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把(3)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加法交换律又运用加法的结合律
1. 3.1 2有.理计数算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时,下列所运用的运算律恰当的是 (
)
解(1):计原算式[8=+[((--58)3]+)+(-(-41)7和)]8++[[((+-256))++((--42)6],)] 它们的结果相同吗?
难点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三、教学设计
活动1 新课导入
(1)(-4)+(-7)= -11 ;
(3)-
5 7

5 7

0

(2)0+ -12=
-12

(4)67+(-73)= -6 ;
(5)(-3.8)+(+4.9)= 1.1 .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9 第1个探究. 提出问题: (1)计算30+(-20)和(-20)+30,它们的结果相同吗? (2)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结果如何? (3)通过以上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换两个加数,是否仍然满足上述 规律?
2.计算
时,下列所运用的运算律恰当的是 (
1.学会把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运用到运算中.
=[1+(-1)]+[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4)学习这种运算律有什么好处?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把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运用到运算中.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练习
3.绝对值小于2 020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0 .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17)+6+(-22);
(2)1+-12+13+-61 ;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目标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75+168+25环节三、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3、p20做一做1、2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2【教案准备】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教案过程】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精品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情境导入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吃桃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知识链接1.填空:3+2=2+3 这里运用了加法的( )25+39+75=(____ +_____ )+____ =___ +(_____ +_____)这里运用了加法的()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___________ ;绝对值不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一个数同0相加,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1)(-15)+(-3)(2)6+(-2.3)(3)(-0.75)+0教与学互动设计:(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计算:20+(-30)与(-30)+20两次得到的和相同吗?得出结论:20+(-30)=(-30)+20换几组数去试:得到加法交换律:a+b= (学生填).其实,学生在小学中就已经接触到运算律,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小学中除了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还学习了加法的哪种运算律?(结合律)计算:(1)[8+(-5)]+(-4);(2)8+[(-5)+(-4)].得出结论:加法结合律:(a+b)+c= .【例1】计算:16+(-25)+24+(-35)【例2】课本P20例3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是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3】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1)(+9)+(-7)+(+10)+(-3)+(-9)(2)(+0.36)+(-7.4)+(+0.03)+(-0.6)+(+0.64)(3)(+1)+(-2)+(+3)+(-4)+…+(+2003)+(-2004)【例4】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与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6)+(-18)+(+4)+(-6.8)+18+(-3.2)最适当的是()A.[(+6)+(+4)+18]+[(-18)+(-6.8)+(-3.2)]B.[(+6)+(-6.8)+(+4)]+[(-18)+18+(-3.2)]C.[(+6)+(-18)]+[(+4)+(-6.8)]+[18+(-3.2)]D.[(+6)+(+4)]+[(-3.2)+(-6.8)]+[(-18)+18)]2.计算:(-2)+4+(-6)+8+…+(-98)+100.提升能力3.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了120元,第二笔支取了85元,第三笔支取了70元,第四笔存入了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4.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2)若每千米路程耗油0.2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 ①,又因为(-1)+(+3)=2 ②,由①②有(-1)-(-3)=-1+(+3)③,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与9+(-8);15-7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2)0-7;(3)7.2-(-4.8);(4)-3-5.(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3.上周五股民新民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则在星期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多少?4.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 -4, 2.5, 3, -0.5, 1.5, 3, -1, 0, -2.5.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板书设计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结合律:(a +b )+c =a +(b +c )本节课教学以故事引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不断地总结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七年级数学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七年级数学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2)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是否还适用呢?我们先来进行下列两道计算,再回答这个问题.30+(-20),(-20)+30.上面两个算式中交换了加数的位置,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还适用吗?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2.学习目标:(1)能叙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2)会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简便运算.3.学习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运用.难点:运算律的灵活运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运用计算、类比来验证归纳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中的运用.(4)探究提纲:①刚才通过计算知道30+(-20)和(-20)+30相等,同学们再算一算下列各式:a.(-8)+(-9)=-17;(-9)+(-8)=-17.b.4 +(-8)=-4;(-8)+4=-4.根据计算结果你可发现:(-8)+(-9)=(-9)+(-8),4 +(-8)=(-8)+4(填“>”“<”或“=”)由此可得a+b=b+a,这种运算律称为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②计算:a.[8+(-5)]+(-4),8+[(-5)+(-4)];b.[(-12)+20]+(-8),(-12)+[20+(-8)]. 比较a、b两题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仿照1),分别用文字和含字母的等式写出你的结论.a.[8+(-5)]+(-4)=-1,8+[(-5)+(-4)]=-1.b.[(-12)+20]+(-8)=0,(-12)+[20+(-8)]=0.根据a、b两题计算结果,可发现[8+(-5)]+(-4)=8+[(-5)+(-4)],[(-12)+20]+(-8)=(-12)+[20+(-8)],由此可得,(a+b)+c=a+(b+c),这种运算律称为加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2.自学:同学们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探究结论,关注他们认识过程中的疑点问题.②差异指导:a.指导那些对有理数加法法则还不熟的学生;b.指导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归纳出相应的结论.(2)生助生:生生互动讨论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问.4.强化:(1)加法的交换律.(文字、字母表述)加法的结合律.(文字、字母表述)(2)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使运算更加简便.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2到第20页“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仔细阅读例2的解答过程,弄清每一步的目的和依据分别是什么.认真阅读例3的解答过程,通过例3两种解法的对比,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作用.(4)自学参考提纲:①例2中是怎样使计算简化的?根据是什么?例2中,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化.这样做的依据是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②仿例2计算:a.23+(-17)+6+(-22);b.(-2)+3+1+(-3)+2+(-4)a.23+(-17)+6+(-22)=23+6+[(-17)+(-22)]=29+(-39)=-10b.(-2)+3+1+(-3)+2+(-4)=3+1+2+[(-2)+(-3)+(-4)]=6+(-9)=-3③想一想,要解决例3中的问题,你有几种计算方法?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解法一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这种思路大家以前就会吗?方法一:直接用加法算出10袋小麦的总质量,再减去10袋小麦的标准质量得出超出或不足的部分.方法二:先算出每袋小麦超出或不足的部分,再求和算出10袋总计超出或不足的部分.④例3中10袋小麦重量数与哪个数字比较接近?解法二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与解法一比较,哪种方法较好?好在哪里?10袋小麦重量数与90比较接近.解法二中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法二较好,使运算更简便.⑤某学习小组五位同学某次数学测试成绩(分)为83、76、94、88、74,该班全体同学测试的平均分为80分,问这五位同学的平均分超出全班平均分是多少分?用两种方法解答.解法一:先计算这5个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83+76+94+88+74)÷5=83,再计算超过平均分多少分:83-80=3.解法二:每个人的分数超过平均分的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记为负数,则5个人对应的数分别为:+3,-4,+14,+8,-6.[(+3)+(-4)+(+14)+(+8)+(-6)]÷5=3.答:这五位同学的平均分超出全班平均分3分.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对这两个例题的思路是否理解.②差异指导:对学困生启发指导.(2)生助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强化:(1)a.使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常用方法:正数与正数相结合,负数与负数相结合;互为相反数的相结合.b.例3中解法1的方法:实际总量-按标准算总量;解法2的方法:先算每袋超(或少)标准量多少?再求总超(或少)标准总量多少?(2)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练习:计算:①1+(-12)+13+(-16);②314+(-235)+534+(-825)答案:①23;②-2.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自我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与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并且带有技巧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知识,教学时可依据这些特点,由教师设计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新奇去自主发现与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巧.对学生在自主探索形成的认识中不足的地方,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针对性的补充与拓展,训练时还可采用抢答等形式,由学生自己做出评判.一、基础巩固(70分)1.(30分)-12+14+(-25)+(+310)运用运算律计算恰当的是(A)A.[(-12+14)]+[(-25)+(+310)]B. [14+(-25)]+[(-12)+(+310)]C. (-12)+ [14+(-25)]+(+310)D.以上都不对2.(40分)计算.(1)5+(-6)+3+9+(-4)+(-7);(2)(-0.8)+1.2+(-0.7)+(-2.1)+0.8+3.5;(3)(-6.8)+425+(-3.2)+635+(-5.7)+(+5.7);(4)12+(-23)+45+(-12)+(-13).解:(1)原式=5+3+9+[(-6)+(-4)+(-7)]=17+(-17)=0;(2)原式=[(-0.8)+0.8]+1.2+3.5+[(-0.7)+(-2.1)]=0+4.7+(-2.8)=1.9;(3)原式=[(-6.8)+(-3.2)]+425+635+[(-5.7)+(+5.7)]=(-10)+11+0=1;(4)原式=12+(-12)+(-23)+(-13)+45=0+(-1)+45=-15.二、综合应用(20分)3.(10分)食品店一周中各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132元,-12.5元,-10.5元,127元,-87元,136.5元,98元.一周中总的盈亏情况如何?解:132+(-12.5)+(-10.5)+127+(-87)+136.5+98=383.5(元),即一周盈利383.5元.4.(10分)有8筐白菜,以每筐25kg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1.5,-3,2,-0.5,1,-2,-2,-2.5.这8筐白菜一共多少千克?解:1.5+(-3)+2+(-0.5)+1+(-2)+(-2)+(-2.5)+25×8=194.5(千克).答:这8筐白菜一共194.5千克.三、拓展延伸(10分)5.(10分)(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①(-2)+(-2);②(-2)+(-2)+(-2);③(-2)+(-2)+(-2)+(-2);④(-2)+(-2)+(-2)+(-2)+(-2).(2)猜想下列各式的值:(-2)×2;(-2)×3;(-2)×4;(-2)×5.你能进一步猜出一个负数乘一个正数的法则吗?解:(1)①-4;②-6;③-8;④-10.(2)(-2)×2=-4,(-2)×3=-6,(-2)×4=-8,(-2)×5=-10负数乘正数的法则:符号取负号,再把两数的绝对值相乘.。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5(km).
答:将最后一名老人送到目的地时,小王在出发点的西边,距离是25 km.
(2)若出租车耗油量为0.08 L/km,这天上午小王的出租车
共耗油多少升?
【解】|+15|+|-4|+|+13|+|-10|+|
-12|+|+3|+|-13|+|-17|=87(km),
0.08×87=6.96(L).
)
A. 5+(-3)=3+5
B. 8+(-5)+9=(-5)+8+9
C. [6+(-3)]+5=[6+(-5)]+3

D. +(-2)+











+(+2)
典例剖析
例1(新课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计算:
(1)8+(-6)+(-8);
(2)16+(-25)+24+(-35).
解:(1)8+(-6)+(-8)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1.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分层练习
课堂反馈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重点、
难点)
情景导入


解: 原式=[(-2.125)+
=3+0=3.

+

]+[

+

+(-3.2)]
14. 出租车司机小张某天下午的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6单元-1 加法运算律及应用(2课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6单元-1 加法运算律及应用(2课时)

1加法运算律及应用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材第55~56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17+28=45(人)(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板书:28+17=17+28(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七年级数学上册2.8 .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教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2.8 .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教案华东师大版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知识技能目标1.在正确理解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基础上,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在加减混合运算中,能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过程性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探索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作用的数学活动,体会有理数运算中分析和转化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其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和应用的过程;2.通过分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运算简化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练习把(-8)-(+4)+(-6)-(-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解(-8)-(+4)+(-6)-(-1)=(-8)+(-4)+(-6)+(+1)=-8-4-6+1.读作“负8、负4、负6、正1的和”,也可读作“-8减4减6加1”.2.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如-8-4-6+1怎样可使计算简化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而后交流.二.探索归纳1.全班交流:常运用加法运算律,先把负数加在一起,而后做一次异号两数相加.如:-8-4-6+1=-18+1……………………-8、-4、-6的和为-18;=-17 ……………………异号两数相加的结果.2.联想: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三.实践应用例题计算:(1) -24+3.2-16-3 ;)25.0()32()433(32210)2(+---++- . 分析第(1)题表示:-24、、-16、、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解3.05.3162.324)1(+--+-)(5.3)3.02.3()1624(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5.35.340加法法则 ) (-+-=040+-=)(40加法法则 -=.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你知道应该注意些什么吗?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分析第(2)题应先统一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然后灵活运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简化运算. 解)()()( 25.03243332210)2(+---++- )()41()32()433(32210减法法则 -+++++-= )(41324333221省略括号 -++-= )(41433323221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 ).(211721321加法法则 -=+-=. 练习1(口答)下列交换加数位置的变形是否正确?;54414541)1( = -+--+-;34124321)2( = -+--+-;7.18.15.25.48.15.27.15.4)3( = -+-+--. 6131434141614331)4(--+=+-+- 练习2计算:;543210)1( -+-+-;2.104.87.52.4)2( +-+-;18)12()10(1130)3( +-+----)61(25.0)31()412(213)4(++--+-- . 四.交流反思1.全班交流上面练习完成情况、评判正误;2.通过上面练习你能总结出,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时使运算简便的一些规律吗? 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后,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就转化为加法运算了,然后按加法运算律,一般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或同号相加,或同分母的分数相加,这样可使运算简便.五.检测反馈1.计算:;2111943)1( +-+--;184226152410)2( +-+--;5.51.106.77.52.4)3( -+-+-;4131211)4( -+-);24()37()19()52()5(--+--+-)215()75.2()413()5.0()6(+-++---. 2.计算:;32)65()43(210)1( --+---()()[];18212613)2( -+--- ()[](); 5.13.42.56.34.1)3( ---+--. 21211)5.2(212)4(--+---3.列式并计算:?的和等于什么数与87125)1(-- ?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与减去 52321)2(-- 绝对值的和小多少?三个数的和比这三数的,, 754)3(-,,,,已知4321)4(--…….10010099个数的和,求这,-.。

萧县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运算定律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新人教版5

萧县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运算定律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新人教版5

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材第20页例3及相关练习1.进一步巩固认识加法的运算定律,能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体验运用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1.说一说加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1)学生自由发言,师评价。

(2)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填空。

65+47=47+( )35+89+65=89+( +)156+49+151=156+( +)102+433+198=( +)+4333.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这些定律,有时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例3(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3中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A→B B→C C→D D→EA――→118千米D――→85千米E132千米C――→115千米B――→(2)提问: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读懂题意。

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尝试列式。

115+132+118+85(3)师: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运算定律,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会比较简便呢?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解答。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15+132+118+85=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师:运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5)小结: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要让学生说出做的理由,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1.3.1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案、同步练习和导学案

《1.3.1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案、同步练习和导学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熟练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过程,体验探索归纳的数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吃桃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法运算律计算:(1)31+(-28)+28+69;(2)16+(-25)+24+(-35);(3)(+635)+(-523)+(425)+(1+123).解析:(1)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2)可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3)可把相加得到整数的数相加.解:(1)31+(-28)+28+69=31+[(-28)+28]+69=31+0+69=100;(2)16+(-25)+24+(-35)=16+24+(-25)+(-35)=(16+24)+[(-25)+(-35)]=40+(-60)=-20;(3)(+635)+(-523)+(425)+(1+123)=(635+425)+(-523)+(223)=11+(-3)=8.方法总结: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巡视维修,某天早晨他们从A 地出发,晚上最后到达B 地,约定向北为正方向,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18,-9,+7,-14,+13,-6,-8.(1)B 地在A 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2)若汽车行驶1km 耗油a L ,求该天耗油多少L?解析:(1)首先把题目的已知数据相加,然后根据结果的正负即可确定B 地在A 何方,相距多少千米;(2)首先把所给的数据的绝对值相加,然后乘以a 即可求解.解:(1)(+18)+(-9)+(+7)+(-14)+(+13)+(-6)+(-8)=[(+18)+(+7)+(+13)]+[(-9)+(-14)+(-6)+(-8)]=38+(-37)=1(km)故B 地在A 地正北,相距1千米;(2)该天共耗油:(18+9+7+14+13+6+8)a =75a (L).答:该天耗油75a L.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其次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意图,选择正确的方式解答.三、板书设计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结合律:(a +b )+c =a +(b +c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故事引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不断地总结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同步练习能力提升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A.一定都是负数B.一定是0与一个负数C.一定是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D.可能是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可能都是负数,也可能是0和一个负数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a+b的值()A.大于0B.小于0C.小于aD.大于b3.若a与1互为相反数,则|a+1|等于()A.2B.-2C.0D.-14.若三个有理数a+b+c=0,则()A.三个数一定同号B.三个数一定都是0C.一定有两个数互为相反数D.一定有一个数等于其余两个数的和的相反数5.若x的相反数是-2,|y|=4,则x+y的值为.6.绝对值小于2 016的整数有个,它们的和是.7.计算:(-1)+(+2)+(-3)+(+4)+…+(-99)+(+100)+…+(+2 014)+(-2 015)+(+2 016)+(-2 017)= .8.计算:(1)(-5)+(-4);(2)|(-7)+(-2)|+(-3);(3)(-0.6)+0.2+(-11.4)+0.8;(4).9.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驾驶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B地,规定向东为正,当天航行记录如下(单位:km):16,-8,13,-9,12,-6,10.(1)B地在A地的哪侧?相距多远?(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45 L,则这一天共消耗了多少升油?★10.阅读(1)小题中的方法,计算第(2)小题.(1)-5+17.解:原式==[(-5)+(-9)+(-3)+17]+=0+=-.(2)上述这种方法叫做拆项法,依照上述方法计算:+4 034+.创新应用★11.用[x]表示不超过x的整数中最大的整数,如[2.23]=2,[-3.24]=-4.请计算:(1)[3.5]+[-3];(2)[-7.25]+.★12.在如图所示的圆圈内填上不同的整数,使得每条线上的3个数之和为0,写出三种不同的答案.参考答案能力提升1.D2.A从数轴上可知:-1<a<0,b>1,即a,b异号,且|b|>|a|,故a+b>0.3.C4.D5.-2或6因为|4|=4,|-4|=4,所以y=±4.又因为x的相反数为-2,所以x=2.再将x,y的值代入x+y求值.6.4 03107.-1 009原式=[(-1)+(+2)]+[(-3)+(+4)]+…+[(-99)+(+100)]+…+[(-2013)+(+2014)]+[(-2015)+(+2016)]+(-2017)=-1009.8.解:(1)(-5)+(-4)=-(5+4)=-9.(2)|(-7)+(-2)|+(-3)=|-9|+(-3)=9+(-3)=6.(3)(-0.6)+0.2+(-11.4)+0.8=(0.2+0.8)+[(-0.6)+(-11.4)]=1+(-12)=-11.(4)=(-8)+ (+4)=-4.9.解:(1)16+(-8)+13+(-9)+12+(-6)+10=28(km),B地在A地的东侧,且两地相距28km.(2)|16|+|-8|+|13|+|-9|+|12|+|-6|+|10|=74(km),74×0.45=33.3(L),这一天共消耗油33.3L.10.解:(2)原式=+4034+=[(-2017)+(-2016)+(-1)+4034]+=0+=-2.创新应用11.解:(1)原式=3+(-3)=0.(2)原式=-8+(-1)=-9.12.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如: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填空:3+2=2+3 这里运用了加法的( )25+39+75=(____ +_____ )+____ =___ +(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加法的()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___________;绝对值不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一个数同0相加,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1)(-15)+(-3)(2)6+(-2.3)(3)(-0.75)+0二、新知预习1.试一试:(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和○+□(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和□+(○+◇)2.你能发现什么?请说说自己的猜想.3.概括:通过实例说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于有理数同样适用.加法的交换律:文字概括:字母表示:加法的结合律:文字概括:字母表示:三、自学自测计算:(1)16 +(-25)+ 24 +(-35);(2)(—2.48)+(+4.3)+(—7.52)+(—4.3)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加法运算律问题1:观察下面的算式,你们能再举一些数字也符合这样的结论吗?试试看!(1)3+(-5)=-2,-5+3=-2;(2)[3+(-5)]+(-7)=-9,3+[(-5)+(-7)]=-9.问题2:通过上面的计算和对比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要点归纳: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例1:计算:16+(-25)+24+(-35)思考:怎样使计算简化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要点归纳: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加法交换律又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例2 计算(1)(-2.48)+4.33+(-7.52)+(-4.33)(2)65+(-76)+(-61)思考: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要点归纳:(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探究点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例3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例4 某一出租车一天下午以文化中心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营运,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行车里程(单位:km)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9,-3,-5,+4,-8,+6,-3,-6,-4,+10.(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出租车离出发地多远?在出发地的什么方向上?(2)若每千米的价格为2.4元,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多少?某日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地出发,每隔10分钟记录下自己的跑步情况(向南为正方向,单位:米):-1008,1100,-976,1010,-827,9461小时后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的什么方向?距A地多远?小明共跑了多少米?【当堂检测】1.计算:(1)23+(-17)+6+(-22);(2)(-2)+3+1+(-3)+2+(-4).2.计算:3.上周五股民新民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则在星期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多少?4.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 -4, 2.5, 3, -0.5, 1.5, 3, -1, 0, -2.5.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

苏教版四年级下6.2.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6.2.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课件

=20+20+20+20+20
=100
当堂检测 4. 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几种费用各月的合计数吗?
(教材P59 练习九 第12题)
145 16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7
当堂检测 5.海峡小学四(1)班的同学分三组到公园捡塑料瓶, 第一组捡了96个,第二组捡了87个,第三组捡了104个, 全班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瓶?
96+87+104 =87+(96+104) =287(个) 答:全班一共捡了287个塑料瓶。
29+ 46+54 =29+ 46+54 =29+100 =129(人)
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第二种方法比较简
为什么?
便,因为46+54能
凑成整百。
探索新知
想一想,说一说:计算加法时怎 样比较简便?
应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将几个加数凑成整十、整百数再计算。
探索新知 问题延伸:(教材P57 试一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100+79
=395
=179
47+58+42+33
18+(159+82)
=(47+33)+(58+42) =(18+82)+159
=80+100
=100+159
=180
=259
随堂小练
3.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的和吗? (教材P58 练习九 第4题)
88
119
159
147
当堂检测
1.(教材P58 练习九 第5题) 175 + 201 =376
有古
一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及应用)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及应用)课件
(− )+



(4)- +





+

+ +(− )


(− )

练一练
(1).23+(─17)+6+(─22)
解: 23+(─17)+6+(─22)
=(23+6)+[(─17)+(─22)]
=29+[─(17+22)]
=29+(─39)
=─(39─29)
=─10
同号结合法 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
=─12
(─25)+13
=─(25─13)
=─12
(3) . ─12+18,18+(─12)
解: ─12+18
= +(18─12)
=6
18+(─12)
= +(18─12)
=6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归纳
加法交换律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4
90×10+5.4=905.4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
练一练
某水泥厂仓库6天内进出水泥的吨数如下(“+”表示进库,
“-”表示出库):
-50+(+45)+(-33)+(-48)+(+49)+(+36)
(1)经过这6天,仓库里的水泥是增多还是减少了?增多或减少
=19+0+0+0+(─3)

运算定律的运用

运算定律的运用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P17/例1(加法交换律) P18/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提纲:1.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2.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发现。

3.除了教科书上的3种方式,还有其他方式吗?这些方式都有什么特点?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尝试完成教科书P18“做一做”。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1、出示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出示自学要求(1)自学课本P17~18 例1、2(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3)你能举例证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4)你有什么困惑?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自主探究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教师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加法结合律 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加法结合律  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加法结合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加深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能正确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增强自觉运用定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之前我么已经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分别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那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又是加法结合律呢?现在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它们吗?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我们认识了这些新朋友后有什么好处呢?(能进行简便运算)现在我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之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2、出示练习。

(1)填空。

360+279=()+360 125+()=79+12558+25+42=58+()+25 368+274+126=368+(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2+69+31 168+32+246152+227+173 385+15+87+13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我们知道,加法交换律能使我们的计算简便,那如果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同时使用,会不会让我们的计算更简便呢?1、教学例3出示教科书第31页例3的情境图:3个班为残疾儿童捐款,一班捐了113元,二班捐了96元,三班捐了87元。

(1)理解题意: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2)算一算:要求3个班一共娟了多少元?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13+96+87先观察算式,谁有好办法可以很快的计算出这道题?(我们可以把96和87交换位置,然后再把113和87结合在一起先算,这样就可以快速算出得数)为什么你觉得这样会很快呢?(因为113和87刚好可以凑成整数200)(3)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马上请两个同学来展示一下。

第一位同学用我们以前的算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第二位同学按刚才说的算,县交换位置再计算。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课件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课件
加法运算律的证明证明方法一证明方法三
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加法的交换律和 结合律。
利用代数表达式证明加法的交换律和 结合律。
证明方法二
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通过直观 观察证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02
加减混合运算的介绍
什么是加减混合运算
定义
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表达式 中,同时包含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18元。
案例二:工资计算
总结词
工资计算中涉及到多种加减混合运算,加法运算律的 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工资总额和扣款金 额。
详细描述
在工资计算中,我们需要将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等 各项收入相加,得到应发工资总额。同时,还需要从应 发工资中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扣款项目。 通过运用加法运算律,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工资 总额和扣款金额,确保工资计算的准确性。例如,基本 工资为3000元,加班费为500元,奖金为200元,使用 加法运算律将各项收入相加,得到应发工资总额为 3700元。如果需要扣除社保200元、公积金100元和个 人所得税50元,则使用减法运算律减去各项扣款金额 ,最终实发工资为3350元。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 应用课件
• 加法运算律的介绍 • 加减混合运算的介绍 •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
用 • 实际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加法运算律的介绍
加法运算律的定义
定义
加法运算律是指在进行加法运算 时,加数的排列顺序不影响其和 。即,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有 a+b=b+a。
案例三:日常生活计算
要点一
总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加法运 算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

第六单元第2课《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案

第六单元第2课《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加法运算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123+456=456+123,将大数放在前面,便于快速计算。
(3)实际应用:将加法运算律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统计数量等。教师应强调加法运算律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1)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抽象概念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应通过丰富的实例、图形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本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加法运算律的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加法运算律,即a+b=b+a。教师应重点讲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原理,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演示,使学生深刻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举例:23+17=17+23,让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结果,加强直观感受。
(2)简便计算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将加法运算律应用于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重点讲解如何将复杂的加法运算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加法运算,从而快速得出答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在交换加数位置时还是感到困惑,不能迅速地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通过丰富多样的例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6单元 运算律 第2课时 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6单元 运算律 第2课时   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辨析:给算式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 要改变括号内算式的运算符号。
提升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解决问题
5.用简便方法计算。 284-123+116-177
=(284+116)-(123+ 177) =400-300 =100
6.某高校学生需要从甲地前往乙地进行科研调查, 他们行驶的路线如下图。如果按原路返回,他们 来回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51
2.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4+37+63
68+(234+132)
=254+(37+63) =254+100 =354
=(68+132)+234 =200+234 =434
125+75+28+72
418+156+82
=(125+75)+(28+72) =(418+82)+156
=200+100
(96+201+104)×2=802(km) 答:他们来回一共行驶了802 km。
7.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全书共768页,小小第 一周看了107页,第二周看了93页,第三周看了68 页。小小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768-107-93-68 =(768-68)-(107+93) =700-200 =500(页) 答:小小还剩500页没有看。
我发现: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 减数 )的位置, ( 差 )不变。
易错点 错误地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4.下面的计算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132-65+35 =132-(65+35) =132-100 =32 ( )
改正: 132-65+35 =132-(65-35) =132-30 =1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00+156
=3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是什么?请大家用符号来表示。

a+b=b+a (a+b)+c=a+(b+c)
2.说一说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2+26+74=32+(26+74)
57+63=63+57
18+54+82+26=(18+82)+(54+26)
3.计算并验算:456+358、789+457。

教师: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

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57页例题2。

让学生读题,整理信息。

2.阅读理解,提出问题。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四年级有29人参加跳绳比赛;五年级有46人参加跳绳比赛;六年级有54人
参加跳绳比赛)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让学生自主提问,再引出需要探讨的问题: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3)让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算法:
①29+46+54②29+46+54
=75+54=29+(46+54)
=129(人)=29+100
=129(人)
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数相加时,“54+46”的和是一个整百数,先算“54+46”比较简便,所以“29+54+46”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3.完成教科书第57页“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汇报交流。

第一小题,因为“79+21”的和是整百数,所以运用加法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以使计算简便。

第二小题,因为“78+22”的和是整百数,所以运用加法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以使计算简便。

65+79+2178+(47+22)
=65+(79+21)=(78+22)+47
=65+100=100+47
=165=14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57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找凑成整百数的专项练习。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

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学生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2.完成教科书57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一小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第二小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第三、四两题要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明确只要把能凑成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就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①29+46+54②29+46+54
=75+54=29+(46+54)(运用加法结合律)
=129(人)=29+100
=129(人)
答:三个年级一共有129人参加比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加法的两个运算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改变了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简便计算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使简便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教学时,还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