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要点分析何陶将
1.1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基本概念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该系统由防雷装置、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组成。其中防雷装置包含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及内部雷电防护装置,外部雷电防护装置主要作用是防范直击雷对建筑产生伤害,其具体组成具有多样化特点,一般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组成,每个部分都会发挥特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雷-导雷-接雷;内部雷电防护装置主要作用是保护建筑内部安全,避免雷电波对电气及电子系统造成损坏,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内外防雷装置的结合使用,可以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电气及电子系统的损害。引下线的作用是上与建筑物顶部的防雷装置相连,下与接地装置相连,顶部防雷装置引导雷电进入引下线,引下线传导雷电流进入接地装置,最终将雷电流扩散到大地当中。接地装置主要作用是接受通过引下线传导来的雷电流,并将其全部扩散到大地。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要点分析何陶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不错成绩,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加,工程项目规模逐步扩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维护施工的安全性。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施工便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做好防雷工作,避免雷雨天气对人们造成意外伤害,规避雷电危险,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充分发挥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作用,必须保证此系统的施工质量,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2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要点
2.1设置接闪器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施工中,要合理设置接闪器。接闪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除了接闪带、接闪网、接闪杆之外,还包含了诸多金属构件及屋面。在布置接闪杆的时候,一定要合理调整其高度,过低的接闪杆无法引雷,而过高的接闪杆则会引来多次雷电,导致接闪杆遭受多次雷击,容易损伤,降低了接闪杆的使用寿命。为予以其有效的保护,避免接闪杆受到严重的雷电影响,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接闪带来进行雷电引流。可设置多个短接闪杆,避免雷电击中同一根接闪杆[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接闪杆得到了优化,无论是使用气隙放电的接闪杆,还是可限流的接闪杆,都能有效降低雷电的幅值,保持接闪杆头部的平缓度,以避免接闪杆遭受二次伤害,降低电击风险。在设计接闪杆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接闪杆要包含卫星接收装置和航空障碍等,若是这些设备安装于接闪杆外部,那么一定要用接闪网、带来做保护;二是若是接闪带被设置于建筑物的女儿墙中上,则必须确保接闪带垂直于建筑物屋檐,将支架朝外倾斜,以降低建筑物女儿墙凸出部分的雷击概率,维护建筑物的完整性及人员安全;三是在建筑物的风井、烟道等部位要安装接闪器,这是因为这些部分具有一定的高度,存在被雷击风险,需要进行防雷保护。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导电体)。 接地的两种结构型式:
A型(单独的水平/垂直接地体) B型(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或围绕建筑物的环型人 工接地体)
接地分析(1)
l 接地电阻是表征接地体向大地泄散电流的一个基本 物理参数,在接地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l 地分为保护性接地、功能性接地和重复接地。
l 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子:
l
影响接地电阻的最重要因素是接地电极周围
大地的电阻率,次要因子是接地电极的形状和尺寸
。
l 接地电阻的估算方法:
l
R=0.5ρ/ A
l
其中,A为建筑占地面积(m2)
l
ρ为土壤电阻率(Ω·m)
A型接地分析
1.不少于2个接地极 2.在土壤电阻率很低, 接地电阻很容易低 于10Ω时, 无 其他要求 3.土壤电阻率较高, 接地电阻不易达到 10Ω以下时, 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体有 一长度要求。
闪击击在大地或其上突出物( 例如,建筑物、防雷装置、户
2 术语
6.外部防雷装置 :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注 :外部防雷装置完全与被保护的建筑物脱离者称为独立 的外部防雷装置, 其接闪器称独立接闪器。
7、内部防雷装置: 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8、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 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③ 换土。
l
④采用降阻剂。
接地分析
在高频(如1MHz)下, Ω=Rf+2πfL 很大,接地线成了天线 问题一: 环路感应出高电位
Uoc/max=μ0b l H1/max/T1 问题二: 引下线长度为干扰频率的波长λ的λ/4或奇数位时产
概论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及防雷系统设计
概论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及防雷系统设计摘要:建筑设计施工中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建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居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建筑电气防雷设计和施工,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关键环节。
本文对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防雷系统设计方法,希望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字: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雷电发生时除了直接雷外,还会生产感应雷,感应雷又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建筑电气防雷设计关系到人身和建筑物安全,正确的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关键环节。
一、防雷接地概念和功能: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接地通常是为了防止人为触电或者是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通常是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也有将设备无用电流或者噪声干扰传导到大地的作用。
电气接地按接地性质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
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维持系统安全运行重要手段,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一般是将设备的中性点接地。
工作接地有效提高电气设备安全系数,防止工作电流对设备的伤害,保证设备性能可靠。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击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雷电具有高电压高电流高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具有较大威胁。
防雷接地是指为了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防止雷电经过电压对设备及人身所产生的危害,所设置的电压保护设备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等。
建筑防雷接地设计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等参数等确定防雷类别按照相应规定进行设计。
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防雷主要是用避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消雷装置等)。
避雷器的一端与被保护设备相接,另一端连接地装置。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系统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建筑电气一一防雷接地系统安装一、设计意图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装置。
防雷与工频共用一个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检测值不大于1Q。
利用基础桩基主筋、地梁与底板钢筋网作接地体,接地体必须饱和焊接形成可靠的电报通路。
防雷引下线利用剪力墙或柱内两根直径不小于© 16的主筋上、下通长焊接,在建筑物外侧墙面的室外地面-1米处预留不少于四处100*100*10镀锌钢板做外接人工接地体的连接点,并在相同位置的+0.5米处预留四个100*100*10镀锌钢板做接地电阻检测点,要求所有连接点或检测点与引下线两根大于© 16的主筋可靠焊接。
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配电房及井道内电气设备、突出屋面的金属构件、30米以上的外门窗、卫生间内金属器具均须按要求做等电位联结。
强电井及弱电井上、下通长设置-40*4镀锌扁钢接地干线,井道内有电气设备时必须沿井道四周敷设-40*4镀锌扁钢做接地线,安装高度0.3 米。
沿屋面周边用© 12镀锌圆钢做避雷带,高出屋面0.1米支持卡间距0.8米,但转角处支持卡间距不得大于0.5米;避雷带间距过大时暗敷-40*4镀锌扁钢做避雷网格。
二、施工要素及施工工艺流程具备完整的设计文件并充分领悟文件意图;施工操作人员及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接地电阻测试仪表经检定合格,使用时在检定的有效期限之内;机具运行正常,定期检查符合要求;原材料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并具有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许可的档案资料。
施工工艺流程:三、技术交底I II ]提前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图纸内容,做好重要结点的交底工作。
本工程人防地下室、地面以上分别由两个单位进行设计,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可能会出现某些不太吻合的地方,女口:引下线位置及数量;等电位联结做法及具体部位;接地电阻测试点的部位及数量;防雷引下线在转换层的过渡等。
A、本工程人防地下室共设17处接地引下线,具体位置如下:(引下线与基础钢筋网以及用做接地体的基础梁板钢筋按要求焊接完成后用黄色油漆标注)©- 9/ Q- Q ;Q-Q/ Q-Q ;Q-Q/ Q- Q ;(H-Q/ Q- Q ;Q-Q/ Q- Q ;(H-Q/ Q- Q;©- Q/ Q- Q; Q G-Q/Q-Q ;(G-Q>/ Q- Q;CG-®/ Q- Q;Q-Q/ Q- Q;锯桩时配合土建施工,将引下线部位桩基内两条① 10主筋预留100-150伽,再用同等规格钢筋双面焊接后引出(焊缝长度大于6D),并与承台及地梁主筋焊通形成可靠的电气通路。
概论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及防雷系统设计
概论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及防雷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确保建筑电气安全以及建筑内人身的安全,满足现代工程建筑的安全功能要求,应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如何防止雷击和电子设备的抗干扰与保护。
【关键词】防雷接地;电气;防雷系统设计本文就现代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有关防雷系统装设计的建议。
一、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概述(一)电气防雷接地的重要性根据相关调查所示,现今雷电灾害已成为我国的三大灾害之一,在我国每年因雷击受伤,甚至雷击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尤其是在每年夏季雷电的高发季节,因雷击而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便可高达十几亿元。
这与当今社会中建筑电气化愈加复杂密切关联,可见在此情况下,电气防雷接地的功能更是极为重要的。
(二)功能概述防雷接地可以视为一个双重概念:一是防雷,即防止建筑物及其电气因雷击而遭受破坏;二是静电接地,即防止静电而产生的危害。
雷击时的一瞬间所产生电流极大,可高达几十甚至几百千安培,以致瞬时的感应电压飙升至几十到几百千伏。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因为这种“过大电位差”而引起雷击或者触点事故。
而大地作为一个电阻很低且电容极大的载体,具有即便是吸收了大量的电荷后,仍然可以保持电位不变的能力。
所以,人们通常将大地作为参考电位体。
打接地极与大地连接形成接地带与接地网,通过接地线的传导取得地点位,将雷电流写入地下,降低对地电压,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防雷接地。
如此一来便可得知,当建筑遭受雷击时便可有效地将电流导入大地,从而使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免受雷电的严重威胁,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电气与人员的安全。
所以防雷接地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使建筑物内的设备具有等电位、均压和多层屏蔽的安全防雷结构,从而在技术层面确在保建筑物内工作与生活的安全。
二、防雷系统的设计在民用与公共建筑中,需要安装的设备比重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在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享受极大便利的同时,因大量用电而致使电气设备存在潜在危险的事实也不容忽视。
建设工程电气设计中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建设工程电气设计中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研究摘要:在建设工程电气设计中,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和优化研究对于保障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包括防雷接地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接地系统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的优化,以及与其他防护措施的协同配合。
在这些方面进行优化研究,可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优化布置和连接方式,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防护体系。
为了实施防雷接地技术并评估其效果,需要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详细分析案例,并对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可以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案例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估的经验教训包括严格遵循设计方案、定期检测和维护、综合考虑与配合等。
优化研究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气设备和建筑物的防雷能力,减少雷击风险。
这需要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们加强合作与交流,不断创新和改进防雷接地技术,以满足建设工程对于防雷接地的要求。
通过不断优化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建设工程、电气设计、防雷接地技术、应用、优化研究引言在建设工程中,电气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随着雷电活动频率的增加,建筑物和设备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雷击风险,因此在电气设计中合理应用防雷接地技术对于保障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涉及到防雷接地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接地系统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的优化,以及与其他防护措施的协同配合。
通过优化研究这些方面,可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减少雷击风险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的损害。
在实施防雷接地技术的过程中,案例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详细分析案例,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为今后类似的项目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将优化研究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可以不断提升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建筑物和设备在雷电活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概况。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3、系统设计根据整个建筑物面积及高度(按最不利建筑物),及广东省佛山市的年平均雷暴日,计算的预计雷击次数为(见防雷计算参数表)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
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焊接成笼,构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在屋面装设由接闪网(带)和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外廓剪力墙内相邻两条或立柱对角两条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采用基础地梁及桩的钢筋焊接成闭合的接地网格,形成均衡电位的自然接地装置。
强弱电系统及防雷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强弱电分开接地干线。
本工程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
4、防雷计算参数。
二、防直击雷措施:1、在天面女儿墙(檐口、屋角、屋脊等)内敷设接闪带,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并在高出天面建筑物的阳角处装接闪杆,所有接闪杆与接闪带相互焊接连通。
(1)、接闪带:采用直径10mm热镀锌圆钢明装,与所有引下线焊接连通,接闪带转角要圆滑,焊接不得用对焊,虚焊,要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的6D,焊接要饱满。
采用双面焊。
如施工有难度采用单面焊,应不少于12D。
明装接闪带规格:采用直径10mm热镀锌圆钢。
接闪带支持卡采用25*4mm的热镀锌扁钢,支高0.15m,支架间距1.0m,转角处0.5m,接闪带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不得破坏建筑物防潮层。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线上或其外。
(2)、接闪杆:采用直径12mm 热镀锌圆钢(接闪端做成半球状,其弯曲半径为10mm),高出建筑物400mm 。
2、突出屋面的金属设备、管道及建筑金属构件(如钢爬梯、放散管、风管、透气管等)用直径12mm热镀锌圆钢,就近与接闪带焊接连通。
3、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接闪带焊接连通。
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与防雷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与防雷系统设计【摘要】阐述了现代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作用,分析了现代防雷系统装置设计。
【关键词】防雷接地;防雷设计1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作用建筑电气的接地系统一般分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智能建筑对电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
当建筑遭到雷击时可以有效地把电流导入大地,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物件和人员的安全。
在雷击的瞬间雷电流是极为大的,可以达到几十到几百千安培,以致瞬时的感应电压可以达到几十到几百千伏,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受到雷电反击以及感应过电压的严重威胁。
所以防雷接地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建筑物内的设备具有等电位、均压和多层屏蔽的安全防雷结构。
在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设计中,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是最为重要的。
以防雷为基础,做好其他两方面的接地系统的设计,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2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防雷接地在建筑接地系统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把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分为三级:一类、二类和三类,民用建筑大多采用二类防雷保护进行设计,对于建筑内存在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采用一类防雷保护设计。
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一般是由引下线、接闪器、均压环以及接地体等装置组成。
其中接闪器可以使用避雷带、避雷针或者针带组合接闪器。
其中避雷带要沿房角、房脊、房檐等溶液受到雷击的地方敷设。
建筑表面外露的金属构件和管道要与避雷带相连接。
建筑上的接闪器要同下线焊接相连通。
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引下线要尽量利用钢筋混凝柱的钢筋作为引下线。
选为当做引下线的柱内两根主钢筋的直径一般不小于12mm,其两者的连接一般使用焊接法或者绑扎法均可。
对于建筑物周围引下线的下部适当位置要设置几个测量点,可以把人工接地体同等电位的连接板连接。
对外引连接板同引下线的连接要使用焊接。
引下线上端要同建筑的避雷装置焊接,下端要同接地体焊接。
对于引下线的这种设计优点很多,雷电流的泄漏点多、省材料、施工方便以及不损坏建筑物外观。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7 防雷与接地设计7.1雷电防护7.1.1建筑物应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超过250m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100m,且不高于25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20m,且不高于10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l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7.1.2建筑物应根据雷电防护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7.1.3当采用接闪网和接闪带保护时,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接闪网格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5m×5m或6m×4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7.1.4当采用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滚球法保护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0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45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60m。
7.1.5引下线应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且应沿建筑物外轮廓均匀设置。
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或钢筋柱可利用时,应专设引下线。
电气-防雷接地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 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第1.0. 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第 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节-般规定第3.1.1条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第 3.1.2条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3.2.1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二、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按表3.2.1确定;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有管帽的管口外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空间隔表3.2.1装置内的压力与同围空气压力的压力差(kpa) 排放物的比重管帽以上的垂直高度(m) 距管口处的水平距离(m)〈5 重于空气 1 25~25 重于空气2.5 5≤25 轻于空气2.5 5>25 重或轻于空气5 5三、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当其排放物达不到爆炸浓度、长期点火燃烧、一排放就点火燃烧时,及发生事故时排放物才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安全阀,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无管帽时可仅保护到管口.四、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五、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图3.2.1),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3m:1. 地上部分:当hx<5Ri时,Sa1≥0.4(Ri+0.1hx) (3.2.1-1)当hx≥5Ri时,Sa1≥0.1(Ri+hx) (3.2.1-2)2. 地下部分: Se≥0.4Ri (3.2.1-3)式中Sa1-空气中距离(m);Se1-地中距离(m);Ri-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支柱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Ω);Hx-被保护物或计算点的高度(m).图 3.2.1 防雷装置至被保护物的距离六、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图3.2.1),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3m:1.当(h+l/2)<5Ri时,Sa2≥0.2Ri+0.03(h+l/2) (3.2.1-4)2.当(h+l/2)≥5Ri时Sa2≥0.05Ri+0.06(h+l/2) (3.2.1-5)式中Sa2 - 避雷线(网)至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m);h - 避雷线(网)的支柱高度(m);l - 避雷线的水平长度(m).七、架空避雷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3m:当(h+l1)<5Ri时,Sa2≥1/n〔0.4Ri+0.06(h+l1)〕(3.2.1-6)当(h+l1)≥5Ri时,Sa2≥1/n〔0.1Ri+0.12(h+l1)〕(3.2.1-7)式中l1-从避雷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支柱的距离(m);n-从避雷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支柱并有同一距离l1的个数.八、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第3.2.2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二、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 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五款的要求.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第3.2.3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人,其埋地长度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15m: (3.2.3)式中l - 金属错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于地中的长度(m);ρ- 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二、架空金属管造,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第3.2.4条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避雷网时,可将避雷针或网格不大于5m×5m或6m×4m的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避雷网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二、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2m.三、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管道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二、三款的要求.四、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均压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干线环路.五、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所有进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相连,此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雷电感应之用.六、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尚宜按以下方法敷设.1. 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500Ω.m时,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况,每一引下线处应补加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当补加水平接地体时,其长度应按下式确定.(3.2.4 - 1)式中lr - 补加水平接地体的长度(m);A - 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m2).当补加垂直接地体时,其长度应按下式确定.(3.2.4 - 2)式中lv-补加垂直接地体的长度(m).2. 当土壤电阻率ρ为500Ω·m至3000Ω·m时,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注: 按本款方法敷设接地体时,可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值.七、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的措施:1. 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2. 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八、在电源引人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第 3.2.5条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rn.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3.3.1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揩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第3.3.2条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物体,应按下列方式保护.:一、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管道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二款的要求.二、排放无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烟囱,1区、11区和2区爆炸危险环境的自然通风管,装有阻火器的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本规范第3.2.1条三款所规定的管、阀及煤气放散管等,其防雷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第3.3.3条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I 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2m:Se2≥0.3KcRI (3.3.4)式中Se2 - 地中距离(rn);KC - 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应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 66,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44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第3.3.5条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本规范第2.0.3条二、三、八、九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尚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二、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三、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为10mm钢筋的截面积.四、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4.24k c2 (3.3.5)式中S - 钢筋表面积总和(m2).五、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3.3.5的规定.六、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的连接,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连接或悍接.单根钢筋或圆钢或外引颈埋连接板、线与上述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第3.3.6条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300Ω·m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它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但其接地体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规格尺寸表3.3.5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规格尺寸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m) 扁钢(mm) 圆钢ⅹ根数≥直径(mm)≥60 4ⅹ25 2ⅹΦ10≥40至<60 4ⅹ50 4ⅹΦ10或3ⅹΦ12<40 钢材表面积总和≥4.24m2注:①当长度相同、截面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②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③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人箍筋的表面积.一、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的敷设应符合本规范第3.2.4条六款1项的要求,但土壤电阻率ρ的适用范围应放大到小于或等于3000Ω·M.二、在符合本规范第3.3.5条规定的条件下利用槽形、板形或条形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当槽形、板形基础钢筋网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或成环的条形基础钢筋所包围的面积A大于或等于80m2时,可不另加接地体.三、在符合奉规范第3.3.5条规定的条件下,对6m柱距或大多数柱距为6m的单层工业建筑物,当利用柱子基础的钢筋作为防雷的接地体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另加接地体:1.利用全部或绝大多数柱子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2.柱子基础的钢筋网通过钢柱,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子、屋架、屋面板、吊车梁等构件的钢筋或防雷装置互相连成整体;3.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柱子基础内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0.82m2.7. 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其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8. 门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其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另设接地装置.二、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应符合本规范第3.2.2条二款的要求,但长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三、建筑物内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第3.3.8条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的反击,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不相连时,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按下列表达式确定:当lx〈Ri时,sa3≥0.3kc(Ri +0.1lx ) (3.3.8-1)当lx≥5Ri 时,s a3≥0.075kc(Ri +lx ) (3.3.8-2)式中sa3 一空气中距离(m);Ri 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Ω);lx 一引下线计算点到地面的长度(m).二、当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相连或通过过电压保护器相连时,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按下列表达式确定:s a4≥0.075kc lx (3.3.8-3)式中s a4一空气中距离(m)Ilx 一引下线计算点到连接点的长度(m).当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同时建筑物的大部分钢筋、钢结构等金属物与被利用的部分连成整体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可不受限制.三、当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可不受限制.四、当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混凝土墙、砖墙隔开时,混凝土墙的击穿强度应与空气击穿强度相同,砖墙的击穿强度应为空气击穿强度的1/2.当距离不能满足本条第一、二款的要求时,金属物或线路应与引下线直接相连或通过过电压保护器相连.五、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的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当低压电源线路用全长电缆或架空线换电缆引人时,宜在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当Y,yno型或D,yn11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在高压侧采用电缆进线的情况下,宜在变压器高、低压侧各相上装设避雷器,在高压侧采用架空进线的情况下,除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外,尚宜在低压侧各相上装设避雷器.第3.3.9条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低压线路全长采用埋地电缆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对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上述金属物尚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二、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其低压电源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低压架空线应改换一段埋地金属错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人,其埋地长度应符合本规范(3.2.3)表达式的要求,但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1. 平均雷暴日小于30d/a 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引人建筑物内,但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在入户处应装设避雷器或设2~3mm的空气间隙,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防雷的接地装置上,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2)入户处的三基电杆绝缘子铁脚、金具应接地,靠近建筑物的电杆,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佘两基电杆不应大于20Ω.三、本规范第2.0.3条一、二、三、八、九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其低压电源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低压架空线转换金属皑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人时,其埋地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5m,尚应符合本条第二款1项的其它要求.2..当架空线直接引人时,在人户处应加装避雷器,并将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靠近建筑物的两基电杆上的绝缘子铁脚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四、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3.3.10条高度趔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1. 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钢筋的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的要求;二、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四、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第3.3.11条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当防雷的接地装置符合本规范第3.3.6条的规定时,可不计及其接地电阻值.放散管和呼吸阀的保护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的要求.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3.4.1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揩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胸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对本规范第2.0.4条二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第3.4.3条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规定:一、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1.89kc2 (3.4.3)式中S --钢筋表面积总和(rn2).二、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3.4.3的规定.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规格尺寸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m) 扁钢(mm) 圆钢ⅹ根数≥直径(mm)≥601ⅹΦ10≥40至<60 4ⅹ20 2ⅹΦ8<40 钢材表面积总和≥1.89m2注:①当长度相同、截面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②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③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人箍筋的表面积.第3.4.4条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300Ω·rn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它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其接地体应符合本规范第3.3.6条的规定,但其二、三款应改为在符合本规范第3.4.3条规定的条件下及其三款3项所规定的钢筋表面积总和改为大于或等于0.37m2.第3.4.5条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方式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说明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 国家标准及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 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0DX001《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1~4《室内管线安装》D301-1~33. 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范,标准图集;4. 业主对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二. 工程概况1. 本工程建筑名称为宝兴TESCO购物中心位于广州天河区东圃;2. 本工程建筑物层数:购物中心地上4层,地下2层;地上每层建筑面积约8023m2,总建筑面积64720.1 m2,建筑高度21.15m。
3. 本工程建筑物为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三. 防雷及接地系统1. 本工程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3312次/年,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设施。
2. 防雷措施:本工程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2.1 防止直击雷措施2.1.1 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女儿墙等部位设置避雷带,并在建筑物屋面设置不大于10x10米或12x8米的避雷网格。
不同高度的避雷带应焊接连通。
2.1.2 屋面上所有金属构件应用∅12热镀锌圆钢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体可加装独立小针保护。
2.1.3 采光天窗的金属框、钢雨蓬、钢栏杆、风管以等应用∅12热镀锌圆钢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屋顶风机支架以及避雷短针应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2.1.3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两根主钢筋∅≥16mm)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18m。
2.2 防侧击雷措施2.2.1 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2.2.2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本建筑外墙上的广告排等金属外框的顶端和底端应就近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
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准则
1.4 当防雷及等电位采用共同接地时,接地电阻应按各系统中的要求的最小值设置(≤1Ω)。
1.5 分层机电设备接地,兹分为水泵、配电盘、强弱电间、桥架及母线、3大运营商机房、外露风机及冷却水塔、发电机等。
1.6 弱电设备指建物内外监控设备浪涌保护,及室外立柱监控设备防雷保护。
二 建筑物本体防雷设计
2.1 接地体的设置类型:①筏板或箱形基础,②独立基础,③桩基。
表2.2 雷区防护分区 LPZ0A区 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于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LPZ0B区 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是遭受直接雷击,属于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LPZ1区
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进一步 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2.7 屋顶彩灯或屋顶外轮廓照明装置的设计的原则
2.7.1 屋顶照明装置应设有防雷保护装置,同时其线路必须穿金属管。
2.7.2 供屋顶照明用配电盘内需设浪涌保护器,并就近与防雷装置连接。
三 分层机电设备等电位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总等电位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接地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集中采暖季空调系统的升压管等导 电体进行连接,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2.2.2
规格:当钢筋≥φ16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φ10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 线。
2.2.3 室外需接地的设备:外墙引下线在地坪下0.8~1m处用40X4或φ12mm镀锌导体引出与室外接地线焊接,并作防腐处理。
2.2.4
建筑电气之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
7.7 接地要求和接地电阻
一、接地要求 1. 系统 在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导 体()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相连接。 2. 系统 采用系统时,当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从某点分开后不应再合并,且中性导体不应再接地。
3. 系统 在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所连接的接地极不应 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极相连接。 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宜采用保护导体与共用的接地网或保护接地母线、 总接地端子相连。
5. 屏蔽接地 (1)电路的屏蔽罩接地 (2)电缆的屏蔽层接地 (3)系统的屏蔽体接地
二、接地方式 1. 单点接地
2. 多点接地
3. 混合接地ຫໍສະໝຸດ 4. 浮地三、接地装置 1. 接地体 又称接地极,指埋入地下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和金属导体组,是接地电流流向土壤 的散流件。
2. 接地线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5. 系统 该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线路中有中线N线.
7.6 接地装置
一、接地种类 1. 工作接地
在系统和系统中,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的要求的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该接 地成为工作接地或配电系统接地。
在电子电路中工作接地是为电路正常工作而提供的一个基准电位。该基准电位可以设为电 路系统中的某一点、某一段或某一块等。比如直流地、交流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 功率地、电源地等。
系统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是目前我国在低压系统中普遍采取的接地方式。
系统中的线上在正常工作时无电流,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无对地电压,保证操作人员的 人身安全;在事故发生时,线中有电流通过,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故障。一般规定线不 允许断线和进入开关。N线(工作零线)在接有单相负载时,可能有不平衡电流。
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
2021
2023
7.1过电压 7.1.1 过电压的形式
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
外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直击雷击
感应雷击
雷电波侵入
操作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
切断小电感电流
断开小容量负载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间隙性的电弧接地
幅值与电网的额定电压成正比,一般不会超过系统正常运行时相对地(单相)额定电压的3~4倍,因此对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绝缘威胁不是很大
它是大气中带电云块之间或带电云层与地面之间所发生的一种强烈的自然放电现象。 有线状、片状和球状等形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1.内部过电压
2.雷电过电压
3.雷云放电过程
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电磁效应
雷电的 机械效应
雷电的闪络放电
雷电的热效应
雷电流特性
雷云放电具有
很高的电压幅值和
强大的电流幅值。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 直击雷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 入侵波过电压 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热效应 雷电的电磁效应 雷电的机械效应 雷电的闪络放电
定义:负载则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作用: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 方法: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
接地
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
IT系统 TT系统 TN系统
TN-S系统 TN-C系统 TN-C-S系统
7.4.2 接地的类型和作用
为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地运行,人为地将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如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及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如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接地引下线)直接或经消弧线圈、电阻、击穿熔断器等与地作金属连接。
20×20米或 22×18米 25米 30Ω 60米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范本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范本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和防雷是保证建筑物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
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其他导电元件与大地相连,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运行稳定。
防雷则是通过合理的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减少雷击引起的危害。
一、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建设和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对于一些老旧建筑及设备,存在着接地和防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雷电频发的地区,接地和防雷问题更是受到重视。
因此,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和防雷范本非常必要。
二、接地系统设计原则接地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接地电阻低:接地电阻是评价接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低接地电阻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合适的接地电阻一般应保持在5欧姆以下。
2.接地系统分布均匀:接地网的布置应符合规划,能够覆盖整个建筑物的电气设备。
对于大型建筑物,应设计合理的接地分区。
3.接地系统的连通性好:各接地体之间应采用良好的连接方式,确保接地系统的连通性。
特别是在接地电阻测试时,要保证测试电流传输顺畅。
4.接地体材质好:接地体的材质应选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的材料,如优质铜材或镀铜材料。
5.接地体埋深合适:接地体的埋深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一般为1米以上。
在特殊情况下(如土壤电阻率较高),应适当增加接地体的埋深。
三、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原则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善的耐雷设计:根据建筑物和设备的特点,确定适当的耐雷标准和等级,进行合理的耐雷设计。
2.合理的避雷装置布置: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特点,布置适当的避雷装置。
重要设备应加装单体避雷装置,提高防雷能力。
3.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保证接地电阻低,并与建筑物的电气系统接地系统连接。
4.设备及线路防雷措施:建筑物内部的设备及线路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如装设过压保护器、采用合适的线缆和绝缘材料等。
民用建筑物防雷电气设计
民用建筑物防雷电气设计【1】一般规定1、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物(含构筑物)防雷设计,对于有爆炸及火灾危险的建筑物防雷,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执行。
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不应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
4、新建建筑物应根据其建筑及结构形式与有关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导体作为防雷装置。
5、年平均雷暴日数,需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资料确定。
6、民用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和防侧击的措施。
2、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网)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
避雷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并应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
(2)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3)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的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引出屋面的金属体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4)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5)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
(6)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1)专设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2)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做具体规定,间距不应大于18m,但建筑外廓易受雷击的各个角上的柱子的钢筋或钢柱应被利用。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可不作规定。
3、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为防止雷电波的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29T09:13:04.69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4期作者:张伦
[导读] 建筑电气系统的构建设计需要切实把握好对于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布置,能够促使防雷接地系统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应用效果,尽量避免可能形成的明显雷电侵蚀威胁。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西安 713800
摘要:建筑电气系统的构建设计需要切实把握好对于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布置,能够促使防雷接地系统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应用效果,尽量避免可能形成的明显雷电侵蚀威胁。
文章就首先从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室外设计以及室内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然后又具体探讨了在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中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随着当前我国建筑电气系统的不断发展,相应复杂性越来越高,这也就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建筑电气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细化分析,促使其能够表现出更强的实际应用效益,尤其是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外界干扰因素的防护。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应用极为必要,需要切实围绕着相应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工作进行详细探究,确保其能够形成较强的防雷安全效益,最大程度上规避可能形成的明显安全隐患威胁。
1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外部设计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中,建筑物外部设计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能够较好形成理想的整体电气系统防雷效果,需要结合具体部件的安装进行严格把关,其中较为关键的设计要点内容如下。
(1)接闪器的设计。
对于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在户外的设计,需要首先把握好对于接闪器的有效选择和设计安装,能够确保接闪器能够具备理想的接受雷电效果,避免雷电对于建筑电气系统形成的明显威胁,恰当选择合理的金属导体进行处理。
具体到接闪器的设计方式上来看,主要涉及到了避雷网、金属屋以及避雷针等,需要结合具体建筑物的整体外形需求进行布置,促使其能够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效益,并且能够具备协调性。
(2)引下线。
对于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在户外的设计处理,针对引下线进行有效布置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其需要确保引下线能够具备理想的雷电引导效果,形成流畅的电流通路,避免可能带来的较大不良威胁隐患。
结合这种引下线的有效设计,其同样也需要首先保障引下线的质量,确保其导电性能较为突出;此外,还需要针对引下线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能够促使引下线采取暗装方式在相关柱体或者是剪力墙中进行布置,整体性较强[1]。
(3)接地装置。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处理中,较好实现对于接地装置的有效应用同样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环,需要切实围绕着接地装置的布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进行详细探索。
结合具体接地装置的应用,其涉及到了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有效应用,需要确保相应接地装置能够具备较强的实际效益,有助于实现对于雷电导入地下的处理。
在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用中,当前主要借助于周圈式接地方式,能够更好提升接地安全效果,避免雷电电流存在影响到建筑电气稳定性。
2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内部设计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中,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户内相关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布置,能够促使其表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降低雷电可能带来的各个方面隐患威胁。
在室内进行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设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等电位联结。
对于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内部设计,需要切实做好等电位连接处理,促使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运行稳定性,相应金属构架、金属装置以及电气装置等,都能够形成较强的有序连接,如此也就能够确保其处于同一电位,有效实现对于防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在这种等电位联结处理中,还需要加强对于电涌保护器的有效应用,该装置能够较好实现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全面防护,促使其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具备理想等电位联结效果。
对于这种等电位联结工作的处理,还需要切实把握好具体连线操作,能够促使相应等电位联结较为适宜可靠,尤其是对于接地干线以及等电位箱引出的线路,更是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促使其能够形成较强的等电位联结效果[2]。
(2)合理屏蔽。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内部设计中,还需要切实把握好合理屏蔽工作的设计,能够促使所有的微电子设备得到较好防护,避免其在雷电影响下出现受损问题。
基于此,需要针对微电子设备所处房间进行详细屏蔽,促使其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整体干扰防控效果,避免可能带来的较大雷击隐患。
结合屏蔽网以及仪器金属外壳的连接应用需要准确合理,确保其能够在户外避雷装置接闪时具备理想稳定效益,提升自身防雷击水平。
此外,相应屏蔽装置的应用还需要切实把握好对于电磁脉冲的有效应用,能够促使相应电磁脉冲被全面防护,避免对于微电子设备形成干扰威胁。
3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注意事项
具体到现阶段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具体设计应用中,必然还需要重点把握好新要求和新重点,确保防雷接地效果得到较好保障,其中较为关键的要点如下。
(1)注重感应雷的防护。
在以往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用中,最为核心的目的就是避免直接雷的威胁,促使直击雷的机械破坏得到较好防控,但是随着当前建筑电气系统中微电子设备的增多,还应该重点加强对于感应雷的有效防护。
这也就必然导致相应防雷接地系统更加应该关注于各个细节,能够实现对于感应电压的有效规避控制,避免各个智能家居设备或者是计算机等受到影响和威胁[3]。
(2)注重系统性。
对于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设计处理,还需要切实把握好对于系统性的关注,能够促使相应防雷接地系统能够具备更强的全面防护效果,对于各个具体组成部分进行细化,避免其形成以往防雷接地中的孤立结构。
基于此,在具体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把握其系统性,除了要结合不同区域进行不同防雷处理外,还需要关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提升整体防雷效果。
(3)注重等电位联结。
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布置中,重点加强对于等电位联结的处理必不可少,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更是需要确保其各个楼层均能够表现出较强的联结效果,避免可能对于建筑物形成的不良干扰[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设计布置,其难度在当前越来越大,如此也就更加需要切实围绕着相应防雷接地系统进
行详细分析,从室外以及室内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综合提升整体防雷效益。
参考文献:
[1] 邹立军.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探讨[J]. 科技与企业. 2012(04)
[2] 王媛.建筑供配电及防雷接地系统[J]. 居舍. 2017(24)
[3] 徐永霞.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 居业. 2018(04)
[4] 占勇.防雷接地系统监理要点探讨[J]. 建设监理.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