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英文演讲稿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
英文演讲稿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English: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I want to talk to you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traditions, rituals, music, dance, and craftsmanship, is a crucial part of our cultural identity and should be celebrated and passed down to future generations. By recognizing and nurtur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 can create stronger communities, foster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romote social cohesion.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a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not just a thing of the past, but a living and dynamic part of our present-day society.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and safeguard these traditions from disappearing in the face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rough education, advocacy, and collaboration, we can ensure that these unique cultural expressions continue to thrive and enrich our lives.中文翻译: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保护非遗英语作文范文
保护非遗英语作文范文Preser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crucial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ich cultural diversity of a country. 保护非遗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保持一个国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By protecting these traditional practices, beliefs, rituals, and customs, we are able to pass down the unique identiti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to future generations. 通过保护这些传统实践、信仰、仪式和习俗,我们能够将不同文化的独特身份传承给后代。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what shapes our way of life and gives us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wider community. 非物质文化遗产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有一种归属感,属于更广泛的社区。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at these cultural treasures are safeguarded and celebrated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我们有责任确保这些文化宝藏得到保护,并为子孙后代庆祝。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threat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保护非遗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威胁。
As societies become more interconnected and modern technologies replace traditional practices, there is a risk of losing these valuable cultural traditions. 随着社会变得更加互联互通,现代技术取代传统实践,我们面临着失去这些珍贵文化传统的风险。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Vo1.30 No.4 Au ̄ust 2012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看我 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
卓元卉
(华 东政 法 大学 上海 长 宁 200042)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填补 了我 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的立法空缺 。该 法承袭
102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定位 .内容也各 自有所偏 重 ,但是 二者 的精 神 宗 旨是 一 脉 相 承 的 ,都 是 致 力 于 通 过 法 律 手 段 增 强 对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 保 护 。
(二 )对 “保 护 ”涵 盖 内容 的规 定 差 异 我 国 《非物 质文化遗 产法》 的名称没有 像 《保 护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公 约 》一 样 加上 “保 护 ” 二 字 ,在该 法草案征 询意见期 间 ,名称 的问题 也 曾引起 了一些 探讨 。而实 际上 ,“保护 ”一 词 的概念在 我 国 《非物 质文化遗 产法》与联合 国 《保 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公 约》中并不 完全相 同。 公 约 第 2条 (三 )专 门对 “保 护 ”做 了解释 : “‘保护 ’指确保 非 物质文 化遗 产生 命力 的各 种 措 施 。包 括 这 种 遗 产 各 个 方 面 的确 认 、立 档 、研 究 、保存 、保 护 、宣传 、弘扬 、传 承(特别是通过 正 规 和非正 规教 育)和振兴 。”由于语 言表达 习惯 差 异 。公 约 中文文本 在翻译 时使用 了两个看 起 来 相 同 ,实 际 上却 具 有 不 同含 义 的 “保 护 ”,定 义 内容里 的 “保护 ”应该认 为是公约通篇所 指 “保 护 ”的下 位 概 念 。公 约 的英 文 文 本 ④用 两 个 不 同的单 词 ,清晰 地 区别 出这两个 “保 护 ”—— 定 义 内容里 的“保 护 ”为 “protection”,而 公约 其 他 条 文 所 用 的 “保 护 ”都 是 “safeguarding”。公 约 所指 的 “保护 ”实际上涵盖 了非物质文 化遗产 保护工作 整体过程 的各个方 面 。 我 国《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法 》并 没 有 专 门 条 文 对 “保 护 ”作 出定 义 ,但 是参 照 其第 三 条 “国家 对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采 取 认 定 、记 录 、建 档 等 措 施 予 以保存 ,对体 现 中华 民族优 秀传 统文 化 , 具 有 历 史 、文 学 、艺 术 、科 学 价 值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采 取 传 承 、传 播 等 措 施 予 以保 护 ”,该 法 中 的 “保 护 ”也 相 当 于 公 约 所 指 “保 护 ”的下 位 概 念 。公 约 中的“保 护”概念在该 法 中被划 分为保 存 和保 护 两 大部 分 。该 法 在 其他 条 文 中也 多处 将 保 存 与 保 护 并 举 ,同 时 重 点 突 出 这 两 个 部 分 。 区 分 保 存 措 施 和 保 护 措 施 是 基 于 对 非 物 质 文化遗产 价值 的选择 。所有非 物质文化遗产 项 目都需要 首先做好保存 工作 ,而并不是所有 非 物 质文化遗 产项 目都适 合传 承和传播 ,保 护措 施 是建 立在 保存 措施 基础 上 的进一 步环 节 .这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策略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策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CulturalHeritage,NMCH)是指个体和社群以及其所属文化群体口头传统和实践艺术形式的储存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宽泛概念,它不仅涉及文化事物的抽象性和物质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和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保护景观,历史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文化熔炉和多元文化环境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和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热点,不少国家及企业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与此同时,英语的翻译也成为各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策略,以期深入了解英语翻译的运作机制,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质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和发展。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按照文化部2003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某一文化群体多种形式的实践艺术形式,包括社会传统的技艺和口头传统,以及社会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庆典,生活方式、惯例和习俗,以及技艺,如建筑、乐器、装饰、艺术、服饰、裁制、绘画、雕刻、民间科学、民间医学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形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构造体系,包括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语言、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社会文化环境的内容,以及文化遗产关联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常广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三类:精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实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章:英译策略研究英译策略是指根据译者的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期达到高品质的翻译质量。
因此,研究英译策略的基础是掌握各种英译策略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熟悉专业领域的术语和专业术语,以便能够准确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意。
非物质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论文
非物质文化外宣翻译研究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在外宣翻译中如何把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信息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达到较好的外宣效果。
关键词:传播学非物质文化外宣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保护和宣传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赣州,作为文物古迹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21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外宣翻译实践中,如何把承载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原汁原味的翻译出来,又能让其他文化的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就是外宣翻译者们孜孜以求,不断研究的课题。
本文拟以赣州为例,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阐述如何把成熟理论和地方文化结合,探究外宣翻译的更多途径和视角。
传播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了70、80年代在北美、西欧、日本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理论体系非常完善的学说。
从传播学角度看,外宣能否成功取决于传播的效果如何。
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维尔(Harrold Lasswell)在1948年提出了“传播五要素”论,也叫做“5个W模式”,它认为任何传播行为都包括这样一个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 effect”。
(张咏华,1992:28-29)这一模式的五个对应环节及五种分析用图表示如下:根据这一模式,非物质文化的外宣翻译任务就可以具化为:翻译者→非物质分化信息→媒介→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效果。
而翻译人员要想达到比较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中间的三个过程非常重要,其中,非物质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至关重要,只有表达准确了,才能把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呈现给外国人;而不同媒介的受众是有很大不同的,在翻译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特定媒介的受众其社会阶层和文化水平及其关注重点,有区别的翻译宣传;在外宣翻译中,如何将我们的文化以外国本土文化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也是翻译工作者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英语作文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英语作文English: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crucial in preserving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important to pass down the knowledge, skills, rituals, and traditions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not lost or forgotten. Various strategies can be implemented to safeguar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documenta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Governments can also establish policies and laws to protect and promot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le also collaborating with local communities and cultural practitioners. In addition, raising awareness and promoting appreciation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n help to increase support for its preservation and ensure its sustainability for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保存世界各地文化和传统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英语作文
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英语作文English: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refers to the practices, representations, expressi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communities, groups, and individuals recognize as part of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Th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lements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maintain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 Examples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e oral traditions, performing arts, social practices, rituals, festive events,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knowledge about nature and the universe, and traditional foodways. These elements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of communities but also serve as valuable too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hesion. It is crucial to preserve, promote, and transmit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o ensure its continuity and safeguard its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到作为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的惯例、表现、表达、知识和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以“泰山石敢当”文化为例
41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23期总第878期No.23,2021Total of 8780引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内核,同时彰显着民族自信,国家的发展跟文化密切相关。
国家的强大更需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支撑。
国家积极倡导和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力争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文化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堪当中华文化的灿烂明珠。
在积极促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更好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在这其中起着不可忽略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泰山石敢当”文化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本文以“泰山石敢当”文化为例,探究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重要性、遵循原则和实施策略,进一步强调文化外宣的重要意义。
1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现状山东省作为文化大省,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的大省,有效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对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大意义。
就“泰山石敢当”文化而言,它能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俗文化,堪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明珠。
它以倡导 “平安、福康、和谐、敢当”为精神诉求,承载着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期盼。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泰山石敢当”文化更加彰显出巨大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但是,有关“泰山石敢当”的传播路径研究,过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和传承研究,国内还一片空白。
笔者通过搜索知网发现,截止到2021年9月平台收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论文为2,3593篇,但是其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学术论文只有93篇。
国内众多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传承、保护、传承人等相关研究上面,对于如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对其进行外宣翻译的研究凤毛麟角,对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研究更是鲜有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策略或是具体举措的研究存在一定短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
【 作者简介】 吴克炎( 90 ) 男 。 17 一 . 福建 省龙 岩市人, 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文学硕士 。
・
1 3 ・
21 0 1年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当属信 息 型和诱 导 型文 体 , 而且 它 的主要 任务 是让 世 界 了解 中国 的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 可见 它 也是 外宣 翻 译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在 分析非遗 英译存 在 的 问题 之前 , 了解 我 国当今外 宣翻译 的现状是 很有 必要 的 。
成章 ” ( 然而 现实外 宣 翻译情 况如 何 呢? 。阁 许 多相关人 员对 于为 什么要 有英 语译 文还 缺乏正 确认识 。笔者 曾走访 海峡 两岸 ( 福建 漳州 ) 花博会 附
近 的花 店 , 们 的店名 都是 汉英 对 照 , 英 文大都 要连 拼带猜 才 能勉强 理解 。 问及原 因 , 他 但 老板 说反 正没人 看, 花摆 在那 里就够 了 。这 就形成 一个 悖论 : 既然没 人看 , 为什么要 有英 文 ?要 提供英 文 , 为什么 不诚心诚
同” 则 , 目的语 为 归属 , 原 以 以便 受 众 在 阅 读 过 程 中 不会 遇 到 障 碍 而 更 好 地 接 受 , 而提 高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外 宣 从
翻 译 实效 。 以 中 国 第 一部 汉英 双语 版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为例 分析 相 关 问题 与 对 策 。 [ 关键 词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译 ; 英 问题 与 对 策 ; 同原 则 ; 译 实效 认 翻 中图 分 类 号 : 3 59 文 献 标 识 码 : H 1 . A 文 章 编 号 :0 4 4 8 2 1 )2 1 3 0 1 0 - 6 X(0 1 0 — 3 - 7
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英译研究
收稿日期:2021-3-11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英译研究□ 康亚坤 周忠新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 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发扬。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紧密,文化输出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因此,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并有效进行文化输出,研究学者将目光放在了非遗文化的英译研究上。
因此,本文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的英译文本进行研究,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究文化类文本的英译策略,旨在为非遗文化翻译提供借鉴,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 非遗文化;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11-0024-05作者简介:康亚坤,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翻译。
周忠新,教授。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语言教学、翻译。
1 研究背景各国不同的文化特色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而外宣翻译则成了百家争鸣的桥梁和纽带。
为了向世界各国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本翻译受到了很多文人学者的青睐。
其中,非遗文化类文本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非遗文化类文本不仅饱含浓厚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随着“非遗热”的兴起,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力度和保护意识也愈加强烈,非遗文化在对外输出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能够更好地输出非遗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相关文化学者总结并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系列丛书。
该系列丛书对口耳相传的非遗文化进行了整合、梳理,对文化保护和传承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本文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的指导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进行了英译研究,从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非遗文化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英语作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英语作文Prote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Like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such a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Forbidden C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like Peking Opera and Confucius-commemorating rituals are equally crucial. We should make our utmost efforts to preserve intangible heritages because, without their physical form of existence, they are in greater risk of extinction.According to UNESCOs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xx), all forms of social customs and habits, folklore, performing arts, rituals, oral traditions, festivals, traditional crafts and various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bout nature and universe can be classified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s a country consisting of a great diversity of ethnic groups and with time-honored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China abounds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Cultural heritages connect modern people with the historical past, allowing them to acquire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identity. Without cultural heritages, we would berendered absolutely rootless and we would find it hard to cope with challenges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However,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poses mounting threats to intangible heritages. Many people have a blind faith in the latest electronic devices. It is also pathetic to see elderly people in possession of such legacies pass away without transmitting them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Faced with those challenges, we should both preserve and renovate our ancestral heritages so that we can help contribute to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the world and return to our spiritual homeland in this age of impers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参考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像长城和紫禁城这样的有形文化遗产,像京剧和孔子纪念仪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保护”该如何英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保护”该如何英译作者:郑安文陈麦池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7年第06期摘要:“保护”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的一个术语。
在外宣翻译实践中,“保护”的英译较为随意,术语概念的系统性要求并未得到严格的遵守。
术语引入(汉译)的不当,将会导致相关术语输出(英译)的困难,“保护”的英译即是一例。
“safeguarding”与“protection”在术语概念系统中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厘清二者的汉译,将有助于“保护”的准确英译。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翻译中图分类号:N04;H059;DF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6.009Abstract:“baohu”, a term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has long been random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the systematic requirement of the term concept is not strictly observed. Inappropriatelyintroduced term may give rise to obstacles to term CE translation, and “baohu” is a good case in point. “safeguarding”and“protection”should be viewed as hypernym and hyponym respectively, and such classification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erm CE translation of “baohu”.Keywords: bao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erm translation引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保护”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例,“保护”一词的出现频率高达39次之多。
非遗 文章 中英双语
非遗文章中英双语**中文:传承非遗,弘扬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是代代相传的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的珍贵体现。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京剧、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等,它们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历史。
传承非遗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仅要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要创造良好的传承环境。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非遗意味着保护独特的文化身份,促进文明的多样性。
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让非遗焕发新的生机。
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将非遗传承推向新的高度,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感受中华传统之美。
保护非遗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唯有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未来得以传承,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English: 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form of intangible wealth, a preciousembodiment of folk craftsmanship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hina possesses r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such as Peking Opera,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folk music, etc., which carry the wisdom and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quires collective efforts. It is not only about nurturi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love for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creating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inheritance.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preser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eans safeguarding unique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promoting the diversity of civilizations.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means revitaliz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intersec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rough digitization, we can elevate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new heights, allowing more people to participate and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 Only through our collective efforts can we ensure the inheritance of thi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allowing it to blossom even more brilliantly in the future.。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翻译
如何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12月11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首发式上,有专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外文翻译过来的名词,“英译汉做得不够好”,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并现场发问“能不能翻译得符合中国国情一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
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是“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可能会发生歧义和误解的词汇,容易让人产生这一类文化遗产似乎没有物质表现形式,不需要物质的载体加以呈现之类的联想。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非常短暂。
在英文中,最初使用的是Nonphysical Heritage (直译“非物质遗产”)一词,因为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设立以这一名词命名的部门;后又使用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直译“口头与无形遗产”);1992年,联合国将“非物质遗产”部门更名为“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到了联合国发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时,更改为“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直译“无形遗产”)。
在中文里,则先后使用过“非物质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口述与无形遗产”、“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表述形式的更迭。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目的论视角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以徽州民歌、黄梅戏的英译为例
第28卷㊀第9期长㊀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Vol.28㊀No.9㊀2018年9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Sep.2018㊀收稿日期:2018-03-01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7D57)ꎻ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项目(2017CX057)ꎻ巢湖学院校级项目(ch17yk012)作者简介:谷峰(1979-)ꎬ男ꎬ安徽巢湖人ꎬ副教授ꎬ硕士ꎬ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ꎮ目的论视角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以徽州民歌㊁黄梅戏的英译为例谷㊀峰(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ꎬ安徽巢湖238000)摘㊀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ꎬ不仅是向西方世界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㊁提升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ꎬ还是 讲好中国故事 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当前ꎬ如何基于西方受众意识准确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具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已成为译界考究的重要课题ꎮ文章从目的论的三个核心原则 目的原则㊁连贯原则及忠实原则出发ꎬ以徽州民歌㊁黄梅戏的英译为实例ꎬ探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ꎬ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ꎮ关键词:目的论ꎻ非物质文化遗产ꎻ徽州民歌ꎻ黄梅戏ꎻ外宣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3907(2018)09-0031-04㊀㊀作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征了对那些非文本㊁非物质的活态的文化自然积淀的存在ꎬ其传承形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ꎬ表演艺术ꎬ社会风俗㊁礼仪㊁节庆ꎬ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ꎬ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等[1]ꎮ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ꎬ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ꎬ其中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世界民族文化版图ꎮ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ꎬ不仅要采取措施ꎬ积极加以保护ꎬ还要不断鼓励翻译ꎬ提高对外传播的力度ꎬ进而更好地向西方世界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ꎬ这样才能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ꎮ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之功用定位及研究现状㊀㊀在我国 文化走出去 一带一路 等背景下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实为一种跨语言㊁跨文化的对外交流活动ꎬ亦是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㊁提升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ꎮ而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充当着华夏文化元素符号的重要角色ꎬ蕴含着丰富的地域 文化基因 ꎬ如果不外译传播ꎬ难以充分体现其永恒的价值ꎮ就目前来看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有益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ꎬ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能切实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具有自然积淀的原生态文化宝贵财富ꎻ二则可以让外国受众知悉我国非物质物化遗产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ꎬ助推世界民族文化交流㊁融合ꎬ对我国的文化产业㊁旅游业㊁经济的发展ꎬ乃至我国文化国际知名度的提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ꎮ当前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题材种类丰富ꎬ颇具地方民族特色ꎬ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语料ꎮ然而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起步较晚ꎬ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ꎬ国内相关的研究较为匮乏ꎮ笔者在中国知网 主题 篇目 摘要 等栏输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译 英译 外宣 等关键词ꎬ进行模糊检索ꎬ获取相关的研究论文不足20篇ꎮ综观这些文献资料ꎬ研究者们主要从翻译策略㊁翻译技巧等角度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中的重点与难点ꎬ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翻译准则[2]ꎬ为该领域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ꎮ在我国大力提倡文化输出的今天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担负着我国 文化走出去 的重要使命ꎮ如何抓住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契机ꎬ更好地对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ꎬ讲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ꎬ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ꎮ但是ꎬ目前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一直被学界边缘化ꎬ更缺少相关翻译理论的指导ꎮ而且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对外翻译质量还是传播效果来看ꎬ尚不尽如人意ꎮ一些译文可读性差强人意ꎬ未能达到预期的翻译传播效力ꎮ这些现状与我国大力提倡的对外文化交流不相吻合ꎬ实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的一大憾事ꎮ2㊀目的论指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之理据㊀㊀目的论(skopostheory)是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 弗米尔(Hans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在«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一文中首次提出的ꎬ此后在他与赖斯(Reiss)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1984年)一书中对该理论加以完善[3]ꎮ目的论包含目的原则(skoposrule)㊁连贯原则(coherence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rule)三个原则ꎮ目的论三原则对操作文本翻译的理论指导作用不言而喻ꎮ具体而言ꎬ目的论强调源语语境和目标语语境之间的互动和连贯ꎬ凸显言语/非言语语境的语用特征ꎬ认为目标文本的产出应由在目标语语境中想要达到的 目的 来决定ꎮ根据目的论ꎬ影响 目的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目标语受众ꎬ即译文的读者ꎬ他们有自己的语言㊁文化背景知识㊁理解力和阅读期待ꎮ每一种译本的产生都要面向一定的受众ꎬ契合受众的交际需要ꎬ因此ꎬ从目的论角度来看ꎬ翻译文本实际上是在目标语语境中为达到某种目的及满足目标语受众而产生的语篇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语言㊁跨文化交流活动ꎬ翻译工作者应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ꎬ根据翻译目的制定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ꎬ这样更有益于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质量ꎬ创新对外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ꎮ3㊀目的论视角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㊀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不能拘泥于采取某种固定的翻译方式ꎬ而要遵循特定的翻译原则灵活地采取文化调适策略ꎬ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跨文化阐释ꎮ具体可以通过文化移植㊁文化补偿等方法调适中西文化在翻译中的冲突ꎬ力求在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西方读者毫无障碍地领略到其中的文化内涵ꎮ下文从目的论三原则出发ꎬ以徽州民歌㊁黄梅戏的英译为实例ꎬ探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ꎬ亦可说明目的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可操作性㊁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ꎮ3.1㊀目的原则:体现目标语受众的交流需要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准则ꎬ同时也是规约翻译活动的决定性原则ꎮ弗米尔认为ꎬ人类从事的实践活动(包括翻译实践活动)是由目的决定的ꎮ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ꎬ译者翻译前必须明确译文在目标语受众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ꎬ最终实现源语的跨语言㊁跨文化交流ꎬ满足目标语受众的阅读期待ꎮ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文化输出ꎬ其要旨在于对中国独有文化的世界推广ꎬ达到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㊁融合的目的ꎮ以徽州民歌«扁荚藤»中的 外公畀囝一包糕ꎬ外婆畀囝一包糖ꎮ舅爷畀囡几本书ꎬ舅姆送囡进学堂 两句为例ꎮ徽州民歌属于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ꎮ受徽州地域方言的影响ꎬ徽州民歌蕴含着丰富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语法规则㊁词汇表达和音韵形式ꎮ这些特有的地域元素使得徽州民歌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ꎬ是我国民歌中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文化宝贵财富ꎮ在这首民歌中ꎬ包含了一些徽州地区特有的方言称谓ꎬ如 囝 ㊁ 囡 ㊁ 舅爷 和 舅姆 分别指涉 男孩 ㊁ 女孩 ㊁ 舅舅 和 舅妈 [4]ꎮ为了考虑目标语受众的理解力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ꎬ可采取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5]ꎬ将 囝 ㊁ 囡 ㊁ 舅爷 和 舅姆 分别译为theboy㊁thegirl㊁theuncle和theauntꎬ从而让外国读者真正知道这些方言的内涵ꎮ有鉴于此ꎬ原文可译成: Thegrandpagivestheboyapacketofpastryandhisgrandmagiveshimapacketofsweets.Theunclegivesthegirlsomebooksandherauntsendshertotheschool.再以黄梅戏«我本闺中一钗裙»中的唱段 不是君王传圣旨ꎬ不是刘大人做媒人ꎬ素珍纵有天大胆ꎬ也不敢冒昧进宫门 为例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是安徽地域优秀传统戏曲之一ꎬ蕴含着丰富的地域 文化基因 ꎮ原文中的 天大胆 切不可望文生义ꎬ不能误译成thebraveheavenꎬ否则会造成语义曲解ꎬ甚至 文化休克 ꎮ众所周知ꎬ翻译的首要任务在于向目的语世界传播 异国情调 ꎬ促进跨语言㊁跨文化㊁跨时空交流[6]ꎬ正如Nida所言ꎬ 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还重要 [7]ꎮ可将 天大胆 一词英译成asboldasthetigerꎮ众所周知ꎬ英23长㊀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国诗人布莱克(Blake)的名诗«虎»(TheTiger)就是借用 虎 的象征意义ꎬ催人上进ꎬ给人以力量和勇气的ꎮ可以说ꎬ译文asboldasthetiger采取 尽可能让读者不动ꎬ把作者推到读者那里去 [8]的翻译路径ꎬ比较贴近国外受众的文化思维习惯ꎬ实现了目标语受众视域与源语文化视域之间的视域融合ꎬ从而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ꎮ有鉴于此ꎬ原文可译成: WereitnotforhisimperialedictꎬandwereitnotforOfficialLiutobethematchmakerꎬeventhoughIwasasboldasthetigerꎬIwouldnothavethecouragetobehere.3.2㊀连贯原则:体现翻译的最佳关联度连贯原则是指通过语篇的衔接连贯实现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ꎬ包括语篇内连贯和语篇间连贯ꎮ语篇内连贯ꎬ是指译文要符合源语语言的逻辑性㊁句法结构与语法结构ꎬ目标语受众能够轻松地阅读和理解译文ꎻ语篇间连贯ꎬ则指译文在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ꎬ重构译文语篇和原文语篇的关系ꎬ目标语受众可以通过语篇间潜在的关联性获得对源语内容的理解ꎬ该连贯建立在语篇层面上ꎮ以徽州民歌«击壤歌» 日出而作ꎬ日入而息ꎻ凿井而饮ꎬ耕田而食ꎮ帝力于我何有哉! 为例ꎮ此歌是劳动人民农耕时唱的劳动号子ꎬ语言简洁㊁质朴ꎮ为了保存原文的笔调和 风姿 ꎬ可以译成: ThesunupꎬIwork.ThesundownꎬIrest.Idigawellfordrink.AndItillthelandforfood.WhathaveItodowiththekingdom? [9]译文用词简练ꎬ采用较为简单的语法形式进行构句ꎬ实现了源语语篇内句法结构㊁语法结构的 连贯 ꎬ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语言的形式特点ꎮ而且work和drink押韵ꎬrest和food谐音押韵ꎬ使译文更具可读性和可接受性ꎮ再以黄梅戏唱段«十五的月亮为谁圆»中的 只要你我月下长相伴ꎬ赛过天上做神仙 为例ꎮ原文中的 神仙 属道教词语ꎬ实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能超脱轮回㊁长生不死的圣人ꎮ从 服从于接受者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以及接受程度 [10]出发ꎬ可将 神仙 译成Godꎮ此译采用归化译法ꎬ不但顺应了目标语受众的心理世界和阅读习惯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西方宗教文化 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相互接触㊁相互学习㊁相互融合ꎬ从而使彼此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 [11]ꎬ做到了源语语篇和目标语语篇之间文化内质的 连贯 和 衔接 ꎮ有鉴于此ꎬ原文可译成: Ifonlywecanaccompanyeachotherforlongꎬwe rehappierthanGod. 3.3㊀忠实原则: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忠实于原文ꎮ翻译首先要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ꎬ准确传递原文的思想内涵ꎬ实现目标语文本和源语文本之间的意义对等ꎻ其次要实现形式对等ꎬ其中包括诗歌的韵律形式等ꎮ而译者对翻译目的的取舍及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影响译文的忠实程度ꎮ此外ꎬ忠实原则还依从于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ꎬ所以译文还应在翻译目的和语际连贯的基础上忠实于原文ꎮ以徽州民歌«宁愿嫁给种田郞»中的 悔呀悔ꎬ悔不该嫁给出门郞ꎬ三年两头守空房 一句为例ꎮ原文中的 守空房 切不可望文生义ꎬ不能误译成guardanemptyhouseꎮ在忠实原则指导下ꎬ可采取 显化 翻译策略ꎬ进而达到 化隐为显 的目的ꎮ此处 显化 是指译文在忠实通顺的原则基础上ꎬ 把原语中隐藏在字里行间秘而不露的信息明确地表达出来ꎬ使原文作者意图跃然纸上ꎬ让目的读者易于理解 [12]ꎮ有鉴于此ꎬ原文可英译成: Regret!Regret!Regretmarryingatraveler.Stayathomealonesomanytimeseveryyear. 此译不仅忠实于原文ꎬ而且具有较好的可读性ꎮ再以黄梅戏«狱中歌»唱段中的 手中苦无三尺剑ꎬ恨不能自报大仇诛强凶!望郎君他日得志时ꎬ莫将冤仇付东风 为例ꎮ原文中的 付东风 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ꎬ主要想表达当时极度的仇恨ꎮ如果直接将其翻译成gowiththeeastwind或诸如此类的译文ꎬ会让域外读者难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ꎮ根据上下文语境ꎬ可以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ꎬ将原文译成: IhadnoswordsinmyhandꎻotherwiseꎬIwouldavengemyselfontheenemy!Whenyousucceedinfu ̄tureꎬdonotforgetmyrancour! 此译文不仅忠实于原文语义ꎬ也易于域外读者理解ꎬ真正实现了两种语言语义的转换ꎮ4㊀结语在国际经济㊁文化交流愈发密切的现代社会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载体ꎬ对外宣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国弘扬民族文化㊁展示民族文化独特魅力㊁提高民族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ꎮ有鉴于此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承载着历史赋予的重任ꎮ此外ꎬ国家倡导的 文化走出去 ㊁ 一带一路 等无疑是我国非物质33第9期谷峰:目的论视角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 以徽州民歌㊁黄梅戏的英译为例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事业赖以发展的翻译生态环境ꎮ目的论对翻译过程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ꎬ译者首先要明确翻译的目的ꎬ其次要遵循翻译的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ꎬ要始终把目标语受众放在首位ꎬ牢记域外读者群的阅读期待ꎮ当前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文化走出去 的重要内容ꎬ如何传播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ꎬ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国际话语权ꎬ翻译是其跨语言㊁跨文化㊁跨时空交流得以成功实现的关键ꎮ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要想成功实现 文本移植 ꎬ需要从体现受众意识的角度不断作出译文的适应性选择转换ꎬ可以从 语言维 ㊁ 文化维 和 交际维 等维度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 适应性选择转换 ꎮ文章以徽州民歌㊁黄梅戏的英译为例ꎬ从目的论的新视角来阐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ꎬ其创造性显而易见ꎬ有益于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质量ꎬ助推其文化软实力建设ꎬ创新其外译外宣的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ꎮ参考文献:[1]㊀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ꎬ2006(9):117-121.[2]㊀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ꎬ2011(2):41-44.[3]㊀王密卿ꎬ闫曼茹.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英对照仓央嘉措诗集»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7(1):29-35.[4]㊀陈捷ꎬ史一丰.皖南徽州民歌的方言性与地域文化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6(3):139.[5]㊀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13:22.[6]㊀谷峰.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冯友兰翻译思想的当代价值诠释[J].外语学刊ꎬ2013(4):114. [7]㊀NidaEA.Languageꎬ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 ̄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ꎬ1993:110.[8]㊀王东风.韦努蒂与鲁迅异化翻译观比较[J].中国翻译ꎬ2008(2):6.[9]㊀中国古今民歌选译[M].王宏印ꎬ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14:7.[10]㊀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ꎬ2011(2):11.[11]㊀温秀颖ꎬ孙建成.«金瓶梅»英译中的中西方文化互动与关联[J].中国翻译ꎬ2014(6):79.[12]㊀洪晓睿.李继宏译卡勒德 胡赛尼«追风筝的人»目的论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6(5):631.责任编辑:柳㊀克TranslationforInternationalPublicity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fromthePerspectiveofSkoposTheoryTakingEnglishTranslationofHuizhouFolkSongsandHuangmeiOperasasanExampleGUFeng(SchoolofForeignLanguageStudiesꎬChaohuUniversityꎬChaohu238000ꎬChina)Abstract:Translationforinternationalpublicity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sanimportantmeanstospreadChi ̄neseprofoundculturetothewesternworldandpromotetheculturalinternationaldiscourserightꎬandfurthermoreꎬitisanindispensablepartfortellingChinesestorieswell.Atpresentꎬhowtotranslatethepeculiarregionalculturecorrectlyembodiedin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basedonwesternaudienceawarenesshasbecomeasubjectstud ̄iedinthetranslationcircle.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rerulesofSkoposTheoryꎬnamelyꎬskoposruleꎬcoher ̄enceruleandfidelityruleꎬwithexamplesoftranslationofHuizhoufolksongsandHuangmeioperasꎬthispaperprobesintothetranslationforinternationalpublicity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ꎬaimingatprovidingmoreoppor ̄tunitiesforfuturevaluablestudies.Keywords:SkoposTheoryꎻ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ꎻHuizhoufolksongsꎻHuangmeiOperasꎻtranslationforin ̄ternationalpublicity43长㊀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8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
陈芳蓉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翻译》
【年(卷),期】2011()2
【摘要】世界非遗的申报如火如荼,中国现已成为拥有世界非遗最多的国家。
如何向全世界翻译和介绍非遗,使这些文化遗产能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已成为新的翻译课题。
中国的非遗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翻译时难点颇多。
文章分析了其中的三大难点: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以及从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并在此基础上对翻译策略和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4页(P41-44)
【关键词】非遗;英译;文化交流;文化专有项
【作者】陈芳蓉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与对策研究 [J], 翁敏雅
2.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戴桂珍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宣传策略探究 [J], 田婉晴;马海旭
4.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问题及对策探析 [J], 李丛立
5."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
——从茶文化到非遗文化 [J], 段亚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护非遗英语文章范文
保护非遗英语文章范文精选英文保护非遗英语文章范文:Title: Preserv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Future GenerationsAs the world continues to evolve at an unprecedented pace, it's crucial to safeguard ou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the practices, representations, expressi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communities, groups, and individuals transmi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se invaluable treasures, which range from folklores, traditional crafts, music, and dance to various forms of oral traditions, are not only a reflection of our diverse cultures but also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collective memory and identity.The importance of ICH lies in its ability to connect us with our ancestors, to provide us with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to promot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understanding. However, with the onslaught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many ICH practices are facing the threat of extinction. The loss of these traditions would be a significant blow to our cultural heritage and would deprive future generations of the opportunity to appreciate and learn from the richness of our past.To ensure the survival of ICH, it's imperative to take proactive measures. Firstly,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must prioritize the protection of ICH by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legislative protection,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is includes recognizing and supporting traditional practitioners, preserving historical sites, and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s.Secondly,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s must play an active role in safeguarding theirown ICH. This involves passing down traditions and skills from elder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engaging in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promoting awarenes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ICH. By fostering a sense of pride and ownership over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ies can ensure its survival and perpetuation.Furthermore, technology can be harnessed as a tool for preserving ICH. Digital archiving, virtual museums, and online platforms can provide access to ICH for a wider audience, while also facilitating the preserva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these traditions.In conclusion, preserving ou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that requires the collective effort of governments,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s. By taking proactive measures and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we can ensure that these invaluable treasures are passed down to future generations, enriching their lives and contributing to a more culturally diverse and understanding world.中文对照翻译:标题:为子孙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发展,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CH)至关重要——社区、团体和个人代代相传的实践、表现、表达、知识和技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文献、资料题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献、资料来源: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院(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翻译日期: 2017.02.14外文文献翻译保存奇迹Karin, Richar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MAS Ultra大学版》第9期(2001)第54-58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我们的视野中传统的婚礼舞和诗人的语言逐渐地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易事。
教科文组织努力去保护濒危的杰作,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的昆曲、日本的能乐、印度舞蹈、来自格鲁吉亚的男子和弦合唱、制作立陶宛木制和金属十字架古老的知识还有几内亚的索索巴拉的传统音乐。
在一个新的名录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些为“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语是一个由专家而不是巫师或音乐家所用的专业术语。
它一般是指非物质方面的文化成果,如故事和语言本身,信仰和价值观,以及赋予文化活力的各种形式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遗产可以包括婚礼和葬礼、舞蹈、工匠的技能、口头流传下来的农业知识,甚至可以包括节日和聚会,如坦坦地区的木赛姆牧民大会。
您可能认为只有在博物馆才能发现这些文化的踪迹,但是这些文化在我们身边,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
这不是玻璃下的文化!日本的活国宝在日本,学者们早已认识到无形的文化。
在18世纪和19世纪,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和其他人试图整理世界的口头传统。
然而,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从近年来开始的。
在1950年,日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开始了一个保护活国宝的长期项目。
类似的方案随后在韩国,菲律宾,泰国,美国和法国开始。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看作是一种资产或资源而得到保护、赞赏、使用和管理,这个想法可以溯源回到明治时代。
在西方,同时,法学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资产,利用专利和商标制度去保护它。
但是,有些集体的文化的创造是不成文的或无记录的,所以在保护的时候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的英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的英译研究作者:张崎静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1年第07期【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承内容。
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工作,如何将其中的文化概念进行有效英译?在语境范围之内,既能够表达语言的内涵,又能够提升语句的标准,就需要译者能够立足全球语境,不断打通世界文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英译研究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必然产物,是通过口传心授而不断丰富研究文化的重要内容。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
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就需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过程当中,不断针对民族文化概念的属性和特性进行语言翻译研究,以达到沟通世界的目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概念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一般指的是各个团体进行实践表演所包含的表现形式、知识体系、知识技能以及工具实物、工艺品、文化场所等的文化遗产。
这种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知识技能等形式。
其所蕴含的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因此,非遗及其文化概念的推广传播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形象的内涵塑造。
目前,我国有数十个非遗项目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罗万象,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民族文化内涵。
但是,遗产中所包含的文化概念是其民族所特有的,其他民族在没有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很难理解、欣赏。
因此,对文化概念进行英语翻译,能够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在国际上更顺畅交流的机会,帮助正向建构中国形象。
如何进行有效的翻译?就需要译者研究民族文化,立足全球语境,进行英译探索。
二、挖掘独特文化,创立新形式语言汉英对照作品《昆曲精华》是我国著名的翻译著作,是由汪榕培教授和戏曲专家周秦教授,以及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宏教授共同编著。
该书在2006年出版,得到了国家文化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等不同单位的支持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文献、资料题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献、资料来源: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院(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翻译日期:2017.02.14外文文献翻译保存奇迹Karin, Richar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MAS Ultra 大学版》第9期(2001)第54-58 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我们的视野中传统的婚礼舞和诗人的语言逐渐地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易事。
教科文组织努力去保护濒危的杰作,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的昆曲、日本的能乐、印度舞蹈、来自格鲁吉亚的男子和弦合唱、制作立陶宛木制和金属十字架古老的知识还有几内亚的索索巴拉的传统音乐。
在一个新的名录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些为“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语是一个由专家而不是巫师或音乐家所用的专业术语。
它一般是指非物质方面的文化成果,如故事和语言本身,信仰和价值观,以及赋予文化活力的各种形式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遗产可以包括婚礼和葬礼、舞蹈、工匠的技能、口头流传下来的农业知识,甚至可以包括节日和聚会,如坦坦地区的木赛姆牧民大会。
您可能认为只有在博物馆才能发现这些文化的踪迹,但是这些文化在我们身边,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
这不是玻璃下的文化!日本的活国宝在日本,学者们早已认识到无形的文化。
在18世纪和19世纪,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和其他人试图整理世界的口头传统。
然而,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从近年来开始的。
在1950 年,日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开始了一个保护活国宝的长期项目。
类似的方案随后在韩国,菲律宾,泰国,美国和法国开始。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看作是一种资产或资源而得到保护、赞赏、使用和管理,这个想法可以溯源回到明治时代。
在西方,同时,法学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资产,利用专利和商标制度去保护它。
但是,有些集体的文化的创造是不成文的或无记录的,所以在保护的时候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商讨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自然景观。
这促进更广泛的思考,人们意识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在随后的专家会议中,专家们继续讨论制定建议和制定技术。
直到2001 年 5 月这个讨论达到了顶峰,当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首次宣布了19 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使这一概念融入国际意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概念长期与含糊不清“文化”联系在一起。
“遗产”和“无形”刚开始也很难一起进行理解。
第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称呼这个专业术语?“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术语经过多次讨论才最后确定下来。
虽然术语有些模糊,但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日益增强。
在宏观层面上,如果用对待自然资源的方式对待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很容易濒危或者消失。
虽仍有超过6000 种语言在这个星球上,但是语言学家预测,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九十五会在下一世纪里消失。
绝大多数语言没有书面形式,有些语言甚至没有任何有形形式。
一种语言彻底消失,这对于后人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在微观层面上,许多人不希望渐渐失去了祖先的故事和有意义的经验。
地方文化有一种新的主张,“我的世界可能越来越大,但我仍然在一个小圈子里”。
在恶性的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宗教和种族的冲突演变成为暴力事件时引起世界的注意力。
如何才能最好地理解和响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无形“杰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引发了陪审团考虑和辩论。
首先是定义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那些内容,这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什么是无形的传统?多久的文化习俗才能被称为传统?文化是否为人广泛传播吗?如果人们改变传统的做法是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传统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成功的适应过程还是失去其本来的面貌?由于定义很难,所以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种语言是都一个杰作。
如何衡量一种语言在历史上的作用和价值,这很重要。
也许更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广泛地保护遗产和传统。
如何维护消失或脆弱的传统要?为了保持传统,我们让有维护能力的人去信奉它。
我们可能会喜欢有外观或声音的传统,但这一想法会使一些人们的劳动报酬低和生活条件艰苦。
辩论常常迸出智慧的火花,总能想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看作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值得政府去大力支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潜在的危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极的,但它可能在社会实践中被官僚机构所控制。
在一些情况下,仪式庆祝活动可能会被看作是利用资产促使商业投资。
这可能会带来资金支持,但也可能摧毁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把它变成一项为游客演出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可能会引发或者加剧人们之间的冲突,因为人们在争取社会传统的控制权,人们试图从外部影响内部的权力平衡。
更重要的是,什么是需要保存的文化,比如在一首歌里,需要保存的文化是创新的记录方法(录音),是人(歌手)还是过程(歌唱)?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是谁决定那些是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须提名一些文化传统以供审议。
许多提名可能会出于很好的意图,但有些人可能只是为了狭隘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导致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可能被忽略或者不能得到审议。
鉴于许多民俗形式会产生对抗的国家统治的想法,国家的提名可能有缺陷。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认定的19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们可以放心,在全球化的时代,当地的文化幸存下来了,有的甚至是蓬勃发展。
人们会明白,在这样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传统有一些永恒的价值。
地方、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了越来越多的保护计划,这将更好的继续激励子孙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文文献翻译原文PRESERVING THE MAGICKarin, Richard, UNESCO CourierMAS Ultra - School Edition, Vol. LXI (2001), pp.54-58We can be swept away by a traditional wedding dance or entranced by the poets of a vanishing language-but defining th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far from simple, as UNESCO'S efforts to safeguard endangered masterpieces go to show traditional Kumquat opera of China, Novak theatre of Japan, Kutiyattam dance in India,men's polyphonic choral singing from Georgia, the ancient knowledge of crafting Lithuanian wooden and metal crosses, the Niagassola So-so Baal musical tradition of Guinea. In a new program, UNESCO proclaimed these, among others, "masterpiec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technical term used by experts, not by shamans or musicians. It generally refers to immaterial aspects of culture--ephemeral products like stories and language itself, as well as to the beliefs, values, and forms of knowledge and skill that give cultures their vitality. This heritage can, for example, include wedding dances and funeral laments, artisans' skills and orally conveyed knowledge of farming. It can even include festivals and spaces where people gather, such as the wondrous Drama el-Fan square in Marrakech. You might find its traces in a museum--plants used by a traditional healer, for example--but it is mostly the living, oral tradition of a people. Itis not culture under glass!Japan's living national treasuresScholars have long recognized the intangibility of culture. In the18th and 19th centuries philologists, folklorists and others tried to document the world's oral traditions. Yet the ter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latively recent. In 1950, Japan initiated a livingnational treasures program to recognize the great skills of masters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Similar programs began in Korea, the Philippines, Thail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Intangible heritage was seen as an asset or resource to be protected, appreciated, utilized and managed--an idea traceable back to the Meiji period. In the West, meanwhile,jurists recognized the idea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an asset,defining copyright and patent as putting an idea into material form. But collective, cultural creation that was unwritten or unrecorded remained problematic--it still does.In the 1970s, discussion of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which later came to include natural landscapes,s timulated broader thinking about the need to safeguar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eetings of experts ensued, recommendations were developed and the technical discussions continued until they reached a pinnacle in May 2001, when UNESCO'S Director-General Coacher Matsuura proclaimed the first 19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Why so long for this concept to make it into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Well, for one, it has suffered the problem of vagueness long associated with the term "culture."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just compound the difficulty. Second, there's a terminology problem--what to call it? It is hard to imagine the ter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liding off the tongue of any laureates. Vagueness and terminology aside,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has grown with public awareness of globalization.On the macro-level, cultural resources, in a similar way to natural resources, seem to be endangered or disappearing. Of more than 6,000 languages still spoken on the planet, linguists predict that 50 to 95 percent will not last through the next century. The great majority is not written and lacks any tangible form. When a language dies, there is astartling loss of knowledge and expression accumulated over generations. On the micro-level, many people do not want to accept a social universe of homogenized global consumers bereft of ancestors, stories, and meaningful experiences. Local cultural reassertion is a way of saying, "my world may have become bigger, but I still have a place within it." In less benign circumstanc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captured the world's attention when conflict over the practice of religions and the expression of ethnicities has turned violent.Questions of how best to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sparked debate among the jury considering nominations for the UNESCO's designation as intangible "masterpieces." First, thereis the question of definition. A staged performance of an ancient play may have many tangible elements-written scripts, a temple theatre and elaborately crafted costumes. Yet does the fact that it is a performance render the tradition intangible? How long does the cultural practice have to be around before it is called tradition? Does it have to be widely shared among a people? If people alter their practice to respond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should the tradition be seen as a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be treasured or as a deprived derivative to be shunned?As hard as it may be to define this heritage, the question of its value looms larger. To some extent, every language is a masterpiece. How to weigh the worth of one language against another in determining value and significance--by the number of speakers, its role in history, the beauty of its poetry?But perhaps more difficult is the question of if and how to preserve the wide range of this heritage. Is it more important to safeguard vanishing or fragile traditions than popular, vital ones? To preserve the tra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eserve the ability of people to practice it. We might like the look or sound of the tradition, but its continued practice would condemn people to labor with low pay and terribleconditions.The strategies used also spark debate. In some cas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ay be viewed as a national treasure meriting government support, tax breaks, or subsidies.Looming dangersThis can be positive, but it can also turn a practice controlled by the community into an institution controlled by bureaucrats. In other cases, a ritual celebration may be seen as an under-exploited asset prompting commercial investment. This may bring funding support, but it may also destroy the very meaning of the tradition, turning it into an activity staged for tourists. The very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s can initiate or exacerbate conflicts--people within the society fighting for control over the tradition, people from the outside affecting the power balance within. Importantly, thereis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being preserved --is it the tradition itself as product (for example, the song), is it the documentary record of the tradition (the recording), or the people (singers) and process (the singing)?Finally, there is the issue of who decides. Nations belonging to UNESCO must nominate those cultural traditions for consideration as treasures. Many nominations may be put forth with the best intentions, but some might reflect narrow interests of a group in power. Someminority traditions may be overlooked or even censored from consideration. Given that many folk traditions arise as forms of resistance to national domination, the idea of national nomination may be flawed.I must say that I was impressed with UNESCO'S selection of the first19 "masterpieces." One could take heart that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local cultures have survived, and sometimes even flourished. One would appreciate that in an age of constant innovation, tradition had somelasting value. The power and tenacity of the selected traditions andtheir practitioners was palpable. One can only hope that with local, national, and now international action plans in place, they will continue to inspire future gen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