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定稿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精选14篇)《与朱元思书》篇1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
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三、学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关于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
关于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⑵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⑶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⑷背诵并默写全文。
2、能力目标:⑴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⑵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⑶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1、朗读法。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情辞并美的精悍之作,全文像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文辞峻洁而又富于情思。
句式整齐、匀称,音节铿锵,有一种声律美。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唐代文学家朱元思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书信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古代书信的基本格式,感受朱元思的文学才华,以及其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格魅力。
1.2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古代书信的格式;2. 理解并背诵文章中的经典语句;3. 分析朱元思的文学风格及作品中的人格特质;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书信写作能力。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简介2.1 作者简介朱元思(779-835),字巨川,唐代文学家,浙江东阳人。
官至监察御史,是唐代著名的书信文学家。
他的作品以书信为主,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2 作品简介《与朱元思书》是朱元思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回信,信中朱元思对自己的为官经历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章:文本解析3.1 文本结构分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段介绍了作者的为官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中间段落叙述了作者在官场上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不满;尾段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以及对好友的期望。
3.2 重点词语解析1)“巨川”:(名词)指朱元思的字。
2)“监察御史”:(官职)唐代设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
3)“回信”:(名词)回别人的信。
第四章:课堂实践4.1 模仿书写让学生模仿《与朱元思书》的格式,给自己的好友写一封书信,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培养学生的书信写作能力。
4.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朱元思的文学风格及其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格特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朱元思的《与朱元思书》,了解了古代书信的格式,感受到了朱元思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
通过模仿书写和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书信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2 课后拓展课后让学生收集其他唐代书信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深入分析朱元思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与朱元思书语文优质教案
与朱元思书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2. 介绍背景:文章写于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作者时年37岁。
当时,吴均与朱元思均为梁朝官员,吴均给朱元思写信,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简介文学价值:《与朱元思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以书信形式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文章。
第二章: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意义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收集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如“的政治”、“的隐逸生活”等。
2. 分析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找出重点词语。
2. 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3. 总结并讲解词语的用法。
第三章:句子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复杂句子。
2. 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筛选出文章中的复杂句子,如“吾观自与其身,诚难矣哉!”等。
2. 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复杂句子。
2.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结构,讲解句子的意义。
第四章:文章主旨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2. 总结文章的主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2. 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教学步骤: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
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教授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__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通过联想与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学设计】一、恰当导入1、可以由美景图片导入,也可以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可以放《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像,音乐为我们创设了怎样一幅图画。
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作者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
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甚箭轩邈泠泠千转直视无碍千百成峰鸢飞唳天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有条件的可利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学生识记)2、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适当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熟读全文,把握大意,识记词语,揣摩句意。
与朱元思书教案《与朱元思书》教学教案优秀7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与朱元思书》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学教案优秀7篇,欢迎阅读。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2、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学步骤:一、引入课文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
南朝人)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
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分析课文(一)、朗读课文1、明确读音和句读轻声朗读课文,标出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提出。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朗读:学生全文朗读。
(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
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
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2023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
2023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5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社初中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自读课。
为了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吸收古代文学的精华,初中语文课本每册都有两个单元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
《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背诵优秀篇章。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一篇优秀写山水的小品文。
它要求全文背诵,可见其精美。
学生学习__是让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学习__,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学习__按总分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学习用审美的角度分析课文。
⑵思想目标:__描写了从富阳到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景色奇特秀丽,令人神往。
通过学习,同学们会情不自禁地热爱大自然的风光,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⑶能力目标:运用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
学习这篇课文,要反复诵读,一边读,一边用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场景,从而领悟__的意境。
体会出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这一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赏析的意识,渐渐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反复诵读理解__内容,从审美的角度体会__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领悟__的意境,将最能体现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的句子找出来。
【教材处理】虽然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古文,但对古文还是有恐惧症。
教师应尽力宣传古人的优秀,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反复诵读,力争当堂背下来。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点拨──扩展;朗诵法、背诵、讨论质疑、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程序】一、导入“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恒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清画不如。
”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由到桐庐景情美。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通用12篇)《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由赏景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培养诵读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很多,同学们前个学期还学习了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文中给大家描绘了山峰、河流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感受一下这篇文章又是如何来介绍富春江的秀美景色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识记生字缥轩邈泠泠嘤嘤鸢戾纶柯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听录音,注意停顿、语气、重音。
生齐读。
2、疏通文意: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课堂交流,翻译全文,教师点拨。
补充注释: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一百许里:余。
天下独绝:极顶。
百叫无绝:断。
急湍甚箭:超过,胜过。
猛浪若奔:奔马。
泉水激石:冲击。
四、探究学习1、请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本文结构上有何特点?3、本文主要用了何种表达方式?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明确: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一段总领全文,二、三段分别写异水和奇山。
3、描写,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沿岸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可以看出。
5、语言优美,一骈为主,骈散结合,讲究声律、对仗。
五、小结山川景色,古来共谈。
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背起行囊,去饱览祖国的旖旎风光。
六、布置作业比较《与朱元思书》与《三峡》的异同。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4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4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
2、用心领悟课文内容,养成积累语汇的习惯。
3、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感悟美、品位美、尝到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要到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旅游),老师给你推荐一个旅游胜地富春江,那儿可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从网上收集了好多图片,想先一曙为快吗?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欣赏完后,请学生谈感受。
3、师:宋代作家吴均他也曾一游富春江的,并为之陶醉,想知道吴均有何感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篇曾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写景小品文《与朱元思书》。
二、初读,整体感悟。
1、齐读文题,指名释题(多媒体出示)。
2、你觉得庆该怎样学这篇文言文?学生讨论交流,再指名回答。
师归纳读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3、生自读课文,给10分钟时间→找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生自读情况:(多媒体出示试题)①字的读音。
②实词、虚词的意思。
③句子的翻译。
5、指名有感情地读,生点评。
6、师范读,生再次欣赏画面。
三、细读,品悟文章美。
1、你觉得富春江美吗?美在哪里?2、再次品读,找出表现富春江美的句子。
3、学生发言,谈感受。
4、师小结:富春江的确美,美在它的碧波荡漾,美在它的鱼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树群山,美在它的鸟鸣猿啼,置身于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发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吗?鸢飞戾飞者5、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呢?谈感受?师:这山这水,多诱人啊,让人忘记一切烦恼,一切世俗,让人的心变得宁静透明,读到这句,让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余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6、让我们在美的享受中去享受美,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四、课外延伸:1、出示罗丹的名言名句。
2、学生欣赏短片,屏幕显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关于季节的,有关于动物的,有关于运动的,有关于亲情的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让学生就自己的发现或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小诗即兴发言。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精选11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学寻找资料,了解吴均的创作和写作特色。
2.通过课堂竞赛、导游、演讲把握文中的字词解释,解读作者对山水的喜悦之情。
3.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
4.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1)吴均的生平2)吴均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吴均文学创作的独特性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一)新课导入1、美景图片情景导入2、你去过的景色最优美的地方是哪里?3、美在人的眼中、心里,也在作家的笔下,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二)赛一赛:吴均知多少1、以大组为单位接力介绍吴均的文学常识,每组每次一人,每人只说一句话,选出说得最多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2、学生接力竞赛时教师择要在黑板上板书3、学生在接力比赛后笔记加横线的内容:吴均,字叔痒,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
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
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
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
还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三)说一说:小导游说富春美景1、齐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句读2)边读边感悟文句之美3)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2、小导游说富春美景1)学生根据工具书或资料口头翻译课文一遍,同桌之间相互指正。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为导游带人游览富春山水,你将怎样来有重点地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3)15分钟时间写出导游词。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⑵ 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⑶ 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⑷ 背诵并默写全文。
2、能力目标:⑴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⑵ 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⑶ 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1、朗读法。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情辞并美的精悍之作,全文像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文辞峻洁而又富于情思。
句式整齐、匀称,音节铿锵,有一种声律美。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四篇
精选与朱元思书教案四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熟练正确诵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作者行文思路,3、能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习重、难点】1、熟练诵读全文,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培养想象力是学习重点。
2、把握行为思路,理解鸢飞戾天两句的深意是导学的难点。
【学法指导】通过自主探究、质疑讨论、精讲点拔、熟读感悟激发想象完成导学任务:【学习时间】45分钟。
【导学过程】一、指导诵读,读对读顺(8分钟)1、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
比如,一千五百年前古人给友人写书信就很讲究,他们往往通过对某事的叙述或某景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志趣或者是对友人的规箴、互勉之意。
不信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古代文人的短信,即南朝的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与朱元思书》。
(板书文题,简介作者)2、指导诵读:教师范读──明示目标──学生对照下注给生字注音──教师提示其它生字的读音(由学生提出)──齐读。
(矫正读法)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3分钟)1、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默看课文,思考回答两个问题(用小黑出示)。
设疑:⑴ __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作者对这里的美景怎么评价称赞的?⑵所写之景属于哪个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2、检查自读。
(问②若不能回答暂置,待后理解)三、互助学习,理解文意(12分钟)1、分组边读边疏通文意:提示:结合下注,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
2、检查解疑。
小组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正。
四、思路探讨,感受语言(15分钟)1、教师引导、点拔,依次探讨以下问题(析读结合):(若前整体感知未完成,则先从此切入)⑴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的?(先探讨此问)(以下问题用小黑板出示,要求学生快速自由作答,提倡争论)⑵第一段总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⑶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清碧与湍急矛盾吗?为什么?)⑷ __写景重在写山,文中直接写山的`句子有哪些?请概括山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例如:(多媒体显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沟通古今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3、做古今沟通的练习。
(学生互相测试)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点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应俱全百废俱兴面面俱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荒谬绝伦聪颖绝伦绝代佳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自强不息息事宁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虽死犹生过犹不及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与朱元思书的语文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与朱元思书的语文教学设计(优秀5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
该文既以人的感受来反衬出山水之美,又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并含蓄地流露出对美好大自然的爱慕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在文中,作者通过与友人朱元思的书信往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规劝,也展示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感悟。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作者内心感受的表达方式。
2、体会作者通过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并能够理解其对世俗的态度。
3、熟练背诵课文,体会其韵律和意境。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
2、熟练地背诵课文,感受其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深刻。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认识生字:湍、轩、邈、泠、嘤、鸢、窥、柯。
2、熟读课文,了解其大意和情感表达。
3、阅读《三峡》,准备对比阅读,探讨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一、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古人描写山川景某的文章,以及之前学过的《三峡》,并对两篇文章进行简要比较,引发学生对《与朱元思书》的兴趣和好奇心。
1、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教学导向。
2、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对生字进行逐一解释,并让学生进行朗读和书写。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朗读课文:要求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注意语气、重音和节奏,以帮助理解文意。
2、理解文意:⑴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教师可以提问或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由老师解答。
补充注释:"风烟俱净":指大自然的清净。
"任意东西":任凭江水随意流淌东西。
"一百许里":约有一百里左右。
"天下独绝":形容景某的绝美。
"急湍甚箭":形容江水湍急如箭。
"泉水激石":泉水冲击着岩石。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在互相鸣叫。
"在昼犹昏":即使是白天也显得昏暗。
与朱元思书教案四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四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精确、娴熟朗读全文,基本到达熟读成诵。
2、借助页下解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重在朗读,在精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提高其审美能力。
3、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所抒发的感情。
三、课时支配:1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各位同学,语文学习犹如欢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和美好,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学问和感悟。
今日,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欢乐之旅。
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请大家先看一幅古代的山水画卷:你看江水碧波荡漾,两岸高山危耸……这就是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所画的《富春山居图卷》,图中所画的就是古往今来令很多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为之倾倒的秀丽的富春江!今日,我们就到这秀丽的富春江来游山玩水!2、在正式开始这趟欢乐之旅之前,我先给大家找了一个导游——吴均。
下面就让我们紧跟着他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会秀丽的富春江山水风光。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指导朗读①请学生给以下字词注音:缥〔piǎo〕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líng〕嘤〔yīng〕转〔zhuàn〕鸢〔yuān〕戾〔lì〕窥〔kuī〕②教师请一位同学试着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尤其留意听其在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是否正确。
学生评价,教师归纳,明确朗读本文需要留意的地方:a.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b.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多为四字句〕,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对于整散相间的句子,应读得抑扬顿挫。
c.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d.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美、无比憧憬之情。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4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课件展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
(.课件展示:课题)二、作者作品简介课件展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
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
.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柯飘荡负势轩邈泠嘤缥碧横柯窥谷鸢和鸣戾天息心经纶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023最新-《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4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4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关于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
他通史学,私自撰写《齐春秋》,披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不少丑闻。
他因此受到了武帝免其职焚其稿的迫害。
后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未成身死。
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科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学习本文,首先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课文的全部注释,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释。
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分三段。
第1段,总写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2段分写'异水',以水'清'和流'急'的特点突出其'异'。
第3段分写'奇山',以群峰对峙,争高直指和水声鸟声蝉声猿声突出其'奇'。
思考:1、读了此文,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2、文章第1、2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文章突出水清的句子是什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作者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3、通过不同层次地朗读能够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是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独特,写法精妙的特点。
难点是了解文义。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参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所写的《朱元思书》,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山水美景。
请大家打开书,听我朗读课文,注意读音的正确。
3、要与古人对话还需过翻译这道关:老师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的译文,请大家对照书下注释和手头的参考资料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话请及时在旁边进行纠正,看谁的眼光较犀利,谁的古文翻译能力较强?每小组负责一段,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分发材料)4、进行每小节节意的分析。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5、再齐读,停顿的适当、节奏的缓急。
老师在找课文翻译的同时,又找到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文章,作者也是吴均,据说这是原稿。
真实性我想也无从考证。
但我们可以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有改动的地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明确:文章结构特点:总分;语句多用对偶句,增强气势;抓住景物特征,注重细节描写;善用精妙词语,表现事物特征;语句书写为情感表达服务。
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21《与朱元思书》教案11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
2、欣赏作者笔下的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3、阅读和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文,体会__中的字词句。
2、难点:__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探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1、导入: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
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
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2、看视频听名人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语速和感情,边听边划出难认难读的字词并说一说。
(学生说后,屏幕展示课文生字词,再集体读一遍。
)3、学生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它,欣赏它并力求当堂背诵。
4、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探究课文内容。
①边读边发现问题。
②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
③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班内共同解决。
5、在探究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
6、学了__,大家想一想,说说__写作上好在哪?还有哪些不足?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优点:多用对偶,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用词精练,字字珠玑,无以复加,无以舍弃。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景。
写景状物善用动静结合,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写景不忘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不足:根据总写“奇山异水”到分写的写作结构应先写“奇山”再写“异水”。
七、拓展:找出描写上面图片的句子,并选其中你喜欢的句子扩写一段话。
八、小结:学生说后,屏幕展示。
九、作业:①、收集描写山水的诗句,在班上交流。
②、仿__的写作结构和方法,写你见过印象最深的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关键词语分析课文结构的方法。
2、反复诵读,品味写景佳词妙句,体会文中情怀,理解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提高其审美能力。
2、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所抒发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一幅画,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有人生死相随,有人舍命保护,画是《富春山居图》;一篇文,仅用一百四十四字,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吟咏沉醉,文叫《与朱元思书》。
画与文所描绘的是一个地方,那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为之倾倒的美丽的富春江!今天,就让我们紧跟着吴均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略美丽的富春江山水风光。
2、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关键词语分析课文结构.
(2)反复诵读,品味写景佳词妙句,体会的情怀,理解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3、复习检测
(二)反复吟诵,赏析其“美”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1,朗读课文,理清结构美
总分结构层次美
2、对照课文,赏析意境美
a.请结合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字来写水的?
b.请结合文中描写“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写山的?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美
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明确:
①本文的语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泉水激石,冷冷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③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
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表扬)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对偶)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夸张)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夸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对偶)
4、悉心体会,感受作品的情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再读课文,回顾作者所选之景,揣摩作者绘景之语,从寥寥几句的观感中,我们能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呢?
a.学生反复品味课文,思考: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提示: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b. 我们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提示:感受因人而异,富春山水能使政治上失意的吴均产生退隐之心,但更应该使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三)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赏一幅好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请学生在理清文章整体布局,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想象富春江的美景,稍作准备后齐声背诵全文。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背诵并默写课文。
2、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
从________可以看出其下文即将描述的内容。
3、运用学习到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本文改写
成一篇游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