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试卷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大小的?A. 质量B. 力C. 速度D. 加速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时间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向?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__。
2.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3.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4.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叫做________。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
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方向叫做________。
8.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9.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
(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选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答案】空气能强【解析】【详解】(1)[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3)[2]人看见闹钟,是闹钟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参照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4)[3]因为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后,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所以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于玻璃板。
2.请按要求回答:(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______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________.(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填“高”或“低”).(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答案】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解析】【分析】(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4)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的齿振动发声,木梳的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详解】(1)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是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2)图2: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4)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卡片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答案为(1)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低;(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点睛】本题全部来源于课本插图,考查学生对课本插图蕴含物理知识的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要忽略这部分内容.3.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 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 到C 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 到C 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 v t=进行测量的;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 ,由B 到C 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 BC s =-= ;(4)由图知,小车从A 到C 的路程:10.00dm 1.20dm 8.80dm AC s =-=, 3s AC t =,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 2.9dm/s=0.29m/s 3sAC AC AC s v t ==≈; (5)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 v 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 sv t= ; 小 ;0.48m ; 3s ; 0.29m/s ;大。
2.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___.(每个钩码重1 N)(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1个钩码.(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__上的条件.【来源】20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运动和力【答案】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增加;同一直线。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 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解析】 【分析】 【详解】(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 +=-=,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 v t=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 =-,所以(8020)cm320m/s1.875ms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2.探究声音的特征:(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答案】A、B、C 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解析】(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 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3.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完成下面各题:(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___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B表二棉花泡沫毛衣报纸【解析】【分析】【详解】(1)发声体需要持续发声,所以音叉不合适,应该选择机械闹钟;(2)比较响度依靠感觉,不够准确;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比较准确而且容易进行比较,隔音性能好,响度越小,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小;隔音性能差,响度越大,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大,因此选B.(3)表二比较的是距离,所以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二.(4)隔音性能好,响度越小,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小;隔音性能差,响度越大,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大.距离由短到长依次是棉花泡沫毛衣报纸,因此隔声性能由好到差应该是棉花泡沫毛衣报纸.4.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一只手捏住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打印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打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D. 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3.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塑料D. 金属4.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光的反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色散D. 光的折射5.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A. 光的折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色散D. 镜子成像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橡胶B. 玻璃C. 塑料D. 金属7.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橡胶B. 玻璃C. 硅D. 金属8.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色散D. 影子的形成9.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色散?()A. 光的反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折射D. 彩虹的形成10. 以下哪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A. 回声B. 声音的直线传播C. 声音的折射D. 声音的色散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质,如______。
4. 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如______。
5. 半导体是指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______。
6.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的现象。
7. 光的反射是指光在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______的现象。
8.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的现象。
9. 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______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在学习完课本上“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回到家中想用铁脸盆和水等材料来做这个实验,请帮助她完成探究报告.(1)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A.需要实验器材:铁脸盆、水、钢勺.B.在铁脸盆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钢勺轻敲铁脸盆,会发现铁脸盆中的水在跳动.C.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_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4)结论:通过分析,结合提出的问题,你能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5)评估:你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探究什么问题____________?(写出探究的问题即可)【答案】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或音调高低与水多少有关吗?【解析】【分析】【详解】(2)本题所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猜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高;(4)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 因为实验中可以看到水的跳动,故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研究:声音怎样产生;另外在水盆中将入不同深度的水时,盆的振动频率会变化,所以还可以研究:音调高低与水的多少有关吗?2.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
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
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
(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3.3cm/s=0.033m/s 3sAC AC AC sv t ==≈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0.77m/s
v2
s t2
10cm 13.0s
0.77m/s
v3
s t3
10cm 13.0s
0.77m/s
如下表所示:
v4
s t4
10cm 13.2s
0.76m/s
区间
0~10 10~20
20~30
30~40
时间 t/s
13.0
13.0
13.0
13.2
速度 v/(cm/s)
0.77
0.77
0.77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 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爱科学的佳佳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研究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 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 1cm)的斜面顶端 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 (选填 “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中 AC 段的路程是______ cm; 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秒表,在测量小车到达 C 点 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 C 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 AC 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1)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 (2)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 B 处测出 AB 的长 s1=0.8m,小车从斜面顶端 A 处滑下到达 B 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5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1=____m/s; (3)把金属片移到 AB 的中点 O 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 O 点处的时间 t2=3s,那么 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4)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v3=____m/s; (5)根据测量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____(填“大”或“小”),小车做____运动(选填 “匀速”或“变速”);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所示,小芳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乙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丝比棉线的传声效果好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 a d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实验中没有控制材料相同【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指阻断了声音的传播,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 . a d;因为a和b材料、长度都相同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好;(3);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两根导线的材料相同.2.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1)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产生的(2)如图a所示,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如图b所示,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从a到b,塑料尺发出声音的_____变大(3)如图c到图d,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仪器测得c图实验声音为1.3×10■,d图实验声音为1.2×102■,两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可见随着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_____变小(4)如图c到图f,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_____改变.【答案】振动响度 Hz 音调音色【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2)如图a所示,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如图b所示,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即两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尺子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所以从a到b,塑料尺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3)如图c到图d,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仪器测得c图实验声音为1.3×102,d图实验声音为1.2×102,两个数据的单位是Hz,即声音振动的频率,频率决定音调,所以可知随着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4)如图c到图f,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产生的声音波形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些波形的细微变化,决定的是声音的音色,所以可知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色改变.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得出声音是由______产生.(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他知道声音是由鼓面的______发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目的是______.么异样(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b.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c.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d.结论:______.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是正确的.【答案】振动振动发声振动转换成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易于观察减小变大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①【解析】【详解】(1)[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铜线的直径。
他将铜线在笔直的木棍上紧密排绕了1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其宽度,如图甲所示。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10圈铜线的宽度为_____cm,铜线的直径为_________cm。
(2)小明同学测得自己的脉搏1min 跳动75次,则他脉搏每跳动1次的时间是_______s。
接着他把自己的脉搏跳动作为“表”测摆(如图乙所示)的时间,小球摆动20次,脉搏刚好跳动25次,则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 s。
若在细线的摆动线路上水平放置一固定挡板,小球摆动将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与丙实验,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来源】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1mm 3.12(3.11~3. 14皆可) 0.31 0.8 1 不相同【解析】【分析】【详解】(1)[1][2][3]如图,每大格表示1cm,每大格分为10小格,则分度值为1mm;故10圈读数为3.12cm,则铜丝直径为:0.31cm。
(2)[4]脉搏每跳动1次所用时间为160s0.8s 75t==[5][6]小球摆动20次与脉搏跳动25次所用时间相同,为t2=0.8s×25=20s则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320s1s 20t==细线在接触挡板后,线速度和轨道半径均发生变化,则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也将发生变化,故摆动1次所用时间不相同。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2)实验中使斜面坡度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3)若停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c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 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 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解析】【分析】 【详解】 (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 +=-=,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 v t=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 =-,所以(8020)cm320m/s1.875ms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2.观察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在空气中温度(℃)声速(米/秒)介质声速(米/秒)频率(赫兹)声速(米/秒)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5000256340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1)由第一第二列可得:_____.(2)由第三第四列可得:_____.(3)由第五第六列可得:_____.【答案】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详解】(1)由表中第一第二列可以看出,同样是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会不同,故可得出: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2)由表中第三第四列可以看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3)由表中第五第六列可以看出,频率不同,但声速相同,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3.请按要求回答:(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______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________.(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填“高”或“低”).(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答案】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解析】【分析】(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4)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的齿振动发声,木梳的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详解】(1)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是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2)图2: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4)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卡片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答案为(1)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低;(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点睛】本题全部来源于课本插图,考查学生对课本插图蕴含物理知识的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要忽略这部分内容.4.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打印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打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hB. 3×10^8 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铁D. 陶瓷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铝C. 塑料D. 银答案:C4.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影子C. 折射D. 衍射答案:C5.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像C. 透镜成像D. 光的散射答案:B6.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A. 透镜成像B. 影子C. 彩虹D. 光的散射答案:B7.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衍射?()A. 影子B. 镜子中的像C. 彩虹D. 光绕过障碍物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B. 玻璃C. 硅D. 陶瓷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超导体?()A. 铜B. 铝C. 铁D. 某些合金在低温下答案:D10. 以下哪种现象是电磁感应?()A.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磁场B. 磁场变化产生电流C.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电场D. 磁场变化产生电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的电子会发生________运动。
答案:定向2.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欧姆3. 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伏特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5.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瓦特6. 电能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焦耳7. 光年是________的单位。
答案:长度8.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m/s。
答案:3×10^89. 光的折射定律是________定律。
答案:斯涅尔10. 光的反射定律是________定律。
答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电阻R=10Ω,电压U=5V,求通过电阻的电流I。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 32 分)1.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2kg 的可能是( ).A.一头大象B.一个苹果C.一台电视机D.一只蚂蚁2.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其实际含义是指 (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铁的重力比木头大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3.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4.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家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 1:2B.2:1C.2:9D.9:26.下面均不属于物质物理属性的是A.密度温度硬度B. 密度颜色形状C.导热性温度颜色D. 温度长度体积7.用天平测一枚邮票的质量,下面做法正确的是A. 直接移动游码来测量B. 把一枚邮票和一个铁块一起测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C.先测500 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00D.以上做法都可以8.小刚用手按了按铁块和海绵,他感受到二者最大的区别是()A.质量B.密度C.温度D. 硬度9.欲称出约260g 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右盘里添加的砝码是 ( ).A.10g 50g 200gB. 200g 50g 10gC.100g 100g 50g 10gD.10g 50g 100g 100g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A.铁棒橡皮碳棒B. 陶瓷玻璃透明胶带C.钢尺大地铅笔芯D.刀片人体塑料尺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如果砝码生了锈,但测量方法正确,则测得的质量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A. 偏大B. 偏小C.相等D.无法判断12.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被测物体与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20 g10g 砝码各1 个,50g 砝码2 个,游码示数3g,则物体质量为()。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进行实验)(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是_____.(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12vvv v-【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st= .(2)s ABBCs==40.00cm,t AC=2.4s,t AB=1.6s,tBC 2.4s 1.6s0.8sAC ABt t=-=-=,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4025cm/s1.6ABABs cmt===,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4050/0.8BCBCs cmcm st s===.(3)由BC ABv v>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试题1. 下面哪个物理量不是矢量量?A. 力B. 速度C. 质量D. 加速度2. 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合力是什么?A. 万有引力B. 重力C. 摩擦力D. 弹性力3. 向右行驶的汽车对右前方有一个路障,此时司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相撞?A. 四处乱闯B. 紧急制动C. 转向避让D. 以上都不对4. 一个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A. 2m/s²B. 4m/s²C. 6m/s²D. 8m/s²5. 一个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地滑下,在中途与水平面接触时速度方向垂直于水平面,此时球滑行总路程与结束时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 向上滑行路程与结束时速度大小成正比B. 向下滑行路程与结束时速度大小成反比C. 向下滑行路程与结束时速度大小成正比D. 无法确定6. 在暴雨天气行车时,应该选择哪种车速?A. 较快的行车速度B. 较慢的行车速度C. 适当的行车速度D. 停车等待雨停7.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C. 物体间的相对速度D. 以上都有关8.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D. 周期性运动9. 什么情况下两种不同质量的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A. 重力相等B. 相对速度相等C. 施加的外力相等D. 质量相等10. 引力是什么?A.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C. 地球的引力D. 机械力答案解析1. C,质量是标量量,没有方向,不是矢量量。
2. 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特殊情况,所受合力为重力。
3. C,转向避让是最好的选择。
4. C,a=Δv/Δt=(v-0)/(10-0)=6m/s²。
5. C,样题——小学奥数,球的运动是先向下滑行,再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在斜面底部停下。
八年级物理试卷可打印

八年级物理试卷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C.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
2.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 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 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
4.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小孔成像。
B. 雨后彩虹。
C. 水中倒影。
D. 海市蜃楼。
5.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可能是()A. f = 10cm.B. f = 5cm.C. f = 15cm.D. f = 25cm.6.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大的密度大。
B.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 一盒密封的罐头,被字航员带到太空中,它的质量不会改变。
D.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7.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 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8. 如图所示,用力F把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处可插入一个简单的木块压在墙面的示意图)A. 木块只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
C. 木块对墙面的压力和墙面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墙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八 年 级 物 理 试 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10g 的是 ( ▲ ) 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 B .一头大象的质量 C .一只鸡蛋的质量 D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 2.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 ▲ )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 .调节横粱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C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3.PM2.5成为热点名词,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今年我国重点区域开展PM2.5等项目监测,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PM2.5颗粒的密度远小于空气的密度 B .PM2.5的空间尺度小于电子 C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 .PM2.5在空气中仍受重力作用 4. 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 5.常州路中国建设银行大楼上有一块巨大的、透明液晶显示屏:它利用LED 对电流的通过非常敏感、极小的电流就可以让它发光的特点,在显示出清晰、美丽画面的同时,楼房里的人们还能透过显示屏看到外面的景色,主板厚度仅10mm ,显示屏屏体质量仅12Kg/㎡。
这种显示屏制作时主要利用的物理属性不包括 ( ▲ ) A .透明度好 B .导电性 C. 密度小 D .气味 6.新河滑雪场的开放,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和旅游者,他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玩得很High ,据你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 A. 运动员可以“刹车”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雪地上留下痕迹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C.滑行时很轻松是利用了惯性 D.下滑时很轻松是因为不受力 7. 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
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班 级 姓 名 考 场 监考老师……………………………装………………………………………订………………………………线………………………………………… 座位号计三次示数F 1、F 2、F 3的大小关系为 ( ▲ )A.F 1=F 2>F 3B.F 1>F 2>F 3C.F 2>F 1>F 3D.F 1<F 2=F 38.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B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要“校零”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 .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9.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B .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仍受球拍的作用力C .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 .乒乓球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10.小跃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 ) 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 .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11.2015年2月15日发出通知,自2月16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3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15元和0.17元.据此估测93号汽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93号汽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 )A .0.71×103kg/m 3B .0.73×103kg/m 3C .0.75×103kg/m 3D .0.77×103kg/m 312.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
甲的速度是3m/s ,乙的速度是5m/s ,所受阻力F 甲、F 乙之比是 ( ▲ )A.3:5B.2:5C.5:3D.1:113.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0~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 .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C .在t2~t3内,伞兵的重力大于阻力D .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4.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 (2)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 ▲ .(3)金属铝的密度为2 . 7 ▲ ; (4)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 ▲ ;15. 下列关于铁的用途中,分别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请把有关性质填在横线上:(1)铁丝可以被弯曲: ▲F 1F 2F3(2)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3)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振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灾,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16.物理学中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与玻璃摩擦过的丝绸相互靠近会▲(选填“吸引”或“排斥”),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光年是一种距离单位C.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铅块压紧后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17.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1) ▲;(2) ▲18.红木家具的加工场,其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它是由于红木分秘出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的结果.家具在制作过程中,木头交接处要留有适当的缝隙,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木头会产生▲现象。
用布对家具表面进行“磨光”处理,布与家具表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摩擦(选填“滑动”、“滚动”或“静”),用力“磨”是通过增大▲的办法来增大摩擦的19.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运动20.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只填序号)A.物体不受力时,可能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也有可能保持静止状态21. 如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8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是▲N,与总重力相平衡的力是▲力。
你认为要使该活动容易完成,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
(g取10N/kg)22.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的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瓶中油的质量是▲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的半瓶调和油的密度为▲kg/m323.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_,密度将▲。
(2)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23题三、作图与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4分,第26题6分,共16分)24.(6分)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下面的力(1)电线对静止电灯1.96N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2)用与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3)一物体重20N,静止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15N,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25.(4分)根据某建筑工程需要制成了一体积为8m3的正方体大理石块,经测定大理石块的质量为2.16×104kg。
(g取10N/kg)(1)该大理石的密度是多少?(2)起重机匀速提起该大理石,需要用多大提力?▲▲▲26.(6分)小明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接触到一个小铁球.测得它的质量为790g,体积为150cm3.请你帮他解决以下问题:(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铝,则整个“铁球”的重力为多大?(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 7×103kg/m3,g取10N/kg)▲▲▲四、实验探究题(各题每空1分,共31分)27.(3分)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原来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
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我们可以看到热水瓶中的墨水变成红色的速度较快,这说明▲与温度有关.28.(7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测到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千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情况表示出来.(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 (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比值越大,其 m-V 图线 越 偏向▲ 轴(选填“m ”或“V ”轴).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我们曾学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 (写一个即可).(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
29.(6分)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是否需要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小明的实验 ( ▲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30. (7分)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