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54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54

目 录导言0.1 复习笔记0.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编 古代哲学引言第1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1.1 复习笔记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2.1 复习笔记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晚期希腊哲学3.1 复习笔记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编 中古哲学引言第4章 教父哲学4.1 复习笔记4.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经院哲学5.1 复习笔记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6.1 复习笔记6.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编 近代哲学引言第7章 经验论和唯理论7.1 复习笔记7.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法国启蒙哲学8.1 复习笔记8.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德国古典哲学9.1 复习笔记9.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10.1 复习笔记10.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言0.1 复习笔记一、西方哲学史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2世界哲学的划分世界上的哲学划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三大哲学形态,西方哲学史有时也被称作“欧洲哲学史”。

二、哲学问题1哲学问题哲学史要回答“哲学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哲学史可以看作是哲学家们代表人类精神对于永恒无解的哲学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的记录,哲学史也可看作问题史。

2什么是哲学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从定义上来说,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科学与宗教(1)科学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它诉诸理性而以自然为其认识的对象。

(2)宗教产生于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理想,即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在永恒无限的精神层面上关注人类的来源与归宿,它诉诸情感而以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其信仰的对象。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史初试试题
业务课名称:西方哲学史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八选五)
1.存在(巴门尼德)
2.灵魂回忆说
3.唯实论。

4.我思故我在
5.单子论。

6.物是观念的集合。

7.先验统觉。

8. 权力意志(尼采)
二、简答
1. 如何理解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 斯多业学派的快乐与幸福的关系。

3.区分托马斯的本质和存在。

4.区分菜布尼茨的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
5.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6.费希特的知识学原理
7.洛克和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理解
三、论述(四选二)
1.柏拉图如何用日喻证明理念论,对后世的影响。

2.亚里士多德如何区分形式和质料,对哲学史的影响。

3.康德如何回应休谋的挑战。

4.分析黑格尔的“真理是一个过程”。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考试复习题库(含标准答案)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考试复习题库(含标准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皮尔士的意义理论。

⑴他的意义理论与其符号学密切相关。

⑵为了使意义或者说逻辑解释具有实际内容,必需提出一种实际的意义标准,就是它们所引起的实际效果的总和,即皮尔士原则。

⑶他非常强调作为意义标准的可感觉效果应从行动和实验中去把握,感觉效果就是引起行动和实验的效果。

2.新实在主义者无法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有哪些?⑴他们都反对把认识看做是对客观事物的映象或摹写,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⑵都把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等同起来,抹煞了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或者说意识和存在之间的区别;⑶都没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更谈不上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探讨认识问题,因而不可能正确解决存在和意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虽然他们批评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但并未能超越唯心主义,他们的理论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3.新实在主义作为一个反对唯心主义的派别,其不同于唯物主义之处有哪些?⑴他们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

他们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

⑵肯定本质或共相的独立存在,从而表现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4.美国新实在主义者是怎样看待认识论问题的?新实在主义者强调要把认识论问题孤立起来,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和客体的本性问题。

他们要把认识论问题与存在论问题割裂开来,把后者从认识论中排除出去。

他们强调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与客体的本性问题,这正表明他们是要回避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这个传统的根本问题。

5.怀特海的哲学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他既肯定科学,也肯定宗教,认为宗教是人类经验之中不断表现出向上的一个因素;他为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基本宗旨的分析哲学运动提供了工具(数理逻辑),却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他曾致力于数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却对数学的精确性持怀疑态度,对烦琐的语义分析也持异议;他关注科学,将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奠基于科学之上,却又笃信宗教,充满着宗教感情,力图使科学与宗教融合起来。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A. 水B. 气C. 火D. 土答案:B。

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是万物本原,他认为气通过稀薄和凝聚的变化过程,能转化成不同形态,进而生成世间万物,相较于前人观点,更动态地解释了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2. 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C. 助产术D. 类比论证答案:C。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叫辩证法,他佯装无知,与他人对话,通过不断追问、引导,促使对话者自行反思、修正观点,最终“生出”真理,借此挖掘事物本质定义。

3.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理想城邦的统治者应是()。

A. 武士B. 生产者C. 哲学家D. 祭司答案:C。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凭借智慧、对理念的深刻洞察以及超脱私欲的特质,最有资格统治城邦,引导城邦走向正义与至善,武士负责保卫,生产者提供物资。

4.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里重点探讨的是()。

A. 个人如何获得幸福B. 城邦的最佳政体C. 逻辑推理的规则D. 自然事物的原理答案:A。

该书聚焦个体道德实践与幸福追求,亚里士多德剖析美德种类、形成方式,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贯穿一生,还讨论了节制、勇敢等具体美德。

5. 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其核心思想受哪种哲学影响较大?()A. 斯多葛学派B. 伊壁鸠鲁学派C. 柏拉图主义D. 亚里士多德主义答案:C。

奥古斯丁吸纳诸多柏拉图主义元素,借柏拉图理念论架构上帝观念,用洞穴比喻阐释尘世与天国差别,强调灵魂不朽、上帝恩典救赎,奠定教父哲学基调。

6. 经院哲学中,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方法是()。

A. 宇宙论证明B. 目的论证明C. 本体论证明D. 经验论证明答案:C。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从上帝的概念出发,认为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既然人心中有这一概念,且现实存在比仅存于观念中更伟大,所以上帝必然存在,属先验论证。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贡献是什么?A. 理性主义B. 存在主义C. 怀疑主义D. 经验主义答案:A2.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存在于哪里?A. 物质世界B. 理念世界C. 感官世界D. 抽象世界答案:B3.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形式因B. 质料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答案:D二、填空题4.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________哲学的代表思想。

答案:理性主义5.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先验6. 黑格尔的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否定、否定之否定。

答案:肯定三、简答题7. 简述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观点。

答案:斯宾诺莎认为神与自然是同一实体的两个不同名称,神即自然,自然即神。

他否定了超自然神的存在,主张自然万物都是神的表现形式。

8. 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什么?答案: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一种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思想,他认为“超人”是能够创造新价值观、超越旧有道德束缚的人。

四、论述题9. 论述康德的“先验”与“后验”概念及其在认识论中的意义。

答案:康德的“先验”是指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知识,它是认识的基础,不依赖于具体的经验。

而“后验”则是基于经验的知识,依赖于感官知觉。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先验知识为认识提供了结构和范畴,而后验知识则是对这些结构和范畴的具体填充。

康德通过区分先验与后验,试图解决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为认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10. 分析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答案: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观点包括“存在先于本质”和“人是自由的”。

他认为人的存在没有预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的。

萨特的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的讨论上。

各所重点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各所重点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1、《礼记》2、谶纬3、崇本举末4、习与性成5、体用一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以心原物3、圣人体无4、一故神两故化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2005北大中国哲学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2005北大中国哲学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是哪位哲学家?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答案:C2. 以下哪部作品是柏拉图所著?A. 《理想国》B. 《形而上学》C. 《尼各马科伦理学》D. 《政治学》答案:A3.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讨论了以下哪个问题?A. 存在的本质B. 知识的起源C. 道德的基本原则D. 美的判断标准答案:B#### 二、简答题1.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包括形式因、物质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形式因指的是事物的形态或结构;物质因是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是导致事物变化或运动的原因;目的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或目标。

2. 请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表达了怀疑一切后唯一不可怀疑的事实——思考本身。

他认为,即使怀疑一切,怀疑者本身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怀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活动。

#### 三、论述题1.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是其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

超人不是某种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理想状态,代表着力量、自由和创造力的极致。

超人不受传统道德束缚,能够自我超越,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尼采认为,只有成为超人,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

2. 分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考方法,它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变化的驱动力是矛盾。

辩证法包括三个阶段:论题、反论题和合题。

论题是某种观点或现象,反论题是与之对立的观点或现象,合题则是两者的统一,但这种统一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从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

#### 四、案例分析题1. 以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为例,分析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马哲与西哲历年真题(北大,北师大等)

马哲与西哲历年真题(北大,北师大等)

马哲与西哲历年真题(北大,北师大等)1998 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1998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填空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5、关于罗亍澳W创省崩砺奂昂笕硕运呐 ?BR>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1999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名词解释5分1、四根说2、波菲利问题3、单子4、先验幻想简答8分1、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2、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神学真理(托马斯)3、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砂)4、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论述24分1、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2000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1、助产术2、四线段比喻3、太一4、前定和谐5、绝对同一性6、真理是过程指出下列各段话出自何人,并解释其含义1、这个世界,……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2、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哲学命题是由()提出的。

A. 泰勒斯B. 阿那克西曼德C. 阿那克西美尼D. 赫拉克利特答案:A。

泰勒斯作为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开创性地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试图从具体物质中找寻世界统一性根基,打破神话对世界解释的垄断。

2. 柏拉图理念论中,认为最高的理念是()。

A. 善B. 美C. 正义D. 智慧答案:A。

在柏拉图庞大理念体系里,“善”处于顶点,如同太阳般赋予其他理念存在与可知性,是认识、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统摄万事万物理念。

3.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有三种类型,负责理性思维的是()。

A. 营养灵魂B. 感觉灵魂C. 理性灵魂D. 生殖灵魂答案:C。

亚里士多德将灵魂三分,营养灵魂主生长、繁殖等生理机能;感觉灵魂管感知;理性灵魂专属人类,司职思考、认知与智慧追求,是人类学习、哲理探索的内在动力。

4. 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的是()。

A. 奥古斯丁C. 安瑟伦D. 托马斯·阿奎那答案:B。

波爱修身处古罗马向中世纪过渡关键期,翻译、注释古希腊经典,糅合逻辑与神学,为中世纪哲学搭建基础框架,启迪后续经院哲学诸多论题。

5. 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A. 上帝是否存在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D. 教会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关系答案:B。

唯名论主张个别事物真实,一般概念只是名称;唯实论坚信一般共相是实在,个别事物分有共相。

二者围绕此激烈交锋,贯穿经院哲学全程,关联教义阐释、认知途径。

6.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旨在()。

A. 证明思维比肉体更重要B. 为知识确立绝对可靠的起点C. 反驳宗教神学对思想的禁锢D. 倡导个人主义精神答案:B。

笛卡尔身处怀疑论盛行时代,怀疑一切既有知识、感知,“我思故我在”成为破局关键,借思维的不可怀疑性,锚定确定性基点,重建知识大厦。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说”,认为万物由四种基本元素构成,这四种元素不包括()。

A. 水B. 火C. 以太D. 土答案:C。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主张万物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分离而成,借此解释事物多样与变化,“以太”不在其列。

2.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描述的终极追求是()。

A. 美本身B. 爱欲的满足C. 物质的享乐D. 权力的掌控答案:A。

在《会饮篇》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层层递进剖析,指出尘世诸般美是阶梯,终极指向是超脱具象、永恒纯粹的“美本身”,象征至高精神境界与真理。

3.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phronesis)主要应用于()。

A. 理论科学研究B. 技艺制作C. 伦理与政治实践D. 宗教祭祀活动答案:C。

亚里士多德区分理论、实践、制作三类知识,实践智慧旨在指导个体日常伦理抉择、权衡道德行为,以及服务城邦政治治理,促人行事合宜、达幸福。

4. 被尊为“奥古斯丁主义”开创者的是()。

A. 奥古斯丁本人B. 波爱修C. 安瑟伦D. 托马斯·阿奎那答案:A。

奥古斯丁凭系列神学、哲学著作奠定“奥古斯丁主义”,糅合柏拉图思想与基督教教义,探究上帝、原罪、救赎诸多论题,深远影响中世纪神学走向。

5. 经院哲学中,用逻辑三段论证明上帝存在的神学家是()。

A. 安瑟伦B. 阿伯拉尔C. 罗吉尔·培根D. 司各脱答案:A。

安瑟伦提出“本体论证明”,借由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概念,经三段论逻辑推导:上帝观念存于人脑;现实存在比仅观念存在更伟大;所以上帝必然现实存在。

6. 近代哲学开端标志性人物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我思”指的是()。

A. 感官经验层面的思考B. 纯粹理性的思维活动C. 潜意识的心理活动D. 基于信仰的冥想答案:B。

笛卡尔为寻知识确定性,排除感官不确定性,“我思”是剥离感官干扰、直抵本质的纯粹理性思维,借其不可怀疑性确证“我在”,奠定认知根基。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中,认为万物本原是“无定”的是()。

A. 泰勒斯B. 阿那克西曼德C. 阿那克西美尼D. 赫拉克利特答案:B。

阿那克西曼德不满泰勒斯将水视作万物本原,他提出“无定”,因其认为本原应是混沌、无限,没有固定形态与性质,能衍生出多样事物,蕴含无限变化可能。

2. 柏拉图《美诺篇》中提及的“学习即回忆”,这一观点基于的假设是()。

A. 灵魂不朽且知晓一切知识B. 知识通过后天经验逐步积累C. 人类大脑有先天知识结构D. 神赋予人类学习的本能答案:A。

柏拉图秉持灵魂不朽说,认为灵魂在投身尘世前,于理念世界洞悉所有知识;人学习新知识,实则是在外界刺激下,唤醒灵魂沉睡记忆,回忆起理念世界旧知。

3. 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里着重阐述的是()。

A. 伦理道德规范B. 政治治理原则C. 逻辑思维方法D. 物理运动规律答案:C。

《工具论》是亚氏逻辑学集大成之作,涵盖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等,详述命题、推理、三段论诸多逻辑形式与规则,为学术论证、知识探究夯实逻辑根基。

4. 在教父哲学阶段,哪位教父凭借《忏悔录》深刻剖析自我灵魂,影响深远()。

A. 奥古斯丁B. 波爱修C. 安瑟伦D. 托马斯·阿奎那答案:A。

奥古斯丁《忏悔录》不仅是个人心路忏悔,更是神学、哲学沉思录,剖析原罪、救赎、上帝恩典,融合柏拉图思想,成教父哲学经典,引无数后人反思信仰与人生。

5. 经院哲学唯实论主张,共相()。

A. 仅是人类思维虚构,无真实存在B. 作为独立实体,先于个别事物C. 是上帝赋予个别事物的临时属性D. 等同于个别事物,无本质区别答案:B。

唯实论坚信共相是实在,是独立实体,先于且高于个别具体事物,个别事物通过分有共相获得自身特性与本质,借此阐释教义普遍性与神圣性。

6. 近代哲学起始标志通常认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论断旨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中哲方向一、名词解释(5×8=40)1.德性即知识2.流溢说3.能动得自然与被动得自然,4.波菲利问题5.上帝就是人得本质二、简答题(20×4=80)1.分有说得困难2.贝克莱得“物质观”3、能动得自然与被动得自然4、笛卡尔得“我思”与亚里士多德得灵魂观比较三、论述题(30)康德得一段论述材料,对其进行分析。

(其内容就是通过对“自在之物”<物自体>、“时间”与“空间”等范畴得论述,表明她先验唯心主义得立场。

这个立场不同与以莱布尼茨为代表得先验实在论,也不同与以贝克莱为代表得唯心主义经验论)2015西哲方向1、逻各斯2、数本原4、库萨得尼古拉5、习惯(休谟)6、自因7、单子两个分析题1、分析巴门尼德一段话,关于存在得2、分析休谟得一段话,说得关于习惯,大意就是没有习惯就不能行动论述1,柏拉图洞穴论说明得理论 2、笛卡尔方法论得特点3、洛克第一性得质与第二性得质 4,康德得先天综合判断就是如何存在得2014 849西哲一题目(150分)一、解释下列名词或者命题(50分)1、米利都学派2、智者3、流溢说4、知识就就是力量5、唯名论6、《社会契约论》7、自然法8、习惯就是人生得伟大指南(休谟)9、物自体 10、主奴意识二、论述(100分)1、写出您对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得理解(至少三个人)2、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得论证逻辑3、莱布尼兹得单子论4、分析康德得一段话:您得行动,要把您自己人身中得人性,与其她人身中得人性,在任何时候都瞧作就是目得,永远不能只瞧作就是手段。

2014西方哲学史二(850)这里感谢一下QQ考研群里面得二戒同学提供得详细试题,有很多考题我都没记住全部简答(10*5分)1、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2、四因说3、上帝存在得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4、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因为一切用以认识与领会蜡得本性或别得物体得本性得理由都更加容易、更加明显地证明我得精神得本性”(笛卡尔)5、《利维坦》6、真观念(斯宾诺莎)7、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普遍同意这个论据本来就是被利用证明天赋原则得,在我瞧来却正好证明了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得原则。

”(洛克)8、“自然从来不飞跃”(莱布尼茨)9、“观念得关系与事实”(休谟)10、“自我设定自己”(费希特)论述(4*25分)1、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不就是为实用?在她心目中,哲学得地位如何?2、试分析笛卡尔怀疑论与休谟怀疑论之间得根本区别。

3、试分析康德哲学之中“先验得”与“先天得”两个概念直减得区别。

4、试分析黑格尔“主体即实体”得思想。

2013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630试题中哲方向一、名词解释1、泰勒斯2、永恒得活火3、洞穴假相4、人就是机器5、公意6、实体与样态(斯宾诺莎)7、唯名论8、预定与谐9、《精神现象学》10、自然状态(霍布斯)二、论述题1、笛卡尔得实体学说2、休谟关于“观念得关系与事实”得学说3、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得困难得分析4、康德对于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得定义2013年西哲方向十题,每题五分,总共五十分:1、数就是万物得本源2、“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就是同一得”3、奥古斯丁4、“种族假相”5、“哲学就是推理得知识”(霍布斯)6、“自然从来不飞跃”(莱布尼茨)7、自然法8、存在就就是被感知9、先验哲学(谢林)10、《精神现象学》(谢林)论述题四题,每题25分,共100分1、试分析苏格拉底“自知自己无知”命题得意义。

2、试述斯宾诺莎得自然理论。

3、试述休谟关于事实得学说。

4、试述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得基本含义。

2012年北大考研西哲试题中哲方向一、简答(5*10)1、爱利亚派2、精神助产术(2000)3、托马斯。

阿奎那(2010)4、洞穴假象(2003种族假象,2001四假象,1998四假象)5、实体(笛卡尔)6、复杂观念(2007)7、公意(2003)8、爱尔维修9、自我设定自我(2011,2005自我设定非我,2001)自我非我10、《现象精神学》(2009)二、论述(25*4)1、康德得绝对命令(2006道德律令)2、休谟怀疑论思想得理论基础(1998相似)3、新柏拉图主义得流溢说(2009,2007,2003,1998)4、柏拉图得“认识就就是灵魂得回忆”学说以及理论基础2012年北京大学861西方哲学史二试题简答题1.泰利斯2.火3.形式因4.奥康剃刀5.太一6.广延(笛卡尔)7.必然知识(休谟)8.启蒙运动9.绝对同一10.哥白尼革命论述题1.柏拉图洞喻得哲学意旨2.斯宾诺莎得观念次序与事物次序3.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4.黑格尔得绝对精神2011年北京大学624西方哲学史试题一、名词解释(5分*5)1、智者2、我思故我在3、知识就就是力量(培根)4、不能控制情感就就是不自由(斯宾诺莎)二、简答(5*5)1、罗吉尔·培根认为掌握真理得四个障碍就是什么?2、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级统治得国家最好?3、爱尔维修认为什么就是国家不幸得原因?4.托马斯·阿奎那把哲学分为哪几门学问?5.卢梭认为,人间得不平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三、论述题(25*4)1、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得目得不就是为了实用?在她得心目中哲学地位如何?2、为什么康德认为要把人当做目得瞧待,绝不就是把人仅仅当做手段使用?3、为什么黑格尔认为精神得本质就是自由?4、在贝尔瞧来,莱布尼茨得预定谐与论遇到了哪些方面得困难?2011年北京大学858西方哲学试题西哲方向一、名词解释1.本源(米利都学派)2.唯实论3.罗吉尔·培根4.自我设定自我(费希特)5.事物次序(斯宾诺莎)6.观念关系(休谟)7.自然法(霍布斯)8.《社会契约论》9.存在(巴门尼德)10.主奴关系(黑格尔)二、论述1、试析亚里士多德得感觉理论2、试析笛卡尔得心灵理论3、试析洛克得简答观念理论4、康德得先验唯心论得基本思想就是什么评论:名词解释忘了一题,希望大家积极补上。

这次西方哲学史相比去年难度没有多大变动。

名词解释历年都有涉及,除了罗吉尔培根这位中世纪得经验派得经院哲学家,不过诸位一定能写出一二得。

论述题得难度对每个人而言都不一样,因为这次考得非常细致,亚里士多德得感觉理论应该就是理论冷点,不过考了,洛克得简单观念教材论述较少,回答全面比较困难、而康德每年必考,但这次涉及得就是她得思想体系,不难,但内容太多,估计时间来不及。

笛卡尔得心灵学说同康德。

这也告诉来年得考生,不能光注重历年试题,对重点哲学家得理论冷点也需要重视。

当然,对于我而言,肯定就是教训了。

(个人观点,仅供引玉)2010年624西方哲学史试题中哲方向一、名词解释1.犬儒学派2.智者3.形式因4.托马斯阿奎那5.真观念(斯宾诺莎)6.清楚明白(笛卡尔)7.独断论(费希特)8.物自身9、10、二、论述1.古希腊自然哲学得主要内容2、德谟克利特得原子论得基本特征3、大约就是莱布尼茨批判洛克得4、黑格尔主体与实体得思想2010年860西方哲学史试题西哲方向一、名词解释1.阿那克西曼德2.相反者相成(赫利克利特)3.虚空(德谟克利特)4.共相(阿拉伯尔)5.《利维坦》6.实体(斯宾诺莎)7.存在(贝克莱)8.《人就是机器》9.先验哲学(谢林)10.《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二、论述1、柏拉图关于可知世界得特征2、莱布尼茨关于单子论得认识论特征3、休谟关于必然联系得瞧法4、康德就是如何解决二律背反得(以其中一组为例)2009中哲方向名词解释5分1、四根说2、波菲利问题3、单子4、先验幻想简答8分1、德性就就是知识(苏格拉底)2、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神学真理(托马斯)3、观念得次序就就是事物得次序(斯宾诺砂)4、应该把真正得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论述24分1、洛克就是如何说明第一性得质与第二性得质得关系得?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2、柏拉图得“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得哪些观点?2009年西哲方向一、简答题(解释下列概念与名词,每题5分,共50分)1、存在者(巴门尼德)2、数就是万物得本源;3、知识与意见(柏拉图);4、唯名论;5、有学问得无知(库萨得尼古拉)6、自因;7、《社会契约论》(卢梭);8、观念得关系与事实(休谟);9《人类理智新论》;10、“自我”“非我”二、分析题(全面得分析下列问题;每题25分,共100分)1、试论述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得主要内容;2、试分析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得思路;3、试分析休谟因果学说与唯理论因果学说之间得区别;4、在康德哲学里,时空与空间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08年西哲方向一、名词解释:1.水就是万物得本原2.知道自己无知3.认识就就是灵魂得回忆4.斯多亚学派5.有知识得无知6.自因(斯宾诺莎)7.第一性得质与第二性得质8.单子9.先验10.自我设定非我二、论述题:1.亚里士多德得实体学说2.如何理解笛卡尔得“清楚、明白”得标准3.休谟对因果性与必然性联系得瞧法4.康德关于统觉得学说2007年西哲方向一、名词解释永恒得活火智者四因流溢说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真观念观念得关系与事实物自体绝对精神二、论述题1、论述柏拉图关于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得区分2、从方法论角度分析笛卡儿得怀疑3、分析洛克关于第一性得质与第二性得质得思想4、分析黑格尔得哲学起点。

2007年西方哲学史(非外哲专业)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90分)1、真理与意见(巴门尼德)2、摹仿(柏拉图)3、光照说4、奥康剃刀5、“存在即被感知”6、前定与谐7、先验幻想8、证实原则9、存在论区分10、逻各斯中心主义二、分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原题均有“试述”、“论述”、“简述”之类发语,记不真切,皆略去)1、托马斯得“五路”2、黑格尔《小逻辑》中“有”、“无”、“变”三个范畴得关系3、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思想2006年西方哲学部分??论述:1、比较毕达哥拉斯与赫拉克利特关于世界本原得思想2、亚里斯多德关于美得思想3、莱布尼茨得单子论与及其哲学意义4、休谟关于因果关系得瞧法2006年西方哲学史一.名解1、皮浪主义2、智者3、科学归纳方法4、复杂观念5、充足理由律6、道德律令二.简答1、柏拉图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得划分2、笛卡尔在确定得知识得论证中,“上帝必然存在”得作用3、为什么贝克莱说,承认物质实体会导致怀疑论4、霍布斯如何论述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契约得可能与必要性三论述1、洛克与休谟承认有经验之外得信仰或命题,如直觉,观念间得关系她们就是怎样区分经验与非经验得命题?这样做就是否带来理论困难?2、康德承认物存在,同时认为,只能认识物得现象,不能认识物自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