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PPT课件
食品添加剂ppt课件
无机化学防腐剂:SO2、亚硫酸、硝酸等
苯甲酸及其钠盐(benzoic acid and sodium benzoate):别名安息香酸
性质: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水中溶 解度低,多用其钠盐
作用:水溶性在酸性时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 用,尤其 PH=3抑制力强,但对产酸菌 作用弱,PH>5.5 时对霉菌及酵母的效 果也较差。 一般PH 4.5-5.0为宜。
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
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
标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 批准、公布
4. 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过加工、烹调或 贮存时能被破坏或排除代谢应满足以下一方面即可:
A 添加剂到体内后能参加正常的人体代谢或参加正常的解毒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2.改变食品的感官性状 3.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 4.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5.满足其它特殊需要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问题
1.急性和慢性中毒 2.引起变态反应 3.体内蓄积问题 4.食品添加剂转化产物问题 5.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6.食品添加剂与致癌物
C 纠正天然食品颜色差异 D 增强天然食品颜色不足 E 有助于食品的识别 F 提高食品的期望风味 G 保护风味和维生素
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
植物类色素:甜菜红、姜黄、胡萝卜素等,
昆虫类色素:虫胶红色素等,
微生物色素:红曲米,酱色:焦糖
人工合成色素:
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新红、诱惑红、 柠
第七章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s)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概述》PPT课件
6
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GDP的主要贡献者
已位居国民经济制造业之首
农产品加工业: “十五”以来,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 年均增长率近15% 2005年总产值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
食品工业: 总产值:持续11年位居工业部门之首(2005年8740亿元) 利税:持续12年位居各个工业部门之首 就业人数:在工业部门中仅次于纺织业
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每增加0.1个点 可带动230万人就业,农民增收人均193元
整理课件ppt
11
产业模式的转换
传统的农业生产引导型
农业生产
食品加工
市场需求
新型的市场导向型
科技需求的转变
整理课件ppt
12
瓶颈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关键 农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途径
农业问题: 结构不合理 整体效益低下 农民增收缓慢 国际竞争力弱
的 功 能
✓ 食用方便,品种多样,色、香、味俱佳,以提高消费者进食欲望,
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整理课件ppt
4
食品添加剂应用举例
食品 主食
食品添加剂
小麦粉改良剂 抗氧化剂
膨松剂
举例 过氧化苯甲酰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NaHCO3 NH4HCO3
饮料
合成或天然色素 防腐剂
整理课件ppt
7
发展食品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国民经济发展的
带动
社会发展与食品 市场需求的
拉动
食品工业
发展
农民增收与农村 经济发展的
推动
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整理发课件展ppt的重要作用——“三动8 ”
《食品添加剂安全》课件
食品添加剂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未来展望
未来,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将继续朝着安全、健康、环保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 ,也将涌现出更多新型的食品添加剂。
挑战
尽管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研发和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安全性 评估、使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需要不断加强监管和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
02
性评估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原则
科学性原则
评估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可靠数 据,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
准确性。
安全性原则
评估应以保障公众健康为首要 目标,确保食品添加剂在使用 限量内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 响。
风险性原则
评估应充分考虑食品添加剂可 能带来的风险,包括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 等方面。
制定严格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和使用规范
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食品添加剂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注册管理
对食品添加剂实行注册管理制度,确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得到保障。
实施严格的监督抽检制度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 罚并公示。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1 2 3
天然、健康、功能性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天然、健康和功 能性的方向发展。
高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新技术如纳米技术 、生物技术等也开始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 应用中。
定制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也 呈现出定制化的趋势,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 化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
食品添加剂知识介绍ppt课件
营养强化剂
为增强营养成份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 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 剂。营养强化剂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 值,还可用于开发具有特定营养功能的食品 ,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05
消费者认知与误区解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态度调查
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 添加剂持谨慎态度, 关注其对健康的影响 。
少数消费者对食品添 加剂缺乏了解,容易 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 。
部分消费者对食品添 加剂存在误解,认为 其对人体有害无益。
误区一:无添加即安全
无添加不一定代表安全,有些 食品天然存在有害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是安全的,可以保障食品的品 质和口感。
某些无添加食品可能更容易变 质,反而对健康造成威胁。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 厂家,注意查看食品配 料表。
03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和作用,避免过量摄入 。
04
保持均衡饮食,多样化 摄取营养。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食品添加剂研发方向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如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 力等功能的添加剂。
天然食品添加剂
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安 全性高,符合消费者健康 需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01
主要用于油脂和含油脂食品的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因氧化而
变色、变质。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02
常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等食品的抗氧化剂。
没食子酸丙酯(PG)
03
对多种油脂均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常用于油炸食品、方便面
等食品。
着色剂
苋菜红
常用于糖果、饮料、冰淇淋等食品的 红色着色剂。
2024版食品添加剂使用培训ppt课件
提高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性的建议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 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 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完善标准体系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完善食品添加 剂的标准体系,明确各类食品添 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限制等要 求。
01 02 03 0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食品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 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食品添加 剂的认知和使用技能。
天然乳化剂,可增强食品的口感和 稳定性,常用于乳制品、饮料等。
蔗糖脂肪酸酯
具有乳化、分散等作用,适用于各 种食品体系,如糖果、巧克力等。
漂白剂
亚硫酸钠
主要用于蜜饯、干果等食 品的漂白和防腐。
焦亚硫酸钠
具有漂白和防腐双重作用, 常用于葡萄酒、果酒等食 品的生产。
低亚硫酸钠
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各种 食品的漂白和防腐处理。
加强社会监督
媒体和消费者应加强对食品添加 剂使用的监督,及时曝光违法违 规行为,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前,应对其进行充 分的评估,确保其安全性。
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儿童、 老年人等),应特别注意食品添加剂 的使用安全。
03
常见食品添加剂介绍
Chapter
防腐剂
01
02
03
苯甲酸及其盐类
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 饮料,可延长保质期。
山梨酸及其盐类
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 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常用 于酱油、醋、果酱等食品。
避免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免对食 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食品的特性、生产工艺和消费者 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食品添加剂的 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 》课件
2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3 添加剂的重要性
包括二氧化硫、苯甲酸钠、 甜蜜素、明胶等,广泛应 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提高食品的品质、延长食 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 营养价值、促进食品加工 工艺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改善食品品质
通过调整色、香、味和口感, 提升食品的整体品质和口感体 验。
延长保质期
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限,减少食 品的损耗。
增加营养价值
通过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物 质,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满 足人体的膳食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
1
严格监管
食品添加剂必须通过国家卫生部门的审批,才能合法使用。
2
毒理研究
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毒理学评估,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食品添 加剂将不断涌现,以满足不同消 费者的需求。
全球化趋势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将更加全球化,推动全球食品产 业的发展。
3
最大容量限量
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使用
符合法规
使用合法可用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及相关地区的法规要求。
适量使用量。
遵守标签要求
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含量。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和法规要求
《食品添加剂》PPT课件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及运输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 色、香、味和口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保持食品的质量、促进加工技术 的发展等目的而向食品中添加的各种物质。
食品添加剂简介
1 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指的是进入食 品中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 的各种物质,分为色素、 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 等。
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培训课件ppt最新版
食品添加剂使用培训课件ppt最新版•食品添加剂概述•食品添加剂法规与标准•食品添加剂种类与功能•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与方法•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与控制•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与设备•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目录CONTENTS01食品添加剂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制造、加工、调整、处理、包装、运输、保管中,为达到技术目的而添加的物质。
分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可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
作用与意义作用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食品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色、香、味、形等方面的需求;延长食品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增加食品营养成分,促进人体健康。
意义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使用现状国内使用现状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支柱。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广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使用现状发达国家在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他们注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和应用领域。
同时,国外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也更加严格和规范。
02食品添加剂法规与标准03其他相关政策法规如《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规定》等,对特定类型的食品添加剂有具体规定。
0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使用原则等,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法律。
02《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重要标准。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1 2 3国家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味剂等。
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对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国家规定了具体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企业需严格按照规定使用。
《食品添加剂》PPT课件
化碳和水,因此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
使用的一种较安全的防腐剂。试验证明山梨
酸及其钾盐和钙盐的抗菌力在pH值低于5~6
时最佳。
精选课件ppt
22
第二节 防腐剂
制备:
– 丁烯醛和丙二酸法
C O O H C H 2 C H C 3HC H C H OC H C 3HC H C HC H C O O H C O O H
它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
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
甲酸钠的1/10,使用范围pH4~8。对羟基苯甲
酸酯的毒性低于苯甲酸。主要用于酱油、果酱、
清凉饮料等。缺点是水溶性较差,同时价格也
较高。
精选课件ppt
24
制备:
O H
K O HK , 2 C O3 H 2O
O K
C O2 H C l
3.1.4 酒石酸
酒石酸有三种,即D-、L-、D L-存在于 许多水果中,以葡萄中含量最多,酸味 更强,口感稍涩,多与其它酸并用,并 带有较强的水果风味,特别在葡萄类制 品中能产生“天然酸味”的感觉 。
制备
+ + C H 2 C H 2 C O H 2 C H C 3 H C 2 H O O 环 2 烷 酸 钴 C H C 3 H C 2 O O H
精选课件ppt
26
第二节 防腐剂
2.丙酸盐
丙酸盐属于脂肪酸盐类抑菌剂,常用的有丙酸钙 和丙酸钠。 丙酸钙: C6H10O4Ca
(CH3CH2COO) 2Ca 丙酸钠: C3H5O2Na
精选课件ppt
4
第一节 概述
1.2 食品添加剂定义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 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 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课件
简洁标签食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标 签上仅列有少量添加剂的食品。
3
了解食品添加剂
学习更多关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 以及它们对身体的影响。
遵循使用建议
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请遵循产品包装上 的建议用量。
食品添加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功能性添加剂
开发更多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 如增加益生菌、纤维素等。
植物性添加剂
发展更多植物性的食品添加剂, 以适应消费者对植物性食品的需 求增加。
《食品添加剂》PPT课件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色、香、味以及延长保鲜期等目的而 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类型
防腐剂
用于抑制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调味剂
改善食品的味觉特点和风味。
增稠剂
增加产品的黏稠度和质地,提升口感。
色素
用于增加食品 改善食品的味道、色彩和质地 • 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口感 •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1 严格监管
食品添加剂使用需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
2 科学评估
每种食品添加剂都需要通过临床试验和研究来确保其安全性。
3 慎重使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并避免超过推荐摄入量。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与法规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和规定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 会(Codex)制定。
每个国家都有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以确保添加剂 的使用安全性。
食品行业也有自己的行业标准,以指导食品添加 剂的使用和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健康的食品
2
尽量选择无添加剂的食品,或者选择只
使用合理数量的添加剂的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作用: – 改善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 – 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 有利于食品保藏和运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 – 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 –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3
第二节 酸度调节剂(Acidity regulators)
.
15
• 其它作用 1. 各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不同。常常发现
几种抗氧化剂的组合有更大的保护作用,显 示出协同效应。(如:抗坏血酸可以使参与 脂质氧化链反应的酚类抗氧化剂获得再生或 形成大的供氢体。)
2. 螯合剂可作为抗氧化剂的增效剂,它们大 大增强了酚类抗氧剂的效果。
.
16
第五节 消泡剂(Antifoaming agents)
• 食品中酸味剂在饮料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 酸味剂在饮料中的作用如下:
– 使用饮料产生特定的酸味。 – 改进饮料的风味与促进蔗糖的转化。 – 通过刺激产生唾液,加强饮料的解渴效果。 – 具有防腐作用,一般清凉饮料中添加0.01~
0.3%的酸味剂,使pH值下降,细菌难于生长。
.
5
• 酸味剂除了调味作用外还有以下作用:
(一)防腐作用 (二)抗氧化作用 (三)缓冲作用 (四)其它作用
• 常用酸味剂的性质与用途: (1)柠檬酸(枸橼酸,2-羟基丙三羧酸)无
色透明结晶,或白色颗粒、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极酸适用于清凉饮料、果酱类、罐 头、糖果、糕点馅、羊奶、使用量不限;调 节酒类pH值,用于肉制品可使颜色和风味更 持久。
• 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目前有5种:亚铁氰化 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 纤维素。
.
12
• 一些常用抗结剂使用范围
名称
使用范围
硬脂酸镁
糖果
亚铁氰化钾
食盐
硅铝酸钠 植脂性粉末
磷酸三钙
小麦粉
磷酸三钙 固体饮料
磷酸三钙
油炸薯片
磷酸三钙
复合调味料
蛋粉、奶粉、
可可粉、可可
二氧化硅(矽) 脂、糖粉、
浆,柑橘类果味、果酱、罐头、糖果、葡萄汁 及制品。
.
7
(4) 磷酸是唯一作为食品酸化剂使用的无机酸。 在有香味的碳酸饮料,特别是可乐和类似啤酒 的无醇饮料中,磷酸是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酸 化剂。
.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碱
• 在食品加工中,为了改善食品的颜色和风 味,常需进行碱处理。
• 在食品加工中,强碱还大量用于各种水果 和蔬菜的去皮。只要它们与氢氧化钠的热 溶液(约3%,60~82℃)接触,随后稍加 磨擦即可达到去皮的目的
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教学目的: •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功效和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 掌握几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发色剂、酸味
剂、增稠剂、甜味剂、食用香料等) 教学重点: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效 教学难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
1
第一节 概 述
•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昧以及为防腐和加 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 物质。
• 抗氧剂分类 抗氧化剂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
14
• 国际情况
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有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 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 维生素E、维生素C等。
• 中国情况
中国近年来开发的茶多酚是一种茶叶提取物, 具有优于BHA、BHT、VE的抗氧化作用,兼 有抑菌和防止褪色等作用,且安全无毒。
.
6
(2)乳酸(α-羟基丙酸)透明无色或淡黄色 糖浆状液体,无臭或有轻微酸味,与水、醇、 甘油可任意混合,有吸湿性。可以淀粉、糖蜜 为原料以乳酸菌发酵制取,并具有较强的抑菌 作用。用于发酵食品、饮料、配制酒、果酱、 罐头和糖果等。
(3)酒石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 于水,稍有吸湿性 。用于生产芳香饮料及糖
一、酸酸度调节剂 • 酸度调节剂又称酸味剂、酸化剂,是赋予食
品酸味的添加剂。
• 酸味剂可分类
(1)无机酸:磷酸
(2)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延 胡索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
注:食品中用酸味剂,半数以上是选用柠檬酸,其次
是苹果酸、乳酸、酒石酸、醋酸及磷酸
.
4
• 影响酸味的因素:
– 一般温度对酸味影响较小。 – 酸与甜味有相乘效应,与咸味有消杀效应。
.
9
三、食品中的缓冲液和pH控制
• 缓冲体系
• 能抵抗少量外加酸、碱或稀释的作用,而本 身的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的体系称为缓冲体 系(buffering system)。
•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使体系的pH稳定在预 期的水平,必须通过缓冲体系。缓冲体系的 主要成分是弱有机酸和它的盐。
• 在食品工业中,葡萄酸、醋酸、柠檬酸和磷 酸的钠盐经常用作控制pH和调节酸味。
.
10
• 常见酸-盐体系的缓冲范围是: 柠檬酸和柠檬酸钠 pH2.1~4.7 醋酸和醋酸钠 pH3.6~5.6 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 pH6.0~8.0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pH9.0~11.0
.
11
第三节 抗结剂(Anticaking agents)
• 抗结剂 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 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 物质。
.
18
第六节 漂白剂(Bleaching agents)
• 漂白剂
漂白剂能破坏或抑制食品中的发色因素,使 色素褪色,有色物质分解为无色物质。
• 消泡剂 消泡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降低表面张力, 消除泡沫的物质。
• 消泡剂分类 – 一类能消除已产生的气泡,如乙醇等; – 另一类则能抑制气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 等。
.
17
• 我国许可使用的消泡剂有乳化硅油、高碳 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 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 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二甲基硅氧烷等7种。
植脂性粉末、
速溶咖 啡、
粉状汤料
名称
使用范围
二氧化硅(矽) 粉末香精
二氧化硅(矽) 固体饮料
二氧化硅(矽) 粮食
微晶纤维素
植脂性粉末、
稀奶油
微晶纤维素
冰淇淋
微晶纤维素
高纤维食品、
面包
微晶纤维素
各类食品
.
13
第四节 抗氧剂(Antioxidants)
• 抗氧剂 能延缓或阻止氧化或自动氧化过程的物质称 为抗氧剂。 它能延缓食品在储藏和使用时的变质,一般 用量较小,大都是具有还原性能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