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② 风险特征是风险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表现。一般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不确定性。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未来环境认识的不充分性,导 致人们对未来事件结果不能完全确定。风险是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伴随物。不 确定性决定了风险的特定出现只是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还有赖于 相关条件。 ●概率可预测性。风险是由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人们可以 通过经验和历史数据的分析来判断不确定性发生的概率。概率可预测性为风 险控制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决策相关性。风险的发生是与行为决策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决策导致不同 的策略行为和管理手段,从而导致不同的风险结果。
观点4:风险“指特定客观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结果(Outcome)发生之可能差 异程度而言,亦即指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变动程度而言,变动程度越大,风险却越 大;反之,则越小”[2]。
[1] Willims, C. Arther and Heins, Rechard M. :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Sixth Edition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9). [2] 宋明哲:《风险管理》,中华企业管理发行中心1984年版。
第7讲 基本规范解读、实施与操作 (风险评估1)
本讲我们重点阐述风险评估要素中的 风险评估概述和控制目标内容。
7.1 风险评估
7.1.1 风险评估
1.风险 (1)风险的定义
对风险的理解,择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观点1:根据《韦氏新国际大辞典》(Wiley Publishing第三版)的解释,风险 (Risk)有两层含义:其一,易变化的特性或状态,缺乏肯定性,即具有不确定性 (Uncertainty);其二,具有无常的、含糊的或未知性质的事物。

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一、关于总则(一)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依据《基本规范》第一条阐明了制定与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意义。

一是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

二十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根据《基本规范》第一条规定,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法律法规。

(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范围和时间安排《基本规范》第二条明确规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三是的公司施行,自2021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对非上市公司的大中型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鼓励提前执行。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内部空盒子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对于其他单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财务部将待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与实施有序推开后,择机推进非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研究制定工作。

(三)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基本规范》第三条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首先,它强调了企业领导者尤其是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其次,它明确了内部控制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

最后,它指明了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基本规范》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了颞部控制的目标为五个方面:一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二是维护资产安全;三是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四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五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四)内部控制的原则《基本规范》第四条规定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五项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二是重要性原则;三是制衡性原则;四是适应性原则;五是成本效益原则。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 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 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 略。 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 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 受度之内的策略。
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要素2——风险评估要素 风险评估采用的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 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 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 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 果的准确性。
控制环境之五——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责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 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 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 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 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 会、监事会报告。
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控制环境之一----治理结构的规范运行

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 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 项的表决权。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 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 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一、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一、内部操纵概念二、内部操纵规范的建设现状三、内控的内容四、内控建设方法第一节内控的概念内部操纵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

内部操纵还应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这些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

(2009年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治理》)COSO委员会对内部操纵的定义“公司的董事会、治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中指出,内部操纵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职员实施的,旨在实现操纵目标的过程。

内部操纵的目标时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治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合成效,促进企业实现进展战略。

(一)操纵什么是内控思想?过去强调的是牵制,比如,会计不能兼任出纳。

过去强调的是会计操纵。

现在,不是会计操纵,而是风险为导向的操纵,强调的是企业的治理层角度的治理操纵,而会计操纵是内部操纵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治理1.企业方面作为股东投资者,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

而作为投资者,要求投资获得收益,终极目的确实是获得利润。

因此在加强企业治理和运作中,会在方方面面有内控的思想的覆盖和渗透。

内部操纵不是牵制,不是会计内控。

内部操纵是一种治理,内控的理想状态是无需内控就能够遵守规章制度。

内控是一种治理,是对风险的治理。

风险无处不再,国际风险,国家风险,政府风险,企业风险,家庭个人风险,无处不在。

关于企业而言,风险可能来自业务经营、合规、运营或财务方面,内部操纵应当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辅助条件,使企业有能力对最爱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作出反应。

2.事业方面在事业单位,机关财务部门作为内控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治理,预算治理。

(三)流程内控是操纵的一个过程,那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上到董事会、治理层、监事会,下到各级职员,都需要参与进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规范的前景和展望
随着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法规要求的提高,内部控制规范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重视,为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本演示将介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重要性、原则、实施流程、常见 问题与解决方案、评估与完善,以及前景和展望。
内部控制规范概述
内部控制规范包括一系列管理控制措施,在企业内部确保资源合理使用、风险可控、诚信经营、保护资 产和实现目标。
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性
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并确保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1 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
2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完善审批 流程。
定期评估制度有效性,及时修订和完善制 度。
3 信息系统漏洞
4 外部环境变化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及 时修复漏洞。
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适应外部环境的 变化。
内部控制规范的评估与完善
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完善内部控制规范, 以确保其持续适应企业的需求和环境。
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流程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定内部控制策略
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和策略,制定内部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2
控制方案。
建立制度、流程和规范,明确各岗位
的内部控制职责和权限。
3
实施内部控制措施
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各项内部控
监督和评估
4
制措施。
建立监督体系,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 监督和评估,并及时完善。
内部控制规范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下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概述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措施。

通过预算控制,使得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单位的约束条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预算安排。

企业全面预算一般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等。

(一)企业至少应当关注全面预算管理的下列风险:1.缺乏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完整,可能导致企业盲目经营;2.预算执行不力,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二)应对措施企业应当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明确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环节的主要风险点,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有效控制。

企业在建立与实施预算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控制: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全面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分析与考核、评估与披露等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对预算编制方法、审批程序、预算执行情况检查、预算调整、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考核等应当有明确的规定。

关键内部控制一、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企业应当建立全面预算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全面预算工作中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一)全面预算工作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1.预算编制(含预算调整)与预算审批编制预算的人员与审批人员是不相容的。

审批人应当根据预算工作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预算工作。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预算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预算审批与执行工作也是不相容的,执行这两个工作的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具有明确的界限,跨过了这个界限,就属于违背了内部控制关于预算控制的基本规范。

3.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预算执行人员与对预算进行考核的人员不能由一个人同时担任,这两者属于不相容岗位。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第二章内部环境
人力资源政策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 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包括:
► 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 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 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 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等等。 ► 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政策
社会因素 安全稳定 文化传统 社会信用 教育水平 消费者行为
第三章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规避
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 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风险降低
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 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学习会,请遵守:
1、请将手机调整为静音状态;如中途须接听电话, 请到室外接听; 2、学习会期间,非讨论时间请尽量不要私下讨论, 有疑问请举手示意发言;互动时间请积极发言;
3、请遵守时间,不迟到,讨论时也并请注意发言时
间,做到不跑题; 4、学习结束,请自觉将椅子归位,垃圾带出会议室。

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并贯彻员工行为守则。
第二章内部环境
法制观念
作为上市公司,必须接受国家和证券监管部门颁布的法 律法规监管,这是市场经济法则的客观要求,为达到这 些目标,企业应当:

企业 内部 控制 应用 指引
企业 内部 控制 评价 指引
企业 内部 控制 鉴证 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与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与案例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内部控制的执行力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之一。
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 现和纠正执行不力的情况。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奖惩机 制,对执行良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执行不力的部 门和个人进行惩罚,从而激励员工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 度。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员工对 内部控制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人力资源政策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和职 业能力。
风险评估
目标设定
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 根据内外部环境设定风险 承受范围。
风险识别
及时识别企业面临的内外 部风险,分析风险发生的 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
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控制活动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 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机遇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内部 控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 企业的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反舞弊机制
建立反舞弊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舞 弊行为,加强监督和制约。
监控
日常监督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进行 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缺陷。
专项监督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定方面或环 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确保其 有效性和合规性。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
03

案例一:某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总结词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解读?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标准?制定背景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第1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那么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标准——根本标准?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标准,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XX、XX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开展;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内控要求也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以便为进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

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防止和管理风险、提高运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战略目标的能力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对目前国际上各国企业内控建立产生积极影响。

在根本标准发布前,尽管我国一些海外上市的企业已经开场按照国际准那么进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标准。

近年来,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陆续建立并实施各具特色的内控制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根本标准,存在内控监管要求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的状况。

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加上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在市场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此外,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标准而使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问题。

2007年3月2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标准——根本标准?和17项具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008年6月28日,根本标准正式发布。

企业内控基本规范

企业内控基本规范

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可以有效防范和识别风险,保证企业的经营稳定、合规和效益。

本文将围绕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展开探讨。

1. 内部控制规范的含义内部控制规范是指企业为了防范和识别经营风险,规范企业内部各项经营行为的权责关系、流程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在规范和合规的前提下,有效地达成经营目标。

2. 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授权和职责划分授权和职责划分是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

企业需要明确各个部门和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定权责清晰的业务流程和制度,做到有序运转,减少重复工作和手续繁琐等问题。

(2)信息的保护和管理信息保护和管理是内部控制规范的关键内容之一。

企业必须建立各种信息管理制度,仅允许授权人员访问限制信息,保证信息流通的可靠性,以及对设备进行完善的硬件和软件保护。

(3)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还需要针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化解措施。

风险评估可以包括人员调查、核对山坡的问卷调查、交叉审计等手段,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有效的预防和化解潜在的经营风险。

(4)内部监督和审计内部监督和审计是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

企业需要建立现代化的体系,对企业的各项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审计,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及时予以在处理。

3.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步骤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规范后,还需要制定实施方案,并通过相应的业务流程、制度和组织架构等措施,将其落实到企业经营行为中。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范围企业需要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制定内部控制规范的业务范围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2)制定内控标准和方法企业应针对特定业务领域进行规范的制定和方法的制定,以有效管理和控制业务流程;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精讲58页PPT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精讲58页PPT
9 天津磁卡 600800
10 天香集团 600225
入选理由
相关处罚
影响深远,德勤因长期为科龙提供服 务而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资本家玩造系工程如演戏,资本游戏 何时休? 审计署04年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头号 案件,造假团队庞大名目多金额大 造假金额超过亿元,追溯后双连亏
顾雏军被刑事拘留
财务人员被吊销职业资格,审计师 被暂停执业,事务所受警告 董事长、总经理分别被警告和罚款 处分 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会计政策、结账和对账程序。
• (七)、内部报告空控制 • (八)、经济活动分析控制 • (九)、绩效考评控制 • (十)、信息技术控制
17
• 红星公司是一家集农工商为一体的中型企业。红星公司的董事长张某十年前从事贩卖鸭蛋的生意,有了一定的资本以 后,在数年前与他的妹夫一起创立了红星公司,同时任命他的妹夫随某为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 ,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红星公司决定从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建立生产基地,按照市场销售动向生产产品,以满足 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效益。加工阶段,注意产品的形象,多生产品向好的产品,在销 售阶段,建立营销队伍,设立专柜,扩大宣传,引导消费。 该公司经过努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节节升高。销售过程中,总经理随某发现,大多数人在买东西的 时候都愿意挑颜色好看的产品,比方说,买咸鸭蛋时喜欢买红心的,如果能够生产出红心蛋,不但卖的快而且价钱高 ,这种情况下,公司千方面计生产红心蛋,这一提议得到了董事长张某的全力支持,经过实验,只要在饲料当中添加 苏丹红,鸭子所产下来的鸭蛋就符合红收蛋的标准,经过加工,咸制,最终产生了公司的特产红心鸭蛋。
• 4、资产的安全完整
• 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督规定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所谓的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不能由一人兼任,否则既可弄虚作假,又能掩盖其舞弊行为的 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就是这些职务由两人以上担任,以利于相互监督。
可编辑ppt
9
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环节,根据控制措施的费用应当与风险相平衡的原则,企 业应该对所选择的安全控制措施予以严格实施和应用。
9.1.2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
9.1.2.1 基本规范规定
基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 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 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可编辑ppt
8
1.选择安全控制措施
安全控制措施的选择应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依据,判断与威 胁相关的薄弱点,决定保护的地方和采取的保护手段。安全控制措施 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费用因素。如果实施和维持这些控制措施的 费用比资产遭受威胁所造成的预期损失值还要高,那么所建议的控制 措施就是不合适的。如果控制措施的费用比企业的安全预算还要高, 则也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预算不足以保障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措施,并因此导致了风险,则应该适当调整预算。通常,一个控制措 施能够实现多个功能,而功能是越多越好的。在考虑总体安全性时, 应该考虑尽可能地保持各个功能之间的平衡,这将有助于总体安全的 效率和有效性。
可编辑ppt
2
9.1 风险控制
9.1.1.1 基本规范规定
基本规范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结合风险 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 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 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 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 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基本规范 内容及特点解析
( ) 一 科学界定 内部 控制 的 内涵 , 强调 “ 员控 制” 基本 规 全 范强调内部控制是 由企业董事会 、 监事会 、 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 的、 旨在实现控制 目标 的过程 , 是一种全面 、 员、 全 全过程控制的理 念。 企业是不 同理性主体之 间的一组契约 , 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 但 性、 经济 人的有 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的影响 , 这组契约通常又是不完 备的 ,为了在取得低交 易成本收益 的同时弥补企业契约 的不完备 性, 就需要在企业 内部存在一个控制机制 , 以保证企业 的正常运作 和发展 。 内部控制通过 明确企业 内部各成员的职责 , 以及制定各种 交易规则 , 保护距离企业较远一方的正当利益 , 同时对交易另一方
缺陷 ,对公司实际控制人 缺乏必要制约 ,管理层任意超越 内部控 制, 最终导致 内部控制成为一纸空文 ; 战略及经营 目标实现方面 在 的风险控制严重缺失。基 本规 范也 凸显 了风 险管理与 内部控制的
密切联系 , 规定企业应 当根据设定 的控制 目标 , 全面系统持续地收 集相关信息 , 结合实际情况 , 及时进行 风险评估 ; 当准确识别 与 应
进 行 监 督 , 大 限度 维 护 企 业 内部 交 易 的 公 正 和 公 平 , 最 内部 控 制 系
制活动为重要手段、 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 条件 、 以内部监督为重要 保证 , 相互联系 、 相互促进 的五要素 内部控制框架 。笔者认 为这个
框架主要有以下两方 面特 点 :

是该框架有效整合 了公 司治理结构 、内 控制与风险管理 部
制度解读 IO IYI T 1 K T T O L E P E A IN P C N K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为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同时提高治理和经营效率,本文将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进行详细介绍。

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 内部控制目标的明确企业应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应性较强的目标,明确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所追求的结果或影响。

2. 内部控制责任的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应明确分配给各级管理人员,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应承担不同的内部控制责任。

3.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操作程序、岗位职责等,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

4. 内部控制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企业内部控制需要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信息的遗漏和失真,同时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5.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监督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和改进。

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 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环节,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控制活动企业应确保各项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有效性,通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明确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

3. 信息与沟通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监督和评价企业应设立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改进意见。

5. 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益处1. 保障企业资产安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防止资产的滥用、浪费和盗窃,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护自身利益,实现组织目标,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建立的一系列风险管理、内部监督和运营程序。

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财务报告保障,帮助企业合规经营、提高运营效率。

本文将介绍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与应用指引,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明确目标与责任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责任,确保所有员工理解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并将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

此外,应该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员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职责,避免权责不清导致的问题。

2.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需要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对企业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对于重大风险,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监督实施和效果。

3.制定与执行控制措施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业务流程、信息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这些控制措施需要确保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确保员工理解控制要求,并按照要求执行。

4.信息和沟通信息交流和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以及信息的安全性。

同时,需要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使信息能够顺畅地在企业内部流动,并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

5.监督与改进企业内部控制需要进行监督和改进。

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管理层自评等方式进行。

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问题。

基于监督结果,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 领导层重视与承诺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与承诺。

领导层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并履行自己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责。

2.明确责任与权限企业需要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他们知晓自己的职责,并在职责范围内履行义务。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社区
贸易协会
技术因素
2024/6/1
张继德企业内部基本规范培训资料
2
1.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技 术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 素等。
企业的任务环境包括直接影响企业和受企
业影响的要素或者组织,如政府、地方社
区、供应商、竞争者、客户、信贷者、雇
员与工会、特殊利益群体以及商业联盟等。
18
(2)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 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目标、职能划分和管理 要求,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 内部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以 及基层作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 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为内部控制的有效 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企业设置内部机构和 岗位时,要实现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制 衡。
2024/6/1
张继德企业内部基本规范培训资料
19
① 董事会。
企业董事会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对企业内部控制所 承担的责任,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 施,加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的指 导和监督。
第一,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
董事会应核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监 督其在企业的传达贯彻。如果企业缺乏战略目标 或指引性的价值准则,其经营活动将难以进行。
21
第三,对高级管理层的监督
董事会应确保高级管理层按照董事会制定 的政策实施,进行适当的监督。
第四,薪酬政策
董事会应确保薪酬政策及其做法与企业的 公司文化、长期目标和战略、控制环境相 一致。
2024/6/1
张继德企业内部基本规范培训资料
22
② 监事会
监事会主要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2024/6/1
张继德企业内部基本规范培训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一、内部控制概念二、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现状三、内控的内容四、内控建设方法第一节内控的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

内部控制还应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这些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

(2009年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时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合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控制什么是内控思想?过去强调的是牵制,比如,会计不能兼任出纳。

过去强调的是会计控制。

现在,不是会计控制,而是风险为导向的控制,强调的是企业的管理层角度的管理控制,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管理 1.企业方面作为股东投资者,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

而作为投资者,要求投资获得收益,终极目的就是获得利润。

因此在加强企业管理和运作中,会在方方面面有内控的思想的覆盖和渗透。

内部控制不是牵制,不是会计内控。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内控的理想状态是无需内控就可以遵守规章制度。

内控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

风险无处不再,国际风险,国家风险,政府风险,企业风险,家庭个人风险,无处不在。

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可能来自业务经营、合规、运营或财务方面,内部控制应当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辅助条件,使企业有能力对最爱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作出反应。

2.事业方面在事业单位,机关财务部门作为内控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三)流程内控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上到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下到各级员工,都需要参与进来。

通过内控要实现的目标 1.企业的经营要合法合规 2.企业资产要安全完整 3.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要真实可靠完整 4.通过内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

从管理要效益。

从产品要效益,从营销要效益,从管理要效益(从政府要效益) 5.促成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四)合理保证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但它也存在局限性,因此不是一种绝对保证 1.在一个企业的不同岗位之间要有内部控制措施,如:签订合同VS管理合同,会计VS出纳,但这种岗位间的内控措施无法防止由于人员的串通导致的内控实效 2.内控是一个管理制度管理是一个由上到下的管理,而管理者的控制相对较弱,同时管理者自己的情况也会决定管理制度的实施。

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3.大型或小型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时,均可能存在资源受限的问题。

第二节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现状一、我国内控建设的理论方面我国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还比较到位,但总体上,我国企业的内控还比较薄弱。

1995年,财政部,《会计法》,单位应该“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2001年,财政部,陆续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包括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担保、对外投资等六个具体控制规范。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2005年,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未完待续) 2006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2006年,1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没有国资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二、实务工作的情况美国的安然、世通、朗讯等公司相继爆出丑闻美国立即出台《萨班斯法案》最重要的,404条款 1.公司的CEO/CFO应当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保证,并向股东出示披露 2.审计师要确保审计的真实有效我国上市公司(含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相继爆出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都与管理不善、内控缺失直接相关。

三、内控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1.领导观念不能及时转变,而不是标准无法建立很多领导者认为内控是一种束缚,而不愿意搞内控。

企业经不起折腾,财务准则的变化等等,人员的落伍和淘汰 2.管理是否能够到位只有内控到位了,会计准则才能更容易实施到位。

这种管理制度,不仅仅要适用于一般的企业,还应当适用于事业单位。

总则和附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由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7章,共50条组成。

其中核心内容就是内部控制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一、条款和结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总则和附则共有13条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规范》第1条,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立法依据。

(二)《基本规范》第2条、第50条,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开始执行时间。

(三)《基本规范》第3、第4条,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四)《基本规范》第5条,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5要素。

(五)《基本规范》第6条、第7条、第8条、第48条、第49条,明确了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同时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六)《基本规范》第9条、第10条,明确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企业建立和实施的内部控制承担监督职责,并明确了企业需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二、新旧变化分析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根据2006年1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确定的,与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简称《基本规范(试行)》比较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变化:(一)发文机构变化《基本规范(试行)》发文机构为财政部。

《基本规范》为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文。

(二)立法宗旨有所变化,法律依据进一步明确《基本规范(试行)》是仅仅针对内部会计控制而言,所以立法宗旨为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基本规范》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而言的,所以立法宗旨企业内部控制整体出发,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基本规范(试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基本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

(三)适用范围变化《基本规范(试行)》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

《基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四)定义和目标不同《基本规范(试行)》中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基本规范(试行)》中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同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五)承担内部控制责任者的变化《基本规范(试行)》中,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基本规范》中,董事会负责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六)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原则的变化《基本规范(试行)》中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6个基本原则为: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基本规范》中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为: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七)内容和要素的变化《基本规范(试行)》中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划分为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将其作为应用指引的内容划分为22个方面,在基本规范中并未提及,而是从内部控制的5个组成要素方面进行了说明,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八)结构的变化《基本规范(试行)》中单独作为一章中说明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在《基本规范》中作为5个要素之一的控制活动中的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具体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基本规范(试行)》中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基本规范》中控制活动的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九)监督权限的提高《基本规范(试行)》中承担监督检查职责的机构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基本规范》中承担监督检查职责的是国务院有关部门。

(十)中介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要求的变化《基本规范(试行)》中提出企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并对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

《基本规范》中明确接受委托的中介机构为会计师事务所,并要求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必须同时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

三、重点条款解读(一)《基本规范》适用的范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条规定:“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