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以上实例可见,有些反应可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 下迅速反应:纯粹的离子间的反应;与自由基有关 的反应;极性非常大的配位反应;可以充分提供能 量的高温反应。但是对于稳定化合物,特别是有机 化合物来说,他们既难以形成离子、自由基等活性 粒子,也不具备形成极性大的配合物的能量,因此 此类反应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不易发生。 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般是 不易发生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如果在难以进行 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三种有助于分子化学键重排的 物质,在这种物质的作用下,反应分子即能发生离 子化、自由基化或配位,那么反应不也就能迅速进
第二种选择性: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同时经由 同一种催化剂,分别生成两种不同产物, σ越大 并不意味着相对选择性就好,一定要控制好反 应时间。 第三种选择性:对于连串反应来说,中间的产物 的收率在某一最终产物收率下有最大值。
三、选择性的解释
不同的化学反应,之所以有上述不同的选择性,原 因如下: 1.机理不同:第一种选择性称为机理选择性。如间 二乙苯在酸性介质中的反应,原料和H+反应可生 成同一过渡态,而后由于不同的机理使该过渡态
三、反应机理中反应物被活化的起因:
1.酸碱催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之间发生电 子对的转移而使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进行非均裂,
从而形成了活性物种。如:异构化、环化、水 合、脱水、烷基化。 • 例:1-丁烯----2-丁烯 催化剂:H+ • 苯的烷基化 催化剂:AlCl3 • 1-丙烯----2-丙醇 2.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之 间发生单电子的转移而使反应物分子中化学 键进行均裂,从而形成了活性物种。如加氢 反应、氧化还原 例:H2+CH2=CH2 CH3-CH3 催化剂:Ni
4.2.2 反应分子(底物)的活化
为了研究催化剂的作用本质,我们先探讨没有催化 剂存在也能迅速进行的反应: 1.水溶液中纯离子之间的反应,例如: 银离子和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反应 2.形成配合物的反应 3.单纯的电解反应 4.某些与自由基有关的反应,例如通过自由基引发 的反应 2H. + CH3CH2CH3→ CH2=CH-CH3 + 2H2 5.某些高温反应,例如金属的氧化 M +1/2O2 → MO
4.1.2 催化剂的分类
一、按催化过程:
1.均相催化剂 2.多相催化剂
二、按催化反应类型:
1.氧化还原催化剂 2.酸碱催化剂 3.配位催化剂 三、按物质的类型: 1.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易转移的电子,很容易发 生电子的传递过程; 2.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金属可变价,既可还原பைடு நூலகம்可 氧化,对氧有亲和力,不适合作加氢催化剂,硫 化后可作HDS,HDN(加氢脱硫、脱氮)等催化剂。
四、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的速度,而不影 响化学平衡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非平衡状态体系能 自发地转化成平衡状态,化学反应也一样。
五、催化剂参与反应的中间过程,并进行 催化循环
4.2 催化剂作用的化学本质
4.2.1催化剂的活化、失活和再生
一、催化剂的活化
催化剂的活化:使催化剂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发生变化,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过程就叫活化。 活化又分为热活化和化学活化。 热活化是在高温下对催化剂进行热处理。如使催化 剂中的硝酸盐、碳酸盐发生分解,生成氧化物而活 化。 化学活化是通过引入活化剂进行化学反应,而使
第四章 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
4.1 催化反应和催化剂
4.1.1催化反应的分类
一、按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情况:
1.生物催化(酶催化)2.非生物催化(化学催化)
二、按催化体系:
1.均相催化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同一相, 没有界面分开。 (1)气相反应:SO2+O2=SO3 催化剂:NOx
(2)液相反应:C12H22O11+H2O=2-C6H12O6 催化剂:H+ (3)固相反应:2KClO3=KCl+3O2 催化剂:MnO2 2.多相催化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相,催 化反应在界面进行。 (1)气固相反应: SO2+O2=SO3 催化剂:NOx (2)气液固相反应:硝基苯加氢 催化剂:Pd (3)固液相反应:双氧水分解 催化剂:Au
3.酸碱催化剂:用于烷基化、烃类裂解、脱水 4.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用于羰基化,烯烃聚合, 甲酰化。
催化剂 物质类型 价键
金属键 过渡金属 金属 金属氧 半导体 化物 酸碱 绝缘体,半 (固液) 导 体 , 导 电 溶液
催 化 的 反 举例 应 氧化还原 Fe,Ni,Pt
V2O5,CuO, WS2 Al2O3,SO4/ TiO2,HCl
离子键, 氧化还原 共价键 离子键, 酸碱 共价键
金属络合 络合物
配合物
两者兼有
TiCl3+ AlR3
4.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一、广义催化剂的定义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反应前后变化 不大的物质。此种表述不完善。 作为反应物,乙烯和氧气反应,使用不同催化 剂时产物不同(PdCl2-CuCl2做催化剂时产物 为乙醛,银催化剂时产物为环氧乙烷);又如 乙烯聚合,使用不同催化剂所得产物的规整度 不同。也就是说,同一原料用不同催化剂,可 产生不同产物,这说明催化剂能控制对产物的 选择性。并且,乙烯聚合反应中,催化剂在反
应过程中和产物包在一起,反应结束后无法从产物 中取走,说明催化剂不是没有明显消耗的物质。 催化剂:自身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并不出现,但可 以控制反应的速度、选择性和产物的立体规整性的 物质。
二、催化剂的选择性
衡量催化剂加速某一反应的能力,催化剂的好坏用 选择因子σ来衡量,但反应类型不同,选择因子 的表示式不同。 第一种选择性:同一原料在同一催化剂上有几个反 应方向, σ等于生成物的比,σ越大主产物越多, 选择性越好 。
行了吗?这就是催化剂作用的化学本质。例如, 当氢分子被 各种氧化剂(铬、铁等)氧化时,铜 (Ⅱ)及其配合物是很好的催化剂,催化反应的机 理是分子氢先被铜(Ⅱ)异裂,铜(Ⅱ)能使中 间体H-稳定,所以反应活化能低,易发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催化剂的作用就是“ 活化”反应分子,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的 速度。反应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的活化过程,从 本质上说,是通过分子内部的电子交换和重排, 使反应分子的电子结构有所变更,形成活性中间 体。
4.2.4 基元化学反应机理
• 一、分子轨道理论 • 既然化学反应实质上可以表示成连续的电子转移 过程,那么基元反应的机理也自然地由反应物质 A和B之间电子的传递方式所决定。根据分子轨 道理论,由两个物种结合形成的分子轨道(化学 键)将由这两个物种各自的原子轨道混合而成, 即:ΨAB=aψA+bψB 。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反应 最重要的起始的混合作用发生在前线轨道— HOMO和LUMO之间。两种反应物之间的电子转 移要靠它们来传递。同时,不同原子轨道在形成 分子轨道时,必须满足 以下条件:能量相近、
烈吸附的任何一种气体也可能成为毒物。 大多数毒物至少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它能和金属。 的d轨道成键。当失去未共用电子时,它就成为 非毒物。 一些常见的毒物:
催化剂
镍、铂、钯、铜
反应
加氢、脱氢
毒物
硫、硒、碲、磷、砷、氨及其化合物

SiO2-AlO3,
加氢
裂化
铋、硒、水及其化合物
喹啉、有机碱、重金属化合物
催化剂中毒按活性组分与毒物作用的强弱程度分 为两类:可逆中毒和不可逆中毒。 • 可逆中毒:毒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和化合较弱, 可用简单的方法是催化剂的活性恢复, • 不可逆中毒:毒物在活性中心的吸附或者化合较 强,不能用一般方法是催化剂的活性恢复,也叫 永久中毒。
(三)催化剂中毒的化学本质
• 毒物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 主要取决于毒物和活性组分的电子结构。并且催 化剂的毒物是有选择性的,在金属上,硫化物、 一氧化碳和汞是最常见的毒物,而能在金属上强
4.2.3化学反应的电子概念
• 化学反应按照电子转移的情况不同,分为氧化还 原反应和酸碱反应两大类。 • 酸碱反应:反应物的电子并不完全离开原位向对 方转移,而只是孤对电子在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 之间的配位方式改变而已。受体负电荷的增加和 供体负电荷的减少是相等的,同时电荷移动相当 小,电子结构物大幅变化。 • 例如:A物质和B物质反应生成AB:A+:B=AB, AB之间只是简单的静电吸引作用,没有电子的 重排,这种电子的很小转移在氧化数上体现不出 来,即A,B氧化数均看作不变。
二、催化剂的失活
• 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其结构和组 成等逐渐遭到破坏,导致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下 降的现象。 • 失活:化学组成变化:活性组分的挥发、流失、 中毒;催化剂结构的变化:催化剂分散度下降, 活性组分烧结、积碳、孔堵塞、机械强度下降。 污损:催化剂上有大量沉积物把活性部位覆盖。 • (一)催化剂的结构变化 • 烧结:一般是指催化剂在高温(有时还有特殊的 气氛)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载体的微观结构发 生变化,如孔结构坍塌,表面积急剧减小或负载 的活性组分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晶粒长大的现象。
V2O5
氧化
砷化物
三、催化剂的再生
• 如果催化剂的失活是不可逆的,再生相当困难。 如果催化剂的失活是可逆的,再生是可能的。例 如:因碳沉积而失活的催化剂,工业上常常用少 量氧将碳焚烧使催化剂再生。又如因结焦而失活 的催化剂可通过焦炭汽化再生。烧结失活是不可 逆的,所以在再生过程当中必须注意避免高温。 •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是需要继续做很多工作的领域。
3.配合(位)催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 之间形成配位键而使反应物分子活化。
• 如:乙烯聚合,乙烯与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形 成σ-π键,相当于乙烯分子中成键轨道的电子 部分转移到反键轨道,从而削弱了分子的双 键,使π键得到活化 注:有些催化剂上,上述反应可同时存在, 如:双功能Pt/Al2O3,异构化、加氢反应。
• • • •
催化剂表面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过程。不同体 系的催化剂,活性剂也不同。 金属催化剂:合成甲醇,Cu,还原活化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萘--邻苯二甲酸酐,V2O5, Fe3O4,氧化和还原 酸碱催化剂其前驱体一般含有水、OH-,进行脱 水处理后,形成酸碱中心(如Al2O3)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前驱体一般是过渡金属化 合物,须经过必要的配体交换产生活性中心, 如:[PdCl4]2- +H20 = [PdCl3OH]2- + HCl
按两种不同途径进行反应,一种是异构化反应 生成对二乙苯,一种是脱烷基而生成乙苯。 2.热力学行为不同:对第二、三种选择性,影响 选择性的因素是热力学引起的,所以叫热力学 选择性。如乙炔、乙烯加氢单独进行时,乙烯 的加氢速度大;而当乙炔与乙烯混合后再加氢, 结果则相反。原因是乙炔在催化剂活性中心的 吸附在热力学上优于乙烯,使乙烯在此条件下 不能被催化剂活性中心所吸附。 3.催化剂的孔结构 反应物在催化剂孔内的扩散过程成为控制步骤时, 影响选择因子。如有不同反应物,改变催化剂 的孔径和颗粒大小,选择因子会相应地变化。
分散度下降:由于热效应或者化学效应使活性组分 逐渐迁移、聚集导致活性组分比表面积减少、分散 度下降,聚集到最后,逐渐烧结。 • 积碳:C沉积在活性中心表面、孔内,最后造成 孔堵塞。 • 机械强度下降:受气流冲击、热冲击、使催化剂 破碎、粉化。 (二)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变化 • 流失、挥发: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以及氧化还原气 氛中,活性组分离开了催化剂本体。 • 催化剂的中毒:指外来微量物质与催化剂的活性 组分发生相互作用,而使之活性、选择性下降的 现象。外来的微量物质叫做催化剂的毒物。
氧化还原反应:指有一个或者几个电子由一种物种 转移至另一物种的反应,在此过程中,物种的电子 结构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A氧化型+B还原型→A还原型+B氧化型,同时往往又分两 个阶段: A氧化型+e →A还原型 B还原型+e → B氧化型 电子从A物种转移到B物种上,若把上述两个反应 组成原电池,就能观察到电流通过。并且AB的氧 化数发生变化例如:2H2O+2Na=2NaOH+H2,电子 从钠流向了氢,氢的氧化数从+1降到0. 值得注意的是,上两种述反应的划分并不绝对,许 多反应由于电子的转移程度不同,可能介于两者之 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