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案例
数学-《年、月、日》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数学教案设计 - 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实践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的概念: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通常我们使用365天来计算一年的长度。
2. 月的概念: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通常我们使用30天或31天来计算一个月的长度。
3. 日的概念: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通常我们使用24小时来计算一天的长度。
4. 闰年的概念:为了调整因地球公转周期并非整数天而导致的日期偏差,每四年会增加一个闰日,这就是闰年。
但每个世纪(即100年)不包含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是平年。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关于时间的故事或者问一些有关时间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以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份年历,以加深他们对年、月、日的理解。
4.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自己设计一个闰年的算法,用编程语言实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附录: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如关于时间的科普文章、历史故事等,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教学情境:本案例将年月日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通过设计制作生日月历、策划节日活动等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时间单位的存在,提高他们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年月日的奥秘。通过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分析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教授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5.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日期、推算节日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制作一份独特的月历,要求包含月份、天数、星期等信息。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互相提问、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此外,我还将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让学生为自己的生日制作一份特别的日历,或者为班级策划一次节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针对年月日的知识点,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只有30天?”“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对他们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操作、比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会判断平年、闰年。
技能目标:让学生利用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找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发展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1、学生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一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所以我首先借助年历组织学生有目的观察、合作,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识,看年历,而且还掌握了自学方法。
2、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3、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时,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自己算,然后讨论哪种方法简便,然后教学生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一环节是重点,通过投影出示,以直观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判断方法,这样不但启发了思维,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掌握了计算方法。
(2)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通过几个大事件引出课题——教学大月和小月以及记忆法;通过事例让学生自己找出闰年和平年的规律——小结和练习(3)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儿童喜欢的具体情境,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成功性。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师:同学们都是新中国的小主人,谁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师:(出示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欢庆场面)看到这幅照片,你们想到了什么?师:2001年7月13日是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的日子。
3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3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基础知识,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够通过看二月的天数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 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和探究能力与合作创新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联系实际感受年、月、日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通过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以及珍惜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
三、教学过程1. 德育渗透,引入新知- 通过谜语导入渗透学生珍惜时间,并分享珍惜时间的具体方法,复习旧知识切入本节课的主题,并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内容,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 展示优秀预习作业,让学生懂得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2. 分层探究,获取新知- 研究大月和小月,让学生按照要求梳理年月日的知识,并分享发现。
- 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和探究能力。
3. 课堂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巩固所学知识。
4. 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通过与家人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日和重要纪念日,并制作一份年历,标注出这些日期。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五、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年历卡、日历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使他们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评价中借鉴他人的优点。这种反思与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实践性作业设计,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在本案例的作业小结环节,教师设计了制作个人月历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种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他们时间管理和生活规划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年月日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制作日历、时间推算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4.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差异,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案例中,教师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等,引入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的存在和意义。
2.创设有趣的时间推算故事情境,如小明的生日派对、小红的旅游计划等,激发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年、月、日》教学案例(江晓燕)

《年、月、日》执教年级:三年级课题:《年、月、日》执教人:江晓燕二、教案与反思年、月、日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P108-110 教学目的:1、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学具:年历卡、2020年年年历卡。
教学过程:一、猜想引入课题1、开课激趣:教师在黑板上写“秒、分、时”字,问:“猜一猜,老师下一个写什么字?”生:“日、月、年。
”师依次写出:分、时、日、月、年2、复习旧知:师:“年、月、日、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呢?”通过让学生猜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乐学的心理。
生:“时间单位。
”师:“那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些什么?”生:“一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一时等于3600秒。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板书)“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今天不再研究。
”(把有关时、分、秒的知识擦掉。
)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有关年、月、日的知识,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其实,年、月、日的规定是与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有关的。
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圈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圈是一日4、学生自主提问。
(根据学生的提问,老师在年与月之间、月与日之间、年与日之间画上“?”号。
)二、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想知道: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和通过三球仪的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年月日的规定是与三者的运转周期有关的,让学生把平时学习的自然常识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拓宽了各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
研究。
”二、深入研究、探索新知(一)认识年、月、日师:“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生:“年历卡。
最新 《年月日》教学案例及评析-精品

《年月日》教学案例及评析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知道大月、小月。
2、通过从年历表上查找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感受与生活中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一年有十二个月,认识大月、小月和一年的天数。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学生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老师来上课前就听说三(1)班的同学们表现非常棒,所以很多老师都想来听我们班的课,能与那么多老师一起学习高不高兴?生:高兴。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个高兴而又难忘的日子吧!师板书:2016年9月16日10时15分17秒生齐读两遍。
师:谁能说说你读完后发现了什么信息呢?生:我发现了时、分、秒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
生:我发现了现在上课时间是2016年9月16日10时15分17秒。
生:我发现了年月日我们没有学过。
师:不错,短短时间内,同学们发现了不少问题,老师真佩服你们。
那我们想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吗?生:想。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齐读课题。
生:年月日【评析】以激励谈话的方式开课,有效地组织课堂,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讨学习奠定基础。
师:请同学们利用1分钟时间观察课本主题图,然后谈谈在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生:我发现了2001年7月13日我国深奥成功。
生:我发现了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生:我发现了每年的6月1日是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
生:我发现了在这些有意义的日子中都与年月日有关。
师:这么说,年月日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合作揭开它的秘密吧!下面有请各个组长帮个忙,把老师准备好的年历和统计表按一桌一张发放给同学们。
生:组长分发年历和统计表。
师:下面请同桌合作观察完成下表,比一比,哪一对同桌最快,开始吧!生:认真观察,填好统计表。
(完整版)年月日教学案例分析

用快乐塑造数学课堂的真谛——《年、月、日》教学案例分析兴隆三小聂秀芹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借助年历卡让学生观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和一年有多少天。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时、分、秒,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
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会判断大、小月,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3、渗透爱国主义和珍惜时间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2、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每个星期一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大家心中充满了幸福和自豪,那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吗?”生:1949年10月1日。
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呢?生:1921年7月1日。
师:你们出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生报告自己的生日。
师: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1921年7月1日是我们党的诞生日,刚才又说到了同学们的生日,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点的时间单位,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年、月、日案例

《年、月、日》教学案例姓名:王永珍单位:日照市新营小学联系电话:0633—2987000《年、月、日》教学案例教学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很多经验,所以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然后,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到第4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年历卡片(每个小组有一张不同的年历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1、出示课件,让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吗?生:1949年10月1日。
师:真聪明。
那么第二十九北京届奥运会又是在哪一天开幕的呢?生:2008年8月8日。
师:你们真是有心的孩子。
这样的日子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师:象这样值得纪念的日子你还记得哪些?生:六月一日儿童节,一月一日元旦节……2、认识年月日的来历。
师:孩子们,我们刚才记录这些值得纪念的日子都使用了哪些单位?生:年月日。
师: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
板书课题。
(年月日)师:那你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吗?让生试说。
(课件出示年月日的来历)让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来历。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展示激动人心的画面,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年月日的来历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年月日》教学案例

在教学新课的开始 , 从猜谜 的游戏 中人手 , 引起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 学生 从谜 语 中也 能获 得 自己的学 习 内容 。
2 . 导入 新课 ( 上课 铃声 响起 时 ) 。师 : 同学们 , 你们 知 道 铃声 响起 的那一 刻是 什 么时 刻 吗? 当 同学们 露 出疑 惑 的眼
活, 将 静 态 的知识 变成 动 态 的探 索对 象 , 让 学生从 现 实生 活 背景 中主 动地 、 自由地 捕捉 数 学信 息 。 关键词: 年 月 日; 教 学案例 ; 魅力; 乐趣 中图分 类 号 : G 6 2 3 . 5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3 — 0 1 9 3 一 O 2
教 学 目标 :
知识 目标 :通 过 生活 经历 和 年历 卡认 识 时 间单 位 年 、 月、 日, 掌握年 、 月、 日之间的关系 , 知道大月 、 小月 、 平年、
预习
第 二 单 元《 年 月日 》 书 _ 本 第1 平年 、 闰年的天数 , 能判断某一 年 是平 年 还是 闰年 。 能 力 目标 : 通 过 年 历 卡 自主探 索 , 发 现 一 年 中有 几 个 大月 、 几个小月 , 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天数 变化 的规 律。 情感 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 系,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 共同寻找年历上 的知识 。 小组 汇报 :
生1 : 一年 有 1 2 个月。
生2 :有 3 1 天 的月 份有 : 1 月、 3 月、 5 月、 7 月、 8 月、 1 0 月、
l 2 月。
神时 , 教师板书: 2 0 1 2 年2 月2 4 日 9 D  ̄ 5 0 分3 0 秒。 学生在惊叹 老师 精确 记 录时 间 的 同时 , 提问: 有 哪些 表示 时 间 的单 位 ? 这里面有哪些时间单位是我们 已经认识的? 哪些还没有认
《年月日》数学教案设计

《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主题:《年月日》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包括闰年和平年的定义和区别。
2. 学会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理解并应用时间的单位换算(如:小时-天,分钟-小时等)。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2. 闰年和平年的定义与区别3. 日期的计算4. 时间单位的换算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时间的概念,例如:"我们每天都有24个小时,每个月有几天?每年又有多少天呢?"2. 新知识讲解:(1)介绍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讲解闰年和平年的定义与区别,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教授日期的计算方法,包括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的计算。
(4)讲解时间单位的换算,包括小时-天,分钟-小时等。
3.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检验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小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年月日计算和时间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也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份自己的年度计划,包括每个月要做的事情,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年月日的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年月日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案例设计理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
接着教材通过例1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年历,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教材例2给学生分别出示了2008年和2009年年历卡,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天数是不同的,这样引出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然后再利用“做一做”中呈现的1997年至2004年的二月份月历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明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情分析: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年月日教学设计教案(共6篇)

篇一:年月日教学设计《年月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中江县继光实验小学:谭慧华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材第六册第46至49页年月日。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2、记住每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闰年。
教学准备:课件、年历卡等。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讨论法、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让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想玩吗?好,仔细听,请根据画面上的信息猜出这是我国今年将发生的那一件大事。
(课件:奥运会一些场景)师:北京奥运会是在哪年哪月哪日召开?生回答同时课件出示:2008年8月8日,请观察这里面有时间单位吗?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2、师:那你们都已经知道了那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课件出示:第50页的3题)3、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学习了这节课你就知道答案了二、讲授新知。
1、认识年月日师:(课件出示: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31天?3、那几个月是30天?4、二月有多少天?)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年历卡,同桌合作并思考这四个问题。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大月(31天):1,3,5,7,8,10,12 7个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小月(30天):4,6,9,11 4个平年 28天二月 1个闰年 29天2、怎样记每月的天数。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年,知道一年有12个月,那么怎样才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1)出示拳头。
师:这是什么?你们有吗?它能帮我们记住每月的天数,怎样帮呢?自学数学书48页的上面部分。
(2)引导看课件:拳头图。
(从哪里起)(3)介绍歌诀记忆法。
年月日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年月日》教学设计江西新余高新二小(原名梅园小学)廖晓莉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1课时二、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要学生理解这些大的时间单位是比较困难的。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
年月日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①、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②、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s/blog_9468cf060100xfsx.html通过上面网址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
同时,教师作适当讲解,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周是一个月,地球本身还在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这样通过实际三球体运转的科普常识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年月日是怎么得来的。
2/xxsx/jszx/tbjxzy/dzikb/xs3bkb/201008/t20100828_8183 91.htm通过上面网址搜索一些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日子分别是那一天。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认识《年月日》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年月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年月日》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于日期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确会遇到,这样的引入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是在讲解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时,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难点。
-大月、小月的识别,如1、3、5、7、8、10、12月为大月,4、6、9、11月为小月。
2.教学难点
(1)平年、闰年的判断,特别是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2)日历的使用,尤其是跨月份、跨年份的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推算;
(3)解决与日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
举例解释:
-判断平年、闰年的难点在于,学生容易忽略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
此外,课后我也收到了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日历的使用还是有些困惑。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环节,专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日历,以便加深他们对日期推算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年是时间的最大单位,由12个月组成,而每个月的天数又各不相同。
年月日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设计简案: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掌握年月日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表达日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对时间的重视和安排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年月日的读写方法和表达日期的能力。
难点:读写日期时的月份和日期格式。
三、教学内容:1.年月日的读写方法。
2.表达日期的基本规则。
3.年月日的分类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日期,并给出正确的回答。
3.教师出示包含日期的图片或文章,让学生尝试读写日期。
步骤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教师向学生讲解年月日的读写方法,并和学生一起读写几个例子。
2.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年份、月份和日期的读写方法。
如:2024年10月1日(读作:二零一九年十月一日)。
3.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学生学习的内容,如操场上组织学生排成日期的形状、利用卡片进行年月日的拼接等。
4.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检查和纠正年月日的读写方法。
步骤三:表达日期的规则讲解与练习1.教师向学生讲解表达日期的基本规则,比如“年”用数字表达,后面跟“年”字,“月”和“日”均用数字表达,没有后缀字。
2.教师通过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表达日期的规则。
3.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练习和纠正表达日期的能力。
步骤四:年月日的分类和归纳1.教师通过图片或文本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日期,如生日、节日、纪念日等。
2.学生观察并分类这些日期,并向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归纳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日期的分类规则,并和学生一起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五、教学评价标准:1.学生能准确读写年月日。
2.学生能根据规则正确表达日期。
3.学生能将日期进行分类和归纳。
年月日教学设计范文

题目:年月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及其读法;了解农历与公历的区别;学会阅读和写作日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游戏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重视和合理利用的观念;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年:了解年的概念及读法,认识公历年份。
2.月:认识常见的月份,掌握月的读法。
3.日:认识日的概念及读法,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4.农历与公历:对比两者的区别,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与公历特殊日子。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时期的日历,引导学生回忆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如入学第一天、生日、新年等。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新知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年、月、日的概念,并教授其读法。
通过指读、分组朗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练习与巩固(20分钟)(1)游戏互动:教师组织“年月日接龙”游戏,每位学生接龙说出一个年份,要求下一个同学继续接龙说出与上一个数字相邻的年份,直到说错或重复。
(2)小组竞赛: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闰年与平年”知识竞赛。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快速回答问题,答对加分。
题目可以包括:“如果明年是闰年,那么今年是哪一年?”等。
4.拓展延伸(20分钟)5.总结反思(15分钟)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包括日期、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方式等。
四、教学评价1.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检查教学效果与实施情况。
2.学生自评:要求学生自评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学习效果。
回答问题,积极发言,与小组成员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箱等。
2.图片或卡片:展示年、月、日的图片或卡片。
《年月日》教学设计2

《年月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中文表达日期。
2. 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有关日期的对话。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阅读和书写日期。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中文表达日期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听懂和理解日期对话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年月日》教材教辅资料。
2. 音频设备:教师准备好与教材对应的录音。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识 (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日期词汇,并复习如何用中文表达日期。
2. 教师使用图片或物品的方式,引入新词汇:年、月、日。
Step 2 学习新知 (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如何用中文表达年、月、日。
2. 教师通过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教授如何阅读和书写日期。
3. 教师向学生解释中国日期的书写顺序和读法,并与英文日期进行比较。
Step 3 听力训练 (15分钟)1. 教师播放相关录音,学生听录音并跟读,练习听懂和理解有关日期的对话。
2.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回答问题,巩固对日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4 拓展练习 (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一个日期表,要求学生以中文的方式填写表格上的日期。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问答的方式练习用中文表达日期。
Step 5 练习反馈 (10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书写日期的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
2. 教师检查学生的书写,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3. 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日常中积极使用日期进行交流和表达。
2.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在班级中分享一段日期对话或介绍一个重要的日期,提高学生运用日期的能力。
《年月日》教案设计

《年月日》教案设计
《年月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让学生更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大小月及平、闰年。
2.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月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推理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难点:将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板书预设:
年、月、日的练习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
小月:4、6、9、11
二月:28天29天
平年闰年
365天366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过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
2、在黑板上分别板书:28、29、30、31、365、366
老师这有几个数字,你能联系这几个数字说说与上年月日有关的知识吗?
二、梳理年月日知识
1、学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思考相关的知识。
2、交流
预设:(1)28平年的二月只有28天
(2)29闰年的二月有29天
(3)30小月一年中的小月有4、6、9、11
(4)31大月一年中的大月有:1、3、5、7、8、10、12
观察一下,大月的月份有什么特点?一年有12个月。
(5)365平年一年的天数
(6)366闰年一年的天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对比、概括水平,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年、月、日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一、情景引入
1、猜谜:同学们喜欢猜谜吗?智慧老人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多媒体播放):一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打一物品)(学生猜后出示谜底:日历)
①出示第一张图片:同学们,请看,这是开国大典上毛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候的情景,你知道这个情景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从1949年月10月1日到今年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多少周年?算一算。
②出示第二张图片:这是当年人们欢庆申奥成功时的情景,你知道北京申奥成功的时间吗?(生答后课件出示时间:2000年7月13日)那什么时候在北京举办奥运会?(2008
年8月8日)对,它离现有多长时间。
③出示第三张图片:下面是同学们在植树节那天植树的情景,谁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3月12日)为了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地球妈妈变得更加健康、更加漂亮,我们应多种花草树木。
④出示第四张图片:对了,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节日,是几月几日?一齐说。
师:年、月、日和我们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相关“年、月、日”的奥秘。
(板书:年、月、日)
二、观察探究.
1、理解年历.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2004----2008年历。
问:你拿的是哪一年的年历?从哪知道的?
2、小组合作,观察年历填写表格5张并讨论:
出示讨论问题:
①一年有几个月?
②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③二月份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三、交流整理
1、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实物投影展示小组成果。
2、整理板书(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3、区分大月、小月
(1)结合板书指出:人们通常把有31天的月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叫做小月(补充板书:大月、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在2008年年历中找出“儿童节”这个天,用红笔圈出来,并说说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再找出自己的生日,用红笔圈出来,说说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3)有什么办法能协助同学们很快的记住大月、小月?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出出主意。
a.记大月:七个大月心中装,7月前单8后双。
b.儿歌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c.左拳记法(图示):举起左拳,背向自己,从右往左数月份,再从左数回右。
4.判断平年、闰年.
(1)看表找规律:对比这几张表格,哪个月比较独特?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年历卡,我们发现每年中大月和小月的天数都不变。
只有二月是个怪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我们把二月份是28天的这个年叫做平年,把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个年叫做闰年。
(板书:平年、闰年)(2)一年有多少天,你知道吗?
A、计算平年天数:
31×7+30×4+28=365(天)
B、想一想闰年全年有几天?为什么?
31×7+30×4+29=366(天)或365+1=366(天)
问:“有首歌唱到:一年有365天,对吗?为什么?”
(3)(课件)出示49页做一做1993----2004年二月月历,问:观察月历,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后,屏幕把二月是29天的月历显示颜色)你能找出平年、闰年的排列的规律吗?(四年一闰)
然后讨论:怎样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讨论
后交流)
师:我们请电脑小博士帮帮忙,好忙?(多媒体动画演示:年份不是整百的除以4,年份是整百年的除以400,出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补充板书)练习:判断下面哪一个是闰年?哪一个是平年?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1990年 1908年 2000年 1998年 2100年
四、实践使用
1、用手势判断,对的用“√”这个手势,错的用“×”这个手势,并说说理由。
①二月是小月.()
②每年都是365天.()
③2010年是闰年,全年有 366天.()
④一年里有连续三个月是大月。
()
2、请你算一算:十月份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3、抢答:
小强满12岁是,只过了3个生日,猜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五、拓展创新
“生日猜猜猜”:在欢欢的生日聚会上,同学们玩起了“生日猜猜猜”的游戏。
小红:“我的生日是教师节的前两天。
”小强:“我的生日比国庆节早一天。
”小青:“我爸爸的生日比元旦晚三天。
”
学生上台说自己的生日,全班同学猜。
六、总结梳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