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因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相关因数的图片和例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片的因数,如“找出能够整除12的数”。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数?”并解释因数的概念。

3. 讲解方法:教师讲解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如先找出1和这个数本身,通过试除法找出其他因数。

4.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分组合作,找出这些数的因数,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5. 分享交流: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找出的因数,并解释他们的方法。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找因数的方法和步骤。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找出几个数的因数,并写出来。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找因数,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因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八、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馈。

2.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找因数》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学设计

3.4找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找因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改变了以往教科书单纯从数的角度学习找因数,而是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为此,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在拼图中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与拼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第二个问题是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第三个问题是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难点:在动手操作中,逐步归纳出找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把下列各数写成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

6=()×()=()×()8=()×()=()×()12=()×()=()×()=()×()(2)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6=126×5=302.导入新课师:12的因数是不是只有2和6呢?学生:应该还有。

师:那么12的因数还有哪些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

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设计相关的复习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扫除障碍,做好铺垫。

通过交流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板书课题:找因数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任务一: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并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师:同学们喜爱做拼图嬉戏吗?学生:喜欢。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因数的概念: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自然数。

2.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除以自然数1, 2, 3, ,一直除到商和除数互换位置为止,把能够整除的商和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来,就是该数的因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理解因数的概念。

2. 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举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因数的概念。

2.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 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因数的概念:讲解因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

3. 演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举例,演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4. 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并与小组成员分享结果。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数量和质量,评价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拓展1. 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因数与倍数的关系,理解倍数是因数的延伸。

2. 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讲解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方法。

找因数 教学设计

找因数 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经历找因数的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因数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个长方形,长为 6 厘米,宽为 4 厘米,提问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可以怎样摆小正方形来表示?”引导学生思考 6 和 4 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因数的概念。

2、探索新知(1)认识因数以 12 为例,引导学生思考 12 可以由哪些数相乘得到。

学生可能会说出 1×12 = 12,2×6 = 12,3×4 = 12。

从而得出 1、2、3、4、6、12 都是 12 的因数。

(2)找因数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从 1 开始,一对一对地找。

以 18 为例,师生共同找出 18 的因数:1×18 = 18,2×9 = 18,3×6 = 18,所以 18 的因数有 1、2、3、6、9、18。

3、巩固练习(1)让学生找出 24 的因数。

(2)找出 36 的因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什么是因数?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2)强调找因数时要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5、布置作业(1)课本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2)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和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因数》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但整体来说,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解尚不深刻,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互相交流、讨论。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2.准备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卡片,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

4.准备黑板,用于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呢?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而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因数的概念,学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能够找出指定数的因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找因数。

因数是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整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试除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学故事引入因数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因数的定义,示范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找出指定数的因数。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教学资源:1. 教案、PPT、黑板等教学资料。

2. 练习题、作业纸等学生练习资源。

3. 计算器、小黑板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因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因数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

4. 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数学故事引入因数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因数的定义,示范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找出指定数的因数。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方法。

《找因数》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学设计
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如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
5.学习评价设计
中秋节,我们不仅赏月,还要吃月饼。中秋节董老师也买了一些散装的月饼,要分给亲朋好友,现在需要把48块月饼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的同样多,有几种装法?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教师活动1
1.咱们马上进行秋季运动会了,本部校区每个年级都有学生代表进行队列展演,四年级有24人展演,也排成长方形队列,最多有多少种排列方式?分别是哪些?
学生活动2
独立思考,写一写
1.1是所有数的因数,本身是它最大因数
2.有的因数多,有的少,有的是奇数个,有的是偶数个!
3.并不一定是数越大因数越多,有的反而少!
活动意图说明:观察、分析,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点,养成科学研究态度
7.板书设计
找因数
有序思考
24的因数:1,2,3,4,6,8,12,24
36的因数:1,2,3,4,6,9,12,18,36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1
练习四
巩固练习倍数与因数相关内容
1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找因数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知识是在学生经过前三课的学习,理解了因数与倍数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新的知识。通过拼图、画图并结合乘法算式,一对一对找出“1×12”“2×6”“3×4”,这种思路其实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质数、合数的知识,为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做铺垫,同时为将来学习约分的方法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可见本节课的知识有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找因数》教案

《找因数》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因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找因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找因数》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因数的概念和寻找方法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寻找因数的技巧,但也有一些学生在面对较大数字时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支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找因数》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形成对数字属性的深刻认识。
2.发展学生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探索因数的规律,学会运用有效策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其在探索因数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自主学习动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举例解释:通过具体的数字,如12,让学生找出所有能够整除12的数,即1、2、3、4、6、12,这些数都是12的因数。讲解如何通过试除法、配对法等方法高效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很高,这有助于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对找因数的理解。但在成果展示时,我发现有的小组在解释方法时还不够清晰,这说明学生在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我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多地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并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路。

《找因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找因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找因数》教学设计《找因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找因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找因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下面,把我们的学……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全班交流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找因数教学设计范文

找因数教学设计范文

找因数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设计:寻找因数的游戏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因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找出给定数字的因数。

3.学生能够发展数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计算机和投影仪2.游戏材料:50个小纸片,每个纸片上写有一个数字(例如1-50)3.游戏规则说明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使用投影仪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大数字。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数字能被哪些数字整除?将这些数字叫做什么?2.引导学生总结因数的定义并板书。

3.向学生解释,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游戏来找出给定数字的因数,并请学生期待游戏的规则说明。

游戏规则说明(10分钟):1.让学生坐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5名学生。

2.将50个小纸片折叠并放入一个盒子中。

3.学生轮流拿出一个小纸片,然后检查自己拿到的数字是否是给定的数字的因数。

如果是,他们可以将该数字放在一边,否则将其放回盒子中。

4.游戏结束后,小组中收集到的因数最多的学生将获胜。

游戏实践(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一盒子小纸片给每个小组。

2.学生轮流拿出一个小纸片,并根据自己拿到的数字是否是给定的数字的因数进行判断。

3.学生记录他们找到的因数并放在一边。

4.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将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5.游戏结束后,教师将统计每个小组找到的因数数量,并宣布获胜的小组。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与策略。

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游戏中的规律和技巧。

例如,如果一个数字是质数,它只有1和它自己两个因数;如果一个数字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它的因数将成对出现。

3.请学生思考,如果给定一个更大的数字,他们将如何找到更多的因数。

4.教师总结并澄清因数的概念,确保学生理解。

拓展活动(5分钟):1.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因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找到一个数字的所有因数并判断是否是质数。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因数的例子,并与同学分享。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以下问题:
a.你是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
b.如何判断两个数是否有公因数?如何求最大公因数?
c.你还能想到其他与因数相关的问题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找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因数的概念、找因数的方法和步骤。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因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法则,并理解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找因数》这一章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通过寻找数字的因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本教学案例以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性强、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找因数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因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直接输出: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案例以“分水果”这一生活情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因数的概念,增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通过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寻找因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找因数的方法时,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因数?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是什么?如何求最大公因数?”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找因数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找因数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找因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乘法、除法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因数吗?因数有什么作用呢?(二)探究因数的概念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因数的定义。

2.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因数的概念。

(三)学习找因数的方法1.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找因数的方法。

示例:找12的因数。

方法一:列出12的乘法算式,找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

方法二:用12分别除以自然数1、2、3……,找出能整除12的数。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找出给定数的因数。

(四)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找因数的方法。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解决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找因数的方法。

2.选取一道实际问题,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因数的概念、学习找因数的方法、巩固练习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了找因数的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因数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如4x3=12,让学生理解4和3是12的因数,因为它们相乘得到1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找因数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找因数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找因数人教版教案:找因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27页至第29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因数的概念和找因数的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除法来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并且能够理解和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知道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

2. 学生能够通过除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3.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除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的生日快到了,他想知道自己年龄的因数有哪些,我们可以帮他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找到小明年龄的因数。

2. 新课导入:介绍因数的概念,解释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

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定义。

3. 方法讲解:讲解如何通过除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没有余数时,这两个数就是彼此的因数。

4. 练习环节: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通过除法找到一些数的因数。

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因数的大小和顺序,以及如何找到所有的因数。

5.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给出一个数,让学生通过除法找到所有的因数,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 课堂互动:邀请一些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并让大家一起验证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六、板书设计1. 因数的概念: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

2. 找因数的方法:通过除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七、作业设计1. 找出10以内的所有数的因数,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因数》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找因数》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和理解因数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的认识和基本的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找因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对于如何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以及如何找出全部因数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找出全部因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找因数的方法。

2.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找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找因数的方法和示例。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找因数。

3.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可以通过提问“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来引起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找因数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利用一些图示和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找因数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数,互相找出对方的数的因数。

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找因数,然后再进行交流和讨论。

《找因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因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因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找因数。

教材的章节是《找因数》,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因数的意义,学会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概念,知道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零。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利用自然数的性质来找因数。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乘法运算,知道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一个数的倍数。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利用乘法运算的性质来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运算,知道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结果是一个数的因数。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来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概念,知道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零。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利用自然数的性质来找因数。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乘法运算,知道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一个数的倍数。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利用乘法运算的性质来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运算,知道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结果是一个数的因数。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来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共同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自主完成任务,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数学知识和能力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找因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求一个数的因数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找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找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2)求一个数的因数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因数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PPT课件。

(2)黑板、粉笔。

(3)因数找寻表。

2. 学具:(1)学生作业本。

(2)学生用因数找寻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课件展示因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回顾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独立找出10以内的数的因数。

(2)学生分享找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3. 课堂讲解(1)讲解找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发现因数的规律。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找出100以内的数的因数。

(2)学生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1)总结找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2)强调找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找出1000以内的数的因数,并填写因数找寻表。

2. 请学生总结找因数的方法和技巧,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以及与合作同学的交流互动。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因数的查找是否准确、方法是否合理。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找因数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进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包括:1. 学生对找因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学难点的处理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

《找因数》教学设计5篇

《找因数》教学设计5篇

《找因数》教学设计5篇《找因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索的力量。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教学重点: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索”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嬉戏引入新课1、拼图嬉戏,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①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②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写出乘法算式,再与其他同学沟通2、学生汇报。

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有序列出全部的拼法。

12=1×12=2×6=3×4 (关注“有序思索”)(2)找出12的全部因数。

3、试一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4、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限的。

二、练习稳固,加深理解。

1、练一练:1、填空。

第4题。

是找因数的根本练习。

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限的。

2、第2题: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作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

最终,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3、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4、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展思索,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装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

37只有2个因数,只有两种装法。

三、全课小结争论与思索:沟通的重点是学生思索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在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索”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限的。

教学反思1、在教学《找因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自己在嬉戏中摸索出找因数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参加学习的热忱。

学生用十二个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

结果发觉学生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我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摆法;再请同学依据自己的摆法列出算式,并体会如何做到有序思索。

第三单元 找因数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找因数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找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的概念,会找出一个数的因数;2.学习利用除法知识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3.学会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因数的乘积,进一步理解素数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因数的概念,区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因数,掌握用除法进行判断;3.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因数的乘积,理解素数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什么是因数在向学生介绍因数的概念之前,先做一个问题:10的约数是哪些数?让学生列出10的所有约数:1、2、5、10。

教师向学生解释:10的因数就是10能够被整除的数,也就是10的约数。

因数和约数是一个概念,不同的说法而已。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下列练习:练习1:列举8的所有因数。

(1,2,4,8)练习2:列举16的所有因数。

(1,2,4,8,16)练习3:列举24的所有因数。

(1,2,3,4,6,8,12,24)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能够慢慢理解因数的概念,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 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因数提醒学生一个重要概念:商和余数。

通过练习,教师让学生完成下列题目:练习4:判断4是否为20的因数。

20÷4=5,余数为0,说明4是20的因数。

练习5:判断15是否为45的因数。

45÷15=3,余数为0,说明15是45的因数。

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进行判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理解素数的概念教师让学生完成下列题目:练习6:列举8以内的素数。

2和3都是质数,而4不是质数,因此,8以内的素数是2和3。

练习7:列举10以内的素数。

2、3、5、7。

通过这些习题,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素数的概念。

4. 因数和倍数的区别与学生一起举例说明因数和倍数的区别。

例如:4的倍数有4、8、12、16…而4的因数有1、2、4。

四、练习与作业1.练习册P1、P2、P3题目;2.作业册P1、P2、P4.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首先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再介绍了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找因数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找因数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找因数教案5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找因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 P19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主题图,播放动画。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2、认识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问题(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一个人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一个人的位置,简炼吗?师: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再简化一下?(2)创造、交流同学们可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这一种是哪个小组创造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师;不错,既然每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下了这两个数,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真好!那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说得太棒了,数学规则需要统一,想不想知道数学上统一使用的方法,请看先写4,接着打上逗号,然后写3,最后打上括号,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因数.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用你们课前准备好的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比一比,谁的拼法多?边摆边做好记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
们的学习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拼法,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

板书:12=1×12=2×6=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 、2、6、3、4。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3.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

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

(学生汇报)
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三.应用实践
1.完成书中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

(投影展示1、
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2.16的因数有:();36的因数有:()。

一个数的最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它的最小的因数是(),17的因数是(),一共有()个。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7,这个数是(),它()最大的倍数,17的倍数的个数是()。

拓展提高练习
把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
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37个球呢?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装球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一共有几种装法呢?
思考:这种装球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五.作业:长江学案对应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