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山城——城市往往也是靠近河流,因水路交通条件优遇, 虽不适合建城,但仍发展为较大的城市(重庆)。
3)双重城——由于不同民族居住,或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两 个独立城镇,如内蒙古的绥远和归化两城,距离很近。甘 肃夏河(汉人城区和回民城区)。
4)特殊类型——汉代陵城、汉代军市。
5)多重城——由几个有城墙的城市并联组合在一起。如甘肃 天水五城相连的格局。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7
2 国内商业中心城市
这类城镇具优越交通条件,古代商品运输多靠水运,因此这类城镇多在通 航的天然河道或者运河的近旁或两河交会处。
大运河沿线的扬州、淮阴、临清、济宁、沧州、天津。长江与嘉陵江交会
处的重庆,长江与汉江交会处的汉口等。
□这些城市有综合性的商业中心,也有某一种物品的集散中心。 综合性商业中心有武汉汉口(号称九省通衢)。 特定集散中心有,大米集散中心无锡、芜湖,陶瓷业输出的九江,盐业运输 的中心扬州。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5
曹魏邺城因是新建都城,不受任何制约而可以统筹规划,开始出现 中轴线居中的新局面(曹魏邺城、邺南城)。
到隋大兴唐长安城时,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达到了极致,并一直影 响着后代的都城规划。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后罩房
16
西耳房 正房
城市布局及建筑组群运用中轴线对东称耳的房手法,与中国
西厢房
传统建筑类型特征有关。
传统的游木廊构架体系内的院建筑,体东量厢及房跨度不大,较难在
一个建筑内部空间垂划花分门过多的房间或满足多样功能的要求, 因此从小型的住宅外建院筑中,就采用庭院组合式,以解决居 住生活倒中座的不同需要。
这些城市中居住着许多外国 商人,有的还有外国人集中 居住的“藩坊”。
Biblioteka Baidu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9
4 防卫城市
明代由于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大量修建防卫性的城堡,如沿长城的” 九边重镇”,沿海的防卫所等。
这些城堡的选址,多从军事防御要求出发,城镇规模并不大,多为 一次建成,有深沟高垒的防御设施。
城位置选择大多从政治及军事的要求出发,但也往往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当时除了首都以外还有陪都、如隋唐的东都洛阳,辽代的上京、中京、南京。
明代初建都南京后建都北京。
多次建都的城市有: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4
2 地区性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
元代以后就形成现在一些省的行政范围,这些省的省会一般均属于 这类地区性的政治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有的还 曾是封建割据政权的都城。
城,多为省下一般的行政管理区划的中心。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6
按城市性质分(5类)
1. 手工业中心
从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社会手工业的发达,便逐渐形成一些 以手工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1)纺织业中心-松江、苏州、杭州 2)陶瓷业中心-景德镇、宜兴、博山 3)制盐业中心-自贡
陶瓷业及盐业城市的发展形式,因受作坊、瓷窑等的影响,一 般呈不规则形,城区遍布作坊与窑,与居住区混杂。
第八章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若干问题(总结)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城市性质: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
• 一 城市性质及类型(第能一所节决定)
• 二 整体布局
• 三 景观设计 城市的规划布局艺术与规划思想
• 四 建筑色彩
• 五 中国古代城市的地区分布与城址位置
5 市镇
一般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商业和工业的发达而扩展,从 农村居民中分离出来,有的为不定期或定期的集市贸易中心,设有一 般农村居民点所没有的商业服务设施,或一些政府,税务等机构。
如号称四大镇的朱仙、景德、汉口、佛山,实际上已是规模很大的 城市。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0
按城市形态分
1. 规则形
1)方形——这种城市形态为多数,北方和南方的平原地形 城市多是矩形或方形,方城十字街是古代一般中小城市的 典型形态。
2)圆形——多由于河流山川等地形条件而成。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1
方形城镇
圆形城镇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2
2 不规则形
1)沿河城镇——多位于两河交汇处,一般顺应河势展开,也 有跨越河流发展,中国古代沿江河城市往往位于两江交会 处(南翔镇)。
如成都、太原、武昌、长沙、南昌、兰州、贵阳、昆明、杭州、广 州、福州、济南、乌鲁木齐、沈阳等。
有些曾经为全国的都城,后来也成为地区性的统治中心。如西安、 开封。 其规模都相当大,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商业手工业经济中心。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5
3. 一般的府州县城市
这类城市很多,还可以分为府州城和一般县城。府州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3
二 整体格局——中轴线对称(第八节)
主要体现在都城,或整体、或局部、或单体建筑(宫殿,居住);
中轴线对称
咸阳 信宫
阿房宫
温泉宫 始皇陵
两山峰形为“门阙”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4
自西汉长安城以至汉魏洛阳城,由于多是在原有旧城的基础 上改造而成,受到种种限制(地形、旧有城市)而不能不有 所迁就,中轴线往往偏离居中位置。
• 六 水系(第七节)
• 七 居住单元(第五节)
• 八 道路系统
• 九 市场
• 十 城墙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3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方法,可以 分为下列一些类型。
一 城市性质及类型 □按照行政管理的意义分(三类)
1 都城
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是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各朝代的都城规模都很大,汉 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宋开封、元大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都
商业中心城市的特征: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规模较大。居住 着一些富商和为商人服务的旅店、饭馆、酒楼货栈,在城市中靠近交通要道 或靠近河流有繁华的商业区,也集中一些行会及会馆建筑。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8
3 海外贸易中心城市(广州、宁波、泉州)
这类城市,历代以来就是海 外贸易港口,交通地理条件 优越,多系较大河流的入海 处,有天然河港,有广大的 内河腹地,如广州位于珠江 口,接近南洋。宁波位于甬 江口,自宋以来就是重要的 海上贸易城市。
3)双重城——由于不同民族居住,或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两 个独立城镇,如内蒙古的绥远和归化两城,距离很近。甘 肃夏河(汉人城区和回民城区)。
4)特殊类型——汉代陵城、汉代军市。
5)多重城——由几个有城墙的城市并联组合在一起。如甘肃 天水五城相连的格局。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7
2 国内商业中心城市
这类城镇具优越交通条件,古代商品运输多靠水运,因此这类城镇多在通 航的天然河道或者运河的近旁或两河交会处。
大运河沿线的扬州、淮阴、临清、济宁、沧州、天津。长江与嘉陵江交会
处的重庆,长江与汉江交会处的汉口等。
□这些城市有综合性的商业中心,也有某一种物品的集散中心。 综合性商业中心有武汉汉口(号称九省通衢)。 特定集散中心有,大米集散中心无锡、芜湖,陶瓷业输出的九江,盐业运输 的中心扬州。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5
曹魏邺城因是新建都城,不受任何制约而可以统筹规划,开始出现 中轴线居中的新局面(曹魏邺城、邺南城)。
到隋大兴唐长安城时,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达到了极致,并一直影 响着后代的都城规划。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后罩房
16
西耳房 正房
城市布局及建筑组群运用中轴线对东称耳的房手法,与中国
西厢房
传统建筑类型特征有关。
传统的游木廊构架体系内的院建筑,体东量厢及房跨度不大,较难在
一个建筑内部空间垂划花分门过多的房间或满足多样功能的要求, 因此从小型的住宅外建院筑中,就采用庭院组合式,以解决居 住生活倒中座的不同需要。
这些城市中居住着许多外国 商人,有的还有外国人集中 居住的“藩坊”。
Biblioteka Baidu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9
4 防卫城市
明代由于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大量修建防卫性的城堡,如沿长城的” 九边重镇”,沿海的防卫所等。
这些城堡的选址,多从军事防御要求出发,城镇规模并不大,多为 一次建成,有深沟高垒的防御设施。
城位置选择大多从政治及军事的要求出发,但也往往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当时除了首都以外还有陪都、如隋唐的东都洛阳,辽代的上京、中京、南京。
明代初建都南京后建都北京。
多次建都的城市有: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4
2 地区性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
元代以后就形成现在一些省的行政范围,这些省的省会一般均属于 这类地区性的政治中心。长期以来形成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有的还 曾是封建割据政权的都城。
城,多为省下一般的行政管理区划的中心。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6
按城市性质分(5类)
1. 手工业中心
从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社会手工业的发达,便逐渐形成一些 以手工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1)纺织业中心-松江、苏州、杭州 2)陶瓷业中心-景德镇、宜兴、博山 3)制盐业中心-自贡
陶瓷业及盐业城市的发展形式,因受作坊、瓷窑等的影响,一 般呈不规则形,城区遍布作坊与窑,与居住区混杂。
第八章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若干问题(总结)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城市性质: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
• 一 城市性质及类型(第能一所节决定)
• 二 整体布局
• 三 景观设计 城市的规划布局艺术与规划思想
• 四 建筑色彩
• 五 中国古代城市的地区分布与城址位置
5 市镇
一般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商业和工业的发达而扩展,从 农村居民中分离出来,有的为不定期或定期的集市贸易中心,设有一 般农村居民点所没有的商业服务设施,或一些政府,税务等机构。
如号称四大镇的朱仙、景德、汉口、佛山,实际上已是规模很大的 城市。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0
按城市形态分
1. 规则形
1)方形——这种城市形态为多数,北方和南方的平原地形 城市多是矩形或方形,方城十字街是古代一般中小城市的 典型形态。
2)圆形——多由于河流山川等地形条件而成。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1
方形城镇
圆形城镇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2
2 不规则形
1)沿河城镇——多位于两河交汇处,一般顺应河势展开,也 有跨越河流发展,中国古代沿江河城市往往位于两江交会 处(南翔镇)。
如成都、太原、武昌、长沙、南昌、兰州、贵阳、昆明、杭州、广 州、福州、济南、乌鲁木齐、沈阳等。
有些曾经为全国的都城,后来也成为地区性的统治中心。如西安、 开封。 其规模都相当大,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商业手工业经济中心。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5
3. 一般的府州县城市
这类城市很多,还可以分为府州城和一般县城。府州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3
二 整体格局——中轴线对称(第八节)
主要体现在都城,或整体、或局部、或单体建筑(宫殿,居住);
中轴线对称
咸阳 信宫
阿房宫
温泉宫 始皇陵
两山峰形为“门阙”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14
自西汉长安城以至汉魏洛阳城,由于多是在原有旧城的基础 上改造而成,受到种种限制(地形、旧有城市)而不能不有 所迁就,中轴线往往偏离居中位置。
• 六 水系(第七节)
• 七 居住单元(第五节)
• 八 道路系统
• 九 市场
• 十 城墙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3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方法,可以 分为下列一些类型。
一 城市性质及类型 □按照行政管理的意义分(三类)
1 都城
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是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各朝代的都城规模都很大,汉 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宋开封、元大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都
商业中心城市的特征: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规模较大。居住 着一些富商和为商人服务的旅店、饭馆、酒楼货栈,在城市中靠近交通要道 或靠近河流有繁华的商业区,也集中一些行会及会馆建筑。
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总结
8
3 海外贸易中心城市(广州、宁波、泉州)
这类城市,历代以来就是海 外贸易港口,交通地理条件 优越,多系较大河流的入海 处,有天然河港,有广大的 内河腹地,如广州位于珠江 口,接近南洋。宁波位于甬 江口,自宋以来就是重要的 海上贸易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