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工程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防火防爆技术》教学大纲.doc

《防火防爆技术》教学大纲.doc

《防火防爆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类别:技术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名称:防火防爆技术开课单位:八系课程编号:2080106总学时:64学分:4先修课程:概率与数理统计选用教材:燃烧与爆炸一、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1、理论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可燃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爆炸性物质、自燃性物质等各类燃爆危险性物质燃烧和爆炸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一个教系统而深刻的掌握,同时,对一些基本的防火防爆技术和一些典型的防火防爆设施和装置等有一个必要的了解。

2、验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重要防火防爆安全参数(如闪点、爆炸极限、最小发火能、感度、自燃点等)的测试方法;学会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对一些重要的安全设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燃烧与爆炸概论1.燃烧现象与爆炸现象2.燃烧三要素与爆炸三要素3.燃烧和爆炸的种类4.燃爆危险性物质的种类5.点火源的种类本章主要概括介绍燃烧和爆炸的基本情况。

如哪些物质能引起燃爆?引起燃爆的点火源有哪些?从而为后述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气体燃烧与爆炸1.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燃烧与爆炸2.气体的燃烧形式3.理论含氧量与理论混合比4.爆炸极限5.可燃性混合气体的发火6.气体爆炸效应本节主要介绍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所组成的预混合气体的燃爆规律和特点。

主要包三方面的内容:从可燃物来讲引起燃爆的条件;从点火源来讲引起燃爆的条件;产生爆炸后的爆炸效应。

本节应重点掌握爆炸极限、最小发火能量、最小传爆断面、缝隙隔爆原理、自燃温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论。

此外,还应掌握爆炸效应的予测与评估。

2.气体分解爆炸本节简要介绍某些分解爆炸性气体分解爆炸的规律和特点。

3.气云及液化气罐爆炸1)蒸气云爆炸2)液化气罐爆炸本节应重点掌握液化气罐的爆炸机理,产生蒸气云爆炸的规律。

第三章液体和固体的燃烧1.液体燃烧2.燃烧机理3.闪点4.燃点和自燃点5.液体理化性质与火灾的关系6.池火灾7.固体燃烧本节主要介绍可燃液体的燃烧机理和特性。

防火防爆工程学教学大纲

防火防爆工程学教学大纲

防火防爆工程学教学大纲1. 课程背景防火防爆工程学是专业化的工程领域,以防火和防爆为核心,涵盖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工业制造、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此学科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让学生具备防火防爆技能,为安全及救援事务做出贡献。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防火防爆工程学科,学习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火灾及爆炸的基本知识•防火和防爆的原理和措施•防火和防爆的相关标准和法规•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管理•防火和防爆的应急处理3. 课程大纲第一章:防火和防爆基础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会学习火灾及爆炸的基本知识,防火和防爆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的影响。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火灾和爆炸的原因以及预防火灾和爆炸的相关措施。

• 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1.2 爆炸的基本知识• 1.3 防火和防爆的重要性• 1.4 防火和防爆措施及技术第二章:防火和防爆原理第二章节重点介绍了防火和防爆的原理以及如何确定不同环境下的危险性。

还将介绍如何使用不同的防火和防爆设备。

• 2.1 防火和防爆原理• 2.2 环境下的危险性• 2.3 防火和防爆设备第三章:防火和防爆标准和法规第三章节将介绍有关防火和防爆的常用标准和法规。

例如,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等。

学生将会了解这些标准和法规对防火和防爆措施的影响。

• 3.1 中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 3.2 防火和防爆的法规第四章:防火和防爆安全管理第四章节将会介绍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

学生将会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这些体系和预案以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 4.1 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管理体系• 4.2 防火和防爆应急预案第五章:防火和防爆应急处理这一章节将会强调如何在发生火灾和爆炸时应急处理。

课程将介绍有关火灾和爆炸的基本应急手段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灭火器材和逃生设备。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如何在火灾和爆炸后进行调查和分析。

• 5.1 火灾和爆炸的基本应急手段• 5.2 火灾和爆炸的灭火器材• 5.3 火灾和爆炸的逃生设备• 5.4 火灾和爆炸的调查和分析4. 课程评估学生将通过写作业、考试等方式被评估。

《防火防爆工程学》课件

《防火防爆工程学》课件
特点
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安全性要 求高。
防火防爆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石油化工
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储存、运 输和加工过程,需要采取严格
的防火防爆措施。
交通运输
如航空、铁路、公路等,涉及 到各种燃料和易燃物品的运输 ,需要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 施。
建筑业
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场所的 火灾预防和扑救需要运用防火 防爆工程学的知识。
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防火防爆工程学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安全水 平,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02 火灾与爆炸的形成机理
火灾的形成机理
01
02
03
可燃物
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存 在可燃物,包括固体、液 体和气体。
助燃物
空气中的氧气是助燃物, 使可燃物燃烧。
点火源
点火源是使可燃物与助燃 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能量来 源,如明火、电火花等。
防火防爆工程实践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一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防火防爆工程实践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结合实际情 况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火防爆效果。
经验总结二
科学设计,规范施工。防火防爆工程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 和安全性能。
新材料的应用。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为防火防爆工程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未来将有更多新型材料应用于防火防爆工程中。
趋势三
系统化与综合化。防火防爆工程将从单一的设备或技术向系统化和综 合化方向发展,实现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爆炸的形成机理
化学反应速度
爆炸发生时,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化学反应,产 生大量热量和气体,导致压力迅速上升。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0651015 周/学分:2周/4学分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安全工程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防火防爆2.后续课程:安全学原理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引起火灾的原因和基本规律,进行化工和建筑工程的防火防爆设计,为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已经存在的和尚未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提供实践基础和处理预防措施。

设计目的如下:1.熟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生产过程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2.通过亲手设计,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培养综合考虑工程实践中消防技术措施和消防管理措施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联系理论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按设计流程操作,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论文。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防火防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危险化学物质生产储存场所的防火防爆设计;2. 自动灭火系统设计;3. 自动报警系统设计;4. 特殊灭火系统设计。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查找资料,调研,实验设计,实验评价与验收。

具体安排如下:1.教师布置题目,学生查找资料;2. 现场调研,设计具体实验;3. 实验操作与结果评价;4. 撰写设计报告。

四、指导方式由指导教师召开课程设计动员会,进行分组,指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讲解部分题目要求。

提出问题,实验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实验操作进行示范,在实验中针对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教师检查、提问及论文成绩)。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火与防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性;2. 掌握防火防爆设施的种类、性能、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3. 理解防火防爆法规、标准和相关政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火灾爆炸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防火防爆设施、检查和维护设备的能力;3. 培养学生编制防火防爆预案和开展应急演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防火防爆安全,树立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防火防爆工作;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防火与防爆工程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但对防火防爆工程了解较少,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防火防爆工程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防火与防爆工程基本概念- 火灾爆炸的形成与发展- 防火防爆工程的意义及任务2. 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 防火设施: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防爆设施:隔爆、增安、本质安全型等- 设备检查、维护与操作3. 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 防火防爆标准:GB50016、GB50058等4. 火灾爆炸事故原因与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5. 防火防爆预案与应急演练- 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评估6. 防火防爆工程实践- 实地考察防火防爆设施- 模拟演练:灭火、疏散逃生等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防火与防爆工程基本概念第二周: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第三周: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第四周:火灾爆炸事故原因与分析第五周:防火防爆预案与应急演练第六周:防火防爆工程实践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工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防火防爆讲课提纲

防火防爆讲课提纲

防火防爆讲课提纲前言火灾、爆炸事故,每年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防火防爆工作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在一些特殊行业,例如:煤炭、化工、石油、兵工、烟花爆竹行业,这些行业更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我国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研究,防火防爆工作已成为一门体系完整的重要学科。

主要内容:1、火灾、爆炸事故的形成;①包括物质的燃烧、爆炸;②燃烧、爆炸的环境条件;③燃烧、爆炸过程的物理、化学机制;④燃烧、爆炸事故的环境与原因分析等。

2、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包括事故预防原理,事故预防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3、火灾、爆炸事故的补救:包括救灾计划,方案的制定,救灾技术措施等。

4、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包括事故调查的一般原理,事故的原因、性质、过程和责任确定,事故分析,典型事故安全分析等。

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一)严重性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也涉及到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后果不是很严重,但是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后果,一般都是非常严重,它容易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会使整个工矿企业甚至其周围环境变成一片废墟。

例如:1993年11月19日13时25分,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职工84人(女82人、男2人),重伤20人,轻伤25人,烧毁厂房1600㎡,直接经济损失260多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致丽工艺制品厂违章安装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没有使用符合规格的保险丝,电线没有套管绝缘,电源线下堆放大量可燃物,致使电线短路时所产生的高温熔珠喷溅到下方的货堆上,引燃了海绵、土布等可燃物。

(二)复杂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是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引发火灾、爆炸的着火源难以确定。

着火源包括明火、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或摩擦、绝热压缩、电器火花,静电、雷电、强光照射等,都可以成为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防火与防爆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火灾爆炸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2. 掌握防火防爆设施的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如消防器材、防爆设备等;3. 了解我国防火与防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提出合理的防火防爆措施;2. 能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防爆设备,提高应对突发火灾爆炸事件的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防火防爆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防火与防爆工作的重要性;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公共安全问题,积极参与防火与防爆宣传;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应对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性较强的安全知识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防火与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对安全知识了解不足,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火灾爆炸基础知识:包括火灾爆炸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危害;教材章节:第一章 防火与防爆基础知识2. 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介绍消防器材、防爆设备等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 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3. 防火防爆措施及案例分析:分析火灾爆炸事故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教材章节:第三章 防火防爆措施及案例分析4. 防火防爆法律法规:普及我国防火与防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教材章节:第四章 防火防爆法律法规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器材操作、火灾逃生演练等实践活动;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6. 防火防爆方案设计: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防火防爆方案;教材章节:第六章 防火防爆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火灾爆炸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学习;第三周:防火防爆措施及案例分析;第四周:防火防爆法律法规学习;第五周:实践操作及总结;第六周:防火防爆方案设计及展示。

教学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教学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教学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教学楼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火灾时的应急逃生路线。

2. 学生能够掌握火灾的分类、燃烧的条件和爆炸的危害。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教学楼防火防爆的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具备初步的灭火技能。

2. 学生能够根据火场情况,制定合理的逃生计划,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演练,熟练掌握火灾逃生技巧和防爆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学楼防火防爆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防火防爆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年龄在6-12岁之间,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教学楼防火防爆基础知识:火灾的分类、燃烧条件、爆炸的危害。

- 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报警器等。

- 火灾逃生技巧:识别安全出口、低姿逃生、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 防爆措施: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防爆器材的使用。

2. 实践操作:- 消防设施操作演练:分组进行灭火器、消防栓的操作练习。

- 火灾逃生演练:组织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模拟火灾逃生演练。

- 防爆器材操作演示: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演示防爆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楼防火防爆基础知识学习。

- 第二课时: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学习及实践操作。

- 第三课时:火灾逃生技巧学习及实践操作。

- 第四课时:防爆措施学习及实践操作演示。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安全教育》教材第三章: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12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12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12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能够进行简单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介绍火灾和爆炸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

2.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介绍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火灾的分类、灭火器材的使用等。

3.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介绍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包括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安全疏散的设计等。

4.应急处理方法:介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报警、疏散、灭火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防火防爆教材,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防火防爆相关的参考书籍,以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防火防爆的知识和技能。

4.实验设备:准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防火防爆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对防火防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防火防爆工程学》课件

《防火防爆工程学》课件

2
灾害应急预案
掌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方法和实施途径,以便在危急情全训练和演练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救援人员及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 力。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海南某酒店火灾 案例二:上海爆炸事故
分析酒店火灾原因及防火管理措施不足之处,并 提出合理化建议。
分析该事故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环境和人员损失, 探讨如何加强工业生产领域的防爆技术应用。
材料防火等级测试方法
介绍目前常用的材料防火等级测试方法,以及测试标准和流程。
建筑防火设计
1
建筑防火设计原则
学习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考虑防火因
防火区划设计
2
素,从而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掌握防火区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确保
防火隔离和逃生通道的畅通。
3
合理配置消防设施
学习消防设施的构成和配置,以及如何 优化消防设施的布局。
防火防爆工程学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防火防爆工程学的相关知识,包括防火原理、材料等级标 准、建筑防火设计、防火建材应用技术、防火管理及安全救援知识、案例分 析与讨论等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防火防爆重要性
2 掌握材料等级标准
学生将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将学会如何对建筑材料按照等级标准进 行分类和评估。
防火建材应用技术
防火涂料技术
防火玻璃技术
介绍防火涂料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
学习防火玻璃的生产工艺和应用 范围,以及不同种类防火玻璃的 特点。
防火门窗技术
了解防火门窗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以及如何进行选型和安装。
防火管理及安全救援知识
1
建立防火管理制度
学习如何建立完整的防火管理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防火防爆工程学_2

防火防爆工程学_2

2.1 防爆技术基本理论
防止产生化学性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 在,是预防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基本理论.也 可以说,防止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全部技术措施 的实质,就是制止化学性爆炸三个基本条件的同 时存在。 现代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可燃物种类繁多,数 量庞大,而且生产过程情况复杂,因此需要根据 不同的条件采取各种相应的防护措施.但从总体 来说,预防爆炸的技术措施,都是在防爆技术基 本理论指导下采取的。
四、测爆仪

爆炸事故是在具备一定的可燃气、氧气 和火源这三要素的条件下出现的.其中可 燃气的偶然泄漏和积聚程度,是现场爆炸 危险性的主要监测指标,相应的测爆仪和 报警器便是监测现场爆炸性气体泄漏危险 程度的重要工具。 厂矿常用的可燃气测量仪表的原理有热 催化、热导、气敏和光干涉等四种。
• (一) 热催化原理 热催化检测原理如图4所示,在检测元件R1作用下,可燃气 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燃烧热,其大小与可燃气浓度成比例。 检测元件通常用铂丝制成。气样进入工作室后在检测元件上放 出燃烧热,由灵敏电流计M指示出气样的相对浓度,这种仪表 的满刻度值通常等于可燃气的爆炸下限。 • (二)热导原理 利用被测气体的导热与纯净空气的导热性的差异,把可燃 气体的浓度转换为加热丝温度和电路的变化,在电阻温度计上 反应出来。其检测原理与热催化原理的电路相同。
防爆技术基本理论及应用
防止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三个基本条件同时 存在,就是防爆技术的基本理论 首先,消除可燃物 其次,消除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混 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最后,控制火源
2.2 防爆基本技术措施
一、爆炸发展过程的特点与预防原则
1、爆炸发展过程的特点
采取预防措施是战胜火灾和爆炸的根本办法。为此, 应当分析有关火灾和爆炸发展过程的特点,从而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教学大纲-防火防爆技术

教学大纲-防火防爆技术

《防火防爆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192A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4 实验(上机)学时:8学分:2适用对象:安全工程本科先修课程:大学化学、大学物理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目标1:理解燃烧的理论,掌握燃烧特征、热值和燃烧温度计算,以及防火技术基本理论和措施。

目标2:理解爆炸的机理和特征,掌握爆炸极限、温度和压力的计算,以及防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

目标3:了解易爆危险品的燃爆特性,理解可燃液体和可燃粉尘的燃爆特性,了解氧化剂及遇水燃烧物质等的燃爆危险性及防护措施。

目标4:掌握危险化学品的概念、类别,掌握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民用爆破器材与烟花爆竹爆炸事故的原因与安全措施。

目标5:掌握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掌握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以及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步骤、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目标6:了解工业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掌握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以及耐火等级,掌握安全疏散、火场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2、课程教学过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燃烧与防火基本原理(1.4)本章课程内容:1、燃烧的学说和理论。

2、燃烧类型与特征、热值与燃烧温度。

3、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措施。

4、灭火器材。

教学重点、难点:燃烧类型与特征、热值与燃烧温度。

要求学生:理解燃烧的理论,掌握燃烧特征、热值和燃烧温度计算,以及防火技术基本理论和措施第二章爆炸与防爆基本原理(2.2)本章课程内容:1、本章介绍了爆炸的机理及其分类,着重讨论工矿企业普遍存在的可燃物质(气体、蒸汽和粉尘)的爆炸危险性及其规律。

2、爆炸极限概念和计算;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3、防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措施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爆炸极限、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要求学生:理解爆炸的机理和特征,掌握爆炸极限、温度和压力的计算,以及防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火防爆工程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414104)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中文:防火防爆工程学英文:Fireproof Engin eeri ng(二)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三)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火灾与爆炸灾害的危害,熟悉和掌握杜绝和控制火灾与爆炸灾害事故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从而为实现城市与企业中有效防止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掌握火灾、爆炸的基本理论,掌握防火防爆安全基础知识;2•使学生掌握危险物质及其爆燃特性;3. 使学生掌握热、机械作用下火工烟火药剂的起爆机理;掌握热、机械作用下火工烟火药剂感度的概念及测试方法;掌握火工烟火药剂安全的技术措施;4. 使学生了解电气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5. 使学生了解防火防爆的安全技术措施;6. 使学生了解危险场所防火防爆安全(六)先修课程:工程力学、通风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七)学时、学分数:32、2(八)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九)考核方式与要求:考试;期末考核成绩占70%作业及课堂表现占30%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时分配表第一章防火防爆安全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安全、危险、事故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事故的分类;燃烧和火灾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分类;爆炸事故的概念、理论、特点和分类。

基本要求:掌握安全、危险、事故、燃烧、爆炸、火灾等概念;掌握事故的分类;掌握燃烧基本理论和分类;掌握爆炸基本理论、特点和分类;掌握粉尘爆炸的特点;掌握爆炸极限的概念、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

了解本课程的意义、研究对象和内容;凝聚相炸药起爆理论重点与难点:安全、危险、事故、燃烧、爆炸、火灾的概念;事故的分类;燃烧三要素;爆炸基本理论、特点和分类;粉尘爆炸的特点;爆炸极限的概念、相关理论和计算。

教学时数:6教学内容:1. 本课程的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1.1本课程的意义1.2研究对象和内容2. 安全与危险2.1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2危险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3事故的基本概念与分类3. 燃烧基本理论3.1 燃烧的概念3.2燃烧的三要素3.3经典燃烧理论4. 火灾4.1火灾的概念和分类4.2 火灾的蔓延和变化5. 爆炸基本理论5.1 爆炸基本概念5.2 爆炸的分类5.3 爆炸事故的分类和特点5.4 爆炸事故的原因(4M 要素分析)5.5 凝聚相炸药起爆理论6. 爆炸基本理论6.1 爆炸极限理论与计算6.2 几种典型的爆炸现象6.3 粉尘爆炸的特点考核要求:掌握安全、危险、事故、燃烧、爆炸、火灾等概念;掌握事故的分类;掌握燃烧基本理论和分类;掌握爆炸基本理论、特点和分类;掌握粉尘爆炸的特点;掌握爆炸极限的概念、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

思考题(作业):(1)安全与危险两者有何关系?(2)点火源的概念和分类?(3)简述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及规律?(4)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相应的计算题目?第二章危险物质与爆燃特性教学目的:掌握危险物品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爆炸性基团的分类;掌握爆炸品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爆炸品的爆燃特性;掌握可燃性气体的爆燃特性;掌握闪点的概念和测试方法;了解其他5 种危险物品的概念和危险性;了解爆炸极限、燃点、最小点火能量、消焰距离、消焰直径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危险物品的分类;爆炸性基团的分类;爆炸品的概念和分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和分类;爆炸品、可燃气体的爆燃特性;闪点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重点与难点:危险物品的分类;爆炸性基团的分类;爆炸品的概念和分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和分类;爆炸品、可燃气体的爆燃特性;闪点的概念和测试方法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1. 危险物品的分类1.1 危险物品的概念1.2 危险物品的分类1.3 爆炸品的概念1.4 爆炸性基团的分类2. 爆炸品的爆燃特性2.1 感度的概念和内涵2.2 衡量爆炸性能的主要参数2.3 爆炸品的爆炸特性(应用炮弹举例讲解)3.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和燃爆特性3.1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3.2 可燃性气体的燃爆特性3.3 爆炸极限的测试方法4.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的燃爆特性及测试方法4.1 易燃液体的燃爆特性4.2 闪点的概念和测试方法4.3 可燃固体与粉尘的燃爆特性1.4 燃点、自然点、最小点火能量、消焰距离和消焰直径的概念和测试方法考核要求:掌握危险物品的分类;爆炸性基团的分类;爆炸品的概念和分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和分类;爆炸品、可燃气体的爆燃特性;闪点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思考题(作业):(1)爆炸性基团的分类?(2)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各自燃爆危险性的评价方法?(3)闪点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三章热、机械作用与火工烟火药剂的安全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炸药分别在热、机械作用下的起爆机理和作用方式;掌握炸药在热、机械作用下感度的测试方法。

了解防止炸药在热、机械作用下引爆的安全原则和措施。

基本要求:掌握炸药分别在热、机械作用下的起爆机理和作用方式;掌握炸药在热、机械作用下感度的测试方法。

重点与难点:热、机械起爆机理;热、机械感度的测试方法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1. 炸药在热、机械作用下的起爆机理和作用方式1.1 炸药在热作用下的起爆机理和作用方式1.2 炸药在机械作用下的起爆机理和作用方式2. 炸药在热作用下相应感度的测试方法2.1 火焰感度测试方法2.2 慢烤实验测试方法2.3 热安定性测试方法2.4 小型燃烧实验测试方法2.5 热重分析测试方法2.6 爆发点测试方法3. 炸药机械感度测试方法3.1 撞击感度测试方法3.2 摩擦感度测试方法3.3 跌落感度测试方法3.4 枪击感度测试方法3.5 冲击波感度测试方法4. 防治热、机械起爆的技术措施4.1 防治热爆炸、热点发生的措施4.2 防治机械作用引爆的安全原则和措施4.3 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机械作用与安全4.4 火工烟火药剂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引申拓展)考核要求:热、机械作用下火工烟火药剂的起爆机理和作用方式;热、机械感度的测试方法。

思考题(作业):(1)简述热爆炸理论?(2)简述热点理论?(3)简述热感度的测试方法和步骤?(4)简述机械感度的测试方法和步骤?第四章电气、静电防火防爆安全知识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电器设备防火与防爆;掌握静电的产生与特点;掌握静电的危害;掌握防止静电的原理和措施;掌握雷击与燃爆物质的安全;了解射频、杂散电流与火工品的安全。

基本要求:掌握静电的产生与特点;掌握静电的危害;掌握防止静电的原理和措施;掌握雷击与燃爆物质的安全。

重点与难点:静电的产生和特点;静电的危害;防止静电的原理和措施;乌云起电效应;雷电的分类。

教学时数:2教学内容:1. 电气设备防火与防爆(探讨式教学)课堂讨论:企业实习过程中,电气方面的防火防爆的措施有哪些?2. 静电、雷击与爆燃事故的预防2.1 静电的产生和特点2.2 静电的危害2.3 防止静电的原理和措施2.4 雷击与爆燃物质的安全2.5 射频、杂散电流与火工品的安全考核要求:静电的产生和特点;静电的危害;防止静电的原理和措施;乌云起电效应;雷电的分类思考题(作业):(1)什么是防爆电器?有哪些形式?(2)简述主要防静电的措施。

第五章矿井、化工行业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教学目的:了解矿井、化工行业各自的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基本要求:了解矿井、化工行业各自的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重点与难点:了解矿井、化工行业各自的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1. 矿井行业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教师描述矿井场景,陈述矿井行业中防火防爆装置的陈述2. 矿井行业防火防爆技术措施课堂讨论防火防爆装置的原理和作用。

通过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

3. 化工行业防火防爆技术措施3.1 化工行业主要危险源3.2 化工行业主要装置3.3 化工行业易发生的火灾、爆炸类型4. 化工行业防火防爆技术措施4.1 控制点火源的措施4.2 控制危险物质的措施4.3 控制助燃气体的措施4.4 防止火灾、爆炸事故蔓延的措施考核要求:掌握矿井、化工行业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作用原理。

分析思考题(作业):(1)参考相应文献,找出矿井、化工行业最新的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要求:每个行业措施不得少于3 项,并说明该措施应用的原理。

第六章建筑材料与阻燃教学目的:掌握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掌握防火玻璃、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和分类;了解新型阻燃技术及材料。

基本要求: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及高温性能;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和分类。

重点与难点: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高温性能。

教学时数:2教学内容:1. 常见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1.1 木材的高温性能1.2 钢材的高温性能1.3 混凝土的高温性能1.4 钢筋混凝土的高温性能1.5 塑料的高温性能1.6 玻璃的高温性能2. 防火玻璃、涂料和新型防火材料2.1 防火玻璃2.2 防火涂料与阻燃机理2.3 新型阻燃技术及材料考核要求:常见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防火涂料的分类;新型阻燃技术与材料。

思考题(作业):(1)参考文献,综述国内外新型阻燃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第七章防止火灾、爆炸发生的安全措施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防火防爆措施的一般原则;掌握控制点火源形成的措施;掌握安全生产中的防火防爆装置;掌握安全距离的概念掌握灭火与消防措施。

使学生了解分类管理、防止形成燃爆介质、贮存过程中的火灾监控、检测措施、运输过程安全措施。

基本要求:掌握防火防爆措施的一般原则;掌握控制点火源形成的措施;掌握安全生产中的防火防爆装置;掌握安全距离的概念掌握灭火与消防措施。

重点与难点:防火防爆一般原则;控制点火源形成的措施;防火防爆装置分类及原理;不同类型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范围。

教学时数:2教学内容:1. 防火防爆安全措施1.1 防火防爆措施的一般原则1.2 分类管理1.3 控制点火源形成的措施1.4 防止形成燃爆介质的措施1.5 贮存过程中火灾监控、检测措施2. 防火防爆安全措施2.1 安全生产措施(防火防爆装置)2.2 安全距离2.3 运输过程安全措施2.4 销毁措施考核要求:防火防爆措施的一般原则;控制点火源形成的措施;防火防爆装置及原理。

思考题(作业):(1)简述防火防爆装置的分类与原理。

(2)点火源的概念、分类及预防措施。

第八章灭火与消防措施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器的分类、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基本要求:掌握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器的分类、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重点与难点:掌握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器的分类、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