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单元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 苏科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精讲课件
(3)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辆车向东行驶,甲、乙速度相同,丙车速度最大。以甲车为参照物,乙相对 甲位置不产生改变,即乙静止;丙车离开甲车往前,即丙车在向东运动。
(4)若视察者站在另一辆向东行驶,且速度比丙更快的汽车上,会发现甲、乙、丙三辆车均在远离他 向西而去。即以公路上一辆向东速度更大的汽车为参照物,甲、乙、丙三辆车均向西运动。
解: (2)火车72s通过距离 s vt 30m / s 72s 2160m
隧道的长度 l隧道 s l车 2160m 360m 1800m
(3)火车完全在隧道内通过距离
s l隧道 l车 1800m 360m 1440m
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
ts v
1440m 48s 30s
分析
(3)小明6min运动到C点掉头,
与父相遇在D点
家
s父 +s明回 =0.5 km
6min t
示意图分析
学校
v父t v明t 0.5 km
A
D
C
B
15t 5t 0.5 km
父追t
相遇处离学校s
t 0.025 h
D点离学校 s 2 v父t 2-15 0.025 1.625 km
本题也可以用图像法求解
练一练:实验问题
9.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 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 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 下落高 扇形纸片 剪掉的扇形圆 纸锥锥 下落时 编号 度h/m 半径r/cm 心角θ/° 角α/° 间t/s
练一练:区分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 课件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点拨与解析: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路 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于比值,而不只 是与路程或时间有关。只有时间相同时 路程大的速度才大,路程相同时,时间 短的速度才大。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前 面的数都是准确的。
此题最后一空问题与例1相比是反向 练习,道理是一样的。方法是将测量结 果通过单位换算成含有一位小数的数, 新的单位就是分度值。0.231m=23.1cm, 所以分度值是1cm.
例题3、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
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
换新单位记录结果只要利用进率关系移动 小数位则可。由于1m=1000mm,所以将 毫米仳成米应该向左移动三位,包括原来 的一位,共有4位小数位。
例题2、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是: 0.231m,测量结果中准确值是0.23 ,估计 值是 0,.00测1量m所使用刻度尺的m分度度 是 1。cm 点拨与解析:
; ;
。
(四)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 (1)零刻度线; (2)量程; (3)最小分度值.
2.会放: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 尺的位置要放正,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
3.会判断错误
×
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3
4
5
×
×
4.能准确读数 记录测量结果既要有准确值、估计值, 还要注明单位。
14.6cm
0cm
例题3、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材分析——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共26张PPT)
例2:
仔细观察图11.2-5 列车时刻表,完成下 列要求: 1、计算列车从襄樊到 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 2、它与列车从朱坡到 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 度相比哪个大?
例3 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T13次、T14次特快列车的运 行时刻表,如图所示,请你仔细阅读时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车次中哪一车次是上海至北京的? (2)这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吗?为什么? (3)这两车次在北京与济南之间运行时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用皮带把写字扳固定在手臂上,可使两者保持相 对静止,写字就不会受车厢振动的影响。
例1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秒内运动了 1m,第2秒内运动了2m ,第3秒内运动 了3m,第4秒内运动了4m,则物体( D) A.在这4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在这4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40km
A
B
一辆汽车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 的速度表指针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汽车从图中位置A 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
解:汽车的速度V=100km/h, AB两地距离S=120km-40km=80km
求:汽车从A处到B处需要的时间t
t=
S V
=
80km 100km/h
=
0.8h
答:汽车从A处到B处需要0.8h
诗句:
,
跟这句诗相联系的物理
知识:
例7 据报道,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有一幢高291.6m的大楼 正在施工,17日下午3时许,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 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数千人惊叫狂奔,请你 分析一下,造成上述判断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基础知识归纳(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基础知识梳理1.长度的测量是最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课桌的高度约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它们关系是: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1毫米= 米1米= 微米;1微米= 米。
1纳米= 米;1米= 纳米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线要,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4).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误差: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的,它只能尽量,而不能,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物体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10.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远,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少,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
11. 速度:用来表示的物理量。
12. 速度:在 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变形公式有 速度的单位是: ; 。
换算关系:13. 匀速直线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
这是最 的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 的直线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 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知识点-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3)换换关系:10-3km=1m=101dm=102cm=103mm=106um=109nm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常用工具为刻度尺;另外测量长度的工具还有卷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2)刻度尺三要素:零刻度线、分度值、测量范围(量程)(3)刻度尺的使用①看:使用前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③放: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④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平移法、替代法、累积法误差与错误误差来源:①测量仪器不精确②实验方法粗略③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④估读本身有误差错误: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误差≠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而操作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h=60min,1min=60s,1h=3600s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停表、机械钟、石英钟、日晷、沙漏等。
秒表能方便地用手启动和停止,常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时间(3)秒表的使用:先小表盘(min)再大表盘(s),小表盘前一半,大表盘读前30s,小表盘后一半,大表盘读后30s如图,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15分钟,分度值是1min分,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60秒,分度值是0.5s秒。
(秒表不同,分度可能不同。
)《第二节速度》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②相同的运动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③速度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较距离和时间的比值。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三节匀速直线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三节匀速直线运动重点难点一、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说明(1) 物体所做的直线运动可分为两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其速度是不变的,无论用多长时间(多少路程)计算出的速度都相同;而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其速度是变化的,通过速度公式求出的速度跟所取的时间长短及路程远近有关。
(3) 物体实际的运动多是变速的。
二、科学探究:百米赛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1、提出具体而明确的探究问题:同学在100m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1) 实验器材:皮尺、停表、标识物(小旗…)(2) 实验原理:s vt =(3) 实验步骤:先利用皮尺将100m的路程分成每10m一段,并做好标记。
再利用停表测出你的同学每达到一个标识处所用的时间,并做好记录。
(4) 整理数据,将数据以表格或图象的方式给出。
这样一目了然,既便于自己分析问题,也便于别人阅读。
(5) 结论的获得。
说明(1) 结论应以实验所测量的结果为准,不能考虑到结果与日常经验不符,或与别人的结果不一致,形成实验结果与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2) 对于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分的段数越多,所测得的速度越接近于真实值。
我们通过这种方法只能粗略地描述其运动快慢变化,即大体上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
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还,何时中途停留。
(3)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svt=求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平均速度。
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出它在某段时间内,或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的含义就不确切了。
在公式svt=中,s和t之间有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s一定是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 一定是通过路程s 所用的时间。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梳理-苏科版
表示物体静止状态的是 段.9. 汽车上的机械式里程表是用安装在轮上的一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而这些计数齿轮又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被车轮的转动所驱动.同时车轮的转动还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传递给由 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传感器再将反映车轮转动情况的电信号显示在速度表上,从而 指示此时的车速,当轮胎用久了有明显的磨损后,就会使所计里程和指示的时速产生误差.若里程表记录里程为12 000 km 则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示数;若此车从北京驶往上海,以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为依据,对整个行程所 估算的行驶时间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行使时间.10. A 、B 两地之间仅有一条公路且相距300km.从A 地早上9: 00起每隔45分种开出一辆汽车驶向B 地,车速为60 km/h,下午15: 00, A 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另外每天由 B 地早上8:00起每隔一小时也开出一辆汽车驶向A 地,车速为75 km/h,下午16: 00,B 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则由 A 地早上9: 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途中能见到 辆由B 地开出的班车; 由B 地下午16: 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途中能见到 辆由A 地开出的班车.(进出站时 除外)11. 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个市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违反交通法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 不文明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带来重大 威胁.据此试举一例,如图所示,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 D=3 m 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 u 甲=36 km/h, u 乙=54 km/h.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4.5 m ,宽度d=1.8m.当甲、乙两车沿 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 S2=3 m 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 点(与甲车相距S I ,且S I =10.5 m ),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 L2=1.8 m.那么当自行车车速在 范围内将与甲车相撞;当自行车车速在 范围内将与乙车相 撞.设两轿车均在车道中间位置行驶,且不考虑轿车的制动情况.n £ 例昨图 12. 小明乘汽车去60 km 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超过图甲所示的㈣3邛可:(1)小明到达杭州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 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 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8. 0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段和 _____ 段,到超声波信号用了 0. 3 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 l s,则被测汽车速度是 m/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 m/s,且保持不变).13. 如图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电线 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象在绕电线杆做 时针运动.14. 小明同学陪爸爸到公园散步,他看到了柳树上左右摆动的柳枝在湖水中的“倒影”,则“倒影”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是静止的.15. 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若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考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A. 最小刻度是B. 最小刻度是C. 最小刻度是D. 游标卡尺17. 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 3.2 cm B . 3.25cm C. 3.3 cm D. 3.5 cm18. 有四位同学轮流用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3 . 25 cm132.7mm 13.02 cm 、0.132 8 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 13.27 cm B . 13.28 cm C. 13.21 cm D . 13.26 cm 19.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教室内大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8 mB.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 l0 m /sC.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 20. 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愿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l7 m /s.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这个速度快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到每秒 11 m B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2 mC.乌龟每小时爬行 40 m 左右 D.奥运冠军刘翔用l2秒91跑完110 m 栏21.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X 108m/s ),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发射回来 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 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 10 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 - 一 4 _ 一 一 _4 _ -一 4_-一 5A. 4. 5X 10 mB. 6X 10 mC. 9X 10 mD. 1.2X 10 m16. 1 mn,长度是20cm 的学生用尺 lcm ,长度是15 m 的皮卷尺 1 mm 长度是2 m 的钢卷尺B. 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 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 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27. 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28.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 际问题.(1)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 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距离为 18 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 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人口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l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时正好是上午 l0 : 00,他很快算出并告 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 ?22. 23.24. 25.26. 例22图小华2 4 6 8 th 例23圈如图甲是通过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图片,频闪照相机每隔 0.5 S 闪拍一次,小汽车的车身长 3 m,则此段时间内小汽车的运动速度为()A. 8 cm / s B . 18 cm/ s C. 48 km / h D . 68 km / h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 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C.前2 s 内,小明跑得较快 D小宇和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都比小丽提前丽比赛(两人同时起跑,并且两人的平均速度和原来一样 ),结果是 () A.小丽先到达终点 B. 一起到达终点 C. 小宇先到达终点 D .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 A 点出发,沿直线向 B 点走去.乙先到达 B 点,然后返回,在C 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 B 点后,又一次返回并在D 点第二次遇到甲.设在整个过程中甲 的速度大小始终为u ,乙的速度大小也始终保持为 9u ,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的路 程为S 米,此后到两人再次相遇时,又前进了 &米,那么S I : S2为() A. 5 : 4B. 9: 8 i ---------- , ----- 2 ---------------------------- ?C . 1: 1 D- 2: 11 '小图车站上,坐在火车上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中 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0 m 到达终点.若小宇后退 10 m 再同小),结果旦起到达终点 C. 小宇先到达终点 r 小明40 30 20 10例2S 图29. 玄武湖隧道工程是南京市规划的“经六纬九”路网以及快速“井”字形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西起模范马路南京工业大学附近,东至新庄立交桥出口,隧道全长 2 660 m ,设计车速60k^Z h,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竣工通车.(1) 22路公交车在地面从东端人口处到西端出口处行驶路程约 4 500 m,需15 min .求该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 74路公交车以36 km/h 的速度通过隧道由东端人口处到西端出口处,能比 22路公交车 在路面上行驶省多少时间 ?30.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 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T31 车 次T32 北京r 杭州自北京起/ km站名 杭州r 北京特快 特快 15 : 50 0 北京 13 : 20 20 : 21 29 497济南41 8 : 33 1 : 16 24 979 蚌埠54 3 : 46 5: 45 53 1 458 上海西 24 23 : 16 7: 301 664杭州21 : 40⑴T31次和T32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h min(2) 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 列车T31和T32估计在什么时刻相遇?此处离北京多远?31.从火车上下来两个旅客,他们沿同一路线走向同一地点,甲旅客一半时间行走的速度是u 1另一半时间行走的速度是u 2,而乙旅客则用速度 U 1走完前半程,用速度 U 2走完后半程,问上桥 18 Ikm32. A、B两地相距s=100 km,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行驶的速度都是u 1=20 km/ h,假如有一只狗来回奔跑于甲、乙之间,奔跑的速度是u 2=30 km/h,3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曾经发生了一个故事,在一列以15 m/s的速度驶向战争前线的列车上,有一节宽 2.4 m的车厢,两壁上有弹孔,彼此间相对位移为6cm,试问子弹的速度是多大?34. 一列正在前进的队伍长120 m ,正以2 m/s的速度向前行进,一位通讯员以10 m /s的速度从队尾赶至队首,又以同样的速度回到队尾.贝U:(1) 通讯员共用了多少时间?(2) 这段时间内通讯员运动的路程是多少?队伍长120 m,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再返回队尾,这时队伍前进了讯员都做35. 288 m,如果队伍和通匀速直线运动,则通讯员在这段时间内共走了多远?36.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u同向前进,后艇的水下声呐系统发出声呐信号,到达前面的潜艇时立即被反射回来.已知声呐信号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U 0.⑴证明:后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为⑵ 通过对t =孕二这个数学式的讨论,说明当两艘艇处于何种状态时,后艇从发出信号V0 -V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最短.⑶ 如果从纯数学的角度来说,当u =0。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课件 (新版)苏科版
【拓展延伸】物体运动的其他形式 速度(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改变的运动(或是大小,或是方向)(即 a≠0)称为变速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即a=0)、方向不变的运动 称为匀速运动。 而变速运动又分为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和变加速运动(加速 度改变)。 所以变加速运动并不是针对变减速运动来说的,是相对匀变速运 动讲的。
(2)列车通过桥梁的行驶速度v2=144 km/h=40 m/s,火车过桥时
通过的路程为火车长度s1与桥梁长度s2之和,即s1+s2=v2t2,则火
车的长度是s1=v2t2-s2=40 m/s×25 s-400 m=600 m。
答案:(1)100 km/h (2)600 m
【失误档案】解答此类问题,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s、v、t三个物理量不对应同一个物体或不是同一过程中的 量; (2)运用公式时,单位不统一; (3)在解答过程中各物理量不带单位; (4)平均速度求成速度的平均值。
高频考点2 中考题眼
速度的相关计算
①公式 v s 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t
②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③图像的应用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3)在时间及路程都不同时,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即比 较速度。 2.速度的计算: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知识点1 课标要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 ①国际单位:_米__(_m_)_。 ②常用单位及换算。
mm
dm
nm
mm
(2)测量工具:刻度尺。
①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如图,刻度尺的量程_1_5__c_m_,分度值_1__m_m_。 ②测量时:三会。 a.会放:_零__刻__度__线__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紧__靠__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b.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垂__直__,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 c.会记:测量结果由_数__值__和_单__位__组成。 如图所测量的铅笔的长度为_1_0_._5_0__c_m_。
【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苏科版
【关键字】物理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一、知识网络二、基本知识点和规律(一)、科学探究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①单位:米(m)=10 =10dm = = =106μm =109nm②“心中有数”—约正常走两步的距离(或成年人的腿长)1dm约手掌的宽1——约小拇指的宽约指甲的厚80μm——约一张纸的厚或头发的直径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A、观察量程和分度值B、(如果尺较厚)使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C、尺的位置要放正D、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测量结果要写数字和单位④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A、“测多算少法”B、“变曲为直法”⑤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所以实验一般要做三次,取其平均值;要注意此类实验表格的设计)误差不可避免,而错误可以避免。
2、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s)1h=60min 1min=60s②测量工具:钟表(三)、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3、单位:m/s/s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s,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s,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
4、速度的测量:①原理:②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③怎样设计表格?(四)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有:商场里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在平直公路或铁路正常行驶的汽车或火车,在空中沿直线正常平飞的飞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是不变的。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一定要抓住“匀速”这个重要的已知条件,这样有时就可以列V1=V2 这个式子,从而进一步过渡到这个式子,代入条件就好解了。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速度公式算出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复习课
课题苏科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3.能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能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识框架长度的测量(单位及换算、刻度尺的正确使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单位及换算、计时器的正确使用)物体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与静止参照物计算公式:v = s / t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学法指导1.会正确使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掌握单位换算.2.掌握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3.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4.理解速度公式,会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复习内容例题分析复习①物理学中所说的运动的含义是什么?一、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②举例说明物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着的世界.③在这些事例中我们是如何判断这些物体是运动着的?1.参照物: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1)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2)静止: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④举例说明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不仅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可能不同,其运动形式也有可能不同.⑤参照物的选择是否有要求?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应以简化对运动的描述,便于研究运动规律为原则.(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中考指导书P38例3(复习练习)中考指导书P39—P405、8、11、18①不同的物体其运动形式和运动快慢是否相同?②要想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测量那些物理量?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③长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及单位换算?1.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km m dm cm mm μm nm1km = 103 m 1dm = 10-1 m 1cm = 10-2 m1mm = 10-3 m 1μm = 10-6 m 1nm = 10-9 m物体位置的变化选择参照物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不同长度和时间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练习观察课本P103图5—4,了解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长度.④长度的测量工具?⑤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使用前和使用时需注意什么?放: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且刻度尺与所测长度平行.看: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视线与尺面垂直.读:测量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共同组成⑥若有些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或测量误差太大,该怎么办?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见中考指导书P36)(1)累计法(测多算少):一张纸的厚度、一枚硬币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2)以直代曲法:圆柱体的周长、盘状蚊香的长度、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3)平移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球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⑦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⑧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手表、秒表)课本P105图5—9⑨测量得出的数值是否就是物体的真实长度?怎样减小误差?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中考指导书P37例1(复习练习)中考指导书P38-411、2、3、4、9、10、13、21、22①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②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m / s km / h 1m/s = 3.6km/h③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中最简单的是什么?三、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④速度的计算公式?⑤如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1)路程、时间图像(2)速度、时间图像⑥多数物体都是在做变速运动,如何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快慢?v = s总/ t总刻度尺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课本P104纸张厚度、硬币直径、乒乓球的直径...1h=60min1min=60s1h=3600s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速度匀速直线运动v = s / t平均速度复习练习教学后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单元 物体的运动【速记清单】-(苏科版)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和测量(1)国际单位:单位换算:1 km=m; 1 dm=m; 1 cm=m ;1 mm=m;1 μm=m; 1 nm=m; 50 nm合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①估算一下物体的长度,观察和选择合适的刻度尺②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③刻度尺的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④测量时,,记录测试结果要写出数字和(3)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可减小误差⑤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可以减小这种误差,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28. 35 cm,其中估读的数值是估读的数字是2.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国际单位:单位换算:(2)秒表的使用中学生的身高约一层楼高约一支铅笔长约物理书长约正常一步长约课桌高约眨眼的时间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国歌时间小明跑100 m所用的时间约为二.速度1.速度及其测量(1)意义:描述物体的物理量(2)公式:(3)单位:m/s,常用单位还有。
换算关系:。
(4)例1:汽车的速度约28m/s,含义是例2:“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全家外出旅游,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72 km/h,72 km/h合m/s.如果他们以这样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km.例3: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2.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案(1)。
路程越长,运动越快(2)。
时间越短,运动越快(3)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运动(4)比较时间与路程的比值,比值越大,运动【常考点总结】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优秀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约为 自行车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 汽车行驶的速度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三、直线运动 1.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1) 特点:(2) 频闪照片(3)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2. 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2) 两种变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特点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短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 频闪照片s-t 图像v-t 图像(一种情况)(一种情况) (3)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中物体运动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常考点总结】(1)平均速度≠速度的平均值(2)纸锥实验甲乙①在进行“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3)
教学设计(分节复习)第5章物体的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点难点一、测量单位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
说明(1) 古人最方便采用自己的身体或其中某一部分(如: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以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单位。
(如日晷仪、沙漏、水钟等)(2)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简称SI。
(3) 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
(4) 在国际单位制中,还有一些常用的长度和时间单位。
比“米”大的有“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km=103m;1 dm=10-1m;1 cm=10-2m;1 mm=10-3m;1μm=10-6m;1 nm=10-9m。
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小的有“毫秒”(ms),“微秒”(μs)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h=60 min;1 min=60s;1s=103 ms;1 ms=103μs。
二、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尽管每个同学选用的刻度尺不同,但这些刻度尺都有共同的特点:①都有零刻度;②都有分度值;③都有量程;④在刻度尺的一端都标有单位,在整刻度处标有数字。
说明1、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在使用刻度尺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刻度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图):刻度尺及其相关信息示意图(1)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 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3)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分度值是指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2、使用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1)选对(2)放对(3)看对(4)读对(5)记对。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相等/不相等)6.提出新的问题7.交流与合作(评估)第1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电磁波)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知识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称为单位.A.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此外还有千米(kin)、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的换算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说明:在物理学中数字和单位之间是相乘的关系,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单位的换与数字的算应双管齐下,不能顾此失彼.大单位换成小单位时,应用大单位前面的数字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成大单位时,应用小单位前面的数字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2)测量①工具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工具还有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等.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并估计待测长度,再结合测量要求以选取合适的刻度尺;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且使被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刻度线(不利用已磨损的零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两部分,记录时要带上单位.③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的要求决定,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④常用的一些特殊方法.i.化曲为直法如要测出图甲中曲线的长度,可先用一根针把一段柔软的弹性不大的棉线拨与该曲线重合,再将与该曲线重合的那一段棉线拉直,然后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ii.化直为曲法如要测出一段平直公路的长度,可先用一根尼龙绳测出自行车轮子的周长L1,再推着自行车从这段公路的一端跑到另一端,数出轮子转过的圈数n,则这段公路的长L=nL1.iii.化暗为明法如要测出一根玻璃管的内径,可先用一圆规的两只脚伸人管内,再将两只脚张开与玻璃管内壁接触,然后取出圆规,用刻度尺测出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即为玻璃管的内径.iv.化长为短法如要测一楼房的高度,可先测出一块砖的厚度L1,再数出一层楼房砖头的块数m和楼房的层数n,则楼房的高度h=mnL1.V.累积法由于手头测量器材的精确度不够,在测量一些微小量时,可先将一些微小量累积起来,待聚成一个大到可以用手头测量器材来测量的数值后再测出总量,并数出参与累积的微小量的个数,然后用总量除以个数就得出待测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一张纸的厚度、细金属丝的直径都可用这种方法测量.vi.平移法对于一些无法直接接触到的长度线,可根据几何学中“矩形的对边相等”的性质,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与待测长度线以及桌面构成一个矩形,从而将待测长度线平移到刻度尺或三角板上,进而测出它,如可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圆锥体的高度.vii.公式法利用物理、数学知识和公式来间接测量的方法叫公式法.如要测一圆柱体的直径,可先将一纸条紧裹在圆柱体的侧壁上,在纸条重叠处用针扎一个小孔,再将纸条展开平摊在桌面上,用刻度尺量出两小孔间的距离L,则圆柱体的直径d=L/π.当然,间接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远不止上述几种,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用不同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能设计出多种可行性解决方案,根据简便、准确、安全、节能等标准,对几种可行性方案进行综合比较、评估,可最终敲定最佳方案.⑤误差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B.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h=60 min 1 min=60 s(2)测量①工具常用工具是钟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古代人用日晷、沙漏等计时;现代人用摆钟、石英钟计时;目前,名为“NIST F—1”的原子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②正确使用停表i.如何给停表上发条?停表在用之前要先给它上发条,上发条的方法是:旋动停表中间按钮的顶端,听到“嗒、嗒……”的声音.在每次使用结束后应让停表继续走动,以使发条放松.ii .认识停表的功能键各种停表的按钮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复零三项基本功能.各式秒表的按钮的用法同学们可参照下图:iii .停表如何读数?读数时,应该按先小表盘后大表盘的顺序读取两指针的示数,最后结果应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2.速度A.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说明:“单位时间”是为了比较运动快慢而统一规定的相同时间,即1 s 、1 min 、1 h 等.(3)公式及其变形式: 公式t s v = 变形式: vs t vt s ==, 注意:公式中的s 、可是同一研究对象相对于同一参照物的两个量.(4)单位及其换算:由速度的公式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复合而成的.在国际单位制(sI)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为m /s(或m·s -1),读做“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时(km /h)、厘米/秒(cm /s).换算关系式:l m /s=3.6 km/hB .速度的测量(1)原理: ts v =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路程s ,物体运动的时间t .(3)通常所需器材:刻度尺、秒表.(4)设计程序:考虑测量原理一确定需测的物理量斗拟定实验步骤.一般来说,测量速度按以下思路来统筹:3.匀速直线运动A.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用ts v =进行计算和测量,但υ不是由s 和t 决定的,可能描述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快慢情况.(3)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度直线运动的方法:在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前提下,可以:①看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②看在相同路程中,物体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③看物体通过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t s v =是否相同;④利用s-t 或υ-t 图像进行判断.B.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平均速度:ts v = 在研究变速直线运动时,可把它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描述其运动快慢程度,这种方法叫做理想模型法.平均速度虽然不能精确地反映出物体在这段路程中各个时刻的速度,但它仍具有实际意义.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平均速度要和路程段或时间段相对应,因此,平均速度只有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②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想一想,为什么).4.世界是运动的A.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说明:(1)从理论上讲,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也有个原则,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简单清楚.例如,研究地面上汽车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若研究人在汽车上的运动情况时,常以车厢为参照物,这样研究起来比较简单.但应注意,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2)一经选定作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就把它看作是静止的.B.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C.运动的相对性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如一只小船顺流而下,以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D.相对运动速度根据相对运动原理:(1)设A、B两个物体相对于地面速度的大小分别为υ1、υ2,且υ1>υ2,当它们反方向直线运动时,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速度的大小υ=υ1+υ2,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同;当它们同向直线运动时,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速度的大小υ=υ1-υ2,方向A与原速度方向相同,B与原速度方向相反.(2)如果物体A相对于物体B直线运动的速度为υ1,物体B相对于地面直线运动的速度为υ2,且两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物体A相对于地面运动的速度大小υ=│υ1〒υ2│,当两者运动方向相同时取“+”号,当两者运动方向相反时取“-”号.在两者运动方向相反的情况下,若υ1>υ2,则物体A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方向与相对于B运动的方向相同;若υ1<υ2,则物体A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方向与相对于B运动的方向相反.E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
活动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认一认:内径约为1cm、长约50cm的
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 小气泡。
看一看: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
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议一议: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
20cm、30cm和40cm所用的 时间?
中考实验中注意事项
• 1.如果直接在玻璃管中注水,则气泡的运动较快, 测量难度较大,可注入黏滞性较大的液体,如机 油、植物油等。
物理学上用速度来描述物 体运动的快慢,大小等于 物体在单位时间(常取1秒) 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
S
t
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s表示路程,
单位:t的国际单位:s s的国际单位:m
v的国际单位:m/s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cm/s(厘米/秒)、 km/h(千米/小时)
算一算:1m/s=km3/.6h 18km/h=m/5s50cm/s=k m/h 1.8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78cm
(5)会记: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 成。
2.78cm
练习
木块A的长度是___2_._4____厘米
练习
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 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A、B1.8厘米B、1.85厘米
C、7.85厘米D、7.8厘米
苹果和羽毛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改变的直线运动叫变速 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并不相等。
•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
反映的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运动 快慢,所以在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 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教学设计第5章物体的运动设计意图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不拘泥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线索,充分考虑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
改变了从机械运动的定义、运动的相对性开始的常见结构,以学生身边的运动场景引入,从具体的长度、时间测量以及运动快慢比较出发,最后回到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相对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等较为深刻的主题教学目标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 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4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教学重点和难点1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 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3 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4 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教具和学具课前准备预习“物体的运动”,写出知识结构量方法提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有哪些?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多测几次减少误差特殊测量方法有:测多算少化曲为直等量替代读:1、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2、视线垂直刻度尺,3、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练习:读出下列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例:测一页书纸的厚度。
例:硬币的直径滚轮法测操场的周长例:铁路线的长度6.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5.0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1.6__mm。
不同的刻度尺所测量结果不同在那里、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由什么决定,此题最好说明。
特殊测量时要注意方法的实用性。
复习速度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v=s/t 引导学生,如何理解速度学生归纳: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两种比较快慢的办法:如百米赛跑:1、时间一定比较路程(观众)2、路程一定比较时间(裁判)本节内容为理解学生对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区分容易不清。
2019-2020学习共同体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 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总结
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标准,即长度的单位,2、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3、1纳米(nm)=10-9米(m), 1米(m)=109纳米(nm);4.单位换算方法:小单位化成大单位时写成乘进率的倒数或乘10的负指数幂的形式,5.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约为:0.07 =70 ;地球的半径:6400 ;1光年=_____________m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课桌的高度约。
6.面积的换算:1cm2= m27.体积的换算:1cm3= m3; 1L= m3;1mL= L= m38.刻度尺的共同特点(1)都有零刻度线,(2)都有分度值,(3) 都有量程,(4)在一端标有单位(5)在整刻度处标有数值9.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被测物体。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准确值,估计值和组成,倒数第二位是,最末一位是,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10、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一“看”,测量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若用零刻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11、4.123 m,准确值为4.12 m,估计值为0.003 m,分度值为cm12.用力拉伸皮尺,测量结果偏小13.测量时:比较的标准变大,测量的结果偏小,比较的标准变小,测量的结果偏大14、测量误差是不能。
误差它只能,而不能,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一、知识梳理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2.单位换算:1km=_______m1dm=_______m 1cm=_______m1mm=_______m 1μm=_______m 1nm=_______m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4.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刻度尺时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②刻度尺的_______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测时,视线与尺面_______.③测量时应估读到_______;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5.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 )._______( ).6.1min=_______s 1h=_______min=_______s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一_______;方法二_______.9.速度是描述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用符号表示: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__,符号为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1m/s=_______km/h10._______叫匀速直线运动,其特点是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12.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二、典型例题1.①如左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②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2.某同学测出一支铅笔的长度为17.65cm,那么这支铅笔长度的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3.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厚度为6.4mm,课本一共是200页,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mm.4.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500m的路程共用8s,前200m做匀速运动,历时4s,后200m也做匀速运动,历时3s,那么这个物体做_______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第2s的速度是_______m/s,第6s的速度是_______m/s.5.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A.1dm B.1cm C.1mm D.1μm6.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A.1.2cm/s B.1.2m/s C.12cm/s D.12m1s7.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h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C.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200cm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10℃8.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 B.3:1 C.3:4 D.4:3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0.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可以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B.乙C.树D.路面1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12.根据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的运动方向,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早上7:30一列火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问:(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长度时,只要仪器精密和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C.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就越准确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B.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C.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速度v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3.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的乘客,若我们说他是静止的,则用来做参照物的是( ) 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4.有这样一首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迎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词句中以船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一句是( )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迎来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5.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6.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某同学的身高是16.2_______.(2)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_.(3)连云港拦海大堤全长约7000_______.(4)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_______.7.如图甲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司机回答乘客的话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而马路旁小朋友的赞叹又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它的速度是_______,15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它在第20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9.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_______h才能到达威海.10.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mm,估计值_______mm.11.同学们乘坐株洲市“杨莉”专线公交车时总听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10m车厢是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主动为您身边的老、弱、病、残让座……”上班高峰期,若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s,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m/s,路标相对于公交车是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12.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汽车_______(填“甲”或“乙”)处于静止状态.13.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统一规格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时的速度,要求:(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14.一列火车以45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0m的铁桥,若整列火车全部通过铁桥所用的时间为96s,则该火车的长度为多少?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15.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新世纪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问:(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步行期间20s内通过的路程?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1.米m2.10310-110-210-310-610-93.刻度尺4.①紧靠②零刻度线垂直③最小刻度的下一位5.秒s小时(h)分(min)6.60 50 3607.秒表8.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9.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路程时间svt=米/秒米每秒m/s km/h 3.610.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均不变11.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s vt =12.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13.—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运动的相对性二、典型例题1.①5min 37.5②2.502.17.6cm 0.05cm 1cm3.1mm 6.4×10-24.变速直线62.550 66.675.B6.B7.B8.D9.A 10.A 11.D 12.D13.(1)100km/h (2)600m三、巩固练习1.D 2.B 3.B 4.B 5.D6.(1)dm (2)μm (3)m (4)km/h7.(1)2.50(2)汽车地面8.4m/s 60m 4m9.0.7510.1mm 295 0.811.5运动12.乙13.(1)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2)用棉线与刻度尺测出蚊香的长度.点燃蚊香,用秒表记录燃烧的时间,根据svt=即可计算出蚊香燃烧的速度14.200m 64s15.(1)6m/s(2)2m/s (3)24m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
一、知识网络
二、基本知识点和规律
(一)、科学探究过程:
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①单位:米(m)
1m=10-3km 1m=10dm 1m=102cm 1m=103mm 1m=106μm 1m=109nm
②“心中有数”
1m—约正常走两步的距离(或成年人的腿长)
1dm约手掌的宽
1——约小拇指的宽
1cm约指甲的厚
80μm——约一张纸的厚或头发的直径
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A、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B、(如果尺较厚)使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C、尺的位置要放正
D、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测量结果要写数字和单位
④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A、“测多算少法”
B、“变曲为直法”
⑤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所以实验一般要做三次,取其平均值;要注意此类实验表格的设计)
误差不可避免,而错误可以避免。
2、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s)
1h=60min 1min=60s
②测量工具:钟表
(三)、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3、单位:m/s
1m/s = 3.6km/h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0m/s,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00km/h。
4、速度的测量:
①原理: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
③怎样设计表格?
(四)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有:商场里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在平直公路或铁路正常行驶的汽车或火车,在空中沿直线正常平飞的飞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是不变的。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一定要抓住“匀速”这个重要的已知条件,这样有时就可以列 V1=V2 这个式子,从而进一步过渡到这个式子,代入条件就好解了。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中用速度公式算出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用该段路程除以该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而且该段的平均速度只能代表该段的平均快慢程度,并不能反应该段路程中某点的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而且总时间包含中途停留的时间。
(五)、速度公式的应用
1、“火车过桥”问题。
(若火车全部通过大桥,路程中应该用桥长加上火车的长;若火车全部在桥上,则路程应该用桥长减火车的长)
2、公式变形
3、利用公式计算时就注意的问题:
①单位要“分组归类”:即m、s、m/s在一组, km 、h 、km/h在一组。
不能路程单位用米,而时间单位用小时,此时要么把米化成千米,要么把小时化成秒。
②若题目是出现了两个路程、两个速度、两个时间,则必须用s1、s2,v1、v2,t1、t2来区分。
(六)、世界是运动的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条件:
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所以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相对静止的条件:两个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相同,运动方向也相同。
处于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作参照物,另一个总是静止的。
相对静止的例子:两个并肩行走的人,顺水而下的船和流水,正在进行加油的加油机和受油机,同步通信卫星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