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山东肿瘤医院影像科)

合集下载

肾上腺腺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肾上腺腺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33
17
右肺癌合并双侧肾上腺转移 18
转移瘤与腺瘤的CT鉴别
首先排除囊肿、嗜铬细胞瘤及髓脂瘤 平扫CT值小于10HU,考虑为腺瘤
平扫CT值大于43HU,考虑为转移瘤 CT值在10-43HU之间,则计算10分钟绝对廓清率,
52%为界,转移瘤均<52%,腺瘤均大于52%
19
嗜铬细胞瘤
也称副神经节瘤,好发于20~40岁 典型症状: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数分钟后缓解 10%肿瘤: 10%肾上腺外、10%双侧、10%多发、10%恶
强化,迅速廓清,可出现薄纸样环状强化,为其特征性改 变。 病侧肾上腺多能显示清楚,可受压、变形,但无萎缩性改 变。 CT检查密度接近于水,需与肾上腺囊肿鉴别,腺瘤发生强 化,而囊肿无强化。
10
肾上腺腺瘤
cushing腺瘤
conn腺瘤
无功能腺瘤
大小
2-3cm
小于2cm
3-5cm
密度
类似肾脏或稍低
相对瘦小,毛发增多,肌肉萎缩,性功能减退等。
7
CT表现: 多为单侧性,圆形或类圆形肿块,直径2~ 4cm,偶可较
大。 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轻、中度快速强化,迅速廓清; 瘤体大者可有出血或坏死,密度不均。 同侧肾上腺残部及对侧肾上腺变小。由于肿瘤自主分泌皮
质醇,从而反馈性抑制垂体ACTH分泌,造成非肿瘤部位肾 上腺萎缩。
女,16岁,阵发高血压
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22
CT平扫(A)示
右侧肾上腺区一
类圆形肿块影
(↑),其内密度
不均匀,边界尚
清;增强扫描动
脉期(B)呈不
均匀边缘性强化
(↑),延迟扫描
(C)密度趋于
23

肾上腺影像学表现(2023版)

肾上腺影像学表现(2023版)

肾上腺影像学表现肾上腺影像学表现一、概述肾上腺是人体内位于肾脏上方的一对内分泌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肾上腺影像学是通过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和评估肾上腺的结构和病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上腺影像学的各种表现。

二、常见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方法⒈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最常用的检查肾上腺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提供肾上腺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基本信息,但对于细节观察有限。

⒉ CT扫描:CT扫描是观察肾上腺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可以观察肾上腺的内部结构、密度和异常病变。

⒊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肾上腺影像,对于检测肿瘤的性质和边缘有优势,是CT的有力补充。

⒋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技术,可以提供代谢信息和结构信息的双重评估。

三、肾上腺结构异常与病变的影像学表现⒈肾上腺增生:肾上腺增生通常表现为双侧肾上腺肿大,密度均匀一致,无占位表现。

⒉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腺瘤是肾上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表现为肾上腺局部肿块或结节,边缘清晰,密度均匀。

⒊肾上腺囊肿:肾上腺囊肿多为单发,呈水样密度,边缘光整,无壁结节。

⒋肾上腺腺癌:肾上腺腺癌通常表现为肾上腺异常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常合并出血和坏死。

四、肾上腺影像学诊断注意事项⒈图像质量:影像质量是准确诊断肾上腺病变的前提,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和参数,确保图像清晰度和解剖细节的显示。

⒉预防钙化伪影:钙化伪影是肾上腺结节的常见伪影,应注意早期诊断,避免漏诊和误诊。

⒊动态观察:一些肾上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动态观察,不仅要关注形态和密度的改变,还要注意病变的增大或缩小。

⒋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肾上腺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准确诊断率。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组织细胞增生引起的肿大。

⒉腺瘤:一种良性的肿瘤,由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

肾上腺腺瘤影像诊断课件

肾上腺腺瘤影像诊断课件
65%) 3.无功能性肾上腺癌(54%),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出现压
迫和转移症状 4.易出现肝、肺、骨及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20%
CT表现: 大小:较大,直径常>6cm,可达7~20cm 形态: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边缘清晰或不清,可累及周围结构 平扫:密度常不均匀,大者中心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女,16岁,阵发高血压 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CT平扫(A)示 右侧肾上腺区一 类圆形肿块影 (↑),其内密度 不均匀,边界尚 清;增强扫描动 脉期(B)呈不 均匀边缘性强化 (↑),延迟扫描 (C)密度趋于
肾上腺皮质癌
1.发病年龄:<5岁、31-50岁 2.功能性肾上腺癌(46%),以Cushing综合征最常见(约占
节瘤等。
肾上腺皮质腺瘤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51%),好发于40-50岁女性 功能性腺瘤(cushing腺瘤、conn腺瘤)
非功能性腺瘤 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
肿瘤可有出血、坏死及囊变。
皮质醇腺瘤(cushing腺瘤)
病因: (1)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2)垂体ACTH分泌过多。 (3)异位ACTH分泌过多。 (4)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临床表现: 向心性肥胖,满月脸,腹大如球,皮肤细薄有紫纹,四肢
类似肾脏或稍低
增强
迅速增强,快速廓清 3min后相对廓清率35%;5min后相对廓清率40%
同侧肾上腺 残部及对侧 肾上腺
萎缩
无萎缩
无萎缩
临床表现
库欣综合症
conn综合症 多无症状
cushing腺瘤
图a:平扫CT,左肾上腺较低密度椭圆形肿块 图b:+C呈均匀强化; * 左肾上腺其余部分及右侧肾上腺呈萎缩改变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钙化:正常肾上腺区 无钙化影,肾上腺肿 瘤有14%可以出现钙 化。
腹膜后充气造影
(Retroperitoneal Pneumography)
• CT应用以前为检查肾 上腺病变的重要方法, 结合体层摄影可以勾画 出肾上腺及其病变的轮 廓,并可以观察占位性 病变与其周围组织结构 的解剖关系。
• 多采用骶椎前穿刺腹膜 后充气造影法。
☺ 缺点:⑴禁忌症;⑵ 检查时间长;⑶费用 高
T2 冠位
比较影像学
• X线
– 累及肾脏(IVP),介入(DSA)
• 超声
– 最初和筛选
• 核素
– 很少应用
• CT
– 最佳检查方法
• MRI
– 重要的补充,应用日趋增多
正常CT影像解剖
• 检查技术
– 薄层(3~5mm)高分辨率CT
• CT影像解剖
– 位置:肾上极前内,右下腔V后,左腹主A旁 – 形态:右“V”或“-”形;左“V”、 “Y”或三角 – 密度:均一软组织密度,髓质无法区分 – 边缘:平直或轻度内凹,表面光滑 – 大小:个体变异较大,厚度<10mm,或与同侧膈脚比
高分辨率CT可呈网格状表现; – 因血供欠丰富增强后一般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少数
– 肉眼: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切面呈淡黄色或黄褐 色相间的花斑状。肿瘤多无囊变、出血及坏死。
– 镜下:肿瘤含大量透明细胞及颗粒细胞,部分胞核有 异核及深染现象。Conn腺瘤以透明细胞为主,胞浆中 含有丰富的类脂质,排列成不规则团片状或条索状; Cushing腺瘤以颗粒细胞为主,细胞排列成小网状或束 状,较致密,细胞索间有窦隙状 。
• 现已淘汰
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肾上腺肿瘤的CT 诊断(附27 例报告)

肾上腺肿瘤的CT 诊断(附27 例报告)

第39卷 第2期2003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QIN G DAO UNIV ERSITATISVol.39,No.2J une 2003・经验介绍・[收稿日期]2002211213; [修订日期]2003201206[作者简介]纪清连(19662),男,主治医师。

肾上腺肿瘤的CT 诊断(附27例报告)纪清连,路晓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3) 肾上腺肿瘤比较常见,CT 扫描是术前肾上腺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但临床上术前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1]。

为了进一步提高肾上腺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率,现将近年来在我院诊治、并有完整资料的27例共29个肾上腺肿瘤病灶的CT 征象进行分析,探讨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 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肾上腺肿瘤病人27例(29个病灶),男13例,女14例;年龄7~62岁,平均40岁。

肾上腺腺瘤11例,其中1例为同侧2个肿瘤;嗜铬细胞瘤4例;髓样脂肪瘤1例;节神经细胞瘤1例;囊肿2例;肾上腺皮质腺癌3例;转移瘤5例,其中1例为双侧各有1个病灶,源肿瘤为肺癌3例,肝癌1例,肾癌1例。

1.2 CT 扫描方法全部病例均用Picker 2000螺旋CT 机扫描检查,肾上腺区域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5mm ,病灶局部及兴趣区加薄层扫描,层厚2~3mm ;增强扫描时静脉快速注射600g/L 泛影葡胺(安其格纳芬)80~100mL ,注射后30~40s 连续扫描,层厚2~5mm 。

重点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增强扫描时肿瘤强化程度,同时观察肿瘤是否侵犯邻近器官以及与同侧肾上腺的关系。

1.3 CT 表现11例病人12个肾上腺腺瘤病灶均为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直径为1.0~3.0cm ,呈低密度或等低密度,CT 值-16~36Hu ,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其中10例肿瘤瘤体与正常肾上腺相连。

肾上腺常见疾病影像诊断(1)

肾上腺常见疾病影像诊断(1)

二、肾上腺腺瘤
• 分为功能性(多数)和无功能性(少数) • 功能性腺瘤临床表现与肾上腺增生相仿,主要为皮
质醇增多征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征,少数为性变态 综合征 • 分泌皮质醇的腺瘤较大,直径1~5cm;分泌醛固酮 的腺瘤稍小,直径1~2cm • 腺瘤包膜完整,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可有分叶,腺 瘤单侧发病多见,多发少见
外伤当日
肾上腺出血
外伤2个半月后复查
九、肾上腺淋巴瘤
• 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鲜见内部坏死 • 其形态往往保持肾上腺的形态,也就是说,我们
通过病变,可以分辨出内侧肢和外侧肢
肾上腺淋巴瘤
肾上腺淋巴瘤
十、肾上腺结核
• 往往病变范围较小,因为结核是增生、渗出、钙 化纤维化同时进行,所以,其密度往往不均密度 均匀
病 例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八、肾上腺出血
• 主要原因:钝性外伤、血凝固障碍、抗凝治疗、 恶性高血压、败血症、毒血症、器官移植
• 两侧受累可引起肾上腺功能不全 • CT:肾上腺内新鲜出血,呈高密度区 • 出血可吸收,也可转化为低密度(假囊肿) • 增强扫描:血肿不增强
外伤当日
外 伤 当 日
外伤1个月后复查 外伤3个月后复查
光滑锐利
肾上腺囊肿
七、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良性肿瘤,一般为单侧性 肿瘤含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髓样组织 类圆形肿块,直径多在10cm以下 CT:混杂密度,由不等量的低密度脂肪和软组
织密度构成 增强:脂肪组织不强化,软组织成分可见强化。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病例1
病例2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与 上 图 为 同 一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
五、肾上腺转移瘤
• 肾上腺是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肝、肺、骨 • 原发多来自于肺、乳腺、甲状腺、结肠及黑色素瘤 • 常双侧同时发生

肾上腺肿块的CT影像诊断与鉴别

肾上腺肿块的CT影像诊断与鉴别
转移灶最为常见的是肝(左叶),其他为 肺、淋巴结,转移途径包括直接蔓延和肿 瘤栓子。
精选课件
肾上腺皮质癌容易侵犯下腔静脉,此时病 人表现:内分泌症状、肿块本身、腹痛、 下肢水肿、肺栓塞。
精选课件
55Y,F
15cm
精选课件
64Yochromocytoma
精选课件
腺瘤的CT表现
密度:均匀 大小:2-2.5cm,最大3cm,也有大腺瘤报道,
直径约4-6cm。 增强扫描:肿块快速强化,迅速廓清。
精选课件
成分:富含脂肪; CT值(-2)-16HU; 脂肪较少的腺瘤CT20-25HU;
在腺瘤中少脂肪的占10-40%。
精选课件
增强前(22HU)、静脉期(64HU)、
CT影像虽然不能直接诊断出是哪种病变, 但可以总结出一系列影像学规律对所见的 影像表现进行分析。
精选课件
前言
肾上腺肿瘤: 一、腺瘤 二、肾上腺皮质癌 三、嗜铬细胞瘤 四、髓脂瘤 五、淋巴瘤 六、转移性肿瘤 七、“假性病变”
精选课件
肾上腺腺瘤Adenoma
腺瘤的发生率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Kloos 等指出,20-29岁人群占0.14%,70岁以上占 7%,且大部分腺瘤为非功能性。
多数发生在肾上腺,很少位于肾上腺以外 的其他器官。
为非功能性肿瘤,肿块本身压迫、坏死 、 出血可引起腹部包块,疼痛等症状。
与其他肿瘤合并时可有症状。
精选课件
CT表现:软组织+脂肪组织(macroscopic fat),单发中50-90%为脂肪组织,平均直
径约10cm,54%会发生钙化,75%有假包膜。
精选课件
35Y,F,低血钾,家族遗传史,von Hippel–Lindau 综合症

肾上腺常见疾病影像学

肾上腺常见疾病影像学

肾上腺常见疾病影像学1. 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腺瘤是肾上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腺瘤。

影像学常见的表现为:CT 表现:肾上腺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常见于肾上腺的外侧部位。

MRI 表现:肾上腺腺瘤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轻度或无强化。

2.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多数由21-羟化酶缺乏所致。

影像学常见的表现为:肾上腺增大,呈双侧对称性。

CT 表现:肾上腺呈均匀增大,密度均匀,边界清晰。

MRI 表现:肾上腺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

3. 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瘤是指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常见的类型有髓质腺瘤和顶冠皮质腺瘤。

影像学常见的表现为:CT 表现:肾上腺皮质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或钙化。

MRI 表现:肾上腺皮质腺瘤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增强后可见轻度或中度强化。

4. 肾上腺髓质腺瘤肾上腺髓质腺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常见良性肿瘤,多数为功能性肿瘤。

影像学常见的表现为:CT 表现:肾上腺髓质腺瘤呈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或钙化。

MRI 表现:肾上腺髓质腺瘤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增强后可见中度或重度强化。

5.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细胞的一种肿瘤,多数为功能性肿瘤。

影像学常见的表现为:CT 表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呈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出血、坏死或钙化。

MRI 表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中度或重度强化。

以上是肾上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了解这些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如果怀疑肾上腺疾病,请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上腺肿瘤及瘤样病变的 影像诊断
山东肿瘤医院影像科
解剖
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低密度脂肪 组织。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在右膈 肌脚与肝右叶之间,前方毗邻下腔静脉。左肾上 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外侧毗邻胰体尾部, 内侧为左膈肌脚。
右肾上腺呈三角形,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
右侧肾上腺
左侧肾上腺
• 增强扫描:平扫均匀者呈均匀性强化,不均者呈环形强化 • 延迟扫描可见持续性强化 • 病灶的强化程度有时可反映原发肿瘤的特点 • CT正常不能除外转移,PET准确性高于CT
肺癌双侧肾上腺转移
转移瘤与腺瘤的CT鉴别
• 首先排除囊肿、嗜铬细胞瘤及髓脂瘤 • 平扫CT值小于10HU,肯定为腺瘤 • 平扫CT值大于43HU,肯定为转移 • CT值在10-43HU之间,则计算10分钟绝对廓清
4%
4%
2%
35%
2%
2%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和皮质癌 其它
14%
51%
肾上腺腺瘤
•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 • 发病率:2-3%,尸检9% • 脂质丰富的腺瘤:含细胞内脂质,70% • 乏脂性腺瘤:不含有细胞内脂质,30% • 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高 • 发病机率随年龄增加,60岁以上达5% • 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
肾上腺CT检查
检查前准备同一般腹部检查 扫描层厚:2.5-3mm,间距2.5-3mm 若已知病变范围较大,则5mm层厚和间距 尽量采取靶扫描 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1-2cm至肾门水平 先平扫定位,增强注射速度: 3.0ml/s ,对比
剂用量 80-100ml ,扫描时间30s、60s、3min、 5min四期或加扫10min五期
• 相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6%,特异性为100% • 绝对廓清率的准确性为88%,特异性为90%
肾上腺腺瘤 MRI
• T1WI和T2WI上,信号接近与肝实质信号(T2WI上, 转移瘤为高信号)
• 最佳方法: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在反相位上信 号较同相位显著降低(敏感性80%,特异性100%)
• 增强检查:较少使用,轻度强化 • 空间分辨率低,小于1.0cm的病变显示不如CT
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
位置:右侧: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与膈肌脚之间 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内侧为膈肌脚和
腹主动脉 形态: 右侧: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
左侧:倒Y字形、V字形、三角形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分部:头部、分歧部、内侧支、外侧支 大小:分歧部<8mm,其余<6mm,横断面>10mm视为异常 面积:小于150mm2 MR信号特点:T1WI /T2WI与肝脏信号相近
肾上腺腺瘤 CT
• Conn腺瘤及无功能腺瘤大多数为水样低密度,<10-18Hu(特异性 95-100%),无一例>43Hu
• Cushing腺瘤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少数为水样密度 • 无功能腺瘤直径常小于3cm,大于5cm者占5% • Cushing腺瘤2-3mm,对侧肾上腺可萎缩 • Conn腺瘤<2mm,平均1.6mm,对侧肾上腺无萎缩 • 30%CT值大于10Hu •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为快进快出型:注射对比剂3分钟后相对廓清率
无功能腺瘤
Conn腺瘤
Conn腺瘤
Cushing腺瘤
T2WI T2WI+FS
无功能腺瘤
T1WI T1WI+FS 同相位 反相位
肾上腺转移瘤
• 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 • 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 • 临床极少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破坏90%出
现) • 双侧者占30-50% • 肺癌患者:肾上腺结节及肿块,约1/3为良性肿瘤
肾上腺结构
肾上腺由表层 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 构成。皮质分泌肾上 腺皮质激素:醛固酮、 皮质醇和雄激素,髓 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是机体 的应急器官。
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手段
–超声 –CT –MRI –PET及PET/CT –CT下穿刺活检
快速,经济,筛查手段 主要检查手段 定性诊断价值
鉴别良恶性 诊断金标准,有创
为35%;5分钟后,相对廓清率为40%
小贴士
• 绝对廓清率=(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平扫值)×100%
• 相对廓清率= (峰值-延时强化值)/峰值×100%
• 诊断阈值:
– 3分钟 相对廓清率 35% – 5分钟 相对廓清率 40%
绝对廓清率 36% CT值 58HU 绝对廓清率 48% CT值 57H床症状:
– 大多数为无功能性 – Conn综合征:水钠潴留所致的高血压、低血钾所致的
肌无力等。(80%由腺瘤引起,20%由增生引起) – Cushing综合征:向心性肥胖,女性:皮肤紫纹、月经
紊乱、闭经、多毛、痤疮,男性:性功能减退、阳痿。 (80%由增生引起,20%由腺瘤引起) – 性变态综合征
肾上腺转移瘤 CT MR
• 单侧或双侧肾上腺肿块 • 圆形、分叶状或显示肾上腺弥漫性增大 • 较小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者中心常发生出
血、坏死,肿块密度不均,较大的肿瘤边界可不 清,累及周围结构 • 平扫90%CT值大于20HU,无一例小于10HU
肾上腺转移瘤 CT MR
• MRI在T1WI呈低信号,少数可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上 呈不均匀高信号,常见更高信号的坏死囊变区
肾上腺MRI检查
• 具流空效应,便于分析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 对比剂为Gd-DTPA,副作用少,可用于碘过敏、肾功能不
全者及嗜铬细胞瘤的增强 • 空间分辨率不如CT • 常用序列
–SE序列的T1WI、T2WI –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的T1WI、T2WI –化学位移的同相位和反相位技术 • 增强扫描期相同CT
正常肾上腺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 转移瘤 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囊肿 血肿 肉芽肿性病变 髓脂瘤、血管瘤、神经节瘤、脂肪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 51%
非功能性皮质腺瘤
功能性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
31%
肾上腺皮质癌
4%
其它
肾上腺囊肿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增生 脂肪瘤 髓样脂肪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