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目前各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心理咨询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偏差,那么,如何才能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使心理咨询室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使之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欢迎,而不至于成为“摆设”呢?

一、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应在设立心理咨询室的同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引导工作,扭转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让学生意识到,进行心理咨询并不是“看病”;只要有心理和情绪问题,就可以尝试进行心理咨询,这就像去教师办公室请教问题一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此外,心理咨询教师不应该等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才“逼”着学生前来咨询,而应主动出击,“推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前来咨询。如:在校园网上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网上论坛发帖子,向学生发出邀请,请学生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讲座和“心理茶座”活动等,使心理咨询真正深入人心。

学校也可以让优秀学生来心理咨询室尝试“吃螃蟹”,倾听他们的心声,消除他们的困惑。然后,让他们到班集体中宣传心理咨询的感受和“疗效”,使其他学生从他们讲述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觉得和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是件愉快的事。慢慢地,就可以消除学生的羞怯心理,使之走出认识误区,使心理咨询室不再“神秘”、不再“遥远”,并真正成为释放压力的“心灵花园”。二、完善设施设备

一个规范化的咨询室是顺利开展心理咨询的基础,然而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往往陈设简单,布置单调,墙上张贴着条条框框式的心理咨询原则,显得过于成人化,过于严肃,使学生觉得缺乏亲切感。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设计时缺乏科学规划意识,设计之初就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已。事实上,心理咨询室的设计规划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应该使来访学生在其中感到安心、放松、舒适并保证整个环境的私密性;根据咨询手段的不同,应配置相应的咨询工具。除了物质条件的保证之外,还需要整个咨询气氛的和谐,需要心理咨询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和蔼的态度、深入浅出的语言去解答学生的疑问,从

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为了使学生在咨询时不受外界的干扰,也便于师生隐私性谈话内容得以保密,避免学生产生不安全感,心理咨询室的地点就要选在安静幽雅的地方。实践中,应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内容包括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的结果,个人简史陈述,重大生活事件的有关资料,咨询记录等,这些资料对于及时而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三、提升教师水准

学校心理咨询室之所以开张时“轰轰烈烈”,后期却“经营不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少称职的、优秀的心理咨询教师。很多教师在工作中采取的是“邻居大妈式的安慰劝解”或“冷面法官式的空洞说教”,因此不能有效地走近学生,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使学生产生了不信任感。

心理咨询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学生中拥有较强的威信和影响力,否则,就无法与前来咨询的学生达到“无隙”沟通。那些性格古板刻薄、动辄教训别人的教师,是不适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为此,学校在选择和确定心理咨询教师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切不可将那些连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都难以胜任、不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闲人”派来担任此项工作。为了提升教师水平,使其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学校要舍得投入,花大力气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获得相关的专业合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四、创新咨询方法

学校心理咨询的方式可以是团体咨询,也可以是个别咨询。团体咨询,是通过讲座、恳谈会、广播、板报等,对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予以集体解答,其优点是覆盖面广,效率高。但更多的应采取个别咨询方式,以增强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考虑到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抛头露面,所以学校不妨使心理咨询从“公开”转向“地下”。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学校心理咨询可以由“面对面”的严肃的咨询活动转变为“热线电话咨询”或是“网上聊天”。在轻松的、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释放了紧张的心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学校应向学生公布“热线电话”号码或网上聊天软件号码(如QQ等),让学生可以在家中咨询;

可以允许学生隐匿自己的姓名和班级,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畅所欲言,大胆

表露自己的想法,以便教师能对症下药,真正将心理咨询工作做到家。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只是针对学生比较轻微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果学生确实患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教师就应建议他向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求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