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与预防

合集下载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预防和应对地震成为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地震的预防和应对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地震的预防地震的预防主要包括地震预警体系的建立、地震监测仪器的应用以及地震科普教育的开展。

首先,地震预警体系的建立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安装地震监测仪器,对地震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信息技术快速传递预警信息,可以提前几秒到数十秒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以便人们进行逃生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震预警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其次,应用地震监测仪器也是地震预防的重要手段。

地震监测仪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地震的活动情况,预测地震的发生可能性及其强度,从而为民众提供准确的地震信息和预警。

在地震多发地区,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地震监测仪器的布设和更新是必要的。

最后,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是预防地震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震科普教育,可以加强公众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能力。

政府应该加强地震科普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开展地震演练和相关知识的宣讲,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二、地震的应对地震的应对主要包括灾后紧急救援、重建与防灾减灾工作。

当地震发生后,及时展开灾后紧急救援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组织搜救行动、输送救援物资、运送伤员和避难人群等。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加强与军队、医疗救援机构等的合作,以确保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随着灾后救援工作的开展,地震重建也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重建计划,提供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设施,帮助受灾人民重建新的家园。

此外,防灾减灾工作也是地震应对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该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提升公共场所的地震抗震能力,制定相关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对灾区人民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

此外,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对地震科技的研发,提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层面、建筑物设计、应急救援、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这些措施。

一、预防措施1.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可以提前发现地震动态,预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地震演练:定期演练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的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这种预防措施可以在地震来临时,减少混乱和恐慌的情况下,有序地进行应急疏散和自救自护。

二、建筑物设计1.抗震建筑设计:在地震区域,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按照抗震建筑设计规范进行,采用抗震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结构加固和改造:对于老旧建筑物,应进行结构加固和改造,增加其抗震能力。

同时,在建筑物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因素,例如增加抗震支撑、设置基础降震设备等。

三、应急救援1.组织演练:对应急救援人员和机构进行定期的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响应速度。

通过演练,可以更好地组织资源和人力,进行快速救援和灾后恢复。

2.建设应急避难所:在地震频发地区,建立应急避难所,提供安全的住所和食品等生活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科学研究1.地震预测研究:加强地震预测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有效依据。

2.地震科普宣传:通过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众的地震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防御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预防、建筑物设计、应急救援和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第一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㈠预防措施1、学校办公室负责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部署校园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校长办公室负责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政教处负责组织师生学习辨别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掌握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

4、安全处、总务处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教室、宿舍、供电线路、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玻璃门、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及时记录并整改。

5、政教处制定防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并指导校内师生掌握地震逃生知识。

6、成立防地震等自然灾害领导小组。

㈡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1、在发生灾害时,组织各方人员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要检查保管好各类电器。

2、组织各班班主任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迅速将学生带领到在安全地方躲避。

若遇人员受伤,积极组织抢救。

如有伤势较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处置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在上级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4、安全处以及总务处检查学校食堂、宿舍、教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损及损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119”、“110”等部门提出救援请求。

㈢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1、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要按照上级指令和预警信号安排学校各项工作,若需要停课,则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2、通讯小组随时与教育系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联系,在接到地震预警时,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灾害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地震的潜在风险,避免在地震活跃区域建设大型建筑物或重要设施。

通过合理划定不同用地功能区域,减少人员密集度,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加强地震科学研究。

地震科学研究可以预测和监测地震活动,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为地震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开展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第三,建设抗震设施和工程。

在建筑领域,采用抗震设计和施工技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加固老旧建筑物,提高其抗震性能,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要注重抗震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基础设施在地震中的可靠性。

第四,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地震监测网络的建设可以提前掌握地震活动的信息,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为人们提供撤离时间。

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和设备,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前预警人们逃生,减少灾害损失。

第五,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

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育学生有关地震的知识,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应对地震的能力。

大量宣传地震的危害性和防范知识,提高民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紧急撤离意识。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

地震是跨国性、跨区域性的灾害,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积累更多的地震预防和应对的经验,提高各国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地震科学研究、抗震设施和工程建设、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公众地震意识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的危害。

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五篇)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希望大家喜欢!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篇1)为了进一步搞好应急工作,使全镇各村、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河南省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机构体系地震灾害临震发布以后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由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工作,并成立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10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交通运输组、通讯联络组、供电保障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建设组。

1、办公室主要职责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担任,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

(2)及时传达贯彻各项命令,并督促检查各项命令的落实情况。

(3)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会商,负责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现场救灾进展情况。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2、组织宣传组主要职责:组织宣传组组长由党委宣传委员担任,宣传干事和文化站长为成员。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4)负责地震应急机构体系的人员配置,提出对干部的奖惩及临时任免意见。

3、治安保卫组主要职责:治安保卫组组长由分镇纪委书记担任,成员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巡防队成员。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所以只有靠人们在地震来临时应变方法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地震灾害预防措施,供大家参阅。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一、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

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

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

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二、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首先要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

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

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

窗上贴上防碎胶条。

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

为脱离危险,你也许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时间,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会帮你度过难关。

这些物品中包括现金、饮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药品。

三、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在中、小学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

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

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

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震灾的影响。

以下是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是减少地震灾害的关键。

建筑物应按照抗震设计要求建设,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方面。

此外,已有建筑物也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2.规划合理城市布局
城市的规划布局也是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城市应该避免建设在地震带或者危险地带,尽可能远离地震危险区域。

此外,城市的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设施也应该按照抗震设计要求建设。

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
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及时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震监测站、地震预警系统等设施,可以及时掌握地震发生的情况,提前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置。

4.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使人们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掌握地震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5.加强应急救援
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是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应急救援包括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物资的储备等方面。

同时,加强与邻近地区的合作和协调,形成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预防地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地震监测和预警、宣传教育、应急救援等方面入手,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危害。

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与方法

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与方法

预防地震灾害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面我会详细介绍一些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一、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1.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建设遍布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站网络,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收集地震数据,提供准确的地震信息。

2. 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地震监测数据和预警算法,及时发出地震预警信号,提前几秒到几十秒警示公众,使人们有更多时间采取逃生和防护措施。

二、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震设计1. 加强抗震设计标准: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抗震设计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加固和改造老旧建筑: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增强其抗震能力。

3. 设计和建设抗震设施:在关键基础设施如桥梁、隧道、水坝等的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三、地震教育与宣传1. 加强地震知识普及:通过学校、媒体等渠道,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组织地震演习和模拟演练:定期组织地震演习和模拟演练,让公众熟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逃生程序和技巧。

四、社区和个人防护措施1. 安全居住选择:在选择住房时,优先考虑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避免居住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高危地带。

2. 室内安全措施:在室内设置固定家具和用具,避免在地震发生时受到伤害。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应急物资等。

3. 应急物资准备:准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医疗用品等,以应对地震发生后可能出现的断水断电等情况。

4. 善用科技手段:使用地震监测和预警APP,接收实时地震信息和预警提示。

参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和受灾地区提供支援。

五、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1. 加强国际地震科学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地震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

2. 经验交流与技术支持:与地震频发国家和地区开展经验交流,分享抗震建筑设计和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共同提高地震灾害防范能力。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方案及措施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方案及措施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方案及措施地震是地壳变动造成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危害和损失,提高社会抵御能力,地震灾害防范成为各国政府和地震科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地震预测、地震监测、灾害评估和应急响应等方面,详细介绍地震灾害防范应对的准备工作方案及措施。

一、地震预测与预警地震预测是指通过观测、监测和分析地震活动现象,利用地震规律和特征,预测未来时间、地点和强度的地震现象。

地震预测的核心是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和地震活动的特征。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地震活动规律、地震断层构造、地震云电学等信息,可以预测地震的概率和可能发生的区域。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前,通过传感器设备对地震波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出警报,提供给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或相关机构,为人们提供逃生和防护的时间窗口。

地震预警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社会的防护能力。

为了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开展以下工作:1.加强地震观测和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站网络,布设地震传感器、地震仪器和监测设备,实时获取地震活动信息,以便对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监测和分析。

2.建立地震数据共享和交流机制。

各地区、各国家的地震监测机构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实施地震数据共享和交流,共同分析和研究地震活动,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预警的有效性。

3.加强地震规律和特征研究。

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回顾和分析,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和地震活动的特征,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加强地震科普宣传。

通过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预测和预警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众的地震应对意识和自救能力。

5.建立地震预警系统。

在地震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包括地震发生时刻、地震震级和预计震害范围的预警信息,及时发送给受影响的地区和相关机构,为人们提供逃生和防护的时间窗口。

二、地震监测与防控地震监测是指利用科学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地震活动进行实时观测和记录,以便及时掌握地震发生的情况和趋势,为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因自身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十大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方法。

一、地震预防措施地震是世界各地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震安全意识,学习地震应对知识,如躲避、撤离等;2. 建立坚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采用抗震设计标准;3.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4. 避免在地震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活动的建设。

二、台风预防措施台风是一种大规模的强风和暴雨天气系统,通常伴随着海啸和洪水。

为了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破坏和伤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台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做好台风防护工作,如修剪树枝、安装防风网等;4.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洪水预防措施洪水是指河流水位上升超过警戒值,导致水涌入旁边的地面或建筑物。

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建设有效的防洪系统,包括拦河坝、排水设施等;2. 加强水文监测,提前发现洪水可能的迹象;3. 建立完善的河流管理和洪水预警机制;4. 避免在洪水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居住点的建设。

四、干旱预防措施干旱是指气候异常导致区域长时间缺乏水源。

为了应对干旱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措施;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3. 推广抗旱作物,改善耐旱性;4.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干旱可能导致的问题。

五、飓风预防措施飓风是一种狂暴的大风和强降雨的天气系统,通常造成巨大破坏。

为了减少飓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飓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4. 加强飓风科学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

地震与未来: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灾害

地震与未来: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灾害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为了更好地预防地震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科学监测、建设抗震设施、加强公众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灾害,以及未来在地震预防方面的发展方向。

一、科学监测与预警1.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是预防地震灾害的基础。

需要增加地震监测站点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提升地震监测技术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同时,加强国际地震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地震监测的全球覆盖能力。

2. 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数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供预警信息,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防护和疏散。

需要进一步完善地震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3. 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对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可以科学地确定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需要加强地震研究和数据分析,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并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灾害防治等方面。

二、建设抗震设施与规范1. 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建筑物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

需要加强抗震设计的标准和规范,采用先进的抗震技术和材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提高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电力系统、供水系统等,其抗震能力对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需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抗震改造和加固,同时在新建基础设施时注重抗震设计和施工。

3. 推广抗震教育与培训: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直接影响地震灾害的损失程度。

需要加强抗震教育与培训,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普及地震知识和防护技能。

三、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1.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需要加大对地震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投入,开展地震预测、地震工程、地震监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同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地震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

地震灾害的危害与预防策略

地震灾害的危害与预防策略

地震灾害的危害与预防策略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

当地震发生时,瞬间的地震波可以摧毁建筑物、导致土地滑坡和海啸等灾害。

因此,重视地震预防和灾害减轻措施的重要性就变得尤为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震灾害的危害以及一些应对策略,以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做好应对准备。

地震灾害的危害地震不仅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还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人们经常因为建筑物和墙壁崩塌、玻璃碎裂和火灾等原因而受伤。

地震也可能引发土壤液化,导致房屋沉陷或倾斜。

地震海啸也是地震灾害的一种表现形式,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破坏。

因此,地震对人们的生活和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地震预防策略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预测地震,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一些地震预防策略的示例:1.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是地震灾害最容易受影响的区域。

抗震设计可以通过改良结构、使用抗震材料和采取减震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例如,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强度。

安装避震器和减震器等装置也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2.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正确的自救和逃生技能,如找到避难所、趴下并保护头部等,在地震发生时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在地震前要组织应急包,包括食物、水、医药品和紧急联系方式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您在地震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保护自己的安全。

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发现地震迹象并向人们发出警报。

这样,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采取行动,例如躲避在安全区域、关闭气体和电力设备等,以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风险。

因此,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宣传教育和意识提高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了解是灾害预防和减轻措施的关键。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和媒体渠道,向公众传达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策略,培养公众适应地震的能力和意识。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地震每次都来得很突然,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好预防与应对⽅法。

那么,你想知道发⽣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吗?下⾯是店铺带来关于地震的预防与应对⽅法内容,希望能让⼤家有所收获! 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以⾃⼰的⼒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和饮⽔,以每⼈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

另外再准备⼀些防灾⽤品,如防灾头⼱、⼿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机等以及⼀些逃⽣⽤具,如⽑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们总是最⼤限度地利⽤空间(如棚、架、搁板)。

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臵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

因此,平时放臵东西要多加考虑。

3、⼈们对⿊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理上增加了压⼒。

因地震⽽停电是不奇怪的,⿊暗中就是在⾃⼰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电筒随时带在⾝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

此时,只有⼩型的收⾳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地震平息后,⾸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的问题。

这种场合,⽔道断⽔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些应急的饮⽤⽔。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的现⾦花销是必要的。

因为地震之后,银⾏、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们总喜欢把急救⽤具藏在某⼀⾓落,或不起眼的地⽅,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

8、地震时,穿⾼跟鞋对避难百害⽽⽆⼀利。

平时应穿或备⽤跑得快、耐⽤、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

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跟鞋绝对不⾏。

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应对 1、躲在桌⼦下⾯ 地震来得快去的也快,⼀般⼤晃动也就⼀两分钟的时间。

当发现有地震的感觉,⽴刻钻到桌⼦下⾯并且抓好桌⼦腿,⽆处可钻的地⽅,也要⽤棉被,厚⾐服之类的东西保护好头部,起到在被东西砸中时的⼀个缓冲作⽤。

防震减灾常识3篇

防震减灾常识3篇

防震减灾常识第一篇:地震的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地震是指地球表面由于地下断层破裂等地质现象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的发生不可预测,因此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以防止在地震时受到伤害。

地震的基本常识:1.地震的震源在地面下,地震波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地震的强度难以预测。

2.地震的强度不仅仅取决于震源的大小,还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

3.地震前常有一些前兆,如地震前动物的行为异常(如鸟儿飞得很低,老鼠出来乱跑等),地表出现裂缝,地下水位变化等。

4.地震发生后,要尽量保持镇静,避免惊慌失措。

地震的预防措施:1.建筑物一定要按照建筑规范办理验收手续,确保建筑物抗震性能达到标准。

2.生活家居中的重物要固定好,避免重物在地震时砸伤人。

3.定期检查一些设备,如制动器、管线、烟囱、天然气管道等,确保设备正常。

4.在地震发生时,要立即躲在坚固的桌子下或者室内结构坚固的墙角处,远离窗户,避免被玻璃碎片伤到。

防震减灾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防灾工作,这样在灾难中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第二篇: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地震是一种突发的灾害,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及人员伤亡。

在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学会一些自救与互救的技巧,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自救措施:1.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穿上鞋,收拾必要的物品,确保能够迅速逃出危险地带。

2.避免走楼梯,要用手电或者火柴来供电,以免触电。

3.如果出现了被困在建筑物里的情况,应该迅速举手呼救,向外界寻求帮助,同时保持呼吸畅通。

互救措施:1.在发现有人生命垂危或者有伤病的情况下,要及时施救,保护伤者和弱者的生命安全。

2.互相抚慰,增强精神支撑,避免被紧张或恐慌情绪所笼罩。

3.相互搀扶,一起逃生。

以上是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地震时刻可能随时发生,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些技能,以便在地震发生时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篇: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地震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在短时间内给人们和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说到底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人员伤亡和心理上的创伤。

地震灾害预防应急预案方案

地震灾害预防应急预案方案

地震灾害预防应急预案方案
一、灾害背景分析
近年来地震频发,人员伤亡严重,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威胁。

在此背景下,制定地震灾害预防应急预案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二、灾害风险评估
地震发生可能性大,对建筑物、基础设施和人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需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三、应急预案编制
制定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包括预警、疏散、救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流程。

四、组织实施与协调
建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任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五、应急资源准备
梳理应急资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配和利用。

六、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
加强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灾害信息,提高预警和应急响应效率。

七、救援和恢复重建
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八、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方案。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方案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方案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方案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提高地震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制定了一份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方案。

一、综述地震灾害防范和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科研、预警、应急救援、重建等多个方面。

本方案旨在形成一个完整的地震灾害防范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地震预防1. 加强预测研究:加大地震预测研究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地震前兆信息,提高地震预测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建立预警系统:建立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地震监测、数据传输和信息发布等环节,实现地震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发布。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培养地震灾害防范习惯。

三、地震应急救援1. 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响应。

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专业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对地震抗震设施和应急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3. 加强演练训练: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四、灾后重建1. 快速评估损失:地震发生后,要迅速评估灾情和损失,并及时发布公告,统计受灾人口和损失情况,为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持。

2. 合理规划重建:灾后重建要科学规划,根据灾情特点和社会需求,合理选择重建地点和方式,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3. 加强监督管理: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加大对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监测力度,确保重建工程安全可靠。

五、国际合作1.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地震灾害防范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共同提高地震灾害防范能力。

2. 分享经验教训:积极分享我国地震灾害防范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3. 支持国际援助: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积极响应国际援助,接受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事件,随时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可想象的破坏和损失。

其中,地震、洪水等灾害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也是对人类造成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因此,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自然灾害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振动现象。

它不仅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地震预防和应对的措施:1. 建设抗震建筑抗震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强,就越能够经受住地震的袭击。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可以发现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及时处理和修复,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做好应急准备地震可能随时发生,因此必须做好应急准备。

家庭应该准备一份紧急灾难物资包,包括食品、水、医疗用品、毛毯等必要物品,以应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二、洪水洪水是指江河湖泊水位上涨,超过其容量而引起的水灾。

洪水不仅会对农业和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洪水预防和应对的措施:1. 加强防汛工作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加强防汛工作。

这包括加固河道堤坝、清理河道垃圾、开挖淤积物等措施,以保证河道畅通,避免洪水发生。

2. 做好自我保护洪水发生时,人们必须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尽量避免接触洪水;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疾病;最后要注意保护财产,避免财产损失。

3. 建设防洪设施在洪水多发地区,必须建设防洪设施。

这包括建设排水系统、修建防洪墙、加固河道堤坝等措施,以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三、结语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事件,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减少其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在地震和洪水等灾害预防和应对方面,我们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防灾设施建设,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灾害防范:地震、洪水等灾害的预防

灾害防范:地震、洪水等灾害的预防

灾害防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防。

这些灾害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地震、洪水等灾害的预防措施,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地震的预防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活动引起的自然现象,通常会带来剧烈震动和破坏。

为了减少地震可能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建筑物抗震设计**:在地震频发区域,建筑物应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施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建筑物、桥梁等重要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结构稳固,减少地震时的损坏。

3. **灾后救援演练**:开展地震灾后紧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效率。

4.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自救互救意识。

洪水的预防洪水是由暴雨、融雪等因素引起的大规模水灾,可能导致城市和农村的淹水、山体滑坡等灾害。

为了降低洪水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修建防洪设施**:在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修建防洪堤、排水系统等设施,减少洪水对居民和农田的影响。

2. **搬迁易淹地区居民**:对于常年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可以考虑适时搬迁居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的洪水监测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洪水情况,让民众有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4. **禁止违法占用河道**:严格执法,禁止违法占用河道、河岸等行为,保持河道畅通,减少洪水积水风险。

5.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洪水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部门和群众的抗洪救灾能力。

结语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灾害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的规划、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民众的参与,可以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震灾害预防保证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保证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保证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一系列的地震灾害预防保证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地震灾害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分别从建筑物、教育与培训、应急措施和科技创新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1. 建筑物安全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筑物的安全性对于地震灾害的预防至关重要。

首先,应采用地震安全设计和施工规范,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抗地震力。

其次,加强对既有建筑物的地震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震性能。

此外,在选址和规划建筑时,要考虑地震活动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避开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2. 教育与培训地震预防和应对应该从小学生开始普及和教育。

学校和社区应该开展地震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家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地震演习和模拟灾害场景来培养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此外,还应该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地震知识普及活动,如开展地震科普讲座、制作宣传册和动画、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等。

3. 应急措施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前预警并迅速传递给公众。

此外,应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群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同时,应完善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和分发网络,确保灾区能够迅速得到援助。

4.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地震灾害预防和保障措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应加大对地震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测能力,提高地震的预测准确性和时效性。

另一方面,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和应用新型抗震材料和建筑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卫星图像等技术手段进行地震灾害的影像监测,实时了解灾情,为应急救援提供支持。

在地震灾害预防保证措施方面,需要从建筑物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急措施和科技创新四个方面综合施策。

如何预防地震灾害

如何预防地震灾害

如何预防地震灾害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科学家和各国政府一直在不懈努力,探索各种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地震灾害进行探讨,以期加强对公众的科学宣传,提高人们的自防能力。

一、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地震监测是预防地震灾害的基础,只有及时掌握地震活动的信息,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因此,各国政府要提高地震监测网络的建设,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也十分重要,通过提前几秒或几分钟发出警报,可以为人们争取到逃生和避险的宝贵时间。

二、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预防地震灾害的关键之一。

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要采用更加严格的抗震设计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三、加强地质环境的管理和调控地质环境的因素直接影响地震的发生和规模。

通过合理的地质环境管理和调控,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率和破坏程度。

例如,在地震频发地区要禁止有关的工程建设,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和变动。

四、加强公众的地震教育和应急预案加强公众的地震教育和应急预案的宣传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

公众应该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明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步骤。

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地震教育,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地震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通过分享地震监测数据、科学研究成果和灾后重建经验,可以不断改进预防和救灾工作,提高整个社会的应对能力。

六、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地震是一门复杂的科学,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们去探索。

各国政府应加大对地震科学研究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通过不断积累和更新地震知识,可以不断完善和提高预防地震灾害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灾害与预防结课论文******学号:**************专业班级:自动化11-01摘要: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

地震灾害是对人的生命和财产产生最大威胁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在现在的社会中,学会地震灾害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地震;防治;地质灾害。

引言:提到地震,人们总是心有余悸,尤其是亲身经历过的人。

08年以来的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等地震灾害给我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而这只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一小部分地震灾害,地震灾害给全世界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地震可怕,那么究竟什么地震?地震即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在全球范围内,地震的发生是极其频繁的,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一次地震如何称为大地震?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烈度则是在波及范围内地面震动的激烈程度。

地震有原生、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之分。

原生灾害即是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诱发灾害是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次生灾害是在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

在这种程度上,诱发灾害也包括在次生灾害里面。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且频度较高,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地震灾害。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地震知识科普宣传,将地震常识、震前准备、震时防护、震后自救互救等知识宣传普及到个人,使群众的自我保护及防范意识不断增强,提高他们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程序,普及科学避震的方法。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震可引发多种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沙土液化等。

这些灾害又可能衍生成其它灾害,如崩塌滑坡产生的巨量松散岩土可能导致泥石流;地裂缝可发展衍生成崩塌滑坡;崩滑体堵塞江河形成的堰塞湖,有可能对上下游造成灾害;失稳的破碎山体和崩滑堆积体存在再次崩滑的危险等等。

由于它们不是由地震波直接产生的地质灾害,因此被称为次生地质灾害。

1、崩塌崩塌发生于整个灾区,不仅在3条断裂带上最常见的次生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风化强烈、节理发育的灰岩、砂岩中。

根据崩塌体的运动特征,崩塌可分为崩落和剥落两种类型。

发生崩落的地层主要是轻变质砂板岩和砂砾生物碎屑岩,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崩落一般发生在靠近背斜轴部张性裂隙和断层破碎带发育的陡崖地区,发生崩落时,岩块在坠落过程中解体成巨大滚石,最后停积于沟谷,崩落区往往形成悬崖峭壁和倒石堆。

崩落对地表的破坏相当严重。

由于巨大岩块从很高的山崖往下坠落而具有强大的动能,崩落体滚动常常直达沟床底部才停息。

一旦发生崩落,从崩落发源地到河谷底部整个斜坡的森林植被、建筑、基础设施、工程设施等都会被摧毁。

由崩落形成的倒石堆的地表成土过程缓慢,地形一般崎岖不平,岩块架空,地表水渗透速度快,地下水潜水面较深,极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

发生剥落的地层岩性主要是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和断层角砾岩。

这些岩石岩性硬脆,在强烈的区域地质构造力作用下形成密集的网状构造微裂隙。

岩体一旦暴露在陡坡上,受风化作用和岩体重力引张作用,网状构造裂隙便迅速扩张,最后导致陡坡岩体呈碎块状剥落。

剥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然而却连绵不断,同一地区剥落的间歇期较短。

剥落使山体基岩大片裸露,土壤尽失,摧毁森林植被和农田,极大地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

2、滑坡山体滑坡多发生在构造破碎带或严重风化带形成的凸形山坡上,这类破碎岩体滑坡规模一般较大,其滑动蘧多沿岩层、裂隙面以及坡积体与基岩交界面分布,在地震的侔愚下,当上部岩层滑动并挤联下部时沿滑动面产生滑动变形,启动后滑动速度较快,呈楔形环谷外貌,对坡面和坡脚处的村镇构成严重威胁,形成巨大灾难。

如北岗老县城大部分区域顷刻阀被麓滑下来的基大出体所掩埋,数千入死亡和失踪,80%以上的建筑全部垮塌,县城周边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形成多个堰塞湖,对下游地区形成严重威胁。

3、泥石流泥石流主要在震后灾区持续降雨,短时间内在三面环山陡峭地形区内积聚了大量雨水、崩塌、破碎岩土体在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作用下,夹带大量泥砂与石块突然迅猛直泻,并最终在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大量堆积。

泥石流暴发在深风化和易风化的岩体之上,风化厚度越大,剥落越多,为泥石流提供的松散固体物质越多。

地震后,灾区泥石流将十分活跃,历史上出现过的泥石流可能大面积复活,由于剥落堆积体、崩塌和滑坡体的形成,很容易出现新的坡面型泥石流或者小型河谷型泥石流,一旦条件成熟,可能造成危害。

这类泥石流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由于数量多,在林区和农区都可出现。

目前,泥石流灾害点由于数量太多,尚难以统计。

由于地形地势的决定作用,泥石流多发生于后龙门山中。

主要特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延续时间长,反复性大强震之后发生大量的滑坡和崩塌,为形成大型的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

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对河床进行下切,两岸进行冲刷和刮挖,这样使边坡又失去平衡,产生新的滑坡,这样循环反复互为因果,因而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从地震开始将一直延续数年以至于数十年。

次生地质灾害的规模大,形成时间短,滑坡因地震的突发作用,使处于极限平衡或接近极限平衡的山坡在刹那间就完成裂缝、下滑的全过程,泥石流也是在震时或震后降雨时迅速暴发。

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比普通地质灾害形成时间短,规模大。

预防地震灾害的小窍门“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预防地震,建房修房都有诀窍!如何建房才能抗御地震?怎样加固已建房屋?城镇、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怎样摆放室内物品才有利于避震?睡觉时哪些物品应放在床头边?1、预防地震建房修房有诀窍什么场地不适合建房?选择建筑场地,须考虑房屋所在地段地下比较深的土层组成情况、地基土壤的软硬、地形和地下水的深浅等。

以下场地是不利于抗震的:活动断层及其附近地区;饱含水的松砂层、软弱的淤泥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古河道、旧池塘和河滩地;容易产生开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细长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或三面临水田的台地等。

怎样建房才抗御地震?房屋平面布置要力求与主轴对称,并尽可能简单;房屋重心要低,屋顶用轻质材料,尽量不做或少做那些既笨重又不稳定的装饰性附属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房屋的高度和平面尺寸要有所限制,房屋之间应适当留建防震缝;结构要力求匀称,构件要联成整体,要采取措施加强连接点的强度和韧性;墙体在交接处要咬合砌筑,承重墙上最好设置圈梁,并在横墙上拉通。

横墙应密些,尽量少开洞,屋顶与墙体应连成整体,预制板在墙或梁上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建筑材料要力求比重轻、强度大,并富有韧性;土坯砖块要错缝咬砌,灰浆要饱满。

怎样加固已建房屋?墙体的加固:墙体有两种,一种是承重墙,另一种是非承重墙。

加固的方法有拆砖补缝、钢筋拉固、附墙加固等。

楼房和房屋顶盖的加固:一般采用水泥砂浆重新填实、配筋加厚的方法。

建筑物突出部位的加固:如对烟囱、女儿墙、出屋顶的水箱间、楼梯间等部位,采取适当措施设置竖向拉条,拆除不必要附属物。

如何及时维修老旧房屋?为了抗御地震的突然袭击,对老旧房屋要注意经常维修保养。

墙体如有裂缝或歪闪,要及时修理;易风化酥碱的土墙,要定期抹面;屋顶漏水应迅速修补;大雨过后要马上排除房屋周围积水,以免长期浸泡墙基。

木梁和柱等要预防腐朽虫蛀,如有损坏及时检修。

城镇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处于高大建筑物或其他高悬物下:高楼、高烟囱、水塔、高大广告牌等,震时容易倒塌威胁房屋安全;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震时电器短路等容易起火,常危及住房和人身安全;危险品生产地或仓库附近:如果震时工厂受损引起毒气泄漏、燃气爆炸等事故,会危及住房。

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不利抗震?陡峭的山崖下,不稳定的山坡上:地震时易形成山崩、滑坡等可危及住房不安全的冲沟口(如平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堤岸不稳定的河边或湖边:地震时岸坡崩塌可危及住房。

2、如何摆放室内物品才有利于避震?地震时,室内家具、物品的倾倒、坠落等,常常是致人伤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家具物品的摆放要合理:防止掉落或倾倒伤人、伤物,堵塞通道;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以便震时藏身避险;保持对外通道的畅通,便于震时从室内撤离;处置好易燃、易爆物品,把用不着的尽早清理掉或存放好。

防撞击,防破碎;防翻倒,防泄漏;防燃烧,防爆炸,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保持室内外通道的畅通,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房门口、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

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住;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杂物;可能时给床安一个抗震架。

为预防地震的突然袭击,睡觉前,应检查下列物品是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眼镜,如果你是近视眼,这是你不能离开的;手机(别忘充电),这是你与他人联系的重要工具;手电筒,黑暗中你必须使用它;如有必要,可准备一个自用的防震包,但一定要放重要的东西。

参考文献:常梦飞,防震.请借鉴历史经验[N].检察日报, 2008-05-14.潘正良,地震勘探原理仪器原理,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6 董敏煜,地震勘探,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科学分析[DB/OL].韩振海,试论震性会商制度[J].国际地震动态, 1991,11: 9. 张义忠,试论行政许可收费的人本理念[J].理论学刊, 2005,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