和鼓励在线消费,例如,2021年春节广东、江苏等省份提倡外出务工者就地过年。
2数字鸿沟的含义和在线消费数字鸿沟的成因2.1数字鸿沟的含义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所有领域,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影响全球经济生活最重要的技术领域之一。
数字技术在深刻改变经济生活面貌的同时,许多群体却不能充分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好处。
数字鸿沟使得相当部分人群无法或者难以全面享受数字技术红利,是不平等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数字技术应用时起,人们的数字技术应用机会和能力就存在差异并影响当事人相对的经济社会表现,也就是说这种不平等状态与数字技术应用本身伴随而来。
但是,用于描述这一不平等状态的名词———数字鸿沟一词的出现却晚于数字技术应用本身。
关于数字鸿沟一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源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一书;第二种说法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鸿沟一词;第三种说法认为美国Markle 基金会总裁Lioyd Morrist 将此词用于描述人们在信息技术享用机会上的差距(张正平、卢欢,2020)。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faef1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e.png)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一、引言自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数字经济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新冠肺炎的爆发导致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抗疫措施,包括封锁城市、限制出行、关闭企业等,这意味着传统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疫情对数字经济的各个方面影响1. 电子商务疫情期间,线下零售业受到巨大冲击,大量商店和购物中心暂时关闭,消费者不得不转向线上购物。
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解除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特殊时期,电商平台不仅提供了安全、方便的购物方式,而且也提供了更多的商品种类选择。
电商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同时也使传统线下零售商进行了数字化转型。
2. 在线娱乐由于人们在疫情期间封锁期间无法外出,线上娱乐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包括游戏、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在线娱乐平台都受到了迅猛增长。
同时,直播产业也蓬勃发展,许多明星、网红、主播通过直播吸引粉丝关注,从而实现商业变现。
3. 在线办公疫情使得许多公司不得不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这对在线办公工具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线会议、云存储、在线协作等工具成为了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线办公的普及也改变了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加速了数字化转型进程。
4. 数字医疗疫情期间,人们对健康保健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
面对疫情的蔓延,远程医疗和在线咨询成为了解决方案。
许多医院和医生都提供了在线预约、网络诊疗、远程监测等服务,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资源匮乏的问题,并提供了解放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机会。
三、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数字经济机遇1. 加速数字化转型疫情使得许多传统行业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面对线下销售渠道的关闭,传统零售商转向了电商平台;面对办公场所的关闭,各种在线办公工具迅速普及。
此次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让数字经济成为了发展的新引擎。
2. 推动创新技术应用疫情期间,创新技术在防控疫情和应对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数字经济投资的影响及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数字经济投资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36453858f5f61fb63666d9.png)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数字经济投资的影响及对策汪明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北京100191)摘要: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对经济发展㊁社会生产带来较大冲击㊂数字经济投资因其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㊂短期来看,疫情对数字经济整体投资规模㊁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㊁民间投资㊁外商直接投资等会造成一定冲击㊂长期来看,疫情对数字经济投资的冲击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数字经济投资规模将持续扩张,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㊁产业数字化转型㊁数字化治理将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㊂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作用,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渡过难关,长远来看,要加强数字经济投资引导,激活数字经济民间投资,优化数字经济投资环境㊂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数字经济投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1㊀引言疫情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的弱企稳态势㊂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㊁优化经济结构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㊁体制性㊁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 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㊂2019年在国内外压力比以往增长很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9万亿元,同比增长6.1%,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经济发展含金量显著提升㊂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极大地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㊂全国上下延长假期㊁居家隔离㊁复工延迟等防控举措,导致人流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从而打断了中国经济的回暖态势,全国范围内各行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受到了较大冲击㊂国内外机构纷纷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㊂在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多种防控举措,在疫情拐点仍不明朗的背景下,各方专家㊁机构纷纷预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㊂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的肺炎疫情可能在短期内损害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导致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少至多1个百分点[1]㊂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餐饮㊁旅游㊁电影㊁交通运输等行业受疫情冲击最大,医疗㊁游戏等行业受益,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破5[2]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业㊁批发零售业㊁住宿餐饮业三大行业,但基本上这些行业在疫情解除后1~3个月之后就能迅速恢复,预估2020年中国GDP增速约为5.7%[3]㊂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全年影响幅度估计在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也意味着对GDP增速负影响或超过0.5个百分点[4]㊂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在乐观情形下,中国2020年全年经济增速有可能会在5.6%~5.7%左右,但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可能会进一步回落约0.4~0.5个百分点,而在悲观情形下,经济增速预计可能会在5.3%上下[5]㊂经济短期受影响较大,但中长期增长仍可期㊂短期内,疫情产生的不确定性,对市场信心造成较大冲击,传统企业,尤其是倚重于线下㊁业务单一㊁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损失会较大㊂同时,企业复工延迟造成开工不足,也将影响整体产出水平㊂在承认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短期阵痛,并积极主动去承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㊂从长期来看,此次疫情并没有破坏中国经济运行体系㊁自生能力,以及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㊂并且,从经济学理论来讲,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取决于人力㊁资本和技术进步,疫情对于劳动力供给㊁资金供给的长期影响有限,更不会改变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㊂数字经济作为稳定经济㊁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动力,近年来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数字经济投资作为拉动数字经济需求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次疫情中也受到了较大冲击㊂2㊀数字经济投资发展态势数字经济投资包含了所有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投资活动,对推动技术进步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㊂数字经济投资可分为3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投资,即用于5G㊁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云计算㊁区块链等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资金,电信业㊁电子信息制造业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㊁互联网行业等持续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二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指用于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的资金,包括用于数字化㊁网络化㊁智能化的网络构建㊁设备更新㊁软件升级等资金投入;三是数字化治理投资,指用于强化数字化治理手段㊁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㊁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投资㊂数字产业化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成为主导力量㊂伴随着互联网㊁大数据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通信产业受到资本青睐㊂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6%,高于制造业7.1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6%,高于第三产业32.1个百分点㊂其中,民间投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㊂自2006年以来,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已超过50%,2018年占比达到78.2%㊂信息传输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已连续两年超过50%,2018年占比达到52.4%㊂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稳步增长,制造业转型投资潜力大㊂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主战场㊂根据产业周期发展理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设备已经到了升级改造的窗口期,并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历4年多时间,传统产业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部分行业升级产能需求较大,而且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旺盛㊂因此,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投资需求巨大,除优势传统企业进行设备数字化改造升级外,制造业的数字化投资的重点将是高技术制造业㊂测算数据表明,2018年,我国产业数字化投资规模达14.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8%㊂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ICT投入来看,2017年,三次产业ICT投入分别为107亿㊁6.9万亿和3.2万亿,占行业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0.1%㊁5.4%㊁3.6%,分别较2012年提升了0.05㊁1和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大且增长最快,成为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增长的关键动力㊂3㊀疫情对数字经济投资的影响从短期来看,疫情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冲击了市场投资信心,造成投资需求紧缩,尤其是2020年第一季度数字经济投资将受到较大冲击㊂疫情导致数字经济投资规模出现萎缩㊂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口罩㊁医用手套㊁消毒用品等医疗防护用品以及医药制品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大量资金的首选㊂而数字产业化㊁产业数字化等非直接抗 疫 行业,由于受到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短期内投资规模将大幅度缩减㊂疫情延缓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进程㊂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来就面临 不想转 不能转 不会转 不敢转 的问题,用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投资规模有限㊂当前,大部分企业复工推迟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将用于维持生产㊁发放员工工资等,进行数字技术创新㊁数字化改造的投入短期内会出现下降㊂疫情使得数字经济民间投资收益下降㊂民间投资具有周期性波动特点,其波动趋势与国民经济波动趋势基本一致㊂疫情的蔓延将打断中国经济的弱企稳态势,经济增速破6是大概率事件㊂在此背景下,民间投资,尤其中小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将受到较大冲击㊂中小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主要投资于在线零售㊁在线餐饮等服务行业,而这些行业均为受疫情影响较重而萧条的行业,例如嘉禾一品线上外卖下降了70%,投资收益大幅减少,投资积极性也将受到抑制㊂疫情挫伤企业家信心,影响数字经济企业直接融资㊂从历史来看, 非典 疫情导致2003年第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回落至不景气区间㊂此次疫情,传染速度更快㊁传染范围更广,对企业家信心的冲击也不可避免㊂同时,此次疫情也影响了数字经济企业的证券市场融资㊂2020年2月3日,鼠年春节的首个交易日,沪指开盘大跌8.73%㊂疫情期间,数字经济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发行新股将受到抑制,制约数字经济企业的直接融资㊂疫情冲击数字经济外商直接投资积极性㊂疫情蔓延,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吸引外资也将受到冲击,许多国家采取了对中国的出入境管制措施,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受到限制,外贸强省的招商引资工作短期内也将陷入停滞㊂但疫情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短期的,评价一个地区投资潜力主要看市场总规模㊁市场成长性以及政治环境,从这三方面来看,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㊂从长期来看,投资决策的滞后性,使得疫情对投资的影响会逐渐显现,但这个趋势不会持久,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信心将重新回归,数字经济投资也将回归正轨㊂数字经济投资规模将持续扩大㊂当前,5G㊁大数据㊁区块链等技术发展趋势未变,汽车㊁装备等支柱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依然强劲,对数字经济投资的拉动力度不减㊂同时,疫情之后的政策重点将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㊂数字经济作为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动力,始终是政策焦点之一,数字经济投资也将持续释放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㊂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将成为数字经济投资最活跃领域㊂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带动了在线娱乐㊁在线教育㊁在线办公㊁远程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模式和人们的行为模式㊂随着疫情缓解,经济社会生产恢复正常,教育㊁医疗㊁办公等庞大的在线化市场需求,将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有望催生出像微信㊁滴滴等一样的超级应用㊂产业数字化转型或推动数字经济投资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㊂疫情导致大量企业复工延迟,面对招工难㊁用工贵的现状,很多制造企业不得不采取举措,通过引进生产设备㊁改革用工模式㊁提升管理效率㊁提高工人技能等解决难题㊂例如,苏泊尔应对招工难问题,通过自动化升级,建设人机混线工作环境,减少人工成本㊂此次疫情或成为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的助推器,企业受劳动力短缺限制被迫采用数字化手段维持生产,从而打破企业数字化转型 不敢转 不会转不能转 等僵局,从而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㊂数字化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将开启数字经济投资新方向㊂此次疫情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㊁ 人人互联 的背景下发生的,广大网民和网络媒体每天24h关注疫情动向,防疫物资供应㊁防疫物资调配等均暴露在公众视野之内,政府应急能力㊁治理能力正在全面接受社会舆论监督㊂未来,强化数字经济投资,利用数字化手段,完善政府治理体系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投资需求将更加凸显㊂4㊀推动数字经济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㊀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环发生变化,必将会对整体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㊂覆盖全国范围的这场疫情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任何领域都不能 置身事外 ㊂短期内,数字经济投资受疫情影响在总投资规模㊁民间投资㊁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出现波动,但危机中蕴藏巨大发展动能,如果迎难而上㊁把握机遇㊁化危为机,充分挖掘数字经济投资潜力,就能推动数字经济投资持续健康发展㊂综上所述,可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㊂一是加大数字经济投资财政支持㊂财政政策适度宽松,扩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㊂在税收减免方面,对疫情期间受冲击比较严重的交通运输㊁旅游㊁餐饮等行业,进一步实行定向的减免租金㊁降低企业增值税㊁降低社保缴费率等措施,减少企业负担;在财政补助方面,给予疫情影响期间部分受损行业和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贴息;在国债支撑方面,重点支持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疫情防治,用途包括医疗设备采购㊁医院隔离室改建㊁医疗垃圾与污水处理㊁专用运输车购置等㊂二是加强政府数字经济投资引导㊂注重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发行各种债券㊁政府投资基金等,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数字技术创新㊁数字化转型㊁数字政府建设等领域㊂同时,通过科学决策机制,努力使财政支出科学化,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㊂三是激活数字经济民间投资㊂民间投资是稳增长㊁调结构㊁促就业的支撑力量,是非公经济发展的 晴雨表 ㊂民间投资的活跃㊁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增强,是我国经济走出疫情阴影㊁走上强劲发展道路的基础㊂要打破部分数字经济行业垄断局面,强化市场竞争,制定有效措施规范和鼓励民间资本对数字化转型㊁数字经济新模式的投资㊂四是优化数字经济投资环境㊂切实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全力组织救治,是恢复经济生产活动有序运行的根本㊂强化信息公开透明㊁加强舆论监督㊁强化官员问责,在国际投资者面前树立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㊂持续深化 放管服 改革,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大力支持创业创新,放宽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准入门槛,加强和改进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健康㊁广阔的发展空间㊂简化数字经济投资审批,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简化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实现网上审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为国内外企业创造投资便利条件㊂参考文献[1]摩根士丹利.警告肺炎疫情料拖累全球和中国GDP增长[EB/OL].(2020-01-31)[2020-02-23].https:// /s?id=1657209546796753027&wfr =spider&for=pc.[2]任泽平.疫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影响[EB/OL]. (2020-02-01)[2020-02-23]./a/ 369919129_667900.[3]鲁政委.疫情是好公司的 试金石 [EB/OL].(2020-02-03)[2020-02-23].https:///s?id=1657509314743497521&wfr=spider&for=pc. [4]李迅雷.疫情必将得以控制经济一定会恢复活力[EB/ OL].(2020-02-10)[2020-02-23].http://finance.jrj./2020/02/10131328802539.shtml.[5]张明.疫情短期冲击不意味着股市拐点,指数不会断崖式下跌[EB/OL].(2020-02-03)[2020-02-23].https:// /s?id=1657473231428806618&wfr =spider&for=pc.[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R].2019.[7]唐文进,廖荣荣,刘静.突发公共事件经济影响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4):112-116.[8]徐连仲.非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九个方面[J].中国物价,2003(7):13-15.[9]樊纲,胡鞍钢,赵晓,等. 非典 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编辑部组稿)[J].北方经济,2003(7):19-22.[10]周学文.非典之后盘点工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3(13):19-20.[11]梁守萍,张著军.非典后的中国经济[J].山东经济,2003(6):23-24.作者简介:汪明珠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Influenc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OVID-19on China sdigital economy investmentWANG Mingzhu(Institute of Policy and Economics,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Beijing100191,China)Abstract:The COVID-19spread rapidly to the whole country,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ou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Digital economy invest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ecause of its obvious effects of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in a short period.In the short run,the COVID-19will make an impact on the whole digital economy investment,industr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vestment,private investmen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 the long run,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on digital economy investment is not sustainable.Once the COVID-19is brought under control,the scale of digital economy investmen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and new models and new forms of business,industr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igital governance will become the hot areas of investment.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help enterprises to tide over the difficulties which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OVID-19using its financial measures.In the long run,we should strengthen investment guidance in the digital economy,activate private investment in the digital economy,and optimiz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the digital economy.Key words:COVID-19;digital economy investment;short-term effects;long-term effects(收稿日期:2020-02-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对策(范
文)
2020年初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的三次产业带来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据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GDP 增速下降了6.8%,预计全年同比增速下降5.8%。
疫情虽然给我国的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但是却使数字经济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办公、教育等一系列传统产业以云端、线上等数字经济运作方式出现,并刺激着我国5G、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发展。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这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即将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要重新审视后疫情时代下的数字经济,引导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找准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知识和信息的数字化为主要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发展平台,以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目的来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近年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占
据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xx 咨询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超过31.3万亿元,占2018年GDP总比重的34.8%,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增量引擎。
2008—2018年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广度与深度在逐步加深。
2020年的新冠疫情为数字经济提供了迅速发展的平台。
数字经济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其表现不乏以下几点:一是疫情防控期间,以电商平台、本地配送等为代表的无接触式经济成为新风向。
二是数字文娱平台在疫情期间得到井喷式增长,特别是直播平台以及原本就较为流行的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受疫情影响,办公、教育等传统产业结合了数字经济,催生出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兴形式。
这些迅速催生且发展猛烈的行业为接下来的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走向
据统计,2020年新春复工期间,我国共计超过4亿用户在使用远程办公系统。
鉴于近10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占GDP总比重的不断增加,以及疫情防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利推动,我们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预计会不断增大,这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次疫情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未来
数字经济将会呈现出常态化、全球化的趋势。
数字经济在助力后疫情时代各地区有序复工复产、公众日常生活平稳运行、促进社会消费以及经济重振、推动数字化世界加速构建等方面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表现
(一)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产业数字化即数字经济的融合,是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
随着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业已进入体制转型期,物联网、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和平台支撑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形式。
首先,智能制造稳步发展,智能化工业装备和数字化工厂等智能制造将成为发展的主攻方向,这将显著提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速度。
在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立足于垂直行业需求,加速应用创新和推广,进一步重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制造业提高质量和效率的能力。
(二)数字产业化规模扩大
数字产业化即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等。
据xx所示, 2014—2019年五年间数字产业化规模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是很大,此次疫情为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高速发展提供了先发优势。
我国应在后疫情时代夯实发展基础,
巩固优势产业,加快构建以开发、利用数字资源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链,加快推进数字资源与各类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数字产业、数字技术、数字资源与民生应用、公众获得感的融合度,为我国数字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三)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
此次疫情加速了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治理将呈现出模式创新的趋势。
第一,将进一步深化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模式,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整体业务协作推进。
第二,数字政务服务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办公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等发展。
第三,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应急产业管理数字化水平,建立“平战结合、高效互补、相互支持、按需开放”的数字化应急管理体系。
三、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策
(一)完善政策监管体系
数字经济在当前经济时代发展过程中,愈发体现出其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因此,也在极大程度上会有信息安全、信用风险等问题的存在和发生。
为了使数字经济健康而持久的发展,政府须要颁布一系列制度、政策,以保护受众的信息安全,使各项风险具有可控性。
而目前并没有相关具体监管政策的实施,因此
完善监管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特点,创新监管体系,更新法律手段,在不妨碍其积极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好政府职能作用,促进数字经济监管体系的完善。
(二)推出制度创新机制
我国应通过战略创新手段及企业强大的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强化数字经济的战略引领地位,加快转型升级,将数字经济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同时要借助疫情时代该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向,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抢占优势地位,使之变成公众常态化的日常生活所需。
此外,要不断建设好基础设施,为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的实力与国际地位,并借此推动数字经济的全球化,以达到互惠共赢的战略目标。
(三)加强技术研究力度
后疫情时代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其发展也会促进多个产业的发展,如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各个产业的发展也反向推动数字经济的进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些也会为数字经济研究领域带来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只有做好科研工作,才会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带来数字经济领域新的产品与功
能,便利我国居民的生活,将其变为常态化工具。
(四)高质量推动新基建
2020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出现在了中国各省市公布的未来项目投资计划中,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崭露头角。
因此,我国应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技术升级的整合机制提升到后疫情时代的战略地位,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下一阶段全国各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推动各省市技术创新开放化合作,建立数字产业创新科技合作体系,逐步升级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