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 艺术概论 》—期末考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期末考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2.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3.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4.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5.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6. 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7.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8.,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
9.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0.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11.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12. 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13.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14.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5.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诗歌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1、典型-----2、灵感----3、形象思维----是4、艺术传达---5、综合形象----三、简答题1、简述艺术的主要特征2、简述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3、简述艺术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4、简要说明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5、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一、填空题1.道2.气3.心4.舞5.悟6. 和7.艺术鉴赏 8.艺术鉴赏,9.审美升华 10.艺术风格11.艺术思潮 12.艺术流派13.艺术语言 14.艺术意蕴15. 抒情诗和叙事诗。
《艺术概论》参考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以下只是考试复习的参考资料,对于问题的回答不是唯一性的,资料中只是提供一种解题的思路,在具体考试时需要同学们结合专业实际,各抒己见!1、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2、他律性: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3、主题:原创于德国,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性的核心乐段.指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4、艺术心理定势: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5、结构:就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样式。
存在于具体作品中与艺术语言等其他形式因素一起体现作品内容。
6、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家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诸多表象做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胎儿——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
7、艺术流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8、素材: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
艺术素材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但只有因艺术家兴趣所致而进入创作视野,并能引起创作冲动的感性的生活材料,才可称为素材。
9、形式: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上是由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
通常称结构为内部形式,艺术语言为外部形式。
艺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艺术学概论1.艺术学之父:费德勒..2.德国的格罗塞注重从方法上建立艺术科学;代表作艺术起源..3.艺术学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1.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①“客观精神说”——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理念”是世界的最终根源;现实都是模仿理念的结果;文艺又是模仿现实世界的结果;因此;文艺就像影子的影子;和理念的“真实隔着三层”..桌子的例证..黑格尔:美学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错误性: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理念”或“绝对精神”..正确性:包含了辩证法思想..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②“主观精神说”——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尼采提出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他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是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第一部着作悲剧诞生..③“模仿说”或“再现说”——观点: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西方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塞万提斯模仿说、莎士比亚镜子说..2.“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①“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②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3.论述艺术生产理论的“不平衡关系”:①“不平衡”的含义: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上;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②“不平衡”的表现:⑴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例证1:希腊神话和史诗只能出现在古希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神话和史诗这种艺术形式反而消失了..例证2:战国时代;社会纷争;经济落后;却出现了诸子百家散文的辉煌成就..今天依然具有永恒的魅力;成为后世不可企及的范本..⑵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作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例证1:在欧洲18世纪;经济发达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而德国的经济却极端凋敝;但在这种经济之上;却出现了歌德、席勒伟大诗人..例证2: 19世纪经济上发达的是美国;俄罗斯经济在旧的封建农奴制瓦解动荡过程中止步不前;却出现了文学艺术领域空前繁荣的局面..⑶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作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希腊的雕塑、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都曾是达到鼎盛的艺术门类;而同一时代的其他艺术则达不到这样的水平..③“不平衡”的原因:⑴尽管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但这一现象并不否认经济基础是艺术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从最终原因上讲;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⑵艺术繁荣是经济繁荣的结果..例证1:尽管古希腊经济与现代欧洲相比是落后的;但希腊神话和史诗的繁荣仍然是古希腊经济繁荣的结果..⑶艺术繁荣是对经济繁荣的呼唤.. 18世纪德国、19世纪俄国艺术的繁荣是对渴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呼唤..总之;不平衡现象是艺术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并不否认经济基础是艺术发展的最终和最后的决定因素这一规律..4.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5.艺术特征包括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①形象性:含义为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举例如五代南唐绘成举世闻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分五段:一、听乐:宴饮宾客;弹奏琵琶;二、赏舞:韩熙载亲为击鼓;三、休息:宾客散去;熙载与诸女伎休憩;四、清吹:熙载更衣裳后听女伎奏管乐;五、散宴:与宾客女伎调笑..②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经典论述:鲁迅评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流言家看见了宫闱密事..”别林斯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艺术作品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因此;艺术鉴赏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具有主体性特点..③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就是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生活中“丑”的东西;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6.艺术典型: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是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体现为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①艺术起源于模仿——观点: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理论中;模仿说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认为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亚里士多德诗学: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模仿说的合理性和不足:合理性肯定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局限性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此外把模仿归结为人的本性;没有找到模仿背后的创作意图;因此;不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②艺术起源于游戏——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代表人物: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的这种游戏本能或冲动;就是艺术创造的动机..斯宾塞认为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常常有一种比低级动物更多的剩余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游戏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合理性游戏说肯定了人们在不为生活所迫的前提下;才可能有过剩的精力来从事“游戏”;即从事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艺术的起源..“游戏说”提出的精神上的“自由”不仅是艺术的创造的核心;对解释艺术的发生和理解艺术的本质都有启发性..局限性游戏与艺术具有本质的区别..A、游戏的目的是发泄过剩的精力或是某种活动的练习;而艺术的目的是广泛而深刻的;B、游戏是短暂的;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C、游戏不需要观众;是个人的自娱自乐;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的存在;D、儿童喜欢游戏却未必喜欢艺术;艺术家喜欢艺术却不喜欢游戏..把艺术与游戏等同起来是错误的..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忽略了社会实践;仍然未能揭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③艺术起源于表现——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艺术家的情感表现..代表人物:克罗齐..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了直觉—表现说..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艺术本质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科林伍德..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表现..表现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合理性表现说侧重从人的情感层面解释艺术的起源;突出了艺术家的主体精神;看到了艺术与人的内在思想情感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从生产劳动到艺术发生的中间环节;较之模仿说前进了一步..局限性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把艺术表现人的感情这一现象当作了文艺起源的本质;不能科学地阐明艺术的起源问题..④艺术起源于“巫术”——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认为:人类就创立艺术和科学来解释神秘的自然界他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巫术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合理性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与巫术有密切联系;巫术是人类艺术的最早源头之一;对人类艺术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局限性原始艺术虽然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但巫术活动最根本的还是为农业生产或狩猎生活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为了艺术..艺术起源最初与巫术有密切关系;但并非一切原始艺术都受巫术的影响..归根结底;巫术是为了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反映;艺术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而不是巫术活动..⑤艺术起源于劳动——观点: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代表人物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认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他们..”劳动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合理性劳动说认为;艺术最初是从生产劳动中萌芽和产生的;人类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源..劳动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肯定了物质生产实践在艺术产生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其理论核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局限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看;生产劳动虽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但艺术起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劳动说忽视了其它社会因素在艺术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能完全解释艺术活动的起源问题..1、艺术具有社会功能有许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①审美认知功能——含义:审美认知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代表性论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鲁迅在文学与政治的歧途中说:“在小说里可以发见现社会;也可以发现我们自己..”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欣赏的目的是“在艺术作品里重新发现自己..”别林斯基说:“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教师..”车尔尼雪夫斯基: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②审美教育作用——含义:审美教育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③审美娱乐作用——含义:主要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表现:人们通过欣赏艺术品;能使其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人们通过欣赏艺术品能够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新的工作..包括“音乐疗法”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2.“高峰体验”: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在“高峰体验”的时刻;人会感到强烈的幸福、狂喜和完美; “高峰体验”既出现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中;也出现在欣赏者的欣赏活动中; “高峰体验”实际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3.艺术教育含义: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席勒的美育书简:①席勒已经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角度来看待美育问题;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实现人性的复归来论述美育;使美育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②席勒将古代希腊人与近代人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代人是感性与理性统一、个人与社会和谐、具有完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近代文明社会的人;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与此相反..③如何弥补这种分裂;席勒认为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把人变成审美的人;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人有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完美的人格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这需要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作为桥梁..“游戏冲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④席勒把德、智、体、美作为人类教育的四个方面;认为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艺术文化学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2.文化是一个包含诸多子系统的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3.哲学是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是感性的最高形式;美学是连接哲学和艺术的桥梁 ..4.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哲学对艺术的影响①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②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艺术作品..③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艺术对哲学的影响①艺术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②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艺术总是乐于表现特定的哲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地使得哲学意蕴成为一部分艺术所表现的基本内容..③哲学家对艺术的思考;往往成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艺术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宗教对艺术的影响①在某一特殊时期;宗教对艺术控制与利用..宗教在欧洲的中世纪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为宗教的附庸..②宗教影响艺术的题材和内容..宗教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思想;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③宗教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上..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艺术对宗教的影响①艺术参与宗教活动..不仅原始艺术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了宗教活动..②艺术宣扬了宗教思想..唐代的“变文”就是以说唱形式讲述佛教故事;宣传佛教教义;“变文”是唐代向一般民众普及佛教教义的重要文艺形式..③艺术强化了宗教氛围..哥特式建筑中;高耸的尖塔是人敬畏;腾空而上的柱子使人产生向天国接近的幻觉..基督教的故事绘画;有力地增强了宗教情感和宗教色彩..6.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道德影响艺术①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和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②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艺术影响道德①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们道德教育的作用上..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因此;它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②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它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1.艺术的分类主要有以下6种分类方法:①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②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③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④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⑤在欧美国家刚刚兴起的最新的一种分法;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⑥以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依据;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2.实用艺术的定义:实用艺术指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3.建筑艺术:含义所谓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早在2000前;古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他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造型美..雨果把建筑称作为“石头史书”;认为从中可以通览人类文化和文明史..4.园林艺术:①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称自然式..欧洲园林;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崇尚人工美;称几何式..阿拉伯园林;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②欣赏中国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尤其要注意欣赏它的文化美..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的精华和核心..③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美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5.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群;明清两朝皇宫..位于北京城中心;明清时期称紫禁城;1925年称为故宫..6.悉尼歌剧院的作者是丹麦建筑师伍重..1.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是一种通过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2.中国画自身特点:①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颜料;在宣纸、绢帛上作画..②是在构图上不受焦点透视的素服;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③绘画与诗文、书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形成了中国画独特内容和形式美..④中国画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3.六朝三杰:东晋顾恺之、南宋朝陆探微、梁的张僧繇..4.画圣:吴道子;六朝三杰的老师;被称作是佛画祖师:曹不兴..5.元代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6.中西绘画比较: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情感;西方绘画再现、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以光线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西方绘画则受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和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7.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8.东晋的戴逵之父子;被誉为中国佛像雕塑的奠基人..9.唐代的杨惠之被称为“塑圣”..10.西方雕塑的四个高峰时期:①古希腊罗马时期..卢浮宫三宝: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②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③19世纪法国雕塑时期..④20世纪以来西方雕塑艺术向多元化发展..代表人法国着名雕塑家马约尔地中海和英国亨利.摩尔国王与王后家庭..11.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纪实性和艺术性统一上..12.“颜筋柳骨”是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评价..13.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和直观性、瞬间性和永固性、再现性和表现性..1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的张择瑞..。
期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期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题1:艺术概论是什么?请简要描述。
艺术概论是一门关于艺术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作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关联。
艺术概论涵盖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人们能够拓宽视野,培养艺术欣赏能力,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提升审美水平。
题2:列举并描述艺术的四个基本属性。
艺术的四个基本属性是形式、内容、风格和表达。
1. 形式:指艺术作品的物质形态,包括艺术作品的形状、结构、颜色、材质等。
形式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
2. 内容:指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主题等,反映了艺术家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和表达。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时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具有深远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3. 风格:指艺术家在艺术表达中所形成的独特的风格特点,包括创作技巧、艺术语言和个人风格等方面。
艺术家通过风格的塑造,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辨识度。
4. 表达:指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情境等,通过形式、内容和风格等要素,使用视觉、听觉等感官符号向观众传递信息和体验。
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是直接的、象征性的或抽象的,通过观众的感知与解读形成艺术的交流和共鸣。
题3: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场思想与文化运动,对欧洲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这种思潮对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得艺术家开始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融入作品中,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艺术风格。
其次,文艺复兴时期重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和文化,追求对古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这一影响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注重人体的写实和比例,提高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真实性。
另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张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艺术。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艺术起源说有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
2.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斯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论是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4.美术的主要特征造型性、静止性。
5.艺术发生理论“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
6.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性;二是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三是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7.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8.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9.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题材,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11.工艺美术所追求的一般标准是实用与美观相统一。
12.依据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艺术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结合艺术四个类型。
13.艺术的创作过程可大致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想和意象物化三个阶段。
14.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15.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16.贝多分的《英雄交响曲》是听觉艺术中的音乐艺术。
17.天鹅舞是视觉艺术中的舞蹈艺术。
18.口技是听觉艺术中的曲艺艺术。
19.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
20.巴黎圣母院是造型艺术中的雕塑艺术。
21.五针松是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
22.龙灯是造型艺术中的雕塑艺术。
23.金项链是想象艺术中的文字艺术。
24.鲁迅的《阿Q正传》是想象艺术中的文字艺术。
25.郭沫若的《屈原》是视觉艺术中的戏剧艺术。
26.相声《打电话》是综合艺术中的曲艺艺术。
27.电视剧《公关小姐》是综合艺术中的电视剧艺术。
28.京剧《打渔杀家》是表演艺术中的戏剧艺术。
29.《红高粱》影片是综合艺术中的电影艺术。
30.快板书《奇袭白虎团》是综合艺术中的曲艺艺术。
31.颐和园是造型艺术中的园林艺术。
《艺术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3.艺术制造的目的〔单项选择、推断〕★
艺术制造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4.艺术具有稳定性、继承性的原因〔多项选择、推断〕★
艺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超越时空的独立自在的“艺术世界〃,除了它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之外,艺术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所拥有的那种珍贵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制造力或者艺术生产力的水平。
注:
埃及的金字塔是东方法的冥想和心灵稳定不变的最正确例证。
印度的泰姬陵象征了爱情的纯洁和永恒。
我国的长城,表达了我们祖先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抵御外患、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它的曲折起伏、连绵千里,造成了一种动感的美,如同凝固的复调音乐。
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答复他的心灵。
〔2〕综合艺术之二:戏剧•表演
①戏剧是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之一。戏剧最根本的感情符号是动作。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②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
其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提出“从自我出发〃、“情绪记忆〃、“由意识到达下意识〃等主张,认为理想的境地是演员动情,动情到忘我、无我。
〔3〕综合艺术之三:建筑
①建筑,是三维、四维或多维空间里建筑、构成主体范式的艺术。建筑的主要特点:内部结构的空间性。建筑以各种形式将空间加以围拦和覆盖,
目的是为了圈定和爱护一个空间。建筑功能、用途分为:祭祀、纪念、民用、军用和家用五大类。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大全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大全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美的表达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的学科,它探索艺术的本质、发展和影响。
对于学习者来说,准备充分的复习资料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的大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概论的知识。
一、绘画艺术1.《绘画艺术导论》: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绘画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技法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绘画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2.《西方绘画史》:通过对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这本书可以让读者了解到不同艺术时期的绘画风格、艺术思潮和艺术家的作品,从而提升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雕塑艺术1.《雕塑艺术史》:这本书全面介绍了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艺术时期的雕塑风格、艺术家和作品,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雕塑艺术的内涵和技法。
2.《雕塑艺术导论》:该书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了雕塑艺术的定义、分类、审美标准和鉴赏方法,对初学者而言,可以起到系统性的引导作用。
三、音乐艺术1.《音乐艺术简史》:通过对音乐艺术发展历程的介绍,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音乐的起源、发展和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2.《音乐文化导论》:该书介绍了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音乐的意义、作用和影响。
四、舞蹈艺术1.《舞蹈艺术史》:这本书介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历史,涵盖了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舞蹈形式、风格和创作思路,帮助读者了解舞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舞蹈创作与表演导论》:该书介绍了舞蹈的创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引导读者探究舞蹈的表达方式和艺术价值。
五、戏剧艺术1.《戏剧艺术史》:这本书通过对戏剧历史的梳理,介绍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戏剧形式、风格和演出特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2.《戏剧导论》:该书介绍了戏剧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要素,引导读者理解戏剧创作和表演的过程,培养其对戏剧的欣赏能力。
六、影视艺术1.《影视艺术史》: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影视作品、导演和主题,帮助读者了解影视艺术的多样性和影响力。
艺术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考90以上!

1.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
人物: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模仿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强调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达·芬奇(艺术家的心灵应像一面镜子那样去反映和摄取自然)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现实的复制或“社会生活的再现”)缺点:强调了艺术的客观性和现实基础,但忽略了艺术创造主体的能动作用。
2.理念说: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某种支配一切的精神实体,艺术归根结蒂是用感性形象来显示那种“绝对精神”人物:柏拉图(认为存在三种不同层次的世界:永恒不变的“理式”世界,模仿“理式”而生成的现实世界和模仿现实世界产生的艺术世界,只有“理式”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美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理念的感性显示”)缺点:它的哲学基础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将精神与现实的关系颠倒了。
3.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
人物:列夫·托尔斯泰(情感体验移交说)克罗齐(艺术及直觉)弗洛伊德(潜意识’表现说)缺点:是否人的任何情感以任何方式来表达、发泄,都可以称为艺术呢?情感是人的心灵自生的,还是人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呢?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疑问。
4.4.形式说:认为艺术的价值仅仅在于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而同现实的内容无关。
人物:克莱夫·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罗杰·弗莱缺点:它将艺术的纯粹性和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无限夸大,以致认为艺术的全部价值或终极目的仅仅在与物质材料的纯形式的美,同人的社会生活内容毫无关系,从而使艺术丧失了思想内涵并远离社会人生。
(1.2.3。
4艺术的本质)4审美功用:首先是指艺术及其具体作品,能促进艺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
其次,艺术的审美功用表现在:艺术欣赏有助于欣赏者和创作者高尚人格的塑造。
5·认识功能:指艺术活动过程及其作品能促进艺术家在艺术创造和欣赏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功效。
00504艺术概论(可打印修改)

1、艺术语言不但是创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段,并且本身具有审美价值。
2、我国声乐一般又被划分为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等几类。
其中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它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声方法,注意运用华彩和装饰。
3、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4、大量资料表明,原始歌舞确实和原始人类的巫术崇拜活动有关。
5、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堪称国宝级的传世名作,也是一幅著名的风俗画长卷。
6、在艺术构思中,形象思维贯串始终,但灵感思维和抽象思维也起很大作用。
7、欣赏中国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尤其要注意欣赏它的文化美。
它是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
8、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叔本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同时也吸收了尼采的思想和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威登堡的“对应论”思想。
9、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
10、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11、散文的种类丰富多彩,一般将其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1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13、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
14、按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来分,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15、人类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几大系统,从文化结构来看,精神文化是核心。
16、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
17、《日出·印象》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油画作品。
这幅画虽然不是他的最典型的作品,但它却是印象派画史上一面旗帜,因为“印象派”这个名称就源于这幅画。
18、心理学上的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完整版)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完整版)艺术概论复习资料1、什么叫书法?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2、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3、什么是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对于客体世界予以认知、反映和创造的过程。
4、什么是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
5、什么是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6、什么叫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
7、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
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8、什么是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1、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
1、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
2、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3、第三,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大全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为什么说物质生产劳动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2、持艺术起源于摹仿的人主要有()和()。
3、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也有称为()说。
4、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阶段和()阶段。
第二章艺术与人类社会系统2、艺术与生活的关系:3、艺术与经济的关系:4、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差异:(19页)第三重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有摹仿说、()、()和()。
3、对艺术的本质持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有()和()等。
4、使“形式说”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的是20世纪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和()。
5、美国现代艺术批评家()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形式主义命题。
7、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以()为核心的,并需要极大的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精神领域。
11、艺术形象的特点:12、艺术中的情感的表现即特征(37—39):第四章艺术的功用1、艺术的功用,意指艺术所具有的()和()。
(43)3、艺术功用的特点:(48)第五章艺术创作5、艺术创作的思维特征:(54)6、艺术创作方法(名词)(57)8、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名词)(58)10、艺术风格包括()、()、()、()。
(60)11、艺术创作的心理特征(54)12、影响艺术创作心理的因素(54)12、艺术流派(名词)(60)第六章艺术作品1、在人类的整个艺术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的位置。
(63)3、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第七章艺术欣赏3、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
(76)4、艺术欣赏活动的特征:2点(84)第八章艺术批评2、艺术批评主体划分为三类,即()、()、()。
(91)3、艺术批评家应具有哪些方面的素养:4点(92)4、艺术批评的特征:3点(93)5、艺术批评的作用:3点(94)7、艺术批评标准(名词)(96)8、艺术批评的标准主要应看被批评对象的()和()两个方面。
第九章美术1、美术(名词)(100)2、美术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表现在美术发展的()、()、()等方面。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一、艺术四要素:四要素:1世界,2作品,3艺术家,4欣赏者。
关联:(P12-13)。
提出者: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
艺术拥有一种“模糊的准确性”。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是什么?影响艺术发展的社会动力: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等。
(详见P29-32)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常见母题2,艺术形式3,创作方法(详见P32-35)四、柏拉图“三种床”理念到底指什么?世界上有三种床:木匠制作的床,诗人的床,床的本质。
床的理念是最高的真实,木匠的床摹仿床的理念,诗人的床摹仿木匠的床。
木匠懂床的理念,诗人不懂。
在柏拉图看来,诗人是最无能的,连木匠都不如,更何谈真理。
(详见P37)五、思考题,如何区分艺术与娱乐?1,艺术与娱乐之间具有根深蒂固的相似性。
艺术使人快乐,艺术带给人的审美享受性正是艺术的独特之处。
艺术实践本质上具有传播性,因此娱乐性对于艺术极其重要。
2,艺术在客观上具有娱乐性,但并不表明艺术就是娱乐。
(详见P52)六、论述题:人品好坏和艺术价值高低有关吗?(提醒:主要答艺术的功利性,非功利性一笔概括。
)参考: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影响、作用于生活。
艺术的功能就是艺术之于人类和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或者说是艺术的目的和价值。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物质层面,而在于超越性的精神层面。
人不能没有精神追求,精神追求是一个人生命质量的保障。
现代社会人已经被异化为非人,更多时候人是一个功能性存在物,即人是作为实现某个异己目的的工具而存在的,并非作为人自身存在的。
艺术所期许的自由是人类终极关怀的理想目标。
在艺术世界里,人可以忘却现实的各种纷扰,诗意的栖息于大地,成为一个绝对自由的人。
正是艺术的超功利性或非实用性才成就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价值。
艺术对人能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艺术对人的心灵的影响力往往超出任何道德性说教文章。
艺术对人们情感的积极影响力往往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艺术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最为美好和纯净的经验。
《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1. 雕塑:圆雕、浮雕2. 戏剧四要素:演员、导演、剧本、舞台美术3. 园林: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4. 艺术的四要素:社会(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接受者5. 书法的特征:(1)抽象性(笔、结构、章法);(2)形与意的结合(篆、隶、楷、行、草)6. 艺术的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审美功能7. 决定艺术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二、连线星夜——梵高弗吉尼亚·伍尔芙——随笔柏拉图——理想国大卫——米开朗基罗格尔尼卡——毕加索五四运动——滑田友克莱夫·贝尔——《艺术》福楼拜——《包法利夫人》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克罗齐·科林武德——《美学原理》希勒——《审美教育书简》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三、名词解释1. 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1)模仿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2)表现说:柏拉图的理念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心灵情感的表现。
中国的《诗言志》属于此类,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的科林伍德持此观点。
(3)游戏说:由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活动。
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只有当人是完整的人时,他才游戏。
(4)巫术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艺术中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
法国的雷纳克,英国的人类学家弗雷泽也持此观点。
(5)劳动说: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普列汉诺赞成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劳动产生了艺术的需要。
劳动培养审美意识。
2. 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A.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一、艺术的定义和特征1.艺术的定义及其多元性:艺术的本质和功能的不同解读,艺术的个体性和文化背景的关联。
2.艺术的特征: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表现性、创造性和独特性。
二、艺术的分类1.文学艺术: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分类、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诗歌、戏剧等。
2.美术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的艺术,艺术表现的形式、主题和风格。
3.音乐艺术:音乐的要素、音乐的体裁和风格、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4.舞蹈艺术:舞蹈的要素、舞蹈的形式、舞蹈的表现力和传统文化。
5.戏剧艺术:戏剧的构成要素、戏剧的形式分类、戏剧的舞台艺术和表演艺术。
三、艺术的发展历程1.艺术的史前时期:洞穴壁画和雕塑的起源,原始宗教艺术的特点。
2.古代艺术: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3.中世纪艺术:基督教宗教艺术的发展,哥特式建筑和绘画的兴起。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对艺术的影响,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
5.当代艺术: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
四、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1.形式主义: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和技巧,强调艺术作品的内在逻辑和美感。
2.内容主义:注重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观,探讨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社会学批评:关注艺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考察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和影响。
4.传统美学:美的本质和美的标准的探讨,审美经验的形成和表达。
五、艺术与社会1.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2.艺术的政治性:艺术作为政治表达和社会批评的手段,艺术与权力、政治利益的关系。
3.艺术与文化: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艺术与宗教、道德、民族文化的关联。
4.艺术市场与消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运作机制,艺术作为消费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
六、全球化与跨文化艺术1.文化多元性:全球化对艺术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和融合。
2.跨文化艺术表达: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如何处理个体经验和跨文化影响的关系。
2023年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空, 每空1分, 共10分)1. “艺术本质”包含社会本质、结识本质、审美本质。
2. 在形式上, 宗教的观念性本质无关形式, 它可以经由艺术传达, 却并不必须这样;艺术的形象性本质可以表达宗教情感, 却并不仅仅表达这一种情感。
3. 黑格尔说, 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
4.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外在感观形式的存在, 哲学是抽象观念的存在。
5.艺术用形象方式全面反映人对世界的能动结识。
与宗教相比它是人本的, 与哲学相比它是具象的。
6. 艺术门类划分的基本情况是:1/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从艺术(物质实体)的客体性角度来定位。
2/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从艺术的主体性角度来定位。
3/艺术形态的发明方式: 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从艺术生产的(主客体交融)角度来定位。
7、美术样式: 二维空间呈现的有手绘、印制两种样式。
三维的有建造一种样式8、雕塑作品作为立体的存在, 运用不同质地的物质材料单纯表现物质形态的静止和运动、实体和虚空的对立与转化, 并最终实现动态平衡.9、从静态看, 各艺术门类之间无论是形式特性或是创作及接受规律来说, 都存在互相融通的紧密联系。
各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吸取与借鉴、搭配与结合广泛存在。
从动态来说, 各艺术门类的分化与综合是艺术整体发展的运动常态。
建立规则与打破规则, 是艺术永远的话题。
10、艺术发生理论重要有游戏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11.艺术的发生过程是: 从实用开始, 演变为实用和艺术呈现相混合, 最后彻底成为单纯的艺术呈现。
12、结识艺术发展的规律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 人的审美需要的与日俱新;艺术形式技巧的发生与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
1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民族艺术是世界艺术的个性呈现, 世界艺术则是各民族艺术的共相。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提供《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二)》,旨在帮助读者回顾和深入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艺术流派、艺术家以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正文内容:1.艺术的定义与分类1.1艺术的定义和核心特征艺术的综合性定义艺术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艺术与美的关系1.2艺术的分类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关系2.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2.1古典主义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代表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2.2浪漫主义历史背景与核心理念代表作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在路上》2.3印象派艺术风格与技法特点代表作品:莫奈的《睡莲》系列2.4赛博朋克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代表作品:利德尔·巴达纳的《生化》2.5当代艺术各种流派和实验性作品的多样性代表作品:达米恩·赫斯特的《虚伪者》3.著名艺术家与其作品3.1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达·芬奇的绘画作品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3.2印象派的艺术家莫奈的《睡莲》系列德加的《舞蹈课》3.3当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科尼利亚斯·史密斯与雕塑作品4.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影响4.1艺术对社会的启示与批判艺术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反映艺术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4.2艺术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艺术作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延续当代艺术对文化的创新与突破5.艺术的欣赏与评价5.1艺术欣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主观感受与客观分析的结合文化背景与审美观念对艺术欣赏的影响5.2艺术评价的标准与方法艺术作品的技术性评价艺术作品的创造性评价总结:《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二)》通过回顾和阐述艺术的基本概念、艺术流派、艺术家以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旨在提供读者对艺术的综合理解和深入思考。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著名艺术家与其作品、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艺术的欣赏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拓宽读者的视野和培养对艺术的独立思考能力。
艺术概论复习题

艺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艺术2. 审美3. 艺术流派4. 艺术风格5. 艺术批评二、简答题1. 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 描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要阶段。
3. 论述艺术的社会功能。
4. 举例说明艺术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区别。
5. 阐述艺术批评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1. 论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 分析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探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趋势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4. 论述艺术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5. 讨论艺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四、案例分析题1. 分析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并探讨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2. 选取一个艺术流派,分析其特点、历史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选取一个艺术批评家,分析其批评方法和对艺术界的贡献。
4. 选取一个艺术展览,分析其策展理念和展览效果。
5. 选取一个艺术作品,分析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思考题1. 你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是什么?2. 在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3. 艺术是否应该具有教育功能?为什么?4. 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如何平衡?5. 艺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社会问题?通过以上复习题,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艺术概论的基础知识,加深对艺术本质、功能、流派、风格、批评等方面的理解,提高艺术鉴赏和分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艺术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要关注艺术与社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叉和融合,拓宽艺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 雕塑:圆雕、浮雕
2. 戏剧四要素:演员、导演、剧本、舞台美术
3. 园林: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
4. 艺术的四要素:社会(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接受者
5. 书法的特征:(1)抽象性(笔、结构、章法);
(2)形与意的结合(篆、隶、楷、行、草)
6. 艺术的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审美功能
7. 决定艺术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二、连线
星夜——梵高
弗吉尼亚·伍尔芙——随笔
柏拉图——理想国
大卫——米开朗基罗
格尔尼卡——毕加索
五四运动——滑田友
克莱夫·贝尔——《艺术》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布莱希特——《四川好人》
克罗齐·科林武德——《美学原理》
希勒——《审美教育书简》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三、名词解释
1. 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
(1)模仿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2)表现说:柏拉图的理念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心灵情感的表现。
中国的《诗言志》属于此类,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的科林伍德持此观点。
(3)游戏说:由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活动。
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只有当人是完整的人时,他才游戏。
(4)巫术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艺术中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
法国的雷纳克,英国的人类学家弗雷泽也持此观点。
(5)劳动说: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普列汉诺赞成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劳动产生了艺术的需要。
劳动培养审美意识。
2. 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
A.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他律性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5)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B.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2)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与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四、简答
1.艺术的分类
(1)历史上曾经的艺术分类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分法:
①史诗②悲剧③音乐④舞蹈⑤绘画⑥建筑
黑格尔的分法:
①象征型(古代艺术)②古典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③浪漫型(黑格尔时代艺术)
(2)现代通行的分类方法
①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来分:
a.视觉艺术(绘画、摄影、建筑、雕塑)
b.听觉艺术(音乐、曲艺)
c.视听艺术(舞蹈、电影、电视、戏剧)
d.想象艺术(文学)
②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来分:
a.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
b.时间艺术:音乐、小说
c.时空艺术:戏剧、电影等
③以艺术作品被创造的方式来分:
a.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
b.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
例世界三大戏剧表演理论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体验派)
梅兰芳体系(程式派)<手、眼、身、法、步> 布莱希特体系(间离派)
c.语言艺术:语言各门类
d.综合艺术:影视、戏剧学等
2.克莱夫·贝尔给艺术下了什么定义?
二十世纪40年代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给艺术下了一个定义:“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
”(“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意味”是指那种不同于对自然物的美的感情,而是一种特殊的、神秘的、不可名状的审美情感,“形式”是艺术的核心,是艺术品内的各个部分的质素构成的一种纯粹的关系,意味与形式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3.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统治阶级的道德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维护其道德规范进而维护其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艺术与道德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表现,即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政治与道德对艺术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
4.艺术的审美本质
(1)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①艺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现实美分为自然美<自然风光、人体美>和社会美<人格美、人伦美>)
②艺术创造美:艺术的目的就在于创造美的形式或形象。
③艺术是审美的对象
(2)艺术的美学特征
①实践性与主体性②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③形式感④创造性⑤情感性
5.艺术与童话的关系(答案仅供参考)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后现代语境的今天,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当代艺术家,成为各艺术种类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
大众把童话当作对现实世界的美好寄托,因其是脱胎于现实的离奇世界;时尚的缔造者把童话当作流行文化的符号传播;艺术家则视其于某种预言的载体。
幻想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不直接描绘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借助幻想这一艺术手段去塑造并非实有却具现实意义的形象,对生活作折射式的反映,这正是童话区别于其他文学式样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童话的幻想情境常常通过某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些艺术手法主要是夸张、象征、拟人、神化、变形、怪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