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华北陆块

合集下载

华北古大陆南缘构造格架与成矿_张正伟

华北古大陆南缘构造格架与成矿_张正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专题研究·Bu 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Vol.27No.3,July2008华北古大陆南缘构造格架与成矿张正伟1,张中山1,2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 要:东秦岭地区在前海西期表现为大陆边缘的构造活动,到海西期后特别是燕山期已属于陆内造山作用,因此称之为古大陆边缘。

在对前海西期构造格架重塑的基础上,以不同建造、岩浆活动和分隔构造单元断裂资料分析为依据,以控制不同构造单元的断裂为界,自北而南将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山-熊耳山陆缘带、宽坪陆缘增生带、二郎坪弧后断陷带、秦岭古岛弧带和南秦岭泥盆纪断陷海盆。

据陆缘构造发展阶段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特点分为:华北陆块南缘太古宙古陆核边缘活动性沉积、早元古代华北陆块南缘古陆核边缘活动性缓慢沉积、中-新元古代华北陆块南缘拉张构造体制下的被动陆缘、加里东早期华北古陆南缘活动陆缘、早古生代华北陆块南缘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中生代扬子与华北板块已经拼接,进一步发生陆内A型俯冲,构造型式为近南北向的深部构造作用。

根据区域成矿的物质组成以及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划分为5个成矿系统: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成矿系统、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和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成矿系统。

关 键 词:古大陆边缘;构造格架;成矿系统;东秦岭中图分类号:P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02(2008)03-0276-13G eotectonic Framework and Metallogenic System in the South Margin of North China Paleoco ntinentZHANG Zheng-w ei1,ZH ANG Zho ng-shan1,21.S tate K ey Laboratory of Ore De posit Geochemistry,Institute o 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 ciences,Gui yang550002,China;2.Grad uate S 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Bei jing100049,ChinaAbstract:According t o t he t 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area in the south margin of North China paleocon-tinent,the geotectonic f ramework of the are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 he Huashan-Xong'er mount ains continental margin belt,the Kuanping Late Proterozoic accretion belt,the Erlangping margin basins zone,the Qinling disper-sion type island arc terrain,and the sediment ary basins of N anqinling zone.In the light of sediment build evolution stage and metallogenesis,these could be classified as follow s:t he sediment build in the active south margin of North China Paleocontinent in the pro-M esoproterozoic,the sediment build in the passive continent margin in the Middle-Late Proterozoic,the sediment build in the coveres type continent margin in the early Paleozoic,the sedi-ment build in the active margin in the Paleozoic and the phase of collision in the M esozoic.Acc ording to the c haracteristics of tectonic evolution stage and metallogenesis with the research area in the eastern Qinling,these meallogenic system could be classified as follows:1)the metallogenic system in the active south margin of North China Paleoc ontinent in the pro-Mesoproterozoic;2)the metallohenic system in the anactive continent margin in the Middle-Late proterozoic;3)the met-allogenic system in the coverse type continent margin in the early Paleozoic;4)the metallogenic system in the active mar-gin in the Paleozoic;5)the metallogenic system in the collision margin in the M esozoic.Key words:metallogenic system;tectonic evolvement;paleocotinental margin;East Q inling mount ain收稿日期:2008-05-20收到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 B41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2033)第一作者简介:张正伟(1959—),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zhangzw igcas@h otm . 世界上大多数内生金属矿床都沿大陆边缘分布[1~4],“边缘成矿”现象不仅表现为地球块体不均一性的边界控矿,也包含控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转换边界[5]。

华北陆块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华北陆块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中 图 分 类 号 : P5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0 一 4 2( 0 0 0 — 0 9 1 4 O i 1 1 2 1 ) 2 0 8 2
地堑、 山西 隆 起 、 北南 缘 中元古 代 裂 谷 带 、 辽 隆 华 胶
0 引 言
华 北 陆块构 造格 局及 其演 化是 一个 极 为复 杂 而
缘 的构造单 元进 行 了划 分 和研 究 ; 瑾 等n 白 利 用 深 层 磁 性 界 面 等 深 线 图口 向 上 延 拓 2 m 的 航 磁 图 0k
圈 出了 6 硅镁 壳顶 面 隆起 区 , 个 结合 地 质构 造 , 华 将
阿拉 善隆起 地块 、 华北 北缘 隆起带 、 燕辽 中元 古 裂谷 带 、 尔多 斯 中生代拗 陷 盆地 、 鄂 鄂尔 多斯 新生 代边 缘
第21 2 0年 第 2期 5卷 6月 0
Vo. 5 N0 2 J2 .
Ji. 01 t 2 0 n
华 北 陆 块 的 构 造 格 局 及 其 演 化

李 俊 建 罗镇 宽 , 长 海。谢 汝斌 李 德 胜 , 燕 , , , 李 洪 奎 骆 辉 刘 晓 阳 刘 晓 雪 李 生 , , , ,
北 陆块划 分为 渤海 、 吉 、 辽 东胜 、 峰 、 赤 临汾 、 济宁 、 阿
拉善 7个 古 陆核 区 ; 家善 等 将华 北 陆 块划 分 为 伍
收 稿 日期 : 2 1 2 0 0 00 — 9
基 金 项 目 : 中国 地 质 调 查 局 国 土 资 源 大 调 查项 目( 号 : 9 9 0 0 1 0 3 2 0 1 2 0 3 ) 科 学 技 术 部 社 会 公 益 研 究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 编 l 9 1 2 2 8 0 ,0 1 0 0 0 8 和 项 目编 号 : 0 1 B 0 5 ) 助 。 2 0 DI 1 0 6 资

第3章华北陆块

第3章华北陆块
古郯庐地震带郯常州沟组底砾岩常州沟组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一粉砂岩薄层与粉砂质泥岩互层石英砂岩一粉砂岩薄层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串岭沟组板岩黑色页岩一粉砂岩夹白云岩透镜体和夹层组成黑色页岩一粉砂岩夹白云岩透镜体和夹层组成团山子组上部砂岩薄层状泥质白云岩薄层状泥质白云岩中细粒石英长石砂岩中细粒石英长石砂岩团山子组上部白云岩团山子组泥质粉砂岩团山子组大红峪组接触界线火山玻屑一晶屑粗面质凝灰岩火山玻屑一晶屑粗面质凝灰岩大红峪组下部石英砂岩大红峪组中部火山岩大红峪组中部火山碎屑岩大红峪组上部砂岩波痕高于庄组下部中薄层灰岩高于庄组底部砂岩中波痕高于庄组中部较深水中薄层灰岩高于庄组灰岩中地震裂缝充填构造生物钻孔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发生了大规模裂陷作 用,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和裂陷 盆地的充填序列清楚地记录了150Ma以来的 幕式裂陷过程。多幕裂陷作用是地球节律 现象在盆地演化中的具体表现,也是认识 地球表层演化节律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国东部中 生代盆地和 火山岩分布
中国东部中新生 代发生了大规模 裂陷作用,裂陷 盆地的充填序列 清楚地记录了 150Ma以来的幕式 裂陷过程。多幕 裂陷作用是地球 节律现象在盆地 演化中的具体表 现,也是认识地 球表层演化节律 的重要方面之一。
泛 大 陆 旋 回 ?
泛大陆I Pangea
超级大陆II Rodinia
超级大陆III
超级大陆Iv?
一、华北陆块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中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再破裂 2.新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会聚和拼贴 (三)古生代-稳定大陆演化 (四)中新生代-构造活化与陆内造山

尧山实习

尧山实习

目录第一章引言 (3)第二章实习过程 (3)2.1实习一 (3)2.2实习二 (4)2.3实习三 (5)2.4实习四 (5)2.5实习五 (5)2.6实习六 (5)2.7实习七 (6)第三章实习区概况 (6)3.1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 (6)3.2尧山交通人文情况 (6)第四章实习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主要特征 (7)4.1实习区地质概括 (7)4.1.1地质构造基础 (7)4.1.2地质发育史 (8)4.2实习区地貌类型和形态 (8)4.2.1地貌形成的地质背景 (8)4.2.2地貌形成阶段 (8)4.2.3地貌形态 (9)4.3实习区土壤 (10)4.3.1土壤形成条件 (10)4.3.2主要土壤类型 (11)4.3.3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12)4.4实习区气候 (13)4.4.1云量和日照 (13)4.4.2降水 (13)4.5实习区的植被 (13)4.5.1植物区系特征 (14)4.5.2石人山地区的主要植物类型 (14)4.5.3气候与石人山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 (14)4.5.4草本植物随海拔高度梯度的变化 (15)4.5.5植物资源的概况 (16)4.6实习区水资源 (16)4.6.1地下水 (16)4.6.2地表水 (17)第五章心得体会 (18)第一章引言自然地理学时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以为其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的道理。

如果要真正理解课本和课堂上的知识,就要通过野外实习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通过实习,我们就是要学会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课堂教学上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方法和技能,包括正确使用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工具,资料的收集,野外测量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综合分析等。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一、内容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 - 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1879 年第一卷首次出版, 1907 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二、《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共三十七章。

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在我的祖父辈之中,也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池塘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追逐着;长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各自的身体隐藏在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三章石蚕我往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

这种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

内蒙古察右中旗乌兰巴山复式岩体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内蒙古察右中旗乌兰巴山复式岩体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时代 花 岗岩类 岩体 在空 间上 的共 生 。组成 复式 岩体 的各部 分彼 此之 间不存在 必然 的成 因联 系 , 们可 它
以是 同一 成 因类 型 的 花 岗岩类 , 可 以是 不 同 成 因 也
类 型的花 岗岩 类 。而乌 兰 巴山复 式岩 体就是 不 同类
型 的花 岗岩类 组合 , 野外宏 观 看 , 石类 型 由 中性 从 岩
收 稿 日期 : 0 l l— 0 2 1— 2 2
中钾长石为微斜长石 , 反映岩体为中深成相 , 岩浆沿
断 裂 以主动 方式侵 入 。本 次工 作发 现岩 体与 围岩 具 有 明显 而清 楚 的侵 入 接 触关 系 , 岩 枝 或 岩株 状 侵 呈
基金项 目 : 内蒙古 自治区地质勘查项 目( 0 5矿调 1 ) [ 0] 2 —8
(. 1 安徽省地 质调 查院 , 安徽 合肥 2 0 0 ;. 3 0 12江西省地质矿 产勘查 开发局赣东北大 队, 江西 上饶 3 4 0 ; 30 0
3安 徽 省 地 质 矿 产 勘 查 局 3 质 队 , 徽 铜 陵 24 3 ) . 2地 1 安 4 0 3
摘 要 : 15 在 / 万袁家房子等 四幅 区域矿 产地 质填 图的基础上 , 对乌兰 巴山复 式岩体 的野外地质特征 、 岩石学 、 物 矿 学 、 球 『学和 同位 素年代 学 等方 面进 行 了初步 研 究。 同位 素锆 石 u D 地 匕 — b分 析 结果 表 明 , P/ U 面年 龄 为 b 表
1区域 地质 背景 及岩 体地 质 特征
测 区隶 属 内蒙 古 自治 区察 哈 尔右 翼 中旗 , 于 位 大青 山西段 , 构造 位置 为华 北 陆块北 缘 , 为印 支期逆
向酸性 演 变 。其 总 体展 布 呈 长条 状 , 区域北 东 向 受

第3章研究方法2——板块沉积学与构造古地理

第3章研究方法2——板块沉积学与构造古地理

板块沉积学与构造古地理分析
一、概述 二、地层的沉积类型和沉积组合 三、板块构造的沉积盆地分类 四、主要盆地类型及沉积作用 五、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分析
四、主要盆地类型及沉积作用
(一)裂谷带的沉积作用 (二)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 (三)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 (四)碰撞带的沉积作用 (五)大洋盆地的沉积作用 (六)大陆板块内部的沉积作用
远洋深水生物


现代钙质壳 有孔虫灰岩


现代硅质壳 放射虫硅质岩
深海锰结核


水深:5323米 (2909英寻, 1英寻= 6英尺 或1.829米) 地点: Robert Conrad south of Tahiti
板块沉积学与构造古地理分析
一、概述 二、地层的沉积类型和沉积组合 三、板块构造的沉积盆地分类 四、主要盆地类型及沉积作用 五、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分析
前 地陆 层盆 的地 逆层 顺序 序为 图前 解陆
三、地层的沉积类型和沉积组合
1、沉积类型 2、沉积组合 3、几种重要的沉积组合
1)复理石 2)磨拉石 3)远洋沉积
3)远洋沉积


远离大陆的深海洋盆 中,陆源碎屑颗粒无 法达到,又处于碳酸 钙沉积临界深度(即 CCD面)以下,碳酸 盐矿物都被溶解。 仅见硅质岩(生物化 学或火山热液化学成 因)和粘土岩(悬浮 沉积)。
板块沉积学 是融造山带地层学、沉积学、
板块构造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为一体的综 合性分支学科,被誉为近年来自层序地层诞生以 后,沉积学领域又一次大的跃进。它以造山带构 造为背景,以岩石圈动力学成因为解释基础,依 据造山带地层、沉积、古生物、构造及岩浆作用 等方面基础资料,探讨造山带沉积盆地形成和展 布,内部物质组成和演化特征,重塑各板块的古 地理、古构造格局及岩石圈动力学特征。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的重 要地 区 。
关键 词
地质学 ; 北陆块南缘和北缘 ; 华 铅锌矿床 ; 成矿特征对 比; 找矿方 向; 西南 豫
文 献 标 志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6 84 :6 8 4 P 1 .2 P 1 .3
Co p r s n o - e a l g ni ha a t r s i s b t e o t r nd m a io f Pb Zn m t lo e c c r c e itc e we n n r he n a s u h r a g n f No t o t e n m r i s o r h Chi nd a s na La m s
DUAN hi ̄n 一 S C g1

X h n i一,YAN a g i,LI Gu Yis ONG o 3 n HA UE C u J Ch n Ha 3 U o n ,S Ya Wu dZ NG Hu a De i,
( tt yL brt yo el i l r e e n nrl sucs hn i rt f esi c ,B i g10 8 ,C i 1SaeKe aoao f oo c o s s dMiea Re re,C iaUnv s yo G oe ne r G g aP c s a o ei e s ei 00 3 hn j n a
o elg a Sr e , hn zo 5 0 7 Hea , hn ) f o i l uvy Z eghu4 0 0 , nn C i G o c a
Ab ta t src
Th o t e n ma gn o rh Ch n n m a si k o sa o t n e d zn t lg n cb l i h n .Ne e h ls .1 e n r h r r i fNo ia l d s n wn a n i t a s mp ra t a - i cme a o e i et n C i a l l v r ees os t

(整理)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地球化学

(整理)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地球化学

第一章白云鄂博区域及矿床地质景白云鄂博矿床位于东经109°57´,北纬41°46´,包头市以北150km 处。

区域大地构造位于中朝克拉通华北陆块与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的过渡带,总体上属于华北陆块北缘范围内。

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赋存于区域南部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的上部,具有独特的岩性和构造特征。

矿区主要分出主矿、西矿、东矿、东部接触带和苏猛图矿等矿体和矿段。

主矿和东矿、西矿均为铁-铌-稀土矿体,其中主矿和东矿为单一矿体,西矿是由16个小矿组成的矿体群。

第二章白云鄂博稀土矿石类型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可划分为以下两种矿石类型:1 铌-稀土-铁矿石(1)块状铌-稀土-铁矿石(2)萤石型铌-稀土-铁矿石(3)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4)纳闪石型铌-稀土-铁矿石(5)白云石型铌-稀土-铁矿石2 铌-稀土矿石(1)黑云母岩型铌-稀土矿石(2)霓石岩型铌-稀土矿石(3)长石岩型铌-稀土矿石(4)白云大理岩型铌-稀土矿石(5)矽卡岩型铌-稀土矿石铌-稀土-铁矿石主要产于主矿东矿及西矿,主要分布在白云大理岩及上覆板岩的接触带上。

铌-稀土矿床散见于白云大理岩及板岩内。

第三章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白云鄂博整个矿床均具有类似稀土分布模式,即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

但是不同矿床的位置、不同的富矿岩石以及矿床的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不同,以下将就白云鄂博矿床主要矿区、赋矿岩石以及侵入岩三个方面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述。

第一节白云鄂博矿床铌-稀土-铁矿石、铌-稀土矿石地球化学1 主矿、东矿地球化学特征主矿、东矿是白云鄂博矿床铁、铌、稀土矿石主要产地,主矿、东矿矿体相邻,产于白云鄂博矿床中部,宽沟背斜南翼白云向斜北翼。

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白云岩中。

矿床和矿石组成复杂,主要有铌-稀土-铁矿石和铌-稀土矿石组成。

在这两个矿区中稀土分布模式十分类似,均具有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强烈富集的特点,其稀土的分馏程度也基本相同,(La/Yb)N值为具弱Eu负异常或无Eu异常。

第四章 化学地球动力学及深部过程地球化学示踪

第四章 化学地球动力学及深部过程地球化学示踪

图4 中国主要地体上地幔Nd-Sr-Pb(206、207、208)同位素 组成的五维拓扑空间投影图解
1.华南陆快;2.南半球和冈瓦纳;3.华北陆块;4.北太平洋(朱炳泉,1991) 。
图5 全球麻粒岩207Pb/204Pb-206Pb/204Pb图解
G-L:格陵兰…拉布多拉; Le:苏格兰路易斯; In:印度; A:澳大利亚; Si:西伯利亚; An:南极; SF: 南非; SA:南美;NC:华北;SC:华 南;SG-W:南戈壁乌拉山群;J:佳木斯麻山群(朱炳泉,1998)。
~0.5128
0.7026~ 0.7030
~0.707 0.7035 0.7045
21.0 ~ 22.0
16.5 ~17.5 18.5 ~ 19.5 18.3 17.35~17.5
~ 0.2893
0.2826~ 0.2827 0.2828 ~~ ~~
0.5123~ 0.5124 0.7045~ 0.7060 0.5130 0.512438
图6 中国大陆不同块体铅同位素206Pb/204Pb分布柱状统计图(
Zhu, 1995) (A) 新生代玄武岩;(B)中生代花岗岩长石. 1-华北;2-扬子;3-华南;4-东北 兴安岭地区;5-西藏。
4.关于地幔区域不均一性形成的争议与启示
争议:概括为两类:(1)地球地幔原始均一后来演化为不均一; (2)地球地幔原始不均一后来再发生演化。 *地球地幔原始均一后演化出不均一说:地球原始是均一的 ,后自身分异,尤其 是 层圈相互作用和再循环导致不均一。这是 迄今地球化学的统治思想。表现为对全球地幔采用统一的原始地 幔标准。如对于南半球地幔显示出的同位素组成特殊性,认为是 异常。对其形成,尽管存在着密集的俯冲碰撞使大量地壳物质带 入地幔成因说(Allegre & Turcotte, 1985)及幔核边界层物质上涌 形成说(Hart, 1988; Castillo,1988)之争,但均是从统一原始地幔 考虑问题的。 *地球地幔原始不均一加后来演化说: 根据天体化学揭示的 原始地球物质在空间上 的 不均一 性 ,而且全球地幔化学不均一性 的某些规律又非能由层圈再循环所 能 解释,因而提出了地球原始 非均一论,向均一论发起挑战(欧阳自远等,1994,1995)。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综合训练]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地理-上册-[综合训练]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三章章末分层训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7分)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面积北半球小于南半球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全球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2.图中甲、乙、丙、丁四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A.甲B.乙C.丙D.丁把地球仪上的地图像剥橘子一样“剥开”,可展开为12瓣像橘子瓣一样的平面地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1瓣地图的经度跨度为()A.10°B.20°C.30°D.40°4.所有橘瓣上都有分布的大洲是()A.非洲B.南极洲C.北美洲D.亚洲世界的大洲中,有的“肩并肩”完全连在一起,有的“手拉手”有运河相连,有的“冬季海峡铺冰桥”成为相互连接的捷径。

读下面五个大洲的轮廓图,回答5~7题。

①②③④⑤5.图中的大洲中,有的大洲“肩并肩”形成世界最大的大陆,它们是()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⑤6.有的“手拉手”有运河相连接的是图中哪两个大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冬季海峡铺冰桥”,海峡连接的大洲是①和③,这一海峡是()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苏伊士运河下图示意世界著名的滑雪场分布。

读图,回答8~9题。

8.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A.欧洲、北美洲B.欧洲、南美洲C.亚洲、北美洲D.亚洲、南美洲9.滑雪场甲位于()A.阿尔卑斯山脉B.落基山脉C.安第斯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

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海洋中最深的地形类型是()A.洋盆B.海沟C.洋中脊D.大陆坡11.下列美称不属于海洋的是()A.资源的宝库B.盐类的故乡C.蓝色家园D.世界屋脊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了三叠纪时期中国北方陆生四足动物的代表——“中国肯氏兽”的化石标本。

中国区域构造简况——华北区域地质构造

中国区域构造简况——华北区域地质构造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中国的起源来自于古陆核的形成、发展以及演化至今天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地。

46亿年前,地球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大约37亿年前,华北古陆出现,成为中国最早形成的大陆,也是中华大地的根基。

中国现代大陆,是由几个主要陆核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发展、演化、拼接和改造后完成的。

晚元古代早期以前主要为陆核陆块发展阶段,晚元古代后期至中生代初期主要为陆缘发展阶段,中生代中后期至新生代主要为陆内发展阶段。

中国大陆第一次拼接发生于晚元古代中期,其结果导致塔里木陆块与华北陆块拼接,并与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汇合形成原始中国古陆;第二次拼接发生于晚古生代后期,其结果导致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与塔里木——华北板块北缘连为一体;第三次拼接发生于中生代早期,其结果导致塔里木——华北板块南缘与华南板块北缘以及华南板块西缘与藏滇板块北缘连在一起;第四次拼接发生于新生代早期,其结果导致印度板块北缘与藏滇板块南缘连为一体,至此,作为统一的中国大陆形成。

大地构造演化的今天,中国各地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发展演化历史,分区论述这五个不同地区:1 天山——兴安地区天山——兴安地区呈近东西向分布,北以俄罗斯、蒙古、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为界,南以乌恰断裂库尔勒断裂、阿拉善北缘断裂以及华北陆块北缘断裂为界,区内除几个稳定的微型陆块外,大部分属晚元古代以后不同构造期的的陆缘活动带,此说明该地区为塔里木——华北陆块在晋宁运动后的扩张表现。

地层简况本区自晚太古界至新生代各时期地层都有发育,沉积类型齐全,以活动和过度型为主;上太古界主要为深变质岩;元古界主要为中浅变质岩与未变质地层,下古生界出露面积较小,层序齐全;寒武系主要为半深海及浅海夏理石、砂泥质岩;奥陶系分布较普遍,为深海的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组合,伴有基性——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志留系主要为浅海——半深海的泥沙质复理石及碳酸盐组合;上古生界分布广泛,沉积类型复杂,以准格尔——天山地区出露层序最全;泥盆系属半深海泥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伴有火山岩,分布涉及全区,以准噶尔——北天山发育最好,以火山岩为主,三统俱全;石炭系包括海相和陆相沉积,后者分布局限;二叠系,下统由厚度巨大的浅海相及海陆交替想组成,上统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三叠系海相及海陆交替相见于黑龙江,属碎屑岩及火山岩组合,含混杂堆积和蛇绿岩套,岩相、厚度变化极大,产特提斯及环太平洋动物群;陆相稳定型分布于准噶尔;活动型分布局限,仅见于本区东部;侏罗系十分发育,陆相沉积普遍全区各种类型的盆地中,大兴安岭和吉黑中部为火山岩与碎屑岩组合,海陆交替相沉积见于完达山地区。

华北和扬子古陆块中新元古代聚合、伸展事件的比较研究

华北和扬子古陆块中新元古代聚合、伸展事件的比较研究

碰撞 的缝 合 带 为分 隔边 界 , 两 侧 相关 的 稳定 古 陆 其 块 和 构 造带 中 的前震 旦 纪 地 质体 的组 成 、 构 构 造 结
特 征 、 互 关 系 及 其 形 成 演 化 , 能 以 它 们 现 今 出露 相 不
关 系及 晋宁期 之后 的构造事 件则 争议 很大 。本文 依 据 近 年来新 获得 的 研究 成果 , 华北 和 扬 子古 陆 块 对
中发 育 大 红 峪 组 碱 性火 山 岩 喷 发 和 基底 中 A型 花
基 金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9 7 15 4 6 2 4 国 4 5 2 4 ,97 1 l和 10 3 0 0C) 4 02 1 作者简介 : J  ̄ ,14 , , 西 丹 风 人 , 北 大学 教 授 , 士 生导 师 , 事 构造 地 质 研究 。 (9 8) 男 陕 西 博 从
A D . 2 02 r 0 Vo1 32 No . 2
华 北 和 扬 子 古 陆 块 中 新 元 古 代 聚 合 、 展 事件 的 比较研 究 伸
周 鼎 武 , 良, 刘 张成 立 , 王居 里 , 军峰 任
( 西北 大 学 大 陆 动力 学 教 育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质 学 系 , 地 陕西 西 安 7 0 6 ) 10 9
收稿 日期 : 0 1 1 5 2 0 0 2
元 古代基 性岩 墙群 ( 图 1 。 : 见 ) 如 华北 古 陆块 的五 台 太行 地 区 ( 基性 岩 墙 同位 素 年 龄 为 l6 4 2 6 ~l 2 9
M a. Ar0; l ~ l 0 a K— K ll 7 8 l 8 0 M , Ar“) 中 条 山 ;
华北 和扬子 古 陆块是组 成 中国大陆 的主要 构造 单 元 , 别 形成 固结 于 吕梁期 ( 0 土Ma 和 晋 宁 分 18 0 ) 期 ( 0 土Ma 。这 已是 相 当一部 分 中国地 质学 家 10 0 )

新元古时代中国华南和华北陆块的相对位置及构造意义

新元古时代中国华南和华北陆块的相对位置及构造意义
收 稿 日期 : 2 0 —0 — 2 02 2 6
基金项 目:罔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t0 30 0C- 02 1 4 :中国地质调查综合研究项 目 (0 13 0 00 2 0 9 07 1
作 者 简 介 : 张 交 141 南 9 【 『 { 究 员 . 长期 从 尊 占 地 磁 研 究 工 怍
关 于 中 国 主 要 陆 块 华 南 和 华 北 在 新 元 古 时 期 全 球 Ro ii 大 陆 中 的 位 置 的 研 究 , 年 来 取 得 dna超 近 了 一 些 进 展 。Li 等 u认 为 华 北 是 Ro ii 大 x z dna超
关 系 , 以 及 与 澳 大 利 亚 的 相 对 位 置 。并 为 研 究 中

1 元 古一 元 古 代 华 南陆 块 的古 新 早 地 磁 极
黄 宝 春 等 ¨ 、Z a g 都 引 用 了 Ln 等 0 浙 I hn T M i 在 江 、湖 北 及 云 南 多 个 剖 面 所 获 得 的 华 南 早 寒 武 世
古 地 磁 极 ,它 通 过 了 广 义 褶 皱 检 验 和 倒 转 检 验 , 说 明 它 代 表 了 相 应 时 期 的 古 地 磁 极 位 置 ,但 也 不
近年 来 ,自立新等 ” 在 四 川 旺 苍 中 寒 武 世 紫 红色细 砂岩和红 色泥岩 的 1 2个 采 样 点 ,采 集 1 0 4
古一 古 生 代 的 古 地 磁 数 据 【 1 早 表 、2) ,探 讨 华 南 和 华 北 陆 块 在 新 元 古 时 期 的 古 位 置 及 它 们 之 间 的
致 , 只 是 在 经 度 上 不 同 。他 们 提 出 三 个 位 置 : ( )在 澳 大 利 亚 的 西 北 边 缘 ;( 1 2)在 澳 大 利 亚 的

华北陆块北缘燕山铜(钼)成矿带肖家营子-滴答水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探讨

华北陆块北缘燕山铜(钼)成矿带肖家营子-滴答水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探讨

多 祥 属 矿 集 区 成 矿 条 件 与 找 矿 方 向 探 讨 李 金
才 ,宋宝俊 付 庆 , ,兰奎 华 ,马 利 ,朱佳川 ,张志颖
( . 宁省有色地质局一 0九队 辽宁朝 阳 120 ;. 1辽 20 0 2 辽宁有 色勘察研 究院 辽宁 沈阳 10 1 ;. 10 3 3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 O三 队 辽宁丹 东 18 0 ) 10 8
掌握 的找矿信息 , 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重点 围绕着 中三家走滑 断层及两 翼 , 以斑 岩 一矽 卡 岩型铜 钼多金属矿床 为主攻矿 床类型 , 以综合 信息为找 矿 向导 , 已知矿 床攻深找盲 , 区 新 综合勘查 , 进行深浅结合 评价。 关键词 : 矿集 区; 成矿条 件 ; 找矿方 向

要: 肖家 营子 一 滴答水 多金属矿集区主要矿床类型为斑岩 一 矽卡岩 型钼 ( 铁铜 ) 矿床 。成矿 作 用受 区域 承德 一 票深断裂及中三家走 滑断 层 、 山 中晚期石英 闪长岩 斑岩及 花 岗闪长 北 燕
斑岩 、 雾迷 山组 厚层 层纹状灰质 白云岩 的多重控制 , 已有矿山的深部 和外 围具 有巨大 的资 源潜力 。该 区矿产勘查工作应 当依据成 矿系列 理论 和该 区的成矿 特征 , 比已知 矿床及 类
J ~侏罗系火山碎屑岩 ;x一杨庄组 白云岩 ;x 一雾迷 山组燧石 白云岩 ; Jy Jw A _ 太古界变质杂岩 ; 一 印之期辉绿岩 ; ~一燕 山期花岗岩 ; r- 一 B
要 矿产 资 源类 型 为 沉 积 变 质 铁 矿 、 英 脉 型 金 矿 。 石 辽 西 台陷元古 界 一古 生界 浅海 相碳 酸盐 岩 和碎屑 岩 建造 主要 矿产 为斑 岩 一矽 卡 岩 型 铜 钼 矿 、 卡 岩 型 矽

矿床(2)矿床形成与演化

矿床(2)矿床形成与演化

6 沉积矿床 (1)机械沉积矿床;(2)蒸发沉积矿床;(3)胶体 化学沉积矿床;(4)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7 能源矿床
8 变质矿床
思考如下问题
1. 何谓浓度克拉克值?它能表示什么问题?
2. 何谓浓度系数?它能表示什么问题? 3. 成矿元素在不同岩石种的分布有何规律性?
4. 元素的丰度与成矿有和关系?

(一)浓度系数
元素迁移富集与成矿
元素在地壳中迁移并发生富集是形成矿床的前提。
定义:元素的工业品位与该元素克拉克值的比值。
浓度系数表示元素在地壳中集中成为矿床的程度。 元素 克拉克值% 工业品位% 浓度系数
Fe
Cu Pb
5.8
0.006 1.2×10-3
30
0.5 1
5
80 833
Zn
Au Ag
0.0094
O、Si、Al、Fe、Ca、Na、Mg七元素占地壳的 99%以上,其余不
足1%。 地幔中元素分布的差异性:中国东部为例,Cu分布趋势为“南高北 低”。东北、华北上地幔Cu丰度16.1×10-6,华东19.5×10-6。
1-南基底;2-北基底;3-闪长岩;4-花岗岩;5-碱性岩; 6-铜矿床;7-铁矿床;8-推测基底界限
(一)成矿作用及其类型
概念:使地壳及地幔中分散的元素在特定的环境中富集成矿的地 质作用。
1 内生成矿作用
地球内部热能导致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 作用特点:较高温度、压力(与深度有关)、与地质构造条件关系 密切。 (1)岩浆成矿作用 (2)热液成矿作用
2 外生成矿作用 主要在太阳能影响下,地壳表层圈层(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 大气圈)相互作用导致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 (1)风化成矿作用 (2)沉积成矿作用 3 变质成矿作用 先成矿床(或岩石),在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温度、压力 增高导致矿床形成(或改造)的地质作用。

中国古陆构造发展阶段

中国古陆构造发展阶段

中国自始太古代开始孕育陆核以来,大致可划分为古陆壳生长发展时期、古板块早期活动与中国古陆块形成时期、古板块主要活动与中国古大陆镶合时期、中生代板块活动与陆内构造时期等4个大地构造发展演化时期,特别是随着陆块的形成,于中晚元古代开始板块活动以来,出现一系列重大的地质构造事件。

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古陆壳生长时期始太古代鞍山白家坟深成侵入岩的形成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构造热事件,说明华北原始陆核已开始生长,塔里木陆核也在稍晚进入孕育时期。

陈台沟运动(任纪舜,1997)和迁西运动至中太古代末阜平运动,华北、塔里木也可能包括上扬子有陆核形成。

这时陆壳已有一定刚度,于晚太古代五台期和早古元古代滹沱纪时已开始有大规模裂陷作用发生。

此后陆壳继续生长,至早元古代末经吕梁运动中国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基本形成。

其中华北陆块已基本固结,塔里木陆块也已初步成型。

中晚元古代古板块早期活动与中国古陆块形成时期中晚元古代时期开始了古板块活动,经裂解一汇聚,中国古陆块基本形成,也是罗迪亚超大陆的形成时期。

四堡一晋宁期1中元古代早期裂谷期华北、塔里木、扬子等早前寒武纪古克拉通离散,华北与扬子间有中元古代松树沟等蛇绿岩带发现,其间当有洋盆相隔。

华夏早前寒武纪克拉通这时从扬子克拉通分离出来,出现了华南小洋盆。

各克拉通内部或边缘广泛发生裂陷,华北陆块北部形成了渣尔泰-白云鄂博裂谷带,中部有太行-燕山裂谷带,南缘有汉高-熊耳裂谷带。

晋冀鲁三省发育的岩墙群主要岩脉K-Ar年龄值1 680 Ma〜1 775 Ma。

在塔里木板块周缘如阿尔金北侧和中天山地区的中元古界为含火山岩的砂泥质复理石,均属不稳定型沉积,扬子地区在早前寒武纪古克拉通的基础上,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巨厚的浊流沉积,在江南陆缘桂北、湘北有科马提岩分布。

华夏克拉通北缘及闽中的陈蔡岩群,马面山岩群发育双峰式火山岩,也形成于被动陆缘或裂谷环境。

2青白口纪晚期中国古陆块的聚合与裂解这一时期发生的四堡(晋宁I)运动使扬子陆块固结并与塔里木、华北陆块相联,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陆块碰撞,从而拼为一体的中国古大陆基本形成,并很可能成为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成员(陆松年,2001)关于这场运动的发生演化,在华南研究较详。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金矿成矿作用探讨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金矿成矿作用探讨

历 了麻 粒 岩 相 、 角 闪岩 相 到 绿 片 岩 相 变 质 相 间的 格 局 , 为 金 矿 床 形 成 提 供 了 有 利 的
空 间。 作 用的改造。 2 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分析 研 究区处于 华北板块 、 西 伯 利 亚 板 块 区域 内岩浆活 动具有 多期次 、 多旋 回 2 . 1 金矿 床与绿岩 带 与太平 洋板块结合地 带 , 经 历 了漫 长 的 地 的 特 征 , 岩石 类 型 多 样 , 成 因复 杂 。 总 体 而 华 北 地块 北缘 的 变 质 基 底 经 历 了 晚 海
9 . 3 7 . 0
1 0 O . 0 2 ~5
建平群小塔子沟组
迁西群上亚群拉马沟组
近 矿斜长角闪围岩 表2 华 北 地 台北缘 中段部 分 金 矿床 同位 素 年龄 测 定 结果 分组 矿床名称 测定对象 二道沟 新太古代一 小营盘 早元古代 排山楼 金厂峪 东坪
黑云斜长 质糜棱岩矿石 中的含金石英细脉 A r — A r 含金石 英脉 中的石英 含金钾长石~ 石英脉 Ar — A r
2 2 2 2 . 1 ±1 9 . 6 胡达骧 , 1 9 9 6 李怀坤等 , 1 9 9 9
颗粒锆石 U — P b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 3 5 0 . 9 ±0 . 9
海西一
测定方法
年龄值( Ma )
资料来源 李俊建 等, 1 9 9 6 胡小蝶 等, 1 9 9 7 李俊建等 , 2 0 0 2
含金石英脉 中的锆石 含金黄铁矿石英脉 中的锆石
颗粒锆石 U— P b不一致 线上交 点年龄 2 4 7 5 ±1 9 颗粒锆石 U- P b谐和线年龄 1 8 2 6 ±3 l 2 l 0 5 ±l O

华北陆块区渤海陆块山东部分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华北陆块区渤海陆块山东部分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盆地发育期 , 最终拼合 期和隆升、 剥 蚀 期 的演 化 过 程 。 关键 词 : 渤 海 陆块 ; 大地构造 ; 时 空 结构 ; 厘定 ; 演 化 阶段 中 图分 类 号 : P 5 4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4 1 3 5 ( 2 0 1 3 ) 0 3 —0 1 7 3 — 0 9
( 1 .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 院,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3 ; 2 . 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 实验室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3 ) 摘 要 :笔 者以 已完成 的 山东省 1 : 5 万、 1 : 2 0 万和 1 : 2 5 万 区域地质资 料为基础 , 运用 大地 构造相分析方 法, 鉴别 、 厘定和划分大 陆形成演 化过程 , 编制完成 1 : 5 0万山东省 大地构造相 图。编 图研究发现 : 鲁东和鲁西地 区在地层建造 特征 、 岩浆活动 、 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 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 故将原划分 的胶辽陆块进行解体 , 划为鲁西陆块 和渤 海陆块 , 并对新划分 的渤海陆块进行 了定义 。渤 海陆块是华北陆块 区新划 出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 , 它的分布 范 围是 指夹持于郯庐 断裂 带以东、 苏鲁一 大别高压一 超高压带 以北 的地 区, 地理轮廓 呈狭长 的三角形。渤海陆块有 自己独特 的演 化历史 , 从最初 的陆核到汇聚增 生 , 大致经历 了前新 太古代陆核形成 、 新太古代 大陆地 壳快速增 生和古元 古代 大陆被动 陆缘和 前渊盆地形成和最终 汇聚期 , 与华北 陆块 的克拉通化 同步。渤海陆块的厘定 , 代表 了古老 大陆地 壳 的板块运 动的早期表现形 式, 多由弧火 山岩沉积( 表壳岩 ) 和T T G 岩石组合成 为古 陆壳的主体 , 并经历古元 古代裂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于庄组上部纹层白云岩
杨庄组 红层
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米级旋回
雾迷山组,北京西山
石 盐 假 晶
中雾 风迷 暴山 岩组 碳 酸 盐 岩
雾迷山组叠层石
洪水庄组
雾迷山组
洪水庄组与雾迷山组之间的上超面
洪水庄组泥岩
铁岭组下部之叠层石
铁岭组上部叠层石灰岩
铁岭组中部竹叶状灰岩
不燕 同山 时坳 期拉 古槽 构中 造新 剖元 面古 图代
泛 大 陆 旋 回 ?
泛大陆I Pangea
超级大陆II Rodinia
超级大陆III
超级大陆Iv?
一、华北陆块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中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再破裂 2.新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会聚和拼贴 (三)古生代-稳定大陆演化 (四)中新生代-构造活化与陆内造山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 ( 3800Ma-2500Ma )
太古宙的构造格局是以相互分离的陆核和夹持 其间的绿岩带共同构成。其岩石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麻粒岩-片麻岩和绿岩带。 晚太古宙的末期( 2500Ma的五台运动)陆核 聚集,绿岩带成为陆核聚集的焊接带,形成古陆块。
第三章 华北陆块
第三章 华北陆块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中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再破裂 2.新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会聚和拼贴 (三)古生代-稳定大陆演化 (四)中新生代-构造活化与陆内造山
华北陆块(华北大陆)是我国最老的克拉通,于1800Ma 前的吕梁运动后出现未变质的沉积盖层。它与塔里木地台构 成了横贯我国东西的北方大陆。 华北陆块从构造上看,其范围还包括朝鲜半岛北部、渤 海、北黄海海域,因而亦称中朝地台。其共同特征: 1.都具有前震旦纪的结晶基底; 2.自中元古代起都是稳定型沉积,属于同一生物地理区, 盖层变形弱,岩浆活动少,古生代有共同海陆变迁史,都缺 少 S-D。 北界:沿阴山北缘-延吉以南,其北为内蒙加里东褶皱带; 南界:沿西安-合肥一线,其南为秦岭褶皱带; 西界:贺兰山一线,包括阿拉善地块; 东界:以郯-庐断裂为界和扬子陆块接触。
古元古代华北陆块的构造演化是以古陆块的进 一步裂陷、再拼合,原始华北陆块最后形成统一 的基底。 古元古代初期,华北古陆块内部的多条活动带 又重新活动,经过吕梁运动,华北古陆块再次拼 接成为统一的克拉通,而且由于边缘的增生,克 拉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华北陆块。
前 寒 武 系 对 比
胶辽活动带
铁岭组-下马岭组接触界线
下马岭组
大连剖面
碳酸盐台地型地震液化序列
D
C B A
萨布哈型地震液化序列
液化卷曲褶皱
盐溶角砾岩
C.液化卷曲变形
B.液化角砾 和 C.液化卷曲变形
A.液化泥质脉立体形态
3. 1000~800Ma阶段:Rodinia存在及开始裂解
4. 800~560Ma阶段:Rodinia 快速裂解时期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2.新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会聚和拼贴 ( 1000Ma-800Ma ) 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华北陆块与扬子地台之 间、扬子地台与华夏古陆之间及与川滇藏古陆之 间都发生过碰撞拼贴,形成了古中国大陆,构成 了 Rodinia 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中元古代:燕辽地震带 震旦纪:古郯庐地震带
青—滦活动带
一、华北陆块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中元古代-古大陆的再破裂 2.新元古代-古大陆的会聚和拼贴 (三)古生代-稳定大陆演化 (四)中新生代-构造活化与陆内造山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华北中元古代裂谷特征:燕辽裂谷
中元古代:燕辽地震带 震旦纪:古郯庐地震带
常州沟组底砾岩
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一粉砂岩薄层与粉砂质泥岩互层
常 州 沟 组
串岭沟组板岩
黑色页岩一粉砂岩夹白云岩透镜体和夹层组成
团山子组上部砂岩
薄层状泥质白云岩
中细粒石英长石砂岩
团山子组上部白云岩
团 山 子 组 泥 质 粉 砂 岩
团山子组-大 红峪组接触 界线
火山玻屑一晶屑粗面质凝灰岩
大红峪组下部石英砂岩
大红峪组中部火山岩
大红峪组中部火层灰岩
高于庄组底部 砂岩中波痕
高于庄组中部较深水中薄层灰岩
高于庄组灰岩中地震裂缝充填构造
生物钻孔?
高 于 庄 组 上 部 核 形 石
熊耳群火山岩中 气孔、杏仁构造
一、华北陆块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中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再破裂 2.新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会聚和拼贴 (三)古生代-稳定大陆演化 (四)中新生代-构造活化与陆内造山
前寒武系分布
陆 核 分 布
东胜陆核 临 汾 陆 核
渤海陆核
赤峰陆核
辽吉陆核
基结 底晶
济宁陆核
辽吉陆核分布
赤峰陆核分布
东胜陆核分布
渤海陆核分布
临汾陆核分布
底形 的成 构华 造北 热地 事台 件基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
( 2500Ma-1800Ma )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发生了大规模裂陷作 用,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和裂陷 盆地的充填序列清楚地记录了150Ma以来的 幕式裂陷过程。多幕裂陷作用是地球节律 现象在盆地演化中的具体表现,也是认识 地球表层演化节律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国东部中 生代盆地和 火山岩分布
中国东部中新生 代发生了大规模 裂陷作用,裂陷 盆地的充填序列 清楚地记录了 150Ma以来的幕式 裂陷过程。多幕 裂陷作用是地球 节律现象在盆地 演化中的具体表 现,也是认识地 球表层演化节律 的重要方面之一。
密云-平泉-凌 源断裂
滦县-抚宁-建 昌断裂
燕山裂陷槽
1. 1800~1600Ma阶段:裂解事件
燕山裂陷槽
2. 1600~1000Ma阶段:裂解事件
华北中元古代古陆发育特征:豫西裂谷
熊耳群
马家河组:玄武安山岩 鸡蛋坪组:3 流纹岩、粗面岩; 2 玄武安山岩; 1 流纹岩、粗面岩、 许山组:玄武安山岩 大古石组:碎屑岩 分布:外方山-熊耳山-肴山 同位素年龄:14-20亿年
太古宙构造岩石组合
(1)麻粒岩-片麻岩: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等中、高级 变质岩,各种花岗片麻岩为主要岩石,包括早中太古 代的深成岩和变质表壳岩,也包括一部分侵位于绿岩 带的TTG岩套。 变质表壳岩为由火山岩和沉积岩变质形成的斜长角 闪岩、麻粒岩、片麻岩类(包括由富铝沉积岩系变质 形成的孔兹岩系 (khondalite))。 TTG岩套:原岩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 闪长岩(tonalite-trondhjemite-granite),变质形 成片麻岩,是构成大陆下地壳的主要岩石。 (2)绿岩带:为绿片岩-角闪岩相等中级变质岩,原 岩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序列,具旋回 性,反映多次喷发的特点。
一、华北陆块
(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 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 (二)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中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再破裂 2.新元古代-中国古大陆的会聚和拼贴 (三)古生代-稳定大陆演化 (四)中新生代-构造活化与陆内造山
(四)中新生代-构造活化与 陆内造山
(三)古生代-稳定大陆演化
寒武纪-奥陶纪:稳定浅海沉积,碳酸盐岩为主; 志留纪-泥盆纪:华北古陆抬升,缺失沉积; 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碎屑 岩为主,中国华北主要成煤期。
万天丰,2004
万天丰,2004
层组华 等(北 厚上晚 线)古 及、生 含山代 煤西聚 性组煤 (盆 下地 )太 地原
(据崔盛芹等,2002)
(据崔盛芹等,2002)
(据崔盛芹等,2002)
华 北 下 辽 河 裂 谷 盆 地 构 造

(据崔盛芹等,2002)
(据崔盛芹等,2002)
华 北 陆 块 成 矿 系 统 类 型
华北陆块

1.中元古代-古大陆的再破裂 ( 1800Ma-1000Ma ) 中元古代早期,华北陆块内部和边缘出现 了大规模的破裂和裂陷,北缘形成白云鄂博- 渣尔泰-狼山裂陷槽、中部形成了燕辽裂陷槽、 南缘形成了熊耳-吕梁裂陷槽,并使秦岭-大 别地块从华北陆块南缘分裂出去。同时,在华 北陆块内部还伴有大规模非造山期岩浆活动和 大量的基性岩墙群的侵入,体现了刚性地壳的 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