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3-人教版

了解后印象派绘画
特点:表现画家的
主观感受和艺术形
式的探索为目标……
欣赏了解丰富题材
的印象派绘画......
思考探究
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归纳小结
追求光影、色彩,客观再现自然瞬间的印象派: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
毕莎罗、西斯莱、卡萨特
新印象派(分支点彩派)修拉
强调感受和艺术形式的后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
美术、古埃及(涂鸦)》》古
典发源(形象生动的希腊、
罗马壁画)》》伟大的文艺复
兴(庄严细腻生动、立体
古典绘画)》》传统与革新
(巴洛克、浪漫主义)》》追
求生活的真实(现实主义)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
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表
现的题材,改变了传统的的
创作思维和方法,开创新了
的色彩画法。
后印象派:在印象派的基础
情感态度
价值目标
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理解印象派的艺术主张和
审美追求。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
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
印象派的绘画特点及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额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西方绘画史(脉络):史前
上完成了西方绘画从传统向
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者在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
后的重要作用。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观看古典与
印象作品对比图片
初步让学生明白
西方绘画的发展
历史
让学生基本了解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修拉
修拉为了制作 《大碗岛上的 星期日》这一 幅巨作,修拉 整整花费了两 年的时间。这 幅画描写的是 巴黎附近奥尼 埃的大碗岛上 一个晴朗的日 子,游人们在 阳光下聚集在 河滨的树林间
休息
修拉
修拉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塞尚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 派之间的重要画。塞尚由毕沙 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 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 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
于后印象派。
“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形也 就成了。”塞尚在他讲到他的 画时,经常重复这句话。在印 象主义革新家的团体里,他进
行的是个人艺术革命。
塞尚
收藏于 伦敦的考陶尔德学院 的《玩牌 者》塞尚
收藏于 费城的巴恩斯美术馆 的《玩牌 者》塞尚
塞尚
收藏于 巴黎的奥赛博物馆 的《玩牌 者》塞尚卡塔尔王室 2011年2.5亿 美金买下收 藏 画于1895 塞尚《玩牌 者》系列最 后一幅, 是 色调最阴暗
的一幅。
塞尚
塞尚
梵高
这么 多自 画像?
梵高一辈子画了四十多幅自画像,不是因为他自恋,而是因为穷, 他请不起模特,所以画来画去只能画自己,在他的那个年代,他绝
对是屌丝中的屌丝,loser中的loser。
画派的开山之作。
莫奈
《鲁 昂大 教堂》
莫奈
莫奈
这组名为《鲁昂大教堂》的油画作品是莫奈在1892年2月至4月中旬及1893 年,这两次大行动中为此教堂绘制了30余幅油画(这里只展示了其中二十 四幅油画作品)。他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画的。第一个位置差不多选在教 堂的正对面,即一家衬衫店。商店内的工人来来往往,使得他无法工作; 他于是又在一家时装店二楼的试衣间安顿下来;由于顾客的埋怨不绝于耳, 画家只得用一扇屏风把自己同外界隔开。到了1893年,他又选了第三个地 方;这一次,他经常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同时作画,最多时候同时画14幅画, 随着光线和时间的转换而不停地奔波于各帧画幅之间,努力捕捉色调和明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授课教师:王璇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科目:美术年级:高中授课教师:王璇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之外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七课。
本课教材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教法学法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
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
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四、教学环境与资源1、教学环境①多媒体网络教室②大屏幕投影2、教学及学习资源①教材、教学设计②关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的相关网站。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基于学情,将理论上升到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同时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的学问点,可能在学问传授过程中的过于生硬化。
因此,在授课技巧方面除了常规的授课方式外,我还采纳了情境法、嬉戏法等,易于激发学生的踊跃性,同时将学生的留意力始终保持在课程内容上。
三、说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设置了一下教学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从而体会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通过探讨、观赏、情感体验等方式,驾驭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
提高观赏美、鉴赏美的实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酷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开展,以及艺术特色。
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五、说教学方法(一)教法提问法、讲解并描述法一一通过讲解、陈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问。
(二)学法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感知觉是思维的势必前提”,因此我主要采纳了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索分析总结进展构思设计,即“直观感受法”、“效仿迁移法”。
六、说教学打算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七、说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
引起学生爱好,有身临其境之感。
导入新课。
播放莫奈作品《印象•日出》视频短片,画面中旭日东升,渔船缓缓驶出,天水交融,大家看了作品后有什么感受?(烟雾迷漫,瞬息即逝)顺势导入课题——《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二)新课教学1.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导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有了必须的思索。
由此切入主题。
师:画面中的作品就是闻名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提问:说说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出示作品《玩纸牌的人》画面中的主体是两个下棋的人,初看之给你什么感受?你认为后印象主义有什么特点呢?又是谁的作品呢?学生答复,老师总结:凄凉与苦痛。
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高中人教版美术 鉴赏 (二)外国美术鉴赏 7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课件 (

《玩纸牌的人》塞尚(法国)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割掉耳朵的自画像
凡·高生平
凡·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 之家,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 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但最后 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在1886年以前, 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 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高随他的弟弟来 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 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 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 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保罗·塞尚简介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 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 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 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 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 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 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 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 家。
震撼。
(台币6亿4768万)。
高更
塔 希 提 岛 的 妇 女
我们从那里来? 往那里去? 我们是什么?
高更 ( 法国 )
学生实践:
1.分析讨论印象派大师作品,写出你 对印象派大师及作品的认识。
2.每组任选自己喜欢的印象派大师的 作品,临摹并体会印象派的画法。
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每组所画的印象派 绘画作品,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向 日 葵 凡 高 ( 荷 兰 )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 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 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 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 爱的最强光,《向日葵》 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 热爱。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一、说教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高中美术鉴赏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19世纪绘画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学习。
能深刻把握印象派在绘画历史长中的深远意义。
培养一双发现美、鉴别美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内涵。
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具备对美的洞察能力,养成热爱美、欣赏美、热爱美的美好情感。
二、说学情分析高中学生主导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时喜欢学习一些富有内涵地理论性知识。
本课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之印象主义孕育了深厚地文化成分。
恰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基于学情,将理论上升到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同时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可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过于生硬化。
因此,在授课技巧方面除了常规的授课方式外,我还采用了情境法、游戏法等,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程内容上。
三、说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设置了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从而体味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重点】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五、说教学方法(一)教法提问法、讲述法——通过讲解、陈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学法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考分析总结进行构思设计,即“直观感受法”、“模仿迁移法”。
六、说教学准备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七、说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七课。
教材的内容分三个专题介绍,以代表画家及作品为贯穿线,穿插对印象派的分析。
针对学生大多不了解“印象派”美术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定在对代表画家的经典作品欣赏上。
教学设计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为根据。
力争“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法”教师少讲些,“探索创新性教育方式方法”学生多尝试。
试图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发动学生利用书籍和网络搜集一些欧洲传统及现代的绘画作品,以下发学案为引导尝试完成基本教学目标。
以本科贯穿线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研究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一方面在课堂上根据教师安排的情境积极发言,另一方面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及升华讲解,来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对美术知识了解较少,而且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也很少。
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显得尤为珍贵,能方便学生查找图片和信息。
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有以下特点:厌倦说教喜欢直观感受、喜欢表达、希望有展示舞台、渴望被长辈认可和成功等。
这些特点如果可以合理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也可以使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表现;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并加以分辨。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PPT课件

莫奈 (1840~1926) 《印象·日出》
6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港口日出时的一幅风景
画。初升的太阳改变了一切景物的颜色,将它们都 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是一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 独特景象,而莫奈却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的描绘了 出来。西方人长期看惯了传统油画的精细画法,对 于这种近乎速写式的油画,自然要感到吃惊和难以 理解。这正标志着一种新的画风的诞生。
25
夜 晚 的 咖 啡 馆 26
夜晚的咖啡馆內
27
《麦田上群飞的乌鸦》
28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29
《玩纸牌的人》塞尚(法国)
30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31
高更
32
我们从哪那里来? 往哪里去? 我们是什么?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9
猜一猜 这是什么时间的鲁昂教堂?
清晨
正午
傍晚
10
莫奈(法国) 《 干草垛》
11
莫奈习惯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 法和敷色也十分自由,且富有写意性。作品忽视 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 莫奈 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他的作品除 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某些与自然相 关联的神秘色彩。画面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 果,也是他创作的显著特色。他的探索,无疑也 给予以后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外国美术鉴赏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1
2
《泉》 安格尔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教案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绘画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印象派绘画与后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绘画提倡户外写生,真实地描绘外光下景物的光色变化,改革了油画技法对西方油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印象派绘画的光源色、条件色、补色关系对古典油画表现物象固有色来说是科学的进步。
根据教材内容讲清印象派的由来与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手法之间的不同,不要从字面意思上去曲解印象派。
而后印象派的出现是印象派的反叛与进步。
印象派绘画提倡户外写生真实地描绘外光下景物的光色变化,但它追求的是外光下色彩的瞬间变化。
而后印象派绘画则主要表现的是画家对物象色彩的主观感受,不受外光下物象色彩瞬间变化的制约,所以说后印象派绘画是对印象派绘画的进步。
后印象派绘画还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
后印象派绘画为西方绘画走向现代开启了大门。
在印象派绘画和后印象派绘画中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是代表画家须作重点介绍。
课时:1--2教时教学目标:1、学习完本课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印象派绘画的概念及由来。
2、让学生明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的本质。
3、重点了解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莫奈、塞尚、高更、凡·高。
教学重点: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具体作品的分析、讨论、评述。
教学难点: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在绘画发展中的历史性贡献(印象派绘画改变了对物象固有色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的表现了物象的光色变化。
后印象派绘画则用色彩表现了自己对物象的主观感受。
)教学方法:PPT课件展示结合课堂讲授与师生提问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C'est la vie”的来由:法国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家,法国人热爱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感。
二.印象派绘画作品分析学生欣赏法国画家莫奈《日出·印象》、《雾中的国会大厦》。
讲授:1、什么是印象派。
2、印象派的由来。
3、印象派绘画的的表现方法。
4,印象派绘画作品赏析:莫奈《草垛》系列,《睡莲》系列;雷诺阿的人物肖像,《煎饼磨坊的舞会》,《船上的午餐》;德加《舞台上的舞女》,《苦艾酒》等作品。
人教版高二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课件

• 代表人物:
•
梵高(荷兰)
•
高更(法国)
• 小问题:
请问大家在听到梵高名字的时 候最先想到的是他的什么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敬神节》
下面我们结合不同的现代歌曲来更直观的理解每幅画 带给你的不同节奏感。
• 二、西方现代派美术
西方现代派美术是西方自20世纪初到60年代 之间的各种美术派别的总称。 现代美术推崇的是“表现说”。西方现代 美术家把表达独特的个人情感、创造新的美 术形式作为唯一的目标,将以往的美术题材、 技巧和风格看作是必须突破的框框和限制。
• 现代派派别名称及其代表人物
派别 代表人物
表现主义
蒙克(挪威)
野兽派
马蒂斯(法国)
超现实主义
达利(西班牙)
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俄国)
立体主义
毕加索(西班牙)
四、课堂小结
后印象主义: 通过画面脱离对自然对象的依赖,具有 强烈主观性的形象和形式。 西方现代派: 推崇的是“表现说”,把表达独特的个 人情感、创造新的美术形式作为唯一的目标, 推翻以往的美术题材、技巧和风格所造成的 限制。
五、课后思考:
相对来说,你更喜欢西方传统美术, 还是 家 的 合 作 ~~~
后印象主义
与
西方现代派美术
讨论:大家通过观察这两幅油画作品,分 别说出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
构图
古 典 传 统 油 画 后 印 象 主 义 油 画
色彩 和谐
真实
人物 形象 写实
再现
风景 特点
客观 逼真
完整
全面
随意
鲜艳 强烈
变形 表现
主观 夸张
饱满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1)

《打阳伞的丽丝》
伞下阴影处、回眸 一瞬间视觉色彩的 晶莹剔透与丽丝眼 神的非视觉色彩的 真诚魅力。
莫奈《打阳伞的女人》
• 这件作品是莫奈早期的印象技法画作。画面正中偏右站着 一位撑阳伞的女仕,而画面偏左较远处的就是她的儿子。 这是一个晴天的早上,两母子在草地上漫步。
• 整幅画只用了简单的蓝、绿、棕等自然的色彩,给人一种 宁静舒适的感觉。画中的女仕占了画面大部份的空间,成 为画的趣味中心。但左侧的小儿子与阳伞和女仕也构成一 个三角形,得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睡莲》橘园美术馆藏
它是莫奈晚年重要的作 品。在群青的湖面上,红 花白蕊简洁.飘逸。几笔 涡形的绿色勾画出闪动的 效果。视觉影响非常强烈。 这幅作品用超出写实的严 谨,达到中国艺术的“写 意”的形态,体现出精神 的自由状态和梦幻感。他 的构思奇特,笔触灵动, 境界高远,美妙无比。
• 印象派画家借鉴了巴 比松派画家和英国画 家的技法与审美理念。 他们热爱大自然并强 烈地感受到大自然。” 巴比松派风景画家对 印象派画家的影响显 而易见。印象派画家 还从中国、日本等东 方艺术中吸取营养。
爱德华·马奈《吹短笛的男孩》
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 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在探索形与色 的统一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 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 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 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 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 将形体显示出来。在这幅画中没有阴 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 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 度空间的深远感。杜米埃说过马奈的 画平得像扑克牌一样。
印象派创作理念
• 印象派画家强调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世界 的感觉和印象,而不重视牵强附会的主题。绘 画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非深奥的思想。在艺 术形式上,他们提倡户外写生,强调的是抓住 瞬间的景象,光与色的探索,注重绘画的光、 色、形、意、美的融合,他们尝试着把光和色 彩直接与美学沟通。所以他们的作品往往是 “为了色彩去画一个主题,而不是为了主题本 身”,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段。印 象派中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如马奈、莫奈、 雷诺阿、毕莎罗和德加等。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完成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以下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七课,通过对前一部分中国美术鉴赏的学习,以及对前六课外国美术鉴赏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艺术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水平能力。
本课的内容,表面上看比较单纯,只介绍两个流派,但是,这两个流派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
不仅是它们对后世的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正如本课标题所展示的,它们是使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具有关键性的流派。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特地将本课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
另外,本课也设有“相关链接”,使学生有可能了解其他一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拓宽学生的视野,不仅使学生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而且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本课内容的学习,为学好以后的鉴赏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结合教材分析,下面我开始分析学情: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但由于学业压力过大,课程较多,大多数时间也用在必修课程之上,对高中美术鉴赏学科并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不能只讲理论知识,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不仅要让学生欣赏作品,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运用已学的鉴赏知识讨论评价作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
2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的表现。
3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并能加以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来体会艺术之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人教版美术鉴赏《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美术鉴赏《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此次课程,使学生能够:1.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兴起和发展历程;2.掌握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3.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现代美术的影响;4.通过学习,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印象派的兴起和发展;2.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3.后印象派的兴起和发展;4.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
3. 教学重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为:1.掌握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2.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4. 教学难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难点为:1.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现代美术的影响;2.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欣赏能力。
5.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程采用讲授、展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6. 教学流程本节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时间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课前10分钟课程导入教师讲解课前10-20分钟印象派的发展史PPT和视频展示课前20-35分钟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PPT和作品展示,学生讨论课前35-50分钟后印象派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和绘画技法PPT和作品展示,学生讨论课前50-60分钟课程总结和提问PPT展示7. 教学资源本节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1.讲义和PPT;2.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代表作品。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紧扣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结合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物艺术品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感性地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理念和艺术特点,同时也运用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普遍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技法和艺术特点了解较少,因此,针对难点内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图像展示、PPT讲解、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难点内容。
从传统走向现代,说课稿

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材:高中《美术鉴赏》(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主要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部份进行论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
鉴赏教材在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是以西方美术的发展史为主要脉络。
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概括地说我校高一的学生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尤其是美术生,这方面特点更加明显;二是对西方现代美术感兴趣,特别是对于西方现代的作品更加感兴趣,渴望深入了解,这些都是我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
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上感兴趣,抓住学生关注的作品深入的鉴赏。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占主体,因此直观性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
(2)了解印象派绘画与后印象派绘画区别。
(3)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的表现。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
教学难点:为什么西方美术的根本性变化发生在19世纪。
五、教法、学法多媒体课件直观性教学方法辅以讲授法、提问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思路:(一)导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把握脉络1.提问:看两幅作品,说出画家、作品名以及属于哪个美术流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PPT课件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5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32
高更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9
恋人游乐园酒吧 马奈(法国)
10
《 吹 笛 的 男 孩 》 马 奈 ( 法 国 )
11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 (法国 )
12
芭 蕾 舞 女 德 加 ( 法 国 )
13
《大腕岛的星期天下午》 修拉 (法国) 14
后印象派绘画
广义指继承印象画派,并加以变革 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指塞尚、凡·高、 高更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派 的用色方法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派 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 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 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后来 的野兽派及表现派有很大影响。
高中外国美术鉴赏 第七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1
什么是印象派?
2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 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 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 》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3
《日出·印象》 莫奈(1840~1926) 4
作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欣赏印象派绘画的同时,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魅力,了解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2. 欣赏体会印象派中的三种不同倾向的风格,得出各自的艺术追求。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1. 区分印象派绘画与传统绘画,区分三种倾向印象派绘画。
2. 感受了解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3教学过程
1【导入】1
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随着大机器生产的继续深入而忙碌不安,工业革命的继续深入使社会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世人眼前。
作为西方艺术中心的法国,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也跟随着这种节奏在不断增加和延续,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其中就包括了被后世称作“拉开西方现代美术序幕画派”的法国印象主义画派。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一起去感受这两个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画派。
2【讲授】1
1.印象主义的产生,与几个客观条件有关:
①首先,不论从技术还是效果上,安格尔等写实主义大师在传统绘画上已达到顶峰,倘若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除了重复,画家们不可能走得更远。
②其次,照相技术的发明,使绘画存在的必要性发生了问题。
写实的任务注定要让位于机器了,绘画不得不从其他可能性中寻求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