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规划标准1

合集下载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标准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标准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标准一、水量确定与供需平衡1.根据城市规划、区域人口、工业用水等需求,确定室外给水系统的总水量。

2.根据水源、水处理工艺等条件,平衡供水与用水量,确保供需稳定。

二、水源选择与取水工程设计1.根据地区特点,选择可靠、优质的水源,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2.设计合理的取水工程,包括取水口位置、取水方式、取水构筑物等,确保取水安全、稳定。

三、水处理工艺与设施选择1.根据水质、水量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如沉淀、过滤、消毒等。

2.确定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水泵、水塔、水池等,以满足供水压力和水量需求。

四、输配水系统规划与设计1.根据供水范围和用水需求,规划合理的输配水系统,确保供水覆盖面和供水压力。

2.设计输配水管道的材质、规格、埋深等,以及管网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供水安全和流量稳定。

五、室外给水设施施工与安装1.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室外给水设施的施工和安装。

2.重视施工质量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六、室外给水设施运行与管理1.定期检查和维修室外给水设施,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对水质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供水质量符合标准。

3.对用水量和能耗进行监测和优化,提高供水效率和管理水平。

七、室外给水工程节能与环保1.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水泵、LED灯具等,降低能源消耗。

2.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采取环保措施,如废水处理、噪声控制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八、室外给水工程费用估算与经济评价1.对室外给水工程的投资进行合理估算,包括设备购置、施工成本、运行维护费用等。

2.对工程的投资回报进行经济评价,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V1

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V1

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V1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是保障农村污水治理和城乡环境卫生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使政府有序进行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以下是详细的规划安排:一、现状分析规划编制前需要对所规划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地形等方面的现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确定具体的规划方案。

二、需求分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村镇用水、生产生活污水和雨水等情况,预测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

三、工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制定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

包括给排水管道规划、污水处理设施规划、雨水排放系统规划、配套设施规划等。

四、技术选型在确定了工程设计方案之后,还需要对设施选型等技术方案进行细致的研究。

选择适宜的设备和技术,为后续施工、投运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五、预算评估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方案和技术选型,综合考虑资金、人力、材料等方面的投入,进行预算评估。

六、前期准备在确定规划方案、技术选型和预算评估之后,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土地征用、工程图纸编制、施工图纸制定、招投标等。

七、施工安装根据前期规划和设计的具体方案,进入到工程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程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八、工程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法规,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九、运行管理村镇给排水工程建设不仅仅是工程施工,还需要结合实际运营管理。

只有严格的运行管理,才能保证给排水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维护环境卫生和生态保护。

以上是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的详细流程,只有在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环节都做好,才能确保村镇环境的美好和人们生活的健康。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之给水系统管道布局标准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之给水系统管道布局标准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之给水系统管道布局标准在给排水工程中,给水系统管道的布局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规范的给水系统管道布局,不仅可以确保正常供水,还可以提高水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及保障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给水系统管道布局标准,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建设给水系统。

一、总体原则在设计给水系统的管道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总体原则:1. 确定管道的起始点和终点:给水系统的起始点通常为水源,终点为用户的终端设备(如水龙头、水箱等)。

确定起始点和终点后,可以更好地规划中途所需的支线和分支。

2. 确定管道的走向和路径:管道的走向应尽量直线,避免过多的弯曲和拐角,以减少水流的阻力和压力损失。

同时,管道的路径应尽量避开其他建筑物、电线、地下管线等物体,以免影响施工和日后的维护。

3. 确定管道的布置高度:管道的布置高度应适当,既要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又要充分利用地形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水能够自然流动,减少使用泵的数量和功率。

二、主干管道布局主干管道是指从给水系统的起点到终点的主要管道。

在布置主干管道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 直线布置:主干管道应尽量采用直线布置,以减少水流的阻力和压力损失。

2. 分段设置阀门:主干管道的长度较长,为了方便维修和控制水流,应合理设置阀门,并根据管道的长度合理分段。

3. 考虑安全和美观:主干管道应远离易受损的区域(如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带),同时应避免经过居民的起居区域,以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城市的美观。

三、支线和分支布局支线和分支是将主干管道连接到用户终端设备的重要部分。

在支线和分支的布局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 最短路径原则:支线和分支应采用最短路径,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压力损失。

2. 坡度要求:支线和分支的坡度应符合水流的要求,以保证水能够自由流动。

一般来说,支线的坡度应为1/100,分支的坡度应为1/50。

3. 分支的数量和长度:分支的数量和长度应合理控制,不宜过多和过长,以减少水压的损失。

生活给水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一)

生活给水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一)

生活给水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一)引言概述:生活给水工程是指为居民和社会提供日常所需的用水系统。

施工方案的制定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

本文介绍了生活给水工程施工方案的全面内容,包括水源选择、工程规划、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材料选用、施工流程等。

通过详细阐述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指导工程实施,并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正文:一、水源选择1. 考虑水质和供水能力2. 按照工程需求选择水源类型3. 考虑水源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4. 确定水源取水点和水源输送管道二、工程规划1. 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2. 制定工程设计图纸3. 确定工程施工时间表4. 预估工程费用和资源需求三、施工队伍组织1. 确定施工队伍组成和人员职责2.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3. 确定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4. 制定施工队伍的工作计划和排班四、施工材料选用1. 根据工程规划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2. 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3. 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4. 确定材料供应商和采购渠道五、施工流程1. 准备施工现场和施工设备2. 进行土地开挖和基础处理3. 安装水源输送管道和各类设备4. 进行工程安装、调试和检验5. 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清理总结:本文介绍了生活给水工程施工方案的一些关键点,包括水源选择、工程规划、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材料选用和施工流程。

通过科学规划和组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进行严格的施工流程控制,可以确保生活给水工程顺利完成,并为居民和社会提供可靠的用水系统。

因此,制定一个完整的施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给水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的文件。

本文档旨在提供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以保证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提高供水服务的质量。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模在10万人口以上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城市供水工程。

3. 规划原则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 综合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经济状况和环境因素等,科学合理地确定供水需求,并进行合理布局。

- 安全可靠: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包括水源水质安全、供水设施运行可靠性和供水系统的抗灾能力等。

- 合理经济:在保证供水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运营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节约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规划内容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4.1 供水系统整体规划•确定供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包括水源规划、输水管网规划和供水站规划等。

•综合考虑供水水源的可靠性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源。

•确定供水管网的布局和容量,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供水需求。

•规划供水站的设置和数量,保证供水压力的稳定和供水的可靠性。

4.2 供水设施设计•水源地工程设计,包括水源采取、水源净化和水源保护等。

•输水管网设计,确定管道的材质、直径和布置方式,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流量要求。

•供水站设计,包括泵站和水池的设计,确保供水压力稳定和供水质量符合要求。

•防污染设计,提供对污染的防治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防洪设计,确保供水设施在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安全可靠。

4.3 供水管网管理•管网运行管理制度,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设施的故障和漏损。

•建立管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及时预警和处理问题。

•管网改造和升级计划,根据城市发展和供水需求的变化,适时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升级。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工程建设标准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是城市根底设施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局部。

给水工程的建设标准是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平安和供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城市给水工程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

2. 工程背景城市给水工程工程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足够的水源并保证供水质量,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该工程的建设标准旨在确保水源供给充足、供水管网稳定可靠,并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建设标准要求3.1 水源供给•城市给水工程工程的水源供给应充足可靠,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用水、工业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求。

•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平安。

3.2 供水管网•供水管网的设计应满足正常供水流量和最大供水峰值流量的要求,并确保供水压力稳定。

•供水管网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管道的强度和耐久性。

•供水管道的敷设应符合标准,防止因施工质量引发漏水和污染问题。

•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要做到定期巡检、检修和清洗,以确保管道畅通无阻。

3.3 水质要求•给水工程工程应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给水工程工程应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

•假设发现水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确保居民和企业的用水平安。

3.4 消防供水•给水工程工程应满足城市消防用水的要求,保证消防水源供给充足并能够满足消防用水的流量和压力需求。

•消防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相关防火法规和标准要求。

4. 监督与管理为确保城市给水工程工程建设标准的执行和水质平安,需要进行监督与管理。

具体要求如下:•城市给水工程工程应有专门的建设管理团队负责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

•城市给水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进行相关部门的联合监督和验收,确保工程符合建设标准要求。

•城市给水工程工程竣工后,要进行运维和管理,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的持续稳定。

5. 总结本文档详细描述了城市给水工程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包括水源供给、供水管网、水质要求和消防供水等方面。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阶段,旨在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水源、水厂、输水管网、供水设备等方面。

同时,本规范还适用于城市给水工程的施工和运行管理。

3. 规划原则3.1 安全性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以确保供水安全为首要原则。

规划时要考虑水质保证、水源保护和供水设备的选用等问题,以防止供水出现污染和事故。

3.2 可靠性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确保供水设备的可靠性。

规划时要考虑区域用水需求、设备寿命等因素,以保障供水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3 经济性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

规划时要合理选择工程规模、设备选型和施工方法,以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

3.4 环境友好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

规划时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用,减少用水浪费和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规划内容4.1 水源规划水源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基础。

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和再生水等多种水源,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的安全性。

4.2 水厂规划水厂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核心。

规划时要确定水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等,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的优良性。

4.3 输水管网规划输水管网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时要考虑供水能力、管道布局和管材选用等因素,以满足区域用水需求和减少水输送损失。

4.4 供水设备规划供水设备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关键环节。

规划时要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5. 规划编制要求5.1 规划编制基本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编制。

规划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规模、用水需求、水资源等因素,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和环境评估。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一、前言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不同方面展开讨论,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标准、技术要求等。

二、总体要求1. 组件规划: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给排水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布置,确保给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

2. 技术可行性: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现有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避免采用过于尖端或不成熟的技术。

3. 环境保护: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安全可靠:设计应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特殊气候、地质条件下的使用要求,确保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给水工程设计规范1. 综合规划:给水工程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区域水源、供水对象、供水结构等因素,确保供水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2. 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设计应根据供水水质要求、供水压力要求和供水可靠性要求,确定管径、管材、水泵等参数。

3. 水源保护:设计应合理布置水源保护区,采取措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以保证供水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4. 技术要求:给水管网的设计应满足管道输送能力、水质保证、压力稳定等技术要求,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 综合规划:排水工程的规划应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地形地势、降雨情况等因素,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布局。

2. 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设计应根据排水量、排水速度和排水可靠性要求,确定排水管径、坡度、管材等参数。

3. 防涝措施:设计应合理设置雨水收集池、雨水花园等设施,用以调节城市雨水径流,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

4. 技术要求:排水管网的设计应满足管道排水能力、防止堵塞、排水速度等技术要求,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1. 设计原则: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应根据污水的性质、水质要求和处理目标,确定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建设部组织编制并颁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于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给水工程规划(见第1.0.2条)。

2.规划基本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

水量之间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水水源提出相应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要求和措施。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相协调(见第1.0.3、1.0.6、1.0.7条)。

3.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区域、流域范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城市用水量由两部分组成,一为规划期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量总和;二为城市给水统一供给以外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用水水量总和(见第2.1.2、2.2.1条)。

4.给水范围和规模、水源、水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范围应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给水规范应根据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城市最高日用水量确定。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规划区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要求。

水资源不足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及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其水质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水源地应设有水量、水质有保证和易于实施水源环境保护地段。

城市给水系统应满足城市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给水要求,并应按城市地形、规划布局、技术经济等因素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 总则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标准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标准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标准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供水、排水、雨水收集以及相关设备和管道的设计与安装。

为了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可靠运行,需要遵循一系列建筑给排水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标准,包括设计标准、材料标准和施工标准等。

一、设计标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设计标准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设计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水供应系统:- 建筑供水系统应符合当地的供水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例如水质要求、供水管径等。

- 建筑内部供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到水源、水压和供水需求等因素,确保供水充足和水质卫生。

2.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应遵循国家或地方的排水管理要求,包括建筑内部污水管道和雨水排水系统。

- 污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如污水处理要求、排放标准等。

3. 建筑雨水收集系统:- 建筑雨水收集系统应考虑建筑的屋面结构、雨水收集设备的选择和设计,确保有效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

二、材料标准建筑给排水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材料标准如下:1. 供水管道材料:- 供水管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

2. 排水管道材料:- 排水管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聚氯乙烯(PVC)、铸铁管等。

3. 排水阀门和配件:- 排水阀门和配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截止阀、隔离阀等。

4. 雨水收集设备:- 雨水收集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雨水收集箱、过滤器等。

三、施工标准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常用的施工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质量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应按照标准进行,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无漏水现象。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源选择、水质控制、输水管道设计、水池设计、泵站设计和给水系统设计等。

一、水源选择:
1.优先选择地下水源,避免对地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2.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的水源;
3.水源应尽量靠近城市,缩短输水距离。

二、水质控制:
1.对供水水源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2.采取合适的净水工艺,如过滤、消毒等,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严禁直接将非饮用水源纳入供水系统。

三、输水管道设计:
1.根据城市需水量和输水距离,合理选用输水管材;
2.管道设计应考虑输水流量、压力损失等因素,保证供水的稳定性;
3.采用合适的管道防腐措施,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四、水池设计:
1.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供水管网情况,设计合理的水池容量;
2.水池应采用密闭式或半密闭式结构,防止污染和水源浪费;
3.水池应建设在地势高的地方,便于供水时产生压力。

五、泵站设计:
1.泵站应建设在水源附近,避免长距离的输送;
2.根据需水量和输水距离,选择合适的泵站流量和扬程;
3.泵站应采用高效节能的泵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六、给水系统设计:
1.根据城市规模和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供水计划;
2.给水系统应具备供水稳定、供水压力合适、供水能力满足需
求等特点;
3.给水系统应考虑到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备用供水设施。

总之,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为了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和稳定性,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范围应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给水规范应根据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城市最高日用水量确定。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规划区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的要求。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及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其水质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水源地应设有水量、水质有保证和易于实施水源环境保护的地段。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颁布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于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见第1.0.2条)。
2.规划基本要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水水源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q——暴雨强度[L/(s·ha)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径流系数(Ψ)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城市中心区)为0.6~0.85,城市建筑较密集区(一般规划区)为0.45—0.6。
5)城市雨水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性质、重要性以及汇水地区类型、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其他地区宜采用1—3年(见第3.2.2、3.2.4、3.2.5条)。
9)污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一般应到达二级生化处理标准(见第7.2.3条)。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宜符合下列要求:
1)在城市水系的下游并应符合供水水源防护;
2)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 总则1.0.1 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1.1 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 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2.2.1 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标准

一、前言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探讨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

二、选址标准1. 距离水源地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应选择距离水源地较近、水质较好的地点,以确保取水的质量和供水的稳定性。

2. 地质条件的要求:选址地的地质条件应稳定、无地质灾害隐患,地下水位不宜过深或过浅,便于取水和工程建设。

三、设计标准1. 设计水质标准:设计应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生活、生产用水情况等因素,确定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设计工艺流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水处理工艺流程,确保取水的稳定性和供水的可靠性。

四、施工标准1. 施工材料标准: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施工材料,杜绝使用过期和劣质材料,严格执行施工材料的验收标准。

2. 施工工艺标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

五、验收标准1. 工程验收标准: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水质验收标准:工程竣工后进行水质验收,确保供水水质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六、结语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健康。

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用水。

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减少和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推动城市给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

七、运行与维护标准1. 运行管理标准:城市给水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需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体系,包括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供水管网维护等方面的管理规定,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维护保养标准:定期对供水工程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包括管网检修、设备更新升级、防腐防锈处理等,延长设施使用寿命,保证供水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007-10-10]【字号: | | 】【背景色】1总则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城市水资源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城市用水量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

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工程的规范要求,并重点探讨管网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1.设计依据(1)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在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工程符合国家要求。

(2)地方性规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还需遵守当地制定的地方性规范,确保工程能够适应当地情况。

2.工程布局设计(1)选址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合理选择给排水工程的选址,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主体工程布局:根据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主体工程的布局,包括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的布置。

3.排水管网设计(1)管网结构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排水管网结构,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和排水口等,确保管网的通畅和稳定。

(2)管径选择:根据设计流量和管道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管径,以满足流体传输要求。

(3)坡度设计:根据地势情况和流体流速要求,设计适当的管道坡度,以保证排水畅通。

(4)材料选择:根据工程环境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塑料、铸铁、钢等。

4.给水管网设计(1)供水压力:根据工程用水需求和城市供水系统的情况,确定合理的供水压力,以保证供水质量和稳定性。

(2)供水管道设计:根据供水流量和水质要求,设计合适的供水管道布局和管径,以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

(3)消防给水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消防水需求,设计相应的供水管网和消防水设备,确保消防安全。

5.设备与附件选择(1)阀门选择:根据工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阀门类型和规格,以便进行管网的控制和操作。

(2)排水设备选择:根据排水需求和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排水设备,如泵站、污水处理设备等。

(3)通气装置选择:为排水系统设计合适的通气装置,确保排水过程中的气体顺利排出,避免管道爆破等问题发生。

三、总结通过以上对给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及管网设计的介绍,可以看出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Code for Urban WaterSupply Engineering Planning目录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的通知前言1 总则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2 城市用水厂3 给水范围和规模4 给水水质和水压5 水源选择6 给水系统6.1 给水系统布局6.2 给水系统的安全性7 水源地8 水厂9 输配水附录A 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规范用词用语说明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9年2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的通知建标[1998]14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附件二 "199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要求,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9 年2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我部负责管理,由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负责编制而成。

经建设部1998年8月20日以建标[1998]14号文批准发布。

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厂、给水范围和规模、给水水质和水压、水源、给水系统、水厂和输配水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讯地址:杭州保椒路224号,邮政编码31000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篇一:城市给水规模的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吴兆申皇甫佳群金家明提要: 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十分重要,提出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到工程实施等各规划阶段预测水量规模的依据及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给水排水规划水量规模预测依据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有些城市由于预测规模偏大,建成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又有些项目由于预测规模滞后,影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

如果混淆不同阶段和相应的规范,不作调研,将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1 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和水资源状况,提出各取水水源、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

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1)"给水规范"所提指标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期内(一般为20年)的水量预测,并按此控制水资源和提出总水量规模,由于城市用水有逐步增长的过程,因而近期指标要大幅下降。

(2)"给水范围"所提指标是全国通用指标,选用时不能简单按照城市规模类别和分区进行套用,必须先对城市现状指标进行测算研究,按照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所采用的指标。

由于编制"给水规范"所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工程规划标准
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2.7自备水源供水的工矿企业和公共设施的用水量应纳入城市用水量中,由城市给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

5.0.2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

可采用90%~97%。

建制镇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的有关规定。

当水源的枯水流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多水源调节或调蓄等措施。

6.2.1给水系统中的工程设施不应设置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地区及洪水淹没和内涝低洼地区。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设置在河岸及河床稳定的地段。

工程设施的防洪及排涝等级不应低于所在城市设防的相应等级。

6.2.2规划长距离输水管线时,输水管不宜少于两根。

当其中一根发生事故时,另一根管线的事故给水量不应小于正常给水量的70%。

当城市为多水源、给水或具备应急水源安全水池等条件时,亦可采用单管输水。

6.2.3市区的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6.2.4给水系统主要工程设施供电等级应为一级负荷。

7.0.2选用地表水为水源时,水源地应位于水体功能区划规定的取水段或水质符合相应标准的河段。

饮用水水源地应位于城镇和工业区的上游。

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中规定的II类标准。

7.0.3选用地下水水源时,水源地应设在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8.0.1城市应采用管道或暗渠输送原水。

当采用明渠时,应采取保护水质和防止水量流失的措施。

8.0.5水厂用地应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8.0.6采用。

水厂厂区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地带。

水厂用地控制指标
表6.1.2
建设规模(万m3/d)地表水水厂(m2·d/m3)地表水水厂(m2·d/m3)
0.7-0.5 0.5-0.3 0.3-0.1 0.7-0.5
0.5-0.3
0.3-0.1
0.4-0.3
0.3-0.2
0.2-0.08
注: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

2.地表水水厂建设用地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厂内设置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构筑物以及污泥处理设施时,可根据
需要增加用地。

3.地下水水厂建设用地按消毒工艺进行,厂内设置特殊水质处理工艺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

4.本表指标未包括厂区周围绿化地带用地。

9.0.5当配水系统中需设置加压泵站时,其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9.0.5采用。

泵站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 的绿化地带。

泵站用地控制指标
表6.0.3
建设规模(万m3/d)用地指标(m2·d/m3)
5-10 10-30 30-50 0.25-0.20 0.20-0.10 0.10-0.03
注: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
2.加压泵站设有大容量的调节水池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
3.本指标未包括站区周围绿化地带用地.
1.2村镇给水工程规划
《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
9.1.4.4选择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时,不得超量开采;选择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