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摘要和研读心得

合集下载

品管七大手法教材

品管七大手法教材

跨部门合作
实施品管七大手法需要跨部门合作,要积极协调 各方资源,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培训和教育
实施品管七大手法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 水平。
05பைடு நூலகம்
品管七大手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简单易学
品管七大手法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掌 握,方便员工快速上手。
系统性强
特性要因图法
总结词
将问题的原因和结果用图形方式表示出来的方法。
详细描述
特性要因图法是一种将问题的原因和结果用图形方式表示出来的方法,通过绘制因果图,将问题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找到根本解决方案。
散布图法
总结词
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的方法。
详细描述
七大手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品管七大手法起源于日本,最初是为 了解决日本汽车工业中的品质问题而 发展起来的。
发展
随着品质管理理念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品管七大手法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广 泛应用的品质管理工具,不断得到完 善和更新。
02
品管七大手法详解
层别法
总结词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易处理的小问题的方法。
服务质量评估
品管七大手法可以帮助服务业企业建立有效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通过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对服务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确保服务符合客户 需求和标准。
持续改进
品管七大手法可以帮助服务业企业实现持续改进,通过对服务过程中的 问题和缺陷进行深入分析,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政府机构
公共政策制定
品管七大手法可以帮助政府机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确保政策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某电脑公司品管七大手法

某电脑公司品管七大手法

XmR图的计算公式
X图
mR图
CL: xbar
mRbar
UCL: xbar+2.66mRbar
3.27mRbar
LCL: xbar-2.66mRbar
0
XmR控制图
• 更多地应用XmR控制图 • 1.XmR图最简单易用; • 2.XmR图在美国被广泛应用; • 3. XmR图最大限度地减少收集数据的难度; • 4. XmR图常可代替其它一些基本控制图; • 5. XmR图可填补一些过程分析和控制的空白
NG量 556 0 0 0 0 3018
0 8167 12972 15477
2197 15999
工作者
黄 周 宋 张 葛 吉
朱 章 张2 李
印 何
NG量 2113 3282 0 4225 5805 0
530 0 726 0
0 3856
18000
排列图
16000
14000
12000
NG
10000 8000
• 例:试用控制图分析美国田纳西州25年间交通死亡人 数。
year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fatalities mR 1270 1162 108 1172 10 1244 72 1256 12 1236 20 1171 65 1104 67 1055 49 1037 18 1095 58 1101 6 1230 129
直方图
• 342 340 347 339 348 345 346
352
351
342
• 352 350 346 348 341 345 344

品管七大手法归纳

品管七大手法归纳
其主要功用:在透過各種分層,依各層收集數据以尋找不良所在或最 佳條件,為改善品質的有效方法。
DNV - June 1999
6
6
層別的方法
分 層法
1、以時間層別:小時別、日期別、周別、月別、旬別、上下午別、日
夜別、季別、……等。
2、以作業員層別:班別、場所別、操作法別、熟練法別、年齡別、性
別、教育程度別、健康條件別、新舊別、……等。
频用 率面 或积 频表 数示
• 统计学显示计量特性值分布特点是:中间高,两头低, 左右对称
DNV - June 1999
23
23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直方图所取得数据越多,分组越密, 则直方图就越趋近一条光滑的曲线。
• 这条光滑的曲线就形成正态分布曲线,其特点是中间 高,两头底,左右对称并延伸至无穷。
1. 平均值(average)
符号表示:
2.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符号表示:
DNV - June 1999
26
26
平均值对正态的曲线的影响
若平均值增大,则正态曲线往右移动,见‘ 若平均值减小,则正态曲线往左移动,见“
“ ’
DNV - June 1999
27
27
正态分布平均值与标准差的关 系
文件名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品管七大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比较广泛
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是一种品质管理用的工具 ,学习它就需要掌握他们的主要精神和思考模式。它们分别是:
层别法、查检表、管制图、直方图 散布图、鱼骨图、柏拉图
DNV - June 1999
法的起点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品管七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全世界都应用比较广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

它们分别是:查检表、层别法、鱼骨图、柏拉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

QC七大手法,是一种管理用的工具,学习它就需要掌握它们的主要精神和思考模式。

它们之间的应用关系如下:查检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手法的起点。

层别法:用来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以利于统计分析,找出细部问题,通常需要查检表设定相并没有栏位,也是其它手法的一个基础。

鱼骨图:用来对一个现象或结果进行原因深入细致的分析,通常用来找原因及因素,最好同层别法结合起来使用。

柏拉图:用来对多种问题或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最大问题或原因,以利用工具积极地提升,实现花较少成本做好更多的事情。

散布图:用来对收集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特性的数据,找出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管制图:用来了解品质在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和预测品质下一步可能之状况,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是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之一.如图所示:第一种手法-—查检表(Check Sheet)一、定义查检表就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的一种表格或图表.二、查检表的种类1、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状况,并作为原始记录的凭证。

2、点检用查检表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

三、查检表作法1、查检表设计的步骤A、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及数据,因之必需把握现状解析,与使用目的相配合。

B、决定查检项目——从特性要因图圈选的4~6项决定。

C、决定检查的方式——全检或抽检。

D、决定查检细则-—查检基准、查检数量、查检时间与期间、查检对象之决定,并决定收集者、记录符号.E、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qc七大手法心得在质量控制领域,QC(Quality Control)使用七大手法来帮助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这些手法是直方图、检查表、散点图、因果图、控制图、关系图和流程图。

通过运用这些手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问题,并找出潜在的改进点。

在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七大手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七大手法的心得体会。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来表示数据分布的频率。

通过观察直方图,可以快速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异常值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直方图来分析产品的尺寸分布,以便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

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用于记录数据的表格,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

在质量管理中,检查表可以被用来记录产品的各项指标,例如外观、尺寸、性能等,通过比对记录的数据和要求的标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以两个变量为坐标轴的图表,通过观察散点图可以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质量分析中,散点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找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因果图: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或者Ishikawa图,是一种用于寻找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

通过构建因果图,我们可以将问题进行拆解并找出潜在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在质量管理中,因果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而不是仅仅应对表面症状。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的图表。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抽样,可以绘制出控制图,并根据控制图上的规则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控制图来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关系图:关系图是一种用于分析多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品质管理(QC管理七大手法)

品质管理(QC管理七大手法)
27
第三章
四、關聯圖類型:
多目的型 (兩個以上目的)
1
问题
關聯圖
4 2
3
问题
问题
5 6
單目的型
(單一目的) 2 1 3 4 5
28
6
问题
第三章
關聯圖
8
中央集中型(向外擴散)
1 4
3
2 7 5 6
11
问题
9
10
單向彙集型(單向順延)
2 1 3 4 5
29
6
问题
第三章
關聯圖
應用型(與系統圖、矩陣圖等聯用)
手段4 手段1 手段5
2
要因1 7
A部门 工程1 工程2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2
目 的
手段6 手段2 手段7
4 3
活动要项1
3 5 6
8
4
7
手段8 手段3 手段9 手段10
5 6
8
工程3 工程4
9
9
30
第三章 五、關聯圖做法:
關聯圖
決定題目—以標記寫出主題; 小組組成—集合有關部門人員組成小組; 資料收集—運用腦力激蕩,尋找原因; 用簡明通俗的語言作卡片; 連接因果關係製作關聯圖; 修正圖形—討論不足,修改箭頭; 找出重要專案、原因並以標記區別;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別人易懂; 提出改善對策;
品管新七大手法
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1
前 言
當前企業應具備品質意識、問題意識、危機意
識、改善意識,尋求自身工作的改善方法,在 管理上應用統計技術的方法和觀念,在全員努 力之下來滿足顧客要求和社會要求。
在品質活動中所採用的統計方法,即我們常講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品质控制(QC)是一种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管理方法。

它包括一系列的技术和工具,用于检测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在实践中,有七个主要的QC手法被广泛采用,它们是:查找原因手法、分层图手法、关系图手法、脑力激发手法、统计检验手法、标签技术手法和探索思考手法。

本文将介绍我在QC实践中对这七大手法的心得体会。

一、查找原因手法查找原因手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法,用于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使用这种手法时,我会首先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并进行排除,逐步缩小范围。

同时,我也会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帮助我确定问题的来源。

通过运用这种手法,我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分层图手法分层图手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可管理的部分的方法。

我通常会将问题细分成几个关键要素,并将其画成层次结构图。

通过这种方法,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构成和关系,并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三、关系图手法关系图手法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当我遇到问题时,我经常使用关系图手法来绘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分析,我能够识别出关键的变量和因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四、脑力激发手法脑力激发手法是一种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激发创造力,我常常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和技术,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五、统计检验手法统计检验手法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来提供合理决策的方法。

在QC实践中,我通常会使用统计工具来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判断。

通过运用统计检验手法,我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六、标签技术手法标签技术手法是一种将信息直观地传达给相关人员的方法。

我常常使用标签技术来对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分类和标记,以便于团队成员的理解和共享。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

效果评估
评估效果
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数据和指标,对改进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总结本次品管七大手法的实施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05
七大手法实施案例
某制造企业运用流程图提升生产效率的案例
总结词
通过流程图,企业清晰地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 浪费,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行政效率提升
政府机构可以利用品管七大手法 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优化, 提高政策效果和执行效率。
品管七大手法可以帮助政府机构 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公众满 意度。
通过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政府机 构可以优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 效率。
教育机构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
教育机构可以利用品管七大手法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进行优化,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制定改进措施
要点一
制定改进方案
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
要点二
确定资源需求
根据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等资源。
实施改进措施
实施改进方案
按照实施计划,逐步推行改进措施,确保改进方案的顺 利实施。
监控实施过程
在改进措施实施过程中,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及时调 整和优化方案。
学生管理
品管七大手法有助于教育机构更好地管理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和成绩。
教育资源利用
通过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教育机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4
七大手法实施步骤
确定问题
明确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范围和影 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确定目标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设定具体的 改进目标,以便于评估改进效果。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一、引言在质量控制(QC)领域,七大手法是指一组常用于解决问题、改进质量的方法。

通过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快速识别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简要介绍七大手法并分享我对它们的心得体会。

二、流程图流程图是展现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的图形工具。

通过绘制清晰而简洁的流程图,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工作流程,识别瑕疵和改进机会。

在使用流程图时,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1)保持简洁,只展示必要的步骤和决策点;2)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符号和标记,以确保易于理解;3)定期更新流程图,以反映实际操作流程的变化。

三、特性要求表特性要求表是用于记录产品或服务特性及其要求的表格。

通过制作特性要求表,可以明确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各项特性,确保满足客户的期望。

在编制特性要求表时,我发现以下几点做法很有效:1)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明确要求;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标记,使表格易于理解和使用;3)定期审查和更新特性要求表,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四、因果图因果图(也被称为鱼骨图或石川图)是用于分析问题根因的图形工具。

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将问题的不同层面和相关因素整理出来,找出问题根源并制定相应对策。

在使用因果图时,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1)结合团队的知识和经验,全面而系统地整理因素;2)保持开放和合作的氛围,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3)避免过度复杂化,保持图形的清晰和易读性。

五、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和统计特征的图形工具。

通过绘制直方图,可以对数据集的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揭示潜在问题或改进机会。

在制作直方图时,我建议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选择合适的数据分组方式和适当的柱状图表示形式;2)确保坐标轴的标签清晰可读,以提供准确的信息;3)同时考虑样本量和数据的整体趋势,避免片面得出结论。

六、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分析过程稳定性的图形工具。

通过绘制控制图,可以及时识别过程中的变异和异常,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品管新七大手法简概要

品管新七大手法简概要
❖R控制图:中心线(CRL)=
❖控制上限(UCL)=D4 R ❖控制下限(LCL)= D3 R
19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一、品管新七大手法的来源:
?v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 法;
❖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 行实施;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 夫教授召开研讨会命名为“品管新七 大手法”;
4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检查表示例 鑄造不良情況檢查表
项目 地点
日期 废品数 不良分类
欠铸 冷隔 小砂眼 粘砂 其他 合计
铸造质量不良 质检科
1月 2月 224 258 240 256 151 165 75 80 14 18 704 777
收集人 XXX 日期 记录人 XXX 班次
2000年1月-6月
14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六、直方图
❖用于分析和掌握资料的分布状况,以便推 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注意几点:
§确定过程特性和计量标准值;
§收集数据,必须是计量值数据;
§资料针对一个范围时期收集至少50100个;
§确定积差R,分组数K,组间距h,分组 组界;
§作次数分配表;
15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直方图示例
SL=130 20
15 10
與要求相比偏高
Sμ=160
與要求相比偏低
正常
5
120.5 124.5 128.5 132.5 136.5 140.5 144.5 148.5
過程波動小
過程波動大
規範
16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七、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 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 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质量量特性 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 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 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 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 为LCL)三条线(见下图)。

品管新旧七大手法及应用_

品管新旧七大手法及应用_
【例1-3】某化工厂对十五台尿素塔焊缝缺陷所需工时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9.
• 表1-9焊缝缺陷所需工时进行统计分析表
按排列图作图步骤,确定焊缝气孔和夹渣为主要因素;焊缝成型差和焊道凹陷为有影响因素.所作排列图如图1-14.
2、排列图地用途
(1)找出主要因素
排列图把影响产品质量地“关键地少数与次要地多数”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我们明确应该从哪里着手来提高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集中精力将主要因素地影响减半比消灭次要因素收效显著,而且容易得多.所以应当选取排列图前1~2项主要因素作为质量改进地目标.如果前1~2项难度较大,而第3项简易可行,马上可见效果,也可先对第3项进行改进.
采用乙厂提供地气缸垫和工人B地操作方法.但实践结果表明,这样做漏气
由表1-5再次提出降低气缸漏气率地措施是:
①使用甲厂提供地气缸垫时,要采用工人B地操作方法.
②使用乙厂提供地气缸垫时,要采用工人A地操作方法.实践表明,上述地分层法及采用地措施十分有效,漏气率大大降低.
三、排列图
排列图是通过找出影响产品质量地主要问题,以便确定质量改进关键工程地图表.排列图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累特(Pareto)用于统计社会财富分布状况地.后来,美国质量学家朱兰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解决产品质量地主要问题地一种图形化地有效方法.排列图地形式,一般如图1-13所示.
品管新旧七大手法
品质管理旧七大手法(工具)
品管七大手法是品质管理工作中最基本也是必不可缺地,在品质问题地处理和数据地初步整理中起了重要地作用.通过对七种方法地理解,我们可以运用简单易懂地方法找到影响产品品质地问题并加以对症下药.
1.表示事物特征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收集到地数据大都表现为杂乱无章地,这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其特征值,以显示出事物地规律性.

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其实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原品管七手法一样,不仅用在品质管理上,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所有管理工作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希望各位读者不要为品管所迷惑,而要学习它们的精神实质,把它转化为一种思维模式放在大脑中,这样有利于工作和能力的提升。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企业通过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收集工作现场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大大地改善了产品的品质,使日本的产品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品管七大手法的运用,提升了日本产品的水平,是日本产品走向世界的原动力。

70年代初,日本人大力推行QCC活动,除了重视现场的数据分析外,并逐步运用一些新的品管手法,对工作现场伙伴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并逐渐演译成新的品管手法。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之QC方法开发委员会正式发表了“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将散漫无章的语言资料变成逻辑思考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事先考虑不利因素的方法,它通过运用系统化的图形,呈现计划的全貌,防止错误或疏漏发生。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指:亲和图(也称KJ法)、关联图、系统图、过程决定计划图(PDPC 法)、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箭线图七种。

亲和图:将资料或信息分类归纳,理顺关系关联图:把与现象和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系统图:将要实现的目的展开寻找最恰当的方法。

过程决定计划图:如何做一个完整的计划矩阵图:找出众因素之间关系和相关程度的大小。

矩阵数据解析法: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素进行解析箭线图:对事件做好进程及计划管理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应用时机对应表QC七大手法与新QC七大手法解决问题对应表3第一章亲和图一.亲和图简要说明亲和图是1953年日本人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研究开发出来的。

品管七大手法 (2)

品管七大手法 (2)
8. 检查别:检查人员别、检查方法别、检查场 所别等。
9. 地区别: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西 北地区。
9
二、层别法的实施步聚
1. 确定研究的主题,如 中国各行业的收入水平? 工厂各班组的绩效? 不同产品之报废数量? 某学校学生考试成绩? 外资企业管理层的收入? 财务高手、品管高手、业务高手、行政 高手,还是设计高手? 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东莞、 昆山居民消费指数?
16
一、IQC组:
供应商来料合格率比较表(2002/1-2003/7)
7月供应商来料合格率:94.74%(来货次数为5226次,合格次数为4951次)。
供应商
来料最差的五个主要供应商
名称 来货次数
产品名称
主要问题
合格率
时裕
859
屏风板、机关
来错货,划伤,尺寸不符
92.32%
显发
156
五星爪、机关支架
佳,如与柏拉图同时使用,既可将某一主题的数 据层别清楚,也可找到关键或重要的问题,抓住 重要的少数和有用的多数。
5
1) 层别法必须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没有数据, 层别法无从谈起。
2) 层别的对象具有可比性,最好在相同条件、 相似条件或不同条件下进行层别,更容易发 现问题点。如同一班组生产不同的产品,对 不同产品进行层别分析,可以发现产品存在 的品质问题。
各组客户投诉总次数
组别 桌子
总数 12
主要的投诉产品 CANBT O柜、班台、蒂
杰SJ会议桌、卷门柜
投 色差、白斑痕、
椅子 屏风
6
IC35511-300椅、P 52002U-
椅背折断、手
300椅、高背椅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品质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和应用品质管理的方法和手法。

本文将介绍品管七大手法,这些手法在企业中展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和广泛适用性将帮助企业在品质管理方面取得卓越成果。

手法一: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品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企业可以明确品质目标和质量要求,明确各项质量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标准,明确每个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监控手段。

质量计划的制定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确保计划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手法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品质管理的核心步骤之一。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操作程序,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到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通过有力的质量控制措施,企业可以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

手法三: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品质管理的持续性工作,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改进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常用的质量改进方法包括六西格玛、PDCA循环、质量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评估改进效果。

手法四: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确保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它主要包括质量体系建立和认证、质量培训、供应商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可以提高内部流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确保所有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手法五:质量审核质量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

质量审核还有利于发现管理体系中的漏洞和风险,确保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手法六: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识别和管理各种与质量有关的风险的过程。

新品管七大手法

新品管七大手法

关联图(Relation Chart)
是就原因-结果,目的—手段等等交缠在一起的问题, 以 逻辑的方式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来阐明问题的一种手法
矩阵数学解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 Chart)
就是矩阵图与要素间的关连,可以量化的情形(可以 获得交点的数据),由此计算使更易于整理的方法。
特点:1,从混淆的事件或状态中,采集各种资料,将其整合并理顺
关系,以便发现问题及根源; 2,打破现状,让所有相关人员产生新的统一; 3,掌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4,团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交期不准
人的因素 新人无经验 没有培训 人员疲劳 环境因素 温度太高
物料因素 现场乱放 原料延误 原料未检验 运输因素准较高的公司. 品管新七手法也同
原品管七手法一样,不仅用在品质管理上,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所有管理工 作中去.
亲和图
适用范围:1,用于掌握各种问题材重点,想出改善对策;
2,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3,用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4,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5,用于TQM的推行.
QCC落实系统图
加强培训
内部训练 外部学习 购置书刊 设黑板报 圈员家举行 烤肉郊游 公司内
如 何 使 Q C C 落 实
观念要正确
举办读书会 宣导
圈会活泼化
活动活泼化
多交流
公司外 国际性 标语宣传
竞赛
技能操作 技能操作
Notice
1,针对最下级方法和工具应具体,并且要提
出实施对策和计划;
2,针对改善对策需要可以进行有效评核,从
机器因素 设备老旧 保管不周 操作不当 计划不周 订单日期太近

QC7手法学习心得

QC7手法学习心得

矩阵解析法
用途: 1、市场调查数据分析; 2、多因素分析; 3、复杂质量评价。
P1ag8e 18
矩阵解析法特点
目的:区别于矩阵图法的是:不是在矩 阵图上填符号,而是填数据,形成一个 分析数据的矩阵。
步骤: 1、以 “行”为基础,逐个和“列”对 比,确定分数,分数范围从9到1分; 2、自己和自己对比的地方都打0分, 打1分表示两个重要性相当; 3、如果“行”没有“列”重要,给反 过来重要分数的倒数。
新QC七大工具的优点
迅速掌握重点
即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 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重视解决过程
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 只是要求成果
全员系统导向
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 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P2ag1e 21
学习重视规划
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 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
了解重点目标
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 此失彼
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
分类: 1. 顺向思维法 2. 逆向思维法
P1ag9e 19
PDPC法特点
目的:在制定计划阶段或进行系统设计 时,事先预测可能发生的障碍(不理想 事态或结果),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对策 措施以最大的可能引向最终目标(达到 理想结果) 。
用途: 1、制定目标管理中间的实施计计划, 怎样在实施过程中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2、制定科研项目的实施计划; 3、对整个系统的重大事故进行预测; 4、制定工序控制的一些措施; 5、义务选择处理纠纷的各种方案
箭线图(矢线图)
P2ag0e 20
箭线图特点
目的:用箭线表示活动,活动之间用节 点(称作“事件”)连接,只能表示结 束——开始关系,每个活动必须用唯一 的紧前事件和唯一的紧后事件描述。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品管七大手法介绍
柏拉图法Fra bibliotek总结词
通过排列图将数据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和排序。
详细描述
柏拉图法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通过排 列图将问题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 ,从而找出主要问题并集中力量解决。这 种方法有助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问 题更加直观和易于解决。
因果图法
总结词
用图示方法表达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起源与发展
品管七大手法起源于日本,最初是为了解决二战后日本制造业中产品质量问题而开发的一组管理方法 。
后来,这组方法逐渐发展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制造业和其他领域中,成为一种通用的质量管理 工具。
适用范围与领域
品管七大手法适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医疗保健 业、金融业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品管七大手法可以帮助组织提 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控制图法
总结词
用控制图监测和控制系统变异情况。
详细描述
控制图法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通过在控制图上描 点来监测和控制系统变异情况,从而判断过程是否稳 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这种方法有助 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 量稳定可靠。
检查表法
总结词
用检查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以便找出问题并采取 改善措施。
THANK YOU.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品管七大手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例如,可 以进一步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手法和技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需 要加强质量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挑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质量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例如,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提高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需 要加强质量管理的创新和转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

《品管七大手法》摘要和研读心得

《品管七大手法》摘要和研读心得

《品管七大手法》摘要和研读心得前言部分:众所周知,在工厂管理中,数据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管理者决策的依据,如果没有正确的数据支持,管理者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数据在形式上有个致命的缺点,它太枯燥,容易使人打瞌睡,因此,往往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被忽视,错过了许多改进的机会,而且,数据提供者的工作价值也无从体现,为何我们不多花几分钟的功夫,利用品管七大手法,把辛辛苦苦收集的数据变成美观的图表,呈送给上级看,我敢肯定,你的上级一定会被这些美观的图表和一目了然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对你刮目相看。

当然,品管七大手法虽好,但如果机械使用它,则不会产生任何效果,有些工厂,为做柏拉图(目视化管理)而做柏拉图,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个月前三项不良达80%,下个月还是这三项不良达80%,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这样做柏拉图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不做。

还有的工厂,控制图没有吃透,既错误地使用控制图,又不知道如何判定,为画控制图而画控制图,导致控制图成了一个花瓶。

因此,要使品管七大手法能真正地帮助我们,除了能正确地理解品管七大手法外,建议各位亲手做,并养成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分析问题找出改进方案的习惯。

这里还需说明一点,有的工厂做出来的柏拉图、控制图很漂亮,无懈可击,但仔细一追究,原来数据都是假的,因此,建议各位在拿到你们的下级给你们的数据报表的时候,除了看结果外,还要重视收集数据的过程,否则虚假的信息会使您“上当受骗”,迷失方向,找不着北。

抛砖引玉第一章查检表基于事实的决策是ISO9001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各项决策或者改善某种现状所采取的对策都必须是有事实或者数据支持的,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正确获取有用的信息查检表就是一个可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有些地方也称检查表。

它可以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统计;它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来,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或统计,将事实、数据记录下来。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

过程波动大 规范
控制图又称为管制图。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
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 年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后,管制图就一直成 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在质量管 理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 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 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 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 处于受控状态。
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
用的控制图,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有关 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 定受控状;再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 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 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上控制界限(UCL)
中心线(CL)
下控制界限(LCL)
统计管理方法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但
检查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
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 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注意几点: 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 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专案名称; 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 资料汇总统计; 必要时对人员进行培训;
作业员问题 2 不熟悉工作图 马达座
加工困难 4
3
导板加工取放困难 1 屑料清理费时 冲 压 作 业 效 率 低
导板 隔板 2 寻找资料困难 模具搬运费力 2 4 3 5
外壳冲剪模 托料架不当 光线不足
1 导柱,顶柱阻 碍作业路线
马达座脱料困难 固定梢设置不当
隔板抽孔脱料困难
其他
设备不当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均有它追求的目
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
漏。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七大手法》摘要和研读心得
前言部分:
众所周知,在工厂管理中,数据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管理者决策的依据,如果没有正确的数据支持,管理者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数据在形式上有个致命的缺点,它太枯燥,容易使人打瞌睡,因此,往往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被忽视,错过了许多改进的机会,而且,数据提供者的工作价值也无从体现,为何我们不多花几分钟的功夫,利用品管七大手法,把辛辛苦苦收集的数据变成美观的图表,呈送给上级看,我敢肯定,你的上级一定会被这些美观的图表和一目了然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对你刮目相看。

当然,品管七大手法虽好,但如果机械使用它,则不会产生任何效果,有些工厂,为做柏拉图(目视化管理)而做柏拉图,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个月前三项不良达80%,下个月还是这三项不良达80%,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这样做柏拉图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不做。

还有的工厂,控制图没有吃透,既错误地使用控制图,又不知道如何判定,为画控制图而画控制图,导致控制图成了一个花瓶。

因此,要使品管七大手法能真正地帮助我们,除了能正确地理解品管七大手法外,建议各位亲手做,并养成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分析问题找出改进方案的习惯。

这里还需说明一点,有的工厂做出来的柏拉图、控制图很漂亮,无懈可击,但仔细一追究,原来数据都是假的,因此,建议各位在拿到你们的下级给你们的数据报表的时候,除了看结果外,还要重视收集数据的过程,否则虚假的信息会使您“上当受骗”,迷失方向,找不着北。

抛砖引玉
第一章查检表
基于事实的决策是ISO9001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各项决策或者改善某种现状所采取的对策都必须是有事实或者数据支持的,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正确获取有用的信息查检表就是一个可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有些地方也称检查表。

它可以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统计;它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来,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或统计,将事实、数据记录下来。

它是最简单,使用最多,用途最广的一种品管手法。

使用查检表的好处显而易见:1.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于事先把要检查的项目一一列举了出来,使得我们在正式检查工作的时候,不会遗漏事项,也不会查错事项;2.通过事后的总结不断完善检查表的内容,作为该项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工作的持续改进,也方便后来人尽快熟悉该项工作。

查检表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1.统计表
2.调查表
3.点检表
4.记录表
5.检查表
等等
举例:
3.点检表(如设备点检表)
4.记录表(如进货检验记录表、巡检记录表、产品检验记录表等)
5.检查表(如5S检查表)
第二章层别法(以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后进村层别讲解)
层别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将将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的主题的统计数据或资料(公司全员名单)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通过层别法,可以将杂乱无章的数据归纳为有意义的类别,让人一目了然。

数据分层就是把性质相同且在同一条件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分析比较,是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

层别法对象举例:
部门别:技术部、生产部、品管部、设备部、综合管理部、销售部等等
班别:早班、中班、晚班
车间: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等等
作业员别:工龄、年龄、性别、籍贯、教育程度等等
第三章柏拉图
8020法则: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被称为“柏拉法则”
柏拉图是一种区分“关键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

柏拉图的使用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计值的图形,又称为排列图。

柏拉图是一种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一、柏拉图绘制注意要点:
1.柏拉图有2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
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比。

2.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3.绘制柏拉图时,安个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
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二、柏拉图应用要点:
1.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

2.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就可以。

3.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的太多,5~9项比较合适,如果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
以划入“其他”,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的柏拉图就无实际意义。

4.做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则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
则不符,应从其他角度收集数据再做分析。

5.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别已经很清楚者,无需再浪费时间
制作柏拉图。

6.其他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加以分析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

7.柏拉图分析主要目的是从获得的数据中找出问题重点采取对策改善,但如果第一位
的项目依靠现有条件很难解决时,或即使解决花费很大,得不偿失时,那么可以避开第一位项目,从第二位开始着手,依次类推。

三、柏拉图的作用
1.降低不良的依据
想降低不良,先绘制柏拉图,看看总不良有多少?哪种不良占最多?哪些不良要降低?
2.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虽然分类较多,但实际上影响较大的是前面的2~3项,如果要改善就抓住前面的2~3项。

3.可以确认改善效果
只要把改善前、改善后的柏拉图拿出来一看,可立即评价出改善效果来,但是这里要提示一点的是,改善前后的条件和对象要一致,否则没有可比性。

四、柏拉图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
2.把分类好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百分比
3.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
4.绘制柱状图
5.绘制累积曲线
6.记入必要事项
7.分析柏拉图
第四章特性要因图
又称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品质特性与影响品质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

由于它形状像一尾鱼的骨架而得名。

如下图所示:
特性要因图制作步骤:
1.成立鱼骨图分析小组,3~6人为佳,最好是与同一现场有关的各部门、车间的代表
2.确定问题:为什么……
3.画出干线主骨、中骨、小骨及确定重大原因
4.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依据重大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中原因或小原因,绘至鱼骨图中
5.鱼骨图小组要形成共识,把最可能是问题根源的项目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识
6.记入必要事项:制作者:(分析小组成员),制作日期:
第五章散布图
将对应变化的数据(至少30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这种图形就叫“散布图”,也叫“相关图”。

散布图一般有下列四种:
1.正相关:即当其中一个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
2.负相关:即当其中一个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
3.不相关:即当其中一个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并不改变
4.曲线相关:即当其中一个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随着增大,但到达某一值
后,则当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反而减少
散布图制作步骤
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数据,至少30组以上
2.找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Y轴
3.将相对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
4.记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
5.判读散布图的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第六章直方图
在制造业,现场的管理者经常要面对许多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来自于制造加工过程的抽样测量,对于这些凌乱的数据,如果制作成直方图,并借助于直方图的观察,可以了解产品品质分布的规律,知道其是否变异,并进一步分析判断整个生产过程是否正常,问题点在哪里,为研究过程能力提高依据。

直方图总是和控制图结合在一起用的,主要是看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呈正太分布,进而观察数据来源的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第七章管制图
又称控制图
第八章脑力激荡法
在运用上述七大手法时,有时会结合用到一种方法----脑力激荡法,它是采用会议方式,引导参加会议的每个人围绕着某一中心议题(如质量问题等)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与会的每个人的头脑中掀起思想风暴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

这种方法倡导每个人都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独立见解。

(例如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很多好的点子都是张艺谋团队成员多次会议中通过脑力激荡法群策群力想出来的)
头脑风暴法实施步骤:
1.在会议之前由会议召集人定好讨论的主题
2.开始前由召集人强调会中的一些纪律,如不得对他人提出的点子进行批评或者评论

3.召集人提出会议开始,提出会议主题,要求与会人员提出点子,(可举手发言,也
可指定人员发言)
4.将提出的点子和构想,依次序进行记录
5.避免出现批评和评论,会议中不管构思是好是坏,绝对不加以批评
6.对提出的有创意的点子和构想,应多加鼓励
7.对所提出的构想进行回顾,可能变化或组合成新的构想
8.对构想进行编号,提请大家注意,再加几个就到**个了
9.整理并传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