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全集艺术考研必备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全集艺术考研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5a25682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0.png)
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基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之上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和宋代的朱熹。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也就是说,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世界则更不真实了,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黑格尔的美学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展现。
该观点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则有“文以载道说”。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宋朝朱熹的观点更为极端,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2、文以载道说:“文以载道说”是客观精神说在中国的体现。
代表人物有南北朝的刘勰和宋朝的朱熹。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首篇《原道》中谈到: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刘勰的“道”指的是自然之道与圣人之道的统一。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上更加极端,他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朱熹的“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作为“道”的工具而已。
3、主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基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上的一种主要看法。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开山鼻祖康德、处于19世纪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和艺术家们天才的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但是康德的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又使他关于美与艺术的论述中充满了一系列的矛盾。
尼采则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在这里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必考)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a264a42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d.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必考)一、名词解释1.艺术创作答: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答: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答: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答: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5.艺术语言答: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6.艺术语言答: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7.艺术心理定势答: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8.艺术思维答: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9.素材答:是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10.期待视域答: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艺术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它圈定了理解可能的限度。
11.形象思维答: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12.造型艺术答: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2ee817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9.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表达.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其次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制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仿照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仿照“,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仿照”.他首先确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确定了“仿照”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 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动身,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4、仿照说起源于“仿照“。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仿照是人的本能,全部的文艺都是“仿照”,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玩耍说起源于“玩耍”。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玩耍本能。
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有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见。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育全面进展的人.艺术教育担当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制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进展的重任.10、美育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a553c1eaf1ffc4ffe47ace7.png)
一、名词解释1.艺术作品的内容【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艺术作品的形式【答案】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艺术作品的形式一般可分为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两部分。
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式即借以传达内容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艺术媒介、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
3.圆雕【答案】圆雕是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小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圆雕又称浑雕。
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圆雕具有生动、真、传神的特点。
4.艺术鉴赏【答案】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
艺术鉴赏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严格来说,没有艺术鉴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而艺术鉴赏又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5.格调【答案】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
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格调高雅的作品一般说具有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还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
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格调统一起来,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
格调高低与艺术作品的种类无关。
格调高低不仅在于表现什么,也在于怎样表现。
6.审美态度【答案】审美态度是指对艺术作品采取的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313ef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8.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 艺术艺术是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和形式呈现,用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活动。
它可以包括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多种形式,并经常与美学概念联系在一起。
2. 美学美学是研究和讨论艺术和美的哲学学科。
它关注美的概念、美的标准和美的体验。
美学主题包括美感、审美价值和审美经验等。
3. 表现表现是艺术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意义的方式。
这可以通过形象、符号、象征或其他艺术手法来实现。
4. 抽象抽象在艺术中是指对现实对象或主题进行简化、变形或提炼,并不是直接描绘物体的外表形态。
抽象艺术强调形式、色彩和线条的表达,而非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再现。
5. 正统正统是指符合特定艺术风格、传统或规范的作品。
正统艺术经常奉行一定的规则和准则,符合特定的审美标准。
6. 摩登主义摩登主义是指20世纪早期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艺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创造性的解构。
摩登主义艺术家以追求创新、突破传统为目标,拥抱新的材料、技术和表现形式。
7. 后摩登主义后摩登主义是对摩登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强调艺术的多样性、混合和自由性。
后摩登主义艺术家关注叙事、身份和文化的问题,拒绝对于创新的限制。
8. 意象意象是艺术中通过形象、符号和元素传递的意念或概念。
它可以是真实的或象征性的,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想象力。
9. 符号符号是指在艺术中使用的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图形、标记或对象。
符号可以代表特定的概念、价值观或情感,并通过观众的解读获得意义。
10. 元素元素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线条、形状、色彩、质地和空间。
艺术家通过操纵这些元素来达到视觉和感知的效果。
总结: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的文章为了满足要求,增加了段落的内容和详细解释,确保了文章长度为1500字。
通过对艺术、美学、表现、抽象、正统、摩登主义、后摩登主义、意象、符号和元素等关键名词的解释,向读者提供了一份清晰全面的艺术概论知识。
在语句的运用上,注意了表达的流畅和文章的整洁美观,确保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doc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60f3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6.png)
三、名词解释1.艺术典型2.艺术直觉3.艺术流派4、艺术风格5、艺术真实6、形象思维7、创作方法8、艺术题材9、艺术主题10、艺术结构11、艺术语言12、艺术意境13、艺术风格14、艺术世界15、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6、浪漫主义创作方法17、古典主义创作方法18、自然主义创作方法19、现代主义创作方法20、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21、野兽主义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当也合适的名称。
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Albert 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多那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雕塑家)。
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文森特·梵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
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35bd8fdf61fb7360b4c65a1.png)
11、欧洲的古典舞:一般即指芭蕾舞,其表演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舞鞋并用足尖着地跳舞,俗称"足尖舞"。相传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18世纪传入俄国,逐渐形成了风格有别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了现代芭蕾学派,并派生出许多支派,风行欧美。
45、所谓艺术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就是将被批评的作品置于大的社会特定历史条件、文化背景下来进行考察和评判。
46、所谓艺术审美学的批评方法:要点在于对于作品中艺术家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艺术手段及所显示的审美追求和形成的审美价值作出符合实际的论析和判断。
12、民间舞:在艺术上往往表现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自由活泼、热情奔放的特点。民间舞善于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花伞等,拓宽了舞蹈的表现力和增强了艺术的生动趣味感。
13、现代舞: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于欧美的一种舞蹈流派。它主张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反映现实生活为舞蹈要旨。创始人为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系统地为现代舞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训练体系的,是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他创造的"拉班舞谱",至今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舞谱之一。
27、现代艺术:这是19世纪末来西方各种文艺新潮和艺术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流行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印象主义等等。"主义"很多,创作方法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否定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探索和追求新的艺术表达语言,宣布和传统艺术表现的一切法则彻底决裂,创作最新的"现代"的艺术。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157ec853b0717fd5370cdc76.png)
一、名词解释(12分)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6.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大全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557d9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1.png)
前 言 PREFACE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 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是高校艺术 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对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 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名词解释
【艺术流派】 ➢ 定性: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
名词解释
【无意识】 ➢ 定性: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就是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隐蔽的心
理活动。 ➢ 类型: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 含义:误差无意识指在言论和行动中本不应该产生误差而在无意识中发生了误差;病患无意识包含着高烧
会较多,后者在科学思维过程中出现的机会较多。 ➢ 4.产生条件:灵感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在长期努力学习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首先,
是要形成比较稳固的艺术心理定势,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审美观、科学文化知识信息量.社会 生活经验信息量、创作经验信息量、艺术个性心理强度等诸要索的有机组合。其次,大脑皮质中必须建 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这个兴奋中心是在四处寻找急需用来解决关键问题的材料的。最 后,艺术灵感的爆发除了前面所说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接通信息这个重要原因以外,还有无意识的记忆被 唤回到意识中来,即暂时遗忘或长时间遗忘被忽然回忆起来的原因
感谢您的观看
适用于年终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策划方案等
病患、相思病患和各种不同的精神病患等病患无意识;本能无意识是本能、冷热反应等本能心理;习惯无意识指在意识的驱使和指导下,对于某 种心理活动或动作经过严格的规范和长期反复练习,最后达到高度熟练、高度自动化的习惯无意识的表 现状态;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著名理论。他将无意识分为处于表层的个体无意识 和处于深层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包括两大要素,其一为本能,即为延续种族和维持生存的性欲和 营养本能:其二为原始意象,它是人类自原始时代积蓄的印象。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7f073f858f5f61fb736665f.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 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4、模仿说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3b58721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8.png)
一、名词解释(12分)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b48bf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7.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概论是指对艺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流派、风格、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以下是几个常见艺术概念的简要解释。
1. 艺术:艺术是指以审美意义为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和想法的活动。
艺术的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
2.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审美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哲学的学科。
它探讨美的定义、美的标准以及艺术与审美经验之间的关系。
3. 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人类在思维、想象和表达方面的独特能力。
它涉及到独立思考、发掘新颖思路以及将想法转化为具体表达形式的能力。
4. 流派:流派指艺术作品在某一特定时期或地区中所呈现的共同特征和风格。
不同的流派代表了不同的艺术传统和创作观念。
5. 风格: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特点和个人风格。
它涵盖了创作方法、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
6.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指摈弃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和模拟,通过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独立运用,追求形式和结构的表达和美感的艺术形式。
7. 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强调对光线和色彩变化的感受和表现,追求瞬间的印象和氛围的再现。
8.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以简洁、庄重、纯粹为特征,强调艺术作品的构造和形式的直接表达。
9. 肖像画:肖像画是以特定人物为对象,通过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和描绘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特质的艺术形式。
10.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指现代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指20世纪末期至今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方式,涵盖了多种形式和媒介。
以上只是对一些常见艺术概念的简要解释,艺术概论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于深入理解和研究艺术,对比各种观点和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可以丰富我们对艺术的认知,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进一步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8244808e87101f69e319574.png)
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1724-1804)欧洲重要的思想家,德国美学开山鼻祖,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实践理性批判》,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星云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3.艺术典型:所谓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和升华。
4.审美性:艺术作品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且必须有审美性。
(审美价值)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得同意。
5.希勒-斯宾塞理论: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希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
艺术起源于游戏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②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6.希勒:德国哲学家,与歌德其名,并合葬,在他的《美誉书简》中指出,人得“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的协调起来。
7.艺术的起源:起源于游戏,模仿,表现,巫术,劳动。
8.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综上所述: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从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9.三源一体:歌舞乐。
10.道德: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它包括道德的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11.实用美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75a92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2.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和展示,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传达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
艺术创作和欣赏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情感和思考能力,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理解和探索世界。
在艺术概论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和理解。
以下是对几个常见艺术术语的简要分析和解释:1. 艺术:广义上,艺术是一种通过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方式。
狭义上,艺术可以根据形式和媒介进行分类,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2. 美学:美学是研究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观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了艺术的本质、美的标准和艺术作品对人们的感知和情感产生的影响。
3. 观众:观众是艺术作品的受众,他们通过观赏和欣赏艺术作品来获得视觉、听觉和情感上的享受。
观众的反馈和理解对于艺术的意义和影响至关重要。
4. 创作:创作是艺术家运用各种技巧和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创作可以是个人的表达,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历史事件或文化遗产的探索。
5. 表现:表现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和媒介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具象或抽象的,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状、音乐、动作等来实现。
6. 主题:主题是艺术作品所讨论的核心想法或概念。
它可以是关于人类存在、自然、社会问题、爱情等各种话题,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观众的理解来传达。
7. 形式:形式是艺术作品的组织结构和外观。
它可以指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和线条的运用,音乐作品中的音调和节奏,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和姿态等。
8. 风格:风格是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它可以是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可以是特定时期或地区的风格。
9. 符号:符号是艺术作品中使用的具象或抽象的象征物。
它可以是象征性的颜色、图案、形状等,也可以是象征特定概念或思想的符号。
10. 传统:传统是对于某一特定文化或社会群体中的艺术实践、观念和价值观的积累和传承。
传统可以是一种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参考和启发。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c6f8d81d0d233d4b04e6901.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典型:是指在同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或景象。
2.典型形象:是指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方法塑造的艺术形象所达到的及个性,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于一体的概括化和个性化高度统一的程度。
3.一般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创造出的形象只具有一般个性特征和艺术可感性的图示或状貌,其形象明显的缺少了或是没有了典型性。
4.艺术典型形象的共性: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创造的形象具有概括性,揭示一定客观存在所共有的普遍的性质。
5.艺术典型形象的个性:意指艺术家在其艺术作品中创造的形象,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体品质特征,它是各个在个体人格和心理特征上独立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
6.艺术:是指人类运用物质文化实体,遵循润泽心灵的可能性精神,原创性实现价值内涵意图的文化形态。
7.审艺观:是指艺术活动中,创造者或鉴赏评论者对艺术本身即派生的特有的艺术理念,情感,看法的总称。
8.艺境:体现着一定的艺术理念与艺术评判标准,是指人类梦想外化实现的最高指认情调性境界。
9.修辞:是包含着艺术的审议知觉和艺术表达与完善的方法及方法体系,是艺术创造的具体转化表现手法与方式及其润湿技术体系。
10.书法艺术:是指书写者将汉文字的点划间架结构和用笔,通过主题的创造性转换而形成线的视觉化,抽象表现的艺术形式。
11.篆刻艺术:是指篆刻者遵循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在可镌刻的制材上的有限空间内充分展示自己艺术梦想与体验和心灵情感视觉化的艺术形态。
12.建筑艺术13.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选取最为时尚和易于识别的事与象作为创作的载体并践于艺术的价值和意蕴,给予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14.光效应艺术:它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美国的,利用光学原理,以颜色转移时呈现出波形变化,或以制图仪器画出很细的线条,以及人工处理的光色变异,给人造成视觉差错的“光效现象”15.偶发艺术:是指艺术像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有效促使自己或参与者做其个体临时生发的各种姿态和动作,以展示一定的艺术创造观念的视觉艺术形式。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44486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c.png)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艺术概论是对艺术领域中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流派以及相关概念进行系统解释和阐述的学科。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理解艺术的方法和途径,揭示了艺术创造的背后原理和意义,并对艺术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析。
本文将对艺术概论进行全面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1. 艺术的定义和特征艺术是一种以人类创造力为基础的创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来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
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感官体验和思考。
2. 艺术形式和分类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摄影等多种表现方式。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艺术还可以按照主题、风格和流派进行分类,如抽象艺术、写实主义、古典音乐、现代舞蹈等。
3. 艺术史与发展艺术史是对艺术作品和创作活动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类的学科。
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和地区艺术作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艺术的发展轨迹和变革过程。
艺术的发展往往受到社会、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
4. 艺术的意义和价值艺术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审美的享受和艺术创作的乐趣,还可以反映社会、文化和个体的内在情感和思想。
艺术作品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弘扬文化、探索哲学和审视现实。
5. 艺术评论与批评艺术评论和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同时提供了一种对艺术进行评判和辨析的方法。
艺术评论家和批评家的观点和评论能够对艺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
6. 艺术创作与创新艺术创作是实现艺术家的审美意图和创造力的过程。
艺术家通过对材料、形式和主题等要素的选择和组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同时,艺术创新也在不断推动艺术的发展和变革,使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7.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它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
艺术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可以引发社会对于艺术的讨论和思考。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84886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学概论是对艺术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一种综合性介绍。
以下是对部分艺术学概念的解释:
1. 艺术:艺术是人类创造和表现的一种形式,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性。
2. 美学:美学是研究艺术和审美的学科,包括审美经验、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3. 内容与形式:艺术作品中的“内容”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或意义,而“形式”则是指作品的结构、形状、材质、技巧等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
4.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来表现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5. 音乐: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能够产生听觉上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6. 文学: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艺术形式,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7.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和文学流派,强调内心世界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追求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解读。
8.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将艺术形象剥离具象世界的艺术形式,强调形式、色彩、构图等在艺术中的独立意义和审美效果。
9. 观众/受众:观众/受众是指欣赏艺术作品的人群,他们通过感知、理解和思考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激发。
10. 创造性:创造性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艺术学概论通过对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解释,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艺术提供了基础。
同时,它也为人们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提供了思考的框架。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艺术学概论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756ea55901020206409c38.png)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4、模仿说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4、模仿说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着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0、美育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11、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12、建筑艺术按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感。
13、园林艺术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14、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式园林。
15、工艺美术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类工艺美术品的总称。
?16、现代设计狭义上讲也被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
现代设计包括:一是产品设计,二是环境设计,三是视觉设计.17、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18、绘画艺术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
19、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20、雕塑艺术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21、摄影艺术是一种现代的造型艺术。
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现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现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22、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23、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
主要指音乐、舞蹈。
24、音乐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
25、交响乐有音与音之间和谐结合的意思。
这个词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大量使用,但其内涵和现在全无共同之处。
现代关于交响乐的概念,形成于十八、十九世纪之交。
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巨匠为首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使得交响乐真正进入了黄金时代。
交响乐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
26、舞蹈艺术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27、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的总称。
吸取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8、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
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
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
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
29、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30、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
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
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31、电影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32、蒙太奇“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技术层面--剪辑;●艺术层面--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美学层面---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
33、电视艺术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具有新闻信息功能、文艺娱乐功能、社教功能和服务功能,其审美特征有技术性,介入性,迅速性.34、主人公主人公,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叫中心人物。
35、抒情诗作为诗歌的一种,它通过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坦露诗人的内心世界,来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
36、格律诗又称旧诗,是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
格律诗是古代形成的诗体。
37、散文散文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散文的含义和范围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内容。
古代的散文范围很广泛,主要是指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立的文体,后来被专门用作泛指诗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包括杂文、传记、小说等都被容纳在里面。
近现代的散文,专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相并列一种文学体裁.38、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
39、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40、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或三个阶段。
4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42、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43、艺术流派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形成的艺术派别。
44、艺术思潮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45、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
46、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将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它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
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47、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
48、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49、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形象,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也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性。
50、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51、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52、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节,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
53、审美体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