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植物化学物.ppt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 第二章

植物生理学 第二章

(2)钙泵 又叫Ca+-ATP酶,它催化质膜内侧的 ATP水解,释放出能量,驱动细胞内的 钙离子泵出细胞。
细胞外侧 H+泵将H+泵出 A
K+(或其它阳离子) 经通道蛋白进入 B
C
阴离子与H+ 同向运输进入 细胞内侧
图2-5 质子泵作用机理
A 初级主动运输 ; B, C 次级主动运输
返回
A 外侧
第四节
矿质元素的运输
一、矿质运输形式、途径、速度 1、形式: N:NO3-、NH4+、尿素、氨基酸、酰胺 P:正磷酸、有机磷化合物 S:SO42- 、 蛋氨酸、谷胱甘肽 2、途径:导管(42K 示踪试验) 3、速度:30-100cm/h
木质部 蜡纸 树皮
42K
图2-13 放射性42K向上运输试验
五、植物的缺素症及诊断
◆N 吸收的主要形式 是 NH4+,NO3- 等: ◇ 构成蛋白质的主要 成分(16-18%); 缺N ◇ 核酸、辅酶、磷脂、 叶绿素、细胞色素、植 物激素(CTK)、维生素 等的成分。 故称为 “生命元素” 缺N:矮小、叶小色黄或发红、分枝少、花少、 籽粒不饱满。
生理功能:
缺磷病症:
① 植株瘦小。分枝、分蘖很少,幼芽幼 叶生长停滞,花果脱落,成熟延迟。 ② 叶呈暗绿色或紫红色(花青素)。 ③ 老叶先表现病症(磷是可移动元素)。
◆ K
以离子状态存在 生理作用(1) 体内60 多种酶的活化剂;(2)促 进蛋白质、糖的合成及糖的 运输;(3)增加原生质的 水合程度,提高细胞的保水 能力和抗 旱能力;(4)影 响着细胞的膨压和溶质势, 参与细胞吸水、气孔运动等。 缺K:叶缺绿、生长缓 慢、易倒伏。
三、影响根系吸收矿质营养的因素

2茶叶生物化学-第二章_茶树次级代谢

2茶叶生物化学-第二章_茶树次级代谢


茶树中的咖啡碱合成酶(Caffeine synthase,CS) 为3-NMT 和1-NMT的总称。即催化由7-甲基 黄嘌呤生成咖啡碱的两步反应。

茶叶中的咖啡碱合成酶已经得到分离纯化, 并对性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Kato M.Mizuno K.et al.1999)而且,茶树中的咖啡碱合成酶基 因的cDNA全长已经克隆(Kato M.Mizuno K.et al.2000) ,催化甲基化反应的两种N-甲基化转 移酶(3-NMT 、1-NMT)很多性质相同,例如, 最适pH值均为8.5,Mg2+ 、Ca2+ 和Mn2+ 都能微 弱刺激酶的活性,Hg2+ 和Cu2+ 能强烈的抑制 酶的活性,巯基试剂对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有人把两种酶看作同一种酶,称为咖啡碱合 成 酶 (Caffeine synthase,CS)(Suzuki T.and Takahashi E.1975)。
这嘌呤核苷酸的产生在生物体内除参加核酸的合成外还能转化成多种嘌呤衍生在茶树体内用于合成生物碱的嘌呤大多来自核苷酸库库中的腺嘌呤核苷认为是最有效的前体由它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为咖啡碱由于核酸组成中有嘌呤核苷酸当大分子核酸降解时就有许多的腺苷酸和鸟苷酸从结合态中游离出来而它们又能分别转化为次黄嘌呤核苷酸和黄嘌呤核苷酸
N-甲基核苷酶 此酶为水解酶,主要是催化7-甲基黄嘌 呤核苷水解脱去核糖而转变为7-甲基黄嘌 呤的反应。其分子量大约为55,000,最适 pH为8.0-8.5,最适温度为40-450C。 它是咖啡碱合成中的一个调节酶,如 果没有该酶对7-甲基黄嘌呤核苷的水解, 以后嘌呤甲基化,进而生成咖啡碱的反应 就无法进行。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 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植物纤维化学》PPT课件全文

《植物纤维化学》PPT课件全文

3、学习内容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牵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包 括仪器分析)、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生物合成等相关基础课程。 有关生物结构方面的内容,在《植物纤维 形态与结构》课程中专门讲述;
有关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蒸 煮和漂白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 《制浆原理与工程》课程中专门讲述。
垂直方向切开的面称为横切面。
弦切面(Tangetial Section):沿着与射
线垂直方向切开的面称为弦切面。
径切面(Radial Section):沿着射线切
开的面称为径切面
树脂道:针叶材的特征
有些针叶材在横切面的晚材部分,凭肉 眼就可看见一些针头状的小白点,这就
是轴向树脂道或称纵行树脂道。
种子植物
木本—针叶树类
裸子植物:
木本—阔叶树类
种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草类、麻类、豆类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多数为草本,如禾本科类、禾本亚科、
竹亚科
1.1.1 植物纤维原料的分类
1.1.1.1 、木材纤维原料:
针叶材(又称软木,Softwood) 如云杉、红松、落叶松、马尾松、
思茅松等; 阔叶木(又称硬木,Hardwood)
应。 由于纤维素大分子每个糖基上有三个–OH(C2,C3,
C6),可发生各种酯化、醚化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可 改变纤维素的性质,生产出许多有价值的纤维素衍生 物。
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
纤维素酯化和醚化反应是制备纤维素衍 生物的重要反应。
由于纤维素大分子每个糖基上有三个– OH(C2,C3,C6),可发生各种酯化、 醚化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素 的性质,生产出许多有价值的纤维素衍 生物。
第一章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共47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共47张PPT)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8时48分2 1秒下午8时48分20:48:2121.11.9
知识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重点)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 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重、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制二氧化碳。
实验用品:塑料水瓶一个(带盖),一次性塑料杯一个,废弃注射 器一个,玻璃片一个,废弃塑料吸管,蛋壳,食醋,澄清石灰水。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重、难点) 检验和验满在试剂选择和方法上的区别:
检验是利用某气体的特性,使用某种方法证明该气体是什么 气体。验满是已知该气体是什么气体,使用某种方法来检验 该气体是否收集满。因此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 而不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不支持燃烧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 氮气等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赤潮和水华:
(2)水华的危害 “水华”,就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水体呈蓝、 绿或暗褐色,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华”主要由 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污水进入水 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水华”现象便 随之出现。出现“水华”现象后,面积会逐年扩散,持续时间 逐年延长。“水华”主要发生在静态水体,近年来太湖、滇 池、巢湖、洪泽湖都出现过水华现象。
知识点水的净化(重、难点)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液体没有经过充分过滤就流入 到滤液中。 ③滤纸高于漏斗边缘,使滤液从漏斗外壁直接进入滤液中。 ④盛装滤液的仪器本身就不干净。
知识点水的净化(重、难点) 区分明矾吸附作用与活性炭吸附作用:

营养学之植物化学物 ppt课件

营养学之植物化学物  ppt课件
催化位点,从而竞争性抑制蛋白酶。
7.单萜类(monoterpenes)
• 存在于调料科植物中,如薄荷 (peppermint)中的薄荷醇(menthol)、 葛缕子种籽(caraway seeds)中的香芹酮 (carvone)、柑桔油(citrus oil)中的柠 檬油精(limonene)
• 单萜类物质的每日摄入量大约为150mg。
类胡萝卜素是水果和蔬菜中广泛存在的植 物次级代谢产物,它们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使植物 显示出红色或黄色。
1.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 无氧型(oxygen-free)
– -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 热稳定型 – 番茄红素
• 有氧型(oxygen-containing)
– 黄体素 – 玉米黄素 热敏感型 – -隐黄素
Carotenoids are widespread 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One of their main functions is to provide the red and yellow color to the plant.
The average daily intake of monoterpenes is around 150 mg.
8.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
• 主要包括:异黄酮、木聚素
– 结合到哺乳动物体内雌激素受体上并能发挥类 似于内源性雌激素作用的成分。异黄酮和木聚 素从化学结构上讲均是多酚类物质,但也属于 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几乎全部存在于大豆和大 豆制品中,木聚素在亚麻(flax)种籽和粮食制品 中含量较高。


○ ○ ○○

植物生理学第2章

植物生理学第2章

间接影响: 影响养分的溶解和沉淀
N
P K Ca Mg S Fe Mn B Cu Zn Mo
pH
图2-9 pH对植物养分可用性的影响
缺K
缺钾病症:
①抗性下降。植株茎杆柔弱,易倒伏。 ②叶色变黄,叶缘焦枯。叶片失水,叶绿 素破坏;叶子会形成杯状(叶中部生长较 快)。 ③老叶先表现病症(钾是可移动元素)。
◆S:SO42含S氨基酸(Cys,Met)几乎是所的蛋白 质的构成成分; Cys-Cys系统能影响细胞中 的氧化还原过程;是CoA、硫胺素、生物素 的成分,与体内三大类有机物的代谢密切 相关。
缺钙病症:
①顶芽死亡,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尖或叶缘向 内死亡。 ②嫩叶先表现病症。
◆Mg:叶绿素的成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中一些酶的活化剂;蛋白质合成时氨基 酸的活化需要, 能使核糖体结合成稳定的 结构;DNA和RNA合成酶的活化剂;染色体 的组成成分,在细胞分裂中起作用。
缺镁病症:
①叶脉仍绿而叶脉之间变黄,有时呈红紫色。 ②有坏死褐斑。 ③老叶先表现病症。
高 细胞外侧
电化学 势梯度

简单扩散(被动运输) 细胞内侧
图2-2 离子通道运输离子模式图
2、载体运输
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内在蛋白,它 有选择的与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形 成载体-物质复合物,通过载体蛋白构象的 变化,透过质膜,把分子或离子释放到质 膜的另一侧。 载体运输既可以顺着电化学梯度(被 动运输),也可以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 (主动运输)。
图2-7 胞饮过程
A、膜被消化,物质留在胞质内 B、透过液泡膜,物质进入液泡
第三节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营养的因素

植物化学物质

植物化学物质

(六) 蛋白酶抑制剂
存在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豆类、谷类等种 籽中含量更高。 哺乳动物肠道中的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阻碍内 源性蛋白酶(如胰蛋白酶)的活性,导致机体 加强消化酶的合成反应。 蛋白酶是使一些癌症具有侵袭能力的重要因 子,蛋白酶抑制剂与蛋白酶形成复合物,从 而抑制蛋白酶。

人体平均每日摄入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约为 295mg,素食者摄入的蛋白酶抑制剂更多。 所吸收的蛋白酶抑制剂能以生物活性形式 在各组织中被检测出来,主要具有抑制肿 瘤和抗氧化的作用。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开展研究,纳入 72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中,36名成年 人服用普通橙汁,其余则服用植物固醇强化橙 汁。两周后强化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了 12.4%。
虽然植物固醇在许多谷物、蔬菜、水果、豆 类、坚果和种子中都存在,但含量比较低, 一般在5~40毫克,而且在烹饪和提炼过程中 也很容易被破坏,因此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很 难获得足量植物固醇。 欧美已经开始把植物固醇添加至食物中,包 括人造黄油、橙汁、早餐谷物和饼干棒。 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该类食品适合胆固醇 偏高的人群。

3、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自然界中叶黄素与玉米黄素共同存在,是构成蔬 菜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存在于多种蔬菜中,以 绿叶菜中含量为高,如菠菜、西兰花等。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可抵御氧自由基在 人体内造成细胞与器官损伤,预防机体衰老引发 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症状。


最重要的是叶黄素是唯一可以存在眼睛晶体的类 胡萝卜素成分,是视网膜黄斑的主要色素和抗氧 化成分,许多眼科疾病都与叶黄素的缺乏有很大 关系,可见叶黄素对于眼睛起着重要保护作用。
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窄,主要存在于番 茄、西瓜、葡萄柚、木瓜等食物中。其中番茄 含量最高,约为14mg/100g,人体摄入的番茄红 素至少有 85% 来自番茄或番茄制品。 生吃1个西红柿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红素, 所以西红柿最好煮过或用开水烫一下,其中的 番茄红素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第2章 植物水分干物质测定.ppt.Convertor

第2章 植物水分干物质测定.ppt.Convertor

第二章:植物水分和粗灰分测定第一节植物水分概述一般将样品在101.325 kPa下,100℃左右加热至恒重所失去的质量定义为“水分”,这种定义是狭义的。

因植物组织或农产品中的水分有游离水和结合水之别,其中游离水容易分离,而结合水则不容易分离。

但如果不加限制的长时间烘烤,必然使其它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分析结果。

供测定的样品多种多样,其含水量可由百分之几到98%,因此人们一直在多方面研究适合于各种试样性状的精确测定水分子“H2O”含量的方法。

同时,研究能满足不同要求的准确、快速测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可分成以下几类:(1)加热干燥法(2)蒸馏法。

该法特别适用于脂肪类产品和除水分外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的试样。

样品在蒸馏过程中始终受到载体的惰性气雾保护,因而不致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

上述两种方法用于检测水分含量较高(65% ~ 95%)的新鲜样品时效果更好。

(3)化学反应法。

包括卡尔-费歇尔(Karl-Fischer,即K-F法)方法、水与电石(碳化钙)产生乙炔或水与浓酸混合时产生热等为基础的方法。

其中很多分析参考书中将K-F法测定水分定为农畜产品、食品、化工、肥料准确定量水分的一般标准方法。

但该法的缺点是必须防止水分进入滴定容器及试剂吸水,且其校准的程序颇为严格、费时。

农产品的成分中,水分是最容易变化的组分,其含量会因散湿而减少或吸湿而增加。

因此,要精确定量水分并非易事。

一般应根据待测样品特性、分析精密度的要求以及实验室设备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常压直接烘干法、常压二步烘干法、减压加热干燥法和共沸蒸馏法等。

第二节干燥法一、直接干燥法:(GB/T 5009.3—2003,GB 5497—85,GB/T 14489.1—93 )方法原理样品在100~105℃下烘干一定时间至“恒重”,损失的质量被认为是水分的质量。

水分含量是用差减法计算而来,所以这是一种间接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但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对多数试样而言,烘干法仍然是测定水分较准确的标准方法。

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选择性必修3

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选择性必修3

[解析] (1)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 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在本实验中,切取胡萝卜块时要切取含有形成 层的部分,原因是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3)决定植物细胞脱 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步骤⑤(诱导愈 伤组织形成)和步骤⑥(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生长素 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故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更换培养基。愈伤 组织通过细胞的再分化过程形成试管苗。(4)步骤⑥需要照光培养,其 作用是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5)组织培养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繁殖,组织培养得到的 植株保持了原品种的遗传特性。
4.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细胞壁阻碍了原生
质体的融合。
(√ )
5.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产生新的细
胞壁。
(√ )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
(1)外植体: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2)脱分化: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 能,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3)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且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 态的薄壁细胞团。 (4)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 化出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解析] (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制备原 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分解,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PEG(聚乙二醇)。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 种细胞再生成细胞壁;图中 X 经过离体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所以 X 是愈伤组织。
(2)植物组织培养中常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当生长素与细胞 分裂素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形成,所以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分裂素。

第二章植物化学物.pptx

第二章植物化学物.pptx

来源
蒿、绿薄荷、莳萝 芫荽、蜜蜂花、香茅草 欧薄荷 绿薄荷、洋苏草 蒿、芫荽、茴香、杜松浆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一、有机硫化合物结构与类型 (一)异硫氰酸盐
1.性质 2.生物学作用 3.食物来源
(三)葱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
1.性质 是一组不稳定、反应性有机硫化合物 2.生物学作用 抑菌或灭菌 消炎、降血脂、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
集、降血糖、提高免疫力
(四)大蒜化学成分
• 糖类、氨基酸类、脂质类、肽类、含硫化 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章植物化学物
第一节 植物化学物概述
• 定义:
• 一、植物化学的分类 • 类胡萝卜素 • 硫化物 • 植物固醇
单萜类 植物雌激素 多酚
二、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1.抗癌作用 2.抗氧化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4.抗微生物作用 5.降胆固醇作用
第二节 多酚类、皂苷类化合物
一、酚和多酚化合物 (一)种类 (二)生物学作用 1.大豆异黄酮 2.茶多酚
三、黄酮类和大豆皂苷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一)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作用 1.抗氧化作用
直接清除自由基 间接清除体内自由基
2.抗肿瘤作用 3.保护心血管作用
(二)大豆皂苷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1.抗突变作用 2.抗癌作用 3.抗氧化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 5.对心脑血管作用 6.抗病毒作用
第三节 硫化物及其他
(一) 苧烯
1.性质 2.生物学作用
(1)抑制胆固醇合成 (2)抑制肿瘤 3.毒理 4.食物来源:柑橘
(二)皂角苷
1.性质 2.生物学作用 (1)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2)抗氧化 (3)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 3.食物来源:黄豆

生物化学第二章 脂类化学(共77张PPT)

生物化学第二章 脂类化学(共77张PPT)
在临床上使用SOD外用脂质体霜 剂治疗色斑,取得很大的成功。采 用卵磷脂、胆固醇制备脂质作为 SOD的载体,研究表明SOD活性在 霜剂中可保存6个月以上
2.3 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
c,t表构型顺反
e.g. 油酸:顺-十八碳-9-稀酸,18:1△9c,
e.g. 亚油酸(ω-6):顺,顺-十八碳-9,12-二稀酸,18: 2△9c,12c
动物中的酶只能向羧基端继续去饱和, 所以能合成24烯酸,而不能合成亚油酸 和亚麻酸,植物则向脂肪酸的甲基端继 续去饱和
脂肪酰CoA去饱和酶
电子分别来源于NADPH 和饱和脂肪酸
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提供热量),而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心脏病人舍弃动物性饱和油后,可从 植物油中摄取植物性饱和油。(猪油蒙心?)
油:室温下液态 ;脂:室温下固态
甘油三酯的命名
如果所有的 双键都被氢化、饱和了,顺式脂肪酸就变成了饱和脂肪酸。
其中的过氧化物, 继续分解产生低级醛、酮,羧酸和醛或酮的衍生物,这些物质使油脂产生臭味。
3 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
皂化值 =
油:室温下液态 ;
十八酸*(硬脂酸) sicaric acid C17H35COOH 70
但是通常只有部分双键被饱和,由于工艺的原因,在氢化 的过程中剩下的双键两头的碳原子的结构发生了 变化,它 们的氢原子由顺式变成了反式。这样,氢化油就含有大量 的反式脂肪酸。
禁用反式脂肪 麦当劳被迫使用健康油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们逐渐 认识到氢化植物油对健康的危害实际 上比动物脂肪还要大。这主要是由于 其中的反式脂肪酸引起的,它增加的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二章 脂类的化学
➢脂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二)植物固醇(phytosterols)
✓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籽及其油料中,与胆固醇的结
构区别是增加了一个侧链,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 胆固醇的作用。
分类
(三)皂甙(saponins)
✓ 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可与蛋白质和脂类(如胆固醇) 形成复合物,豆科植物中皂甙特别丰富。由于皂甙具有溶 血的特性,一直被认为对健康有害,人群实验却未能证实 其危害。目前一些国家已批准将某些皂甙作为食品添加剂 用于饮料,如美国和加拿大将其作为泡沫稳定剂用在啤酒 中,英国用在无酒精饮料中。
植物化学物
掌握内容 植物化学物的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硫化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熟悉内容 大豆皂甙、、异硫氰酸盐类化合物的生物学 作用
第一节 植物化学物概述
✓ 初级代谢产物
✓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和脂肪.
✓ 其主要作用: 进行植物 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结构 重建。
✓ 次级代谢产物
✓ 除个别是维生素前体物外 均是非营害的双重作用。
✓ 在正常摄食条件下,几乎所有天然成分(除少数例外,如 马铃薯中的龙葵素)对机体都是无害的,许多过去认为对 健康不利的植物化学物如卷心菜中存在的蛋白酶抑制剂和 芥子油甙是有害于健康的,现在却发现它们有明显的抗氧 化和抑制肿瘤的作用。
一、植物化学物的分类
✓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亦称类黄酮,是广泛存在 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多以甙类形式存在, 也有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 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形成一系列 化合物,结构式见图2—1。
✓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系为上述基本母体的衍生物,常见的取 代基有-OH、-OCH3等。其中主要有6类:①黄酮及黄酮 醇类,该类的槲皮素及其甙类为植物界分布最广、最多的 黄酮类化合物;②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存在于精炼 玉米油中;③黄烷醇类,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由儿茶素 组成。④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类,主要存在于豆科等植物 中,如葛根素、大豆素;⑤双黄酮类,多见于裸子植物中, 如银杏黄酮;⑥其它,如查耳酮、花色甙等。
人体平均每日摄入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约为295mg,素食者摄入的蛋白酶抑制剂更多。
所吸收的蛋白酶抑制剂能以生物活性形式在各组织中被检测出来,主要具有抑制肿瘤和抗氧 化的作用。
分类
(七)单萜类(monoterpenes)
✓ 调料类植物中所存在的植物化学物主要是典型的食物单萜 类物质,如薄荷中的薄荷醇、香菜种籽中的香芹酮、柑桔 油中的柠檬油精。单萜类物质的每日摄入量大约为150mg。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四)抗微生物作用
✓ 蒜素是大蒜中的硫化物,有很强的抗微生物作用。 ✓ 芥子油甙的代谢物异硫氰酸盐和硫氰酸盐具有抗微生物活
性。 ✓ 混合食用水芹、金莲花和辣根后,泌尿道中芥子油甙的代
谢物能够达到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浓度。 ✓ 酸莓和黑莓可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浓度。 ✓ 生育三烯酚、硫化物:可抑制肝中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酶
(HMG-CoA )。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 植物化学物还具有调节血压、血糖和血凝以及抑制炎症等 作用。
对健康保护作用的流行病学证据
✓ 200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 可以预防人类多种癌症的发生 ,发生率大约低50%。尤其对胃肠道、肺和口腔/喉的 上皮肿瘤。
✓按化学结构或功能特点进行分类。
✓几组主要的植物化学物列于表2—1, 从该表中可见它们的生理作用有很 大区别。
表2-1植物化学物的分类及其主要作用
植物化 学物
类胡萝卜 素
植物固醇
皂甙 芥子油甙
多酚 蛋白酶抑
制剂 单萜类 植物雌激
素 硫化物 植酸
生物学作用
抗 抗 微 抗氧 抗血 免 疫 抑 制 影 响 癌 生物 化 栓 调节 炎症 血压
(五)降胆固醇作用
✓ 植物化学物(皂甙、植物固醇、硫化物和生育三烯酚 等)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作用.
✓ 用提取的植物固醇,如β—谷固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取得一定效果。
✓ 植物固醇可减少胆固醇的肠外吸收。
植物化学物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机制
皂甙: ✓ 在肠中与初级胆酸结合形成微团,微团不能通过肠壁而减
少了胆酸的吸收,使胆酸的排出增加; ✓ 皂甙可增加初级胆酸在肝脏中的合成,降低血中的胆固醇
抑制剂、硫化物等。)
抗氧化作用
✓ 在植物源性食物的所有抗氧化物中,多酚抗氧化作用最高。 ✓ 红葡萄酒中的多酚可更有效地保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
被氧化。某些种类的蔬菜对DNA氧化性损伤具有保护作 用。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三)免疫调节作用
✓ 类胡萝卜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 类黄酮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 皂甙、硫化物和植酸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OO

OO
OO O O O O O


OO
OO
OO O O O O O



降胆 固醇
O O O O

调节 血糖


促进 消化

分类
(一)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水果和蔬菜中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级代谢 产物,通常分成无氧和含氧两种类型。
分类
(一)类胡萝卜素
✓ 在自然界存在的700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中,对人体 营养有意义的大约在40—50种。人类血清中含有不 同比例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以无氧型类胡萝卜素的形 式存在,如α—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
2、间接清除体内自由基
✓ 可与蛋白质进行沉淀,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 酶,槲皮素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对细
胞色素P450也有抑制作用,抑制体内的脂质过 氧化过程。
✓ 与具有诱导氧化作用的金属离于络合。
✓ 与其它营养素合用时可具有协同作用,如儿茶 素与维生素C、维生素E合用时抗氧化效果更好。
抗癌作用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 致癌物(如亚硝胺)通常以未活化的形式被体内摄取,由 Ⅰ相酶(如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内源性生物活化是致 癌的先决条件,而Ⅱ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通 常是对已活化的致癌物发挥减毒作用。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 用
抗癌作用
植物化学物(如芥子油甙、多酚、单萜类、硫化物等)通过抑制Ⅰ相酶和诱导Ⅱ相酶来抑制致癌作用,如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的芥子油甙 的代谢物萝卜硫素可活化细胞培养系统中具有去毒作用的Ⅱ相酶-苯醌还原酶
(十)植酸
分类
存在于豆类和谷类 食物中,富含磷的 一种有机化合物, 逐渐在证实其有抗 癌、抗氧化、调节 免疫功能、抗血小 板等方面的生物功 能。
二、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一)抗癌作用 ✓(二)抗氧化作用 ✓(三)免疫调节作用 ✓(四)抗微生物作用 ✓(五)降低胆固醇作用
(一)抗癌作用
研究证明

分类
(六) 蛋白酶抑制剂
✓ 存在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豆类、谷类等种籽中含量更高。 ✓ 哺乳动物肠道中的蛋白酶抑制剂主要阻碍内源性蛋白酶
(如胰蛋白酶)的活性,导致机体加强消化酶的合成反应。 ✓ 蛋白酶是使一些癌症具有侵袭能力的重要因子,蛋白酶抑
制剂与蛋白酶形成复合物 ,阻断酶的催化位点。
制剂
蛋白酶抑
✓ (phytochemicals)
植物化学物概述
✓ 植物含有多种低分子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 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维持其与周围环境(包括紫外线)相
互作用的生物活性分子。 ✓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明,在蔬菜水果中含有一些生
物活性物质,它们具有保护人体和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 引起了营养学家对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兴趣。
✓ 植物雌激素可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两种作用。
分类
(九)硫化物(sulphides)
✓ 大蒜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是氧化形式的二丙烯基二硫化物, 称蒜素(allicin);
✓ 蒜素中的基本物质是蒜苷,结构受损时,蒜苷在蒜氨酸酶 的作用下形成蒜素。新鲜大蒜中蒜素的含量可高达4g/kg。
✓ 白菜中也含有硫化物,由于缺少蒜氨酸酶不能形成具有生 物活性的硫化物代谢产物。
分类
(五)多酚(polyphenols)
✓ 是所有酚类衍生物的总称,主要为酚酸(包括羟基肉桂 酸)和类黄酮(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的外层及整粒的谷 物中)。

新鲜蔬菜中的多酚可高达0.1%,例如莴苣绿叶; 绿叶蔬菜中类黄酮的含量随着蔬菜的成熟而增高。户外大地蔬菜中类黄酮的含量明显高于大
棚蔬菜中的含量。最常见的类黄酮是槲皮素。
✓ ③高效黄酮类抗氧化剂大多具有5,7位酚羟基,这两 处酚羟基易与金属离子络合,且7位羟基具有较强的酸 性,利于发挥抗氧化作用;
✓ ④双键、羟基成甙、4位羰基及羟基的甲氧基化等对黄 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均有影响。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一)抗氧化作用 ✓(二)抗肿瘤作用 ✓(三)保护心血管作用 ✓(四)抗突变作用 ✓(五)其他生物学作用
分类
(四)芥子油甙(glucosinolates)
✓ 存在于所有十字花科植物中,降解产物具有典型的芥 末、辣根和花椰菜的味道。借助于植物中葡糖硫苷酶 的作用,植物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可将芥子油甙转变为 有实际活性的物质,即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和吲哚。 白菜加热,芥子油甙含量可减少30%~60%。芥子油甙 的代谢产物可在小肠完全吸收。
✓ 各种癌症类型中有1/3与营养因素有关。蔬菜和水果中所 富含的植物化学物多有防止人类癌症发生的潜在作用,大 约有30余种植物化学物质可降低人群癌症发病率。
✓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过程,植物化学物几乎可以在每 一个阶段抑制肿瘤的发生。
✓ 动物试验中发现,某些植物性食物可抑制自发性肿瘤和化 学物诱导性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