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古文的成语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成语汇总

文言文中成语汇总

初中1-6册古诗文中的成语总汇七年级上册1、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童趣》)2、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3、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童趣》)4、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5、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7、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8、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9、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10、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11、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论语〉十则》)12、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13、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14、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15、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

(《塞翁失马》)16、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17、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七年级下册18、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19、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古文中的成语

古文中的成语

古文中的成语古文中的成语有很多,比如:1. 走马观花:出自孟郊的《登科后》,指骑马欣赏风景,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2. 物是人非:出自李清照的《武陵春》,指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于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

3. 回眸一笑: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4. 寸草春晖:出自孟郊的《游子吟》,比喻父母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5. 万籁俱寂:出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6. 万紫千红:出自朱熹的《春日》,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7. 折戟沉沙:出自杜牧的《赤壁》,形容失败惨重,兵败垂成。

8. 人面桃花:出自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形容女子美丽动人,或指男女邂逅,情意相投。

9. 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形容童年时代天真无邪的朋友。

10. 心有灵犀: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形容两人心灵相通,互相了解。

11. 柳暗花明: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形容转折点或情况有所改变。

12. 不拘一格: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

13. 晨钟暮鼓:出自陆游的《五老峰》,形容时光匆匆,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14. 人面兽心:形容人心险恶,行为不正,与外表的善良不相称。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匈奴传》。

15. 捉襟见肘:形容经济困难,生活贫困,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让王》。

16. 江郎才尽:形容文思枯竭,才华用尽。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文学》。

17. 金石为开:形容极其坚硬的物体也会被感动或折服。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8.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指事物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表面上看似是灾祸,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好的结果。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卷二》。

19. 画龙点睛:形容事物精妙绝伦,有如神助;也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之处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出自《诗经》的成语

出自《诗经》的成语

出自《诗经》的成语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1、【诗经·国风·周南】(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释】窈窕:美好的样子。

美好的女子。

(2)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解释】想找都找不到。

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

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3)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解释】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4)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解释】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

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5)赳赳武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解释】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

武夫:武人,从军之人。

勇武矫健的军人。

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2、【诗经·国风·召南】(1)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解释】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

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

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

(2)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解释】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3)有女怀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解释】指少女爱慕异性。

3、【诗经·国风·邶风】(1)泣涕如雨——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解释】泣:低声哭;涕:鼻涕。

眼泪像雨一样。

形容极度悲伤。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解释】通常用来形容生死不渝的爱情。

(3)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解释】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

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4、【诗经·国风·鄘风】(1)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解释】胡:何;帝:指天神。

什么是天,什么是帝。

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5、【诗经·国风·卫风】(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出自古文的成语

出自古文的成语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山肴野蔌: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觥筹交错: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舍弃生命为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思贤若渴:出自陈寿《隆中对》;比喻迫切地想延揽有才德的人。

心旷神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气象万千: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黔之驴》;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用完了。

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比肩继踵:出自《晏子春秋》;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不蔓不枝:出自周敦颐《爱莲说》;既不蔓延,也不分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刮目相看:出自司马光《孙权劝学》;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朝发夕至:出自郦道元《三峡》;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途不远或交通方便。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 明察秋毫:意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出自古诗文的成语

出自古诗文的成语

出自古诗的成语有: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6)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9)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行路难》李白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登第》孟郊
(11)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踏沙行》
晏殊
(1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春日》朱熹
(1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鹊桥仙》秦观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苏东坡
(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1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浪淘沙》
刘禹锡。

古文中的成语

古文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第二册·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凿壁偷光解释意思文言文

凿壁偷光解释意思文言文

凿壁偷光解释意思文言文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

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凿壁偷光》文言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凿壁偷光》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无奈家中并没有蜡烛。

只有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便在自家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居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很有钱,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打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道:“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出成语最多的古文

出成语最多的古文

《出师表》展现的大智慧曾评“最感人的古文”,诸葛亮的《出师表》屡屡上榜。

这是诸葛亮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表文,全文言辞恳切,饱含着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与美好期待。

《出师表》只有741个字,却成为千古传颂的表文,并为我们贡献了20个智慧成语,一起来了解一下诸葛亮的智慧与对国家的情感吧!1、妄wàng自zì菲fěi薄bó【原句】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释义】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2、引yǐn喻yù失shī义yì【原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释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3、陟zhì罚fá臧zāng否pǐ【原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释义】陟:提拔;罚:惩罚。

臧否:品评,褒贬。

赏罚褒贬。

4、作zuò奸jiān犯fàn科kē【原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释义】意思是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5、裨bì补bǔ阙quē漏lòu【原句】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释义】意为弥补缺漏、不足之处。

6、计jì日rì而ér待dài【原句】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释义】可以数着日子等待。

形容为时不远。

7、三sān顾gù茅máo庐 lú【原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释义】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诸葛亮。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8、夙sù夜yè忧yōu叹tàn【原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释义】夙夜:朝夕,日夜。

整天忧愁叹息。

9、庶shù竭jié驽nú钝dùn【原句】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古诗文中的成语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古诗文中的成语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古诗文中的成语导语:积累以下成语,既可增加成语量,又可熟记课文;既可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又可丰富文言知识,一举几得。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秦晋之好: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释义]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

泛指两家联姻。

东道主: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切齿拊心: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②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荆轲刺秦王》)[释义]咬牙捶胸。

极端痛恨的样子。

秋毫无犯: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释义]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释义]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虎狼之心: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鸿门宴》)[释义]比喻凶残的野心劳苦功高: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释义]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不胜杯杓: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鸿门宴》)[释义] 不胜:经不起。

杓:舀东西的器具。

杯杓:泛指酒器。

比喻喝酒太多,已经醉了。

载笑载言: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卫风?氓》) [释义] 边笑边说话。

二三其德: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卫风?氓》) [释义] 二三:不专一。

形容三心二意。

夙兴夜寐: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卫风?氓》) [释义] 夙:早;兴:起来;寐:睡。

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信誓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卫风?氓》) [释义]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九死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古诗庖丁解牛翻译赏析

古诗庖丁解牛翻译赏析

古诗庖丁解牛翻译赏析《庖丁解牛》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寓意: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1)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踦(yǐ):支撑,接触。

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

(3)砉(huā)然:砉,又读xū,象声词。

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

向,通”响“。

(4)騞(huō)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指节奏。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赞叹声。

(8)盖:通“盍(hé)”,何,怎样。

(9)进:超过。

出自古文观止的成语

出自古文观止的成语

古文观止中的成语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作家刘义庆所编撰的一部文集,收录了许多优秀的古代文章,是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深入人心,成为了汉语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出自古文观止的成语,并对其来历、用法和意义进行详细解析。

1. 金石之言成语解释:金石之言指的是言辞坚定、铿锵有力、确凿无疑的话语。

金石之言源于碑铭石刻,特指具有铁一般坚定性质的话语。

典故来源:金石之言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文苑》中的《郑忠義碑》。

郑忠义是唐朝岑参的父亲,在抵抗安禄山叛乱的战斗中,他率领士兵坚决抵御,最终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对方投降。

为了纪念这位忠勇之士,唐代官员为他立了一座碑。

在《郑忠义碑》中有一句名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忠义。

”这句话意味着忠义之士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命而背离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这种坚定的人格,后来被比喻为“金石之言”。

用法示例:他的演讲词充满着金石之言,让人深受鼓舞。

2. 囫囵吞枣成语解释:囫囵吞枣指的是不加分辨、不加区分地一口吞下整个枣子,比喻学习或接受信息不加思考或加以理解。

典故来源:囫囵吞枣的典故来自《古文苑》中的《扬雄别赋》。

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文章优美而有深度,是该时期的重要文化人物。

在《扬雄别赋》中,扬雄用“囫囵吞枣”的形象比喻许多文章缺乏内涵,只顾形式,读者也只是追求情趣而不去探讨其深意。

这种类似于吞枣而不咀嚼的阅读方式,被扬雄批评为肤浅鲁莽。

用法示例:他对于这个问题只是囫囵吞枣地回答了一句。

3. 锦上添花成语解释:锦上添花指的是美好的事物再增加一点更加美好的东西,形容事物更加完美的发展或情况更加美好。

典故来源:锦上添花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文苑》中的《姚黄魏三叔子诗》。

姚黄魏三叔子是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他们三人都是文学才子,以诗歌写作而闻名。

《姚黄魏三叔子诗》中的一句诗:“君贻锦绣不插蚂蚁之翼”,寓意曹操才华出众,使锦绣更加美好,即锦上添花。

程门立雪古文

程门立雪古文

程门立雪古文
程门立雪,出自《宋史·杨时传》后来用于比喻尊师重道
【原文】:“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

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
------《宋史·杨时传》【成语故事】:
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

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程颢死后,四十多岁的杨时又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请教另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弟弟)。

他们到程颐家时,程颐正在打瞌睡。

两人不敢惊动他,就侍立在门口。

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

程门立雪由
此而来。

出自古文的成语

出自古文的成语

出自古文的成语
“功败垂成”出自晋阳之战,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有一部分是出自古代寓言,“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
“鹬蚌相争”出自《燕策》,
“画蛇添足”出自《齐策》,
“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
“有条不紊”取自《尚书》中“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
“举一反三”截取于《论语述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截取自《庄子·渔父》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
“奴颜婢膝”截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的意思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的意思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的意思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古文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典故。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个成语的含义,并探讨其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原文是:“城遗以缣,曰:‘子知子之然乎?吾举缣与之。

’”这句话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的一个故事。

成语含义: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当别人赠送礼物时,接受者心里明白礼物的价值,并愿意以同样的价值回报对方。

这里的“城”指的是孟尝君,而“缣”则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具有一定的价值。

成语背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

孟尝君名叫田文,是齐国的贵族,以慷慨好客著称。

有一次,一个名叫城的人送给孟尝君一件价值千金的缣。

孟尝君收到礼物后,询问身边的人是否知道这件缣的价值。

当得知这件缣价值千金时,孟尝君毫不犹豫地回赠给城同样价值的礼物。

这个故事体现了孟尝君的坦诚、慷慨和懂得感恩的品质。

他明白城送给他的礼物价值不菲,因此以同样的价值回报对方,表现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和诚信。

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城知其然举缣与之”的含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教
导我们要懂得感恩、尊重他人,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而不回报。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礼尚往来,以诚相待,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这个成语传达了人际交往中的尊重、诚信和感恩等价值观。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的意思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的意思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的意思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 是一句古文中的成语,出自《左传·昭
公二十七年》。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使其更加锐利、精良。

其中,“淬厉其所本有”表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淬炼、打磨,以提高其本身的品质和能力。

而“而新之”表示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创新和改进,使其更为新颖和出众。

这句成语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淬炼和创新来提升自我和事物的品质。

它强调了对于过去的尊重和借鉴,同时也强调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的意思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的意思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的意思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是一句古文中的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公众,可是为什么公众并没有给予我同样的回应呢?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交往中遇到了一种不公平的待遇,表达了他对于公众的期待与失望。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待他人常常有所偏见或不公平的现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思考和感叹。

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对于真诚与虚伪、公正与偏见的思考。

诗人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公众,但公众却没有给予同样的回应,这可能是因为公众对于真诚的态度缺乏回应或者存在某种偏见。

这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真诚与虚伪的问题,以及公正与偏见的存在。

这句话也可以引发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诗人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公众,但公众却没有给予同样的回应,这可能是因为社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使得诚实和真诚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

这提醒人们要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保持警觉,努力追求公平正义。

"公待我以诚,奈何诒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交往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对真诚、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它也可以引发人们对待他人、社会道德和公正的思考和反思。

范福二九畴乃全的意思

范福二九畴乃全的意思

范福二九畴乃全的意思
“范福二九畴乃全”是一句古文中的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范围广泛,包含万物”。

范福:广泛的范围,包括了一切事物。

二九:天地之间的所有事物。

畴:指范围。

乃:即为,是。

全:完整,包括。

这句成语用来表达事物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意味着天地之间的事物无一不包含在内。

它强调了宇宙万物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事物之间的共通性和共生性。

这句成语也可以引申为人类思维的开阔与包容,以及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和接纳。

它提醒人们要以宽广的心胸去看待世界,尊重各种观点和差异,不拘泥于狭隘的个人观念,而是要包容多元的声音和观点。

“范福二九畴乃全”的意思是,世界的范围广泛,包含了一切事物,我们应该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理解和接纳各种事物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山肴野蔌: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觥筹交错: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舍弃生命为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思贤若渴:出自陈寿《隆中对》;比喻迫切地想延揽有才德的人。

心旷神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气象万千: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黔之驴》;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用完了。

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比肩继踵:出自《晏子春秋》;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不蔓不枝:出自周敦颐《爱莲说》;既不蔓延,也不分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刮目相看:出自司马光《孙权劝学》;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朝发夕至:出自郦道元《三峡》;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途不远或交通方便。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 明察秋毫:意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

沈复《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 怡然自得:形容喜悦而满足的样子。

《童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 庞然大物:指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

《童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源于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4. 温故知新: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源于《< 论语> 十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见贤思齐:看见品德好的人就想和他一样,形容有好学向上之心。

源于《< 论语> 十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源于《< 论语> 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源于《< 论语> 十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需要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源于《< 论语> 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 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蒲松龄《山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10.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也可能变为好事。

源于《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1.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源于《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2.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源于《三国志·吴志》。

13. 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待别人,指别人已经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4. 夸父追日:比喻决心很大或自不量力。

源于《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15.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的理想处所或与世隔绝的幻想世界。

源于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6.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小幽暗顿时变得宽敞明亮,也形容(经过别人的指点或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和领悟。

源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7. 怡然自乐:安适、愉快而又得意。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 无人问津:无人过问,受到冷落。

源于《桃花源记》:“(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9. 不蔓不枝:原指莲茎挺直,不蔓生,也不分枝;后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拖泥带水,不节外生枝。

源于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 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流水环绕;形容风光优美。

源于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1. 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

源于《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2.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儿;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源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3.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别、团聚,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源于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4.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泰民安的景象。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5.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

《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26.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7. 醉翁之意不在酒:指另有用意或别有用心。

源于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8. 山肴野蔌:指野味和野菜。

源于《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9.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错起落(筹,喝酒时行令用的竹片),形容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源于《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0.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源于《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1. 披坚执锐:身穿坚固的铠甲,手执锐利的兵器;形容全副武装投入战斗。

源于《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被”,通“披”。

32.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自己看不起自己。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3.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源于《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4.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再三邀请。

源于《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符合道义,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反正义一定得不到支持。

源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祸患,使人奋斗而得以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沉沦而导致死亡。

源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7. 舍生取义: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

源于《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8. 一鼓作气:本指作战时擂第一通鼓,士气就振作起来了;现在多形容做事时鼓足干劲,趁势一次做完。

源于《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9.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不畏艰险,有坚忍的毅力。

源于《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40.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

源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山肴野蔌: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觥筹交错: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舍弃生命为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思贤若渴:出自陈寿《隆中对》;比喻迫切地想延揽有才德的人。

心旷神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气象万千: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黔之驴》;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用完了。

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比肩继踵:出自《晏子春秋》;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不蔓不枝:出自周敦颐《爱莲说》;既不蔓延,也不分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刮目相看:出自司马光《孙权劝学》;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朝发夕至:出自郦道元《三峡》;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途不远或交通方便。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