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免疫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2.4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2.4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aed118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7.png)
调节功能
免疫系统在机体的内环境 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参 与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等 生理过程。
免疫系统的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包括皮肤、黏膜等天然屏障,以 及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 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涉及 抗原识别、抗体产生和细胞介导 的免疫应答等。
免疫系统的进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先天免疫
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的、不针对特定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这种特异性的 识别机制依赖于抗体和抗原的精细结构,包括氨基酸序列、空间构型和化学基团等。
结合方式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通常由疏水相互作用、氢键、离子键等多种作用力共同维持 。这种可逆性使得抗原和抗体可以在体内进行结合和解离,从而实现免疫应答的调节。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 白,具有Y形的立体构型。抗体的轻 链和重链通过铰链区连接,形成两个 抗原结合位点。
功能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结合特异性 抗原,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 物,进而发挥抗感染、抗毒素、调节 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识别机制
不同免疫细胞间通过细胞信号分子相 互影响,共同调节免疫应答。
自身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以维持免疫应答的稳定。
04
免疫失调与疾病
自身免疫病
常见类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硬皮病等。
症状
关节疼痛、皮疹、发热、乏力 等。
自身免疫病定义
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器 官产生过度反应,导致组织损 伤或功能紊乱的疾病。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必修1特异性免疫课件(42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必修1特异性免疫课件(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aec26d1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3.png)
4.新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_识_别_并_接__触_、_裂_解_______被同样病原体 感染的靶细胞。
5.靶细胞的去向:裂解后,可被_抗_体__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 _吞_噬_、_消__灭____。
6.记忆细胞的作用: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立即分__化__为细胞 毒性 T 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2)d 细 胞 为 ________________ , 在 机 体 中 该 细 胞 可 由 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用大剂量的 X 射线杀死 c 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 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 淋 增殖分化为相应的细胞,发挥免
记忆细胞
巴细胞
疫效应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语句归纳 1.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2.细胞因子可以促进 B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增殖分化。 3.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是抗体;细胞免疫的“作战武器”是细 胞毒性 T 细胞。 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 同发挥免疫效应。 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而这 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4)由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 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
[解析] b 细胞能吞噬入侵的抗原,是吞噬细胞。溶酶体中有多 种水解酶,能水解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细胞能与靶细胞 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因此是细胞毒性 T 细胞。c 细胞是 T 细胞, 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 细胞死亡,细胞免疫丧失, 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图中所示细胞免疫过程 时,抗原进入靶细胞之前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系统人教版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系统人教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fc0e6700abb68a982fb4d.png)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讨论
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 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 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 发挥什么功能?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 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 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 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不能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会
第4节 免疫调节
广东省崇雅高中
杨太林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淋巴细胞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浆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浆细胞
3)效应阶段:
合成和分泌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 传染病。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课件ppt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98c40bb84ae45c3b358cf6.png)
时间/年
三、免疫系统的监测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 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它一素 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 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 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 表现为本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分化:胸腺内分化成T细胞 骨髓内分化成B细胞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受抗原刺激
5/23/2020
分布:转移到周围 免疫器官,接受抗 原刺激成为效应 T(B)细胞.
二、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组成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 对特定病原体)
不正常细胞等。
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
● 特点:
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 要依据。
异物性: 癌细胞是个例外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 特异性:抗原表面的蛋白质(叫抗原决定簇)
不同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不同
(2)抗 体
• 抗体的定义: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
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 能的球蛋白。
细胞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记忆 细胞
B细胞、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 效应细胞
疑难点拨(练习册P18) 1)三个唯一: 2)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①特异性识别
②非特异性识别③不能识别抗原 3)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判断:
4)溶菌酶杀菌若在口腔内进行,属第一道防线;若在体 液中进行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二种情况都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
高中生物课件:人体的免疫系统
![高中生物课件:人体的免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df988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d.png)
免疫学研究
免疫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 入了解免疫系统的机制和功能 的机会,有助于推动医学进步。
高中生物课件:人体的免 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主要防御机制,能帮助我们抵御外部入侵的病原体。了解 免疫系统的运作原理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免疫系统保卫战
1
侵入者入侵
病原体进入体内,免疫系统立即启动。
识别和标记
2
免疫细胞将入侵者识别并标记,以便其
他免疫细胞追踪。
3
攻击和消除
免疫细胞发起攻击,并清除体内的病原 体。
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战 士,负责识别和攻击病原体。
抗体
抗体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 质,可以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病 原体,促使其被免疫细胞清除。
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包括脾脏、扁桃体和 淋巴结等,是免疫细胞的重要 场所,以便统一战斗。
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反应
由T细胞协同作战,直接攻击被感染的细胞,并帮助 其他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力。
体液免疫反应
由B细胞和抗体主导,针对体内的游离病原体,促使 其被破坏并清除。
免疫系统的记忆功能
1 二次感染
免疫系统会记住先前感染的病原体,以便在下一次感染时迅速启动免 疫反应。
2 长期保护
免疫系统的记忆细胞可以提供长期的防御,使人体能够更好地应对未 来的感染。
免疫系统的调节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系统出现故障时,可能 会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自身 免疫疾病的发生
免疫耐受
免疫系统需要辨别友敌,对 身体的组织和正常菌群保持 宽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免 疫反应。
生活方式和免疫系统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 食、规律锻炼和充足睡眠可 以帮助增强免疫系统。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60f8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1.png)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 疫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免疫系统概述 02. 免疫应答 03. 免疫学应用 04. 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组成
D
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C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B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
A
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分类
固有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具 有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适应性免疫系统:包括T细胞、B细胞、抗体等, 具有特异性防御功能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 胞等,具有识别、清除病原体的功能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具有调 节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的功能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的过程
识别阶段:抗原进入机体,被免 疫细胞识别
效应阶段:效应细胞和抗体清除 抗原,恢复机体健康
活化阶段:免疫细胞被激活,产 生效应细胞和抗体
记忆阶段:免疫细胞产生记忆细 胞,为下次免疫应答做好准备
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等 物理屏障和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 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抑制 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
生物疗法:使用生物制剂如 抗体、疫苗等来治疗疾病
基因疗法: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来治疗疾病
谢谢
01
02
03
04
识别和清除病 原体:免疫系 统能够识别并 清除入侵的病 原体,如细菌、 病毒等。
保护自身组织: 免疫系统能够 保护自身组织 免受自身免疫反应的损害。
演讲人
目录
01. 免疫系统概述 02. 免疫应答 03. 免疫学应用 04. 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组成
D
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C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B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
A
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分类
固有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具 有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适应性免疫系统:包括T细胞、B细胞、抗体等, 具有特异性防御功能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 胞等,具有识别、清除病原体的功能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具有调 节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的功能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的过程
识别阶段:抗原进入机体,被免 疫细胞识别
效应阶段:效应细胞和抗体清除 抗原,恢复机体健康
活化阶段:免疫细胞被激活,产 生效应细胞和抗体
记忆阶段:免疫细胞产生记忆细 胞,为下次免疫应答做好准备
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等 物理屏障和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 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抑制 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
生物疗法:使用生物制剂如 抗体、疫苗等来治疗疾病
基因疗法:通过基因编辑 技术来治疗疾病
谢谢
01
02
03
04
识别和清除病 原体:免疫系 统能够识别并 清除入侵的病 原体,如细菌、 病毒等。
保护自身组织: 免疫系统能够 保护自身组织 免受自身免疫反应的损害。
第五章免疫系统ppt课件
![第五章免疫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a79e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4.png)
能对付相应抗原的记忆细胞,增强抵抗力。 3.效应阶段 是免疫活性细胞发挥其免疫功能的阶段(细胞作用 和释放产物)。此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并产生淋巴因子, 消灭抗原,执行细胞免疫作用;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杀灭或
破坏抗原物质,完成体液免疫作用。
(二)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死带抗原的细胞(如各种 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扩大免疫反应的过程,称细胞免 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其效应机理包括两个方面: 1.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 地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靶细胞肿胀和崩解。效应T细胞杀 伤一个靶细胞后还可攻击另一靶细胞。 2. 产生淋巴因子扩大免疫反应 淋巴因子是T细胞被抗原(刺 激)或促分裂素刺激后而产生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肽类)的总称。已知20余种,现已发现有多种类型的效应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也能产生少量淋巴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 功能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清除人侵的抗原,如微生物及其产物,异体细胞等。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微 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破坏抗原物质,完成体液免疫作用。
(二)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死带抗原的细胞(如各种 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扩大免疫反应的过程,称细胞免 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其效应机理包括两个方面: 1.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 地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靶细胞肿胀和崩解。效应T细胞杀 伤一个靶细胞后还可攻击另一靶细胞。 2. 产生淋巴因子扩大免疫反应 淋巴因子是T细胞被抗原(刺 激)或促分裂素刺激后而产生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肽类)的总称。已知20余种,现已发现有多种类型的效应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也能产生少量淋巴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 功能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清除人侵的抗原,如微生物及其产物,异体细胞等。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微 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系统课件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系统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2308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0.png)
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等,是免疫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
免疫系统细胞和分子
T细胞、B细胞、抗体等,协同作用构建免疫 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防御
Hale Waihona Puke 1 皮肤和黏膜的防御作用
2 渗透和杀菌作用
涉及体液免疫的淋巴细
作为身体的第一道屏障,
胞“吞噬”病原体。
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
3 炎症反应
引起疼痛和发热,展现 身体抵抗病原体的努力。
免疫系统的调控
包括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等机制,确保免疫系统 的正常运作。
免疫系统的疾病
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对普通物质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过敏症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攻击身体正常组织,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影响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免疫系统的未来
免疫系统的研究和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广阔的前景。 免疫系统科学的进步将为人类带来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系统 课件人教版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负责抵御外界的病原体和异物入侵,同时 维持身体内稳定的内环境。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器官、细胞和分子所组成的生物体防 御系统。 免疫系统的功能:保护机体免受疾病的侵袭,维持身体健康。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主要器官
特异性免疫防御
1
抗原识别和抗体产生
2
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T细胞和B细胞识
别病原体抗原,产生相应抗体。
3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作用
T细胞负责直接攻击感染细胞,B细胞 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
经历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抗原和 相应抗体,以便快速应对再次感染。
免疫系统细胞和分子
T细胞、B细胞、抗体等,协同作用构建免疫 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防御
Hale Waihona Puke 1 皮肤和黏膜的防御作用
2 渗透和杀菌作用
涉及体液免疫的淋巴细
作为身体的第一道屏障,
胞“吞噬”病原体。
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
3 炎症反应
引起疼痛和发热,展现 身体抵抗病原体的努力。
免疫系统的调控
包括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等机制,确保免疫系统 的正常运作。
免疫系统的疾病
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对普通物质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过敏症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攻击身体正常组织,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影响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免疫系统的未来
免疫系统的研究和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广阔的前景。 免疫系统科学的进步将为人类带来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系统 课件人教版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负责抵御外界的病原体和异物入侵,同时 维持身体内稳定的内环境。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器官、细胞和分子所组成的生物体防 御系统。 免疫系统的功能:保护机体免受疾病的侵袭,维持身体健康。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主要器官
特异性免疫防御
1
抗原识别和抗体产生
2
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T细胞和B细胞识
别病原体抗原,产生相应抗体。
3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作用
T细胞负责直接攻击感染细胞,B细胞 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
经历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抗原和 相应抗体,以便快速应对再次感染。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16张ppt)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a8fb3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f.png)
第四章: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提出问题 上呼吸道有炎症时
伤口感染后
扁桃体肿大 淋巴结肿大
红肿 化脓 结痂 破溃
为什么扁桃体和淋巴结会肿大? 为什么伤口感染会化脓?脓液的成分是什么?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 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概念:机体产生的专 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特点:特异性 举例:抗毒素、凝集
素
分泌:由0浆1细胞分泌
抗体
分布:广泛存在于人 体多种组织中。哺乳 动物的唾液腺、泪腺 等可以分泌溶菌酶
功能:能溶解细菌的 细胞壁,具有抗菌消 炎的作用
02
溶菌酶
概念:淋巴细胞分泌的 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
特点:特异性,细胞因 子属于信息分子,作用 后被灭活
骨髓
分布:位于骨髓腔或 骨松质内 功能:是各种免疫细 胞发生的场所;
是B细胞分化、 发育、成熟的场所;
是机体重要的 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
分裂
分化
造血干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吞噬细胞
树突状 巨噬 细胞 细胞
淋巴细胞 其它白细胞
(骨髓中)
(胸腺中)
B细胞 抗原刺激 T细胞
浆细胞
记忆 辅助性 细胞毒 记忆 B细胞 T细胞 性T细胞 T细胞
说明:T细胞不能 直接识别游离的抗 原,只能识别APC 呈递的抗原。
3、免疫活性物质
概念 01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 的物质
03 实质
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 进出细胞方式是胞吞胞吐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提出问题 上呼吸道有炎症时
伤口感染后
扁桃体肿大 淋巴结肿大
红肿 化脓 结痂 破溃
为什么扁桃体和淋巴结会肿大? 为什么伤口感染会化脓?脓液的成分是什么?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 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概念:机体产生的专 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特点:特异性 举例:抗毒素、凝集
素
分泌:由0浆1细胞分泌
抗体
分布:广泛存在于人 体多种组织中。哺乳 动物的唾液腺、泪腺 等可以分泌溶菌酶
功能:能溶解细菌的 细胞壁,具有抗菌消 炎的作用
02
溶菌酶
概念:淋巴细胞分泌的 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
特点:特异性,细胞因 子属于信息分子,作用 后被灭活
骨髓
分布:位于骨髓腔或 骨松质内 功能:是各种免疫细 胞发生的场所;
是B细胞分化、 发育、成熟的场所;
是机体重要的 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
分裂
分化
造血干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吞噬细胞
树突状 巨噬 细胞 细胞
淋巴细胞 其它白细胞
(骨髓中)
(胸腺中)
B细胞 抗原刺激 T细胞
浆细胞
记忆 辅助性 细胞毒 记忆 B细胞 T细胞 性T细胞 T细胞
说明:T细胞不能 直接识别游离的抗 原,只能识别APC 呈递的抗原。
3、免疫活性物质
概念 01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 的物质
03 实质
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 进出细胞方式是胞吞胞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刺激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体液免疫
2)反应阶段:B细胞增殖和分受原激化抗刺
浆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浆细胞
3)效应阶段:
合成和分泌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
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作用的过程(重点)
抗原进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 抗体消灭,若侵入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 了,只能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体 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抗原
1、定义: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
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 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 结合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举例: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
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 血清等。
抗原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T细胞
(识别)
细胞免疫
2)反应阶段: T细胞
受抗 原刺
增殖和分化
激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 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 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 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三 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高中生物必修免疫系统课件
第4节 免疫调节
广东省崇雅高中 杨太林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被激活,使其通 透性改变,渗透压 变化,最终裂解死 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 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 效应。如诱导产生更 多的效应T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 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反应阶段是B细胞、 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 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特点:
异物性:癌细胞是个例外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
大于一万 特异性:抗原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
抗体
• 抗体的定义: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特异性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系统组成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 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 应。例如,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毒素 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 作用;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胞内寄生菌,也就是寄生 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的,这就需 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而在病毒感 染中,则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 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