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识字9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62c73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1.png)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短文,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内有趣的奇石。
2、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将黄山奇石描绘得栩栩如生。
3、教材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1、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
2、但对于文中描绘的奇石形象,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理解和想象。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山河的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和奇妙。
2、教学难点发挥想象,理解奇石的“奇”。
五、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黄山奇石的形态。
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情感。
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学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认读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想象法:通过想象,丰富对奇石形象的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黄山的风景图片,引出课题。
提问学生对黄山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精读课文,品味奇石逐段分析,重点讲解“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石。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奇石的样子,体会“奇”在哪里。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感受语言的魅力。
4、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奇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c61a6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d.png)
《黄山奇石》说课稿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二课。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课文紧紧抓住一个“奇”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写得活灵活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让人对黄ft产生无限向往,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黄ft奇石的赞美。
有利于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语言学习。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地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二、说学情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引导,以及能够自主学习,并与他人合作探究。
《黄山奇石》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很多学生没有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身临其境的直接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食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还较弱。
所以本课的教学我想要创设情境,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内容。
在品词、品句中,借助多媒体播放图片,直观的去体会奇石的妙趣。
更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理论,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文本的阅读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课语文学习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fb9a5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f.png)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围绕着“黄山奇石”,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趣味。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妙,还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在理解和感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写“尤、其”等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生动描写,发挥想象,仿写奇石。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黄山奇石》说课稿13篇
![《黄山奇石》说课稿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5c6c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b.png)
《黄山奇石》说课稿13篇《黄山奇石》说课稿1【设计理念】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
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思路】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与我一起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10a9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d.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程讲述了中国黄山的奇石,以下是该课程的具体信息:•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章节:第六单元•知识点:黄山奇石•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黄山奇石,并能简单描写它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根据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黄山奇石的存在和特征2.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黄山奇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黄山奇石的存在并了解它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形象地想象黄山奇石的形态。
2. 教学难点1.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意识到黄山奇石的特征。
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想象黄山奇石的形态。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黄山奇石这一主题,展示一些黄山奇石的电子图片,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黄山奇石吗?•你们看到了哪些形状不同于普通石头的石头?2. 学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与黄山奇石相关的内容,并提供以下指导:1.我们要看到石头的特点和它形态的独特性。
2.我们可以通过认真观察不同形态的石头来加深对黄山奇石的理解。
3.我们可以使用装饰性语言来形象地描绘黄山奇石。
3. 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了解学生对黄山奇石的看法,并提供以下问题:•当你看到这些石头时,你想到了什么?你内心感受到了什么?•你看到的石头有哪些不同于普通石头的特征?•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会如何将这些黄山奇石运用在设计中?4. 书写(2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并让学生以小区为场景,选择其中一块石头进行形容。
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句式和一些形容词来写介绍。
同时,老师可以分发一些黄山奇石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5. 总结(5分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对书写作业进行打分,并给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黄山奇石说课稿部编版
![黄山奇石说课稿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61cf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1.png)
黄山奇石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黄山奇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向学生展现了黄山的奇石景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描绘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黄山的奇石世界之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三)教学价值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奇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等。
3. 学会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奇石景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如预读、细读、品读等,提高阅读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增强环保意识,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的奇石景观。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二)难点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学会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奇石景观。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山奇石的奥秘。
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奇石为什么奇?”“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些奇石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小学语文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模板
![小学语文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6f96c124028915f814dc291.png)
小学语文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模板大家好!今天我来说一说《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析学生】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观察训练。
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CAI课件,把文字介绍转化成动态画面。
要求学生在观看画面时,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这促使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特点,积极进行思考。
【说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c6b8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9.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篇一一、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说教材、学生分析《黄山奇石》一课是冀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利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说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5篇)
![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eb61d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70.png)
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5篇)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篇1今天我来说一说《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
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3、指导书写“闪、狗”2个生字。
4、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9a91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来说一说《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析学生】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说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
![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8a840240242a8956aece466.png)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黄山奇石》是北京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我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情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在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后,教师给学生搭设学写的平台,让学生拿出笔,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这既是对文本情感价值的提升,又是很好的练笔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感受祖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教学时,应让学生感悟到“奇”种所蕴含的“趣”,按照“读——悟——读——写”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魅力所在。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独自阅读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课文内容。
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由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所决定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2c9a5202768e9951e73846.png)
《黄山奇石》说课稿各位评委,上午好:在我的心中,一直都萦绕着一位教育界的老前辈与我说的一句话,他说:一位语文教师,如果能成为文本的知音,学生的知音,课程的知音,乃至自我本色的知音,那么他就能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职业幸福。
我希望为能达到这种幸福而努力。
一、做文本的知音: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黄山奇石》,作者仿佛一位出色的绘画大师,只寥寥几笔,一块块黄山奇石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
全文只围绕一个“奇”字,却让每块石头奇得各有风情,各有特色:名字奇,形状奇,位置奇,而当你正不由自主留恋于这些仿佛真有生命的奇石之中时,作者却巧妙地戛然而止,然后俏皮又机智地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只留给小读者无限的想象和向往。
让你不得不爱上这些文字,不得不爱上祖国的山山水水。
二、做学生的知音:细细揣摩了文字的魅力,我开始想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的基础上,他该在这堂课上得到哪些发展,需要教师引领什么,想了很多,我定下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教师蹲下来:通过猜一猜,做小老师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尤其”“陡峭”“著名”“奇形怪状”等词语,重点指导学生认为最难写的生字。
2.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拍一拍”、“说一说”、“演一演”“读一读”等方法体会黄山石的奇。
3、文本活起来:通过“拍照片”的方法,重组文本,尊重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4.课堂大起来:引入课外的资料袋,了解更多的黄山风景。
三、做课程的知音:怎样落实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使我想起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的情感犹如一只魔盒,我相信,人的一切感知、能力、习惯等都是从这只魔盒中产生出来的。
”所以让学生的言语实践始终置身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便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下面我就讲讲我是怎样预设四步情感规律法的。
(一)、用“石”铺路,营造“钟情文本”的氛围:上课一开始,老师就故作神秘地说: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还将继续我们的‘两分钟课前谈话’,今天我们说一样生活中十分普通,随处可见的东西,会是什么呢,老师刷刷几笔简笔画,画出一块石头,在旁边板书“石”字,转身问学生这是什么?是,这是石头,你是否细细观察过它,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等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老师在“石”字前加了一个(),说:“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你会用什么词?”孩子们也许会填“普通、平常、平凡、坚强、丑陋、灰溜溜……”,说什么都行,感受越多越好。
人教版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5篇)
![人教版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3608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d.png)
人教版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5篇)人教版二年级《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5篇)1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学生分析《黄山奇石》一课是冀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利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
__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说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8篇)
![《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7d7b1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5.png)
《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8篇)2022-12-12《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8篇)《黄山奇石》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石》。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趣味横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更有趣。
先总写景色秀丽神奇,再用浓墨重彩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神奇怪石,其他几块简写。
作者采用“总分”和“点面”结合的方法,把黄山奇石写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
因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观看插图,阅读课文,欣赏“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神奇有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难点是对课文略写的“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等部分,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由想象。
所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的情感。
二、说教法1、图文结合法:通过观看插图,欣赏黄山奇石,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自主探究法:通过读课文、课件演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积累丰富的词汇。
三、说学法1、朗读感悟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2、情境体验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本课我将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分5个板块来具体我的教学过程及思考。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认识奇石美。
1、我的导入是这样的: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了,燕子往南飞,树叶纷纷落下,田野一片金黄,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4e0cc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第【1】篇〗一、设计理念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
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设计思路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与我一起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
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3c54ed67c1cfad6195fa74b.png)
《黄山奇石》说课稿芭蕉小学:许宬众所周知,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为了让学生领略这黄山的美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课文《黄山奇石》,这正是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课文紧紧抓住一个“奇”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写得活灵活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
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作者对黄山奇石和秀丽景色的赞美。
二、说学情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并与他人合作探究。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并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3、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读、想、议、演等形式自读自悟、自学探究。
作为教师,我只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六、说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c36e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来说一说《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
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3、指导书写“闪、狗”2个生字。
4、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的说课稿
![黄山奇石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9a3c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6.png)
黄山奇石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黄山风景区那些千奇百怪、趣味横生的岩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一块块静止的石头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生命力。
同时,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魅力。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和句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认识“区、尤”等 14 个生字,会写“尤、其”等 8 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9c6b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2.png)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围绕着“黄山奇石”这一主题,向我们介绍了黄山“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有趣形象,展现了黄山景色的秀丽神奇。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对于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和体会文章的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 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 11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能用“好像”“真像”等词语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
教学难点:1、能用“好像”“真像”等词语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b435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a.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黄山奇石》。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将一起领略黄山的壮美景色和神奇的石景,引导学生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如“黄山”、“奇石”、“峰”、“云”、“海”等。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情景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感受黄山的壮美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黄山风景区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过类似的风景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2)讲述关于黄山的一段简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新课1.学习生字与词语•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读音。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小组赛读,加深记忆。
•学生表演读词语:“黄山奇石”、“神奇”、“著名”、“云海”、“岩石”等。
2.学习课文•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插图内容。
•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可以分成几段?•小组讨论: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奇石?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哪块石头?为什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学生表演读课文,分角色扮演导游和游客,介绍黄山的奇石。
3.拓展延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黄山的奇石,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也可以用图片或简笔画来表达。
•学生表演一段有关黄山奇石的情景剧,可以是导游介绍,也可以是游客讲述自己在黄山旅游的经历等。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黄山的其他资料,比如诗词、故事等,全班分享交流。
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或技能。
•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识字9黄山奇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
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读
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
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
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
喜爱黄山。
二、说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
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
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
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
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
赞叹。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
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四、说教学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是总体教学思路。
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1.初读课文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其中“奇”字用动作突出。
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
题。
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
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
好铺垫。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
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
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
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细读课文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
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⑴了解内容,初步解疑: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并把你读懂的地方和同学说一说。
⑵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让学生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对“景色秀丽神奇”、“怪石”几个不易理解的词语,教师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就拿“怪石”一词来说吧,课件出
示两张图,一张图上的石头相貌平平,而另一张图上的石头则有些怪异,让学生判断哪张图上的石头为怪石,这样学生自然就明白什么是怪石了。
在教学配图的二、三、四自然段,可采用看图学文的方法,让学
生把课文中描写各种奇石的语句找出来,图文对照读一读。
当教学到
“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可
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
当教学到
“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
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
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
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
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
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
可以让
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在讲课过程
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
读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在观海的猴子。
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
朗读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
让学生
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
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
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
天都”,再选几幅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